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族团结论文

2024-04-28

教育民族团结论文(共8篇)

篇1:教育民族团结论文

民族团结

电信131 周兆坤 13223445 【摘要】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这种现状不可改变“台独”、“藏独”、“疆独”、是目前危害中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三股反动势力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深刻认识其本质和危害中国人民有能力保证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每个公民、党员和干部都有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的责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关键词】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伟大复兴

2009年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造成了多人死伤和重大的财产损失。“75事件”与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事件”性质是相同的都是在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背景下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盲目参与极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以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以达到分裂祖国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所以面对国内外现实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加强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因和重要性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在以今天的河南、陕西等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影响的扩大其间也有战争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多个早期民族不断融合的结果。从秦朝开始经过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与辽、西夏、金以及元明清逐渐建立起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相互认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了。这种血脉相连关系的形成是一个长达几千年的过程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历史传统、风俗习惯都与此相适应不论国内或国外任何人和任何势力妄图改变这一现实都是不可能的。把任何一个部分分裂出去就好比是把一个人的肢体或器官割掉将严重影响这个人的生命。具体说来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就派船队到达了台湾这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后来的联系更加紧密以至于设立机构管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与汉朝建立了联系后来历代政府建立政权机关进行管辖也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西藏在唐朝时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更是世人皆知元朝时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地方区域。这些都是无法否认的那些企图混淆视听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阴谋肯定是不能得逞的。

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关心全人类的利益关心全体中华民族的利益。不同于前苏联的斯大林主义者 在国内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而维护俄罗斯族的利益在国际上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而维护苏联的利益是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俄罗斯主义这也是民族主义分子的普遍特征。中国共产党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历来反对自私自利的民族主义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是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斗争是通过独立统一而自我发展不是以牺牲别国或国内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而维护中国或汉族的利益。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特别重视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在重庆发生的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的事件从反面说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重视和权益的维护不是欺压和歧视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立的时候十分弱小但他是在敢于碰硬中发展壮大的。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先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再抵抗日本侵略者又与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军打最后与美军直接在朝鲜、越南打。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军队从来是不怕邪、不怕鬼的他们完全有能力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分割而独立完整。若问我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是哪个王朝很多人会说是隋唐或明清没有人会说是宋朝尤其是北宋因为那是一个很窝囊的朝代:刚建立就内有农民起义外有辽和西夏的不断入侵以及“岁贡”赔款。但农民起义是小规模的影响不大赔款不光彩但避免了战争节约了军费保护了民力促进了边疆贸易。由于社会的稳定北宋人民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它的产值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有三个出现在宋朝绝对不是偶然的。它的科技是世界一流的远洋海运也是发达的至今在海底 打捞的沉船大多都是宋代的当时的首都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是今人不敢想象的。即使后来的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也是相当富裕的。两宋政权比起明清时代地域小多了人口也少多了但他们却是最富有的朝代国内各民族和睦相处社会特别稳定是根本的原因。我们的国家、人民我们的党、军队和边防建设我们的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优势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有利条件又不能忽视少数人的破坏捣乱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失。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稳定统一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同时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做好本职工作领导干部要重视基层点滴小事讲政治、讲大局不能掉以轻心和麻痹大意。江泽民曾说过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我们必须牢记。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不是一个事不关己的小问题而是和我们每一个人密切相联的大事情。今天我们怕朝鲜战乱出问题首先冲击中国朝鲜只有2000多万人中国若战乱将对全世界造成严重的冲击。中国人勤劳吃苦习惯了生存能力也特别强到哪儿的难民多对哪儿的影响就大最后造成世界性的灾难这恐怕也是西方反华势力不愿看到的。当然这个过程最倒霉的是平民百姓只有少数别有用心的政客会获益。我们上至各级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都必须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中华民族既有聪明才智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就能创造极大的社会财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古代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近现代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篇2:教育民族团结论文

学校:布尔津县城镇四小

姓名: 王宏丽

学段:小学

2015.1

在小学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布尔津县城镇四小

王宏丽

摘要:稳定是新疆的大局。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社会发展,稳定是当前各族人民核心利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在小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在心灵中塑造我国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各民族团结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疆稳定 民族团结教育 课内外结合 途径 意义

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维护民族团结,需要新疆各族人民入于心、践于行,需要各族人民从我做起、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点滴培养,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生活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在点滴中积累信任、积累理解、积累团结、积聚向心力。

民族团结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完成共同的民族团结教育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作保障。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小学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设置专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同时发挥各学科优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

(一)开设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统一编写,该课程在引导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中小学要按照课程标准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小学阶段每学年应保证10~12个课时教学活动时间。

