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文

2022-04-16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还不十分成熟甚至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但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文 篇1:

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的基本范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同时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不仅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持续增长的奇迹,而且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对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趋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经济学作指导。因此,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变迁,理论与逻辑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经济学,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赋予的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首先必须确立其基本范畴,基本范畴的确立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畴,理论的科学性有赖于一些基本范畴的支撑。

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两大基石作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吸收经济学说史上的合理理论。如效率与公平、经济和谐、人的发展、分工理论等方面的思想观点。而且借鉴当代经济学的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因此,基本范畴的确立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优秀传统。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诸范畴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生产方式诸范畴。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首先要研究生产方式诸范畴,生产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生产方式范畴中,要依据时代特点对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新的界定,赋予新的内涵。传统的经济学一般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中形成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生产出物质财富的能力,并着重研究了与机器大工业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力。对生产力的新界定必须以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前提,以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为基础并重点研究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带来的巨大变革。其内涵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强调生产力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能力,从而强调可持续性。二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的生产力,从而强调其与社会分工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从生产力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上界定生产力。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的总过程。马克思说: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关系的新界定也要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去给予阐释。在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范畴进行新的界定基础上,来研究现代生产力的特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现阶段的生产方式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

2.生产诸范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社会中,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是由人们经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生产活动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因此,生产诸范畴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在生产诸范畴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现代新生产要素,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依据生产的诸范畴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3.交换诸范畴。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交换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一方面,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交换的性质和形式。另一方面,交换尤其是商品交换对生产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交换过程形成经济主体间的交换关系,通过对交换关系研究而形成的交换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交换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因而交换诸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交换诸范畴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依据交换诸范畴及其基本理论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问题。

4.分配诸范畴。马克思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如此,而且就形式也是如此。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形式。”分配问题关系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公平与效率关系到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实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功能效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劳动效率,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个人收入分配过程中各项政策、制度标准的制定,让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尽可能地得到较多的收入,从而使各种生产要素处于最佳的生产状态。因此,分配诸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分配诸范畴涉及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等;依据分配诸范畴,中国特色经济学要研究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等问题。

5.消费诸范畴。马克思指出:“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

生作用的对象,如果说,生产在外部提供消费的对象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的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生产的发展是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前提,而人民消费需要的增长,反过来又促进生产的发展,成为不间断地进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消费诸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消费诸范畴涉及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趋势、社会福利等;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等问题。

6.宏观经济诸范畴。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要求。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个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使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要研究宏观经济诸范畴,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平衡、宏观经济结构、宏观经济调控等。中国特色经济学要依据这些宏观经济诸范畴研究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平衡、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等现实问题。

7.经济全球化诸范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社会主义经济充分吸收和利用人类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在经济不发达和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尤其离不开有利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我国必须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大潮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开放,所以经济全球化诸范畴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在经济全球的诸范畴中,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效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等问题。

[责任编辑 卫 玲]

作者:任保平

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文 篇2:

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与发展中科学范式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尽管这些观点还不十分成熟甚至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但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努力构建科学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范式。

一、传统范式的缺陷与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重构的主要观点

首先,要实现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纳入经济学科学范式的轨道。这是因为:科学的范式研究和科学范式的革命,是经济学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基本途径。经济学“范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经济学范式所表明的是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经济学范式是指被一批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共同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以及他们所共同接受的一套假定及在此基础上的定理。

在我国传统体制下,基本上是照搬以斯大林理论为核心的“苏联范式”。这一范式在世界观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无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价值观,坚持集体本位、国家至上的基本价值观。“苏联范式”在方法论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无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建立的以生产方式理论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坚持以生产关系理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基本方法;无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倡导的实证分析、历史分析和矛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唯物辩证方法,而是采用以“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和谐分析”等主要内容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传统“苏联范式”既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科学轨道,又脱离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现实;既形成了落后于实践发展而固定不变的僵化观点,又形成了排斥任何其他科学成果而极端狭隘的封闭体系。很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世界环境下,在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当代中国条件下,这种“范式”的存在既丧失了其必要性,也丧失了其可能性。

