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是国家推进民族教育的两个关键时期教育,在培养民族地区的教育性人才和推进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展民族地区综合经济水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探讨两类教育体制的内涵及其衔接点,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地区文化层次提供了理论铺垫。

第一篇:民族教育论文范文

民族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略论

摘要: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较好地体现了自身办学宗旨和办学优势。重视学科研究和教学成果转化、分层次有机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等是实施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步骤。探索适合民族高校民族民间美术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范式意义深远。

关键词:民族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

文献标识码:A

艺术人类学家格罗塞认为,艺术的起源不是以纯粹审美创作的,而是以实用为目的,审美目的是次要的,一些装饰艺术只是被当作实用的象征和标记。张道一先生称民间美术是“为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是以农牧渔民、城市市民以及手工业者为主体创作的。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以及专业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而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间美术在其产生、发展和流传的过程中,显示出与现代艺术不同的特殊性质。孙建君先生认为它具有原发性、集体性、承传性、区域性和工艺性的多个特征。其中的区域性指民间美术的民族性特征。从艺术人类学角度看民间美术的区域民族特征尤为显著。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民间艺术源于人类早期社会,相对于汉民族民间美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属于民族民间美术。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

依照美术学的基础分类看,广义的民间美术通常包括民间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中的绘画包括历史遗留的岩画、壁画、布画等诸种。现今所发现的这类遗存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广西花山崖壁画和新疆克孜尔壁画,以及藏族唐卡等。民族民间雕塑有各民族用石、材、竹、金属、泥和陶等材质雕刻的神像和装饰雕塑等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在我国少数民族造型艺术中占有较大比例,种类繁多,如刺绣、蜡染、剪纸、编织、织锦、竹编、漆器、器刻(刻、骨刻、木刻等),以及金银工艺等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实用性强,例如苗族、土家族、侗族的刺绣和织锦:贵州苗、侗、布依、水和仡佬族等的蜡染工艺,以及彝族的漆艺等等,反映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方面的特色。建筑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苗族、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蒙古、哈萨克和藏族的帐篷式和毡包式住宅,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的井杆式和干栏式住宅等等。民族民间美术贯穿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风俗民风,显示出各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情,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资源宝藏。在大量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保留着更多的古老式样,原始艺术形态或称之为原生态形态特征显著,是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繁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民间美术的当代教育价值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服务,高校专业美术教育承担着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在当代,民族民间美术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从总体上看民族民间美术有文化艺术价值和经济实用价值两大基本价值。说它有文化艺术价值,主要指艺术审美和文化传承而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日渐炙热的今天,民族民间美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是我国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形象大使。说它有实用价值,是因为它属于生活实用艺术,具有发展经济的作用。从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看。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民族民间美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涵盖了经济的、市场的、产业的,乃至就业和旅游的价值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民族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受到高度关注。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呼吁当代教育肩负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肩负起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应尽职责。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强调要重视民族民间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把原创艺术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族民间文化在高校深化教育改革中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并越来越全面、积极地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当中,并在遗产保护工程方面发挥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并组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学科,在更广阔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高校是承担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研究、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责无旁贷,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必须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当前,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民族地区大量急需的各类少数民族专门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有义务通过抢救、保护与教育,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所需要的人才,并把各民族民间美术的“审美”注入到公众的精神世界之中。对于民族高校而言,民族民间美术具有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

三、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发展取向

我国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大多自上世纪90年代开殆大力发展,在13所民族高校中12所都开设有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各校在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上基本沿袭专业院校、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院校的专业美术教育体系和模式。在专业发展初期,遵循成熟的专业体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雷同的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办学宗旨,不利于专业发展竞争。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理应探索走适合自身规律的发展道路。

广义的高校专业美术教育主要包括以绘画、美术学、雕塑和艺术设计,以及新兴的动画等专业教育,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专业美术教育都开设了这样的专业,有的专业艺术院校还可设立了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我国现代的专业美术教育从上世纪初的新式美术教育发展而来,当时洋务运动以“实业救国”宗旨实施实用美术教育。设立图画手工科: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术教育以“纯美术”的美术创作人才培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20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扩大实用美术教育,普遍设置工艺美术、装饰艺术或装潢等专业。受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影响,自1983年1995年,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转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并且以艺术设计教育为主。培养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确立了艺术设计在专业美术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现代艺术设计以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

