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论文

2022-04-28

摘要: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研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分析工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以及机遇与政府。技术标准影响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技术标准对中国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影响,从而分析技术标准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论文 篇1:

基于微笑曲线理论的企业专利战略探讨

摘要:本文在分析武汉市企业专利保护与战略基础上,运用微笑曲线理论揭示了企业专利战略对带动企业向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的现实意义。据此提出武汉市企业专利战略,包括自有核心专利战略、专利有偿转让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交叉许可专利战略等。以专利战略带动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带动底部、右端价值提升和微笑曲线整体上移,创造企业高附加值。

关键词:专利;企业专利战略;微笑曲线理论

专利战略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20世纪50年后,美国将专利管理提升为经营战略,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目前,在自主创新国家发展战略和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现实要求下,研究企业专利战略新的努力方向,提高企业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数量与质量,提升企业开发和应用专利的能力和水平意义重大。近年来,武汉市企业专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对其他地区企业制定专利战略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武汉市企业专利保护与战略状况

武汉市一直以来注重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对专利技术的保护。2004年,《武汉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2008年,武汉市政府实施推进计划。2006年,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为摸清武汉市企业自主创新现状,首次开展企业专利普查,内容包括企业专利实施、效益和维权情况。资料显示,在15个被调查区域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江汉区、武昌区专利申请最多,专利数分别为1411、674、617件。2007年,武汉市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武汉市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1%;有高新技术企业2 504个,是全国唯一承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交易、产业化及知识产权示范全面试点工作的城市。《2008年武汉知识产权状况》的数据表明,武汉市专利申请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1270件,同比增长25%,高于全同平均增长率;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 961件,占申请总量的7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9.8个百分点,其中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为5 128件,同比增长66%,专利授权量为5 329件,同比增长31.8%,高于仝国平均增长率。2009年,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武汉市经济总量达到5 515.76亿元,正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

调查显示,武汉市现有政策对企业专利保护十分有利。如,为纳税前100名企业免费建立专利数据库并提供专利文献服务,对一年内申请10件以上专利的企业资助专利申请费,在经济开发区企业密集度高的园区配套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010年2月,《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中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人股、质押和交易,凭借知识产权可入股注册公司、向银行贷款;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出资入股,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最高可达70%;企事业单位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可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这为拥有创新技术的初创型企业、遇融资瓶颈的中小企业等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良好的政策促进一批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快速发展,如武汉钢铁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武汉烟草集团、武汉远大制药、武汉正远铁路电气公司、武汉大西洋连铸设备有限公司、武汉楚天激光集团、武汉爱帝集团等,它们具有自主专利竞争优势,在专利技术研发、技术管理、制度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武汉市许多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专利管理能力,但专利战略依然是武汉市多数企业的软肋,表现为:专利申请量与质之间差距大,授予的专利技术竞争力低;企业专利技术创新、开发项目立项、成果评估、对开发人的激励等措施和手段随机或随意,导致专利成果转化率低;在专利运用上,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企业一样,武汉市企业申请专利时更考虑如何获取专利权,主要集中于法律问题的保护,而忽视企业经营中专利的运用,其直接后果是企业专利产业化不足、应用水平低。

二、微笑曲线理论与企业专利战略

微笑曲线理论是附加价值理论,管理领域中微笑曲线用来说明企业专利、商标、后续服务要素对产品价值的影响能力,实质是企业附加价值理论,是1992年由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似微笑的嘴巴,上挑的两端分别代表企业研发、技术成果和品牌、营销网络、运筹能力等,中间低的部分代表生产制造等(如图1所示)。微笑曲线是一种静态表示,微笑嘴型两端朝上,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左边是研发,右边是品牌推广,微笑曲线理论是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理论,微笑曲线突出企业专利战略的意义和地位,具有理论影响力。市场激烈竞争态势下,处于中间环节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装配,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是企业价值链条中附加值较低的部分,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替代,而居于曲线左侧的研发和右侧的营销能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微笑曲线理论下,技术带动企业发展是专利战略的始终主题,结合武汉市企业特点和行业政策影响,需要综合专利技术与开发、经营,关注同行和相关行业技术发展、同一生产经营领域专利技术、本企业技术状况和企业研发环境、消费者对相关产品消费倾向、其他领域对技术转移或转化的要求,加强企业专利战略运用。企业专利战略是制定者为自身长远利益和发展,运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在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同时,为谋求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的最大经济利益、建立整体性战略观念与谋略战术的集成总体。专利战略关注企业经营理念,在企业广泛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背景下,专利是一种保护强度最高的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的市场垄断权,利用专利法授予专利权人垄断权,企业据此获得垄断性竞争优势,占领市场、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取垄断市场份额。透过微笑曲线的认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在微笑曲线上定位或塑造本企业的微笑曲线,企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在左边加强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通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如图2所示)。以自有专利服务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以左端上移,带动底部、右端价值提升和微笑曲线整体上移。