1995年10月,樊纲在《经济研究》发表了《“苏联范式”批判》一文,明确地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经济学面临严重的范式危机,应当实现经济学范式革命的重要观点。自此之后,我国经理论界展开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与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前途问题的热烈讨论,形成四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市场经济一般化或西方化。这种观点主张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而且可以照搬西方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因为中国既然转轨为市场经济,那么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当然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市场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学,因而也就无需再煞费苦心地去建立什么新的中国特色经济学。这种观点不赞成“建立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在概念上和体系上完全不同的中国特色经济学”(樊纲,1998)。二是认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本土化。这种观点强调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扎根本土,从踏踏实实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问题人手,一步一步走向理论的圣殿。三是认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综合化。这种观点主张比较研究世界上现有的各种经济理论,大胆吸收,扬优弃劣。在继承、综合人类一切优秀经济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在其内容上既要有生产关系方面的理论,又要有资源配置方面的理论;既要有宏观经济的理论,又要有微观经济的理论。四是主张建立“描述主义”的中国特色经济学。这种观点认为可以不要基础理论、只要分析现实问题、进行对策研究,使研究更好的联系实际就可以建立“描述主义”的中国特色经济学。

笔者认为,以上四种观点都是不科学的、不可取的。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克服上述观点的缺陷,确立科学的方向和正确的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范式的基本框架内,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方法与成果,构建现代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二、构建现代中国特色经济学科学范式的原则与要求

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坚持科学的方向,必须确立正确的原则。具体说来,构建现代中国特色经济学科学范式必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不能不要规范而简单地描述现象、总结经验,也不能随意地进行理论批判或“理论创新”,而是必须纳入科学范式的轨道。首先,必须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应当确立科学的共同信念与基本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哲学。其次,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必须确立一整套科学的概念体系,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分析方法,确立一些科学的基本假定,形成一系列科学的基本定理。二是适应性原则。经济学范式的根本作用与生命力在于解释客观经济现象与指导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经济变革的实践。构建现代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遵循“适应性”原则,使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打破各种教条主义,从中国基本国情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地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现象、新特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三是综合性原则。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以马克思为榜样,科学地吸收各种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应当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异端经济学的科学成果。根据上述原则,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符合这样一些基本要求:

1.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所依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不科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把资本主义制度一般化、永恒化,而且还单纯从个人本性出发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用机械的均衡方法与形式化的数学方法来解释现实经济生活。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巨大变化面前,西方主流经济学表现得苍白无力,从而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目前正陷入深刻的范式危机之中。同时,在基本国情上,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结论和观点是从它们的国情背景下得出的。因此,就总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就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

2.不能构造一种折衷主义的经济学范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即试图调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建立一种折中主义的“中国特色经济学”: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论”+西方范式的“资源配置论”。很显然,这种折中主义范式脱离了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轨道,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与主流的西方范式的“混合体”,是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的双重翻版,因而它不仅在理论、逻辑上具有其尖锐的内在矛盾性,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与中国当代国情与发展要求的严重不适应性。

3.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来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硬核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三个要素。第一,否认存在着抽象的和永恒的人性。个人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历史和制度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是能动和有机的。第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范畴是生产方式,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经济学的方法是制度整体主义方法,而不是个体主义方法。第三,同主流经济学的机械均衡观不同,马克思把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看作是由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有机的、内在不均衡的动态过程,这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框架。

三、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

如上所述,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就其性质来说既不是中国的“本土经济学”,也不是中国版的西方经济学,它应当而且必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与基本原理。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必须坚持以生产方式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必须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实证方法、历史方法和科学抽象法;必须采用以生产方式这一基本范畴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必须借鉴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等,这些基本原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全面总结与科学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果,如新型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等。三是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成果与方法。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在生产方式的框架内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化和细化的研究。其次,从分析体系来看,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构造中国特色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最后,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应当吸收与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如制度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等等,特别是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达尔文主义研究传统。