的设计内涵为主线,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质、创造力的人才为目标,传统的以手工技艺教学为主的工艺美术教育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消失殆尽。

民族民间美术的大部分属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凝聚着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成为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民族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以工艺美术行业的传统技艺、生产工艺、创作设计的传承和发展为主线,在技艺和文化积累意义上的价值是在任何时代都无法替代。现代专业美术教育已经开始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把教育的本质思考与民族美术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思考紧密结合。民族高校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既符合这一趋势。又弥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教学的缺失。

民族高校进行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具有诸多优势资源。首先。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学科资源,各民族高校均设有民族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其次,民族院校大多建有民俗博物馆、区域民族美术研究所、学报、民族文献资料库信息资源;再者,民族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必修和选修课程及民族地区的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此外,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还形成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的平台优势。因此,依托区域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深入挖掘研究,普及民族民间美术知识,强化民族民间美术的专业教学,最大程度突出社区民族民间美术的特色,形成特色优势专业,是民族院校专业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改革思路和选择。

基于以上理由,各民族高校已初步探索了民族美术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发展思路。如青海民族学院和西北民族学院依托西北藏民族传统美术唐卡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下分别开设“民族工艺美术方向”和“藏族唐卡艺术方向”。青海民族学院艺术学院坚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本着挖掘、抢救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宗旨,率先将民族文化遗产“热贡艺术”融入到高校专业教育体系中;而云南民族学院的专业美术教育则“以主流化为基础,突出本土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学科”,使美术学专业“立足于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教学和研究”,走艺术创作与本土艺术相结合的特色办学思路,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民族民间艺术元素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能力: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民族民间美术设计方向”,着重以贵州区域的民族染织、扎染和蜡染等民族美术资源,建立特色学科专业: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依托湖北地区的漆艺、土家族传统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在美术学专业下开设了民族民间专业方向。

四、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深入民族民间美术研究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加强区域民族民间美术的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培养具有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关于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首先是从艺术形态学的角度考察民族民间美术的生存基础、造型特征、图案纹样以及历史演变等元素,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将民族民间美术放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表达方式的背景中考察,尤其是其与少数民俗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设计文化的研究。此外还要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考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渗透、融合和影响下,民族民间美术产生的新现象和新趋势。某类民族民间美术无论是作为学科专业或课程内容,需要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历史演变、审美观念、民俗文化等理论内容,才能作为专业或专业方向而纳入学科教育。有些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源于传统的家族或师徒式传授,使其技术作为秘笈很难被多数人了解和掌握,而有些传统工艺由于起源历史久远,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出现了断层现象,这些就需要我们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工艺技术重新进行细致的研究梳理。可以利用大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等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和整理。为教学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工艺技能技法。

增强教师的民族美术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把民族民间美术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研究民族民间美术与专业有机结合的教学范式,是实现依托区域民族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方面与西式教学和现代专业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是民族美术进入专业教育体系的瓶颈,如何突破单一的西方化的教学模式,科学探索与实践,对确立民族民间美术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用重大。

2.分类施教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体系。强化少数民族人文素质教育,是实施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第一步。对于民族民间美术的学习与现代专业教育中的课程学习存在较大差异。如民族民间美术的分类与现代美术的分类都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民艺学家廉晓春先生在《当代中工艺美术》一书中,为突出民间美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的规律与表现形式,在广义上将之分为日常生活、节日喜庆活动和叙事抒情色彩等三种类型的民间美术;而由王朝闻先生主编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从民间美术自身的功能特性出发将民间美术归纳成民俗信仰、建筑陈设、农饰穿戴、生活用器、生产劳动、传统商业、环境装饰、戏曲表演和游艺竞技等九个方面的民间美术类型,张道一先生则认为对民间美术应实施“二分法”,即作为“美术学”的基础的一般分类法和作为“民艺学”所使用的“民间美术应用分类”法。怍为民族民间美术突出在少数民族特征上,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民间美术与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各类民族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工艺技能、发展发生、审美心理和民俗信仰各不相同,要充分了解把握这些特点。必须具有充分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作支撑。没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是无法认识的。在这一方面,各民族高校普遍开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除此之外,在专业课程中还需开设相关少数民族美术理论和相关民俗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角度人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达到专业创意实践能力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

