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9

Basedon“NationalCharacteristic”ArteducationDisciplineConstruc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University【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篇1:

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之理论研究

[摘要]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的提出、确定、发展,反映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和成熟程度。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民族教育学 学科建设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贾月明,琼州学院教科院讲师;陈宇明,琼州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海南三亚572000)

一、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民族教育的概念

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探讨和争议至今仍在持续,笔者截取中国知网近20年的研究成果予以整理。蔡宝来于1993年提出:“广义的民族教育,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成员进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狭义的民族教育,指在民族地区对民族学生进行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王铁志在1996年指出:“少数民族教育简称民族教育,指在多民族国家里实施的,以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为专门或主要培养对象,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带有民族特征的教育。”滕星在1998年指出:“广义的民族教育是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称少数民族教育,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他在2001年与哈经雄合著的《民族教育学通论》中指出:“民族教育重点是以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为对象,所实施的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级各类教育。”此后,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研究一度中断,仅有金志远发表文章对民族教育进行了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的研究。直到2011年,有学者提出:“我国的民族教育是在少数民族中实施的以民族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跨文化教育。”以上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民族教育的培养对象、特征及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的。笔者认为,在学科建设中,民族教育的概念只应侧重于教育对象及特征的界定,且应特指少数民族教育,因此应将其界定为:在多民族国家里,以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或居住在少数民族区域的人为教育对象,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其民族成员身心发展,且带有民族特征(如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民族区域)的活动。

2.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归属

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民族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蔡宝来认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民族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民族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王鉴认为:“民族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民族社会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民族教育现象认识的概括和总结。”陈·巴特尔的最新研究认为:“民族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教育存在……,可把民族教育研究分为民族教育活动研究、民族教育观念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之研究。”笔者认为,这些提法要么不够全面,要么哲学意味较浓,用作学科建设用语显得难以理解。综合考究之下,倾向于认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少数民族教育现象、是一切培养民族教育受教育者活动的外在表现和表面特征;民族教育学则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揭示少数民族教育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判定民族教育学科性质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标准是其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民族教育现象亦即民族教育活动,它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又以人的心理为独特的研究对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烙印;从结构上看,民族教育现象划分为宏观民族教育现象和微观民族教育现象,研究民族教育事业(宏观民族教育现象)的宏观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民族教育活动(微观民族教育现象)的微观民族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据此,民族教育学应归属为人文社会科学。

二、民族教育学的研究领域

关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王鉴综述了1990年以来国内的研究成果,它包括部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民族幼儿教育、民族初等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交叉边缘学科:民族教育政治学、民族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社会学等;分支领域:民族教育基本理论、民族双语教学理论、民族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等。哈经雄、腾星倾向于认为民族教育学还应包括移民教育、跨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等领域。陈·巴特尔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根据我国教育学元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成果提出,“民族教育学从整体性观念性存在分为民族教育概论、民族教育原理和民族教育哲学三个类别;部分类别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他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划分,并进一步指出“最高层级上的民族教育反思性存在主要包括民族教育研究论、民族教育学和民族教育学科发展史三个部分”。而王鉴、哈经雄等人对民族教育学的划分显得有些笼统,且不能完全周延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陈·巴特尔的划分则比较细致,但略显凌乱。笔者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石佩臣教授对教育学科的分类对民族教育学进行划分。民族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亦是一门应用科学,没有理论的支撑,它便不能称为科学;若不用来指导实践,它便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显然,民族教育学可划分为理论学科、应用学科两大类,因其发展还需进行元研究及技术支持,故民族教育技术学科必不可少。具体来说,理论学科包含通论和各论两大类。通论指民族教育基础理论。各论分为分类学科和交叉学科。分类学科如民族学前教育、民族初等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成人教育、民族特殊教育、民族比较教育、民族家庭教育、民族农村教育、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民族社区教育、外国民族教育、世界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史、民族教育学科发展史、民族师范教育等;交叉学科如民族教育哲学、民族教育社会学、民族教育政治学、民族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伦理学、民族教育法学、民族教育统计学、民族教育测量学、民族教育卫生学、民族教育科学学、民族教育未来学、民族教育生态学、民族教育文化学、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工程学、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与宗教等。应用学科具体包括民族教学论(如民族学校课程论、民族双语教学论、民族多元文化教学论、民族教育教学论、民族学校课外活动论等)、民族学校德育论、民族学校智育论、民族学校体育论、民族学校美育论、民族学校技术教育论、民族教育管理论(如民族学校管理论、民族学校行政学)等几个部分。民族教育技术学科具体包括民族教育研究法、民族教育各科教学法、民族教育元研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繁杂的民族教育领域便井然有序了。

三、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这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方法应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除了运用一般科学所用的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外,还需形成其独特的研究方式,而这些方式绝不能忽视民族教育科学的显著特点,即客观与主观、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的融合等,绝不能忽视鲜活的民族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

