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2022-04-23

摘要:作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支撑,科技进步监测体系设有5个一级指标,即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每个一级指标分别由下设的2-3个二级指标加权综合而成,一级指标值以及位次的变动均可以通过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变动寻找原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篇1:

科技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

摘要:科技进步有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带动就业增长。运用理论模型推导分析科技进步条件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效应关系。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由于引进技术使规模经济迅速扩大,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边际就业弹性下降,从而减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等问题。

关键词:科技进步 就业效应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各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四个要素,即劳动、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其中自然资源的存有量在现代社会并不构成经济增长或发展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技术是通过资本的深化和劳动素质的提高体现出来,并且随着经济进程的加快其作用日益明显。在技术不变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同向变动,而变动幅度是否同步取决于资本产出率的高低和劳动增长速度的快慢。在技术不变情况下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降低资本对GDP的贡献率和人口增长率。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经济的增长是离不开技术进步因素的,因此探讨科技进步条件下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对现实经济生活更有意义。

一、科技进步的内涵

科技进步一词已为很多人所熟识,并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科技进步问题。许多学者曾经给科技进步下过定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曼斯费尔德的定义:所谓科技进步是指给以同样的投入可以有更多的产出;或用较少的一种或多种投入量得到同样的产出;或者现有产品质量的改进;或者生产出全新的产品。现代的科技进步已不单单局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更重要地,它包含了解决诸如经营管理、组织协调以及生产服务等各种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的进步。因此,对于“科技进步”概念及内涵的理解认识可分为“狭义科技进步”和“广义科技进步”。所谓“狭义科技进步”是指新的科学技术自身,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由于技术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狭义的技术又被称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或“硬技术”。“广义科技进步”是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在经济学中,科技进步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善,它决定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结构的优化,生产工具的革新换代,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范围的扩大和优化,生产组织的完善,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本文所提出的科技进步主要是广义的科技进步。其内涵主要包括:(1)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2)知识进展;(3)资源重新配置;(4)政策的积极影响;(5)管理水平的提高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科技进步的每一项内涵都赋予其积极的经济意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因此,我们把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均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各种服务技术、辅助技术,也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也同样称为科技进步。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人类历史经历了从人力生产工具、机器生产工具直到智能生产工具的沿革,再到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工具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技进步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各种途径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成倍的提高,大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1.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来测算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出科技进步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EA=■×100%a=y-αk-βl

EA为科技进步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即在GDP增长速度中的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a为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为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增加1%时,产出加α%),一般为0.3~0.35;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时,产出增加β%),一般为0.7~0.65。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α、β分别取值为0.3和0.7,其贡献率(见表1及图1):从上页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统计数据的调整,1989年和1990年劳动、资本、科技的贡献率与其他年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分析更具有代表性,在下面的分析中,不再考虑这两年的影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分析劳动、资本、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动时,将以上数据分成1981—1988年、1991—1998年、1999—2008年三个时期来进行。通过分析能看出:(1)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且波动较大,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22.6%,1991—1998年为7.34%、1999—2008年为6.94%,从其趋势看,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来说一直是较高的,也相对稳定,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63.92%,1991—1998年为68.54%、1999—2008年为60.16%。同时,从其走势看,从1999年开始,资本贡献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从2001年开始,其贡献率均超过46%。这表明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明显,1981—1988年的年均贡献率为13.47%,1991—1998年为24.12%、1999—2008年为32.9%。表明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效益提高的诸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它可以改进产品或工程设计,开发或推广新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工具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能耗物耗,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2)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用较少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节约了活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3)科技进步能够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增加产值和利润。

3.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前提是科技进步。因此,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器。

4.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第一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与农业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则与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相联系;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大有发生第四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而且科技进步还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建立。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纺织工业部门的进步,而且还带动了冶金、化工等部门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使合成化工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工业结构的格局,引起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组。

三、科技进步对就业的作用

科技进步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会到来就业的扩大。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科技进步有助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可带动就业增长。因此,按照一般的逻辑推论,科技进步有助于就业增长。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理论模型中首先计算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再依据GDP平均增长率与就业平均增长率的比值,来计算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即: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就业平均增长率/GDP平均增长速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在测定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后,我们考察科技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为更直观的理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我们通过流程图来表示:从上页图2中可以看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科技进步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大的活动范围,因而能够创造出大量的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引起了失业。下面从科技进步对就业正反两方面作用进行分析。

