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19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知识图谱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论文 篇1: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新方向

摘要: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主要包括国际民族问题的新动向、我国民族政策的新战略等。在此基础上,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加强国家认同的民族教育目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体系、加强传承中华民族共享优秀文化的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民族教育 民族政策 国家认同 双语教育 中华文化

近十年以来,世界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民族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导致的民族分裂与恐怖事件。西方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先后走过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公民主义等路径。然而,西方国家采取的民族政策并没有有效解决西方的民族问题。

近年来,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也成为困扰我国多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问题成为最大的政治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加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这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公民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的同一性与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共属于一体性。同一性的本质就是“本有(Ereignis)”的一个所有物,差异来自同一之本质,哲学把这种共属表象为一方与另一方的联系。[1]即在承认并尊重差异的同时,如何加强同一性与一体性的建构。这就需要民族教育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既要保障少数民族成员的各项权利,又要加强少数民族成员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面临着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与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共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与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2]为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政策。

第一,加强国家认同。民族工作要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即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民族工作要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三个意识”,即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中强化国家认同教育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这一伟大的造福中华民族的事业需要通过国家教育事业来完成。国家认同有三项基本条件:统一的制度体系、共同的沟通语言、充分的社会交往。在统一的制度上,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基本国情与社会格局,已经成为成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在共同的沟通语言建设上,完善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把它作为促进文化交融、增进国家认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在充分的社会交往建设上,促进各民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建立多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环境,通过民汉合校方式,从青少年开始建构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教育体系。

第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并在需要的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对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培训、双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的人才。

第三,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是要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国家,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正在形成中国经验;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并取得了成功;努力建构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的民族关系;努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切实尊重民族差异等。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基于以上新形势,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加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

1989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的“泰纳讲演”(Tanner Lecture)中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多元是指各少数民族,一体是指中华民族。这一学术理念一经提出,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成为认识中国多民族社会现实的主要理论依据。[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定为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基本国情,指出我国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与国情要求我国实行多元一体的民族教育。多元文化及其教育强调并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在教育方面实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并将其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一体及其国家认同教育,强调不同文化之共性,实行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教育,所有民族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都要积极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学校教育政策中,各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是作为国家未来的公民来培养,作为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不能降低,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将二者在学校教育中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真正体现维护统一而又尊重差异的理念。

加强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教育

处理民族差异性与共同性之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我国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决定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同时,交通要道、城镇基本都是多民族杂居地区,这种居住特点决定了民族教育发展的特殊性。

首先,办学形式问题。受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制约,广大民族地区更适合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成为我国民族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其次,双语教育问题。因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学校教育的用语会涉及双语问题。在民族教育起步发展阶段,双语教育多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教学用语,但随着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变迁,双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公民教育理念的提出,民族教育中双语教育将会逐渐向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转移。

再其次,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不同形式,如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方式进入学校,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充分考虑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90年代十分重视对民族教育体系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形成了完备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主要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这种发展模式为少数民族教育“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种较为封闭的民族教育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教育体系,就需要努力探索民汉合校的办学模式,需要探索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的双语教育模式。在双语条件较差的地区,幼儿园和小学现阶段仍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教学用语,这也有利于民族学生学习、掌握母语,但在升入初中尤其是高中阶段以后,在民族地区的集中办学中,以民汉合校为办学模式,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要教学用语,有利于打破封闭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加强交融教育。

正确认识交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教育领域同样不能人为地制造相互分离的教育体系,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该吸收所有不同民族学生进入学校,让不同民族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当前,长期形成的分离教育已经深入一些民族成员的观念之中,因此交融教育需要探索新的模式与发展之路,以此来共建中华民族多民族教育的新体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尊重差异,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前提是切实尊重民族差异。文化差异是最重要的民族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则是文化差异的最直接表现。尊重差异就是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选择。在教育方面尊重差异就是在语言和课程方面考虑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差、教学质量不高的地区,除应大力改善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结构外,还要实行双语教学、内地民族班、民族预科、高考加分等优惠政策。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解决边疆稳定发展矛盾问题的核心在中华文化认同、根本在民族教育发展、关键在民族人才培养,抓手在民族双语教育。消除“三股势力”影响,根除影响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文化根源,发挥双语教育“人文化成”的潜移默化功效,是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和长远战略。

