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城建发展论文

2022-04-25

科学发展观与城建发展论文 篇1: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效应分析

摘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相关内涵进行界定,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互动效应分析,包括集聚效应、外部正效应、投资乘数效应等,最后提出促进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调控模武。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大学城 城市发展 良性互动

1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相关内涵界定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内涵主要是指城市边缘区大学城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互动,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界定:

(1)从城市边缘区大学城的角度。城市边缘区大学城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城市的消费,缓解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压力,为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级人才,增加社会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素质,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将有效地聚合城市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使之集中化和规模化,较好地适应城市在未来教育发展规模上的需要,并不断满足现代城市创新功能的需要,推进城市化的进程(李峻峰,2007)。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充分地论证、肯定了城市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作为优于乡村文明的另一种文明形态,城市汇聚了一个国家、民族大批优秀分子,数量众多的科学研究机构及其成果,新的文化思想观念的创生及其向广大乡村的辐射(花小丽、陈丽、张小林,2005)。城市发展为城市边缘区大学城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客观需求,为大学科研应用与理论实践的提供重要空间舞台。

2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互动效应分析

2.1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集聚效应

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是指在一个大学城周围有限的空间内,集中大量的经济单位和经济活动的现象,是一种合理利用个体外部性、发挥整体报酬递增、促进增长和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大学城的集聚实质上是以知识集聚带动产业集聚(欧雪银、罗能生,2008)。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各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和传递资源活动的过程中实质上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机制,将不同知识、经历、背景以及要素拥有者联系起来,扩大可整合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规模,使人才的配置、流动和开发达到最优,促进集聚经济效应的产生。集聚经济存在正效应和负效应,为保证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集聚正效应,还必须注意,要整合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各种教育资源,使其成为具有集聚核心品质的综合性大学,在其可支持的能力下,实现大学之间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知识、智力的多样性和专门化的区域经济优势,从而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增强城市化建设的有效性,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2.2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外部正效应——以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

在市场作用下,大学城的建设不仅可以缓解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与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融通,增强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能力。同时,建设大学城可以加速教育、科研与产业的一体化进程,促进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学城的服务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包括食堂、宿舍、交通、医疗、水电、通信等)全部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市场化运作,切实提升了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曾国平、李雪松,2004)。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坐落在桂林市的郊区雁山区,该区域是以高等教育作为主导产业,为城市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因此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建设将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各行业培训人才、吸引人才提供平台和基地,有利于城市扩大国内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的建设也呈高起点展开。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产生“反作用”城市的发展对大学城的影响主要体现相关性基础设施的支持及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区的建设在对城市发展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和正外部效应的同时,城市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对桂林雁山大学集中的建设产生影响,城市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引进和利用更多的外资,为桂林雁山大学集中的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将桂林雁山大学集中建成国际一流的大学城,为其制定合理的品牌营销策略,在营销城市的同时,也在营销桂林雁山大学集中这一大学城品牌。

2.3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投资乘数效应

大学城开发建设直接投资均在百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投资则高达千亿元,根据投资乘数理论,千亿元投资对大学城和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十分突出,而且投资乘数效应随着开发进程而逐渐明显。大学城在开发规划时期,政府的初始投资就直接产生推动效应。在大学城全面建设阶段,由于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市场开发的不充分性,大学城项目将吸引大量的外来资金,投资乘数将进一步扩大,将带动大量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大学城的开发建设期间,通过市场来引导投资,譬如投资于教育消费:书店和文教用品经营、教育培训等;投资于生活消费:家常饭馆和风味小吃、美发店等;投资于娱乐消费:网吧、体育和音乐用品店等;投资于个性消费:DIY小店、精品屋等(罗清和,尹华杰,2010)。

3 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调控模式

3.1 建立学校、政府、企业三方互动运行调控模式: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为基点

采取开放性的方式对大学城进行运作,在社会发展的整体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大学、企业的新型社会协作关系的作用,利用大学城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科技文化优势,使大学城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地参与政府决策、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科技产品开发、城市经济发展规划等社会活动,提高大学城在区域经济、文化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形成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和城市发展为两个极点,通过企业、高校、政府在这两者之间发挥的传输、协调、运行调控的作用,最终给形成三大互动运行调控的主线:

(1)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企业——城市发展”为主线,如特曼教授所说,“如果企业和企业家要使自己长远的明确目标实现,就必须与当地的大学合作”,由城市边缘区大学城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从而使企业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撑;而反过来,城市的发展增加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使得企业会加大对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期获得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技术。

(2)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高校——城市发展”为主线,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为依托,各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校的发展,提升了高等教育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

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会加大对各高校在硬件方面的调控力度,以高校为主体,在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内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推动大学城横向发展。

(3)以“城市边缘区大学城——政府——城市发展”为主线,城市边缘区大学城的发展,提升政府在制定规划方面的能力,政府能力的提高促使城市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反过来,城市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使政府在城市边缘区大学城的建设制定更加合理、有效、优惠的政策。

3.2 以城市边缘区城市化为主线,构建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调控模式

大学城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要通过与外界的不断交流才能产生社会经济效应,城市边缘区应着力加强设施建设,促进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保证大学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性和及时性。交通是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因此,要优先完善边缘区的交通设施。具体地,应增加大学城与市区联系的公共交通的数量,增设公交线路的条数,以降低大学城与城市互动的通勤成本(李元青、薛东前,2008)。城市边缘区要树立协调、统筹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边缘区与周边区域有着较高的关联度,是城市化发展中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城市边缘区在实现城市化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发展问目标,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各种要素的流动,正确处理好与城市核心区、城市郊区以及农村地区之间的关系,推动城市边缘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真正融合,必须能够理性的分析这两者之间实现真正互动的因素,综合考察政府、企业、高校这三个利益主体的存在性和功能性,趋利避害,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结合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较强的理论支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政策制定、功能完善、区域融合、文化互动,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现状与城市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构造城市边缘区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峻峰,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1):86

[2]花小丽。陈丽,张小林,大学城建设对南京城市功能的促动研究——以仙林大学城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83-84

[3]欧雪银,罗能生,我国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家,2008(2):122

[4]曾国平,李雪松,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J],教育与经济,2004(3):63

[5]罗清和,尹华杰,大学城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73-74

[6]李元青,薛东前,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西部大学城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

作者:陈芬

科学发展观与城建发展论文 篇2: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太原率先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率先发展; 改革开放; 贯彻落实

[

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八次党代会对太原提出的“太原市要强化省会意识,实现率先发展,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大奋斗目标,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进步,切实使率先发展的实际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改变了重经济轻社会、重总量轻结构、重发展轻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全市各项事业得到了扎实有效的推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2002年到2004年三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三个百亿元台阶,达到643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由35.2亿元增加到120.2亿元,年均增长2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4%,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三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年均下降15%以上,二级以上天数由120天增加到224天,市内公园增加了20个,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了37.6%、3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平方米。

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正确的发展思路、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是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前提。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工作,把太原放在全球和全国的大背景中冷静审视,对照先进找差距,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承认落后,以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市委八届二次全会针对太原是全国环境污染严重、居民收入较低城市的现状,把率先发展纳入了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轨道,提出了“以率先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和三年实现在全省率先发展、五年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市、七年建成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与时俱进,又进一步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新要求。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率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明确提出了把太原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市、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大奋斗目标,充分调动了全市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率先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二是坚定不移地解决“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突破口,千方百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按照城市农业的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开通农村科技服务热线,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目前,全市四区两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76%,覆盖人口32万人,有效地解决了全市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全部免征农业税,实行种粮直接补贴。

三是坚定不移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按照省委提出的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确定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技术、资金的梯度转移,坚持不懈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社会要求的省会特色产业体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淘汰落后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放手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目前,富士康工业园、太钢150万吨不锈钢、东方铝业、蓝星TDI等一大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相继建设、建成投产,全市初步形成了“北有不锈钢、南有富士康”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显示了以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医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省会特色产业体系雏形。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4.7亿元,增长68.9%;工业经济效益指数128.9,创历史新高。

