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改变幼儿传统的学前教育,并把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融入其中,符合幼儿成长需求,能让学前教育的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 篇1: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

摘 要:从多元文化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多元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冲击两个方面,进而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是要学会在借鉴和吸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发扬本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走向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12

一、多元文化的概念

多元文化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指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存在一起,它与单一文化是构成对立。不同的学者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是不同的,有的看重于多元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有的看重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多元文化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作用于教育的;有的看重的是多元文化对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正在不断地增强,多元文化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又在形成新的文化,多元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

二、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我们既要学习先进的文化,也要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做到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去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多元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多元文化并存的地方,思想的碰撞就不会停止,思想的碰撞所产生的力量在驱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前进和发展。

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有了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才诞生出了“百花齐放”的思想,最终形成了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道家等不同的思想派别。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当时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阶段,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浸润,思想收到了空前的洗礼,从而为后期确定一种适合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民国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主张思想上的兼容并包,形成了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的思想。在那个时候,诞生了许多大师级和先生级的教育家、哲学家、军事家。正是因为有了思想开放、文化的并存才促进了当时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今天这个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的时代里,如果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没有多元文化并存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停滞不前,不会再有进步和发展。

三、多元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冲击

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认为只有外来文化才是先进的,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落后的。于是教育者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全盘地照抄外来文化的教育模式,不加思考地引进外来文化的教育理念办学,导致了教育脱离实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种过多地依赖于外来文化,而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认可,长期以往就会使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等要弥补过来的时候会非常得吃力。幼儿在学习中由于没有接触过本民族的文化,势必会造成幼儿在面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时候感到茫然和无能为力。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發展走向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中要找到适合本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支撑点,在借鉴和吸收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去构建属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要学会构建本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幼儿园在沿用国家课程的的同时,也要构建一套能够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课程。例如,幼儿园可以在保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加上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元素,从而开发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

二是要学会在幼儿园里开展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活动。例如,幼儿园在进行各类教育活动时,可以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来进行教育。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以加进本民族是如何预防疾病和保护自己的一些实用技巧,从而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游戏玩具或者带领幼儿开展民族特色游戏,激发幼儿玩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去认识本民族的游戏特色,做到寓教于乐;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认识本民族的历史,从而增长幼儿的文化知识;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幼儿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学习一些本民族的语言;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欣赏民族画等。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必须要做到在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属于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把优秀的文化元素吸收到本民族文化中,同时也要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发扬壮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开辟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去促进本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张加朝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改变幼儿传统的学前教育,并把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融入其中,符合幼儿成长需求,能让学前教育的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是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学前教育中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在创新思想的引领下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也能让幼儿的天性在这个过程中施展出来,能培养幼儿的自我管控能力,使得幼儿步入小学以后有更好的自控能力,这将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也能体现出学前教育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引言:教育是教育人、管理人、发展人的事业,幼儿教育作为人的启蒙阶段教育,对于推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有些地区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在目前的地区幼儿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均作了简要分析。

1.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学的发展与其它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地区幼儿园数量较少,在一些更为偏远的地区甚至没有建设幼儿园;幼儿园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缺少应有的娱乐设施,教学器材也不够全面;幼儿教师团队比较薄弱,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数量都很有限,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幼儿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少数民族各地区之间,幼儿教育的发展也不够平衡。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幼儿园的规模以及设备等都比较完善,教师配备也比较齐全,这与少数民族的偏远地区之间就有明显的差异。

再次就是在当前的幼儿教学中缺少教学特色,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当前少数民族幼儿园在进行布置、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上,都注重向标准化、现代化靠拢,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的继承,这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

最后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产生这个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的能力与职业素质等问题,也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缺少培训学习的机会,不能及时的接受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这些也是影响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方法

2.1 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途径,第一是教师自身,教師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行学习,可以通过阅读图书或者是互联网的途径进行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第二就是幼儿园要定期举办教师培训与交流会,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重视培训教师的职业素质,通过交流会让教师之间能够就当前的教学进行交流分析,及时的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2.2 丰富教学活动

幼儿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且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在课堂中如果教师的授课内容比较单一,就会导致幼儿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并且这个阶段的幼儿情绪不够稳定,很容易产生哭闹的行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小活动来丰富课堂的内容,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比赛的形式,并且采取代币制给学生奖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2.3 打破传统课堂的形式

要想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就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的形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近些年来,翻转教学的运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于提高课堂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需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授课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后让学生进行自己的展示,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到里面。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2.4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幼儿阶段的学习,主要就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幼儿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那么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对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引导、启发来完成。教师可以在每天放学后给幼儿布置任务,并且要教会幼儿如何自己去完成任务,第二天教师还要针对幼儿的完成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查,帮助幼儿及时的完善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足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激励的政策,帮助幼儿树立强大的自信,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 完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检测幼儿学习水平、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设置的有效性,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题目清晰易懂,并且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在幼儿进行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错误不要急于打断纠正,而是要等幼儿回答完毕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讲解,尽量不要打消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之间的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幼儿的专注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

3.结语

要想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幼儿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保证教育设施的完善,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教学水平,要爱岗敬业,真心的对待学生;再次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方法与策略,重视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走到学生中去,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论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路径[J].王诗尧,黄瑾.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4).

