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家庭教育投资论文

2022-07-03

摘要: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应坚持“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应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设计双赢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补偿性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和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家庭教育投资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家庭教育投资论文 篇1: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分析

摘要:对于赋有“富饶的贫困”之称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必须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对居住在凤凰县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随机抽样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了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与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效益、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家庭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偏差

文献标识码:A

1 湘西自治州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家庭背景

一般认为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孩子数量多、家庭劳动力少、家庭经济条件差会减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到孩子的上学。在民族地区,像湘西这样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农业人口大都占全部人口的90%以上,因此,农民的观念意识也直接影响着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笔者的调查结果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表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0以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45%、10%和15%。1001—3000元占的比重最大,占了将近一半;在人均3000元以下所占的比例更大,占了75%。也就是说农村家庭收入与其他地区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农民对教育的投人在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占很大的一部分,农民的教育投资负担还很重。

同时。在调查中。90%以上的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开支占到了总开支的30%甚至更高,而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的上学费用过重。

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愿意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愿意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由表2可见,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认为教育“很值得的”小学程度占了61.1%,初中程度占了84.5%,高中或中专占了87.4%,由于高学历以上的很少,笔者把此类归人了大学及以上,他们占了93.8%。可见家长的文化水平越高,越认为受教育很值得,即高学历家长倾向于重视孩子的教育,愿意给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

1、2 对子女教育投资

许多贫困民族地区“传宗接代”、“多子多福”观念根深蒂固。从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在湘西州,很多家庭都是4口以上的大家庭占到了70%以上,子女人口的激增导致了家庭负担的加重,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

在教育期望上,80.6%的家庭期望男孩能受到大学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78.5%的家庭期望女孩能受到大学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

在上学和打工的选择上,很多人便选择打工。笔者还对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目的进行了调查。对这一问题的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的方式。

调查结果表3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将来找个好工作和多学点知识的百分比相对较高,前者都占了35%,后者都占了55%。笔者认为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很实际的,多学点知识,提高素质,找份好工作,跳出农门,不做社会的最低层。而显示传统思想的“光宗耀祖”目的的比例已经是很小,人们的思想已经变得相当的开放。

1、3 教育投资结构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农民家长的家庭教育投资意愿上升,投资意识加强。从家长投资教育的目的上看,有近8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点知识,考上大学,并表现出强烈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意识。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与村民的聊天认为目前家庭教育投资意愿上升,投资意识增强,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1)投资目标单一与投资盲目性并存。

在本调查中,有22户派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22%。部分家庭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继续上学,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更重要的方面是这一类的家庭主要是想让孩子获得高等教育学历为脱离农村辅路。“让孩子直接回来务农或务工”的农村家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代表农民的本能愿望和近利思想,这部分农民认识到此时子女既有一定的知识,又基本发育成熟,能担当一般的重体力劳动或外出务工,能为家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2)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

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的投资,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投资。他们认为,只要为子女提供足够的金钱,舒适的生活、学习条件,似乎就已经万事大吉了,很少去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有些家长甚至向子女保证,只要能好好学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包括整理个人内务,就连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都一律包办,从而造成了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的局面。

(3)对子女投资过剩与对自身投资不足并存。

调查中,有近62%的家庭认为关心孩子成长,父母要以身作则,即要求孩子怎样,自己也要怎样——应该以身作则,如要求孩子努力、刻苦,父母也要勤奋、敬业。但仍有8%的家庭以家长的姿态来要求小孩,认为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还搞什么条件;同时,有30%家长认为这是两码事,父母就这个水平了,保证家庭的经济来源就行了,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情感投入上,89%家长表示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87.1%的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实行过奖励。其中较多的是实施了不花成本的口头奖励。

总之,通过对各种家庭教育投资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教育政策和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其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还是对子女的教育决策产生了影响。

2 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因素分析

2、1 经济环境

经济水平低下、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一定的观念总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因此,经济因素也是制约乃至决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存在,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技术含量低。因此,无法形成吸纳科技人才和发挥其更大作用的工作环境,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2、2 观念落后

