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论文

2022-07-03

摘要: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1:

扬州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研究

摘要 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责任。从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和人才需求来看,高校已经成为促进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研究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扬州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出建立扬州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机制。

关键词 扬州 高校 地方经济 创新机制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on Colleges

Suppor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angzhou District

CHEN Fang[1], MA Yingshuang[2]

([1] Jia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101;

[2]Yangzhou Commerc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Key wordsYangzhou; college; local economy; innovation mechanism

当前,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主要以自身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基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服务,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增强地方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可以为高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不断提升高校的教科研水平。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 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省、市级)管理、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包括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专科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指地处市级城市的高校。“服务地方”是指地方高校以全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实现高校与地方共生发展的需要,为政府、企业、个人等层面提供服务。“使命与功能”是指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为宗旨,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文化和思想等支撑。在经济区域化和国际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共生发展。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应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理念,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学宗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在社会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地方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当地智力的开发与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要,高校已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2 扬州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扬州地区高校为地方服务的现状

扬州地区高校正积极开拓思路努力为地方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和合作活动,但目前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企业缺乏动力的现象。

例如:扬州大学把“立足地方、服务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大力实施“创新服务促进计划”,积极推行与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联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扬州职业院校紧紧围绕全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和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以及重点发展“三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紧紧抓住调优专业布局这个中心,全面对接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规划建设商贸物流类、信息服务类、旅游服务类(含三把刀)、农林类、化工医药类、汽车类、机电类、电子电工类、纺织服装类、建筑类等“十大”专业群,切实做到全市重点产业均有专业对接。围绕全市“双创”、“三重”、“三新”和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重点加强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汽车制造与维修、化工、纺织服装、建筑等现代制造业专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积极开展五项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百名农民上大学、千名农民出国门、万名农民进工厂、十万农民学技术、百万农民受教育。

虽然政府和学校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高校与地方合作,为地方服务,但目前真正深入合作的项目仍较少,缺少深度合作,合作多局限于理论层面。在深度服务地方建设层面的结合中,缺少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合理优化与配置,缺少政府部门强有力支持。

2.2 宏观政策迫切要求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2009年4月初,江苏省制定并印发了《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计划。“校企联盟”行动的先期目标是:组织动员江苏境内120所高校、70家院所的主要学科(方向)及研发团队与省内2000家企业结对合作,引导10000多名科技人员与企业结队,通过学科团队与企业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学科服务农村、院校服务地方(园区)等多种形式,建成2000多个“校企联盟”,引导高校和院所科技人员针对企业创新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活动和技术服务。

同时,扬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引领,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创新。继续组织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百名院士专家进百企”、“千家企业进百校”活动,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50项,新建院士工作站10家以上。研究制定与扬州八大产业相关的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计划。加强各类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引进,突出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

从以上宏观政策角度可看出,高校与地方合作、高校服务地方已成为大势所趋且在实施过程中应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2.3 服务地方是扬州地区高校的必然选择

实践证明,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想地方之所想,急地方之所急,为地方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才能得到地方的支持和回报,才能得到公众和企业的认可和支持,高校自身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扬州各高校均明确提出了积极与地方洽谈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使学校不仅成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究基地,而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孵化基地,同时为地方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又好又快地“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作出贡献。

3 扬州地区高校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

3.1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想观念

高校要转变“高校的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的观念,要强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牢固树立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高校要引导科研人员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科研要立足地方经济主战场,不仅要有科研成果,还要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扬州地区高校应充分依托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产业结构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具体讲:在专业调整上,应本着“立足当地、注重实用、着手现在、放眼未来”的原则,采取“扬优、支重、改归、扶新”的方式,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人才培养“需产销”的良性循环;在科研合作上,应立足地方科研需求,特别要立足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积极与企业联姻,进行联合攻关,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例如: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本着“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注重与新科技(LED技术)、新产业(光伏产业)以及地方经济(扬州为全国八大光伏基地)结合,和二十多家知名企业(如:扬州华厦电子、扬州川奇光电、扬州晶石集团、扬州万方集团等)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既加强了教科研能力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3.2 企业应树立与高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

目前已有的校企合作形式大多是高校部分学科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较少有真正是建立在产学研优势互补基础上、体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合作形式。特别是从企业角度分析,多数企业由于长期关注市场,对校企合作缺乏实践经验和战略分析,常常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陷入有“合”无“作”的现实状态,使高校的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由于扬州地区的很多企业还处于高速成长期,尚未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企业科学管理、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当企业逐步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就会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科技和人才储备不足现象。因此,企业在发展之初就要树立与高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增强储备科技和人才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和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政府应积极构建有利于高校服务地方的信息平台和合作机制