3.拓展民族民间美术实践教学。作为美术教育,实践教学始终贯穿在专业教学中,是提高学生专业创意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作用重大。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很强的人类学特征,它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民的衣、食、住、行、宗教、游和艺等各个方面。以孙建君先生在《中国民间美术教程》中对民间美术的分类方法为参照,民俗信仰中的民族民间美术表现了各少数民族广大民众对于神鬼、祖先的信仰和崇拜现象,主要从其祭祀活动中的神像、贡品、用具中加以考察;生活器皿用具中的美术类型,主要从生活中的茶具、酒具、烟具、食具、炊具、卧具和妆具等方面加以考察:建筑陈设中的美术类型主要从不同地域中的少数民族的宅居、村落、牌楼、祠堂和桥梁等方面加以考察;服饰最能代表少数民族特点的民族民间美术类型,如服装、鞋帽、染织面料和首饰、佩饰等装饰品和织绣工艺,能较集中反映各民族的风情和服饰文化,等等。教学过程中宜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民族学博物馆、民俗馆、实验室(传习工作室)、民族地区实习基地和民间工艺美术企业等资源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把课堂教学、实践、实习和课外创新,以及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大学生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和寒暑假社会实践考察项目)充分结合,深入开展学生在民族地区的写生考察、素材搜集和生活体验等。培养学生田野考察基本能力。通过办讲座、作品展示、民间艺人技艺传习和交流等形式,营造氛围。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感受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爱好、创作热情和奉献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进行专业创作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民族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转化水平,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美术的教育目的。

民族高校在专业美术教育改革深化中,充分把握时代需求,面向未来,更新理念,通过深入挖掘区域内民族民间美术特征与生产、生活、民俗所产生的必然联系,将由此形成的多种美术形式、工艺特色、手段、方法与各美术专业知识相融合,为学生创新意识与文化的植根性有机结合,在借鉴、传承与发扬中成就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民族文化素质。这也是民族高校专业美术教育强化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者:吴海广

第二篇:青海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的衔接

摘 要: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是国家推进民族教育的两个关键时期教育,在培养民族地区的教育性人才和推进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展民族地区综合经济水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探讨两类教育体制的内涵及其衔接点,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地区文化层次提供了理论铺垫。

关键词:民族;基础教育;高等师范教育;衔接

一、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社会性

在青海省民族教育体系上,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高等师范教育成为塑造合格民族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因此,探讨两类教育体制的内涵及其衔接点,对于推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地区文化层次提供了理论铺垫。

(一)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特殊性

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即“以各类少数民族成员为对象,采用正规和非正规的方式而实施的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各种高等师范专业教育,各类高等师范教育机构设置的各类普通师范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在各种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机构所进行的有关民族文化的高层次传授和研修活动”[1]。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内涵中可以发现其独有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以此揭示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自身的独特性。

1.管理体制的多元性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事务部门实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合理安排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布局和专业结构,协调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全国普通高等师范教育、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之间的关系。

2.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少数民族

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为少数民族教育服务是民族师范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3.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

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教育对象是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决定了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来自不同民族,其语言、心理、文化特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4.科技和文化专业教育内容的特殊性。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设置有少数民族传统科技与文化专业教育和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专业教育。这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由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办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

5.科学研究体系的民族问题。民族高等师范教育承担了对少数民族教育规律和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主导型研究,对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提升民族教育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高层次研究。

