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历史追踪与科学探索

2022-12-01

1 关于和谐社会的历史探索

人类社会脱离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之后, 实现社会和谐可以说是历代当政者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表现, 从我国最古老的史书里, 可以很容易找到追求和谐管理的记载。例如, 周公旦在摄政七年之后, 还政给长大成人的周成王时就说过:“呜呼, 孺子王矣……相我受民, 和我庶狱庶慎, 时则勿有间之。”而周成王即位执政之后, 总结施政经验时说:“唐虞稽古, 建官惟百, 内有百揆四岳, 外有州牧候伯, 庶政惟和、万国咸宁”。西周的成康之治是为后世史家称道的“和谐社会”, 其治理成功的秘诀是一个“和”字。

在古书里在很多情况下, “和”字就应该作“和谐管理”来理解, 如《礼记·中庸》就说:“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论语·学而》篇记载有若说:“礼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为美, 小大由之。”中国的先辈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和谐治理, “和我庶狱庶慎”、“庶政惟和”说的都是管理国政必须和谐、君臣之间、官员之间、官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和谐合作, 才能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

西周时代的三公的职责就是“论道经邦”, 即提出治国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燮理”就是调协, 和谐调理的意思, 而“阴阳”则是指自然社会中一切相互对立的矛盾的专门词汇。所以, “燮理阴阳”, 就是说政府的最高领导的职责是指导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要努力去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管理社会的目标。因此, 我们确实可以自豪地向世人宣告, 中国不仅拥有五千年文明进化的历史, 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实现和谐管理社会的国家, “燮理阴阳”、“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造福世界、万国和平。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不同学派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观点, 可以自由批驳对方的观点, 可以自由游说于诸侯国之间, 诸侯国当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不同的治国理念。例如孟子的井田主张, 当时就只有滕国采用。所谓王霸之辩就是在治国理念上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的争论。这个故事首先发生在商鞅身上, 它使我们明白王霸之争是怎么回事。

商鞅原来叫卫鞅, 是卫国的公子, 国相公孙痤非常了解他的才能, 但未见用于卫君。当卫鞅知道秦孝公下令招贤, 便去了秦国。他前后三次面见秦王;第一次卫鞅给秦王讲帝道;第二次讲王道, 秦孝公都不感兴趣;第三次讲霸道, 秦孝公听得眉飞色舞, 来了精神。甚至“不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根据卫鞅方面的反映, 则是第一次讲帝道时, “孝公时时睡、弗听”, “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孝公善之而未用也。”也就是说孝公认为王道值得赞赏, 但未采纳实施, 因为“久远, 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 安能邑邑待数十年以成帝王乎?”也就是说帝王之道虽然是好, 可就是需要时间太长, 不能很快见效, 所以不想采用。等到第三次见面讲霸道, 正中秦孝公的下怀, 并且连续谈了好几天, 愈谈愈投机。于是立即决定起用卫鞅, 这个重大的人才引进, 引起朝廷大臣们的议论纷纷。秦孝公决定举行一次公开的辩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霸之辩:甘龙和杜挚作为旧臣的代表主张“圣人不易民而教, 智者不变法而治”。

卫鞅作为新进的主角主张“三代不同礼而王, 五伯不同法而霸”。最终秦孝公决意实施霸道并任用卫鞅主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 面貌大变。“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道不拾遣,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的政绩可以说已兑现了对秦孝公的承诺, 以霸道可以建成国富兵强的“和谐社会”。

从王霸之辩中可以看出, 商鞅精通每一种治国之道的精髓, 并承诺可以达到构建不同型式的和谐社会的目标, 秦孝公是治国理念的选择者, 他不喜欢帝王之道, 嫌其功效太慢。他选择了霸道。商鞅在十多年间确实使秦国富强起来。

研究中国古代不同学派构建各具特色的和谐社会思想, 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当代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的认识能力。他们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对我们认识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西方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判断都有极大的帮助。一些有远见的西方科学家精英曾发出呼吁, 需要回到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 吸取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继续生存下去的智慧。我们必须认真改变那种认为祖国传统文化遗产毫无价值的错误看法。

2 构建社会和谐的逻辑追踪

如果以和谐为尺度考察人类社会历史与逻辑演进过程, 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即人类社会依次经历早期原始和谐、中期非和谐和未来高度和谐三个阶段。和谐本是一种社会状态, 反映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唯物史观, 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关系状态的基础性因素。为此, 正确认识社会和谐的条件必须从生产力入手。

2.1人类劳动能力的演变历程依次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规定性

一是低水平基础上的同等化阶段。这一时期就是早期原始和谐阶段。其中, 尤以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典型。

二是人的劳动能力分化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这个时期的劳动能力形成了丰富的层次和多种形式。与之相对应, 这一时期就是中期不和谐阶段。

三是劳动能力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同等化阶段。那么, 这一时期则属于高度和谐阶段。

综上所述, 劳动能力状况是决定社会和谐与否的基础性因素。劳动能力同等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前提。

3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久处饥寒则向往温饱, 久被剥削则向往公平, 久被压制则向往自由, 久处动荡则期待安定。”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 使人耳目一新,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和谐社会”的提出, 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 除体制性障碍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矛盾以外, 就经济社会本身来说, 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长期积累、各方面相互制约的矛盾;一类是在新时期发展中由于新因素的引入而出现的新矛盾。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 同时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的敏感阶段, 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对于化解各种矛盾与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 从某种意义上, 社会“和谐”比社会“稳定”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障”一度被着重强调, 但也引起社会公众相当的反感, 原因就是稳定被单纯地理解和执行为“高压下的稳定”, 不是常态的稳定。稳定是多种类型的, 死水一潭, 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可那毕竟是死水, 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 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 是真正的稳定, 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和谐也有多种, 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 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 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动态的和谐才是艺术, 才是美, 才能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第三, 和谐概念的提出与实践, 必将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片面强调经济增长, 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能不能换一个提法, 把公平作为发展目标, 公平和公正问题作为发展的尺度?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入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但它们只属于工具性范畴, 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是事关全局, 事关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一个战略决策。本文从和谐社会的历史探索谈起, 简要展开了构建社会和谐的逻辑追踪, 并指出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历史探索,逻辑追踪,理论意义

上一篇:训练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初探下一篇: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与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