高校人才荟萃,具有学科众多的知识优势,适合为地方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本地区提供技术革新、经济管理、社会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这样,既避免了地方高校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又能帮助地方解决问题,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在为地方建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高校也因此获得了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为科研提供了确实可靠的依据。

扬州市政府应积极主动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方面的有效沟通机制,促进高校充分发挥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但目前扬州地区高校和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仍很突出,部分高校难以找到合适的校企合作伙伴、科研成果的转让率低,科研成果难以实现产品化、产业化;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科研和技术支持。

因此,政府应主导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信息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例如:定期举行工作会商会议,专门研究所要解决的重要科技项目、人才需求方向和政策支持等重点问题,做到早规划、早研究。目的是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有效集成三方优势,以提升科技、人才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例如:2010年6月组织的“2010年扬州市产学研合作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扬州40多家企业与扬州大学、环境资源职业学院、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46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政府还应主导建立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因为高校和企业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分别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高校应积极寻找并及时把握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围绕校企利益结合点设立多样化的合作项目,以服务企业换取企业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实施方案.

[2]扬州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3]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10).

[4]赵勤.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J].高校论坛,2008(12).

作者:陈芳 马迎霜

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2:

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

摘要: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把人作为实施主体,在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进行梳理、总结,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它比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宽泛得多,比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具体得多。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一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并不多见,最早出现在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论文“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世界银行曾在题为《东亚奇迹》的报告中,使用过“growth—pattern”一词,并把东亚国家(地区)分为“投资驱动型”和“效益驱动型”两种类型。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它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个方面。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是要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本投入,不依赖廉价劳动力成本而是靠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提高等方面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显然上述界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发展方式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内涵,不同阶段、不同地域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同的。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一历史情境下,根据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最优发展方式为目标进行调整;另一种是当历史情境发生改变时,根据当前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对发展方式做相应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取代过往强调的“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黄泰岩在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的基础上,阐释其内涵。他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杨玉霞、邢宏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注重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或超过50%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升。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刘世锦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应当优先和重点关注的六个问题:被扭曲的要素价格的纠正;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重点加快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的改革;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指标和机制;继续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吕政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生产社会化。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未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10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军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动力的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并指出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必须从宏观层面扩大消费需求;中观层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微观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人力资本、实施管理创新;同时要更加强调推进政府领域的改革。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着比较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对推动中国经济长远的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高峰认为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都给我们留下了值得参考的经验,主要是明确政府在非竞争性领域的职责;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实施符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特色的调控措施。王丽认为目前印度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从印度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等几个维度对印度发展方式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技术导向和知识积累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王一鸣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重大突破,最根本是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增加市场功能,增强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的激励和“倒逼”效应。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最追切的任务主要是: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唐龙认为从经济工作的角度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抓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的思路包括:继续把“以人为本”作为所有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巩固和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结合理论界的不同认识,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切实做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以清晰的界定,并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确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政策。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GDP增长率在1979--2008年间平均为9.8%,而在2006--2007年,增长率接近12%。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世界市场出现萎缩的局面,中国作为向美国、欧洲出口的大国,作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柱的出口产业步履维艰。2007年和2008年中国经济遭受着严峻的考验,以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造成中国经济进退维谷的主要原因,这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敲响了警钟。西方经济学家们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运作,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t)、布坎南(J8nlesili,Buchanan)、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等西方经济学家们都认为中国的经济现象非常奇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宏观经济学理论不足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路径依赖的问题。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从现阶段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动力持续疲软,“三驾马车”存在明显的动力结构失衡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最终消费率超过60%时,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警示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才能在优化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中提升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此时,把扩大消费需求放在更突出的地位,既是应对全球性经济衰退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选择。

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但是,如何有效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市场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禀赋千差万别,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具特色,国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有失偏颇,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研究,应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探索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发展时期,因地制宜地选择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J],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王梦奎,中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5-129.

[3]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前线,2008,(1):17-31.

[4]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杂志,2007,(18):6-8.

[5]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J],学理论,2008,(6):15-18.

[6]刘世锦,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5-10.

[7]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J],前线,2008,(3):10-12.

[8]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257-158.

[9]王军,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9,(9):54-59.