农村过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教育存在很大的偏见,“书中自有黄金房,书中自有颜如玉”,人们把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看作是升官发财的阶梯。在男女教育上也存在偏见,男孩可以上学念书识字,女孩是要嫁人的,没有必要念书识字。但增加收益,必须增加投入,而且他们也认识到了这种投人包括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但他们把投入的增加仅局限于量的增加,希望于“多生致富”,他们认为“多生”可以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因此,长期以来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都十分低下。

2、3 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地区基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无形中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可以表现在:

(1)难以形成和强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动力。

(2)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其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很难形成一种能够刺激人力资源进行自我投资和自我开发的机制,个体素质不但不能很好的提高。反而会受到压抑和排挤。

(3)论资排辈及由血缘关系和平均主义来评价的做法仍还有一定的市场。

3 对策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城市和富裕地区一般家庭相比,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人是较低的。家庭经济是教育投入的基础,而较好的教育投入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现代教育设备,使孩子接受更多的信息;同时,家长也应相对地更多地面向社会,站得高看得远,更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教育孩子。反之当孩子获得较高的成就后,对本民族、本家庭也会有更大的贡献。

3、1 扩大家庭教育投入

作为家庭和个人要承担一定的学习费用的,可以理解为是接受教育的一种价格,这一价格同样对人们的教育消费或需求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如果过高,则人们将减少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调节的重点是通过加大投入,对民族地区接受教育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较大力度的补贴。

3、2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续型(3+x):在学生初中毕业后,对不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用技术教育。

(2)渗透型(3+0):在不改变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适当增设农业技术课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农业、职业技术知识。

(3)“9+2”教育模式: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孩子实行2年以内免费(或优惠)的“订单式”职业教育,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同时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3、3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采取以就业、产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提升人们对教育投资的预期,使基础教育投资获得理想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赵显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李忠斌,论民族教育投资不足的成因及其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作者:谈玉婷 曹清华

民族家庭教育投资论文 篇2:

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政策建议

摘要: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应坚持“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应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设计双赢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补偿性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和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发展;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财政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元化、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政府财政拨款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以地方财政为主的制度,规定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和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的原则和数量,开征了城乡教育费附加,非义务教育普遍实行上学缴费的制度,以及发展校办产业和有偿服务,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教育投入形式。针对民族教育的特殊性.要进一步深化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总的思路我认为应该坚持“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让投资主体选择愿意进入的领域,在竞争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用的最大化。因此,我们要在坚持该原则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民族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和进一步深化。

一、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

我们在前面对国家承担教育投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教育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国家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政府必须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拿出相当份额投资于教育,政府是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省、地(市)、乡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相应责任,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根据通知精神,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具体为:负责抓好本地区中小学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负责制定本县教职工编制方案,根据省政府核批的教职工编制总额,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决定农村中小学校长任免,负责教职工的人事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培训工作;保证教育事业费的法定增长,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和师生安全;安排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治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指导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乡镇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了地方办教育的自主权,对增加地方教育供给,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如以县为主后,镇、村推御责任,不再承担教育投资义务,学前教育成了无人照管的真空地带。

更重要的一点的,由于民族地区大都是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小,财政自给水平低,很多地方连发放工资都成问题,哪有资金投入到教育中来。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使地方财政的负担更重,如果解决不了地方财政的收入问题,其教育投资肯定是有限的,甚至是变相减少的。在这里我们以西藏的财政收支状况作一简要说明。

2004年,西藏GDP实现211.54亿元(如图1),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3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7.6l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10.60亿元,增长12.8%。人均GDP达7779元。从GDP增长速度看是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的,但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西藏GDP总量是很小的,和一个发达地区的县市水平差不多。

200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99亿元(如图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增长22.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14.5%,营业税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7%。同样要指出的是,中央财政补贴构成西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从国家自1978年到2002年国家财政补助占西藏财政总收入的百分比就可看出,1978年104%左右,1980年111%左右,1981年105%,在1984年达到了最高,中央财政补助占总收入近118%,以后便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1985年105%,1986、1987年各占100%,到了1987年便下降到100%以下,到1992年时,只占了,90%左右。随后10年,国家的财政补助一直维持着95%左右。也就是说,西藏GDP增长与国家财政补助高度相关,当国家的财政补助西藏的建设资金越来越多的时候,西藏的生产总值也随之成正比例的增加。