增进文化理解与国家认同最有效的手段是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民族地区政治安定的稳定器,文化认同的沟通桥,民族和谐的溶血剂,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当前,稳定发展边疆地区,迫切需要将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双语教育作为民族团结之基、民族进步之源的战略支撑地位。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只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增进各民族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个人,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为民族长远发展着想,国家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搞好双语教学。

目前,我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正处在一个变革时期,即从“以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用语”的模式转向“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用语”的模式。这种重心的转移在有的民族地区已经基本形成,在有的民族地区正在路上,在有的民族地区还处在探索阶段。“以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双语教育模式是我国民族教育在特殊时期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模式。随着语言环境的变迁,随着双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国家对民族教育政策的完善调整,这一双语教育模式的问题正在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相对封闭。第二,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理科教育相对较弱。第三,民族地区学生就业难与民族地区现代化人才需求出现明显矛盾。

因此,让所有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国家公民教育的目标,也是让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到国家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基本条件,更是加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基本任务。随着民族教育实践的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政策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这是民族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搞好双语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并在需要的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双语教育。”从这一系列的国家民族教育政策不难看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心正在转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旨在打破封闭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将民族教育的小圈子扩大到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解决国家公民教育的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未来发展的问题。

加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的教育

关于民族教育中的课程问题,在西方国家大都实行的是多元文化课程,即通过贡献模式、附加模式、转化模式和社会活动模式使得少数民族的文化进入学校的课程内容之中。[4]在美国,虽然尊重多元文化主义,允许各民族传承自己的文化,但不把它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内容,从国家层面强调同一性,即一个美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这些主要是以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和科学主义为内容的。因此,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有一定的虚伪性。

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来受到重视,早期以乡土课程的方式和全国各地的乡土知识一样可以进入学校教育的内容,并鼓励开发民族地区的乡土教材,把它作为民族学校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到了20世纪90年代,民族文化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方式进入学校教学内容,各地各民族均有效地探索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路径与方法,形成了宝贵的经验。

到了新世纪以后,我国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理解,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全新的理解表明,不仅民族教育要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进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而且,在国家课程中,全国的学校教育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中华民族共享文化与少数民族特有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注释: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等译:《同一与差异》,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9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3日。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4]王鉴著:《民族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92-210。

作者:王鉴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论文 篇2: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知识图谱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习近平同志还强调,“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性工作”〔1〕。我国多民族的现状决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是有必要的,这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对实现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硕果累累,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者大多采用定性研究为主,并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民族教育团结进行研究。但目前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和CNKI计量可視化分析方法并不常见,从整体发展的视角分析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少。为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民族教育团结的趋势演变,探究其发展状况。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文献分类目录为“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II辑”,设定主题为“民族团结教育”,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显示关键研究成果,期刊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剔除目录、期刊选题方向、剪影、掠影和新闻无效文献后,共得350篇有效文献,文献获取日期为2020年3月1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和CNKI计量可视化进行分析。CiteSpace5.3版本中样本文献设置“Time slicing”为1992至2020,“Year per slice”为1,Top为50。CKNI中对所得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即可。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分析

根据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图1)可知,最先开始民族教育团结相关主体的研究始于1992年,周金林提及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做法,并指出“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不少地方涉及到我国境内的民族和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好这部分教材,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2〕。从图1可知,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显著转折点出现了两次,2010年和2019年。2010年的转折点一个很大原因是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最具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文件〔3〕。另外一个原因是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规定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2019年则是因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学术界积极响应并取得诸多成果。
图1 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文献发表年度趋势