关于现代中国特色经济学范式的具体形式,应当而且只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首先,马克思经典经济理论本质上就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是较早地把制度纳入经济分析中的理论家。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中,制度范畴的内涵就是社会形态的“生理学结构”,它包含着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这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作为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并决定的真正的社会制度。前两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即经济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即社会制度。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只能也必须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正是运用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制度变迁的一幅浩大历史画面。从总体上来说,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就是以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来统一整个制度经济学理论,建立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崭新形式。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动因、过程与趋势,形成以分析现代中国制度变迁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国化的现代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范式。

作者:于金富

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论文 篇3:

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创新与发展,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挑战一方面来自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另一方面来自子政治经济学教材自身的创新不足。基于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人十多年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程恩富教授等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通用版)》(以下简称《新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为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与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一、教材方法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理论体系的根本区别所在;能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和创新,是政治经济学有无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方法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同时,将其教条化。表现为教材内容的陈年不变。另一种倾向是在创新的口号下,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结果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化。

而《新编》教材在克服这两种极端倾向方面处理的比较恰当。一方面,《新编》教材强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同时在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过程中,解释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强调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特征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唯物辩证法,并将其贯穿于教材始终,这些体现了《新编》教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上的继承性。另一方面,《新编》教材也体现了方法论的创新性,这一点在教材中多有体现。仅以“导论”为例,《新编》教材在谈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以物质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并涵盖资源配置、经济运行、经济行为、经济发展和人的福利等基本内容。它主要阐释的是制度层面而非技术层面,是理论层面而非政策和应用层面。”这一阐述显然对研究对象具体内容方面进行了扩展。再比如,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的解释中,教材指出:“本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这将促进一国内部和国际社会的资源配置、科学发展、财富增长、经济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一阐述也使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内容更为丰富和与时俱进。还有,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的阐释中,《新编》教材除了强调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方法外,进一步指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综合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以及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等认识手段,适当借鉴系统论、伦理学和心理学等的某些方法和范畴,所有这些,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再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性质认识上,《新编》教材提出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特征”的观点也颇具新意,教材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人文性除了表现为阶级性之外,还表现为一定的国度性和以人为本、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却打破了政治经济学“导论”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内容,给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注入了新活力。类似内容在教材中多有体现,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新编》教材主张博采众长,除了强调数学方法外,还采用博弈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等。尤其是数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在国内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是运用最多的,这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使许多用文字语言叙述感觉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的简单明了、且更加准确,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二、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和立体性

体系创新是当前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难题,在我国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基本上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坚持《资本论》的体系;而社会主义部分,则因国家政策变化而变化,体系不一。而且,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在范畴、原理、研究方法上都不完全一致,学生们学了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原理,不知道与社会主义经济实际有什么关系。有些教材也试图打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但效果不理想,反而使内容更加混乱。

《新编》教材在体系创新上有了很大突破,首先,教材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五过程体系”。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体系和政治经济学六分册设想(包括研究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精神,创立了“五过程体系”,即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生产的总过程、国家经济过程和国际经济过程。这一体系显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其次,《新编》教材采用“范畴一般与范畴特殊分析法”进行叙述,也是一大创新。教材在每一章节,几乎都采用从范畴一般到范畴特殊的叙述方法,这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规律和特殊规律,一目了然,彻底克服了原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张皮”的问题。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如何打通,在概念范畴上如何统一,一直以来是政治经济学教材创新的难点。之所以难,除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研究不足有很大的关系。《新编》教材的主编们能够在这方面做出创新,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些创新也是建立在他们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众多成果基础上。可见,优秀的教材必须有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来支撑。