1.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正效应分析。(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就业总量不断增长。人类社会是一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历史。从总体上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业人口总量是在不断增加而不是逐渐减少。最近两个世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并没有产生任何长期增加失业率的趋势,说明了技术因素对失业率并没有长期的挤出效应。科技的进步,虽然使某些部门某些行业在特定时期内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就业总量是增加的。(2)科技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新兴产业的兴起和相关附带产业的涌现,扩大劳动力需求。据有关资料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农业经济时代不足10%;在工业经济后期为4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将达8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的实质性内容就是用科技发展新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和优化。因此,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的效果的重要途径,就是产业发展及其结构的不断更新调整。据李京文的预测,到2010 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将呈现第一产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达到12.8%;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达到55.2%;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路上扬达32%。不仅如此科技进步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调整和优化的同时,也是形成与发展新兴产业部门的主要推动力。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个方面:一是旧有产业和生产部门的改造;二是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的创立。科学技术进步必然要求对原有的产业和产业部门进行改造,即用新的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原有产业,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变其生产面貌,促进原有部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甚至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同时新的产业和生产部门以及附带产业也会不断涌现。新兴产业和相关附带产业的不断涌现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产生了新的就业需求。如,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业务的电子化流程的实时化和功能的集成化等方面,从而实现了就业形式和模式的多样化。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将使业务领域越来越宽广,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职业类型和就业形式。(3)科技进步可以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促进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务生产将成为就业容量最大的劳动形式。科技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相应地提高,这就会刺激商品生产向多样化、精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因而可深化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社会内部将出现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服务性劳动,使劳务生产成为可能。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协作高度发展、居民消费日益社会化,使得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各种服务的劳务生产成为必然要求,由此劳务生产成了就业容量最大的社会生产形式。如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文化娱乐业、广告咨询和高科技通讯等众多新兴部门的出现使得就业范围大为拓宽。(4)科技进步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增加就业容量。科技进步使得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意味着相同的劳动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进而扩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工资的增长率低于社会劳动生产增长率的情况下,社会就可以扩大资金积累规模,增加资金投入量,扩大内需,扩大生产规模,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另外,科技进步使得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得以改善,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从而刺激更多的消费需求,促使社会总供给的增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就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引起劳动力需求规模的扩大。

总之,科技进步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新兴生产部门的兴起,推动劳动相关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对劳动就业的正效应,从总体上是促进就业总量的增加的。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而且在日本、美国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和检验。日本1956 年、1973年低失业率的高经济增长以及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2.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效应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其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等问题,同时技能较低的劳动者难以实现再就业。(1)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相对滞后效应。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往往表现出科技进步作为新兴生产力的推动力量对劳动就业实现的滞后效应,即科技的进步使得一批人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失业,造成劳动力闲置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方面新兴产业所创造的劳动就业岗位及机会需要一段过程,从而在新兴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创造中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另一方面对劳动者工作技能和水平提高的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使其适应新岗位要求也得需要一段时间,使劳动者对新兴科技进步的适应与再次就业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同步。这两个“时间差”造成了就业增加滞后于科技的进步。(2)科技进步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以及隐性失业的显性化。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又叫潜在失业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国结构调整以及体制转轨型造成的,关键是由于技术设备替代劳动力而形成的。首先,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大批使用落后技术的工作岗位消失,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一时难以适应新技术岗位的要求,从而造成一方面许多劳动者下岗,另一方面新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其次,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回避失业现象而追求社会效果的最大化,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的“冗员”和“在职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潜在劳动力资源遮蔽了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其结果是在旧体制内广泛存在着“隐性失业”。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和改革,科技进步必然加剧了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进程。最后,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引起劳动力部门间的转移,即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摩擦性失业的形成,而且这种失业将长期存在并有增加趋势。(3)缺乏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再就业难度加大。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不适应高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劳动力将从传统产业中退出,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引起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必然要引起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劳动素质好的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即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将决定其就业方向和质量。而从传统行业分离出来、缺乏劳动技能、知识层次低的劳动者将无工可做。

科学技术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由于引进技术使规模经济迅速扩大,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边际就业弹性下降,从而减少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力。在短期内,科技进步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超过了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顾玲琍,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J].科学管理研究,2006,(6).

[2]高处明.论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及就业[J].经济问题,2003,(8).

[3]陆海燕.浅谈如何处理中国科技进步与就业的矛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4).

[4]金春华,葛新权.中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

[5]徐志芹.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3).

