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论文

2022-04-21

一、“十一五”化工行业发展成就“十一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经受严峻考验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这五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5%,主营业务年均增长21%,利润年均增长13.5%,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4%,投资年均增长23.8%,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论文 篇1: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展望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当令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十一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共评出行业年度科学技术奖1273项,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33人;共有152项石油和化工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推荐,获旧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共33项,《超大规模MDI制造技术开发》、《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行业科技发展趋势

面对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等世界性难题,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循环经济理念贯穿整个生产流程,低碳引领未来化工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资源加工型原材料行业,高度依赖能源与旷产资源。而我国资源利用率偏低,并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增长中的能源与资源供给跟不上更快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费,我国石化产业面临巨大的供求矛盾压力。为此,在对现有石化产业新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

第二,产品开发向高性能、低成本、高附加值和专用化方向发展。产品的高性能化、精细化是世界化学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通过改性提高材料性能,是当前材料高性能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通用塑料的工程化、专用化,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已是世界各国聚合物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精细化工产品的专用化、高附加值化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相关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第三,技术开发向技术集成创新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不断渗透,特别是系统论思想的广泛传播,当代技术开发和创新模式已发生质的转变,由注重单项技术创新向注重技术集成创新转变,达到从整体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的目的。

第四,原料结构及其生产路线有了明显调整。依据我国“富煤少油”的资源情况,积极发展油气勘探技术、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促进原料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突破资源制约,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第五,新型催化、分离和化工过程强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仍然支撑产业技术升级。未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将主要依赖新型催化材料与技术、先进的分离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的进步及发展,这些先进共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将改变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模式、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节能减排。

第六,纳米、信息等现代技术正得到广泛应用。纳米技术在化工材料中更为宽泛的应用已成为支撑化工材料高性能化的一个重要方向。信息技术在石化产业中应用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此外,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组合化学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将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其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先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应放弃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模式,积极主动地拓宽原料路线,把低碳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贯彻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为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支撑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创新和发展行业核心技术。我国石化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产品制备技术和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拓宽产品幅度,实现产品的高性能化、专用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才能优化产品的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为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

二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节能减排水平,需要大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石化工业行业众多、发展不平衡,只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量利用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石化工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突破原料制约瓶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需要发展原料多元化、低劣资源高值化等技术。石油和化学工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磷矿等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生物化工技术,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实现化工生产原料多元化,才能突破资源“瓶颈”,保持石油和化学工业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需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传统产业的石化行业,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由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技术难度大,我国普通处于发展初期。只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集中精力开发一批支撑石化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才能实现石化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总体目标

到2015年,在石油和化工科技开发及技术创新领域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突破80~10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其中20~30项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自行研制10~15套大型成套石油和化工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开发一批高性能化、绿色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精细化工率由 “十一五”末的45%提高到50%;

3.大力开发和积极推广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十二五”末高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土再下降15%。COD和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均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

4.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8-lO家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2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5.培养和造就一支技能大才、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协调发展、相互补充的石化行业人才大军,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明显提升,为“石化强国”目标实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重点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技术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应突出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重点突破和发展

大宗合成材料、关键材料高性能化、低成本化技术,重点突破和发展产品精细化、专用化、高附加值化技术。“十二五”期间,要重点突破和发展大宗合成材料及关键合成材料高性能化、低成本制造技术,开发低污染纺织染料、高性能汽车颜料、电子化学品以及精细化工产品清洁制备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我国精细化工率提高到50%,推动我国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二是围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新催化材料与技术、新分离材料与技术、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技术等。“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新型催化、分离及过程强化等共性技术,提高反应和分离效率,大力发展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 “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等,从而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能量消耗,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三是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子午胎、绿色农药、高性能染料、清洁油品等制备技术。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低硫、高烷值的清洁燃油,轻质高强飞机轮胎、节油轿车轮胎、特种工程轮胎,特种涂料、环保涂料和高档润滑油脂等高性能、安全环保的化工材料及应用。

