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2024-04-0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共8篇)

篇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汇报

2011-12-10 15:25:11作者:社科网来源:社科网浏览次数:109 网友评论 0 条

近年来,新疆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哲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十一五”期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1.队伍建设成效显著。5年来,新疆高校哲社研究队伍数量稳步增长,学历层次明显提高,职称结构不断改善。

新疆高校2006-2010年人文社科活动人员情况表

项 目

年 份 数量 高级职称人员 高学历人员

总量 校均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2006 3326 184.8 178 858 55 421

2007 4397 244.3 227 1107 79 792

2008 7066 392.6 338 1808 146 1515

2009 6289 349.4 305 1576 143 1433

2010 7432 412.9 410 1914 236 2049

2.支持逐年增长。5年来,新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经费增长了4.8倍,为哲社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疆高校2001—2009年人文社科活动经费情况表

项目

年份 人文社科经费 教育部经费 中央其他部委经费 自治区社科基金 省厅经费 其他

总量 校均 总量 总量 总量 总量 总量

2006 485.6 27.0 172.1 160 75.7 11.2 74.4

2007 736.1 40.9 380.1 100 158.5 15.5 8.5

2008 684.5 38.0 41.4 390.2 157.3 66.4 29.3

2009 1129.4 62.7 388.7 488.4 64.3 49.1 138.9

2010 2311.4 128.4 949.0 781.3 253.3 46.6 281.2

3.质量稳步提升。5年来,新疆高校哲社研究质量逐步提高,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新疆高校2006—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及成果情况表

类别

年份 在研项目/项 出版专著/部 发表论文/篇

2006 626 29 334

2007 854 66 2691

2008 993 39 3532

2009 843 42 3032

2010 1436 43 3265

4.措施扎实有力。新疆在推进高校哲社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为基本立足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结合,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一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点扶持工程。2006年启动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点扶持工程。工程每年资助10名学科带头人科研经费2万元,50名骨干教师科研经费 5000元。五年累计投入经费225万元。

二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程。2004年启动“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资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0项,资助经费434.9万元。2008年启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工作科研规划项目,批准课题97项,资助经费69万元。2011年以委托课题的形式投入经费66万元支持应用性研究,投入27万元经费启动职业院校“十二五”德育科研规划项目,批准29个研究机构为自治区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三是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课程建设工程。2008年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建设工程,每年支持经费144万元,三年累计投入经费432万元。

四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全员培训工程。“十一五”期间,培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500余人次,培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3120余人,通过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少数民族高级骨干研修班这一平台,培训学员200余人。

五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课程建设工程。结合新疆区情,编写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新疆地方史》、《科学无神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坚决抵制宗教对教育的渗透和影响》、《牢固树立“五观”,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读本》、《崇尚科学,坚持无神论》系列教材和读本。

(二)几点体会

新疆特殊的区情,面临的反分裂反渗透严峻形势和 “三股势力”利用宗教、民族、文化、历史等问题大肆蛊惑煽动、造谣生事的现实挑战,决定了新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基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筑牢抵御各种敌对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坚强思想防线。

一是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社研究,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密切关注和自觉参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抵制“西化”和“分化”的斗争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强调哲社研究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在学术方面,允许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批评;在政治上必须坚定不移,旗帜鲜明。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学术造诣深厚、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在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上与中央、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经得起风浪和考验的哲社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哲社队伍,是抓好新疆哲社研究工作的核心。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题政治培训,不断强化哲社工作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维护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崇高使命感,严守政治纪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三是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强调哲社研究要加强和改进应用对策研究和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引导哲社工作者思考和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决策的难点、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为中心,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二、“十二五”期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新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积极推进新疆哲社研究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教育为核心,以解决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为重点,修订完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编写《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教育读本》、《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等若干问题读本》。

二是启动新一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重点扶持工程。加大少数民族教师比例,加大少数民族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力度,逐步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较高,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少数民族骨干群。

三是深化理论研究,有效解决深层次理论难点、热点问题。设立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重大招标课题,整合研究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对哲学设会科学教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攻关,破解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打造精品。

四是加大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对口支援高校这一平台,每年选派1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博士学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培育学科带头人。实施走出去工程,分层次、分批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内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学习好的经验。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大力培养高素质、民汉语兼通的少数民族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大力宣传表彰奖励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建立表彰奖励名师制度,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待遇,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待遇等政策导向上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予以扶持。

五是加强指导,统筹资源,夯实基础。坚持围绕国家、自治区战略重点和产业需求,大力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新疆历史、民族、宗教以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力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坚持立足新疆,面向全国,突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特点,整合学术资源和力量,组织好各级各类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申报、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力争在项目数量、在研资金、重大、重点项目上都能有大的提高和突破。加强重点研究基地、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支持高校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团队。

篇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进一步繁荣发展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对策研究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探讨作为哲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自身承担的`历史使命,明确发展定位,探索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途径,勇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重担.