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y Growth and Employment Und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UN Ming-pu

(Zhengzhou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College Air Academy,Zhengzhou 450008,China)

Key words:scientific-technicalprogress; employment effect; Cobb-Douglas model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孙鸣浦

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篇2:

2013年辽宁省科技进步水平评价研究

摘要:作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支撑,科技进步监测体系设有5个一级指标,即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每个一级指标分别由下设的2-3个二级指标加权综合而成,一级指标值以及位次的变动均可以通过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变动寻找原因。本文根据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相关数据,对辽宁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针对辽宁科技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对策建议

一、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评价

2013年辽宁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为56.89%,同上年一样位居全国第7位,处于第二类地区。与上年相比,辽宁在科技进步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上年持平,在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06年以来,辽宁科技进步综合水平连续6年居全国第6位,2012年首次下滑至第7位,2013年保持上年水平。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由2012年的57.64%降至2013年的56.89%。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四类,辽宁处于第二类地区。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60.30%),包括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和浙江等6个地区。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的地区,包括辽宁、陕西、山东、湖北、重庆、福建、黑龙江和四川等8个地区。

二、科技进步水平分项指标评价

科技进步监测体系包括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等5个一级指标。

1.科技进步环境:科研物质条件较好

辽宁“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十一五”期间一直位居全国第4位,2011年降至第8位,2012年下滑至11位,2013年回升至第8位。其中“科研物质条件”由全国第7位升至第5位,“科技意识”与上年同样排在第11位。

2.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显著下滑

辽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由2012年的第8位降至2013年的第12位,其中“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由全国第1位猛降至第15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由全国第8位降至第11位。

3.科技活动产出:技术成果市场化位次提升

辽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52.59%,由2012年的第7位下滑至2013年的第8位,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比上年上升1位,居全国第8位。“技术成果市场化”由2012年的第5位下滑至2013年的第8位。

4.高新技术产业化:居全国中下游水平,为科技进步水平比较薄弱的环节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由2012年的45.07%降至2013年的42.08%,由2012年的第20位下滑至2013年的第22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由2012年的第25位迅速升至2013年的第15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比上年下滑2位,居全国第20位。

5.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生活信息化迅速提升

2013年辽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68.32%,与2012年同样稳居第7位,其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2012年的第6位降至2013年的第9位。“环境改善”由2012年的第19位升至2013年的第12位,“社会生活信息化”由2012年的第19位升至2013年的第9位。

三、存在的问题

1.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意识各项指标均呈下滑趋势

2013年辽宁“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意识”与上年同样排在第11位,“科技意识”指数由2012年的41.58%降至2013年的37.32%,主要由于“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由2012年的第9位降至2013年的第12位;“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较系数”由2012年的第11位降至2013年的第13位,“万人吸纳技术成交额” 由2011年的第4位降至2013年的第5位、“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由2012年的第29位降至2013年的第30位共同影响的。

2.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均下滑

辽宁“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科技活动财力投入” 2项指标均下滑。“科技活动投入”中“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下滑最显著,其指数由2012年的100.00%降至2013年的87.25%,由2012年的全国第1位降至2013年的第15位,速降了14个位次。具体表现在“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由2012年的全国第16位降至第18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 其指数由2012年的43.04%升至2013年的43.77%,由2012年的全国第8位降至2013年的第11位,具体表现在“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2012年的全国第17位降至第22位,“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由2012年的全国第10位降至第11位。

3.科技活动产出:技术成果市场化出现下滑

辽宁“科技活动产出”中“技术成果市场化”出现下滑,其指数由2012年的64.99%升至2013年的65.13%,由2012年的全国5位降至2013年的第8位,具体表现在“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由2012年的全国第6位降至2013年的第8位。此外“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中“万人科技论文数”较上年下滑了1个位次。

4.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连续下滑,为科技进步水平比较薄弱的环节

“高技术产业化”中“高技术产业化水平”呈下滑趋势,“高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由2012年的24.17%降至2013年的20.94%,由2012年的第18位降至2013年的第20位。主要表现在“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 由2012年的第16位降至2013年的第19位,下降3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下降2位,排在第22位。

5.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下滑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出现下滑,其指数由2012年的61.18%降至2013年的59.14%,由2012年的第6位降至2013年的第9位,下滑了3个位次。其中“综合能耗产出率”指数由2012年的9.12%升至2013年的9.46%,与上年位次相同,排在第21位,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尽管“环境改善”较上年相比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其中的“环境质量指数”较上年下降1位,排在第22位。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辽宁科技进步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优化辽宁的科技进步环境,增强科技意识

在科技进步环境中,在科技意识上虽然重视知识产权,但是对研究与开发的重视还不够,科技意识中的4项指标都呈下滑趋势。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全国排在第30位,反映政府对专业技术人员重视程度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偏低,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也较上年下滑3位。因此,需要推出相关政策措施,破除官本位体制和观念,提高研究、服务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业务水平,调动其积极性。通过政策创新,在人才培育、科研物质条件、科技意识和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大力改善,切实鼓励企业创新,进一步优化辽宁的科技进步环境。