为保证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各级教育部门还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的评估内容中,要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范围,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二)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民族团结教育在小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 系。实践证明,通过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也能大大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效果。1.语文学科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表现民族大团结的课文。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以及各民族情同手足的亲密关系。如《我们的民族小学》、《难忘的泼水节》、《白杨》、《草原》。一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团结互助的关系。如《草原》中的蒙古包、奶茶、手抓羊肉和举杯敬酒、套马、摔跤等表现了蒙古族浓郁的民族风情。语文教师只要勇于探索,深挖教材,准确把握住语文知识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能使学生于“润物细无声”处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2.利用品生、品社课实施民族团结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库,教材中随处可见关于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教师可利用学生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讲述各民族英雄人物对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人物的故事。例如,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张骞通西域、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等。此外,还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讲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样既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3.通过地方学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通过地方教学可加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思路,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在地方中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地理位置、地域人口数量以及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内容,使学生真正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人文景观、资源分布等,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三)利用主题班(队)会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主题教育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不断提升民族团结素养的有效形式。小学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开展相应的主题班(队)会,使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每学期各班可召开“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各族同胞手拉手”、“风俗情、团结风、民族魂”等主题教育;学校还可利用 “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 3 育主题活动。少数民族小学可结合各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和民间传统节日(哈萨克族古尔邦节、回族开斋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并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优美高尚的学校文化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因此,要想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中小学还需注意校园环境等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想方设法创设富有民族团结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立体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做到时时、处处有渗透,教育渗透途径自然、合理、得体。这样,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民族风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团结教育。

1、充分利用校园每一个角落,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起到教育引导和熏陶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板、橱窗等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

2、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一在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全体师生可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通过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在每周升旗仪式时可举行“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

3、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文化载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大力营造民族团结教育浓厚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民族团结歌曲,利用校园电视台播放民族团结宣传片,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校园网介绍各民族的地域分布、风土人情、语言特点、文化艺术等知识。宣传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帮助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等正确观点。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繁荣进步的现状,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篇3:依托课程建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民族校区地处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生包括满、蒙、回、壮、维、土、达斡尔族等7个少数民族,30名教师中有少数民族教师7人。鉴于此,芳草地国际学校民族校区秉承芳草育人目标,坚持芳草育人水准,发扬民族教育特色,构建优质育人环境,将民族教育特色品牌成为校区的重要使命。

一、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现和实施的。在芳草课程中,“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芳草“地球主题探索课程”,以育人目标为核心,围绕道德、语言、数学、科学、健康、艺术六大领域,以“我爱芳草地”“美丽的中国”“可爱的故乡”“我想去那里”“多彩的世界”“唯一的地球”六大探索主题为依托,开展地球主题探索研究。民族校区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芳草课程,先后开发了“革命传统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民族风情文化”等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而且让特色生了根、落了地。

近年来,结合北京市教委印发的中小学学科改进意见所提出的“各学科充分落实10%的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民族校区开展了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围绕民族传统文化,重点开设诗歌诗词赏析—“春之韵律”和“清明文化探究”活动课。整合语文、美术、音乐、综合实践以及品德与社会等学科,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围绕主题,不同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其中,清明文化又与革命传统教育校本课程有机融合,让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二、在课程资源整合运用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

在民族校区的民族文化课程中,“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两大课程最具有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挖掘、整合与运用。

1.依托社会资源丰富课程设置

作为民族学校,自1983年以来,学校就在校外日坛公园马骏烈士墓设立了学校德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发了“革命传统教育课程之马骏烈士墓祭扫实践”,开展了长达33年之久的向回族英烈马骏学习的革命传统教育。

每年清明节前,全体师生一起行动,围绕此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在祭扫当天还会进行重点展示,评选学生中的好榜样,以实际行动向烈士献礼。校区特别成立了学生“民族英雄知行社”,进一步将课程拓展为常态实施。此举被多家媒体报道,扩大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是我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开发课程的重要资源单位。每年,民族校区都组织师生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院。在馆方的悉心安排下,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讲解员,分组展开研究体验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广场升旗仪式、富有特色的民族舞表演和园区中的互动表演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活动结束后,体育教师与场馆负责人、舞蹈表演者一起研究探讨,创编了民族韵律操,并将其引入课间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课间生活。

