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2023-01-11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同时,又注意将全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纳入发展的轨道中来考虑,让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

1 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与以往的时代不同,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

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满足

2 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因而,社会有机财富必然要体现出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上,在坚持加快速度与效益的统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它体现了财富分配制度的巨大改善,正是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财富的有机性最终得以表现出来。在和谐社会里,财富在国家合理的财政政策的支配下,能够顺利地在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谐地变换形态,这是有机财富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它除了实现自身物质形态的增殖外,它还具有制造社会祥和气氛的作用。因而,它的目的是双重的,它具有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多向转移性,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财富的原始积累的工具。

和谐社会有机财富的增长,与物质文明的提高是相伴而生的,社会的有机财富既可以直接指向人们的眼前的消费,也可能表现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转换的形态与社会各阶段相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创造社会有机财富开辟道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第二,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其

3 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总是有一定风险与代价的。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若只注重扩张财富无限增殖的本性,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拿走,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代价,比如空气、生态、水资源的恶化、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精神与肉体的无限透支,就会被大多数人承担,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目前,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机制。

坚持“五个统筹”,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问题。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农村,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其次,统筹区域发展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培养了适合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等等,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再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他还有自身的政治诉求,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形成调节各种

5 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让人民心和气顺,生活殷实。

复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人均资源有限,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质是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最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目前,我国为刺激出口而实施的出口退税政策,它在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同时,也利于出口所服务的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这就形成了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在分担社会发展成本方面的不公,而这种不公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出口退税实质是中国这样的中下等收入国家,间接地向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进行中央财政补贴,且它的支出已达到我国中央财政支出的20%-30%。因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理顺发展与对外开

6 放的关系,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不是指社会的个别集团,也不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他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切公民。“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协调性,我们知道,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在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劳资关系发展的轨迹往往经历了从初期剧烈冲突,到通过谈判和沟通、实现和谐相处。这种从尖锐的对立到利益的协调,正是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在相对公正和公平的制度下所形成的合作与信任的结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困难群众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如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不能仅仅停留在接纳的农民工所提供的廉价服务上,更应该把他们当

7 作一个与我们每个人具有同等的尊严与平等的人格的人来接纳,他们既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需要,同样,也具有人的精神需求,他们是应该享受他们为之贡献的文明成果的人,而不是一个未能泽被现代文明的异类。这种接纳与认同,既依赖于我们的道德勇气与宽广的胸怀,更依赖于全社会成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他人看作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人与人之间,由于信任的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信任,没有对他人承诺的履行,一切都听任眼前利益的驱使,人们就只会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缺少信任而腐化自己,使自己难以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人,从而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相反,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

8 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各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否则,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

总之,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建构,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9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小店街道党工委

东桥村官 赵一铮

二〇一三年四月

第二篇:论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给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社会也为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两者相互依存,辨证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和谐社会

1 导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深刻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目标、任务、原则等进行了阐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依靠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所以我们必须理清科学技术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内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1.2 科学技术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式的东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知识的科学体系。“科学作为一个影响

和反映精神生产力诸要素水平的‘综合性’要素是精神生产力,作为知识形态,

[3]属于一般生产力”。(马克思以科学为例说明一般生产力)相对于直接的现实生产

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科学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提出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一般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激光技术等,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从本质上讲,技术是一种劳动的形态,是人类自身功能的对象化的产物,是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的。技术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属于物质生产力,是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的现实生产力,技术解决的是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技术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和自然界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转变,历史的繁荣与衰败,社会的变迁与科学技术革命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5]。

2 科学技术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

2.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1.1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引起的人类家园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悲观论者认为科技的异化带来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实问题不在科技本身,而在于使用科技的人,正是这些人对科技成果不合理的使用、误用或滥用造成了科技的妖魔化。科学技术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学科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促使人们的视野由局部转向全局、由区域研究扩展到全球问题研究,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知识支撑。

2.1.2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表现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动力。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和制度变革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从资

本需求转向创新需求,这些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2.1.3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政治的和谐发展

政治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政治的参与性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实现形式。政治的民主性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系统中其意志和根本利益能够得到反映,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政治的开放性有助于增强政府 与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政治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开放性。首先,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网上民意调查、网上听证等形式促进了人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通过网络很容易使人得到发言权、建议权、批评权,人民的各种意见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参考,更加体现和谐政治的民主性。再次,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电子政府的出现。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平台,提高了政府自身的效率和透明度,这样将有助于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政府的廉洁,体现和谐政治的开放性。

