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9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论文 篇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

摘 要:文章厘清了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重点剖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思路,并尝试建构“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的发展型补偿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育补偿;转型;发展型补偿

作者简介:周永平(1977-),男,山西大同人,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教所研究人员,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从事职业教育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和比较职业教育。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研究,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破解民族地区发展矛盾的需要,是弥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缺位的需要,是丰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理论的需要。本研究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分析为基点,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现实问题分析为重点,以思路转型与实施建议为落脚点,探析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理念、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症结与调试路径,旨在探索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补偿转型。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

所谓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或接近一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秉持怎样的价值定位,直接决定了其实践功能的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有不同的层次:终极价值,是最终追求;核心价值,是本质要求;基本价值,是实现方向。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终极价值: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和社会整体性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社会补偿体系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大量人力资源培养的重任。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给予补偿,是保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必要途径。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核心价值:实现教育公平民主

就公平而言,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与普通教育相比,相对弱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对其实施补偿,对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情境、教育方式等方面予以最大程度的补偿,是对教育公平的保障。就民主而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发展现实,应该服务于民族地区职教对象的特殊需要。在教育对象与方式上,应该尽可能覆盖初等、中等、高等各层次和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等各种形式。在教育目的上,应该在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民主人格的形成。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应该服务并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基本价值:民族职教优先发展

面对教育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理所应当。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其关键是要确保把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事业来发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把增加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投入作为财政资金配置的重点,把全面提高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当然,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考量中,教育生存问题是先于教育发展问题的。政府在落实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优先补偿保障生存,应成为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诉求[1]。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必要

(一) 转型前提:民族地区职教发展定位分析

发展定位,是民族地区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在于面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就其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面向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二是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三是面向民族地区教师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条件能够努力达成的职业教育;四是面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生长需要的职业教育。概括地讲,定位面向民族地区,条件立足民族地区,实现途径贴近民族地区,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指南。

(二)转型必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的学理分析

从哲学角度而言,人的自我实现的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应有转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希冀通过外在的补偿刺激并促进系统内在的生长和完善,从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社会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必要的转型。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中,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条件[2]。 民族地区教育补偿,作为教育公平的促进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无疑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作出积极的调整和应对。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需求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必要的转型。教育转型中的需求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供给作出应有的调整。供给需求理论启示我们,当补偿对象的需求内容、需求形式和需求层次发生变化的时候,制度性补偿供给不能随之发生转变,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补偿作用和效果。

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文化多元传承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应有的转型。文化是民族思维的产物,而文化又创造了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应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除了要关注补偿对象的经济弱势之外,更应该关注其文化弱势,这也要求教育补偿思路作出相应的转变。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现实的问题分析

为发现民族地区職业教育补偿的问题症结,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典型个案,选取有代表性的4所职业院校作为调查样本,围绕补偿理念、主体、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理念分析

1.外在控制性理念为主,内在服务性理念不强。调查发现,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补偿中,外在控制较为明显,尤其是在中职学校。以资助金和助学金为主的补偿成为民族地区中职教育招生和控生的主要手段。以实行补偿前后两相比较,对招生的影响还是很大。因为补偿减免和补贴的费用,对于减轻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作用明显。这种外在刺激,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和家长选择的目光。同时,在资助金和助学金方面,由于补偿管理的专门性与复杂性,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其助学济困的作用在学业初期并没表现出来。可见,无论是学校在招生吸引和保学控辍方面对学生的控制,还是管理部门对学校学生资助款项的控制,都表现出明显的外在控制特性,其内在的服务性功能在实践中由于诸多原因,未能良好体现。

2.保障型理念为主,发展型理念不强。调查还发现,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当中,补偿更重在保障教育的基本运行,对于教育的发展关注不足。其一,对于学生群体的补偿设计,以一般性的补偿为主,缺乏面向民族地区的专业、课程等的专项补偿。对一般性补偿中的资助金和助学金等的设计,同样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内容、方式和程度等进行个性化、系统性的设计和照应,更多是对国家宏观框架的单一复制和机械执行,为了保障政策的程序安排,为了保障学生基本的学习,为了保障学校基本的运转,表现出明显的生存保障指向。其二,对于教师群体的补偿设计,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照应:首先,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的收入中,除了一些特殊的地区,尚未有专门的民族津贴;其次,学习成长方面的补偿,尽管也有骨干教师免费外派培训,但是覆盖面不够广,针对性还不够强,缺乏系统化的教师培养制度。