三、微笑曲线理论下武汉市企业专利战略

微笑曲线价值理念下,技术带动、售后服务创造的附加价值是企业价值的核心话题。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营成败全局性、整体性谋划的意义,在具体实现过程,包含着专利战略的实施与实现,其中,自有核心专利战略、专利申请战略、专利有偿转让战略、专利诉讼战略是企业应用最为频繁的基本战略。结合武汉市企业自身实际,基于微笑曲线附加价值理论,可行的战略措施包括自有核心专利战略、专利有偿转让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交叉许可专

利战略等。以专利战略作用于企业微笑曲线左端上移,提升企业整体战略水平。

(一)自有核心专利战略

自有核心专利战略指企业开发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有技术,并占据配套外围技术,及时申请获取专利,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主动利用专利提供的法律保护和相关制度保障有效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专利信息,了解经营对手的技术状况,进一步开发新的技术,进而控制、独占技术制高点,取得核心竞争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划。目前,武汉拥有科研机构106所,1个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1个P4实验室,1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在武汉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56名,“武汉·中国光谷”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许多领域处于国家领先地位。武汉市企业依托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具有技术和产业优势的企业是坚持自主研发,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企业对产生核心专利的技术做充分技术储备,针对同行企业重要专利或基础专利,围绕其进行技术超越、回避设计,创造申请自有专利的机会,使外国技术“本土化”,他人技术“本企业化”。注重开发外围专利,在自有专利和相关外围专利申请中,避免专利公开后,其他企业对相关专利申请的竞争。将外围专利覆盖核心技术进入产业化应用,以技术产品巩固其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专利保护线,阻止核心技术相关未开发领域被他人抢先获得专利。同时,武汉市企业应注意自有核心专利的完整性,对专利战略的应用,需要长期专利战略规划与核心专利协调,以持续占据技术垄断优势地位。

(二)专利有偿转让与许可战略

专利有偿转让与许可战略指企业研发专利通过有偿转让专利所有权或转移使用权的方式获取经济利益。这一战略通常适用于企业开拓市场能力有限,专利技术公开后,难以避免竞争对手争相围绕l亥技术开发新技术,使专利权人对未来市场占有能力受限;或者企业专利技术开发完成后,市场上相同功效的替代技术已经出现;或者注册商标已经许可受让方使用,将技术与商标结合有偿转让与许可专利技术给对方;或者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专利授权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有偿转让与许可收回技术研究开发成本和取得开发新技术的资金;或者专利技术有技术标准化要求,通过专利转让加速技术产业标准化进程等情况。特殊条件下,专利有偿转让与许可可以作为扭转企业经营不利、避免破产、获得发展契机的手段。武汉市企业实施有偿转让与许可专利战略运用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010年2月,《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鼓励知识产权交易、无形资产质押;政府对企业“买卖”专利进行相应资金支持;企业转让、许可实施知识产权的收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在应用该战略时,武汉市企业多为专利被许可人,作为被许可人,企业专利有偿转让与许可,对关键性核心技术要始终控制,并注意查明许可方是否为真正的专利权人,是否经其他共有专利权人许可。

(三)专利收买战略

专利收买战略指企业并非自己申请,而是通过购买专利权人的专利,获得专利或者专利选择权。被“收买”专利通常是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具有较大市场开发潜力,可以作为与企业竞争对手相抗衡、摆脱被动经营地位的技术。专利收买是一些高技术企业巨头常用的战略,如微软、IBM、英特尔、思科等,这些企业的技术优势并不仅在于研发,而且善于获取专利,通过专利收买获得企业需要的核心技术,甚至垄断行业技术标准。武汉市大多数企业经济实力不强,难以适用专利收买战略。但不排除有潜力的企业为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收买具有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实现技术垄断。

(四)专利交叉许可战略

专利交叉许可战略指企业以基本专利换取对另一企业外围专利的使用,外围专利与基本专利存在着内在联系,企业产品需要专利拥有方的产品,这种情况下企业相互间将专利技术作为标的交换使用。专利交叉许可战略通常作为企业间战略合作、发挥专利战略价值的途径,尤其在以综合复杂技术为对象的竞争领域中。武汉市企业,尤其是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交叉许可与国内外拥有外围专利的企业交叉使用专利,建立技术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企业技术持续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专利研发人员和法务人员是整个战略的建构者与维护者。

(五)其他专利战略

其他可采用的专利战略主要有:利用失效专利战略、专利共享战略、绕过障碍专利战略、专利诉讼与应对战略等。其中,利用失效专利战略是从失效专利中选择有效技术开发与应用,武汉市中小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专利竞争力不强,利用失效专利,技术投入费用低,研发时间短,这一战略具有可采纳性;专利共享战略是企业为了尽快推广自己的专利权技术,让众多企业共享技术,以获得用户广泛认同的战略,适用于技术先进但一时难以推广、难以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的情况;绕过障碍专利战略是在对手企业专利技术稳固,且对本企业构成竞争威胁时,绕过障碍专利,开发不抵触的且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专利战略,实施该战略,应把握技术特征,分析和研究替代技术;专利诉讼与应对战略是收集竞争对手专利侵权证据,采用专利立法保护的有效手段,通过诉讼维护企业专利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微笑曲线理论务实地指出企业未来战略方向,提示武汉市企业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附加价值。本文研究专利技术是提升企业附加值的核心,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武汉市企业战略规划应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为起点,挖掘专利独占市场的异质性特性,优化配置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结合现有资源和竞争对手的情况,更多在企业生产、营销环节提高技术含量,以专利战略带动企业微笑曲线整体提升,重塑企业的微笑曲线,以专利战略带动企业生产、市场经营和资产管理,向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