除财政收入以外,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财政支出规模很大,已是其财政收入的十几倍,成了事实上的入不敷出的财政收支局面。在这样的财政水平下,能够有多少钱用于教育是不确定的,是难以保证的。

我们再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2004年6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对贵州省德江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在他们的报告中提到:德江县教育经费缺口大,经评估测算所需各项经费总额5817万元人民币。其中校舍建设4900万元,图书、仪器添置324万元,资料84万元,培训20万元,贫困生救助396万元,扫盲40万元,县乡“两基”陈列室36万元,工作经费120万元。但可预算资金来源3800万元。其中中央省地专款2036万元,2004—2005年财政转移支付1500万元,2004年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170万元,“5321”工程126万元,部门帮扶254万元,银行贷款1500万元。目前尚差234万元难以筹措。截止2004年5月20日,资金到位情况:中央省地专款到位710万元,县自筹496万元,部门帮扶到位91.145万元,“5321”工程126万元。

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县级财力薄弱的实际情况,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对民族教育投资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国家承担绝大部分教育投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费用全免,也就是农村孩子读书家庭不需要支付任何教育费用,且能享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将此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

国家承担绝大部分教育费用到底有没有可能?韩洪文作了一个粗略的估算可作参考: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1,715亿元,增收2812亿元;2004年突破2万5千亿元,达到26,396亿元,增收4681亿元。2005年1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5%,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5,560.98亿元,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13,380.92亿元,增长19.8%。全国财政支出25,326.28亿元,增长17.3%。其中,中央财政支出6659.9亿元,增长6.2%;地方财政支出18,

666.38亿元,增长21.8%。从财力上讲,中央财政应可以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目前只算农村)负担下来。从数据上测算,粗略估计中国农村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保证其每月500元的收入,需要人民币232亿元。全国农村还有中学教师223万人,如果保证其每月800元收入,总费用是214亿元。两项加起来是446亿元,占2002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3%。而只占2005年中央财政收入的2.8%。

二、设计双赢的教育投资体制

所谓双赢的教育投资体制,就是我们在制度安排时,既要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给其他投资主体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其投资的预期目标。这种制度安排不在于选择谁是赢家,而在于选择不同的重点领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要“有进有退”。如此,在政府和其他主体投资的客观效果上是不存在明显界限的,或者说二者是连续的或补充的,因为各自的投资均产生了大量的正外部性,均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在某些领域,如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其他主体参与、介入的积极性不高,在有的领域如教育培训及中、高等教育领域的投资则十分积极,这与他们的投资动机相关。因此,为了实现双赢的结果,政府应逐步减少对中、高等教育的投资,把更多的投资机会留给社会其他主体,相反,此时政府则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把主要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基础教育。如此制度安排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不仅符合投资各方的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

三、建立补偿性教育投资体制

建立补偿性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在前面已论及,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是民族地区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可这些人才却极少回到民族地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所带来的收益不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因此,需要建立起一种补偿制度,让得到民族教育益处的地区和单位通过货币形式对其进行补偿。第二是民族教育培养的人才(尤其是农村人才)大都在为城市服务,农村家庭及个人所付出的培养成本也得不到补偿,使得业已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存在,所以也急需建立起一种补偿机制来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均衡,通过教育来缩小民族地区的城乡差异。按照经济学原理,理应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来解决农村教育投资的问题。由于农村教育的受益方是城市经济,可以考虑通过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让农村基础教育真正的受益方来支付这个投资成本,从而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的统一,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和城市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积累强大的后劲。同时,由于国家财政分担了许多原本需要农村家庭分担的教育支出,将为农村家庭节约大量的生产资金,这笔资金直接用于农村生产将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收益,这种现实的收益又必将有助于提高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形成教育投资的良性循环。