四是围绕突破资源、能源、环境制约,着力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重质油等劣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等。“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新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制L-乳酸、1,3丙二醇、丁二酸、纤维素乙醇、生物质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进而制备生物基质的合成树脂、橡胶等化工新材料,降低石化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重点发展中低品位化学矿和重质油等劣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废旧化工材料的高值化再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五是围绕培育化工新材料、新型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制备与产业化技术。“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发特种工程塑料、膜材料、特种纤维(主要含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氟硅新材料等新兴材料制备技术;与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化工产品与技术,包括生物化工产品、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涂料、关键中间体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制备技术,着力培育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是围绕支撑化学工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光化学、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等先进、绿色化工技术。“十二五”期间,要重点突破制约化工过程绿色化的技术瓶颈,开展绿色材料/介质的设计和合成、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循环利用的系统研究,发展离子液体绿色技术、亚熔盐技术、光催化新反应及CO2分离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整体节能30%以上、污染物排放减少50%以上,支撑石油化工未来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论文 篇2:

加快转变石化行业发展方式

一、“十一五”化工行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经受严峻考验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这五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5%,主营业务年均增长21%,利润年均增长13.5%,资产总额年均增长24%,投资年均增长23.8%,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一,经济总量快速攀升,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2010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到8.8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利润总额达到6900亿元,比2005年增长86.4%;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6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63%;进出口总额达到454l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3%;“十一五”累计投资达4.3万亿元,是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强度最高的五年。重点产品增势强劲,已有40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增量和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化学工业的产值2010年已超过5万亿元,尽管各国的统计口径有所不同,但从主要国家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看,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拥有50多个子行业,生产6万多种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品种较为配套,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生产和消费第二大国。

第二,油气稳产增储,管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0年原油产量突破2亿吨,其中海洋油气当量达5000万吨,再造了一个海上大庆。五年来,新发现了南堡、古龙、南泥湾等63个油田,国内新增地质探明储量42亿吨。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千万吨级炼厂达到20多座。原油和成品油干线管网初步形成,管道总长达到3.7万公里,比“十五”末增长85%。201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940亿立方米,是2005年的1.9倍,先后开发了长庆、普光等大型气田,新增地质探明储量2.5万亿立方米。建成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川气东送、陕京三线等天然气骨干管线,天然气管道总长达4万公里。国家石油储备从无到有,一期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并实现满储,中长期规划也顺利通过审批并先后开工,储油设施从地上储罐发展到水封岩洞。

第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五年来,全行业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48项、科技进步奖104项,行业技术发明奖114项、科技进步奖1159项,许多成果创造了世界第一。年产20万吨MDI装置、巨型工程子午胎成套生产技术与设备、石脑油催化重整成套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分别荣获2007、2009、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荣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工业大奖”。这五年,建成了世界首套年产百万吨级直接液化煤制油装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化工新材料研制也取得新突破,碳纤维实现千吨级规模,芳纶1313和1414实现了产业化,异戊橡胶开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过去五年,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也取得丰硕成果,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60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百万吨钾肥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百万吨乙烯及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8%以上。世界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即将投用,12000米特深井钻机、大口径高钢油气输送管道、百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系统等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支以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奠基人、著名石油化工专家闵恩泽为代表的优秀科技队伍。

第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机制转换成效显著

五年来,全行业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改革和机制转换,较好地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通过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战略、企业并购重组和现代企业制度,石油和化工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形成了一大批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大型企业集团,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实现产业结构性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中化、神华和中海油等均已入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不仅数量已经占到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86%,重要的是一批企业敢于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高端产业领域的转型,其中一些还以资本为纽带,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集团,在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深加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第五,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五年来,石油和化学工业积极推进集群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模式,调整产业布局。东部地区逐步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石油化工聚集区,总产值约占全行业的50%,建成了上海、南京、宁波、惠州等为代表的一批产业衔接紧密、特色突出、综合效益高的石油和化工产业园区。西部地区抓住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和丰富的油气、煤炭资源迅速崛起,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新疆库车、独奎,甘肃兰州和广西北部湾等多个石化基地和内蒙、宁夏煤化工基地,形成了云、贵、鄂三大磷肥产业区和青海钾肥生产基地。与此同时,通过制定和发布一系列准入条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过剩产品总量,并努力推进石油和化工产品结构向功能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五年来,传统高能耗行业比重不断下降,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比重逐步上升,全行业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达20.2%;专用化学品产值从2005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31%,增长近一倍。

