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本土民间艺术论文

2022-04-19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且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傩戏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其艺术形式愈发丰富多彩。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本乡本土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乡本土民间艺术论文 篇1:

挽留远去的民间艺术文化

前不久,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偶遇一“民间艺术家”。他来自重庆市的一个边远农村,家传“吹玻璃”。“吹玻璃”绝活就是通过高温,把手指粗的玻璃棒烧制成艺术品。

我买了一件孔融让梨的佳作,拿着这件艺术品,除了惊叹、欣喜便是忧郁地深思。民间绝技的继承应该随着社会转型的过程进行扬弃,但是过度地移风易俗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目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工作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工作力度:一种是过分强调民俗的稳定性、保守性和微调性,移风易俗的勇气不足,难以打破思想观念的无形之墙;另一种则是过于急促地提倡新民俗取代或改造旧民俗,但过于城市化,表现形式不够以人为本,难以展现传统文化生活的原始生态特征。

应该超越急功近利的政績观,放宽视野,从文化建设的大局出发,鼓励创作者脚踩大地,熟悉本乡本土的文化和民众的生活,同时超越乡土本位的局限,研究适合自己创作个性又有长期思考和深刻体验的题材,创作出既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又能为普通百姓提供深刻启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之于当代的价值,首先在于集中体现着中国的民族性特色和最本初的文化基因。不对传统文化有深刻认知,就无以对今天的“中国特色”作出最真切的解读和阐释,就无以寻找到今天文化建设的本源。

作者:陈杰

本乡本土民间艺术论文 篇2:

传统傩戏形式转化助推乡村振兴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源于远古时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傩戏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且极具原始舞蹈风格。傩戏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其艺术形式愈发丰富多彩。2006年,傩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今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如何促进传统傩戏形式转化以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文化部高级画家兼一级美术师陈炯所著的《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以集市概念为统筹,包括文创产品、艺术作品、空间设计和品牌策划集市四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创作形式为载体并且汇聚学员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农村发展谋求更多可实现行路径,同时也体现了艺术振兴乡村的宗旨,为传统儺戏形式转化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一书的第一部分是概述部分,介绍了项目的价值和特点、艺乡建和途径研究,同时介绍展示了果蔬大作战系列、红色背篓主题茶具、蔬菜画系列、艺乡建VIS设计、红色背篓乡村艺术秀活动方案等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创意、设计、排版均极具特色。第二部分是空间改造的案例,展示了黄山店村非遗传习馆和书院设计、黄山店村非遗传习馆和书院设计、枕河人家酒吧空间改造等建筑空间改造及设计。本书的第三部分是相关的论文集,从多个角度去论证了乡村振兴和传统艺术转型的关系,如对乡村旅游品牌 IP与文化遗产资源的在地价值进行深刻地研究、从艺术文化重构的角度探讨农村新型集市的构建问题、非遗类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探讨艺术生态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等。整体来看,本书点面结合,既有作品展示,又有理论研究,极具操作性、指导性与前瞻性。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一书从艺术设计和乡村振兴的角度,为传统傩戏的转型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傩戏本是宗教活动,因此其既具有民俗展示功能,还具有宗教信仰的传达功能,此外,傩戏还具有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其一,傩戏具有很强的娱乐作用。如以歌舞戏剧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巫傩艺术,它不仅仅有祭祀驱疫的功能,还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供民间群众娱乐和享受。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往往是祭祀驱疫的同时即达到了宗教目的,又娱乐了人们。通过巫傩活动,起到表达心愿、抒发情怀、歌颂祖先、表演历史故事等目的。其二,傩戏具有教育作用。傩戏活动中许多艺术表演形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民俗宗教、农业生产等结合在一起,包括一定地域环境里的民族生活习俗、禁忌、礼仪和民间艺术形式。在傩戏表演中,人们的生产知识和生活内容是主要内容,从歌舞的演出内容、剧情、对白中可以反映出来。同时,通过傩戏演出的内容,也可以传递出一些善行、敬畏等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傩戏的教育作用,不仅体现在可以授予生产生活的常识,还体现在对受众的思想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傩戏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民族的心理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在宗教活动中可以让人们学会许多生产和生活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认识并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更重要的是让本民族的人民了解自己的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可以说宗教活动是以生命意识为存在依据的人生礼仪民俗。为了更好地促进傩戏的传承,一方面,我们要对其传统形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娱乐作用与教育作用,发挥其价值,使其为乡村振兴出力。