(责任编辑:晓轩)

作者:夏露

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论文 篇2:

技术标准对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摘要: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研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分析工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以及机遇与政府。技术标准影响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技术标准对中国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影响,从而分析技术标准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标准;波特钻石模型;国际竞争力

一、理论模型选择——波特的钻石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对全球竞争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实证性研究之后,突破了各种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方法,创造性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钻石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一国经济发展之根本是该国能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该国的主导性产业具有竞争优势,但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根源自企业的创新机制提高的生产效率。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来自以下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企业以及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政府。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常被作为起点进行分析。生产要素又被细化为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天然资源、基础设施与资本资源。波特把生产要素进行了分类。第一种方法是把其分为了初级生产要素与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指:天然资源、气候、非技术人员等等。高级生产要素是指:现代化的通信的基础设施、各大学的研究院等等。初级生产要素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少了,而供给量却在相对增加,但是高级生产要素因需在人力与资本上面做大量且持续得投资,融入企业产品的生产与设计中,因而变得越来越紧缺了。高级生产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但高级生产要素也必须和初级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以初级生产要素作基础。一个国家要想经由生产要素建立持久且强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与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二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发展程度也就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以及竞争优势能否继续升级或者被超越的命运。

2.需求条件。需求条件是产业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性要素。如本国有着挑剔而且内行的客户,那本国企业就会加速对某产品的创新与改良。另外,如果本国的客户需求具有前瞻性,那么在未来很可能会带动各地同种类型的需求,那对于本国企业也是一种优势。

国内市场大小与成长的速度。国内市场大小与成长的速度具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如果国内的市场大,就可以鼓励企业更大规模地对设备投资,因而更快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买主数量增多会增加买主讨价还价的能力,并为企业提供更多消费者的信息;国内市场的提前饱和会迫使该类企业的海外拓展,因而把过剩生产力进行有效转移,当然,这个前提是国内市场产品具备国际先导性。

3.相关支持产业。一个国家要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取得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的支持。因为相关产业的表现与能力自然地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当上游的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时,下游的产业自然就会得到更合理的价格与更优质的服务。供应商和企业紧密合作,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企业创新并且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企业会给供应商提供新的思路、新的信息与市场视野,带供供应商的自主创新,努力得发展新的技术,并培育新产品,加大研发力度。并且,如果竞争力强的产业有着相互关联,还可以达到帮助新的产业发展的效果。因为他们间的产业价值很相近,能够合作并且分享很多信息,这种关系形成了相关的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与服务方面的竞争力。

4.企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包括企业的创建、组织与管理条件。企业目标、战略常常随着产业与国情的差异而不同。但国家竞争优势也就是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企业在国家竞争优势的塑造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发展战略必须与国家的环境、产业的特点相结合在一起。每个国家的成功产业必然具有符合发展趋势的东西,但仍然会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各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不相同的,但是不管企业与个人有着怎样的特点,对产业的持续与忠诚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保持的重要保障,企业、个人以及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该国竞争优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5.机遇和政府。波特认为机遇与政府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可变的因素。第一,机遇。机遇的来源是可遇不可求的,有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被某一个偶然的事件促成的,关键在于怎样去捕捉。可能形成机遇并且影响产业竞争的情况大概有下列几种情形: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基础科学的发明创新;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全球或者区域市场需求剧增;全球金融市场或者利率的重大变化;外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引发机遇的事件会影响到钻石体系中各个其他要素本身的变化,对不同的国家来说,机遇所形成的影响正反方面都有。但是一国的钻石体系如果健全,经常可以化危机成转机,因为环境本身就具有寻找资源,产生新的优势的能力,而且压力也可以促使企业去更努力得争取新资源。第二,政府。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政府。政府对其他要素的影响既不是正面,也不是负面的。政府的补贴,教育与资金市场等等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比较微妙。一方面,政府制定标准之后,肯定会影响到客户的需求;另外,政府本身也是该国市场的主要客户之一。政府也有许多影响上游与相关产业环境的方式。反之,政府的政策同样也受到环境中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是一个双重角色。如果政府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来推动适当的政策,可能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政府一味地干预或者放任,本身就对国家竞争优势起到负面影响。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尽力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

二、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技术标准对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1.生产要素。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年的棉花种植面积是559万公顷,增加了7万公顷,全年的棉花产量是760万吨。中国是世界上麻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麻类每年的种植面积是460万亩~750万亩,年产原麻是60万吨~80万吨。2006年,工业产值将近230亿元,产业工人将近14万人,麻纺织品进出口的贸易总额将近13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2007年的产量是177 000吨,占世界羊毛产量的14.63%。中国是丝绸生产与出口大国,蚕茧与生丝的产量分别占了世界总产量的76%与75%,绸缎的产量占了世界总产量45%以上,均占世界第一。丝绸工业的年产值是900亿元,产业工人将近100万人,年出口额是40亿美元以上。