第六,扎实推进节能环保,广泛开展“责任关怀”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作为关系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来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和安全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全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3.65吨标煤,比2005年降低13.5%,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烧碱、电石等重點耗能产品单耗明显下降。行业环保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要求。各行业加强了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氯碱行业开发的干法乙炔技术和低汞触媒技术、磷酸行业开发的磷酸余热回收技术、精细化工行业开发的替代光气等有毒有害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子午胎行业采用的充氮硫化和胶料破碎技术,以及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的“工业冷却节水及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等,在推进行业节能减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五年来,全行业广泛开展了以注重社会环境质量、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确保企业安全运营和强化化学品安全监管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关怀”活动,努力为构建健康、安全、环保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就

五年来,油气资源国际合作取得重大成就,与4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31个油气投资并购和勘探开发合同,获得原油权益可采储量9亿吨,天然气权益可采储量3200亿立方米。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土乌哈天然气管道已建成投运,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正在建设之中,加上东部沿海几个LNG接收站建成投运,我国陆上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基本形成。这五年,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得到快速發展,进口总额增长了124.2%,出口总额增长了136.3%,贸易活动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石油和化工外资企业3061家,港澳台资企业2171家,世界500强中的石油和化工跨国公司绝大多数都已在华投资建厂,有的还设立了研发中心,不仅带动了以高附加值终端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总之,“十一五”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行业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行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砥砺奋进、共克时艰取得的成果。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

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多年来的粗放式发展,也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初级原材料型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又大量依赖进口。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少,原始创新能力较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成果转化率较低。三是产业集中度总体偏低,企业仍然过多过散,产品单系列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资源短缺将成为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不断增大。不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行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十二五”机遇,推进转变石化行业发展方式

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已经通过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规划纲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未来五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重点发展高端石化产品、积极探索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促进产业由大变强的目标要求,这是“十二五”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行动纲领和主攻方向。

去年下半年以来,联合会按照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编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制订“十二五”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近我们又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做了修改完善,形成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十二五”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为石油和化学工业确定了未来五年的方向。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调整和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国际原油市场高位震荡,大宗资源类商品也将持续高启,能源资源的约束和产业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盘踞石油和化工高新技术领域,中东地区以无法比拟的油气成本优势加速发展石化工业,全球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我国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国参与海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及海外并购、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未来五年国内需求潜力巨大,经济增长空间广阔,内需主导增长模式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为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石化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轻工纺织、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等重要下游领域的发展,需要石油和化学工业尽快提高配套水平。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迫切要求“十二五”迈出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坚实步伐。

综合判断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存在难得的机遇,机遇大干挑战。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奋发有为地向石油和化工强国迈进。

第二,大力推进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不能再走依靠投资拉动、以牺牲能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历史的责任,人民的重托。

要加快产业、产品的转型升级。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推进“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产品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促进新型煤化工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建立一批规范化、专业化的勘察、设计、工程、仓储、物流企业,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要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一要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径。二要推广一批成熟技术和装备,重点强化技术开发的成套性、可靠性,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三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加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要大力促进节约安全清洁生产。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本质安全度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从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实际出发,把“责任关怀”与HSE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努力提升行业形象和本质安全水平。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坚决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十二五”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

要全力打造国际级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一是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向上下游拓展或重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化企业和一批以产业链连接紧密、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化工园区。二是创建一批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到2015年,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形成500个行业知名品牌和10个世界级自主品牌。三是继续开展行业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把标准研制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一是优化外贸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在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系统,维护产业安全。三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四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开展境外并购、资源开发和投资合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资源安全供应体系。

