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潮头,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它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生思想初探

[摘要]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基于此,我们党又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深化、发展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虽然它们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对民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本质;民生思想

[作者简介]吴波,西安财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陕西西安710061

优秀的理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其所属时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此后,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具体化,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并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并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处闪耀着民生关怀的深刻思想。

一、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

1992年春,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处处体现着关怀民生的思想。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要手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邓小平就把发展生产和增加人民收入称之为压倒一切的标准。面对国家生产力落后,物质产品贫乏,人民生活困难的局面,邓小平忧心忡忡: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经过反复思考,他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手段。即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站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从生产力的方面出发去关怀民生的生动体现。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的终结,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级分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离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社会主义就失去了它的初衷。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为人民享有。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就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包括民生的发展进步扫除制度障碍。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民生目标

共同富裕与发展民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裕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实质上就是逐步解决民生问题的进程。

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把握住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对这一发展观作了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向,在科学发展观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发展是民生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一要务是发展”,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民生问题,本身即是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的推动力量。胡锦涛多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因而发展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创造各种条件。

(二)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法和要求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也是认识和解决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法治保障、思想条件、社会基础;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减少民忧,化解民争,促进民富,实现和谐;只有坚持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民生改善和民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下源源不息,永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主义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在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时,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贯穿、体现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方略和措施中。正如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任务的社会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按照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中共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由此可见,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二)大力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开学典礼发表讲话时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他又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把关注与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报告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份寄予深情的民生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至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不断推进和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亿万人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更加富裕的前景,看到了民生更加富足的新画卷,我们的人民行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安康。

[责任编辑:荷叶]

作者:吴波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2:

伟大的历史命题:胡锦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潮头,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三位一体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它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胡锦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战略思想的创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命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展示了奔向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新途径,是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胡锦涛战略思想;国家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

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确立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和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形成了胡锦涛战略思想,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逐步显现。我们党的伟大理论创新,揭示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预示了奔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新途径,是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将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奠定科学、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胡锦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进人工业经济时代以后,人类社会加快了发展步伐,快速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历史的主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出现了经济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开始了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时代,大科学、大企业、大工程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实现了马克思150年前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作出的伟大预言,他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通过对马克思历史预见的研究和对知识经济形态的系统地科学分析,我们已经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价值和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知识资产和知识财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步上升为整个财富的核心和主导力量。这两个根本性的历史转变,表明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也改变了社会形态和国家发展模式,整个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国家发展模式的竞争。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世纪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发生了三个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生产力水平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时代,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彻底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明显的基础性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经济合作跃上新台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世界和中国的巨大变化与发展,不仅促使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促使国家发展模式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产生和形成了当代国家发展模式。这些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前提和强大动力,马克思主义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从工业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到知识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飞跃,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新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将使人们进一步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重新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道路。

二、胡锦涛开创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新时代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不同的经济时代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经济和国家发展模式也由低级阶段上升到高级阶段。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小商品经济与奴隶制、封建制的国家发展模式,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近代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国家发展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的国家发展模式,在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将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和当代国家发展模式。

国家发展模式是由组成一个国家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和结构形式构成的国家形态或国家形式,或者说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庞大的自然一社会系统的存在形式,它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为主体。在当代社会,国家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而且必然上升到国家发展模式之间的竞争。

在工业经济和资本主义3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影响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典型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等不同的国家发展模式。在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占主导地位。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次大战以来,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从此主要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并出现了多种国家发展模式之间的激烈竞争。

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严重挫折,但社会主义中国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既跨入了大规模经济时代,又跟上了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浪潮,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了新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开始形成。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经济体系。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论断,对探索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形成了胡锦涛战略思想和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标志着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逐步确立,开始了中国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当代国家发展模式转变的伟大进程。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年5月7日在伦敦《金融时报》上提出了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北京共识”的提法,这一提法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是在于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形成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家们所设想的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于2006年11月2日发表《中国模式的魅力》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在许多方面挑战了西方的主流观点。强调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人为本、不断试验、渐进改革、一个致力于发展的政府、有选择的学习和正确的优先顺序等,认为中国模式比美国模式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实行的“结构调整方案”以及在俄罗斯推动的“休克疗法”更加有效,对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更有吸引力。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和中国东盟伙伴关系等重要国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表明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已经超出国界,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三位一体地构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

(一)科学发展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大规模经济时代,也开始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变,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出了迫切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胡锦涛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内容是揭示了新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根本点是与时俱进、遵循客观规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新统一,着眼点是科学解决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问题第一次作出了比较系统、完整地回答,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光明前途。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是根本统一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确立了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的科学思想武器,是统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总纲和灵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开始形成的逻辑起点和主要标志。