[10]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113-116.

[11]王丽,印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3):32-37.

[12]王一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理论视野,2008,(1):25-28.

[13]唐龙,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探索,2007,(6):72-77.

[14]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

[15]裴小革,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1):18-20.

[责任编辑卫玲]

作者:蒲晓晔 赵守国

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3:

浅谈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研发经费的投入快速增长,依靠创新、科技提升产品价值,在高技术领域与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已成为国家战略。本文关注的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考虑到科技与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相互联系的系统观的视角考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从创新及管理体制角度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创新管理体制

一、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的现状

(一)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总体偏低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省份创新对经济的支撑效率普遍偏低。近年来我国创新对经济支撑的平均值仅为60%左右,距离100%的效率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这显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尚有待提升。国家的研发经费的投入快速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率。然而,高技术产值平均增长率较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的总产值占比很低,一直没有明显提升。这表明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有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让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转型的迫切任务。

(二)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虽然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比较低,然而,这种支撑作用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撑效率在东中西部地区显示出明显不同:东部地区显

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并且正是由于东部地区的高效率提升了全国平均水平。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赖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与环境。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在于技术转移的市场平台、技术转移体系、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等制度建设和市场环境是否完善,以及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这些因素看,东部地区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创新生产系统和创新支持下的经济系统两阶段效率分析

(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

有关数据表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转化效率(创新生产阶段)明显高于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这可以看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不强主要是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即创新支持下的经济系统效率低制约了整体效率的提升。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的潜在空间很大。

(二)省际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明显

据有关数据和对各省创新过程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的比较,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创新对经济发展强支撑型:这一类省份创新对经济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效率都很高,基本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以天津、上海、广东等省份为代表。第二类是创新成果转化制约型:这种类型包含了很多省份,表现最为典型。这一类省份的特点是:创新生产阶段效率较高,但是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效率比较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明显,这种类型囊括大部分省份,甚至北京两个阶段的效率差异也较大。这充分说明创新成果转化难是普遍现象,也是制约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三类是创新生产制约型:这一类省份表现非典型,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效率高,但是创新生产阶段效率较低,创新对科技的支撑作用受制于创新生产阶段,如江西、海南。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两点发现:一是创新支持经济发展的效率受到创新生产阶段和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两个系统的影响,任何一个阶段无效或者低效都会对整体效率形成制约;二是我国省份之间差异巨大,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区域间表现差异非常明显,各有不同。

三、创新成果的优化配置

(一)开放型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除了少数省份实现中间产出的最优配置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实现中间产出的优化配置。总体来看,一是创新成果普遍不足;二是代表技术转移指标的“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在绝大多数省份内都处于显著不足状态。

“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能够反映我国技术交易转移体系建设情况,这项指标绝大多数省份都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充分说明目前我国技术交易转移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当前跨区域的技术交易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滞后义亟须建设区域间和省际相互开放、互联互通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二)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区域互联互通是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效率的关键

一类是由于创新资源投人过多导致,如江苏、北京、浙江和湖南;另一类是和有限创新资源投入相比,“专利授权数”相对丰裕导致,如黑龙江、重庆、安徽和新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建立区域性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创新成果协作平台来促进创新资源和成果在区域间的流动与共享。通过这些平台建设,促进这些资源和成果相对丰裕(或者由于自身能力限制成果难以转化)的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自身效率,而且也能促进其他地区的效率提升,实现双赢。

四、我国科技创新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

为了使科技创新更好的支撑经济发展,应尽快推动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体系,以法制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设。消除现有法律体系中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立法精神相冲突的地方从法律上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权益。同时,出台配套细则,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对创业人员的经济激励措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创新在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与成果本身的“非市场化导向”密切相关,尤其是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其科研成果的非市场化导向与当前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密切相关。

(三)建立开放型的技术转移交易服务体系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当前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构建全国层面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乃当务之急。

(四)建立共享平台和交流体制

建立区域间互联互通的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共享平台,提升区域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制定政策,支持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间共赢。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普遍偏低,其中创新成果未能有效转化是制约创新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因,同时开放型技术交易体系建设滞后制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创新资源与创新成果未能实现优化配置成为普遍现象,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区域互联互通是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效率的关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与外部经济及政治压力都要求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驱动,这都要求中国当前亟须解决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亟待提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南京工程学院  211167)

作者:韩耀华 赵寅明 李姚

上一篇:通信系统与铁路管理论文下一篇: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