作 者:雷国铨 沈必胜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刊 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 年,卷(期): “”(11) 分类号:C24 关键词:地方高校   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   对策  

篇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省市管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下, 许多行业特色高校纷纷举办哲、文、管、经、法、教等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 从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转变成为多科性大学。这一转变, 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结构基础。转变初期, 行业特色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大多数由传统优势理工学科教师转变而来, 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学科、教学、科研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和传统优势学科相结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当前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阶段进入发展型社会阶段, 即以GDP为导向的“增长主义”发展阶段, 转入更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 意味着行业、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发展的深层次变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行业特色高校需要对办学理念、目标定位、建设路径等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谋划。

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发展的紧密联系, 使得行业特色高校可能而且必须成为新时期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源、人才基地、孵化器和思想库。2011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 “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行业特色高校, 应切实肩负起服务行业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水平, 把推动行业文化发展、创新行业发展方式、提升行业发展战略、促进行业发展变革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努力开创行业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立足行业高校特色, 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走出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道路。必须立足行业高校特色, 在强特色的过程中入主流, 在入主流的目标指引下做强特色。当前, 行业特色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第一, 更加关注行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努力成为行业发展的智库。处于创新发展转型变革中的行业, 需要高校予以科学指导和积极回应。智库, 作为一种相对稳定且独立运作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 20世纪逐渐在世界各国发展并壮大起来。尤其是最近30多年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等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 智库在各国以及各行各业发展决策咨询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越发重要。由于行业特色高校和行业具有天然而紧密的联系, 因而行业特色高校具有成为行业智库的核心优势。

行业特色高校要注重多学科融合、开展大科学大课题研究, 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和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 注重国际和国内行业发展特征的比较分析。行业特色高校要紧紧围绕实现推动行业科学发展主题, 准确把握世情、国情、行情新变化, 提前部署、认真研究和回答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不断总结行业发展实践经验, 不断归纳概括我国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提炼出并形成理论性高、前瞻性强、指导性好的研究成果。行业特色高校要不断加强与行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积极主动承担行业委托研究课题, 创新科研组织机制, 建立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等协同创新机制, 提高解决行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更好地为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第二, 更加关注涉及行业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努力成为国际行业标准和话语权的主导者。行业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成为行业智库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当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 既需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 又需要处理好国内产业与全球行业发展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 行业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与国际对话能力, 是反映其学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

因此, 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要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研究之间的关系, 以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视野, 扎根本土行业实践, 建构有效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开放合作中, 积极开展涉及行业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积极开展有关行业发展的全球重大问题研究, 加强对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研究, 践行“走出去”战略, 努力与海内外行业学术研究机构建立高层次学术关系网络, 建立行业高端人才互学互访互动机制, 探索在海外建立行业高水平研究中心, 努力构建和完善有中国话语权的行业国际标准, 在国际行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学者的洪亮声音。

三、构建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需要制度保障。具体来说, 需要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跨学科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

第一,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体制机制改革。学科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特点制约和影响了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分类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标准“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科化”现象非常严重。行业特色高校普遍存在着单纯根据发表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来评价人才、评价业绩、评价研究效果的做法, 一些高校甚至以单纯的SCI、SSCI期刊论文来评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和成果。这些做法和制度既不利于切实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又严重抑制了行业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因此, 行业特色高校要努力坚持“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影响力作为导向, 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实际应用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加大对原创型、应用型成果的鼓励和支持力度, 建立有利于推进行业智库建设、有利于增强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合理的分类学术评价体系。

第二, 推进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体制机制改革。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综合性特征, 行业特色高校为了更好地研究各种重大现实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就必须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学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合作攻关、协同创新。组建跨学科研究机构和构建跨学科团队, 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形式。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努力改变学者个体、单个学科、单兵作战的研究模式, 以行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中心, 整合研究所需的各方面力量, 构建以任务为牵引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实现跨学科学术研究, 必须从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理念、定位、目标和服务面向的全系统, 从人才选聘、使用、激励到发展的全过程, 从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学科和科研评价的全方面来有效推进。

篇4: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关键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等学校

一、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要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开放、流动、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要倡导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劳动和他人创造的学术成果。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奖励和宣传,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氛围。

1.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整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灵魂,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制定出相关政策,大力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切实维护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办公条件要改善。