2.专家指导提升课程品质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离不开专家的关怀与指导。早在2006年前后,学校就聘请了民族体育专家、特级教师关槐秀指导本校体育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创编《民族传统体育教程》。该教程选编了满、藏、壮、苗蒙等30个少数民族的8类40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运动的来源与作用、要领与提示,以及操作口诀等方面进行组合,便于师生掌握与训练。教师将该课程内容与国家体育课程衔接,融入每一节体育课。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创编的课程突出了趣味性、适应性、技能性和文化性等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民族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弘扬民族的性格与精神。

三、在课程拓展特色活动中落实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内涵丰富,在小学推进落实更要讲究多渠道、多形式。我们的每一个特色课程都会整合一套资源,配备相应的学生社团,开展相应的一年一度的特色活动,呈现相应的校园文化。在民族校区,有专设的马骏烈士展室,供学生参观、学习;在班徽设计中加入民族元素凸显民族特色;在“芳草地首届汉语节”中,民族校区的师生改编经典剧目《智取威虎山》,宣扬英雄精神……这样的有效组合,实现了课程资源整合运用最大化。

学校将特色与课程、社团建设和传统活动有机结合。如结合“美丽的中国”这一探索主题,学校开展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节活动,在活动中,邀请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们为学生表演并指导学生学习戏曲、抖空竹、踢花毽、打花棍等项目,学校少先队组织学生参与猜灯谜、剪窗花、敲中国鼓等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们也都拿出自己的特长进行展示交流。课程与活动的紧密结合,使民族团结教育在学校得以系统推进,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受益。借此,学校还开设了中国鼓、功夫少年、竹笛风韵、绫球、龙腾狮舞等经典社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易知易行,和而不同”是芳草教育的管理文化,学校鼓励各校(区)在芳草文化引领下,办出特色。民族校区将以芳草教育“荣·融”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芳草育人目标,立足民族团结教育,构建特色育人途径。我们将不断改进完善,让民族团结教育在课程中做实,在课堂上做精,在活动中做亮,把资源做活,将环境做足。

篇4:【新疆民族团结教育】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的世界。看课题,讲文化,讲中华民族文化;看眼前,看课桌,找一找最富有“文化”的元素。

师:讲到书的文化,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一个人。请问这人是谁?为什么你会记得他?

【图片材料】 莫言与作品

小结:莫言的《蛙》,荣获我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摘取了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标志”。

Ⅱ、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师:说到书,不得不提到文字。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样的?甲骨文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师: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今天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这说明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小结: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是什么?除了“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图片材料】 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

师:现代乐器与古代乐器比较,二者有什么联系吗?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时,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小结:在传承古代文化时,我们应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音乐视频】 龚丽娜与《忐忑》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龚丽娜演唱的《忐忑》,你会感知到哪些文化元素?

师:《忐忑》集东西方文化为一体,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包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又强调仁爱和谐、和而不同。同时中华文化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有益成果,不断繁荣发展。这就叫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图片音乐】 刀郎与《2002年的第一场雪》

师:你知道“刀郎”是什么民族的人吗?

师:为什么当你听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你会感到刀郎是位少数民族?

【图片材料】 高空走绳与“高空王子”阿迪力

师:再来看,维吾尔族的“达瓦孜”与杂技舞台上的走钢丝,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吗?

师:“刀郎”、阿迪力这些人,将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西部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事业。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强大的力量?

小结:中华文化深深熔入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是激励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之源。

二、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师:说到新疆民族文化艺术,你能说到哪些方面的文化?说出哪些民族工艺?

师:同学们说出了方方面面的表现,那么你最喜欢新疆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哪个方面?新疆民族文化艺术都有什么特点呢?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也收集到一些新疆民族文化艺术的资料,在这里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感受和分享新疆文化艺术的魅力。

【图片材料】 新疆民族文化艺术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说到文学,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新疆的优秀文学作品?

小结: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我们从小就熟悉、喜欢的《阿凡提的故事》等等。

【音乐视频】 新疆《十二木卡姆》艺术

师:上述材料,是从哪个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

师:说到歌舞,不得不说说《十二木卡姆》。

小结: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2007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類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图片材料】 新疆“于田的小花帽”

师:上述这些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新疆文化艺术的?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小结:英吉沙小刀、维吾尔陶器、小花帽等。尤其是“于田的小花帽”,是盛行的一种状似杯碟,直径不足十厘米,纯属装饰性的小花帽。于田的小花帽作为世界最小的帽子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音乐视频】 新疆饮食文化

师: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新疆的经典文化——饮食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都听到、看到了哪些美食?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道“饮食文化”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小结: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每一位都深深地爱上了新疆的美食文化。新疆的美食越来越多的成为各民族大众非常喜欢的饮食。

【音乐视频】 新疆果品文化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看着诱人的果品,听着优美的音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师:在座的同学中,有世居新疆的,有才来新疆不久的,为什么你们会如此喜欢新疆的果品呢?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新疆的瓜果呢?