陈永正等完成的研究报告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短期看,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农民家庭支出的增加和收入的减少,因为要培养子女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就要求农民家庭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一方面,承担的学费、生活费等必然与子女受教育的时间成正比;另一方面,具有劳动能力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便是出外打工为家庭挣得的收入。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在短期内不但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而有可能会扩大这种差距。当然,从长期来看,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巨大作用会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必须在这些受教育者充当农业生产要素时才有意义。目前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所产生的位差的吸引,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向城市流动,成为城市居民,这就出现了农村承担基础教育成本是给城市工业培养劳动力的结果,农村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转化为城市居民,从而使农村教育投入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难以确定。

四、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让教育投资最终通过学生的充分就业及其就业收入来促进民族教育的良性发展,提高民族教育投资效率。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了就业率的下降和就业后报酬的下降,使很多人对读大学后能否实现其家庭和个人的预期产生了怀疑。而人们让孩子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孩子能有份好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当这个出口一旦出现梗阻,它向后波及的就是基础教育,直接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当前的实际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很多人不再选择接受高一级的教育而是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而这又直接威胁到高等教育的生存。如果此循环不破,双向影响带来的后果便十分严重。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设计民族教育投资制度的时候便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疏通就业渠道,激活上游投资。正如云南省临沧地区教育局罗开华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需求问题简析》一文中所说,政府应当正视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像实行农产品保护价一样,对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至少要保障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不低于平均水平。实际上,相对于庞大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的比例是很小的,提高他们的就业率,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刺激农村教育需求,重新唤起广大农村家长和中小学生的期望,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如何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第一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大致均衡。第二是在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联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让这一部分人即使未接受高等教育也能从事有较高技能要求的职业,能直接为地方、家庭和个人带来收入。第三,建立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流动,通过流动使得报酬平均化,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对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我国东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不仅源自资金、管理要素的不平等,而且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技术要素的不平等。因此,国家要打破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存在的东西分割局面,建立全国范围的劳动力市场。

今后还应大力促进西部地区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身份的平等,普及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提高基本素質,使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参与全国统一市场就业,以此扩大西部城乡劳动力输出力度,增加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如此一来,投资的重点仍然要放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培养技能型的人才需要更大的投入。政府应在具有竞争性的高等教育阶段减少投资,将这部分减少的投资集中用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通过两头的作用来打通整个通道,实现良性互动。

五、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

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归根结底应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让各类人才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人要素,变成能带来巨大收益的人力资本。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相应的对接平台,那就是和

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培养和投入机制。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与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脱节,一方面使人才感到学非所用,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是投资的浪费,因为人才的增量不能给民族地区带来应有的边际收益。

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看是第一产业所占份额大,第二、三产业还很落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可以说是处于饱和状态的,只不过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过少。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较少,同样也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鉴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首先要把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能够带动大量人口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作为解决居民收入的重要环节来抓;其次,西部地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才能打通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通道。为此,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指向就要随之转变,其投资的重点也要随之转变。那就是要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第二、三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基于此,政府和其他主体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除继续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外,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投资要随之跟上,积极发展民族地区各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解决好培养的人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本增加的主要途径,职业教育或“在干中学”则为另一个重要途径。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很大程度能够有机统一,因为农村的职业教育主要是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或其他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关的技能培训,而这种技能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这种教育由于其受益在农村,能够直接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因此农民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但是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并没有提供这样的职业教育机会,或者提供的职业教育不切合实际。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在另一种意义上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那些接受了相关技能培训的人在农村从事一些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

六、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根据下级政府在其管理所辖地区的义务教育时所产生的财政缺口,对下级政府给予的用于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补贴。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一个地区或行业,当资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一单位(△I)的资本投入,其效益就会减少。如果把这部分新增资本投入到其它地区或行业,产生的机会效益就会增加。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在东部地区,义务教育比较发达,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如果再进行专项补助,势必会产生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而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义务教育投资边际效益递增阶段。因此,应该侧重于对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贫困地区财政进行转移支付,提高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大都以教育专项资金的形式下拨,主要包括:(1)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3)职业教育专款;(4)师范教育专款;(5)义务教育专款;(6)特殊教育专款;(7)少数民族教育专款;(8)助学金。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西部及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从1995—2000年,中央财政拨款39亿元作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款,加上地方各级政府配套的资金,整个工程资金投入总量超过了100亿元。“工程”资金重点投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贫困县,部分投向经济困难、基础教育发展薄弱的省级贫困县。1995—1997年资助中西部地区的383个贫困县,1998—2000年资助西部469个贫困县,受益学校5万多所。