2.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题研究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因此,要不断加大课题经费的投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要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大节省收集资料和学术交流的时间。这样,就需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要加大。而且,要落到实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高等文科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大监督与管理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要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来领导和管理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导向的片面影响,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等片面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普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标签,而是必须在我们的一切工作实践中真正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高校应具备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高等学校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努力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九五”期间,高校教师每年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占立项总数的65%以上,获奖成果占总数的60%以上。在国家立法、宏观决策、政策咨询、区域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产生了大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高等学校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标志着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政治思想觉悟的高低。在现阶段正确的政治方向表现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如今,国内和国际形势都非常复杂,而且变化相当快,面对这样的现实,广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时势,很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信念很容易发生动摇。在这一关键时刻,身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应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加以纠正,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进行积极地引导,使他们能够冷静观察,站稳立场,从而,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明确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2.应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所掌握的知识要全面、要丰富。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好奇心,面对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样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和拥有独到的见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丰富和不断创新知识。如今人类文明正在进入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是衡量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否具有创新的知识,是评价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

3.应具备理论创新的能力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否则,理论创新就会走向歧途。此外,理论创新还要以实践进行检验,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的精髓就是创新;创新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硬道理。发展是建设经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硬道理,那么,学术理论建设的硬道理就是创新,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要处理学术创新与政治的关系,创新就要敢于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看法,但是,无论如何创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4.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素质,才能产生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勇于肩负人民赋予的重托,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全心全意地做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和影响学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是艰辛的,要付出许多的劳动,但这种工作又是默默无闻的,因此,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不仅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紧紧抓住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紧迫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不仅展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广阔前景,而且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对改进和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以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为指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大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就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实现理论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6:78-79.

[2]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 ,2006,6:45-46.

篇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 隋广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国家需要,利用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重要抓手,在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库作用方面作了认真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

一、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走出去”提供基础条件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我校近年来致力于逐步推进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为“走出去”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发展方向上,加快“走出去”,拓展对外平等合作。目前,我校已在亚洲、欧洲、南美合作设立了3所孔子学院,并与秘鲁高校互设“东亚研究中心”和“拉美研究中心”,初步建立了“走出去”的桥头堡。第二,在发展重点上,大力拓展制度化的国际合作研究。今年9月,我校与澳大利亚纽卡斯特大学启动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广东省外国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的子公司重组情况”。这些合作研究机构和项目,运用规范的国际学术语言和研究方法,对国际问题和中国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使研究本身从起步阶段就具有国际视野,使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第三,在发展层次上,坚持扩大校际合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多边国际机构和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

二、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为“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关键在于培养高端国际型人才。我校着力培养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精英人才和外语高级专门人才,为“走出去”提供了人才支持。我校是国内少数建立起完整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拥有一批造诣高深的翻译名家,一支既有口笔译实践经验又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高水平、专业化的翻译团队。近年来,在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涉外赛会和活动中,我校的翻译团队提供了高质量的同声传译等翻译服务。我校MBA中心采用国际教材和全英文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东方智慧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三、打造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为“走出去”提供咨政服务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离不开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离不开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培育和支持。2009年11月,我校利用外语人才会聚和在国际经贸、国际问题等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整合资源组建了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两年来,研究院密切跟踪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与重大事件,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应急课题研究,及时向政府呈交研究报告,提供咨询服务,初步成为华南地区国际问题研究的高端智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四、建设打造高水平特色学科,为“走出去”提供持续动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就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水平学科。我校根据国家和广东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学科建设,不断深化学科发展的国际化内涵,为“走出去”提供持续动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从“七五”时期就以研究回答“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这一与“走出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组建团队进行长期、持续研究,经过20多年努力,产出了一系列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成果,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衡量学科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我校是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并且拥有教育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深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彰显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在新的起点上凝练特色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 吴锋民

高校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负有承担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光荣使命。应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学科特色,搭建学科平台,开拓研究新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强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师范大学将以《意见》的出台为契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着眼未来,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与学科创新能力。

一是夯实学科基础。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以人文学科见长、人文底蕴深厚和基础学科实力强及其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联系密切的传统优势,强化以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传统学科转型和新兴学科生长,形成若干个在省内乃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势学科群。进一步加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在相关优势学科领域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研究体系,为浙中城市群的崛起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二是培育学科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组建学术团队,注重联动协进,开展多学科协同合作,选准学术研究方向,凝练学科特色。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兼顾二级学科,在二三级学科内部及其间寻求与培育特色生长点,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大力扶持综合性、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与省侨办合作,共建华人侨商研究院,以浙江籍华人侨商的创业为研究重点,积极开展华人侨商研究,形成独特的研究体系。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共建农村研究中心,着重开展浙江农村研究,以村域经济社会转型为研究方向,在村落史、农村土地、农村村治、农村合作经济等方面形成国内同行公认的研究特色。