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我们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以扩容提质为主题,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供水、供热、供气、道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2001年到2004年,全市新增城市道路225公里,新增日供水能力22.7万吨,新增煤气供应1.66亿立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升绿化质量,挖掘绿化资源,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了汾河公园、城西水系、龙潭公园、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工程,形成了“一条玉带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发展格局。

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们按照“四个一批(转属改制一批、破产重组一批、搬迁改造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原则,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造多层次市场主体,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占到三分之一强,有6户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我们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推进接轨性改革和探索性改革,开展了发展环境整治和“诚信太原”建设,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初步形成了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六是坚定不移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统筹兼顾,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文化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75%。近年来,荣获了“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并跻身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行列。

七是坚定不移地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我们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健全工作体系,全面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鼓励自主创业,开发就业岗位,就业局势保持平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针对老百姓反映的热点和难点,下大力气解决近年来在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下岗职工、困难群众、残疾人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和实际困难。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实行了市党政领导集体定期对口信访接待制度,解决了一批重点信访案件,努力做到既促进发展、又不引发新的矛盾。继续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获得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八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

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的根本保证,着眼于匡正用人风气、端正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公选制”、“票决制”等改革新举措;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设;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了以加快改革发展、推进“三农”工作、强化城建城管、发展社会事业、保持和谐稳定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项集中整改措施,明确了60个近期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13个中远期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

展望未来,太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在促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在改进干部作风上下功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书记张宝顺“太原要在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上走在全省前面,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走在全省前面,在积极创优发展环境上走在全省前面,在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上走在全省前面,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省前面”的具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快更好地推进太原的率先发展,为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太原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余岩

作者:中共太原市委办公厅

科学发展观与城建发展论文 篇3:

大理名城保护的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在分析大理城市发展诉求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大理城市发展的空间困境,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桎梏,整合大理与周边城镇发展空间共同承载滇西中心城市的职能,提出以有机集中的模式构建大理网络型城市,重构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职能布局,形成以生态基底为隔离,新老城镇职能呈组团状分离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

关键词:空间整合;有机集中;滇西中心城市;大理

Key words:spatial integration;organic concentration;central city in western Yunnan;Dali

作者简介:宋伟轩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因“风花雪月”、“五朵金花”、“苍山洱海”等一系列浪漫情愫而闻名于中外,更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而披上了神秘色彩。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在唐宋时期曾是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今仍是滇西经济中心与交通枢纽。苍山洱海造就了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的桂冠。作为滇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大理必然会有一定的城市规模与中心服务功能,人口的集聚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为了保护苍山洱海,又必须适度限制大理的都市化进程,尤其需要控制过度的开发与建设。前些年,洱海的水质开始恶化,经过几年的治理,水质开始变浊为清。在此过程中,大理城区至少增加了10万人。这个过程说明,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口的增加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关键性的因素还在于保护意识的确立与制度的约束。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滇西地区目前的平均城市化率尚不足30%,在未来的10至20年内,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时,数以百万的农村人口中相当的部分会向大理转移,这个历史过程与历史车轮没有人能够阻挡。因此,大理的都市化过程就演绎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不是要不要都市化的问题,而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使自然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其实,这样的命题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来说都是共同的,也是必须解决的[1]。随着云南省政府将滇西中心城市的称号赋予大理,意味着大理在充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肩负着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面向东盟的滇西经济发展核心与带动者的使命。因此,大理未来城市发展将面临三个主题:一是保护,二是转型,三是发展。如何能在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型成为大理城市未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1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地位赋予的背景

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化,云南的区域战略角色从西南偏远边疆一度跃升为国际合作的桥头堡,云南在中国政治、经济地理版图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市场经济转型以来,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拉大,云南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城镇稀疏分布于仅占全省总面积6%的坝区,位于滇中的昆明是云南仅有的特大型城市,省域内缺少能够承上启下、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鉴于此,云南省政府近年来在滇东、滇南和滇西着力打造中心城市,特别是在广袤的滇西地区,因其毗邻东盟而远离昆明都市圈,急需培育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大理自古便是滇西的中心,由于大理市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基础,2003年云南省政府在大理的现场办公会上,正式提出要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城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以城市体系为依托,经济发达、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国内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经验,结合滇西目前发展阶段与未来发展趋势,滇西中心城市的内涵至少应包括:① 产业聚集中心;② 商贸物流中心;③ 金融服务中心;④ 交通信息中心;⑤ 科教文化中心。大理在滇西虽然具备明显的经济、交通、物流和科教等比较优势,但首位度较低。大理必须重新审视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时调整城市发展战略,真正转型为滇西经济发展的磁力核与拉动者。