总之,经过“十二五”的艰苦努力,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将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全行业进入一个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创新实力大大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崭新局面,再创一个更加辉煌的黄金发展时期。

作者:李勇武

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论文 篇3:

英国绿色治理创新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占据独特地位。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先驱,英国在产业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上均发挥着世界领头羊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国地位,也由此引发了其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应对这一发展中的新问题,英国创新性地开启了“绿色治理之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绿色治理体系与机制,成为世界“绿色低碳节能”革命的引领者。

绿色治理理念的萌生:缓解增长与污染两难矛盾

依托本国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英国成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并率先在世界上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然而,经济持续增长却带来了始料未及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大约从19世纪末起,居民生活环境恶化,饱受疾病困扰。1952年冬季伦敦遭遇了一场严重雾霾,造成约数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在这一形势下,英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但同时滋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不加重视并任其发展,将给整个社会酿成环境大灾难。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治理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开始,英国绿色治理理念逐渐增强,治理手段也日趋完善,在不同时期力求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三者兼顾。

构建绿色治理体系的主要路径

绿色治理理念从萌生到实践经历了相当的历史时期,其治理路径和体系也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就目前而言,英国的绿色治理体系包括了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技术进步推动末端治理升级为源头治理,引领环保革命;(二)制定一系列法规,从法治角度增强社会和公民对绿色治理的认识,带来法治变革;(三)及时对未来世界变化发展做出准确预判,提出前瞻性战略和政策,引领全球绿色治理发展趋势,催生低碳革命;(四)依靠财税手段和市场机制,实现绿色治理理念的市场化运作;(五)配合政策和法规,调整政府管理机构,实现政府对绿色治理的有效决策和监管。

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从历史演变角度看,英国绿色治理发展中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和革命,对全球环保、节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英国在创新理念、制定法规、实施战略和发展绿色产业方面,创下多个世界第一。从环保化进程开始,英国在绿色治理上开启了一个个绿色创新进程。

首先,英国是世界“环保革命”的最早实验地。工业革命带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接踵而至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泰晤士河流域的严重污染。流经英国十多个城市的泰晤士河的水域污染在19世纪末期开始加剧,瘟疫、疾病滋生,酿成社会问题。初期的治理对污染末端的疏堵为主,依靠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污染物拦截后集中处理,如1887—1891年,英国在泰晤士河流域修建了拦截式地下排污系统,在伦敦下游河口处修建了污水仓库以储存污水,在排污口采取了化学沉淀法(石灰和铁盐),以减少污染物负荷量。然而,这种治污法无法控制和减少来自源头的污染物,更无法养成公民自觉的环保意识,进行下端治理需要花费大量的开支,部分抵消了工业增长带来的财富,治理效果难以持续。为改变这种末端治理带来的严重后遗症,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政府创新治理方法,依靠技术进步,将末端治理改变为源头治理,下令将泰晤士河流域的工厂外迁或关闭,严格限制未经处理的废水、废弃和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这次治理效果十分明显,源头治理从此成为环保理念创新的重要举措。

其次,开启绿色治理的法治化进程。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规,推动法治变革,增强公民绿色治理理念和社会意识。技术进步和理念创新成为绿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将绿色治理理念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绿色治理理念的推广和发展才有法可依。因此,从立法路径推动绿色治理始终是英国政府优先考虑的行动之一。在环保领域,20世纪50年代,为治理“伦敦雾霾”,1956年,英国通过世界上第一部大气治理法——《清洁空气法》,突出了“治理”的法律特性。法规要求伦敦城内的发电厂全部迁到郊区;在规定的城区内只能使用无烟燃料;大规模改造居民传统炉灶,冬季逐步采取集中供暖,以减少煤炭的使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先后制定了《河流法》、《水资源法》、《水法》、《污染控制法》等一系列法规,开启了欧洲绿色治理的法治化进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在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领域均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规。如在节能、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领域,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英国颁布了《电力法》(1989年)、《可再生能源义务法令》(2002年)和《可再生交通燃料义务法令》等。