[2]试论幼儿教师高流失率问题及解决措施[J].程亚茹,潘宝城,王坤丽.教育现代化.2018(26).

[3]卓越蒙古族幼儿教师培养及其管理机制的探讨[J].杜春娟.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作者:麦尔耶姆·艾力木

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论文 篇3:

对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和策略的思考

一、凉山彝族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有574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2.5%,是我国彝族聚居区。由于交通、文化、经济等落后导致教育的落后,特别是幼儿教育严重滞后。特别是“老凉山” 地区很多乡镇没有幼儿园只有学前班,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彝族幼儿入学前班的人少,彝族幼儿对汉语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孩子入园率不高

彝区农村幼儿家长受教育年限短,文化水平不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平时忙于农活,虽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却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施。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家庭经济条件差,这也影响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认识。与城市情况相反,民族地区的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交通不畅,与外界的联系较少,市场竞争压力小,人们对幼儿的要求也就相对较低,导致幼儿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家长送孩子入园率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

2.教育资源落后、分配不合理、发展不均衡

凉山州内学前教育资源整体水平与省内、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之间差距大。就拿凉山州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作比较,无论从幼儿园的数量、在园幼儿数,还是入园率,凉山州与成都市都有很大差距,州内各地区之间差距大。凉山州州内教育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以西昌为中心的安宁河流域,主要集中在条件好的城镇,而边远地区,特别是“老凉山”地区幼儿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州内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之间差距大。不仅仅是幼儿园数量、在园人数,民办幼儿园从硬件配备、师资条件等各方面都与公办幼儿园有很大的差距。

3.农村办园条件差

民族地区的农村乡镇几乎没有独立的幼儿园,有幼儿班的基本上都是在小学办个学前班。一般班额少,人数不多,没有幼儿园学生床铺,幼儿午休不得不趴在桌子上休息,幼儿园缺乏基础的安全卫生保健措施,更谈不上医疗室、专用喝水杯子、餐具,操场没有,活动室没有,玩具少而不全,更谈不上其他体育器材,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彝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4.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引进难,流失快,缺乏在职培训机会

由于地理、文化、经济、学校自身原因等方面的制约,彝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主要是从初中、高中毕业生中临聘,学历和职称合格率低,大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必要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幼儿教师领取的是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在已实现“一村一幼”的今天,教师工资仅有二千元,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的凉山民族地区工作,导致教师工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职培训机会更是缺乏,导致农村幼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5.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由来已久,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静静得坐在凳子上,不准东张西望,下位走动等。二是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一周上课18节以上,每节课长达40分钟,偏重读与算,幼儿在户外游戏锻炼的时间很少。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解决民族地區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抓好学前教育管理

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转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落后观念。鼓励社区和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建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促进社区、幼儿园、家长的良性互动。幼儿园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待遇吸引人,以情感留住人,以事业凝聚人,以机制培育人,用优秀的师资来保证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保有和提高现有师资,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加强师资培训,充分发挥地方院校服务于地方的功能

幼儿园要引导教师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业务水平。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的重任,必须办好学前教育专业,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完善学前教师教育体系。

一是要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层次。高等院校要加入到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行列中来,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要顺应教育大局的需要,积极办好学前教育尤其是彝汉双语学前教育专业,满足凉山州学前教育双语师资的需要。

二是地方师范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要加强与当地幼儿园的交流与合作。地方院校应通过幼儿园了解学前教育第一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师培养的方向,培养出真正适应学前教育需要的师范生。

3.加强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学校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和家长沟通,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教知识,更新家长的观念,通过校园开放日进行教学观摩、“六一”同樂亲子活动、新年联欢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以便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4.增加政府投入,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职能

要发展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一是用于加强幼儿园规划建设和配套建设,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给更多孩子创造入园机会;二是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更好的师资进入凉山民族地区幼儿园工作;三是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实现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财政补助全覆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幼儿入园。

总之,尽管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相信,有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大力的支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和支持,通过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事业一定会得到可持续地均衡发展。

作者:吉克春英

上一篇:作文心理调查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地热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