根据《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一书所述,艺术激活传统村落的创新设计包括三个阶段:一是以文创促“非遗”走向市场;二是以文创促原生态、传统手工业形成良性发展;三是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先行,通过合理的村庄设计规划保证前两项目标的实现,并健康循环。农村建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载体,承载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村庄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影响农村生态的发展。因此,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是艺术助力精准扶贫的方法论。通过艺术实现农村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我国鲜有系统性研究,通过多次实践,书中探索出“艺术激活乡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一条新路。傩戏作为传统的艺术,通过对其传统形式进行转化,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相对接,既实现传统傩戏的转型发展与传承,又可以通过傩戏转型促进乡村振兴。为了更好地挖掘传统傩戏的价值,推动传统傩戏形式转化,有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要突出传播傩戏的价值导向作用。近年来,乡村在发展中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略了文化发展,这使乡村的文化发展滞后,乡村正在舍弃掉农耕文明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直接导致村民价值观扭曲。如前文所述,传统的傩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傩戏相结合,剔除传统傩戏中不符合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傩戏转型的过程中,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扭转乡村风气。

第二,傩戏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培养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养育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长期的大一统王朝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乡村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加之广大村民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缺乏了解,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代表落后,这使得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中日渐式微。传统文化是支撑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缺失了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乡村,乡村失去了地域特色,与其他地域发展雷同,在未来发展中必将迷失方向,缺乏长久发展的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大力培养村民的文化自信。传统的傩戏在转型的过程中,就可以承担这样的功能。我们应当发挥傩戏的功能,加强传统傩戏的宣传,将之与当今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推广转型,推动这一传统的戏剧形式为广大民众所熟识、所接受,从而培养起来村民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当代要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傩戏的宣传,挖掘出傩戏的当代价值,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传统傩戏的作用。让村民认识到傩戏魅力与价值,意识到如传统傩戏这样的传统文化才是滋养乡村发展的智慧源泉。通过培养村民对傩戏的热爱之情与熟悉程度,最终才能实现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继而推动傩戏的传承发展与转型。

第三,要以传统傩戏为支点,推动傩戏文化产业化,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依旧是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发展与转型之间的关系,如果经济与文化相适应而发展,那么文化的繁荣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那么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前文所述,传统的傩戏具有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同时还具有民俗文化的展示功能。因此,传统的傩戏在转型的过程中,可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与功能。

第四,在傩戏转型发展乃至产业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其特点。在乡村振兴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探索出传统文化与乡村经济的结合点,不同的乡村要深入挖掘本乡本土的特色传统文化,打造出融入传统文化内涵并适合本乡本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傩戏本极具地域特征与神秘色彩,如果附近的乡村群落均是同质化发展,那么不仅会使得傩戏在转型过程中无法实现特色化的发展,还会造成恶性的竞争。因此,以傩戏为支点的乡村发展的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照搬,造成“千村一面”的后果。乡村经济发展要走特色之路,才能增强乡村的竞争力,而乡村发展结合其具有优势的传统文化是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捷径。因此,以傩戏为支点的乡村,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做好传统傩戏的转型传承与创新工作,让傩戏表演转化成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打造依托具有特点的傩戏为特色的乡村经济,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第五,傩戏转型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在传统傩戏的转型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艺术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能力的“双创”人才不足,这些使得傩戏相关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传统傩戏转型发展的短板。在傩戏转型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下,相关的人才要具有深厚的乡村文化积淀、具有问题研究与国家政策解析的能力、具有对区域资源的挖掘、梳理、保护、创化的观念和方法、具有艺术创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意识与策略、具有人口与区域经济视野下进行设计的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对乡村文化和文化扶贫的情怀。因此,着力培养具有相关能力的傩戏人才,防止出现傩戏传承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和人才断层,可以更好地推动傩戏文化的普及和产业化,在某种层面上也成为农村建设、消除贫困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当前在乡村发展中,传统傩戏形式上的转型传承与创新任重道远。乡村振兴应是全面振兴,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傩戏这样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在乡村振兴中应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让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发挥出其时代价值。想要做好传统傩戏的转型传承与创新,需要探索出傩戏与乡村经济的结合点,不同的乡村要深入挖掘本乡本土的特色文化,打造出融入传统傩戏文化内涵并适合本乡本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傩戏发展要走特色之路,才能增强乡村的文化竞争力。因此,乡村振兴中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让传统文化转化成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打造依托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经济,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胡冰寒,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塔怀红,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基金项目: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实体型非遗转型途径研究——以接龙傩戏为例”,项目编号:19SKGH22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苏州民间艺术资源对接本土高职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批准文号:2016—ZX0115—00004)