(二)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高频次被引文献是研究者大多认可并引用其代表观点的文献,是对特定主题相关研究进展具有代表性并有突出贡献的文献。在主题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文献中,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分别为王鉴和安富海(被引频次70)、王鉴(被引频次54)、杨丽萍(被引频次52)、常永才与John W. Berry(被引频次51)、蒙运芳(被引频次51)、奔厦泽米和吴宇(被引频次46)、刘勋昌(被引频次38)、邵晓霞和傅敏(被引频次36)、西林(被引频次36)、邵晓霞(被引频次34)。王鉴(2010)认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断”〔4〕。常永才与John W·Berry(2010)认为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要重视涵化心理学成果,促进双文化认同与整合〔5〕。杨丽萍(2011)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认识和理解上认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6〕。蒙运芳(2010)提出思维创新是搞好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性、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性、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模式、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方式、民族团结教育的前瞻性〔7〕。奔厦·泽米和吴宇(2011)提出新时期高校开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包括课堂教育、活动教育、实践教育等〔8〕。刘勋昌(2010)认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民族知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国家民族政策教育、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9〕。邵晓霞和傅敏(2011)根据文化身份类型学理论进行设计负有时代使命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10〕。邵晓霞(2011)在分析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经历了自在、自为阶段后,其顺应了时代需求,担负起全球多元一体背景下促进未来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之使命〔11〕。西林(2009)论述了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三大主要路径:家庭、大众传播媒介与学校教育〔12〕。此外,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2010年和2011年,总体研究涉及民族教育团结的民族文化教育、文化认同等方面,也探讨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模式、方向、途径、方法、课程等,对后来者进一步的相关研究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在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共现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其次数可以判定关键词之间的亲属关系。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搜到的文献,借助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图中节点数代表关键词个数,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大,十字架越大。
图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由图2可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民族教育的十字架最大,说明以上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大,亦表明所抽取文献中以上关键词为内容的文章最多。民族团结教育高频关键词表(表2)也进一步说明并佐证了以上观点。频数最高的“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与“民族教育”与图2中三个最大的十字架保持一致。
表1 民族团结教育高频关键词表(频数、中介中心性、出现年份、关键词,top10)

(四)关键词聚类分析

借助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聚焦于四个主题: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政策、民族关系和民族。文章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图3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1.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长远大计。在教育阵地开展民族教育团结教育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欧阳常青(2019)认为我们需把握民族团结教育将文化性、综合性和常态性融为一体的属性。基于此,民族团结教育不仅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与课外实践活动中,也存在于校外的其他补充资源中。围绕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的教育活动也形成了学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13〕。徐莲(2018)认为民族团结教育需从政治角度考量,而实现路径则需依靠文化力量。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文化知识讲述、建构民族团结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形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以现代文化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等路径,充分发挥文化作用来推动学生的团结民族思想进步〔14〕。陈云(2017)认为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意义重大,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寻求突破:“一是充分利用阶段型教育体系,分级逐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二是促进学生主体间互动接触,夯实民族团结的情感基础”〔15〕。对民族团结教育已有相关研究分析可知,大多研究侧重在理论研究方面,实证研究偏少。

2.民族教育政策

王鉴指出(2011)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结构包括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两个方面〔16〕。民族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团结教育在我国各类学校的广泛开展离不开相关民族教育政策文件的大力支持。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了“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95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提出“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2004年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已成为一门独立授课的课程,并有专门的教材、师资队伍和评价体制。为建立科学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发布了与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相关的民族教育政策文件,譬如《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2015)。以上文件指出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亦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李祥、王路路和陈凤(2019)基于1987-2018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文本,研究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脉络与特征,认为民族教育政策“秉持公共性的价值理念,在始终坚持促进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目标诉求前提下,其变迁脉络呈现出适切性、公平性和差异性特征”〔17〕。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記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也提出了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在自上而下、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指引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更积极地参与到致力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来。

3.民族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族地区发展稳定,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民族地区发展稳定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发展民族团结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史界、张先亮(2011)以构建和谐新疆为例,指出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意识,有益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和谐稳定发展。要构建和谐新疆,要坚持民族团结互助,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18〕。张艾力(2011)从民族关系的视角论述教育公平,认为教育公平缺失阻碍了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19〕。因此,加大民族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来保障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4.民族

当前,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指出我国各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王鉴(2018)提出“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社会基础”〔20〕。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目标。
四、结语

2019年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如旗帜般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回顾当前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政策、民族关系、民族四大方面。大多数研究主要是理论层面的剖析,相关实证研究仍值得学者们继续探究。希望进一步的研究重点落在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当中来,探究民族地区学校师生课堂内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具体路径。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30(01).

〔2〕周金林.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几点做法〔J〕.江苏教育,1992,(02):21-22.

〔3〕王鉴,安富海.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综述〔J〕.学术探索,2011,(02):124-132.

〔4〕王鉴.论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及其政策支持〔J〕.学术探索,2010,(05):126-131.

〔5〕常永才,John W·Berry.从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看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深化——基于文化互动心理研究的初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06):18-22.

〔6〕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维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109-113.

〔7〕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0,(04):51-54.

〔8〕奔厦·泽米,吴宇.新时期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西北民族研究,2011,(03):231-237.