三是做强学科品牌。在教育研究领域,统筹研究资源和集中学术力量,以“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科研质量提升计划”、“学科特色发展计划”、“学术国际化计划”等为支撑的“教育学科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以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好两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即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和浙江省教师教育研究基地,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研究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在非洲研究领域,以中非商学院为基础,加大教育援非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化亮点和差异化优势,在“中”、“非”二字上做文章,着力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在儿童研究领域,以儿童文化研究院为依托,组织开展儿童脑科学、儿童文化理论、儿童教育、儿童艺术等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强低幼绘本、儿童游戏、儿童动画和玩具等应用研究与开发。

篇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理论创新--学习《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体会

中央[]3号文件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具有中国特色.这对于当前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此联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 者:周肇光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上海,09刊 名: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16(6)分类号:B815.9关键词:发展社会科学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

篇7: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课题指南

重点课题:

1、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路径研究

2、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

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研究

4、高等教育对江苏现代化的影响

5、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研究

6、“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

7、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8、科学发展观与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

9、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10、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江苏制造业发展研究

11、苏北苏南经济差距的状况、根源及缩小差距的实证研究

12、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模式研究

13、江苏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

14、关于建设江苏教育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16、江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

一般课题:

1、江苏地方立法的理论问题研究

2、人力资本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3、土地征用的法律问题研究

4、新类型犯罪的性质及标准研究

5、江苏科技发展的法律对策研究

6、公益诉讼研究

7、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

8、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9、当代国际法发展中的新问题研究

10、《行政许可法》的实施问题研究

11、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12、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监控研究

13、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

14、江苏省劳务输出的法律问题

15、江苏对外开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6、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与经济法的功能研究

17、中产阶层的法社会学研究

18、公司治理中的公平与效率

19、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营销实务与创新研究

20、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完善

21、沿江开发战略与产业集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2、利用外资研发产业与江苏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

23、长三角经济区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24、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形成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25、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系统研究

26、江苏企业诚信形象的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27、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指南

28、江苏专利活动分析与专利战略研究

29、江苏粮食物流的科学化运作与管理研究

30、经济全球化与会计规范机制创新

31、加强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及其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32、现代化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33、管理者的职业化研究

34、城市化进程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5、江苏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共享研究

36、转型时期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研究

37、网络文化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8、大学城建设中的理念、政策与机制研究

39、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研究

40、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文化研究

41、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与新途径研究

42、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

43、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4、国外先进课程与教材引进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45、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46、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整合与互动研究

47、青少年的公共安全教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48、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研究

49、高等学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50、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

51、经济全球化与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研究

52、土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苏南苏北比较研究

53、农村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与相关政策研究

54、农村财政体制研究

55、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与政策研究

56、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问题研究

57、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

58、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59、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研究

6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61、江苏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分析

62、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63、全球化背景下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与组织研究

64、东亚经济合作关系的变化对江苏经济的影响

65、建立适应“两个率先”的江苏产业结构

66、地区竞争战略研究

67、江苏绿色GDP核算研究

68、农民收入研究

69、科学发展观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7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71、维护高等校学校校园稳定运行机制和预警机制研究

72、长三角地带乡镇市民社会兴起的理论研究

7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研究

7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75、我国现阶段村落社会治安研究

76、江苏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

77、城市社区建设研究

78、江苏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79、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及其调整

80、流动人口的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81、社会安全感的调查评价研究

82、西方人眼中华人形象的百年变迁

83、中国中产阶级的跟踪研究

84、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研究

85、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建构与研究方法

8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87、中国哲学中和谐稳定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88、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研究

89、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研究

90、诚信与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91、网络道德规范与社会秩序研究

92、社会转型期的制度伦理建设与反腐败研究

93、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94、先进文化与社会理想信念关系研究

95、“两课”教学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研究

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研究

97、“两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98、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现状、发展态势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99、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100、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