中国的棉麻丝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在原材料方面的技术指标并不高。国产棉的类型比较单一,很多生产技术标准达不到国际标准,几乎全部国产棉只适合纺32~40支的棉纱,缺少纤维长度31mm以上、断裂比强度25Cn/Vtex以上的,马克隆值在3.7~4.2之间适合纺60支纱以上的高档棉花,也缺少20支纱以下的原料,满足不了企业生产与国际标准的需求,外商投资的企业一半以上使用的都是进口的棉花。国产麻的纤维护断裂强度、木质素含量、纤维均长等多项技术指标落后于发达国家。国产的羊毛存在长度短、污染重、色泽黄、批次同质性差等问题,满足不了精纺的技术标准的要求,羊毛的进口数量比较大。丝的技术标准等级不高。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就业规模在不断扩张,但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全行业的95%以上的从业人员只接受过最基本的培训,大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仅为初中水平。从中国的纺织产业的整体的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水平来看,科技人员的比例是2.7%,其中硕士是0.1%,本科是46.5%,专科是53.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人人才少,高素质的人才少及人才的资源储备不足。中国的纺织行业的劳动力的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中国纺织行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普遍情况是只能按照国外提供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和代工,因为先进的技术发明,继而申请技术专利,从而上升为新的技术标准是需要强大的技术人员队伍做后盾支持的。

从资本资金的角度来看。从资产规模看,投资规模不断地扩大。从投资的主体看,国有投资的比重下降,外商与个体的投资比重增加。从资金来源上看,总体上,非国有的私营个体经济是浙江纺织产业的资金的主要的来源。以浙江省的数据为例,2007年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纺织业是831.82亿元,服装制造业是352.19亿元,化纤制造业是216.49亿元。从投资结构来看,2004年的浙江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是在购置设备方面,纺织、服装、化纤行业固定资产的实际投资额分别相比上年增长5.99%、14.43%与37.94%,其中购置设备的费用分别增长了127.73%、188.55%与151.99%,引进的国外先进设备是10.43亿美元。这些数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投资结构进一步得优化。

从浙江省纺织行业的资金状况看,外商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这就为引进国际先进标准,并且执行先进的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得把标准应用在纺织产业的生产中,服装行业的出口中,从而增加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得行业的竞争进一步优化,令该行业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2.需求条件。我们用出口竞争力来衡量中国纺织行业的需求状况。出口竞争力的衡量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从1989年开始,中国纺服装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得到提高,特别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这也跟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纺织服装品执行国际标准有关,200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是2.17%,到了2006年已经达到了5.6%。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品占有率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纺织服装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

从贸易方式上来看,根据海关统计分类,进出口的贸易方式有十六类,主要有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一般来讲,加工贸易主要受到供货商的影响,对市场变化没有太大反映,在国际贸易中主要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赚取加工费用,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而一般贸易不同,它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应变能力、开发市场与占有市场的能力都比较强。一般贸易包括了原材料的开发与产品设计。随着中国出口理念的改变与生产技术,资金实力的加强,中国不仅在为国外做代工中可以执行国际技术标准,在自主研发设计中也可以严格得执行国际标准从而提高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因为执行技术标准的能力逐渐提高,加之研发能力,设计能力的加强,中国的贸易方式也得到了大的转变。

从市场前景来看,作为拥有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的中国,市场需求与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为纺织品的需求与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增长空间。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突破了1 000美元,到了2007年已经达到了2 280美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人消费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对纺织品服装需求会增加,而且对纺织品服装档次的要求也会明显提高,所以企业要生产有高品质,高标准的服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其次,从国际市场上来看,虽然中国纺织服装品以低价取胜,但是随人民币汇率不断提升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四大主要出口市场增幅大量减少。所以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除了在低价的优势上,更要生产出高标准,高品质,不可替代的纺织服装品才是可以在该行业长久立足的必经之路。

3.相关支持性产业。纺织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门,与其他产业关系密切。与纺织产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涉及机械、农业、能源、金融、服务业、医药、重工业等诸多领域。评价相关产业对研究的产业的影响主要用感应度系与影响力系数来测定。其中感应度系数指的是研究产业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指的是研究产业对其他的产业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处于重要位置,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大。据孔祥智的研究,2000年纺织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97,感应度系数为1.026,排在17个产业之中的第四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非常大。

从2005年来看,纺织工业竞争优势系数是1.13,高于2000年的1.08。38个行业当中,竞争优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行业达到了19个,下面是纺织业的一些相关系业的竞争优势系数,机械制造业(1.41),金融制品业(1.38),医药制造业(1.11),通用设备制造业(1.3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3)。其中竞争优势系数在2以上,拥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从2000年的4个增加到2005年的6个。其余行业的竞争优势系数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纺织业相关的技术标准也会蔓延到该行业,并进行互相渗透。所以相关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水平会对纺织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与纺织行业的相关的行业当中,机械制造业,金融业,通信设备业的技术标准比较多,执行力度也较大,对纺织行业能够产业正向积极的影响。所以,纺织行业如果要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与之相协调统一的相关产业也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这样,各个行业都可以得到均衡快速得发展。