2.1.4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人的和谐发展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智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现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和改善人类的居住条件、 饮食营养、 医疗保健、体育训练等,这些条件的提高和改善使人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的智力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水平的发展上。主要是通过促进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改革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由此可知,科学技术发展延伸了学校教育,使教育终身化,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2 和谐社会的建设保障了科学技术发展

2.2.1 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求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然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2.2.2 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避免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科技是一把双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负效应。我国科技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不可能为了避免科学的负效应而抑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但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和谐。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带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科技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我们理智的选择是既要推进科技发展,又要使其伴随而来的社会矛盾降到最小,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构建和谐社会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见,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定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2.2.3. 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技,不可能与世隔绝,因此科学技术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虽然科学技术发展缩短和扩展了从理论研究到生产应用的时间和空间,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一个和谐的社会通过确定现代价值观和道德评价准则,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同时创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快转化,产生效益,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3 反思

3.1 我国和谐社会应营建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美国二战时期科学研究发展局主任布什博士曾经说过:一个在新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国家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不管它的机械技艺多么高明。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明显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所以,我国应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第二,提倡工业研究。工业研究不仅能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且也能通过对学院与大学提供学校外的资助,有利可图地支持较大规模的基础研究工作。目前,

我国在工业研究方面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我国企业发展规模及水平有关,但如果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和管理的话,工业研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第三,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国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工作难及学费高的原因,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我们应该适当地减免基础教育的学费,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在高等教育方面,应该加大设立大学生奖学金力度;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切实做到唯才以用。

第四, 注重科技的国际交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举办,同时我国科技人员出席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的次数和发表的论文数也与日俱增。但我国科技人员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数量还是很少。说明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还不够强,成果还不多,我国科技人员应增强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公平与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机制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的科技政策应 该反映公平与民主的原则。公平应体现在科技发展成果应该使公众分享,科技资源应该公正分配。众所周知的绿色革命,其宗旨是提高亚非拉国家稻谷和小麦的产量这种革命是以不断地使用化肥并保证充足的人工灌溉为前提。但小农户买不起绿色革命的新技术,而地主更愿意去采用这种技术。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最终导致成千上万的佃农从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上被甩了出来。因此绿色革命虽然达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却使许多贫穷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显然绿色革命没有体现科技的公正性,这是对科技万能论的一次有力的否定。所以,在一个不和谐的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有时非但不能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

民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科技体制中保持民主的 约束机制,可以打破科学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提高资源 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为新一代的科技精英的涌现提供一种制度上的保证。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社会诸多因素如社会生产、政治、

经济、 军事、教育、哲学、文化等影响和制约着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社会各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科学技术发展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三篇:雷锋精神与和谐社会

与文明握手,创和谐社会——让行动与雷锋精神同在

提起雷锋,许多人都能联想到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茁壮成才,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雷锋”的形式可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但是再怎么变,雷锋精神不能变,更不能丢。雷锋过去是、今后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尤其是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教师,更需要具备这种精神,以能更好的传递和发扬。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园全体团员及年轻党员教师在团干的组织带领下走进社区,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协助社区服务站,对社区服务厅进行了打扫清洁。虽然天气阴雨延绵,并且也都是些拖地、擦玻璃、空调的小事情,但教师们的热情却非常高涨,而且在打扫的过程中也都非常认真。这次活动时间并不长,然而却在我们成员的心中留下了记忆,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走近了雷锋、学习了雷锋精神。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更加拉近了我进入文明、和谐社会的距离。

从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到现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有一样没有变,雷锋这个名字及其所代表的高尚精神内涵,始终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让我们保持雷锋精神,为创造和谐、文明的良好环境不断努力。