3.被动接受为主,主体意识不强。民族地区补偿理念较为淡漠,在职业教育补偿对象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体无意识倾向。首先,在政府宏观层面,政府管理人员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能结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很多时候是被動执行;其次,在学校中观层面,由于学校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校长负责制并未能够实质性的推行,因此在人权、事权和财权方面,不能高度匹配,导致了校长在学校管理当中的被动局面。其次,在微观层面,学生和教师群体的意识和行为也较为被动,和政府、政策表现出一定的距离感。不少学生和教师,甚至是学校领导,还存在明显的依赖思想。体制层面的弊病,影响了各个群体的主体独立意识和反思意识。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主体分析

1.补偿主体构成较为单一,以国家和各地政府为主。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主体单一,以政府补偿为主。在各级政府补偿中,以中央财政为主,约占50%以上。尽管近些年来省级层面和州(市)级层面有加大投入补偿的趋向,但是主体仍然是中央财政拨款。区域间和学校间的结对帮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一种倡导形式。对口帮扶主要是学生外派学习培养和教师的学习交流,以“走出去”为主,而“请进来”客观难度很大,也少有落实。目前,尚未形成体系较为完备的、效果较为有效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其他地区职业院校的长效互动帮扶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中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形成和发挥出来。在校企合作中,由于当地企业不多,企业和学校专业的对应性不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够深入合作,在教育补偿中没能发挥企业应有的主体作用。而在较大比例的学生群体流动到外地就业的情势之下,外地企业也未能提供必要的补偿。同时,非政府组织提供的项目基金资助,也显得微不足道。

2.潜在补偿主体的补偿动力制度性不足。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相关制度的真空状态或不尽完善,社会较多领域处于“失范”状态,潜在的补偿主体未能转化为现实补偿主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的潜在动力,在制度匮乏的背景下难以充分激发。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主体作用的发挥,根本问题在于动力机制。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动力机制,应该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聚焦于人力资源的流动与利用。民族地区发展中职业教育的溢出问题,也只有从人口流动的补偿方面予以探索和尝试,才能解决补偿主体的动力问题,才能逐渐导引为“有序”的状态。

3.主体间补偿合力有待加强。调查发现,政府的宏观统筹作用不大。政府采取税收调节从各个系统中吸收和集中资金,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条件。除此之外,没有相应的更加完善和细致的制度来整合各个主体间的补偿力量。政府作为社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其主要的职责应该是发现社会问题,并基于社会结构和发展现状进行积极调整和控制,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达成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让社会各个部门能够在游戏规则下公平、有效运作。因此,补偿合力的问题,依然是个制度性的问题。当然,制度的变化是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过程。社会进步的源头在于制度的反思和调整。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客体分析

1.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现实对象与需求对象不一致。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对象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对象与需求对象的错位,补偿对象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对教师群体的补偿关注不够。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学生补偿的问题主要在于较为机械地按照国家规定的做法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学生,因此,实际需求补偿的对象并没能够完全有效的照应。对于教师的补偿,除了免费的专业培训之外,对于教师系统性的多元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与特色发展需求的特殊性培训不够。另外,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性补偿尚未引起重视,对于少数民族群体师生群体特有的需要照顾体现较少。

2.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对象的制衡缺乏规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对象在现实中也缺乏相应的制衡机制。首先,在补偿项目的选择和安排上,未能充分面向全局、照应特殊,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群体的专项补偿缺乏整体性的制度设计,无法保障不同群体的公平性。其次,在补偿对象的选择和安置上,未能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根据师生差异化需求进行分层次、合理化补偿。在国家大一统的政策执行中,民族地区的自治性并未充分体现,造成补偿对象的隐形不公平。不能照应“积极的差异”,“形式的等同”导致“消极的结果”,即结果的不公平。