4.企业。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资料,2006年纺织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是0.47%,服装产业是0.29%,化纤制造业是0.86%,水平相当得低,尤其是服装行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只是化纤制造业的1/3。从科技经费的来源上看,企业筹资是主要的来源,比重是70%,银行贷款的比例不足10%。由于科研投入大,成果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一般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进行科研,主要是大中型纺织企业比较积极地进行科研,尤其是服装和其纤维制造业,自筹经费进行科研的比例高达89%。大中型的纺织企业不仅具备比较强的科技竞争优势,且在科研人才方面同样有绝对领先优势。从研究类型看,中国纺织企业科研创新主要集中在试验性研究的领域,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型研究相对比较缺乏。2003年中国的纺织企业进行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的比例是1∶3.5∶13,同期美国的此比例是1∶1.3∶3;日本的该比例是1∶1.7∶4.4;1998年意大利的此比例是1∶2∶2。由此可见,中国的纺织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还很大。

从科技机制上来看,中国纺织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实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大多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者改造,并不涉及到核心的技术。其次,纺纷企业科技创新比较被动,主要是政府主导,层层审批,使得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手续上面,这就限制了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中国的纺织企业创新效率低,科技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5.机遇与政府。中国的纺织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中,比如通过财政补贴、出口税务率的调整、产业标准的制定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社会服务等方式增强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中国政府在财政方面能力强,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社会环境稳定,都有利于纺织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07年纺织规模以上的企业的实收资本当中,国家资本已降到了4.93%,比全国工业的国有资本比重低16.33个百分点,集体资本占了2.58%,法人资本占到了26.59%,个人资本占到了28.67%,港澳台与外资占到了37.24%。国有控股生产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到全国出口比重的2%,就业岗位占到7.3%;外资与港海岸台企业出口占到全行业出口比重的32%,就业岗位占到规模以上的企业的30%。在2007年的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来源当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下转229页)(上接194页)只占到0.1%,国内贷款占到了10.2%,债券占到了0.002%,利用外资占到了9.3%,自筹资金占到了76.68%。但是,因为中国的纺织产业正处于从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时期,而且纺织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剧列,技术标准的制定与频布,都需要国家扮演重要的角色。

纺织行业应该抓住机遇,在政府的扶持下努力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水平,提高制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能力。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7-88.

[2] http://www.texnet.com.cn,2009-02-03

[3] http://www.ceti.gov.cn/zxzx/134591.htm,2008-12-25

[4] 李春田.新时期标准化十讲:重新认识标准化的作用.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30-145.

[5] 柳嘉.浅谈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

[6] 郭斌.产业标准竞争及其在产业政策中的现实意义[J].中国工业经济,2000,(1):41-43.

[7]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 刘亭.傅金龙,朱立鸣,等.实力浙江——打造产业新优势[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9] 欧阳玉萍.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比较[J].四川丝绸,2006,(4):36.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卜涵

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战略论文 篇3:

技术引进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吗?

摘要:技术引进是开放条件下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但是,技术引进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对发达国家产生技术依赖?文章基于企业创新成本与收益分析框架,分析了技术环境在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其影响机理为:技术环境影响自主研发的成本和收益,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决策,是技术引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传递变量。运用2008—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为负,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技术环境能够正向调节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技术环境对不同地区自主创新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市场对东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最大,技术服务对西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最大。

关键字:技术引进;技术环境;自主创新

一、引言及文献述评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条件下,技术引进是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快速技术进步。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通过技术引进已经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然而还有许多国家则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千慧雄,2011)。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技术引进的效果?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为正确处理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主要存在“替代论”、“互补论”和“不确定论”三种观点。“替代论”强调了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挤出效应,技术引进会降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和动机,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Mohanan,1997)。Lee(1996)对韩国的研究表明,技术引进与R&D活动更趋向于“替代”关系。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展中国家面临技术依赖的困局。而“互补论”则认为技术引进能够促进自主创新。Katrak(1990)、Braga 和 Willmore(1991)、Chang 和 Robin(2006)对巴西、秘鲁、台湾的研究以及李光泗和沈坤荣(2011)、汤萱(2015)等对中国的研究都表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该观点较好地揭示了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作用机理。但上述两种观点都把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作为国外技术扩散的结果,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生产过程。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需要付出高昂成本,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选择(Mansfield,1981),其创新决策需要从成本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不确定论”注重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Barney(1991)认为,引进的技术容易被其他企业引进或模仿,只有内部企业的消化吸收具有专有性,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吸收能力不仅决定了技术引进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其引进的方向和效率,当企业引进技术获取了新的知识元素,吸收能力能将新旧知识元素结合,从而有效发挥技术引进的效应(Cockburn和Henderson,1998)。这表明技术引进是否促进自主创新,关键在于吸收能力。该观点也得到一些经验支持(Steven、Narin和Deeds,2000;Hung 和 Wang,2008;甄丽丽和唐清泉,2010;李正卫和池仁勇,2010)。该观点揭示了技术引进的两面性,能够较好地解释现实。吸收能力低常常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点,仅从企业能力的角度并不能根本性地解释企业创新行为,因为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外部良好的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涉及经济、制度、科技等方面的诸多要素,但从影响力来源看,主要包括市场、政府和企业。技术市场是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成果价值实现的重要渠道,是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动力源;政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原创者独享创新收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企业间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技术服务通过传导信息和提供服务,促进技术合作,实现“技术最优”和“成本最小”。所以本文从技术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来分析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的技术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以实现最大收益,也就是说,消化吸收能力是企业适应技术环境演变的结果,技术环境是影响技术引进与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重要因素。