〔9〕刘勋昌.我国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探析〔J〕.前沿,2010,(06):188-190.

〔10〕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01):130-135.

〔11〕邵晓霞.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9-24.

〔12〕西林.论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J〕.新疆社会科学,2009,(02):49-51.

〔13〕欧阳常青.论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属性及其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03):46-53.

〔14〕徐莲.民族团结教育的政治性考量和文化性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07):209-212.

〔15〕陈云.中东部城市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定位与推进〔J〕.中南民族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10-14.

〔16〕王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3.

〔17〕李祥,王路路,陈凤.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变迁的脉络、特征与展望——基于《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9,(01):19-29.

〔18〕史界,张先亮.论新时期民族关系和谐与构建和谐新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52-58.

〔19〕张艾力.论民族关系和谐视阈下的教育公平〔J〕.民族教育研究,2011,(05):35-38.

〔20〕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8,(04):17-20.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夏娜 夏百川

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论文 篇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与民族教育学科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 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民族教育属于新兴领域,其学科规划历史较短,但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影响了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动了该学科和教育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课题研究应加强适切性,加强人类学方法、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建设和研究本土化。学科规划要注意课题的覆盖面,强调实地调查,向民族地区研究者倾斜。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学科规划;课题研究;学科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基本国情。迄今为止,基于调查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下辖1173个民族乡,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

显然,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以下简称“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在实践上,一方面,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1949年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现代学校教育得到显著发展,已有各级各类学校83726所,在校学生2943万人,各类专任教师154.1万人。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育程度、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进入新世纪,全国总体上已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而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八个省(自治区)的“普九”率只有50%左右。在人口10万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中,有12个民族达到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有13个民族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可见,民族教育又是制约我国实现全民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瓶颈所在。

民族教育也是颇具特色的学术领域。各少数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较为特殊,而且大多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因此,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不仅能够深描民族教育的特殊情境,促进教育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发展,而且可望进一步揭示文化与教育间复杂的关系,有助于深刻认识当代教育系统中日益凸现的多样性,并为我们理解人类教育的基本原理提供更丰富的案例。因此,加强和深化民族教育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我国大陆,民族教育是一个新兴的、较为薄弱的学术领域。该领域较规范、深入的学术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世纪之交显著增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是,在整个教育科学研究中,该领域至今仍较为薄弱。因此,我们不仅应大力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很有必要及时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包括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内容体系、方法技术、研究队伍和信息传播等方面。这是因为“人的文化生活是一种世代相承、愈积愈厚的历史联系,谁要想参加到这个历史联系中去通力合作,就必须对它有所了解”。

在该领域,尽管各地教育部门、科研管理机构以及海内外非政府组织发起和资助的民族教育研究项目开始增多,不少专家学者也自发地进行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本文聚焦于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发起申报、组织评审并批准立项的课题研究。其理由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是中央政府教育部门对全国范围内教育研究的导向,而新兴的民族教育领域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尤其是成为一个合法学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历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都重视设立民族教育课题,尤其是从“九五”规划开始,将之设为单列学科,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受“规划办”的委托,笔者对民族教育学科的总体发展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两次调查,还应邀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民族教育学科“十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五”规划,后文相似情形简称“‘XX’规划”)“十一·五”规划指南等文件的起草与讨论。本文就是基于对这些工作的感受和思考。还需说明的是,由于“九五”期间民族教育在教育科学规划中方成为单列学科,下面在较全面的历史概述后,侧重分析的是“九五”规划以来的课题。故文中所提项目,主要是举例所用。由于有的项目尽管成果显著,但因资料不全,难以纳入分析。

二、学科规划的历史回顾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开始就重视民族教育研究。“八五”规划以前,有关民族教育研究的项目主要放在其他学科组中。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标志着我国教育研究科学规划发展进入制度化阶段。该会议所确定的“六五”规划总共才36个研究项目,却包括了《民族教育概论》课题。少数民族教育方面课题在“七五”规划继续受到重视。这迅速促使人们关注民族教育。

“八五”规划中,民族教育方面立项总数显著增多,课题级别进一步提高,研究领域明显扩大。该时期,有关民族教育研究的项目相对集中地放在综合学科组中,计21项,占该组50%以上的数量。这些课题内容涉及了民族教育的理论问题、历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等,并出现了对某一民族或民族地区的专题研究。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多卷本)被列为中华社科基金课题。还应指出的是,其他学科组也注意到了民族教育问题。例如,职业教育组中列入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研究》,基础教育组中列入了《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比较教育学组列入了《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教育史组中列入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研究》等。基于这些研究的开展,“少数民族教育学”这一概念日益明确,该领域学术杂志《民族教育研究》于1990年创刊。