考察我国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还存在一些问题:

(1)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的调节效果甚微。税收返还以地区税收水平为基础,富裕地区得到的多,贫困地区得到的少,保持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没有起到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2)专项转移支付量少面窄,多为一次性投入,不能缩小地区间经常性经费差距。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为例,1995—2000年6年间中央对21个省、市、自治区852个县总共才投入39亿元。平均每年只有6.5亿元。相对于义务教育年实际支出1 500亿元左右的水平,作用极为有限。

(3)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机制,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被挪用、截留。

(4)配套性补助中配套比例设计不合理。“国家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工程”要求省及以下各级政府一律按1:2的比例配套,但只有配套资金的比例,却没有明确规定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责任。截至2002年9月底,中央共拨付30亿元专款,省级财政配套11.15亿元,地方自筹了35.74亿元,共计投入了76.89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只有地方财政的40%左右。另一方面,配套资金超出了许多贫困地区的负担能力,使基层财政负债累累,进一步加重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负担。

(5)未能根本解决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短缺问题。已有的转移支付项目以“普九”和改造危房为目的,以土建等硬件建设为投入重点,不是以平衡经常性的教育事业性经费为目的,因而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落后地区及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短缺的问题。

(6)目前省级政府基本上跟从中央政府实施转移支付项目,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没有表现出现。在有的民族地区,往往以财政困难为由对配套经费一拖再拖,有的作象征性的配套,真正有积极性的是向上级政府争取更多名目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财政转移的效果打了折扣。

要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整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结构,实施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财政转移支付收入效应是指地方政府接受了中央政府的补助款后,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放松课税努力,从而私人部门的收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替代效应是指地方政府接受了中央政府的财补助款后,提供公共产品的实际成本下降,从而倾向于扩大公共产品供给规模。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不同,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也不同。无条件财政转移支付只产生极强的收入效应,而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财政转移支付则既有收入效应,也有替代效应。

假定地方政府提供两种公共产品A和B,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时指定只能提供公共产品B而不能用于A,且要求地方政府按1:1的比例提供配套。在转移支付前,预算约束线为CD,社会无差异曲线为I,CD与I在E点相切,这时地方政府分别提供GA和GB的公共产品。如图3所示。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后,新的预算约束线变为CD’,且 OD=DD’,即地方政府可提供公共产品B的能力增加一倍,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I’与CD’相切于E’,这时,两种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分别为GA’和GB’。由此可见,中央对地方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财政转移支付产生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提供公共产品B的成本相对较低,地方政府愿意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由于地方拥有更多的财力,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财力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A。

因此,在对民族地区教育实施财政转移支付时,更多地实施有条件不封顶配套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刺激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教育。

第二,进一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使之成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为此,扩大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增加人员经费等固定支出,把一次性投入逐步转变为稳定的经常性经费。对配套性补助要重新设计和确定较为合理的配套比例,使之与各级政府的财力相匹配。

第三,实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监督机制,防止转移支付被挪用。通过立法来加以规范,加强监督,在义务教育专项拨款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第四,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订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测算制度。计算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额度需考虑义务教育标准支出和义务教育标准收入,同时也要考虑下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努力程度。测算经费需求和财政负担能力时,要采用因素法,严格按标准公式分配,公式中包含了受助对象无法控制的因素,分配资金的多少也不受地方政府教育决策的影响。

[作者] 李忠斌(1965—),男(土家族),湖北利川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

(责任编辑:石 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忠斌

民族家庭教育投资论文 篇3:

家庭微系统视域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  要: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是时代赋予家庭的重大使命,事关民族、国家的未来。家庭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摇篮和重要场所,但是,通过实地走访和随机采访发现,家庭在青少年教育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着问题,面临着挑战。本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状中分析原因,提出重视家庭建设、家庭要担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积极探索引导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成长成材不仅关系每个家庭,而且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必须重视青少年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民族复兴的时代需要,也是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需要。家庭作为青少年接受价值观教育最早的地方, 是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摇篮,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从家庭微系统视域出发,准确分析家庭教育中尤其是在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积极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家庭及家庭教育

Bronfenbrenner在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微系统概念,他认为微系统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直接接触的环境中所经历和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在家庭这个稳定系统中进行家庭成员间的交互作用时,形成了特定的交往模式,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家庭结构,家庭或家庭内成员不断与家庭外成员或家庭外系统发生交互作用[1],让稳定系统又具有开放性,家庭是个开放性系统,這个系统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家庭是人类最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辞海》中指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终生的一种社会活动[2]。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中指出,狭义上,家庭教育是由家长(或家里长者)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上,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3]。邓佐君提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能够培养孩子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性的教育活动,是家庭职能的体现。”[4]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即为家庭的环境、氛围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识地、直接地、间接地贯穿子女一生的教育影响的家庭实践活动和家庭成员间发生的各种互动。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家庭教育更倾向于家长的思想、行为等言传身教的影响,其内容具体包括智力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父母对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执着专注等道德品质的教育,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父母身心健康,才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阳光豁达、自信勇敢的品质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尽管每位父母学历、工作背景等不同,但在帮助孩子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知识积累方面的初衷是相同的;尽管家庭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不同,但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成长,都希望孩子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家庭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和不同成长环境以及不同性格、不同情(智)商的孩子,传承父母的性格、知识和能力也不相同,父母挖掘孩子其潜能和其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家庭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和具体性,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奠基石。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家庭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延伸。把家庭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以德树人、以德启智、以德赋能、以德强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着眼未来,把家庭建设与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但是家庭教育的现状尤其是以家长为主体、以家庭为主阵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存在不足。

(一)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现状

首先,城市家庭教育环境优于农村。城市家庭父母大多都在孩子身边,和孩子朝夕相处,孩子能够得到父母的日常陪伴、引导和督促;城市家庭父母文化水平普遍高于农村父母,相对了解和重视孩子学业情况和身心健康。但城市父母受“家庭本位”教育观念影响,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成才是家庭的大事,一味地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反而不利于孩子性格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使孩子呈现心理亚健康状态,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农村家庭教育父母缺位严重。尤其是山区,农村家庭因经济原因,父母不得不远走发达地区打工挣钱,隔代教育现象严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家庭关爱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孤僻,行为、性格、习惯的养成也缺乏家长的示范和引导,家庭教育无法配合学校教育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最后,不少留守儿童又是隔代教育,祖辈们无法应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学校、家庭、社会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灵成长、价值观形成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孩子行为出现偏差、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心理欠缺甚至扭曲,出现逃课、厌学、早恋现象;甚至出现偷财物、侮辱师生、不珍爱生命等现象。由此可看出,家庭经济收入差距拉开了城乡家庭教育差距。

(二)新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与挑战

1.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无论城市、农村,父母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让孩子承受着家庭的期望和压力,但由于父母在知识结构、教育方法方面的欠缺,许多独生子女大都性格孤僻、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人际相容性差、注重享乐、自私自利等特点。此外,家长重分数轻道德,过分重视智力教育投资,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反映出的问题是祖辈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辅导孙辈学业困难,与孙辈在精神和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代沟,无法应对青春期的孙辈。尤其是流动家庭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父母因自身文化素质、道德认知出现偏颇,当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时,受到社会负面的道德认知影响时,父母又因时间、空间等原因无法成为道德知识的给予者、道德问题的咨询者和道德行为的示范者[5],导致孩子的道德行为长期处于放任状态。

