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

2022-04-28

摘要:生物作为高中教育教学重要构成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而实验本就是生物教学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生物理论的有效手段,所以做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策略改革方向也有了全新的指导,所以本文也就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 篇1:

注重实验开展 锻炼物理学习力

摘要: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较为繁琐和抽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才能够将其彻底的掌握。但在当前教学之中,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并不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导致学生的核心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實践经验,纠正偏颇实验教学观念,注重实验教学导入、积极开展探究实验以及小组合作实验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变,以期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验;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物理核心素养

正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可以教会学生理解知识点,但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训练以及思考探究。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可以重现实验情境,避免为了理解某一问题而重复实验,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点,并且实验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难、繁、枯燥无味的念头,甚至学生产生放弃学习物理的念头,实验教学之中学生是通过发现错误来及时的纠正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坚持时间更长,并且学生在不断犯错,但却依然坚持的过程中,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无法达到的功能。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物理实验重视程度

现阶段,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果。为了节省时间,一部分教师并不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是依赖视频观摩的方式替代实验教学,导致学生无法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来理解知识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纠正了现今的偏颇的教学观念,接纳原有的实验教学观念。现阶段大部分教师会提高学生的自由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一点和实验教学是不谋而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能依靠自身对于知识点的了解情况进行判断、尝试,如果发现问题,学生需要及时的将其解决,才能够得到一个成功的实验结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相关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去操场上进行相关的实验。这一章节知识点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机械运动的概念很好理解,而参照物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有些模糊,教师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创设来辅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操场中进行参照物实验的模拟,随即选出三个学生,分别以学生A、学生B、学生C作为代号。其中,学生B以2米每秒的速度匀速前进,学生A在学生B的身后以5米美妙的速度前进,学生C先以10米美妙的速度前进,在超过学生A的时候何其并排前进。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在不同时间段,学生A、B、C在其余两人眼中分别处在什么运动状态。虽然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庞大的数据量还是会影响学生的判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切身体会参照物变化对观测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如果学生还是无法彻底理解的话,学生在课下也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实验测试,在亲身的体会中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验的教学导入,激发兴趣

实验教学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导入手段,让学生沉浸到实验之中,因为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进实验室无法将实验完成,那他对实验的兴趣会大幅度下降,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准备一定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先对实验步骤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尝试着将实验步骤记录下来。之后让学生进行自发的实验,如果学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不一定需要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将重点放到引导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

三、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培养意识

教师也需要积极的开展探究实验,因为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探究性,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那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的帮助,因此教师需要将实验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发的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科学实践意识都会得到显著的培养。当然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更高的自由度和实验难度,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培养科学实验意识。

四、小组合作实验,重视能力培养

小组合作实验的开展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有一部分实验的难度较高,依靠学生一个人是很难将你解决的,需要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而小组合作实验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进入大学迈向社会,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交流、合作能力,才能够在社会上进行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不妨在现阶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强的合作意识,也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之中进行适当的交流,锻炼自己的达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是一件必行之事,教师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实验,通过实验来彻底的掌握知识点,当然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微课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入实验之中,以此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尝试着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小组合作实验的开展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春芳.非指导性教学观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2(03):42-43+46.

[2]潘如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1):62-63.

作者:蒙继芽

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 篇2: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摘 要:生物作为高中教育教学重要构成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而实验本就是生物教学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生物理论的有效手段,所以做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各个学科教育教学策略改革方向也有了全新的指导,所以本文也就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验

引言:生物课程与物理、化学相同,均是高中阶段重要学科,在高中教育阶段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而且都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生物实验作为高中生物教学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做好生物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同时掌握科学的探究方式,对于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而言意义非常。为此,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来展开教学优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而笔者也是就此展开了如下探讨:

一、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生物实验的关系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之中有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学习目标,即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念、掌握科学探究方式、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能够基于生物学知识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生物学课程还十分关注学生实践过程,提倡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积极动手与动脑的过程。在教学建议之中则提到要尽可能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且为学生组织以探究为主要特点的主动学习。而实验作为高中生物重要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生物学知识学习的演示和延伸,同时也是利用直观实验现象深化学生生物理论知识认知的有效手段,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另外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严谨的实验设计、合理的实验结果也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社会必备能力,如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等,而这些都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可行性较高。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忽视实验目的性

很多高中生对于生物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好奇心,而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的时候,经常会将目光集中在生物仪器以及药品上,甚至还会出现好奇心战胜实验目的的现象,促使整个生物实验的开展混乱无序,甚至还出现了打碎仪器、药品乱放等情况,这种忽视实验目的性的现象也直接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的目的,不利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

(二)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工作的时候,有部分学生认为这并非课堂教学,所以整个行为习惯较为随性,甚至还会出现不规范的实验操作现象,例如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灯帽乱放;在倾倒液体的时候,标签没有朝着手心等等都是常见现象,而这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也会影响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也无法有效培养。