进入1990年代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研究显著增多。因此,“九五”规划时,该领域课题规划获得里程碑式发展,民族教育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被列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类。这标志着民族教育的学科合法性和重要意义得到国家的明确、充分的肯定。立项课题的数量多达55个,重点课题明显增多。其中,有国家级重点课题2个,国家一般课题2个,青年专项课题9个,教育部重点课题19个,其他课题23个。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九五”规划中对年轻研究者进行了倾斜。正是这期间,中央民族大学开始培养该领域的研究生。

“十五”期间,民族教育学科规划进一步得到发展。仅在“十五”规划前两个年度已经批准的课题中,有国家级重点课题1个,国家一般课题4个,青年基金课题2个,青年专项课题2个,教育部重点

课题22个。“十五”规划的显著特点是,结合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重视课题研究为实践服务。例如,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设立了《西部大开发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研究》、《西部开发进程中壮侗民族教育语文化传承的多视角跨学科探究》、《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等课题;结合普九攻坚和农村教育等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设立了《青藏牧区普及义务教育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等课题;结合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时代趋势,设立了《多媒体课件在民族地区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信息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关于西部贫困地区(甘肃)中学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教育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等课题。还应注意的是,随着民族教育学科的发展,该学科课题指南中还设立了有关重大理论问题、重要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课题,日益重视跨学科方法、尤其是人类学方法的运用。类似课题有《中国少数民族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西南民族教育文化溯源》、《国内外双语教育理论流派和实践模式的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得以立项,促进了该学科研究的深化,并使民族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

总之,在短短的20年中,民族教育学科规划课题在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些课题研究的开展,民族教育学科不断得以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贡献

(一)成果丰富多彩,形成水平较高的著述

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引领下,经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民族教育学科研究课题产生了丰富成果。其中,有专著,例如,《民族教育学通论》(哈经雄、滕星主编)、《祭坛与教坛》(张诗亚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研究丛书”(王嘉毅主编)、“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滕星主编)、“民族教育与民族宗教研究丛书”(万明钢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问题研究》(韦鹏飞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韩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等;还有相当的学术论文发表在海内外刊物上,例如,《Beyond the Plural and the Unifica—tion: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EducationalNoumenon》(张诗亚)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果出现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作品。例如,仅在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中,民族教育学科方面有14项。其中,《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郭福昌)、《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哈经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韩达主编)等5项荣获一等奖。对于民族教育这样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而言,这样的成就是可喜的。

(二)民族教育的理论、决策和实践研究不断深化

民族教育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有关课题研究不断深化,促进了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例如,关于民族教育心理的研究。过去国内“正统的”教育心理学界对此关注不足,民族教育研究却较为重视。“九五”期间,民族教育研究在该领域进展主要有四方面:(1)对少数民族学生人格特点的调查,例如,《青海傈僳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才果主持);(2)对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跨文化研究。例如,《西南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水平测试及开发智力的教育实验研究》(蔡笑岳主持),该项研究调查了云、贵、川三省民族地区青少年智力发展水平与智力内隐观念,论述了青少年智力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元认知与文化适应的教育实验研究,探索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智力及学业水平的方法;(3)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问题的研究,例如,《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心理障碍成因分析》(郑莉君主持);(4)跨文化心理学教材编写,例如《跨文化心理学导论》(万明刚)。“十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中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该领域的研究关注民族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加强了文化视角的分析。例如,常永才主持的《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从适应这一动态视角,尤其是从全貌观视角调查研究了民族中学生心理适应三个主要方面——个体心理适应、学业适应和文化适应。这类研究不仅可以服务实践,而且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建设。这是因为,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rebart,1776—1841)早就明确指出,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须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