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对象的责任伦理较为淡漠。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目的,除了为补偿对象提供必要的发展基础、帮助补偿对象完成学业,还应该对补偿对象的精神予以激发和补偿。教育补偿中的精神补偿,是要通过补偿培育学生的自信、自主、感恩、诚信等良好品质。调查发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补偿对象的精神发展支持问题较为忽视。首先,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中暴露出来的精神补偿与支持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由于缺乏充足的较为合理的制度性设计,很容易忽视其精神补偿,所以即使是实施了补偿,但是学生的自信心理、自主精神并没有养成,不少学生心态不好,形成依赖思想,甚至消极抱怨,还有不少的同学以为补偿是天经地义,而且对于在补偿政策中的权利和义务无法正确领会和正常履行。其次,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中缺乏对精神补偿与支持有效的引导。在对补偿对象进行外在物资补偿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内在精神补偿的考虑和设计。通过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一系列补偿教育活动,让补偿对象从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层面强化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扮演相应的角色,提升民主人格,强化感恩和诚信品质,获得充分的自主发展。

(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内容分析

1.保障型补偿为主,发展型补偿不足。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内容以保障型补偿为主。保障型补偿的着眼点在于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包括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以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以弥补其弱势的发展地位,以增强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在学校方面,民族地区补偿体系中只有针对职业教育的共有补偿,而缺乏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有补偿。在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资助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在教师方面,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的免费培训。可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结构与功能都以保障为主,基本上沿用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而缺乏民族地区自治性的、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性补偿内容。

2.一般性补偿为主,关键性补偿不足。民族地區职业教育补偿的现实,主要围绕一般性要素展开,如基础设施的配备,学生的生活费用,教师的基本专业技能提升。而对更为前瞻性、持久性、关键性的学校专业发展,对学生学习生活关键环节和关键时期的补偿支持,对学校发展的关键性教师群体和教师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关键需求的补偿缺乏照应。当然,从一般性补偿发展到关键性补偿,需要补偿理念、补偿设计的科学探索,需要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自身特有的发展需求着手,需要设置并加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项补偿。

3.显性补偿为主,忽视隐性补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补偿,主要是物资层面的显性补偿。在基础性发展时期,物资的支持,无疑是相当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光靠物资的投入是难以解决面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发展模式等方面予以外在的智力支持与引导,需要在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中发挥民族地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需要在补偿上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自身的活力。同时,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处于隐性层面的学校文化应该予以重视,发挥其导向与引领作用。

(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形式分析

1.直接纵向补偿为主,间接横向补偿不足。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补偿形式,主要是直接纵向补偿,即政府将补偿的款项和物资直接下发到相应的补偿对象群体。对学生群体的补偿,主要是以资助金和助学金的形式下发到学生手中,从生活方面予以基本保障,而对其就业、创业、升学等方面间接的补偿较为忽视。对教师群体的补偿,主要是对部分教师培训方面的补偿,而缺乏其他方面的考虑。间接补偿,需要较为体系的多样化设计来保障补偿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和主体性选择的满足,还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的政府补偿,是以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以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为辅,而且区域间横向的转移支付极少。这对于当前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补偿的实现无疑是个挑战,亟待改进。

2.普惠制补偿为主,差异性补偿不足。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补偿,是以基础性的普惠制为主。普惠制的最大优点在于辐射面广,均衡性强,其弊端在于补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降低。在当前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体系中,中职以资助金普惠为主,助学金也基本覆盖到涉农专业、贫困家庭为主的绝大部分学生,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立相关的奖学金。在高职则以层次性较为明显的助学金为主,缺少覆盖面较广的普惠资助。在教师群体方面,缺乏补偿理念和补偿实施的整体设计规划。为此,面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体系,应该以普惠层面为基础,设置多层次的差异性补偿,在满足师生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