第四篇:论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

张勇

四川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院社会工作系

从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看,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倡导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观。因此,维护公平公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面向社会问题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一词为德国人首创,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在于讨论如何解决各种实际的社会问题。在传统上有两种定义,一为德国学界的定义,主要指政府关于就业、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政策。一为英美学界的定义,即社会政策是政府为直接满足人民的社会需求或福利而制定的政策,它一般包括社会保障、健康、公共服务、住房政策、教育政策等。综合起来看,社会政策就是一种面向社会全体成员,以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国家政策。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失业和贫穷问题。1884年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巴纳特在伦敦创设了世界上第一所社区服务中心,称为汤恩比馆,由此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的社区改良运动,并出现了最初的社区个案工作。这是最早的社会政策专业化的雏形。英国费边社的出现,推动了社会政策的演变。费边社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派别,注重缓进的社会改良和社会建设,提出设立社会福利国家,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各种财政政策、立法渠道实现财富和权利的再分配。1936年出现的凯恩斯主义提出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保证充分就业,这需要社会保持一定的有效需求。通过实现财政赤字政策、累进税收制和对贫困人口的救助,达到扩大社会需求的目的。1941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受政府委托,撰写了题为《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是一个实行社会保障的计划,以消除贫困、疾苦、肮脏、无知和懒散五大社会病害为目标,主张建立全社会的公民保障制度,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医疗保健、养老金。英国以此报告为蓝本,建立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1948年宣布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便先后陷入了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等困境,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显现出来,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危机。欧洲和美国都先后对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政策进行了改革,以使社会经济得以协调、持续向前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关于贫困、就业、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其社会的贫富差距明显缩小,社会问题得到极大改善。社会政策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社会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个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社会环境。

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适时的实施社会政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社会政策以社会问题为对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目的在于通过社会政策的实施,使社会问题得到缓和或解决,使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够协调发展,促使社会进步。

近30年来我国发展速度之快和变化程度之深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是空前的,如何解决发展过程出现的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社会政策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2003;郑杭生,2003)。

二、社会政策的背景:中国的社会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不断深入,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贫富差距过大、教育、医疗、住房、征地、城市拆迁、国企改制、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恶化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化解不和谐的因素,正视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分析其存在的社会原因,探寻解决的途径。因此,认清这些社会问题就成为研究制定社会政策的基本背景。

2006年3月至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按照社会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此次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0个县(市、区),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4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调查误差小于2%。在调查的17个社会问题中,根据城乡居民的看法,排在第一至第三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是“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排在第七至第十位的是“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问题”“社会风气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1、贫富差距问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差距也正呈逐渐拉大之势。世界银行1997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指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到90年代末期就变为0.4581。这一数据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仅仅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和部分拉美国家稍好。报告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更为糟糕的是,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在不断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2002年为0.46。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已接近0.5。

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在一段时期内学界主流曾认为,这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强调效率优先政策的自然结果,而且多数人相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的“倒U型”分配曲线,即在人均GDP500—1000美元的经济起飞阶段,收入差距会迅速扩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自然缩小。当前,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然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并未扭转。

基尼系数的加大意味着社会已处于严重不公状态,而这种不公状态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那就是既得利益者在获得收入上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社会成员,造成了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能力”包括贪污腐败、包括权钱交易,包括政策与制度的倾斜等等。旅美华人学者、《当代中国》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拉美化社会的许多特点在中国都已经具备,权利和金钱相勾结的腐败现象有目共睹,贫富差别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这种严重不公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新华社主办的《瞭望》周刊曾披露,2004年,中国各地共发生5万8千多起聚众抗议事件,相当于10年前的6倍多。

2、医疗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主要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煮成了“夹生饭”:患者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等收入阶层不满意,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老百姓甚至将“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支出喻为“新三座大山”。这些感受得到了相关部门研究成果的证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

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1992年 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时任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的迟宝兰后来在会议上要求,医院要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此后,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在医疗系统涌现,卫生系统以市场化改革的取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国家要“大踏步”后退,政府只举办部分公立医院,允许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医疗市场,即如同国企改革一样“国退民进”。这种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医改,导致出现了哈尔滨天价医疗事件、深圳天价医疗事件和药品价格的虚高等诸多事件,最终使医改失败。

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5年的6623.3亿元,而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而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在2001年达到60%。老百姓负担之重十分明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系王绍光教授研究这个问题发现,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卫生总费用的73%,转型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70%,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9.3%,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负担了百分之57.2%,而中国则只负担了百分之39.4%。

王绍光分析说,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除非收入和财富在社会各阶层的分配相当平等,否则经济上的不平等必然转化为医疗卫生上的不平等。如果医疗卫生费用主要由于政府负担,即使是穷人也能获享受起码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3、教育问题

毫无疑问,这些年来教育为民族造就大量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十几年来,教育在某些方面走向了它功能的反面,失学儿童、因高昂学费把不少孩子隔在学校大门之外等。教育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现代社会的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系统来调节,中下阶层子女一般是通过接受更多教育的渠道来提升社会地位,这使社会形成整体稳定。而现在我国教育的政策,创一流大学和重点中学的种种做法,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作不公平的分配,人为地扩大原有的差距。