101、党内民主程序与监督机制研究

102、人本民先政治观研究

103、新时期大学生政治思想与心理素质研究

104、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与供给研究

105、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研究

106、国际安全与全球治理研究

107、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形态与规律研究

108、提升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研究

109、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关系研究

110、当代中国移民问题研究

111、中国与北美国家关系研究

112、中国与欧盟关系研究

113、苏北史前文化研究

114、中国与俄罗斯独联体关系研究

115、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研究

116、明清时期江苏地区商业史研究

117、江苏近代社团研究

118、江苏近代城乡关系研究

119、江苏近代人文精神研究

120、西方大国现代化进程研究

121、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研究

122、昆曲杂剧研究

123、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

124、九十年代城市与文学研究

125、吴文化研究

126、扬州学派研究

127、泰州学派研究

128、汉语语言学和当代理论语言学研究

129、江苏籍语言文字学家著作整理学研究

130、汉语句子信息结构研究

131、教学语言学研究

13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可教性研究

133、翻译思维学

134、古代科技文献语言文字研究

135、中医英语语料库研究

136、从当代艺术哲学角度重组造型研究

137、国家新美术课程的实施与师范大学美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138、从时尚看中国审美观念之变化

139、当代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研究

140、江苏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141、江苏现代书法研究

142、江苏特色音乐种类发展前景研究

143、中国交响音乐史

144、中国流行音乐史

145、新技术媒体对音乐发展影响研究 146、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研究 147、西方当代艺术现状研究 148、现代书法理论研究

149、当代美术批评研究

150、雕塑学与城市现代化研究 151、视觉文化与传达方式研究 152、外国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研究 153、设计历史与思潮研究 154、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

篇8: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站位全局, 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增强全社会尊重和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是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最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由于各种原因, 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和倾向。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上, 还存在一些诸如“哲学社会科学软、虚”之类的片面性观点。在实际工作中, 不少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问题。如果以一般产业的投入产出标准来衡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得失成败, 让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跟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转, 把功利性和实用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把哲学社会科学与浅近直接的经济目的挂钩,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定位的偏离。

2. 高校领导要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责任。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领导, 这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有力而坚强的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 注意改进领导方式, 提高领导水平。要经常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听取哲学社会科学界专家的意见, 在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中重视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高校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社科管理部门和研究团队, 及时了解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关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困难, 调动他们投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 有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项目领导也要亲自参与, 开展研究。

3. 增加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社会经济活动日趋纷繁复杂,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需要深入调研的内容和项目也越来越多, 从而所需的经费也势必会随之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从立项背景、项目预研、研究路径与手段等方面都出现了与包括自然科学和现代研究手段在内的多方面要素的整合。过去那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需“一支笔、一张桌、几本书”关起门来写文章的做法, 显然出不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因此, 高校必须彻底摒弃“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 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

二、立足当代, 牢牢把握创新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和灵魂

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本质要求, 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活力的根本所在。离开了理论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创新。

1. 学术创新

构建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体系, 发挥高校引领文化创新的功能,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学术思想基础。当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选择、理论体系、制度构建的研究, 推动根基于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创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塑造社会主义强国的文化形象;要坚持以学术创新为核心, 造就和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大师, 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培育学术精品和传世力作。全面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引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导向功能。

2. 思想观念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这就要求我们, 在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 要有强烈的现实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 不能“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自娱自乐”, 不能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搞成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知识分子要始终坚守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文道德情怀, 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 文章不落半句空”的学术修养,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认真研究各种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 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3. 内容方法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繁荣兴盛。要产生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学问, 就必须在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拓宽研究视野, 深入研究既有知识未曾涉及和涉及不深的领域。特别重要的是, 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 推进学科体系创新, 优化学科结构, 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坚持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

三、着眼未来, 积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是重点

1. 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基础和依托, 也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础。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科建设。这就要求高校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二要重点扶持基础学科, 切实加强应用学科, 积极发展交叉学科, 着力培育新兴学科, 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三要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生活发展的需要, 结合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实际, 优化专业设置, 强化课程设计, 不断更新教材,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四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智囊团”“智慧库”的作用, 构建一流水平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体系。

2. 着力培育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构建以创新为导向, 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试点, 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的创新体系。建立鼓励创新、多出精品的突出成果奖励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注重科学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提高学校对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策划、培育和承担能力, 实现标志性、高显度项目的连续突破。在基础研究、新兴应用交叉研究领域重点扶持一批潜力研究项目, 产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创新性成果。

3. 努力造就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考核、评价和聘用制度, 健全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一要创新科研团队培养工作机制,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高水平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支持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二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 造就一批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名师、大家;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下大力气培养青年学术后备力量。三要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社区农村联合建设社会调研基地, 完善实践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教师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制度, 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劳动, 从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当他们的独创性艰苦劳动受到足够的尊重, 遇风险时得到大力支持和真诚鼓励, 遭失败时得到贴心的宽容和充分的信任,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 着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 (行) 协同、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积极参与国家、地方的决策咨询及应用对策研究。要更加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要更加关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 进一步做好“咨政”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把“咨政”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要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 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 着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风建设

上一篇:小学六五普法总结下一篇:级别代理商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