3.粗放式管理为主,集约化管理不足。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在管理上也较为简单粗放。调查中发现,对于中职学生的资助金,学校基本上是每个学期末发放一次,对于学生的经费使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对于高职学生的补偿,主要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形式发放,而且由于名额少,贫困生多,再加上家庭经济情况的核实有难度,发放中缺乏客观细致的审查标准,管理较为粗放。另外,学校职业院校现行的补偿侧重评审与发放,较少重视对学生受助后的管理政策与支持体系。通过调查,在如何使用奖助学金问题上,有不少的中、高职学生受助后,并未将奖助学金用在学习和必需的生活开支上,受助后不合理的开支违背了国家资助政策制订的初衷,也不利于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健康成长,这是资助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转型

(一)补偿理念转型:外发控制——内生服务

教育控制的强度根据政治结构的不同存在教育权的强控制与弱控制之区别。就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而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促进民族职业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其补偿理念定位上应该强化对其内生服务的作用发挥,在补偿实践中应实施非强制性的指导、建议和援助,进而促进主体的内生发展。在民族地区补偿体系中,需要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和调控,还需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性的发挥,充分尊重民族地区补偿的特殊现状和需求。在民族地区补偿体系管理中,除了要实现组织目标,达成系统的有效性之外,还要努力实现个人目标,达成系统的能率提升。

(二)补偿主体转型:单一主体补偿——多元主体补偿

我国对民族地区的补偿,其主体以中央政府为主,主要采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高职则采取属地化收费补偿。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考虑并且区分了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并对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实施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对均衡地区间的财力水平差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均衡的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因此,进一步健全并改进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均衡地区间公共财政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成本补偿的潜在主体是多元化的。面对当前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很大,可是均衡效果欠佳的现状,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对于人力外溢的地区应该获得人力输入地的必要的地区间补偿,这也是横向转移的一种合理方式。同时,非政府组织的补偿基金(来自于用人企业和慈善捐助等)也可以作为补偿主体考虑。横向、纵向多元主体的补偿,在促進财力均等化的同时,促进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补偿对象转型:重基础对象补偿——重核心对象补偿

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中,如何进一步促进核心对象的生长,成为补偿理念能否落实,补偿结果成败的关键。在当前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实践中,往往存在政策与实践的脱节,法定对象和需求对象的错位。为此,应该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点、特色专业及其相关项目和教生群体予以倾斜补偿,保障其优先发展。而“定向、定岗位、定技能”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免费培养,也成为师范培养制度的应有补充。补偿对象的选择与确定,应该立足于现实需求对象并进行宏观的分配和调控,应该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力,保有民族自治地区适度的政策弹性和自主空间。同时,还需要从理念和制度层面强化补偿对象的责任伦理。

(四)补偿内容转型:重保障型补偿——重发展型补偿

20世纪90年代,以詹姆斯·梅志里(James Midgley)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概念,并积极倡导新时期社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的变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型补偿理念,是立足于面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补偿。就发展实践而言,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对民族特色专业予以重点补偿;其次,应该对民族地区教师予以重点补偿;再次,应该对民族特色课程予以重点补偿。发展型补偿的制度伦理,主要表现为对于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尊重与关照,对于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与唤醒。

(五)补偿方式转型:纵向普惠制——混合差异制

混合型补偿,是指除了政府单一主体之外,随着劳动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区域间政府的补偿成为必要。差异性补偿,着重针对发展型补偿,根据补偿对象的特殊实际,进行差异性的设计和实施,以有效弥补“积极的差异”。混合差异制的补偿转型,需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补偿应该从注重数量投入的粗放型补偿管理逐渐转轨到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集约型补偿管理上来。具体而言,集约型补偿应该改变整齐划一的普遍补偿,进而开展分层分类补偿,应该通过规范系统的机制运作,变传统的外在补偿为激励引导,从而真正实现补偿的公平和效率兼顾。