(二)民族基础教育的独特性

民族基础教育“即在党和国家统一方针指导下,结合民族特点和地区实际,采取特殊政策与措施,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与儿童进行的基本素质教育,为全面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培养各种人才,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在民族基础教育的影响下,可以结合其自身所具有的民族特点,深抓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为高层次教育提供教育保障[2]。

1.民族基础教育的局部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基于本地区民族特点的基础之上,以民族地区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为招收对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民族地区的儿童的特点,使民族基础教育具有极高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2.教育环境的特殊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以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需求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民族基础教育的内容、方法要适应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背景、民族习俗背景,所以民族基础教育的环境氛围是特殊的。

3.语言文字的差异性

在受教育者自身民族语言背景的基础之上,采用“双语”或“多语”教育模式,既可以强化民族学生母语的水平,又可以提升民族学生对汉语以及其他多种语言的接受与吸收的过程。

4.学校布局的适度分散性

民族基础教育受民族地区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在部分农牧区设置寄宿制基础教育或基础教育的流动点的形式,保障民族地区的儿童及时方便接受基础教育,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使得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在学校设置中比较分散。

5.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民族基础教育在保障民族地区基本教育的基础下,受到地区条件的艰苦性、基础教育设备的不完善性、教育环境的恶劣性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具有地域差异性,以及儿童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三)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的相互性

1.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影响民族高等师范教育受教育者水平

民族地区综合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首先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基础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对后期向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输送合格基础性人才产生极大的影响。

2.民族基础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带动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注重知识内容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力求通过基础教育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在自身发展的早期获得所需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基本生活技能,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起到铺垫的作用。

3.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为培养输送合格的民族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提供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了保障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民族高等师范学校,以及通过在发达地区的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民族班的形式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对合格教师队伍的需求。

4.民族高等师范教育职能的特殊性为提升民族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提供理论指导

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职能除了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书育人之外,还需要承担对各个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研究,通过实践分析、理论研究,提出社会发展进程中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轨迹,为各级教育提供了翔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二、青海省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搭建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与青海省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衔接点

(一)青海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1.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比例的不均衡性

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以六州农牧地区藏族基础教育为例,其基本状况为:每州设置完全中学1-2所;初级中学每县1-2所,少数半农半牧区人口较多、较集中地县设有完全中学;寄宿制完全小学每乡1所,偏远地区、人口分散地区两乡或两乡以上联办1所。在校教职工与在校学生比例,小学为1:8.9至1:17.6,平均1:13.2;中学1:5.1至1:12.2,平均1;8.9.在许多偏远的牧区和农牧区,教师的比例不能完全满足一所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基本需求,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基本的教学任务.

2.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学历水平的不健全性

在青海省的民族基础教育中,我们依然以六州农牧区的基础教育为例,小学教育教师学历水平为:专科26.7%、高中45.7%、初中10.6%、小学16.9%;中学教育(以初中教育为主)教师学历水平为:本科4.7%、专科62.8%、高中30.5%、初中1.9%。从中可以体现青海农牧区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不健全性。

3.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不全面性

青海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注重专业学科的精细,忽视了专业学科的广博,所以在对师范生的培养中没有注重在基础教育之中的学科设置的全面性与实践性。

4.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缺乏

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接受教师培训或者早期的师范教育中,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注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作为师范教育人员的基本师范技能知识的学习,有许多任职教师没有学过或者没有系统学过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在基本的教育技能上存在很大的缺口和不完善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二)立足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之上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1.青海省民族师范高等教育对师范生培养的重新定位

(1)民族师范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广、博、精

青海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中,改变传统的以“分科课程”为教育内容的教育过程,开始注重中小学教育中的“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开设比例,通过课程变革,力求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具有全面知识技能的灵活型个体,让中小学生会读、会做、会用、会领悟,从死读书、读死书向活学活用转型。

(2)民族师范生语言技能的发展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性,民族教育推行“双语”“多语”教学模式,让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在自己母语学习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汉语,甚至能够达到多种语言技能的基础教育。因此在民族师范生的培养中要求民族师范生能够熟练运用民族语、汉语、其他语种进行交流和教学,将双语教学模式或多语教学模式顺利运用于民族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双语人才。

