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论文

2022-04-16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辩证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论文 篇1: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关键词: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空前艰巨而又复杂的事业。

一、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和”被广泛地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人们相互之间关系融洽的状态。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和,谐也。”西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即把相异的东西综合统一起来,才能不断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步调一致,这样力量就会增大。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上天的时机、时节再好也不如地面的地理、地貌、地况好,而地面的情况再好,也不如社会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好。

孔子继承了这个思想进一步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和”并不排斥差别,“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老予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地和者,谓之天乐。”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结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始终对抗。因此,二者的对立与斗争,最终达到“和谐”。这种思维方式,被后人称为“和谐的辩证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据儒家经典记载,小康社会最初是指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比“小康社会”更高级的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与这种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和和美美”、“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

西方的和谐思想一样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他们认为和谐是最美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因此,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他认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在他看来,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和谐,万物“既是和谐的,又是不和谐的”,“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念,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有的著书立说论证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有的精心设计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还有的进行建立和谐社会的实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在1803年写的《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

当代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如协和社会论。协和社会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协和”的程度是区别不同社会的尺度。在“高协和”社会里,人们和睦相处,合作共事,财富的分配大体是平均的。在“低协和”社会里,人们互相争斗,彼此仇恨,获取财富的手段是损人利己,财富分配的结果是两极分化。

综上所述,这些认识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社会历史发展的局限、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这样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到了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之后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人们几千年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它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生产的财富,超过了以往几千年人类生产的总和。但是,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个片面的畸形发展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所造成的地力耗损、森林消失、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和两极分化、人的畸形发展和异化等弊端,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这种不和谐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自身无法克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只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产品“极大涌流”,人们不再为衣食发愁,社会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三,未来的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具体而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化生产,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消灭,社会关系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等等。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

个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

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最美好的未来和谐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列宁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多极的发展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其中体现了一个中心,即理顺社会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自然界开战。”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但遗憾的是,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中,毛泽东不但没有能够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坚持下去,而且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左”倾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于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造成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并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建立公平、和谐社会的初衷完全背离。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这一重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压抑已久的潜力终于爆发出来,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的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巨大的活力焕发出来了。我国的GDP从世界排位的十几位迅速地上升到第四位,一百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收入也从300多美元提高到1000多美元,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我们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发展道路,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出现了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还出现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十分明显。一些人存在着对发展的片面性理解,出现了一种错误的政绩观,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脱离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各种矛盾的积累,社会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2008年在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等地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打砸县委和政府,无论是冲突的激烈程度还是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都是近几年来比较严重的。

实践的发展为理论发展提出了重大的课题,同时也注入强大的活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现实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面临的“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大大地深化了我们对实践标准的认识,深化了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使我们对社会发展标准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了,也更具体更深入了。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对象,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来谈发展,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我们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为单纯追求GDP而发展。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这个思想,不仅在发展问题上要贯彻,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贯彻。因此,我们应该把确立“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看着新的思想解放的开端和标志。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全面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推进政治和文化建设;它要求的是协调发展,各要素之间配合适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它要求的是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是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生存发展需要的发展;是“好”字优先的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思路来实现发展。那种重物轻人的发展,“以GDP为中心”的发展,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式的发展,那种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事业发展,忽视资源环境保护式的发展,再也不能进行下去了。我们要从过去对经济、对市场,尤其是对GDP的过分崇拜中解放出来,扬弃以往的片面发展观,反思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诸多弊端,重新思考发展模式,更新发展观念,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当然,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要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而科学发展,同时靠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作简单化地理解。发展既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持续高速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社会问题,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物价上涨、收入差距拉大,甚至社会动荡等等,离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南辕北辙。古人早就讲过“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想速成,最后反而达不到目的,这样的教训是很多的。我们并不是一概反对高速度,而是说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高速度发展以后,应该有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有一个夯实基础的过程,而不应一味地再去追求高速度。虽然说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但不能倒过来说,只要发展了,就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总之,针对发展中过于看重经济总量扩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来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需要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要求我们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要摈弃那种过于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摈弃那种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的观念,回归到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上来。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全国上下已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3.

[3]王维,程晓丽.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2-75.

[4]苏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新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5-98.

责任编辑 刘荣军

作者:刘 莹

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论文 篇2:

发展科学技术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辩证发展。

关键词:哲学内涵科学技术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崭新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层面上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人类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和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学意蕴。

一、和谐社会理念背后的哲学内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哲学规律

和谐就是矛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它标志着系统的诸多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社会是由诸多不同要素、不同方面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态平衡中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克服各种不协调、不稳定的因素,实现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两者构成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客观前提,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手段和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解、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运用,是构建和谐社会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保障。

(三)和谐论的本体论根据——万物一体

本体论上的“万物一体”就是指世界上的万物,包括人在内,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又息息相通,融为一体。万事万物都以这个“一体”为其根源,离开了这个“一体”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物。“万物一体”包括人与人一体相通和人与自然一体相通两种情况。

二、科技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在经济、民主法制、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层面上的实现。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正如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①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的推动力量。20世纪初,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仅占10%-15%,而到中期则上升到40%,70年代后期又上升到60%以上,R0年代后上升到70%-80%以上,90年代后上升到85%以上。②高科技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开辟了许多新的产业领域,实现经济的快速、高速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手段

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知识、文化、技能而且为人们获得信息和表达意愿提供了高效的途径。高效便捷的网络技术促进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民主性,也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有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三)科技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保证

科学技术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学技术使人类摆脱了愚昧无知,成为掌握先进文化知识的文明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时间越来越少,娱乐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人们拥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就越来越多,精神生活的比率不断提高,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三、和谐社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要以人为本,要贯彻“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二)和谐社会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定繁荣的社会必然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荡不安的时代,科学技术必定也毫无成就可言。社会发展。严格意义上,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和谐社会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能够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能够整合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能够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和谐社会不仅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而且具有内在的社会需求。

作者:董艳艳

科学和谐社会发展论文 篇3: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才能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是指在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国要走怎样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进程描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一)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面,科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在,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穷必然导致不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科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这里就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科学发展观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必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共同进步,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这里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或个别人,而是指当代中国的一切公民,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只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既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只有动员社会的成员自觉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离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三)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以经济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均衡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自然环境,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

多年来,我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不断的拉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增加,给就业和社会保障增加压力;文化、教育、卫生、公益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矛盾加剧,在这个重要阶段,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我们通过统筹兼顾、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客观上使社会达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状态。

(一)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新时期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和谐建设,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只是一句空话。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对农民种植补贴,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另一方面,统筹搞好产业规划,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坚持统筹区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特点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重点不同,我国东部地区利用政策支持和地域优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而西部经济发展缓慢,据2008年数据显示,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的GDP总值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这种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实现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通过东西互动,尤其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的支持和援助,加快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是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

(三)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和人的发展,出现了政府投资偏重于经济建设方面而对社会事业偏少的格局。随着各部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这需要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短腿”问题。因此,应从当前的最为突出的主要矛盾入手,国家和地方要扩大对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积极向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向生态环境保护倾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四)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多地少,人均资源有限,这是我国国情。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结果是资源浪费、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走生态型企业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自我发展的生存环境与活动空间。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融为一体,国内国外的经济联系已经融为一体,特别是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渗入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同时引起我国国内经济波动,沿海地区一些出口型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一些企业纷纷减产或停产,出现大量农民工反乡,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在坚持国内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要谋发展,在扩大开放中要注意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协调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理论基本新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石银)

作者:杨士秀

上一篇: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论文下一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