直接从技术环境角度研究技术引进与企业创新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有学者从技术制度方面进行了研究,如Chen 和Puttitanun(2005)的研究表明,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创新产生正向的影响,而Yang 和 Maskus(2009)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刺激发达国家的企业创新,对发达国家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也有研究显示,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郭春野和庄子银,2012)。另外,杨建君(2011)研究了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现有研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企业创新决策的研究不足。“替代论”、“互补论”分别强调了技术引进的“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而未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知识生产的内生性。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权衡,其创新决策需要从成本优化的角度分析。特别是资源约束问题,技术引进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因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第二,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很多研究强调了消化吸收能力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但消化吸收能力低是发展中国家企業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其背后的原因没有进一步研究。尽管有文献从技术制度和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但缺少技术服务对企业创新的研究,技术环境对技术引进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更为少见。企业创新,首先面临的是国内技术环境,它们直接影响创新的收益和成本。虽然技术引进可能给母国带来技术溢出,但企业最终决策是依据自身所处的技术环境,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基于此,本文拟从企业创新决策分析入手,研究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并利用2008—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二、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设定

(一)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

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引进国外成熟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改进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创新资源。均衡结果是资源在各个环节的边际收益相等。如果通过技术引进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企业会增加技术引进,从而减少国内投入,包括生产环节和创新环节的投入,直至重新均衡为止。同时,通过技术引进,企业可以更直接接触到国际先进技术或者通过模仿创新,提高自主创新效率。因此,从逻辑上讲,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表现为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

从投入看,技术引进可能会对国内创新投入产生部分的替代作用。资金约束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如果技术引进支出过多,用于自主创新的投入可能会减少,导致企业研发能力降低。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递减,我们可以用式(1)表示这种影响:

KRD=B×Tγ1Nα2(1)

式(1)中,KRD,T,N分别表示自主创新投入、技术引进和其他影响自主创新投入的因素。γ1为技术引进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从产出看,创新产出可以表示为创新投入的函数,如式(2)所示:

Y=C×Kγ2TNβ4Kβ2Lβ3(2)

其中,Y表示自主创新产出,K、L分别为用于自主创新的资本和劳动,A是创新活动的效率,反映了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主要通過技术溢出如通过“干中学”、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途径,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结果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考虑到技术引进最终形成创新资本,将技术引进存量(KT)引入函数A=f(KT),由此构建扩展的创新生产函数:

Y=AKβ2Lβ3(3)

式中,γ2为技术引进存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N为其他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

(二)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

发展中国家企业创新往往需要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进行选择。技术引进往往是经过熟化的技术,成本和收益相对稳定。而自主创新的成本和收益受到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大,也就是说,自主创新的收益和成本变动对企业创新方式选择有着更大的影响。

自主创新往往是开拓性的研究,对未来方向的判断和预测有着很高的要求,其预期收益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市场发展能有效降低自主创新的交易成本,降低创新风险,有利于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傅晓霞(2012)的研究显示,市场结构对企业自主研发具有积极的影响;技术制度为创新收益的实现提供了保障,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为了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防止被侵权等行为,降低了创新成本(Kanwar和evenson,2001);技术服务是创新链中分工与合作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进而降低自主创新的成本,提高自主创新的收益,由此决定了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可以预期,技术环境利好时,企业自主创新的收益更高,可能会增加创新投入,同时,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越大,对自主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以上分析表明,技术环境对企业研发收益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前所述,企业研发选择主要通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进行决策。由此可以推断,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受到技术环境的影响,在技术环境利好时,自主研发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即提高了自主研发的净收益,改变了原来的均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研发。也就是说,技术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技术能力的发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强,如增强引进技术的改造和利用,即通过影响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进而影响自主创新,表示为式(4)和式(5):

γ1=α0+α11nE(4)

γ2=β0+β11nE(5)

式(4)表示技术环境通过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即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γ1的含义与式(1)中的相同,为技术引进对创新投入的影响,E代表技术环境,α1为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的调节作用。式(5)反映了技术环境通过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即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产出的调节作用,γ2代表技术引进对创新产出的影响,β1表示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

将式(4)代入式(1),式(5)代入式(3),并分别取对数,添加随机项,得到式(6)和式(7),具体如下:

1nKRD=1nB+α01nT+α11nE×1nT+α21nN+μ1(6)