(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不足

生物这一门课程本就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均可以借助于生物语言抑或者是逻辑来进行分析,生物可谓是十分的生动且形象。可是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要想有效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自然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探究意识,毕竟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才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理与解决。为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强化对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让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得以保障,可是就实际情况来分析的话却没有真正落实这一点。

三、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适当拓展实验原理,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实验原理可谓是解释实验现象的根本,也是指导学生展开实验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可以适当对实验原理进行拓展,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提供能量,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品质与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实验原理通常是实验教学重要构成,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实施之前广泛搜集与实验相关的参考资料,如测试试题抑或者是相关参考文献,同时利用制造认知冲突、问题情境来有效拓展实验原理;抑或者是为学生设计一些简答的生物实验来引导下学生直观观察生物实验现象然后拓展思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例如,教师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都是会后,有一些试题是考察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后出现紫色现象的原因,这个时候教师即可在生物实验课堂上适当拓展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单独的一条多肽链与双缩脲试剂会不会出现紫色现象?”借此来点燃学生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在深度思索中掌握生物实验知识,同时还能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与探究精神,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科学思维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在实施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隐性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主要指的是基于尊重事实与证据、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也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对于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而言意义非常。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可以在生物实验教学期间利用一些隐性信息来为学生创设出全新的问题情境,借此来有效引导学生反复思索与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在思考中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思维过程因此而变得越发的缜密。教师可以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生物实验中的实验试剂、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等来深入挖掘其中的隐性信息,借此来有效优化生物实验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教学的时候,教材上主要是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下植物细胞抑或者是其他动物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会不行?借由实验材料的选择来挖掘隐性教学资源,在有效点燃学生思维活跃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从而最大程度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養得以发展。

(三)合理增设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学一直都是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可是如果只是局限于此是无法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选择最佳的实验教学方案,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验内容来为学生增设一些实验,借此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与思索,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增设实验并不是为了盲目追求实验数量,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所以增设的实验可以是对照实验,也可以是拓展实验,只要是能够引发学生探究的实验均可。例如,教师在进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即可为学生增设空白对照实验,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同时为之后的实验对照打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增设实验的时候,为学生增设一些拓展性实验,这能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思索,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完成实验之后为学生提供未知样液,让学生自行检测其含有的物质,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索与发展。

(四)联系生活,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期间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优化与创新生物实验,這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的。社会责任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个人与社会事物讨论的时候,能够基于生物学认知来作出一个理性且正确的判断,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上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这一社会责任,可以在课堂上联系实际失活组织生物实验,借此来有效实现培养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即可联系实际生活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人在大量运动之后会出现肌肉酸疼等情况?水稻等植物为什么要定期排水?”借此来拉近学生与生物实验知识的距离,同时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索,这不仅能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进而真正有效优化生物实验教学。

(五)创新教学,将生命观念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树立起全新的生物实验教学理念,主动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将生命观念也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生命观念形成本就是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准确意识到生命观念价值,在课堂上基于此来创新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生命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起清楚的生命现象认知,从而有效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及时融入生命观念,在课程实践期间确保生物实验与生命观念之间的有效融合与渗透,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实验教学的同时形成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念,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从而真正有效实现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的关键,身为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准确意识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结合实验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自主思索,借此来有效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思维品质,这不仅能够有效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还能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亚羡.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00(008):P.11-11.

[2]王存金.浅谈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70).

[3]曹立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科学构建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No.1180(01):36-36.

[4]崔龙梅.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学习[J].中学生物教学,2018(22):32.

[5]陈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9.

[6]田洪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探讨[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2019.

[7]陈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为例[J].生物学教学,2019(003):45-4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自筹课题“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视野下唤醒未来公民生态自觉意识的实践研究”(No.B-b/2018/02/19)

作者:李小伟

学生学习兴趣下物理实验论文 篇3:

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摘   要:“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五个环节为“问题——探究——应用——巩固——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延伸,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学习、生活实验探究、贴近生活训练、创新制作发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

关键词:物理教学;生活化课堂;生活物理;问题探究

物理教学应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物理问题,并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用物理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努力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探究物理问题,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本课题“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学生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

1   “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生活教育理论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与学习者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学生的学习本质就是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创设生活化情境,能使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认识、感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生活教育理论”由“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组成,其主体就是“生活即教育” [1 ]。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活动的方向,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生活化情境教学向学生表明:物理就在你的身边,生活需要物理,物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通道。这就为我们构建和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   “物理生活化课堂” 教学模式简介

《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 ]。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题组对“物理生活课堂”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研究,形成了“问题——探究——应用——巩固——创新” 五个环节。该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利用得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在生活中有新问题时,能创造性的制作发明新的技术,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3 ]。

3   “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以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为例,阐述“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3.1   创设生活情境,发现物理问题

在学生学习物理学之前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学现象、事实和应用,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学问题,对生活中物理学现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活中真实现象,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应用多种技术等创设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生活情境,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就在身边 [3 ]。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 (1)利用实际生活实例创设生活情境,生活中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实例;(2)利用日常生活器具创设生活情境,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倡导用日常器具做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多媒体技术能跨越时空的限制,能生动的再现生活情境,也能将不同的情境进行整合,并且能动态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物理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由于这些实例和问题是学生熟悉的,学生有兴趣学习与研究,往往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先播放“飞机飞行和水翼船运动”视频,教师再演示“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 实验,并让学生提出问题:

①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②水翼船为什么会在水面上飞速前进?