又如,关于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革新研究。“九五”期间,该领域重视基础研究。例如,吕世虎主持的《藏族理科教学若干问题研究》,不仅设计了数十套数、理、化等学科能力测试卷,对甘肃、西藏、四川等省区的中学生进行了测试,揭示了藏族学生与同地区汉族学生在理科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及其规律;而且通过实验研究了理科教学由母语向双语过渡的最佳学龄段以及理科双语教学的规律和最佳模式。“十五”期间,该领域研究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开展应用性研究。例如,靳玉乐主持的《民族学校对新课程适应性及办学特色研究》,从民族学校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人手,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力图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同感、效能感和情感与教师所处的社会领域、学校领域以及个人领域诸多因素的关系,以及认同感、效能感和情感与教师对新课程使用水平的联系,在广泛的联系中勾画民族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状况以及学校课程特征。在此基础上,本课题构建了民族学校课程特色体系开发“理想型”,探讨民族学校为提高对新课程的适应性以及构建学校特色所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体系。这类研究,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从而展示了民族教育的实践价值。

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对于文化场景特别、发展较为滞后的民族教育来说,意义更加突出。关于民族教育立法的课题研究始于“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韦鹏飞主持),该课题在把握国内外民族教育立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教育学、法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视野,不仅系统论述了民族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主要概念、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内容体系、立法程序等问题,还针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立法的薄弱状况,深刻地论述了世纪之交我国民族教育必须超常规立法的思想。“十五”期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订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出台的背景下,针对民族地区加快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陈立鹏所进行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立法研究》,在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活动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境外考察,获得了有关我国

台湾原住民教育立法和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操作经验,并对大陆《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等个案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央少数民族教育立法与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建议,并尝试提出了《少数民族教育法》草案。

(三)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在民族教育实践中进行一些日常经验总结式的研究,但作为专门学术领域的民族教育学则要年轻得多,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促进民族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显然,如前面所提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有关课题的立项和开展研究,是一个重要因素。

其一,促进了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不少课题评介了民族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外理论,例如,有关双语教育、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论,并在研究过程中努力使之本土化。另一方面,已有课题研究在总结我国民族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例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

其二,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体系的充实和完善。各类民族教育课题的开展,促进了民族教育学各分支领域的发展。到今天,除了双语教育、民族教育史、民族团结教育、预科教育等传统领域外,民族教育学还发展出了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家庭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艺术教育等分支领域。显然,这些领域的发展与有关这方面课题的开展有很大的关联。

其三,促进了民族教育研究队伍的发展。过去,民族教育研究人员基本上分布在民族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随着民族教育课题的设立,尤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中民族教育学科的单独设立,越来越多的内地文教科研人员也开始关注民族教育。过去主要是教育学的研究人员关注民族教育,今天民族教育课题承担者中,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课题尤其是重点课题联合各地、各学科的人员参加研究,不仅训练了年轻研究人员,而且加强了研究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其四,促进了民族教育研究基地的发展。不少地方在承担民族教育课题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资料收集、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成为影响日益扩大的民族教育研究阵地。例如,西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师范大学分别建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西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仅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中就承担了6项课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也成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设立了少数民族教育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四)促进了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国际化

在该学科课题研究基础上,民族教育研究走向国际化。一方面,上述研究中心近年召开了有关民族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另一方面,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属下的国际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纷纷以各种形式支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许多学者正是在主持或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承担了这些国际机构的民族教育项目。例如,世界银行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项目”、“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技术援助项目”;福特基金会的“中国少数民族教材研究”、“中国云南拉祜族女童失辍学与少数民族教育培训问题研究”、美国哈佛大学资助的“甘肃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等。

(五)推动了教育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还应指出的是,民族教育课题的开展,还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例如,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学、跨文化心理学等。这里以教育人类学为例。它是当代教育科学中的新兴领域之一,其特色鲜明的民族志方法被认为“也许是解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它能贡献大量丰富的描述,这意味着能够孕育、发展和检验良好的理论。本土意义上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都罕见,但近年进展显著。其显著的一个标志是,西北师范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不仅倡导人类学理念,而且运用人类学方法,开展田野工作。这促进了教育人类学知识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引入和应用。今天,教育人类学的原理和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民族教育以外的研究领域中。

四、对民族教育学科课题规划的建议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为民族教育研究的拓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抓住这个重大机遇,用好这个机遇进行课题规划,必将对民族教育学科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课题研究的相关性

研究的相关性和适切性(relevance),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当代各社会科学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民族教育研究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有不少研究忽视民族教育实践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脱离了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不重视理论的指导和阐释功能,因此常常是粗糙地总结经验或描述现象,无助于实际的改进。此外,有的研究忽视我国民族教育问题的特殊性,机械地套用内地教育的新概念或国外理论,其研究结果自然难以符合中国民族教育实际。为此,民族教育课题规划时要大力倡导行动研究的策略,尤其是到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行动研究;同时适当增加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承担或参与的项目。