1.民族志田野研究

民族志研究法主要包括确定民族志的研究对象、民族志中的‘参与观察’与民族志报告的撰写(叙述结构、叙述方法、叙述者角色定位)三个环节。田野调查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包括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几个环节。田野调查是所有民族志研究设计中最具特色的要素,有助于衔接好理论与实践,指导民族教育学者。在这里,田野具有民族生活区域这一特定的时空边界,有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特定的立场蕴意。因此,田野调查不只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也是实践和行为。整体性分析租比较分析是对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理解和解释的方式,是构建民族志的重要手段。民族志田野调查强调整体性和参与研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直观性、可靠性。民族教育研究采用民族志田野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然而,民族志田野研究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不能解决诸如民族教育的本质、民族教育的规律、民族教育属性、民族教育功能等问题。此外,田野研究因强调个案研究,过度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问题而导致结论难以推广;存在忽视文献,缺乏逻辑、效度和信度等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实证研究,经过概率逻辑和数理统计的结论与样本的选择有关,往往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民族教育研究只采用一种研究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通常需同时交叉运用几种方式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普适性和说服力。

(二)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这种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设计,重在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直观再现揭示教育现象的“质”并对教育行为进行“意义解释”,主要包括发现一个值得探究的教育现象、有目的地选取一个或几个研究参与者、从所选取的研究参与者身上搜集故事、按一定逻辑顺序重新叙说其故事、撰写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检验研究报告的效度等几个程序。此研究方式与民族志研究的重要不同在于它关注人的个体性经历,关注个体的内在世界与价值理性,注重体验、凸显意义,关注微观分析,并反思教育价值,是一种质的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既需从宏观上分析民族教育现象,亦需从微观上考察民族教育活动,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民族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教育叙事研究亦有不足之处,如缺乏科学的思维和论证严密的理性分析,强调个案研究,难以推广;叙事素材的可靠性会因研究参与者的自我保护和防御而降低,研究者在重新叙说素材时也会带有主观色彩,其带有的个人判断使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因此,运用此研究方式时需注意鉴别材料的可靠性,全面、准确地引用研究参与者的话语,加强教育叙事自身方法的建设和学术规范的训练。当然,对教育叙事研究不能以自然科学定量研究的标准来衡量。

(三)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辨别事物之间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方法,它是教育研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我国学者将比较研究分为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等几类。加里多提出了一套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阶段理论:“确立问题与提出前期假设;限定研究,包括限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描述研究(分析阶段);提出比较性假设;比较研究(综合阶段);跨学科比较研究;撰写比较研究报告。”其中的分析阶段是关键。民族教育研究因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我们对它进行的分析研究既可采用定量分析,也可进行定性分析。前者一般包括问卷调查、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后者一般包括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文献分析、经验描述等。比较研究法融合了民族志田野调查、叙事研究的优势,它们互为补充,通过长期深入的现场观察、材料叙述为民族教育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研究可得出科学严谨的结论。我们可在民族教育学科交叉领域及民族教育史、民族教学论等领域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民族教育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使用比较研究法,在方法上需坚持本质的比较,通过大量典型的材料分析其内在关系;在材料选择上,需尽力做到客观、全面、准确、真实、高质,使比较材料之间有可比性;在过程上,需尽量依程序进行,才能保持结论的科学性。

(四)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教师群体)系统而公开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行动研究是由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几个阶段所构成的螺旋式循环加深的发展过程。其中,反思是行动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行动研究方式最具特色的地方,其主要任务是分析、评价研究结果。反思的具体内容包括“问题界定是否明确”、“研究是否按计划执行”、“研究方式是否合理”、“研究效果如何”、“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如何”等几个方面,经过反思,制定出的下一个行动目标将更具合理性。行动研究关注的是教育实践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和教育叙事研究相结合,共同探讨具体民族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行动研究因有具体的程序和步骤可遵循,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上至民族教育研究者,下至实践者都可信手拈来,但在使用中需坚持情境性、合作性、参与性、自我反思等特点,才不失行动研究之本。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贾月明 陈宇明

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基于“民族特色化”发展的美术教育学科建设刍议

Based o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Art educati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The University

【摘 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提出民族特色化发展是美术教育学科建设顺应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意识的觉悟和价值凸现。也是高校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 民族特色化 学科建设