(二)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社会发展和民意要求的历史性选择,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步发达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实现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这样两个根本和谐,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科学解决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础和核心,确立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根本目标,构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主体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指明了社会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现实道路。

(三)创新型国家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他明确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他还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必须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对什么是创新型国家、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重大问题第一次作出了比较系统、完整地回答,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它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的重要标志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确立

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是新时代新阶段形成的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解决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找到了根本道路,是构成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科学发展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主题和总纲,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开始形成的逻辑起点和主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根本目标和主体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总之,在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中,科学发展是主题,和谐社会是目标,创新型国家是动力,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三位一体、辨证统一地构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结构体系。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和国家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提出了当代国家发展的新思想,揭示了共产主义发展的新前景,是人类社会发展新时代、国家发展新阶段、当代共产主义运动新时期的伟大开端:

在学习研究胡锦涛战略思想和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

理论时,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第一,胡锦涛创立的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是统一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基本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创新文化和和谐文化等重要思想也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第二,胡锦涛战略思想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胡锦涛战略思想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确立了核心内容,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标志着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的形成,反映了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当代国家发展模式转变的伟大进程。第三,党的领导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能否顺利、稳健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党。是确立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先进性,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就会迷失正确的前进方向。如果没有党的强大的执政能力的支撑,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就难以得到顺利、持续的形成和发展。

四、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和关键

胡锦涛在提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等战略思想。我们认为,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是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关键。

(一)关于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和平、发展与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中国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既坚持走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又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在当代新的国际形势下,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是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重要国际条件和外部环境。

胡锦涛科学阐述了坚持和平发展与推进构建和谐世界的统一性,他指出,推动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强调我们必须把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结合起来,把积极构建和谐中国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结合起来。我们坚持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统一,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当代重大国际关系的认识,成为我们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关于构建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同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先导灵魂、力量源泉。党的先进性是共产党的本质所在,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150多年的国际共运史证明,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就是: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代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胡锦涛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党的执政能力则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坚强保障。在新的历史阶段,党所处的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深刻变化,能否推动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党在执政条件下,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发展、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国家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民族的繁荣和昌盛,关系到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能否顺利形成和发展。总之,党的先进性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先导灵魂、力量源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坚强保障,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到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变的关键。

五、深刻认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战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胡锦涛战略思想,引导和推动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国家发展史和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胡锦涛战略思想和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中国国家发展模式的新时代,预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新前景,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一)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史上第三个伟大里程碑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加快发展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是人类思想理论获得巨大进步与创新的世纪,也将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丰富发展的世纪。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思想理论的创新和飞跃是引领社会前进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支配一个社会运转的主要力量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在新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竞争是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也是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彻底性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理论武器,才能把全民族全党凝聚起来、团结起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史上第一个伟大里程碑,也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永久的伟大丰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产生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与时俱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提出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改革开放为总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实现了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史上的第二个伟大里程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产生了胡锦涛战略思想,形成了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的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标志着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史上第三个伟大里程碑。

(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打破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空想,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也是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最大特色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已经产生和形成了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和矛盾,同时由于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在新的历史阶段,这些社会矛盾成为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战略追求,开拓了新的理论境界,开创了新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特别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部署,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已经全面展开。六中全会的《决定》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纲领,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奠定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础,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党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第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思想理论的创新是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关键。在进入21世纪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的历史趋势,面对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要求进行伟大的理论创新,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党的思想理论。以胡锦涛战略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是新阶段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阶段的伟大开端

胡锦涛战略思想及其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继承和发展了当代科学家们关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理论成果的宽广无比的胸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与共的关系,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强大生命力。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胡锦涛战略思想及其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又一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道路和新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阶段的伟大开端。

(五)探索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路径

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伟大胜利,促使人们进一步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重新认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道路,展现共产主义的新前景,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和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更加完整和成熟的当代国家发展模式体系。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美国、欧盟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具备通过传统的革命方式实现社会变革的条件,我们主要是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争中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国、欧盟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因素也在日益增加,为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和科学文化基础。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强大参照系,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就是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激烈竞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向,而且预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我们距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是更遥远了,而是前进的步伐加快了。胡锦涛战略思想及其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理论,向我们展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前景和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现实道路。

(注:作者单位: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本文得到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李彬的精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谢意!)