第三,凭借其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独创话语权,英国成为掀起未来全球低碳革命的领航者,将引领全球产业的重大变革。当前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都自觉地将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节能产业等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关切,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等概念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然而,这些概念的最先倡导者却源自于英国。“绿色经济”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David Pierce)《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将绿色经济概念应用于可再生能源产业,首创“低碳经济”概念。英国政府前瞻性地指出: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将会给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造成危害,必须从法规和政策层面上,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006年10月30日,受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Nicholas Stern)主持发布《斯特恩评论》(The Stern Review),将全球变暖定性为“全世界见过的最大的市场失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斯特恩评论》推出之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不只是个经济问题,成了全球性政治问题。不管《斯特恩评论》中的结论是否过于耸人听闻,或被认为可能是英国政府的一场“阴谋论”,英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从此掌握了话语权。英国率先付诸实践,在2008年11月26日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在国内单方面立法减排的国家。英国正式承诺在2050年将温室气体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排放80%,并建立了与立法绑定的政府“碳预算”五年计划,创建气候变化委员会,就气候变化法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是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从传统高排放、高污染、低能效经济结构向低排放、少污染、高能效的低碳产业转型。因此,紧接着于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发展计划》 (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明确提出了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系列行动计划。这是英国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出台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英国政府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扮演全球领袖角色。在英国政府的推动下,201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2050低碳经济战略》。

第四,创建绿色财税体系,利用财政工具和市场力量,宣传绿色理念和进行低碳市场交易实验。绿色财税体系构成了绿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气候变化税。为了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温室气体的减排,英国政府决定引入气候变化税(Climate Change Levy,CCL)作为英国气候变化总体战略的核心部分。1999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征收气候变化税的预算案,2001年的4月1日气候变化税开始生效。气候变化税是针对非民用部门,即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的,不包括民用部门、交通部门、非商业用户(如慈善团体)、国外用户、能源转换和输配部门,以及消耗能源产品用于非燃料用途的部门(如化学工业)。税收对象是为这些部门提供能源产品的供应商,一般每三个月申报和交纳一次。应税的能源产品包括: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焦炭、煤焦油,石油不在应税能源产品之列(另有专门税种)。

2、碳预算。继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之后,2009年4月,英国财政部发布的“2009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首次设定“碳预算”。“碳预算”是指为保持二氧化碳排放与生态容量之间的平衡而确定的碳排放量,实施“碳预算”既有减排考虑,也兼顾低碳经济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目标。作为英国绿色财税工具之一,“碳预算”明确提出,2008年至2022年期间,每五年为一个周期,设立三个碳减排周期,力争使英国在2020年的碳排放较1990年减少34%,2050年较1990年降低至少80%,这些减排目标较之英国政府之前提出的相关减排目标,力度更大,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计划的国家。

3、碳排放交易市场。早在2002年,英国就自发建立了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全球首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国家,约有33家企业参与碳交易。统计显示,从2002年至2006年的这四年期间,英国共减排7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有六十多家企业致力于研发有助减少碳排放的新技术。2005年1月1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后,为了避免双重规则,英国申请并经欧盟委员会批准,允许部分已经参与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的企业暂时不加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以保证两个排放贸易制度之间的顺利过渡。同时,为了协调英国排放体系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间的关系,英国排放体系于2006年底结束。

相比之下,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创建较晚,创建于2005年1月,其中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为试行阶段。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为正式启动阶段,限制排放的气体从单一的二氧化碳扩大到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所有六种温室气体。从2013年1月1日起,欧盟计划将这一碳排放交易体系扩大到全球航空领域,对抵离欧盟境内的各国航空公司实现碳排放配额。最终由于这一计划遭到了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烈反对,欧盟被迫放弃,并对碳排放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