正是由于《新编》教材在体系上的创新性,使得教材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性。所谓的“整体性”,就是教材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整体学科,而不需要再人为划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实把政治经济学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身就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是迫于实践发展和研究进展的无奈选择。但这样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限于课时的原因,教师在政治经济学授课时经常“头重脚轻”,也就是资本主义部分课时多,社会主义部分课时少;而社会主义部分主要以政策解释为主,所以教师感到课程内容上没有理论,不愿意讲;学生感到像政治课,不愿意学。而《新编》教材体系的“整体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教材体系的“立体性”体现在:在纵向上,按照生产、流通、总过程、国家经济、国际经济这样的顺序安排内容,把现代市场经济运动规律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从深层本质关系到表层现象关系、从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到国际经济关系,全部揭示出来了。在横向上,教材按照从范畴一般到范畴特殊的叙述方法,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了同一个理论体系中,在对比中把共性与个性关系,全部揭示出来了。这表明教材具有很强的“立体性”。

三、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前沿性

很多政治经济学教材往往把传授经济学原理作为基本职能,但一部好的经济学教材,不仅能传授经济

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来认识、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而且要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之产生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志趣。《新编》教材在对具体理论的阐释中注重思想性和前沿性。

教材内容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一,教材在可能的篇幅里,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对于一些重要理论或观点。尽量引用思想家们的原著或原始思想,比如关于价值问题,非常抽象且充满争议,教材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困惑”引出这个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便于说明问题。再比如关于流通领域为什么不能创造价值,通常也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教材给出“交换的好处:价值还是使用价值”这样一个材料,效果也很好。总之,我认为教材这一内容很有意义,可以使本科生直接与思想家对话,不仅让他们通过体会经典作家的思想来理解原理,还能引导他们去阅读经典文献,培养他们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修养。其二,教材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了大量的“讨论”性的问题,很有创意。传统政治经济学教材介绍原理时,一般侧重准确性、标准性,这也带来一个弊端,就是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而《新编》教材中的“讨论”问题的设计,从一个角度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三,教材尝试引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经济思想阐释一些理论观点,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们了解中国经济学的根。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充满思想性的理论体系。

《新编》教材的“前沿性”体现在对经济学前沿理论的介绍和吸收上。政治经济学教材能够与时俱进地吸收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非常难的事情。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主张对西方经济学要批判地借鉴,但在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如何体现这一指导思想不太容易把握,往往容易出现或者对待西方经济学基本批判的态度,或者全盘接受的态度,这些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思路。所以,在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如何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始终是一个探索中的问题。《新编》教材在有扬有弃地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某些理论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如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方法、投入产出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等等,在教材中均有体现,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前沿性”还表现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吸收和运用上。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总体劳动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论问题、资本属性的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型问题,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教材形式的现代性和趣味性

政治经济学教材,是引领经济学专业学生步入经济学殿堂的入门课,因此,教材形式十分重要。与西方经济学教材相比,国内政治经济学教材大多在形式上过于呆板,容易给人一种说教的面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教材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总体思路上突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性和趣味性。具体表现在:

1 数理化程度的提高。数理化不是经济学的目标,但经济学的数理化却是经济学现代性的重要体现之一,这一点前文多次提到,本书这一特点在国内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是比较突出的。

2 章节栏目设置的多样化。《新编》教材在体例上颇具新意,每一章内容除了开篇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之外,增加了“定义”、“例”、“阅读材料”、“小辞典”、“辨析”等小栏目,这些栏目的设计,不仅增添了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还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活泼性,一改以往政治经济学的呆板面孔。

3 思考题设计的灵活化。思考题是引导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的指挥棒。也是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方法。很多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有“思考题”这一内容,但大多教材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一环节,许多教材的思考题就是对基本原理的简单提问,或者是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改为课后思考题。这样的思考题对学生们没有什么启发,更引不起他们思考的兴趣。而《新编》教材则不同,它里面的思考题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不仅突出基本原理的重点和难点,更强调引导学生在深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理论的前沿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思考题类型中,有一些内容是引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思想,让学生去分析,这类思考题可以引导学生对原理的深化理解。思考题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的问题,如“试举l一2个实例,具体解释决定资本积累的因素及其变化”、“请举几个实例,阐明市场机制所具有的功能强点与功能弱点”等等,这类思考题可以达到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一般说来,学生仅仅记住某一原理,无法面对这样的思考题,只有真正理解了某一原理,才能举出现实中与之相关的例子。