(3)民族师范生基本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立足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加强民族师范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培养,获得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体系,提高民族师范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技能和教学技能技巧。

(4)民族师范生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掌握基本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成为师范生的基本技能,作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主力群体——民族师范生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掌握也势在必行。

2.继续教育为强化青海省民族基础教育任职教师水平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教育在本质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促进个体的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海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将民族基础教育和民族高等师范教育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寻找到有机的衔接点,将民族基础教育与民族高等师范教育有效结合,共同促进青海省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宝玉柱著.民族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美]霍尔曼,著,洞察未来[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振岭.青海藏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收稿日期:2014-10-10

作者简介:刘慧勤(1975-),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教育心理研究;吕晨青(1971-),男,陕西西安人,讲师,从事民族区域地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

作者:刘慧勤 吕晨青

第三篇:情感教育对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启示

摘要:当前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本质上讲,民族团结教育亦是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情感教育对于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模式、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瓶颈有重要作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形势下,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复杂而敏感的政治问题。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坚持既有的经验和传统做法,同时亦要研究新情况,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一、当前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为复杂

大学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更加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加大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式集中关注的热情在减少;反对话语霸权,更加希望平等交流;创新意识强,厌烦抽象、单一的说教式传播;更为关注与个人发展实际、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的泛滥等使得大学生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过滤、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这都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

(二)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遭遇瓶颈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已形成常规模式,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呈现形式化的问题。传统的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一味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但是否内化吸收值得商榷;而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张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并且,当前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渗透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亦纷繁各异;网络技术等流行文化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接触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打开方便之门;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日益受到各种信息传播的影响。定期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缺乏时效性,同时缺乏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缺乏情感体验、学生的互动,要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而不限于形式主义,是一大难题。

(三)“民族刻板印象”破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刻板印象”来自西方人类学“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民族或其成员形成的相对简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是针对某一民族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相对稳定的有关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的内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印象往往是主观的,不全面地反映,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在民族院校,民族刻板印象也是存在的,这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重在教育,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把学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知”易,“行”难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大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把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融入进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瓶颈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

“民族刻板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的不足。民族刻板印象,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体质特征、服装特征、饮食禁忌、风俗习惯、性格品质等;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途径,另一类是间接途径;一般来说,亲身接触所获得的印象与间接得到的印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诸多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原因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间接的渠道,往往只是只言片语或一两个片段,便产生某种片面化的民族刻板印象。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而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可以减少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产生。通过亲身接触、情感体验与互动,有助于积极、包容的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一)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

让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彰显魅力,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情感教育能够发挥以情动人,以情晓理,以情感的魅力感召大学生;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双方的距离拉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和精髓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认同,避免流于形式。

(二)注重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情感素质

大学教师往往是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最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求助对象。学校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打动和感化教育各民族学生,实现情感移人和人格感化;教师在传递知识、开导教育学生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情感教育原则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主体,掌握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情感沟通,克服“民族刻板印象”

民族院校单一民族院系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机会较少,往往把自己固封在本民族的小范围内,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造成一定隔阂。通过构建平台,如单一民族院系班级与其他学院班级学生“结对子”共建活动,实现情感沟通,弘扬相互理解、包容和彼此接纳的情怀。

(四)注重情感体验,在实践中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民族团结情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竞赛、讲座、征文等形式,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情感;围绕民族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等。

(五)以情感人,重视各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国家、学校在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各民族贫困生时,既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又要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爱心,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赢得自信。

(六)营造和谐与爱的氛围,培育团结大环境

充分挖掘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情感氛围。如通过“温馨家园”建设活动,以班级、宿舍为载体,鼓励学生营造班级、宿舍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班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班级号召力;如开展团结宿舍评比、宿舍民族风情展演等,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七)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形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诸如运用影像图片资料,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习俗等,使得学生深入认识和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发掘新的教育手段,如通过聊天、论坛、博客、飞信等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网络上更容易与学生对话,博得信任。

作者:王叶红

上一篇:水电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民族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