书名: 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

作者: 陈    炯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57160

出版时间: 2019年3月

定價: 89.00元

作者:胡冰寒 塔怀红

本乡本土民间艺术论文 篇3:

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摘 要: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以乡土艺术为起点,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乡土资源 美术教育 培养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存有大量的民族个性、区域风格、乡土气息的美术资源。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美术教师要尝试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使美术课堂和生活相结合,开发自然资源,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为此,我们要挖掘本乡本土的美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一、乡土文化和乡土美术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民间传说、语言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统称。所谓“乡土美术”,一般是指具有本土文化的、本地特有的美术作品,即所居住生活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保定自古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遗风千姿百态,民俗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民间艺术中那些由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另外,民间传说故事、地方俗语散布乡间,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二、乡土美术教育的意义

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的体会,我认识到乡土美术(即民族民间美术)对于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丰富的联想,与环境相协调,造型上敢于突破形体的拘束,大胆运用夸张、变形;强烈色彩的对比,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不受拘束的自由心态等特点,在美术发展史和利用现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发挥地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积累地域文化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适当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编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密切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

三、将生活中的物品作为美术教学载体

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课程教学活动,并开展教学活动。在《陶艺创作》一课中,让学生带来家里最普通的陶器(罐、瓶、壶、盒……),顺便带上家里的一些土产品——玉米、毛豆、红椒、萝卜……将这些材料拿到美术课上,不仅使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而且他们会重新发现土产品原来是非常美的,它们的颜色、形状、质地各不相同,利用这些特殊材料打扮乡土陶器,颇具趣味性。

乡村的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玉米皮、树根、麦秆、黏土……都是非常特殊的美术媒材,越是贴近生活的材料,越具有开发与创造的价值。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更多的材料,大胆尝试更新的表现方法。例如,在《树枝创意造型》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懂得用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品质。通过对树枝的再创造,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美化生活的品位,同时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将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作为美术教学的载体

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就在我们身边,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并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同化。因此,学习具有艺术魅力、个性特点的乡土文化,构建起开发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真正引导、教育学生参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走出校门,走进乡村,挖掘乡土美术文化,多渠道开发美术学习内容。例如,教学写生课时,带着学生到县城的古文化街写生,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通过实地搜集美术资料,描绘亲身体验。同时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活力。

五、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

1.乡土文化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乡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促进美术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树立审美观念。乡土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例如,剪纸艺术、皮影技法、民俗游艺活动中出现的龙灯、狮舞、旱船等可以加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另外,乡土美术与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相关联。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体现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校内外、课堂内外搜集美术素材,拓宽了学生美术学习的渠道,增加了美术学习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搜集素材过程中亲身体验与调查研究,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观察社会、参与社会、深入社会的能力,提高了社会的适应能力。

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德育内涵。

乡土文化素材中的德育内容,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从而达到德育无痕化的最高境界。我国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根植于民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因此,深入挖掘农村蕴藏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保留、传承、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对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挖掘与利用乡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既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又增加了美术教学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亲切感、新鲜感,更激发了创作的欲望及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美术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杨建华.浅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N].学知报,2010.

[3]潘懋德.挖掘乡土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墨景丽

上一篇: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石油企业机械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