小结:现在新闻媒体很是发达。报纸杂志、新闻广播、网络空间等等。正是畅通的媒体,使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使新疆更多的了解内地、了解世界。所以说“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的。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和学习中发展

1.文化交流的历史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

【材料二】 新时期的援疆工作

师:材料说明了什么?新疆与内地进行文化的交流意义何在?

小结:新疆与内地有史以来联系密切,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加速了新疆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

2.文化交流的多种途径

【学生梳理知识,老师出示板书】

(1)大众传媒: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口口相传等。

(2)文化交流:商品贸易、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文艺演出、旅游业发展等。

Ⅲ、课堂小结

篇5:教育民族团结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9月29日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性。上述重要精神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初,我们通过上述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关系到国家命运,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团结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当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面对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这一全新课题,学校领导召开会议组织学习,使大家逐步树立起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是教学中的一项政治任务,学校从20开始,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以来,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宣传教育机制、考核机制。从而使全校师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使校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1、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课堂主渠道

在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为,成吉思汗驰骋疆场,图尔扈特决心东归,刘伯承元帅在长征路上与彝族领袖小叶丹的“彝海结盟”使红军顺利经过彝区,黎族领袖王国兴率部主动投奔解放军、为海南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等。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

2、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常抓不懈

用民族精神育德依据民族校的特点,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做民族知识讲座,每年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各民族》录像带,主题班队会评优,举办《爱我中华》民族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学生们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统计对比,办手抄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优良传统,组织汉族学生到蒙古族村民家中,组织蒙古族学生到汉族村民家中,调查访问了解民风、民俗,学习民族礼节,以及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解,使学校成为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学校现有蒙古族学科骨干教师7名,真正起到了学科带头的作用,我们共同研究蒙语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自编蒙语校本教材,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提高了蒙语授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汉族学生学习蒙语的兴趣,为“三语”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加强蒙古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新课程标准,强化口语教学,切实提高蒙古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让蒙古族教师走出去学习,同时还邀请专家来我校讲学,探索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走出自己民族特色之路。

3、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民族艺术之间的结合。我们每学期都在蒙古族中小学生中开展蒙古语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等竞赛活动,“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声在校园经常听到,歌声既是心声。要求每个学生每个学期要学会唱三首蒙古族和汉族歌曲,会背诵三首蒙古族和汉族诗歌,会讲三个蒙古族和汉族故事。我们还要继续组织好学校的“马头琴”和“安代舞”表演队,在“六一”、“国庆节”等节日为学生表演,来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四讲”活动:一讲祖国悠久的历史;二讲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三讲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璀璨的文明;四讲各民族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各班每学期结合本班实际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办好一期“民族团结”墙报。组织以“民族团结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和“讲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4、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

利用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促使学生把认知转化为情感和行为,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在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

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还经常开展“学英模见行动”活动,组织师生定期到本乡曾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张树森开设的“民族团结进步书屋”进行主题教育,观看“民族团结进步书屋”里面的影音碟片和书籍,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并聆听张树森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欣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力格尔”继承人呼和木仁,学习用 “乌力格尔”形式演唱的民族团结进步歌曲。我们通过组织民族文化活动宣传,使教师和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收到了很好效果。 帮助师生统一了认识,开阔眼界,提高兴趣,为民族常识的宣传,有关活动的开展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成果的取得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证明,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利用班级的主题班会、墙报、故事会、演讲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民族理论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知识层次及思想觉悟,但只靠宣传学习是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加以内化,才能取得实效。

篇6:学校民族团结论文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摘要: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关键词:民族团结 教育 国家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它虽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却大则关乎国家命运,小则影响个人的言谈举止、喜乐好恶。而民族传统文化是形成民族精神的基石,我们没有办法脱离文化来谈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在漫漫五千年中,以儒学文化体系为基础,提倡的是“仁义治天下”、“以礼治国”,这就造就了我们平和、宽容、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团结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稳定、安定、来往、发展、和谐的状态下,集中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和结合在一起,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保持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这与我们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正确地处理了民族问题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同群众切身利益、心理认知、民族情感相结合,使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到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中,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生动局面。同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让团结友爱成为推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知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基本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历史的、世界的视野分析和探讨各种民族现象,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要设臵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学校是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

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校、班集体和个人;相关学科渗透,与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从学生所在地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融合多种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臵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和各类教育软件)。聘请各民族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