教育投入不足这首先是由于教育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当时我国的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发展教育首先得赶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却至今没有实现。教育经费短缺的现实一直存在。二十年内的大部分时间里,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3%以下,1986年和2002年是两个高峰,但从来没有超过3.32%。其中的教训是,必须建立教育公共财政制度,使教育投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纳入法制的轨道。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值和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等级化的学校制度等等。它助长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失衡,制造了严重的学校差距。

社会力量办学滞后 客观而言,要政府把所有的教育都包下来,也是政府很难承受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从2500年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招收三千弟子开始,民办教育从来是兴旺的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民办学校还占58%,很多世界一流大学是私立学校。日本的民办教育学校是71%,印度是59%,香港地区是55%,台湾地区是59%,韩国是80.5%。再看芬兰,已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芬

兰的名言就是:“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高中和大学,都是免费的。教育经费占GDP的18%,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因此,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亟待提高。

4、住房问题

近年来,住房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一路飙升的房价,让众多购房者望房兴叹。目前形成的以市场化取向为主房地产业,是住房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地产投资的迅速增涨与投资过热。由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遭重创,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于是房地产成为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房地产投资的年增长率,从1998年的13.7%迅速提高到200

3、2004年的30%左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199

7、1998年的12%迅速提高到这些年的接近20%。住房投资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反映政府通过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偏好;另一方面,住房投资过热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金融信贷风险增大,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等问题迅速凸现,各种能源、电力、建材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涨价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商品房价格的迅速上涨。自1997年以来,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一直呈上升势态,而且上升速度越来越快。过高的房价成为普通公众抱怨政府和谴责开发商的焦点。2004年的房价的涨幅甚至激增至15%。在个别地区,房价涨幅甚至接近30%。与此同时,住房投机已经从大城市迅速波及到许多中小城市。房价的迅速增长,超出普通家庭的承担能力。

住房供给结构失衡。这主要在两个方面,即商品房的大量空置和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不足。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商品房的空置面积到2005年11月末已经达到1.1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4.2%。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仅为606亿元,所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为4.6%,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由于政府监管不严和房地产商的不规范操作,许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都变相成为高档住宅,甚至引发了对经济适用房制度本身的极大争议。市场上对高档房屋的过份提供和对较低房价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不足,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增加了经济和金融风险,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实施社会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强调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结构,是社会的主要制度分配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有的社会改革都必须使社会中最不幸的人受益,否则,该制度就是不正义的。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因此,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只有保证了社会公平、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1、倡导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公正作为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包括经济公正,也包括政治公正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公正。也就是说,社会公正包括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权利和同等发展机会,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间能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能得到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有所差别但恰如其分的回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社会公正的含义可以看出,社会公正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因此,在全社会要倡导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念,使其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首要价值。

2、社会政策天然的倾向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政策这门学科从产生之初,就天然地倾向社会弱势群体。19世纪以降,伴随工业革命等现代化运动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现代社会政策的起源,则在于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1873年,德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政策协会,其背景是19世纪下半期

工业化深入推进的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形成了以自由资本主义为源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工人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风险,德国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并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解决了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弱势群体问题,首开了世界各国社会政策制度之先河。

中国已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上文所列的一些重点社会问题,都是关系民生的问题,并且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焦点。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把关注民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把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减少贫困、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出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政策。才能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

3、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

在1998年举行的“欧盟社会政策”论坛上,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主席T·坚金斯宣称:“我们相信,社会保护能够帮助促进和推动经济运行。无论是在欧盟层次上,还是在各成员国层次上,社会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同步发展已经获益良多。„„社会保护削弱会转换为糟糕的经济运行。反之亦然。从而形成消极和每况愈下的轮流恶化,形成低消费和人民被迫减少需求,反过来又造成企业裁减人员,经济发展缓慢或倒退。”坚金斯的观点对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很好的思考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法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全国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之我国的社会保护和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受到压制。而低水平的消费会制约生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保障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社会政策的制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中国目前社会政策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一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一面是社会事业衰落。社会发展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政策。人们对社会政策内容的理解往往比较狭窄,把社会政策等同于社会保障,或者是仅仅局限于一些应急性的措施。然而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史清楚地揭示出社会政策的范畴远远大于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也不同于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一切都以经济为“纲”,好像只要把经济搞好了,经济发展上去了,其它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经济政策似乎可以代替社会政策。从目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看,这种指导思想已经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实际上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是有区别的两种政策。因此,我们在研究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当把社会政策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来对待。惟有如此,才能将社会政策的效应发挥到最大程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 1988。