五、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的实施建议

(一)“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性补偿体系的提出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要求,需要强化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需要在保障其基本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发展型补偿上予以重点突破,需要将被动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转变为主体意识和能动的增强。基于此,我们提出“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性补偿概念。“需求导向”,即通过补偿需要的澄清与诉求,同时以相应的权力和义务相约束,以激发各类补偿对象的责任伦理。同时,在补偿主体上有效激发并整合多元主体的潜在力量,规范并刺激核心对象的发展动力,合理评判并有效实施关键性补偿,在混合差异性的补偿方式设计与执行中,以实现面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补偿目的和效果。“过程系统化”,即通过补偿过程各个要素相互关系的梳理和整合,同时以相应的权力和义务相规范,以合理的途径和结果评价作为统整各个要素的媒介,最终形成各个要素的合力,实现面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性补偿体系的运行机制

1.“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补偿体系的资金筹措。资金是补偿的主要内容,资金的筹措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有效激发潜在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潜在的补偿主体,除了当地政府之外,还应该包括劳动力资源流入地政府、企业和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设置“职业教育积分减税券”来实现(如图1)。而劳动力流入地的补偿责任,则可以尝试以“职业教育补偿券”的形式实现,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时携带“补偿券”,而流入地政府或企业在接受劳动力的同时购买“补偿券”,为流出地政府补偿相应的成本;职业院校学生可以先享受国家的补偿助学款项,在就业后凭相应的“补偿券”将补偿金支付给信贷机构(如图2)。对于非政府组织,应该成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吸纳社会各界关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以是校友基金,也可以是企业慈善基金。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当然,除了补偿金之外,还可以组织并提供相应的智力和心理支持,实现“经济——心理——能力”三位一体的补偿。

2.“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补偿体系的服务提供。需求导向系统化补偿的服务提供,需要在保障型补偿的基础上,增加发展型补偿专项资金,并且由专门机构部门和专业人员来管理,负责发展型补偿的申核、批准、监控与验收等组织管理工作,并结合对其的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同时增加或削减相应补偿力度。通过这样的闭环反馈,有效促进补偿的发展型作用。当然,这里的补偿需求,是基于特定群体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由相关部门负责人递交相应的发展型补偿需求申报表,其内容需要包括补偿的内容、额度及发展应用的方式与达成的预期目标,并最终以项目方案的形式予以呈现。目前实施的高职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思路,可以借鉴到民族特色职业院校创建中来。先申报计划方案,审核批准后将建设款项拨付给学校,并且在相应的管理细则和实施细则中有序推进,并最终审核验收,以此来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

3.“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补偿体系的质量评价。发展型补偿体系的评价,需要着眼于其增量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来评价其发展的效果。可以从发展的数量、质量方面,从发展的显性和隐形层面,从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等方面来衡量其发展型补偿的实现程度。同时,以此评价作为后续补偿的指标与依据,约束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效力。当然,这里的评价,应以发展型补偿申请的组织为评价单位,以各种专项资金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为对象,来提升补偿的发展型作用,来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总之,“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型补偿运行机制(见图3),是基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从发展规划与目标制定出发,由相关职业院校制定发展思路与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申报、审核和批准,并对补偿资源进行配置、监控和验收,最终进行发展性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补偿内容和方式动态调整的依据,最终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增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图3)。

图3 “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型补偿运行机制图

参考文献:

[1]曲正伟.优先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诉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6).

[2]和学新.教育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7).

[3]曹俊文,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01).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张锦华.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補偿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08(07).

[6]王清连,张社宇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范先佐,周文良.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

[9]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陕西师大博士论文,2008.

[10]RODGERS Y. V. D. M.,BOYER T.Gender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6(04).

[11]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13]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14]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特约编辑 刘 晓 责任编辑 刘扬军