1nY=1nC+β01nKT+β11nE×1nKT+β21nK+β31nL+β41nN+μ2(7)

式(6)和式(7)构成本文实证分析的两个模型,分别用以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

三、变量与数据说明

(一)变量设置

基于上述理论框架,我们选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与技术环境的交互项为解释变量,以创新资本、创新劳动、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涉及自主创新投入KRD和产出Y。新产品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反映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重要指标,选用R&D经费支出反映自主创新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创新活动最终效果的体现,将其作为自主创新产出的代理指标。

主要解释变量中,技术引进T用引进国外技术支出数据表示,其中,创新产出模型中的技术引进为存量KT,通过技术引进数据计算出存量。技术环境选用技术市场、技术制度和技术服务三个指标,技术市场发展的最终结果体现为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用技术市场交易额表示;与企业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R&D人员数反映;受数据限制,技术服务的指标难以选择,综合考虑,选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

两个模型的控制变量选择有所不同。考虑到企业规模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创新投入模型中引入了创新劳动L,用R&D人员全时当量表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投入能力可能会增强,所以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用人均GDP表示。除了创新劳动外,创新产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还有创新资本K和信息化水平INF。创新资本通过R&D经费计算出存量;信息化水平高意味着企业获取资源更为便利,可能对自主创新产生积极影响,故将其纳入自主创新产出模型中,但信息化水平的衡量涉及多个方面,为节省自由度和避免多重共线性,选用主要反映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的基础指标互联网接入端口作为代理指标,为排除地区规模差异的影响,用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的互联网接口表示。

(二)数据说明

2010年以前分地区的工业企业数据统计口为大中型工业企业,但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查询链接中可以追溯到2008年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相关的数据,所以样本范围为2008—2016年的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由于西藏的数据不全,故没有包括在内,共270个观测。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我们计算出以样本初始年份2008年为100%的相关价格指数,对实证数据进行消减。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技术市场交易额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减;技术引进支出、R&D经费支出、技术服务企业资产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消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GDP平减指数进行消减。

实证分析中涉及R&D经费存量(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的测算,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

Kt=Kt-1(1-δ)+It(8)

其中,Kt、Kt-1分别为第t年、第t-1年的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It为第t年的R&D经费(技术引进)支出。关于折旧率,本文借鉴多数学者认为的高技术产业资本折旧率为15%的观点。对于基准年创新资本(技术引进)存量的测算,参照吕海萍和池仁勇(2015)的思路,用起始年份2008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技术引进)与2008—2016年相应的R&D经费支出(技术引进)年平均增长率加折旧率之后的比值表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形

为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分别对创新投入和产出模型进行回归。考虑到样本数据特点,要得到式(6)和式(7)的有效估计,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由于技术引进与其交互项之间可能会产生影响,也可能受到自主创新的影响,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可能不是完全外生的,而且也会引起多重共线性问题。为此,采用货物进出口总额作为工具变量,并将表征技术环境的三个变量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逐个引入模型进行估计,分别得到结果(1)~(3)。二是未观测效应问题。由于各地区的特征多为固定因素,往往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加之数据年份过短,不足以估计随机效应模型,而且每年的横截面都相同,所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同时为了使模型估计结果更为稳健,我们采用了标准差聚类进行估计。

表1 总体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估计参数的标准差。模型Ⅰ的解释变量及交互项中的技术引进为流量,模型Ⅱ中的为存量。

表1给出了两个模型的估计结果,模型的R方和其他统计量较好,模型中主要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大部分显著,符号基本合理,说明模型设置和变量选取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检验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影响。

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首先,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模型Ⅰ的三个结果中,技术引进系数都为负值,全部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模型Ⅱ的三个结果中,技术引进的系数互有正负,前两个结果仅通过10%的显著水平,第三个结果不显著,说明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

其次,技术環境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模型Ⅰ中,表征技术环境的三个变量与技术引进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技术环境是影响自主创新投入的重要传递变量,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模型Ⅱ中,三个交互项的系数均为正,且均在5%以上水平上显著,表明技术环境强化了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这也能够进一步解释“不确定论”的观点,揭示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当技术环境较为健全和完善时,技术市场比较活跃,企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研发活动较为积极,一方面,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替代作用减小,另一方面,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增加,最终对企业自主创新产生有利影响。

(二)分地区情形

由于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环境的差异,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检验,我们以模型Ⅱ为基础,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做了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在表2所显示的三大区域估计结果中,各主要解释变量对自主创新的影响与全样本具有一致性,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互有正负,部分结果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其余结果都不显著,说明从总体上看,技术引进对东、中、西部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同时,在所有的回归结果中,技术环境与技术引进交互项的系数全部为正,除了西部结果的显著水平较低之外,其余的都通过了5%以上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技术环境对三大区域自主创新产出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也说明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具有一般性,本文关于技术引进、技术环境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分析结果比较稳健。