(二)重视跨学科策略和人类学方法的运用

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是一个学科进步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民族教育这个较年轻的研究领域更是如此。针对民族教育的特点和民族教育学科的新兴性,笔者认为,课题规划时,研究方法上应注意两方面的引导。一是跨学科研究策略,即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还可以适当鼓励跨学科专业人员的申报或联合申报。二是鼓励对教育人类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的运用,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应用。其实,人类学在今日影响日甚,其文化理念和独到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已经贯穿到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它也成为学科与学科之间理论和方法传播的渠道。建议规划和立项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运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的申报。

(三)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建设

民族教育这样一个年轻学科,其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建设。文化人类学应该是其基础,因为它在大部分内容上相当于“民族学”,它以前主要研究、至今仍然重视少数民族问题。要运用人类学,必须切实具有其基本知识。然而,近年教育人类学研究时髦的外表,反映出对不少研究者人类学基本知识的无知。人类学独特

价值鲜明体现在方法论,而扎实的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的“成年礼”。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进人某一社区,长时段地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住居体验等方式,将研究者立场的“他观”与被研究者角度的“自观(emic)”相结合,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传统上,田野工作至少是一年度。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类学者都有如此方便而充足的时间,因而有人采用定点跟踪的办法加以弥补,例如费孝通先生“五访江村”、林耀华先生“三上凉山”。可是,有的人以为只要是涉及少数民族的调查就是人类学方法,以致将一般问卷调查或走马观花式参观当成是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甚至今天还有不少学者将“民族志”(ethnography)仍译为带有19世纪种族主义意味的“人种志”。

(四)注意立项课题的平衡和应有倾斜

在横向领域,有关民族教育一般理论、教学与课程、民族教育史、外国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在民族教育心理、教育与文化、民族教育与经济、民族教育评价等方面显得相当薄弱。纵向领域的研究总量上显得也不平衡。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的课题更加薄弱,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较多,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在类型领域,大多是民族普通教育,有关民族职业教育的专门研究太少,至今仅立项4个课题。在民族教育独特问题领域,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较受关注,而有关民族认同与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与宗教、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普及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是我国当前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应该是当前民族教育中急需发展的内容之一;(2)重视对育儿习俗、社区教化、礼仪陶冶、民间技艺传习、寺院教育等传统校外教育活动的研究。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今日民族教育发展可以提供历史智慧,也是在急剧社会变迁中容易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今后的课题规划和立项评审中,切实注意对这些课题申报的适当倾斜。

(五)引领课题研究的本土化,建构符合中国民族文化实际的民族教育思想

现代西方的民族教育研究走在我国前面,这是事实。借鉴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应审慎地对待。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与西方白人曾推行殖民主义、野蛮征服土著人、制度性歧视移民等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民族关系有质的差异。正如陈连开先生所指出,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它有一个“自组织”的系统,其文化的进程与西方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属于“交融型”或称“和合型”,是连续的,其“内聚”和“外兼”是对立统一体,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吞并”思想从来没有成为统治中国的思想,尽管汉族文化的主体作用非常明显,但同时也兼容多民族不同的文化。因此,从国外引入概念和理论,例如“多元文化教育”,要准确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审慎地对待,加强可移植性分析。至少得问问,它真的符合我国民族文化关系的特点吗?对于可移植的内容,也须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际,使之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主要应切实开展对中国民族教育场境的调查和分析,建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族教育思想。

(六)进一步完善对课题的规划和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引领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功能,确保进一步提高研究质量,针对民族教育研究的特殊性,要进一步完善对课题的规划和管理。根据学科组专家的建议,应完善之处主要有:(1)在课题规划时,加强收集各方意见和信息,尤其是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加强课题规划的针对性;(2)对“民族教育”进行明确的界定,加强申报和立项的适切性;(3)对于要深入边远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的课题,应加大经费资助额度;(4)促进研究队伍建设。为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民族教育这一独特而年轻学科的发展,加强学科组专家对青年研究人员的指导,支持和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应适当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研究人员倾斜。还可以适当鼓励民族教育专业或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申报。

责任编辑 曹 莉

作者:常永才

上一篇:城市特征园林景观论文下一篇:舞蹈演员心理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