③向下吹乒乓球为什么球不会掉下来?

引出问题,要想揭开这些奥秘,就要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

这样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拉近了学生与物理学的距离,又有学生感觉与意识中不同的新奇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2   生活实验探究   学习物理知识

在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学案为基础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并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就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顺利地掌握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并能运用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相关的物理学现象 [3 ] 。

教师选取生活化的实验,对教材进行生活化的处理, 形成生活化的学案。学生以生活化的学案为基础,对物理学问题按照学案指导,从读书开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生活化的实验就是利用日常生活器具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倡导用日常器具做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如本节课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部分学案:

活动1:阅读课本P44页“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流体(气体和液体),流动时和静止时的压强有何不同?

(2)流体压强跟流体的流动速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实验1:图1,用手拿着一张纸条靠近下嘴唇,用力向前吹气。

观察现象:往前面吹气纸条会怎样运动?

现象分析:说明当纸上方有气流流过,它的压强会______________。而纸的下方气体没有流动,压强等于大气压强,由于纸的上、下方存在压强差,所以纸会向_____________运动。

[猜想]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_____。

活动2:操作实验图2,图3实验.

学生实验2:图2用双手拿着两张纸条自然下垂,靠近下嘴唇,用力向中间吹气。

观察现象:从两张纸张中间向下吹气纸张会怎样运动?

实验2现象:说明中间的气流流速快压强_____________。而外面的气流流速慢压强_____________,造成内外的压力差,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

学生实验3:图3两只泡沫小船并排静止在水面上,向两只小船中间冲水。

观察现象:向两只小船中间冲水,小船会怎样运动?

实验3现象:说明中间的水流流速快压强_____________。而外面的水流流速慢压强_____________,造成内外的压力差,所以小船会向中间靠拢。

[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上述两实验的现象 ?你能从中体验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结论]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_____________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_____。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实验观察、归纳总结,最后得到“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合作探究以师友互助小组学习为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师友互助多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例如本节,学生对“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有些模糊认识,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猜想,接下来自己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学生各抒己见,采用设计出一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分组探究、人人动手,进行实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获得合作成功的喜悦,全面发展各种能力。

3.3   回归生产生活  应用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还要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其归宿,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认识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使物理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产,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使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生产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生产的问题、解释自然现象,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3 ]。生活生产中的很多现象技术都与物理学息息相关,如本节课中“飞机的升力”。

本环节围绕“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这一问题,对机翼升力进行探究

活动3:阅读课本P45页“飞机的升力” 部分。

(1)制作机翼模型并进行实验,演示机翼模型的风洞实验。

分析:机翼在气流作用下向上升起的原因?

(2)补充“机翼升力”动画

结论:机翼上下表面由于空气流速不同产生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补充:“水翼船”内容

水翼船为什么会在水面上飞速前进?

让物理学回归生活和社会,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学生领会到物理学的价值,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志趣。

3.4   贴近生活训练 巩固物理知识

当堂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或实现,当堂训练又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编制贴近生活的习题和开放性的习题,并通学生当堂完成这一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设计作业时应选取最新科技背景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本环节设计如下一组贴近生活的习题:

(1)向下吹乒乓球为什么球不会掉下来?

(2)在火车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黄色的安全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两艘船为什么不能高速平行疾驶?

(4)汽车的空气偏导器有什么作用?

(5)种菜的塑料大棚为什么最害怕刮大风?

(6)卷进水漩涡中的人为什么不易逃生?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怎样理解这句诗的物理原理?

(8)乒乓球的弧圈球和足球的香蕉球是怎样形成的?(选做)

物理生活化课堂的教学,还要恰到好处地将物理学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用所学物理知识来分析、解决学生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布置一些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现象和生活器具使用的作业,并要求学生阐明其中隐含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3.5   生活制作发明 创新物理技术

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技能,研究方法来具体表现出来,学生实验包括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部分,能极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利用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小实验、小制作 、小发明是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3 ]。目前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性课题教学就是以小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紧密联系。由于学生自主性研究使其思维不受束缚,能自由发挥,不受课堂限制,有足够时间和空间进行创新,因而能极大地促进创造潜能发挥。

例如进行本环节教学按排学生制作:

①制作“喷雾器”

②制作“竹蜻蜓”(选做)

综上所述,在“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不但学习知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生活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教育呼唤我们树立新型的大教育观,它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树立运用知识建设社会的思想,强调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边守正.陶行知选集(三卷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3] 叶传榜.探索中学物理生活课堂教学模式[J] 福建陶研,2015(1):40-42.

作者:叶传榜

上一篇:剖析犯罪非刑罚处罚研究论文下一篇:农村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