【Key words】advanced art educatio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对美术人才及艺术消费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各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进行了系列教育改革,这种教育改革包括教育体制、教育方向等在内的反思与探索,且已形成一股潮流和趋势,其共同的目标就是必须积极加强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的转变,努力打造特色品牌。高校要想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通过特色化来挖掘自己的生存空间,取得竞争优势。当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地处内地高校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美术教育,应保持清晰的发展脉络。搞好专业布局,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发挥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探讨以民族和地域特色引领美术教育发展,以学术研究深化特色的内涵,理论与实践并重;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强化竞争活力,拓展生存空间。彰显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特别是凸现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并形成个性与特色是本地高校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于学科和学科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已经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学科在《辞海》中有着明确的定义,是“学术的分类, 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和“教学的科目”。“学科是指按照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对在科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进行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科学的划分和界定”。学科建设则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建设活动, 是集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 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是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工程,是高校美术专业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认为: “学科建设是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有某些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都达到一流水平”。由此可以看出,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长期的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提出以学科建设促进“民族特色化”发展,是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因为民族特色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品牌象征。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是因为它有自己特有的东西;一个国家若要成为该民族的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体现其民族精神。

中国素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以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闻名于世。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地域性、宗教、习俗、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在数千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各民族文化艺术相互交汇、融合,共同构筑、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创造人类共同的财富。内地高校特别是地处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打好“民族”这张牌。充分发挥所处地区的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优势,融丰富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高校美术教育中,构建校本专业或特色课程,通过教育与教学实践,逐步形成民族特色浓厚、地域色调鲜明地学科办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以此创建特色品牌,立足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于不败之地。

民族特色化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首先:其价值取向是建立在本身的文化属性上:祖辈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是全世界各民族鲜明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古老民间艺术都面临着断层失传的威胁,民族文化多样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政府、学者、各界人士正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保护各自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 例如,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藏羌民族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藏羌文化艺术资源,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破坏。处于极重灾区的羌民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这种关注除了灾区受灾民众的家园重建外,更多的是受到了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对灾区羌民族的精神家园的重建——那就是羌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身处该地区的民族高校美术教育本身就担负有承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责任,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优势,以一种民族文化责任感的姿态,积极、主动承担起羌族民间美术各项研究工作,立足于本土羌族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转变办学理念和模式,创建特色,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校美术教育自身的教育功能体现:民族特色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美术学科人文价值的一种体现。美术教育要强调“文化”,“要让文化的辉光映照美术教育”。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再次,民族文化在特定区域又可称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更需要建立在以教育为目的的平台上开展。

“高校特色化发展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高校特色化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 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规律须与一定的社会、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谐调相适应,高校的美术教育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要建立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尊重和认同感。其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体现美术教育的文化性,要有明确的民族文化意识。特别是置身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特定区域环境里,要让民族文化意识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美术是文化的载体,美术教育也应该是在一种文化的关照下的学习过程。这不是艺术上的创举,而是“文化”的觉悟。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作为美术学科,要想真正建立起一个特色鲜明而又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首先是要深刻地理解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的定位。其次还要深刻地认识到地方高校,尤其是特定在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自身的优势和潜在资源是什么。再次是要深刻地总结自身发展成长的历史,认真吸取和借鉴其他同类艺术院校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周密筹划和具体落实,践行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民族特色化”发展的学科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梁传杰. 学科建设理论与务实[M].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尹少淳. 让文化的光辉映照美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6(01).

[3]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一小组. 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2002 年)[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作者:罗晓飞

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篇3: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促进云南民族教育科学发展

一、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发展云南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求真务实,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云南省教育系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动员和激励广大师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体现到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迫切需要。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各民族分别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进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新中国建立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形态各异,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不发达,文化教育一片空白,“文盲遍地”是当时的现实,很多少数民族靠数豆、结绳、刻木记事,没有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到了云南民族地区,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现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文明在云南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经过6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重视下,云南民族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发展,改变了文盲充斥,文化人奇缺的状况,并于2010年与全省同步,通过了“两基”国检。在云南民族地区建立并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各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中专生、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

云南民族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自然、观念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云南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与需要脱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双语教育等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面对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的维稳任务十分艰巨。

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应抓好的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云南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关键是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结合云南民族教育发展实际,找准云南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促进、推动形成符合云南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机制,实现云南民族教育与全省全国同步发展,让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要以努力办好各族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现民族教育与全省全国教育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为主线,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云南“桥头堡”建设,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精神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和理科教育为抓手,推动形成符合民族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巩固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提高民族院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确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云南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云南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民族基础教育巩固提高工程。开展学前免费教育试点,将民族地区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范围。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以政府办园为主,按需举办以母语授课为主的双语幼儿园或学前班,在推广国家通用语的同时,解决好少数民族儿童不通汉语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抓好民族学校数量的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学校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工作要以理科教育为突破口,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明确理科教学专业化标准,建立健全并强化对理科教学的监测,全面提升民族地区数理化教育水平,使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不断缩小民族教育与全省教育的差距。