第五,新设或调整内阁部门,发挥政府在绿色治理体系中的宏观调控和顶层决策作用。绿色创新理念和技术手段等付诸实践,政府在其中发挥的宏观调整和决策作用是不可或缺的。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是英国推行气候变化法规和可再生能源法规的重要时期,布朗政府不失时机地数次调整内阁建制,通过创建、合并和调整,先后成立两个与绿色创新、绿色治理紧密相关的内阁部门。2008年10月,为有效贯彻英国的《气候变化法》,英国新设了“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将以前分散在其他部门的能源政策和气候变化政策的相关决策机构合并。新设内阁主要有如下几点考虑:气候变化不仅危及全球环境,也是21世纪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英国应确保清洁、安全、可支付的能源投入发电和生产;提倡低碳和资源效率型社会意味着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并将影响到各国如何生产、开发、利用能源;能源生产、消费、开发与气候变化政策紧密,将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减排目标相挂钩;将实现能源效率与低碳开发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将气候与能源双重目标在政策制定、目标实施阶段实现有机结合,改变了过去单立气候目标与能源目标,造成不同部门之间政策目标相互冲突、难以衔接和效率低下问题。

紧接着在2009年6月,英国政府内阁改组,原商业、企业和制度改革部(BERR)与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IUS)重组为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这一部门重点关注英国企业,特别是如何提升新兴绿色低碳产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提升绿色产业水平,实现技术创新、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等方面进行政策规划和战略决策,推动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预判并及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产业升级转型的潜在需求等。

对绿色治理成效的简要评估及启示

迄今为止,英国绿色治理体系仍在构建中,绿色研发、绿色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成效仍未全面显现。当前绿色治理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呈现绿色化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在英国风能(包括内陆风能和近海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因此政府大力提倡发展风能,目前英国风能在可再生能源中所占比重至少在50%以上,依靠风力发电是减少排放、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为便捷和可行的方法。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从2005年的4.3%提高到了2014年的19.1%。2015年第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为22.3%,同比增长2.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为21.1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15%。

英国的风能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生产链,在风能电场勘探与设计、风能发电设备制造、风能发电设备安装、风能发电输送、风能发电技术、研发、风电融资等方面均比较成熟。英国的风能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 2012—2014年期间,内陆风能产值5.48亿英镑提高至9.06亿英镑。英国是欧盟国家中风电装机容量规模较大的国家,仅次于德国、西班牙,位居欧盟第三位,2014年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12.44GW。

第二,《气候变化法》推动和加快英国的去碳化进程,减排目标高于欧盟总体减排水平,为在2050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奠定基础。英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1990年的809.4 MtCO2e(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到2013年减少为568.3MtCO2e。2008年英国《气候变化法》确定了受法律约束的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英国2020年至少34%的中期减排目标高于欧盟于2007年提出的到2020年温室气体实现20%的减排目标。为达到减排目标,英国正按照碳预算计划有序完成减排计划。迄今为止,英国共发布了四个碳预算计划,最先于 2009年5月提出了三个为期五年的碳预算(2008—2022年,每五年为一期)。2011年6月确定了第四个碳预算(2023—2027年)。

迄今为止,英国碳预算的执行情况较好。《德国观察》和《欧洲气候变化网》从2005年起联合发布《全球气候变化业绩排行榜》,综合评估各国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主要行业、可再生能源比重、能源效率水平及发展趋势、气候变化政策这五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及实际进展情况。最新发布的《2015年全球气候变化业绩排行榜》中,英国气候变化业绩得分70.79分,排名全球第三,与居于全球第一、第二的丹麦和瑞典在分值上相差不大(丹麦为77.76、瑞典为71.44)。德国也在积极推行绿色治理,在这一排行榜中,德国的得分只有59.6。由此可见,英国在绿色治理方面成效比较显著。

英国绿色治理的成效还体现在加大绿色创新研发投入、培植绿色产业链条、建立绿色投资银行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绿色治理政策、战略、手段和机制,未来英国在绿色城市、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供应、绿色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成效将会进一步凸显。

有鉴于此,英国的绿色治理路径及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政府在宏观调整经济的过程中,应注意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运用法律法规、财政工具、市场化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不断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和提高公众意识,结合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现状,真正做到为我所用,推动中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构建绿色治理机制方面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海娜)

作者:张敏

上一篇:财务管理与地质勘查论文下一篇: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