作者:周永平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论文 篇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实施及问题反思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基于此,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2014—2017年,民族八省区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就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本文通过对民族八省区出台的这些政策文本进行梳理,管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并对政策所存在的适切性问题进行反思,进而展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走向,这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1.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各层次教育的内涵,提升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如云南、西藏、广西都提出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全日制学历与非全日制学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要推进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衔接和沟通,主要是中、高职的紧密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如广西就提出搭建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研究相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内蒙古提出建立普通高中与中职课程和学分互认机制。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点。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不高。所有的政策实施最终都是要落实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民族地区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双主体(企业和学校)育人模式,如云南、西藏自治区就提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作为招聘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培养基地建设;三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提出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3.建立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机制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激发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促进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融合,如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企业参与办学机制、行业指导服务机制、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需要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因此,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如云南省提出要制定健全的企业、行业参与制度以及校企合作办学相关的法规和鼓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建立社会力量办学机制,鼓励各办学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民办职业教育办学,并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办学方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职教联盟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发展”也极大地激发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4.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一直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障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建立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落实好国家关于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国家助学金政策等政策。如西藏自治区提出要强化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统筹职能,认真落实教育附加费的30%投入职业教育的规定并形成长效机制。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继续推进免除中职学校学生学费、书费以及补助生活费和住宿费政策的实施。

二、民族八省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实施意见”的文本特征分析

第一,在政策环境上,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区域特点、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是对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回应。如西藏自治区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和农牧区实用人才、藏医藏药人才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广西传统工艺产业着力培养编织工艺、民族织锦、铜鼓、坭兴陶等人才,根据北部湾经济区、桂中先进制造业、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物流、交通、旅游等人才。从该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地方产业特色出发发展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最具特色的地方。

第二,在政策内容上,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注重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统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是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决定实施意见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八省区的政策文本的重点诉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其外延的发展。如云南、广西、新疆等省区在提升自身内涵建设水平的同时,利用其区域位置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践表明,只注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或外延的发展是不够的,在进行内涵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外延的发展,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不断追求外延的发展。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相统一将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第三,在政策主体上,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注重多部门的协同合作。职业教育本身就是“跨界”的教育,只有多方主體共同参与、共同育人才能把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状况不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制定上应更加重视多部门的协作,各部门相互协调,密切合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各种资源的效果。如内蒙古、西藏自治区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健全和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制度。但各部门协作涉及面广、利益和权利关系复杂,实际落实效果难以保证,是政策落实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注重解决三大问题

1.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基础而人为设计发展,而是要基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现实,统筹各种社会资源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职教资源不足、办学能力不强和管理滞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实力相对不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有限,职教资源相对不足,相关产业欠发达。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挖掘相关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潜力,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要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做好统筹和指导工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减少相关制度壁垒。

2.要结合当地的产业、行业、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综合考虑

校企合作是连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最大特点。但民族地区的产业相对不发达,行业协会的作用被忽略,企业不愿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基于此,政府除了制定相关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行业协会的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综合考虑民族地区当地产业结构、重视行业的作用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因素,使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既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又充满发展活力和潜力。

3.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关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肩负着三大任务,即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传承文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第一考虑方向。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关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引进或培植相关产业,营造一个良好开展校企合作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当地产业发展的指导工作,优先开设适合当地产业结构的专业,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学生可以就近就业,留住人才。其次再考虑当前社会紧缺的专业方向,以满足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及部分学生个人专业兴趣爱好。因此,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立足民族地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是民族地区今后出台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落实相关政策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建录,曹学玲.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04).

[2]管培俊.民族地区同步小康与职业教育的使命[J].教育研究,2018(02).

[3]胡雪芳,李祥.民族地區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政策评析及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3).

(作者单位:刘洋,贵州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李必新,贵州师范大学;贺正娟,黔南州人民医院)

作者:刘洋 李必新 贺正娟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论文 篇3: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摘 要:城市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自有的特点。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有一些问题。在加快的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也必然会引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大的发展,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也必然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遇;回应

作者简介:陈中山(1965-),男,重庆黔江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副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东生(1975-),男,山西大同人,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编号:GJA104016,主持人:张耀天)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一)理论依据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几乎就可等同于农村向城市进化的历史,基本都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这样的一种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传统型的城市化概念认为,城市化是指随着产业经济向城市的集中而发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种概念界定是把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指标。现代型的城市化概念认为,城市化不仅是人口转移、职业转移和产业集中,而且也是生活方式和都市文明的一个扩散过程。后现代型的城市化概念则突出强调生活方式转变和都市文明渗透。