从钱纳里的城市化模型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理白族自治州仍然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2007年,当滇西地区人均GDP徘徊在1000美元之际,大理市率先突破人均GDP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3000~10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转型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逐步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地区工业化进程开始向成熟期过渡。从美国、日本、巴西和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来看,此阶段城市发展迎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产业升级、结构重组和环境承载压力等问题,能否成功过渡往往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2]。这段时期城市发展的普遍特征主要有:① 城市空间结构由紧密型走向分散型,由单一中心走向多中心,私家车开始普及[3];② 城市功能的过度集中导致人口稠密,地价高涨,交通拥挤,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③ 城市扩张过程中忽略乡村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目前,大理城市发展同样面临环境问题,产业转移、改造与升级等转型问题。对于未来之路,大理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后发优势,充分汲取以往城市的经验教训,超前规避转型过程中可能爆发的城市问题,避免走以往城市曾经走过的弯路。

2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制约

2.1大理城市自身建设用地的空间局限

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落实,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大理虽然具有优越的资源与区位优势,但整体地处高原山区而且交通制约大、环境容量小和用地局促等制约,严重阻碍大理的发展。大理城市布局集中在洱海周围的山间盆地,组成相对封闭的环形,不利于中心城市开放性职能的拓展,阻碍了城镇群体间各种要素的流动。大理市目前城市建设按照“一海两线两片”进行布局,采取保护洱海与海西自然历史文化风光带,开发海东40平方公里的山地生态新城与凤仪工业新区的“两保护、两开发”战略。计划到2012年,全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70平方公里以上,总人口突破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按照这样的城镇发展布局,大理市最终目标仍将形成一个环绕洱海的城镇空间结构。在这样的空间结构中,大理既要克服城市用地障碍,保护与发挥好苍洱风光优势;又要需求产业支撑,扩展城市规模与范围,建设具备各项区域级都市职能的滇西中心城市,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

2.2市县空间发展各自为政的弊端

自古以来,大理浑然天成的美景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赋予了大理一份王者之气,使大理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文化优越感和以苍洱为中心的略显狭隘、封闭的地域意识。现有行政体系下,大理市与周边六县各自为政、分灶吃饭,各市县政府同样面对产业发展与GDP增长的压力,造成区域内恶性竞争与低效能发展。大理市与周边县城均布局在各自的坝子里,市县域规划往往根据自身的资源、人口和经济等因素作为主要依据,忽视中心城市与毗邻县域在产业与职能上的互补性,难以高效集约利用城镇发展要素,客观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随着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地位的赋予,仅靠大理自身的资源与发展空间无法实现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所有职能。因此,大理必须要跳出行政区划的限制,主动融入到区域更广阔的空间里,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布局、职能分工与合作。但以目前割据状态下的城市发展格局和政绩考核体制,难以实现城市间的协调统筹。