2. 新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政治、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新时代教育的城镇化、信息化、本土化等因素影响,社会上呈现多元价值取向,世俗化、物质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佛系”青年等风气意识逐渐高涨,给青少年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青少年群体中物质化、利益化、现实化、功利化等价值观念广泛存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孩子普遍不珍惜他人的劳动,微博、微信、手机媒体和社交网络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科技给青少年的学习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改变了青少年游戏和消遣方式。父母面对“互联网+”“云教育”等新生事物,适应力不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隔代教育现象严重,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风家教资源流失,青少年对外界影响缺乏理性思考和正确判断,物质化倾向和精神信仰的缺乏对家庭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也形成了一定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从上述家庭教育现状与总结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内容和家长教育能力的偏差,导致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养存在一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家庭教育内容与特点,以及新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本文从重视家庭建设,家庭要担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引导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缩小城乡差距

拉开城乡家庭教育差距的因素之一在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为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依靠农村自身资源优势,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走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发展道路。首先,应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盘活农村经济,用活农村资源。其次,健全城乡互助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农村就业,培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再者,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一致,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最后,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定期深入农村学校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指导家长如何有效进行家庭教育。

(二)重视家庭建设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永远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场所。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人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家庭建设最核心的就是价值观的建设,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第一环节,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一生。针对流动家庭呈现出的问题,学校可为家长搭建学习平台,家长可参与家庭教育培训,提升家庭建设水平,平台还可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专业课程与指导。因为良好的家教、家风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向上向善成长。由此可见,家庭建设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关系青少年未来方向,也是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得以践行的重要基石。

(三)家庭主动担责

在积极做好家庭建设的同时,家庭也要承担起青少年的抚养责任、管理责任、教育和情感交流责任。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影响重大,一旦家庭教育责任缺失,就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统美德的塑造在家庭,青少年成长的根基在家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底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承担起守护价值观的责任,自觉地为青少年道德礼义的实践提供帮助,大力倡导优良家风,培育核心价值观,以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建设。

另一方面,家长要自我提升,了解现代教育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学习现代科学育人知识, 以良好的形象为孩子作榜样,教会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是一场修行,需要父母一边学习一边前行,才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四)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首先,父母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育人观念, 父母要营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学习型家庭氛围,在家庭的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其次,树立全面发展人才观。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第一场所,要注重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完善其知识结构,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品质的提高,从而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再次,树立科学成才观。急功近利、操之过急的育人观难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善于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第二,在家庭中,要营造宽松环境,教育孩子树立科学荣辱观,要学会用期待、信任、赞扬和温暖等理性的爱促进青少年的成长。第三,將核心价值观培养植根于青少年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健全人格、乐观自信。

(五)创新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家庭可利用寒暑期,开展户外活动教育实践。比如野外用餐光盘行动,户外生存技能教导,一方面教会教育孩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另一方面帮助提升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或者带孩子到红色教育基地或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聆听红色藏品故事,缅怀革命先辈,激发爱国热情,通过研学旅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引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父母应多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参观“红色少年”专题展览和体验活动,依托书店或者少儿图书馆的红色资源,如观看红色电影,讲演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连环画等书籍,帮助青少年补足精神之“钙”,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别开生面地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其次,形成家校共育合力。配合学校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和家庭教育讲座,形成家校共育强大合力。比如配合学校开展组织的亲子读书会、“经典诵读”体验活动,红色故事讲演,“对照先辈·学思践悟”“红色精神伴成长”“公益劳动”等主题班会活动,把价值观的构建从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这样有利于青少年思想境界、思维视野的提升,对青少年个人层面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为青少年行稳致远领航掌舵。

最后,家庭培育要做到“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教条,更不是口号,而是青少年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行为规范,更是青少年共同的精神追求,需要青少年始终如一地坚持。只有融入青少年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学习实践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比如父母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参与果子采摘节助农活动,或插秧、农民丰收节等体验活动,引导孩子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快乐,收获成就与责任,并由此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劳动品质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亿万家庭幸福,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父母要提升境界、拓宽眼界、守住边界,主动担起青少年家庭教育主责,以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建设,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创新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培育时代需要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 徐文华. 高中生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7.

[2] 曾丽芳,陈云. 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师道·教研,2018(07):17-19.

[3] 黄礼智. 谈谈家庭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16(12):32-34.

[4] 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瑞红. 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几点建议[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7):47-51.

(責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史朝霞 王开莉

上一篇: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论文下一篇:时空观念之视觉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