(二)民族教育高中阶段发展工程。抓好省定25所寄宿制民族中学的改扩建。扩大现有各州、市、县寄宿制民族中学的高中办学规模。将云南民族中学扩建为5000人规模的一级一等完全中学。在省、州市所属的省一级完全中学开办民族高中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使各州市、县现有中等职业学校都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整合资源,集中办学,在民族自治州组建职教中心。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区位优势,与东盟各国和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交流和合作。

(三)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工程。充分利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211”工程建设机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将云南民族大学建成规模不低于4万人的、有鲜明民族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争取中央支持,在省会昆明建立面向全国、覆盖全省、规模不低于1万人、生均拨款与普通大学生相同的云南省国家级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教育基地。完善大中专招生对边疆、农村、高寒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继续在省属大中专学校开办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大中专班,开办特有民族本科班,每年各招收1000人。省内各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时,要按照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尽可能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生,保证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稳步增长。积极创办民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依托普通高校设立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加快民族地区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增加省内各高校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加大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四)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创新机制,突出实效,继续实施“两个工程”(即“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干部教师培训力度和资金、项目扶持力度。以对口支援方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广泛建立合作和结对帮扶关系,争取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省级示范高中为云南开办民族高中班。争取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现在基础上,开办云南特有人口较少民族高中班,每年招收50名优秀学生。争取上海市按照“西藏班”或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的模式在上海名校开办“云南省少数民族高中班”,每年招收300名优秀少数民族应届初中毕业生到上海就读高中,学生高中毕业后在上海参加高考,享受上海的高考政策。每年选派500名中小学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学科教研员到发达地区顶岗挂职,在实践中接受一年的全面培养。

(五)双语教育工程。重视发展学前双语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把双语教学教材建设列入云南教育发展规划,予以重点保障,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重点扶持。依托云南民族大学建立云南省双语教师培训及研究中心,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民文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经费,专门用于民文教材的编译、审定、出版发行、教师培训和科研。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六)国门学校建设工程。改善边境地区办学条件,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水平,在8个边境州市新建4所3000-5000人规模的州市级民族中学,改扩建4所州市级民族中学,规模不低于3000人;在边境25县重点建设好25所高完中,100所标准化初级中学,200所标准化小学;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一批办学条件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国门学校。

(七)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鼓励支持学校挖掘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推进以校本教材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综合实践活动并行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技能学习,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促进作用。

(八)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继续实施中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鼓励省内各类高校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和培养,重点加强教育、科技和经济等领域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保证我省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以及重点建设和重点工程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需要。争取部属高校特别是顶尖名校安排专门指标招收云南特有民族学生的计划。加强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的合作,劃定每年在云南的招生比例,创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任教。

(九)贫困学生救助工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民族学生进行资助。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的资助面,100%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制度,使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资助,落实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资助和免费政策,并提高资助标准:小学生均1000元/年,初中生均1500元/年,高中、中职生均2000元/年。对基诺、布朗、普米、独龙、德昂、阿昌、怒、景颇等8个人口较少民族和佤、拉祜、傈僳等3个特困民族的各级各类在校贫困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十)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等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实施“国培计划”等国家和省的教师培训项目,优先安排少数民族教师和在民族地区从教的教师,以对口支援的方式为少数民族教师和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创造更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用5-10年的时间,按学校发展的需要,对教师实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抓好云南民族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及综合统筹工作。省政府要全面担起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导重任,对全省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综合统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措施,切实解决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特殊困难和问题,高效推进,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落实民族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健全保障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建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把重视民族教育,确保民族教育投入,为民族教育办实事等,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支持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加快民族教育立法工作,加快制定、颁布《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把民族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中央扶持的有关教育的建设项目要向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倾斜;省级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量部分优先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国际组织教育贷款、海外和港澳台教育捐款,要重点用于民族地区;城市教育费附加要按中央规定,划出一定比例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统筹基本建设费要向民族教育倾斜;省、州市、县(市区)要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并逐步提高标准,重点用于改善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在同等条件下,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民族地区地方本级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要切实做到“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困济贫”行动,对纳税人向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扩建学校包括民办公益性学校,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并减免城乡建设配套费等相关税费;对勤工俭学、校办产业以及为学校提供生活服务的相关产业,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适度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政府要大力改善民族地区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建立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特别津贴。对到少数民族乡镇以下(含乡镇)学校任教的大中专毕业生,其试用期工资按同等学历毕业生定级工资标准执行;在少数民族乡镇以下(含乡镇)学校任教10年以上的汉族教师子女享受当地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有关优惠政策。加快民族地区教师医疗、养老及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革学校用人制度,让学校拥有选人用人的权力,各地要按学校实际发展需要配齐学科教师并根据教师发展需要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四)加大对民族教育的宣传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教育的宣传力度,畅通渠道,及时宣传、表彰在发展民族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对在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对口支援、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以及捐资助学等方面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大力表彰和宣传,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者:徐忠祥

上一篇: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论文下一篇:施工机械保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