2. 陈国钧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M] 三民书局,1985。

3. 金太军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政治稳定:西方的经验分析,学习与探索,2001(3)。

4. 林义西方国家社会保险改革的制度分析及其启示[J] 学术月刊,2001(5)。

5. 吴忠民社会政策:一个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

6. 唐钧社会政策: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M] 华夏出版社,2001。

7.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4。

8. 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2005

第五篇: 人事人才工作与和谐社会构建

/ -找文章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特别是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术队伍、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公务员队伍,他们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建设骨干力量,又是着力解决社会和谐突出矛盾的重要对象。因此,政府人事人才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作用。各级人事部门的同志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事人才问题。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事人才工作新理念,努力构建人事人才工作的价值体系

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发挥好人事部门职能作用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人事工作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广大公 务员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要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指导方针,确立“服务、和谐、公平、透明”的新理念,构建人事人才工作的价值体系。一是以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强服务理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以解决各类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服务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基层人才资源开发事业,服务各类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打造服务人事;二是以统筹开发人才资源为主旨,不断增强和谐理念。按照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统筹开发各类人才资源,以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间、地区间、产业间人才资源的协调开发,促进三支队伍与两类人才的协调建设,提高人才资源的整体效益,努力打造和谐人事;三是以保障人才合法权益为己任,不断增强公平理念。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人事法治建设,维护各类人才的收入分配公平和秩序规范,坚持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保障各类人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努力打造法治人事;四是以提高政府人事公信力为目标,不断增强透明理念。按照推进政务公开的要求,在人事人才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认真落实好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善于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 力,切实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努力打造透明人事。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营造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政策环境

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智力保障和重要条件。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国家人才资源的管理者、保护者和开发者,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通过政策引导、法制保障、增加投入、多种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增强各类人才的和谐因素,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提高人事人才的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人事人才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选好用好育好人才,使其各尽所能。人才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我们要牢固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各类人才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实现各尽其能,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影响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的因素还在相当范围内、相当程度地存在着,从 体制和机制上还没有根本解决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决改变一切妨碍人的创造活力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的创造活力的体制弊端,激发各行各业人才的创造活力,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舞台,努力营造人才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二是维护好人才的合法权益,使其各得其所。人才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主体,我国有各类人才8000多万人,他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能否维护好他们的各项权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各类人才按照劳动贡献公正地得其所应得,能够充分享有正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各行各业人才各得其所的要求,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政策环境,使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找到自己应有的、恰当的位置,享有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利与利益。具体来讲,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展所长,就是要紧密围绕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使各类人才的能力与工作岗位得到合理配置,使人才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积极创造和提供人人皆可成材的舞台。二是各守其责,就是广大人才能够自觉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 会角色,敬岗爱业,忠于职守,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以及公共秩序。三是各享其成,就是要坚持“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业绩评价机制与奖励机制,给予各类人才应有的报酬,既保证各类人才收入的合理差距,又反对平均分配。

三是创造人才平等竞争、团结合作的良好机制,使其能够和谐相处。人才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智力保障。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就是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就是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融洽。互惠互利,就是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在当代中国,随着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会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抓紧建立健全和谐相处的体制和机制,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必须改进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以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人事人才问题为重点,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政府人事人才工作要牢牢把握好这一指导思想,以正确处理人事人才工作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为主线,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整工作思路,改进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凡是群众急需解决的人事人才问题,我们都要抓紧去办;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度弊端和不合理现象,我们都要下决心去改;凡是容易引起群众情绪波动,容易造成各方利益关系紧张的问题,我们都要去细心体察,稳慎处理;凡是群众诉求较大、群众疾苦较多的事情,我们在职能范围内能够帮助解决的,都要满怀热情、尽心竭力地提供服务。当前,在人事人才方面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单位之间津贴补贴名目、标准各不一致,造成分配不公的问题;专业技术职称制度不合理,产生了“评上的不干活,干活的评不上”不合理现象;社会职业资格混乱的问题,职业资格认证缺乏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会中介组织以营利为目的,乱培训、乱认证的不良现象;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双重矛盾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偏离社会公益目标,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事企不分,群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疾苦得不到切实解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力不足问题;离退休干部和职工退休金偏低,体 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够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继续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人才市场管理体制,规范职业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在深化各项改革中,探索新思路、创造新经验、建立新机制、完善新方法,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切实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人事人才保障。

上一篇: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报告下一篇: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