2.3古城镇与新建筑在空间上的争夺

大理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底蕴,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景观,留存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与建筑形式的古城、古镇、古村和古宅院,同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巍山古城、喜洲古镇、云南驿古街和东莲花村等,均分布在大理周边市县。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古迹长效保护规划与有效监管机制的缺位,古城镇面临城市新兴建筑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威胁。作为南诏国、大理国历史文化发祥地和集中地的洱海西线地区是大理城市的文化底蕴所在,城市形象和城市价值的源泉,历来是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的重点地区,城市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古建筑景观遭到现代建筑特别是私建民居的破坏;位于大理南部,曾经作为南诏国都城的巍山古城,在历次城市规划中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的空间矛盾,新城围绕古城而建,城市新旧功能混杂在一起,古城内私搭乱建现象普遍,严重破坏古城原有的建筑景观,给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2.4人口集聚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导致城市蔓延与填充式开发,大量建筑占据苍山坡地,破坏自然景观与生态系统,城市边缘区与开敞空间遭到蚕食。高原山地与湖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敏感而脆弱的,大理2025年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为100万,作为国际上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大理每年还要接待游客达上百万人次。建设大理成为滇西百万级人口的中心城市,必须直面环境容量的制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2007年,云南与瑞典国际环评组织合作,进行大理城市发展战略环评,针对大理市渐渐凸显的人地矛盾和水资源缺口,研究组建议减轻洱海的环境压力,优化人口和用地规模目标,将城镇人口规模设置在50-60万人之间。保护以苍山洱海为核心的山水田园生态景观,是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基本前提,但扩大城市人口与经济规模同样是大理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近年来洱海的保护治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城市经济、人口规模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妥善解决脆弱的生态系统和人口集聚之间的矛盾是构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不可逾越的难题。

3建设大理网络型城市

综合考虑云南省政府对滇西中心城市构建和大理民族自治地区科学发展的要求,大理城市发展面临多重转型:① 城市性质定位要突出国际性与枢纽型都市区,形成真正意义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滇西人流、物流、商务与信息中心,强调城市文化特色与生态和谐型城市发展目标;② 摒弃行政区概念,在观念和体制上做到解放和创新,跳出苍洱地区的地理与心理桎梏,整合大理与周边的祥云、宾川、巍山、弥渡、漾濞和洱源六县的空间资源,统筹规划布局“大大理”;③ 打破县级行政界限,以镇级地理单元取代县级单元组建大理网络型都市,拓展都市发展空间,跨越式完成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点轴—网络化结构的转型,空间重构滇西中心城市的各项职能。

3.1多山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中国自古在城邑的选址和规划布局中就强调风水理念,讲究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使山、水、城有机融合。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市普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空间限制之间的突出矛盾。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山地城市的空间结构相应呈现出多样化特征[4] 。

在我国西南高海拔多山、多民族地区,考虑到资源环境与空间承载力,没有必要,也没有条件将单体中心城市发展为超大型都市。但现代区域城市化要求以一种较大聚合的方式来建立城镇,从而达成集约化建设的高效益。集中发展是城市文明和效率的本质特征,分散布局则是山地城市环境保护的根本体现,有机结合城市集中与分散这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是实现山地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样是环境敏感的多山地区,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采用分散的点状“核心”取代连续“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高密度集约化的城市建成区与绿色自然体系相得益彰。兰斯塔德地区网络型紧凑城市结构是集中与分散的有机融合,具有传统蔓延式城市结构无法比拟的生态效益,其便捷的交通体系与信息网络将分散的城市组团紧密联系,保障分散型城市的整体稳定运作和区域自然—人文—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兰斯塔德山地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成功破解了城市发展受到空间环境制约的难题,为大理未来发展走出空间困境提供有益启示。

3.2大理网络型城市空间解析

城市的本质是空间的集聚与集中,有机集中不是主张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而是更大尺度上的集中[5] 。有机集中的网络型城市是基于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耦合,将城市空间按照经济、生态和文化原则加以组合,形成有机秩序并集聚在某一地域范围。要求以保护与发展并重为原则,科学协调城镇实体空间和区域基质“图”与“底”的关系,结合地域自然地理特性的集约化建设方式,使城镇之间广域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保护,防止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的城市盲目扩张。

大理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包括:① 城市空间结构以各功能区组团方式存在并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网络(图1);② 各功能区之间有广域开敞空间,形成功能区间的天然隔离带(图2);③ 各功能区实行以专业化功能为主的混合型结构;④ 功能区之间以快速交通联系,在功能区边缘通过,立体交通网有效联结各功能区及其他城市;⑤ 基础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使所有城市居民公平享有人文关怀和自然关怀。

大理以生态为基底,由众多城镇节点组合而成,呈串珠型布局的网络空间是极具弹性的创新型结构。网络城市不是城镇的简单堆砌,而是空间走向有序化、多元化和柔性化,和谐统筹城市发展诉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区域集中、城区分散的网络型城市不单强调城镇间快速交通网络的构建,更强调城市职能的理性重构与内在关联。归根结底,大理网络型城市是一个完整城市的概念,不等同于都市区或城镇群体空间的范畴(表1)。