2.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特别是人力、财力投入力度

鉴于科技活动投入中人力、财力投入 2项指标均下滑,特别是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下滑最显著,由2012年的全国第1位猛降至2013年的第15位。辽宁应加大对R&D研究人员数量,尤其是企业R&D研究人员的投入力度。针对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排位相对落后,建议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辽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与提升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结合起来,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引进,政府应给予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税收、人才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今后必须将科技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性投入,重点支持具有战略性、公共性、基础性的研究开发活动,特别要加大对企业R&D人员、经费投入,增强企业研发实力,提高科技活动投入水平,进而提高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和综合科技进步水平。

3.完善科技产出激励机制

辽宁在专利产出数量特别是发明专利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上仍相对薄弱,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技术成果市场交易仍需进一步活跃。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应进一步加大奖励的力度,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论文作者奖励。强化科研管理,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在维持现有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竞争力的基础上,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通过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加快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建设,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辽宁创造更多、更尖端、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4.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排在全国第20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在第22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排在第18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排在第19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下滑,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遇到阻力的表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辽宁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体现科技进步的必由之路。目前,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仍主要以高新技术加工制造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各种成本上涨趋势的影响下,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的力度,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再次获得上升空间。

5. 增强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

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生活信息化指数较上年提升10位,环境改善较上年提升7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滑了3位,其中环境质量指数排在第22位,综合能耗产出率排在第21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排在第17位,影响了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辽宁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依法治理,努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对环境执法的社会监督机制,增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的透明度。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逐步调整经济结构,实行工业生态化建设,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优化发展形态,合理配置资源,从严控制源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辽宁依靠科技进一步引领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刘军,邓泽玉,赵礼彬.内江市科技进步水平的评价与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8,29(7):37.

[2]魏晔,黄桂英.山西省2008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状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5):124-126.

作者:那树丰

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篇3:

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摘要

利用索洛余值法对青海省1999~2013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分析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科技进步贡献率;索洛余值法;青海省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Qinghai Province

WEI Siyuan, DING Shengxi*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810016)

Key words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Solow residual Method; Qinghai Province

科學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愈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也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国坚持用科技带动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上的差距。单纯的依靠自然资源很难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而依靠科学技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科学发展之路。青海省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循环经济、新能源经济、生态经济更是青海省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因此,研究青海省科技发展状况更具有现实意义。

1 青海省科技发展现状

1.1 我国科技发展现状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而一国的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R&D)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技术进步的水平,进而影响该国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此外,R&D能力对产业升级和优化也起到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技术状况将决定企业的发展状况,拥有行业先进技术决定企业能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要想掌握行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科技研发或引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科技发展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科技经费的投入,而科技经费的投入一般是由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来衡量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国际上通常采用R&D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世界科学报告》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R&D强度最高,约为2.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为1.5%左右,发展中国家为1.0%左右。2012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为10 298.4亿元,比2011年增加1 611.4亿元,增长18.50%,R&D经费投入强度为1.98%,比2011年的1.84%提高0.14个百分点。同期,德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92%,美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79%(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虽然2012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但仍不难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1.2 青海省科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围绕生态立省和资源强省战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科技产业化和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发展特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农牧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保护5个方面破解了一批技术难题。经过5年努力,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引领和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以来,通过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和采取政策激励机制,青海省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已初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多种投资形式并存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全社会R&D经费由2005年末的2.9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75亿元,年均增长27.26%;财政科技拨款由2005年的1.3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78亿元,年均增长37.87%。国家对青海省科技投入也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到国家科技经费累计达3.5亿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表1)。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发达地区还相差甚远。

从图中看出,1999~2013年R&D经费支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99年的0.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3.8亿元,增幅达到1 625%。尤其是2008年之后,R&D经费支出呈现直线上涨,从2011年开始,增幅放缓。R&D投入强度在十五年间呈现波浪式的变动,但总的来说变动幅度不大,除了个别年份,基本保持在0.4~0.7。但这也说明,随着国内市场总值的增加,R&D经费也是呈现增加的趋势。