思考题中还有一种辨析性的题目,如“目前流行一种观点,说各国都要反贫困,不能只讲资本主义社会有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那么,怎样正确认识一般意义上的生活贫困与马克思所说的阶级贫困呢?”“西方少数工人有些股票,收入和生活也逐渐有所提高,有人认为无产阶级因此而不存在了。或认为可以用‘中产阶级’概念来取代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一词了。请你做一评论。”等等,这类思考题能够触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最新变化,在不回避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同学们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这类思考题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原理本身,而是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高度去认识当代经济中的新问题。此外,思考题中还有一种“比较”类型的问题,如“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制度下工资的性质与形式。”“有人说,资本主义存在国家垄断,社会主义也存在国家垄断,因此这两种国家垄断的本质、目的都是一样的,你是怎样理解的。”等等。这类问题也很有意义,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是客观现实,政治经济学必须要对这些现实做出解释。通过这一类思考题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们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等不同层面认识两种经济制度,这对进一步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性和局限性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我认为《新编》教材也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1)教材对每一个有争议的重要理论和观点,最好能够列举出各种代表性的观点,也可以适当加以评论,供学生和老师思考和讨论,进一步体现教材的思想性和学术性。(2)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入略显不足,如依附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调节学派理论等最新理论成果,如果能够适当增加一些,就能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前沿性。

此外,教材在具体内容上,有个别地方的叙述需要更准确化。比如,教材第27页的“讨论”栏目中的关于新旧葡萄酒价格不一致原因的分析中,教材认为:“陈葡萄酒和新葡萄酒的生产中所耗费劳动时间是相等的,因而价值相同,但是,陈葡萄酒的生产时间却比新葡萄酒的生产时间要长,投入的不变资本更大,

因此生产价格也高。”我认为这个案例有两点不妥:一是这里讲价值问题,却出现了生产价格概念,对学生来说,无法理解(这个问题在“《新编》教材的完整版”中做了解释)。二是在解释问题时语言不准确,既然陈葡萄酒和新葡萄酒生产的价值相同,只是生产价格导致的价格不同,但同时又说两种酒投入的不变资本不同,那么不变资本是否构成价值?如果是,岂不是与前面一句的“两种葡萄酒价值相等”矛盾吗?

再比如,教材第32页“辨析”栏目中,区别价值量和相对价值量时,指出:“某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该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大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我认为这段话准确描述应该是把“与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改为“与其他类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否则这段话就会前后矛盾,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竞争形成的,不是单个商品决定的,怎么能笼统地说“与其他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呢?

还有。教材第70页关于绝对剩余价值的阐述:“如果资本家把劳动日延长到15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然是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从6小时增加到9小时,增加的3小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我认为对绝对剩余价值的这种过于量化的阐述容易引起误解,似乎3小时是绝对剩余价值,那么原来的6小时是什么剩余价值呢?而且这一阐述与教材72页的阐述也有些矛盾。在第72页阐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时,教材指出“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的生产,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既然如此,就不能仅仅把3小时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最后。我希望教材在强调数理化过程中,应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和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性,突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特点和优势,力避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化。教材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个别地方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教材第165页关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效用函数上,教材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效用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没有区别,只是称呼的区别,这个提法值得商榷。再者,教材在建立效用函数时,提出“假设效用的单位也是‘价值’,即消费者以价值的高低来衡量满足的大小”这一假设,我认为也欠妥,以此为基础的效用函数是否是政治经济学方法下的效用函数,就值得商榷了。

尽管如此,但瑕不掩瑜,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部极具创新性和时代感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

责任编辑:孙立冰

作者:刘凤义

上一篇:竞技体育学校教学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美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