3.3大理网络型城市的结构优势

首先,大理网络型城市是基于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从根本上解决大理城市发展的空间困境。网络型城市结构可以有效疏解人口,合理调整城市功能与用地关系,为城市发展空间扩张和自然环境、文物古迹保护创造先决条件。通过都市功能结构的网络化重组,实现大理人口与产业的有机疏散,可以缓解苍山洱海的环境压力,解决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古迹争夺空间的问题。

其次,在国家拉动内需、建设“两型社会”的宏观政策下,网络型城市结构为大理城市精明增长提供了空间支撑。一方面,中心城区通过产业转移与升级腾出空间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国际城市形象与现代城市品质;另一方面,其他城区依托快速交通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城市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共享,促进区域“隐性城市化”向“显性城市化”的快速过渡。

再次,网络型城市的构建还对城市防震减灾有着重要的意义。四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山地城镇对外联系应考虑多条通道的建设,以防地震后道路被阻无法进行灾后速救。大理地区地质地貌复杂,地震灾害频发,根据日本神户东部新都心的城市建设经验,以综合性交通体系与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的多中心网络型都市在地震中能够快速疏散避险和及时开展救援,有效降低地震及次生灾害带来的威胁。

4 空间整合的保障条件

规划层面,滇西中心城市规划突破行政界限,组建有机集中的网络型城市,需要协调区域内多种规划,重新进行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网络型城市空间并非城市“自构”的发展形态,而是在人类干预下“被构”的相对理想化的城市形态。大理生态敏感地区的网络型城市,强调城市建设的紧凑与集约,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因此科学确定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成为必然选择。

调控层面,滇西中心城市不是按照行政区而是根据经济与功能区进行组织,大理州政府对下级市县具有较强调控能力,这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突破现有行政区域、调整城市形态、拓展发展空间和推进空间整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滇西中心城市规划是集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为一体的总体规划,此类综合性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上级政府的介入才能顺利进行[6]。首先,大理州政府需要出台一部地方法规明确滇西中心城市规划的法定属性与纲领性地位;其次,需要提出一整套政策措施,保障区域产业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再次,需要建立一套政府管理体系,引导、调控、管制区域的协调发展;最后,需要组建一个核心管理机构,强化大理州政府对中心城市的宏观调控职能。

交通层面,轨道交通网和快速道路系统是网络型都市区演变为城市群的重要基础,根据大理都市区城镇体系和布局特点,以及城市组团间相互联系的需求特点,应超前预控组团间快速轨道交通的通道。大理应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从建设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要求出发,适度超前解决城市组团间通勤问题,以及其他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并积极谋划建设更大区域性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等设施,加快中心城市支撑体系的完善。

5结语

大理网络型滇西中心城市规划是我国高海拔山地城市规划中的一次大胆尝试,是科学发展观在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规划中的集中体现。大理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名城名镇密布,多民族文化瑰丽多姿,在滇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由于自然因素限制,大理的古城与新区、人口与耕地同时集聚在相当有限的坝区中,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逐渐显化,于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面临的首要战略性问题。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是基于生态、文化保护理念下的空间发展策略,通过城市空间整合打造区域中心城市与高原和谐人居环境,从理论上能够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我国山地城市空间结构转型具有一定示范性作用。

(责任编辑:谢静)

参考文献:

[1]朱喜钢.规划视角的中国都市运动:城市转型与有机集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丁文静,朱喜钢.人均GDP3000美元时期的城市发展研究:国际比较及对长江三角洲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6,30(10):36-42.

[3]万霞,陈峻,王炜.我国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和城市经济相关性研究[J].城市规划,2009, 33(1): 74-79.

[4]黄光宇.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思考[J].城市规划,2005,29(1):57-63.

[5]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顾朝林,于涛方,刘志虹,等.城市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 31(10): 40-43.

作者:宋伟轩

上一篇:网站版式设计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统计学中辩证统一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