通过进一步比较不难发现,技术环境对不同区域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市场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东部估计结果中最大且更为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说明技术市场对东部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更大。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仍然较大,创新资源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技术市场发展相对较快,对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较大,进而对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较大。技术服务与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西部估计结果中最大最显著,说明技术服务对西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更大。整体而言,西部地区拥有的创新资源较少,创新能力较低,因此更加需要技术服务,以便更好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技术制度和技术引进的交互项系数在三大地区中的回归结果中较为接近,说明技术制度对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大,因为我国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不同地区基本上面临着相同的制度环境,技术制度差异不大。

表2 分地区估计结果

续表2

五、结论与启示

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行为,创新成本和收益决定着创新决策,研究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应遵循成本收益分析的逻辑。技术环境优劣决定了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差异,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鉴于此,我们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引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调节作用。最后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影响,验证了技术环境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技术环境对于不同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调节作用的差异。

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技术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对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不确定;技术环境对自主创新投入和产出均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技术环境对不同地区自主创新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技术市场对东部的调节作用最大,技术服务对西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最大。

研究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在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既要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更要加强技术环境建设。技术环境建设滞后是发展中国家吸收能力低、技术落后甚至陷入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的深层次原因。所以,完善技术环境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首先,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交易及信息共享平台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各类技术服务组织、机构多样化发展,促进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如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其次,健全技术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加大创新成果保护力度,打击技术侵权行为,提高企业创新的预期收益;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引入社会资金流入创新领域,拓宽企业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再次,在营造有利的技术环境的同时,利用政策工具调节企业的技术选择偏向,促进技术开发和创新。通过税收减免、科研奖励、科研项目、减息、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加大对西部的支持,促进技术市场进一步发展,加大科研补贴等,为企业创新营造有利的技术环境,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傅晓霞、吴利学,2012:《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世界经济》第7期。[Fu Xiaoxia and Wu Lixue,2012,Technological Disparity, Innovation Climate and the Intensity of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R&D,Journal of World Economy,7.]

[2]郭春野、庄子银,2012:《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经济研究》第9期。[Guo Chunye and Zhuang Ziyin,2012,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outhern Nations’ Indigenous Innovation Incentives,Economic Research,9.]

[3]李光泗、沈坤荣,2011:《技术引进方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第11期。[Li Guangsi and Shen Kunrong,2011,Technology Transfer Mode,Absorptiv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11.]

[4]李正卫、池仁勇,2010:《技术引进和出口贸易对自主研发的影响——浙江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第10期。[Li Zhengwei and Chi Renyong,2010,Technology Imports,Product Exports and Indigenous R&D:Evidence From High and New Tech Firms in Zhejiang Province,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10.]

[5]呂海萍、池仁勇,2015:《R&D两面性、技术引进与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2期。[Lv Haiping and Chi Renyong,2015,Two faces of R&D,Technology Import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12.]

[6]千慧雄,2011:《技术引进促进自主创新的条件性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第5期。[Qian Huixiong,2011,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of Technology Import Boosting Autonomous Innovation,Economic Issues in China,5.]

[7]汤萱,2015:《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及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中国软科学》第5期。[Tang Xuan,2015,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A Test Based on Panel Data of Manufacture Industries in China,China Soft Science,5.]

[8]杨建君、刘华芳、聂菁,2011:《市场势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电信产业的经验证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9期。[Yang Jianjun,Liu Huafang and Nie Jing,2011,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Pow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erformance:Tak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s An Example,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9.]

[9]甄麗明、唐清泉,2010:《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极其中介因素的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管理评论》第9期。[Zhen Liming and Tang Qingquan,2010,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Acquisition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Its Intermediary Factor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Management Review,9.]

[10]Chialin Chang and Stephane Robin,2006,R&D and/or Inporting Technologies: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Firm Size in Taiwan’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9(4) .

[11]G. Steven Mc. Millan,F. Narin. and D. L. Deeds,2000,Analysis of the Critical Role of Public Science in Innovation: The Case of Biotechnology,Research Policy,29(1).

[12]Helson Braga and L.Willmore,1991,Technological Imports and Technological Effort:An Analysis of Their Determinants in Brazilian Firm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9(4).

[13]Iain M. Cockburn and R.M. Henderson,1998,Absorptive Capacity, Coauthoring Behavior,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 Drug Discovery,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46(2).

[14]Jay,B. B,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15]Kanwar S. and R. Evenson,2001,Do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pur Technological Change?, Oxford Economic Papers,55(2).

[16]Katrak, Homi,1990,Imports of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ical Effort of Indian Enterpris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8(3).

[17]Kuen-Hung and Jiann-Chyuan Wang,2008,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Management,23(1).

[18]L.Jaymin,1996,Technology Imports and R&D Efforts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0.

[19]Lei Yang and Keith E. Maskus,2009,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xpor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0(2).

[20]Mansfield.E.,M. Schwartz and S. Wagner,1981,Imitation Cost and P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 Economic Journal,91.

[21]Mohanan P. P.,1997,Technology Transfer,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4.

[22]Yongmin Chen and Thitima Puttitanun,2005,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78(11).

Does Technology Import Promot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 Analysis of Rugulating Effect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

Wang Aimin and Li Zilian

(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責任编辑 邓 悦

作者:王爱民 李子联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