城市化概念的演变反映出人们从强调经济发展到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的变迁、从注重城市的集中建设到主张都市带的协调发展、从突出城市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到主张城乡文明如何发展等的一个思路,表明了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具体内涵、功能作用等的不同认识。[1]

通过对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所谓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逐渐提高;农村地域逐渐转化为城市性地域,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聚集,生产方式日益趋向于城市经济特征;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身份、职业、角色、综合素质得到转换。[2]

诚然,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城市化事关着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稳定、进步与发展。

(二)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城市化也进入到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达43.9%,比1978年提高了25.98%[3],“平均每年提高0.93个百分点,相当于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4.4倍,是世界同期城市化水平的2.5倍”[4]。根据国家统计2009年9月发布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从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7.92%上升到45.68%,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49.68%,[5]但是,“这当中有10%仍然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6]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城市化”等因素这都给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现状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仅要进行职业类别上的市民化,而且还要进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和练劳动者,这不仅是转化人才优势,壮大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而且还是改变传统“物理的城市化”为“人的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工作中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7]。但也应看到,在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业教育社会供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矛盾依然存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使得高、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社会供给大于个人需求。

2.移民职业教育亟待加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劳动力们步入到城市这个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时会产生出许多新的学习需求。

3.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中尚且留在农村的人们也需要一系列的学习,他们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学习从而能为将来走向城市做好知识、能力上的储备。一些调查研究表明,这种面向潜在的城市人口的职业教育或者根本没有开展[8],或者是办学观念落后,师资不完善等。这些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民族职业教育仍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当前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那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问题还很突出。主要有以下问题存在:

1.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

2.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差。

3.民族地区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够。

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对较低。

5.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处于“封闭”状态,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

6.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不完善,没有与市场进行很好的接轨。[9]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一些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主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其中西藏、新疆、青海、海南、贵州、甘肃、宁夏、内蒙古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和毕业人数远远低于其它地区。[10]

三、机遇与回应

当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总体上城市化水平较低,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落后于全世界50%的水平,也落后于多数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落后”[11]。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化和谐发展需要在“人的城市化”方面加强。这势必要求发展教育,提升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人口的比重,让这些现实城市人口或潜在的城市人口能够在城市中更好的发展自我,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能够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由于民族地区范围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显著的差异,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汇总数字,“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12]

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在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人手,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一)机遇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3],“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14],“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15],“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6],这些利好政策以及国家强调在“十二五”时期,要采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些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二)回应

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一个特殊的价值那就是能够促进转移农民的市民化。[17]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能够让他们尽快转换角色,从容地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职业教育有如此特殊价值,在面对加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做出自己强有力的回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首先,提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认识。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提高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其次,进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应从职业教育法律、体制、管理等在内的一些制度进行创新,遵循市场规律办学,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才。

再次,加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财政和人力等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发展的投入。制定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的机会;保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有稳定的、足额的经费来源;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最后,统筹民族地区各类职业教育发展。民族地区职业发展要综合考虑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比例和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学校的布局结构,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整合农职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结语

民族地区要不断加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适应未来形势的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进行全面改革,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规范、灵活、开放的民族职业地区教育体系,这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中国社科院新型城市化研究课题组.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城乡双赢:以成都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8-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4]王伟光.中国二线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 402722232.htm.

[6]多家机构质疑中国伪城镇化[EB/OL].http://www.21cbh.com/HTML/2011-5-11/zNMDAwMjAyXzczNw.html.

[7]30年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N].中国教育报,2008-12-15.

[8]王保军.城市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8):29-30.

[9]杨秀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06(1):13-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1][12]姚洋.人的城市化[J].南风窗,2011(7):59-60.

[1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4]专家.职业教育已成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edu-jygg/news/2010/03-03/2148690shtml.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16]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Z].国务院公报,2001,11.

[17]杨海燕.试论职业教育对促进转移农民市民化的特殊价值[J].教育与职业,2007(27):18-20.

责任编辑 夏焕堂

作者:陈中山 王东生

上一篇:基层农村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菜单设计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