四、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是关键。要致力培养一支爱党爱国,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应对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组织专门培训。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工作者和思想品德课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都可以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工作。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民族团结教育的骨干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专业培训,并把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师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

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安排。加强工作指导、制订相应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正确方向发展。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此,各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文本和音像教材等,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组织专家编写和制作,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审查专门委员会审定后统一使用。未经审定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资料、图书、音像等一律不得进入学校。上述教材的使用由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纳入课程教材使用规划予以落实。同时,要重视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教学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

要重视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工作。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要制订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价方案,加强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考评工作,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这也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注意从政治的高度掌握政策,既要积极稳妥做好把关、指导工作,又要统筹安排、加强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妥善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关问题。同时,各地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广典型,以便为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的,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刻把民族的千千万万民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经艰难曲折但却能我自岿然屹立。因而,是否具有健康、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生存力、发展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民族团结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践证明,没有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没有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就难以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毛泽东同志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因此,民族团结关系国家长远稳定和统一,民族团结关系各民族共同进步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民族团结关系我国社会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

主义伟大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民族问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问题的基本组成部分也将长期存在,尤其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战略任务加以高度重视,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形成爱国主义思想、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篇7:民族团结一家亲 论文

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56个星座,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呀,我们56个民族原本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同在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家和万事兴。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国万事兴,有你也有我;温暖驱寒冷,珍爱换真心。共发展、同奋进、手挽手--哈萨克族的谚语说得好:“离群的羊会被狼吃掉,兄弟团结有马骑,妯娌和睦有饭吃。”

放眼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地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乌鲁木齐“7•5”事件的危急关头,各族群众休戚与共、携手相助,手足之情感人至深,再一次显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之所以如此和睦平安,是因为有着5000年历史深处奠定的文明基石,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共同家园。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无论是面对“藏独”还是“疆独”,中国政府和各族人民以及海外华侨表现出的空前团结和坚定立场,正是源于这千百年来形成的共识。

事实证明,只有民族团结,只有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危难时刻,在受到欺凌和委屈时,才有强大的祖国为我们做坚强的后盾,为我们撑腰和保护我们,为我们讨回公道。才有各民族群众、各界人士的热心关爱、真诚帮助,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祖国的温暖,才能使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团结一致,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篇8:教育民族团结论文

第一、大学语文教育是适应21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而无论哪一方面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大学语文教育正是为这一目标而制定的, 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大学语文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而且能教育人、感化人、培养人美好的道德情操,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

第三、大学语文教育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通过大学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 让他们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所谓民族团结, 指的是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荣辱与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不仅包含民族之间的团结, 也包含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开创了祖国的大好河山。56个民族56朵花, 56个民族亲如一家,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 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 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 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呢?我认为应有以下几点:

1. 加强民族思想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大学生是祖国的精英, 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力求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个专业, 覆盖到每个学生, 使学生树立牢固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如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等。与此同时, 要整合我们已有的各种资源,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我们可邀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来给学生作报告,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此外, 我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 更要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 严格要求自己, 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2. 让学生了解历史, 尊重历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 各民族和睦共处、友好往来, 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辉煌灿烂的历史史册。历史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昭君出塞、玄奘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众多的楷模。我们可以从中选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让学生了解历史, 如:<<昭君出塞>>, 我曾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放映了这部电影, 课后让学生写读后感。这样以来, 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悠久历史, 还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尊重民族团结, 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 反对民族分裂, 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祖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 对作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 我们大学语文老师要让他们尊重中国悠久的历史, 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一脉相传, 紧密联系的。我们要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让他们尊重各民族的传统习俗,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更好地尊重历史, 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民族传统, 反对民族分裂, 用他们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祖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3. 深入开展课堂教学

民族团结深入开展课堂, 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普及民族历史知识,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我们老师要拿一下危害民族团结的案例来具体分析, 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从而使民族团结教学深入开展下去。

民族问题敏感而复杂。我们从乌鲁木齐“7.5骚乱”可以看出, 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一部分民族极端分子在骚乱事件中散步谣言, 旨在加剧民族之间的误解和偏见, 从而导致不同信仰、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产生积怨, 挑起冲突。我们老师要结合这个案例, 深刻剖析这个案例的实质, 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精神, 坚决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极端分子做斗争。乌鲁木齐“7.5骚乱”用鲜血和生命证明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性。此外, 乌鲁木齐“7.5骚乱”事件的严重后果不断提醒我们, 社会和谐一旦遭到破坏, 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更要他们懂得如何保持民族间的和睦。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它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下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充满困难和挫折的道路, 我们要不畏艰难, 奋勇拼搏,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下一篇:三生教育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