作者:雷璟思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研究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核心任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求;理论指南;

收稿日期:2007-12-13

作者简介:郭国祥(1968-),男,湖南双峰人,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前无古人,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发展理论作为支撑。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南。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1]

一、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从总体上研究和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些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P139)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讲究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核心任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要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是指由落后的不发达的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它的内涵广泛,既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发展,最基本的还是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发展的核心,则是人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主体,离开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便无从谈起。人的发展是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人的和谐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把追求人的自身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最终标准,这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利益主体与动力主体,它所明确的是和谐社会建设一定要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人民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科学发展观不仅充分体现了人作为发展目的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保障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理性选择。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赢得公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激发其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就其逻辑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秩序的稳定,二是社会发展的协调。就第一个方面来看,秩序稳定即力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领域有条不紊地运行,力求社会各个阶层友好相处、不冲突。因而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全面处理好各种关系,必须坚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步发展,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步发展,必须坚持城市和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同步发展,必须坚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文化、教育、卫生、住房、医疗等各领域的系统的全面的改革,使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各领域都得到发展,使发达的更发达,先进的更先进,落后的、不发达的追赶先进的、发达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竞争有序的开放多元的和谐状态。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协调发展。提“协调发展”,是针对、防止、克服地区和行业间的单边独进、反差较大的“畸形发展”而言的,它的重要指导意义就是要求我们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各领域、各方面、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各阶层的变化发展以及国内的发展与对外开放保持适度的相对平衡的关系。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同保护、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一致,使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与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如果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一些领域,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部门片面地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势必损害另一些领域,另一些地区,另一些行业,另一些部门的发展条件和利益,就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比例失调,关系失衡,导致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扩大、加深,导致国家对社会的失控,就不能协调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在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那种无视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高消耗、高污染、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所谓“跨越式发展”的警惕和纠偏。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过去事物的发展是现在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现在事物的发展又是未来事物发展的条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如果能够坚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就能够为今后的继续发展准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反之,就会使今后的社会实践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恶化,甚至无法继续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绝对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剜肉补疮,进行掠夺性开发和发展,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不仅为我们这一代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且要为我们的下一代、下几代人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正确回答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

科学发展观与各种非科学发展观念的区别,并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的鲜明特点,就是强调立足全局、注重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提到的“五个统筹”,是对改革开放新经验的总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和谐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新的思路和方针。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立足农业抓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对城乡发展统一规划、通盘考虑,统筹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就是“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的过程,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镇的主要途径,并能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举措。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般包括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等,概括起来就是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战略,这对东部的崛起乃至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也带来了区域发展的巨大差异,不利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新形势新阶段要求我们必须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统筹区域发展,首先需要协调地区之间的发展,应在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把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其次需要协调好地区内部的发展,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第三产业同第一、二产业的关系,夕阳产业同新兴、基础产业的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兼顾并重,使之共同发展。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取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滞后,这给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绝不是单纯的GDP的增长,也决不只限于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统一范畴,加以通盘规划,整体推进,以形成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同时并举的发展格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灭人类自身的力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P383)为此,十七大报告前所未有地就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专门作了系统阐述。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把“生态文明”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强音来提出,这意味着我们党更加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自觉地追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发。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全球化加速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的今天,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

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南,但任何理论都不能替代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1.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对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想的纠正,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实践中,也有些人把这个命题简单化和庸俗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单纯的以GDP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被错误地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被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轻视、忽视人的发展和长远利益。在经济发展上则表现为: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重单纯总量增加,轻资源合理配置,重短期增长,轻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上表现为: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忽视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样的发展,固然取得了一时的经济增长,但最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将产生巨大影响,它将使我们从过去的那种对经济,对GDP增长过分的崇拜中解放出来,扬弃以往的片面发展观,反思高代价增长模式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去重新思考新的发展模式,更新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但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否定,它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它的强调。而且,我们还必须防止另一种偏向,即抽象地强调“以人为本”,忽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忽视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脱离生产力现状抽象地谈“人性”、“人的自由”和“人权”。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矛盾,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4](P36)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该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2.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是关系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目标,是第一要务,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走向现代化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当前就要切实注重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和稳定措施的协调性。在制定解决改革涉及的深层次矛盾的措施时,不仅要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而且要统筹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在制定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的措施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着力解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矛盾的措施,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义务教育等,而且要有着力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不平衡矛盾的措施。在制定保持稳定遇到的问题的措施时,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推进各项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推进科学发展时,要与改善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统一起来;在维护稳定方面,要把握好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3.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是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彼此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效率是基础,公平是保障。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产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注重公平正义具有特殊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促进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当然,注重社会公平,并不意味着完全取消利益差别,更不意味着可以回到平均主义的旧体制中去,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如果没有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完不成这些历史任务的。但是,我们追求效率不能采取牺牲劳动者利益的办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超过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使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经济失去了必要的条件;就会违背社会主义的本质,达不到社会主义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方针,让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郭国祥

上一篇: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频道数字电视专业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