2 青海省1998~2012年科技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

2.1 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对科技发展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科技进步测算进行研究。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东教授的研究组利用桥根森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情况进行测算;1998年,原国家计委科技司开展了《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作用测算研究》。朱李鸣[1]对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二者在各自内部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表现形式,并建立了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孟祥云[2]采用势分析的方法和数学差分分解方法,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在测算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的同时,首次测算了直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首次提出了将两因素共同影响进行分解的方法;刘满凤[3]分析了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然后通过建立各地区经济发展变量与科技投入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定量地反映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对经济的带动效应,总结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强匹配、弱匹配、不匹配三种关系;周绍森等[4]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发展、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反映,通过实证分析预测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张磊[5]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二者的互动性,并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三个部分细分了评价指标的特点和测度方法;黄宝中等[6]比较了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两种方法,认为生产函数测算法操作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存在假设条件不成立的缺陷,并针对两种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案,为研究科技进步贡献率奠定了基础。

2.2 基于索洛余值法的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

2.2.1

方法介绍。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道格拉斯和数学教授柯布在研究1899~1922年美国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时,发现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资本、资本和技术水平,从而研究出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是:

Y=A(t)KαLβ

(1)

式(1)中,Y是经济总产值,A(t)是科技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α是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1957 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提出了一个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增长速度方程,以此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其基本思路是: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因素之后,产生作用的所有其他因素的总和,都归为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这种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被称为索洛余值法[7]。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推测公式如下:

對(1)式进行求导得:

笔者将采用索洛余值法对青海省1999~2013年科技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

2.2.2

数据资料的取得与整理。

2.2.2.1

产出指标的调整。在大多数研究中,产出指标多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笔者也将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但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所以需剔除价格因素,笔者以2000年为基期。

2.2.2.2

劳动投入指标。劳动投入指标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从业人数,另一种就是全社会的劳动报酬。由于全社会的劳动报酬受价格等的影响,而且劳动报酬受政策等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选用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指标。

2.2.2.3

资本存量指标的调整。 按照生产函数的客观要求,调整各年可比价的固定资本存量,以2000年为基期。按照生产函数的客观要求,应采用“永续盘存法”调整各年可比价的固定资本存量。其调整公式为:

2.2.3

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

在1999~2013年的样本期间,用Eviews7.2软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1)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分析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K、L的系数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F值显示方程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可以进行分析。根据前面的界定,可以得到产出、资本、劳动和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52%、 21.37%、0.84%和3.61%,从而根据(5)式可以算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83%。在资本、劳动和科技这3个要素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是资本,其贡献率超过50%,达到67.10%。

同样,根据上述方法计算了陕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数据,结果见表3。

通过表3看出,青海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的年均增长速度均处于三省中的中间位置。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基本达到三省的平均水平。

3 青海省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的科技发展水平是有史以来科技发展最快、取得效果最显著的时期之一,争取到的国家科技经费达3.5亿元,达历史最好水平。但不可否认,青海省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更不用说东部发达地区。通过以上研究分析看出青海省科技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2013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8%,而青海省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5%,仅高于海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R&D经费为13.8亿元,仅高于西藏自治区,而最高的江苏省R&D经费则是青海省的100倍。R&D人员有2 020人。从数据可看出,青海省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才也较为匮乏。其次,基础性科研项目少,科研设备投入低,科研成果转化较差。

经济发展水平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资金支持。而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科技发展水平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表4、图2)。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2年,青海省的R&D经费支出已经达到13.1亿元,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图2中可以清晰看到西北五省较东部发达地区有着很大差距,而青海省的R&D经费支出在西北五省中又处于落后地位。

从图3可以看出,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9%,虽然较2009年有较大增长,但较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R&D经费支出更是青海省的几十倍。在科技支出占预算支出比重这个指标中,青海省依然处于落后地位。

4 结论

青海省现阶段经济发展依然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而且将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呈现这样的发展趋势。但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忽视科技进步的影响,经济是不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提高科技发展

水平将是青海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从资料中看出,青海省的科研经费少、科技人才较为匮乏。与西北其他四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甚至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看,青海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这是由于2000年以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大量资本投入青海。从青海省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效果显著。强大的经济基础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纵观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

区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会吸引企业和人才的入驻,企业要想生存和得以更好发展离不开创新和科技发展。这样看来,资本的投入会为科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劳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要素,目前增长速度迟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就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广大青年人才。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李鸣.区域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8):7-9.

[2] 孟祥云.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1-146.

[3] 刘满凤.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9):126-130.

[4] 周绍森,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2): 34-39.

[5] 张磊.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8(9):68-70.

[6] 黄宝中,唐婧鑫,李莲靖.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测算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148-151.

[7] 张炜,杨选良,李再扬.科技进步测算方法评析及其对政府科技管理的启示[C]//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010.

作者:魏思源 丁生喜

上一篇: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论文下一篇:老年家居生活环境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