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风险投资论文

2022-04-15

据报道,中国正为首批本土风险资本基金提供资金,拟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的基金将多达10只,投资总额逾200亿元人民币。无独有偶,证监会关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规划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这一消息意味着,筹划近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即将登陆内地市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土风险投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土风险投资论文 篇1:

本土风险投资 成长的烦恼

谁在说——讲述投资人自己的故事。

风险投资,英语简称为“VC”,由于中国人对风险的厌恶和避讳,通常也称之为“创业投资”。尽管自商业出现就出现了投资,但专业的风险投资在中国发展却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正如众多从海外引进的新事物一样,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比较曲折的过程。我自删。前后开始涉足中国的风险投资,这些年来亲历了中国风险投资成长的烦恼,愿将我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本世纪初,正是互联网方兴未艾大肆兴起并泛滥的时候,又恰逢是国家创业板酝酿推出之时,再加上此时几家由海外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投资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和我国资本市场大好时机的刺激,一大批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不约而同成立了,基本都集中在2000年前后。当年我正好研究生毕业,因为具有经济和理科背景,基本符合复合“人才”条件,而有幸进入到风险投资领域。

事实上,VC从业者在西方国家是由非常专业的人士担当的,需要深厚的阅历和专业知识,我虽然在上研究生前有过两年工作经历,但与投资不相关。因此刚进入到这个行业,那是相当的茫然。好在领导们多是当时证券界的投行人士,对投资和项目还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于是跟随他们开始了我的风险投资经历。

项目选择是风险投资的关键所在,而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和如何选择项目则有很深的学问,尽管总体来看都脱离不了技术、市场、管理(或团队)这三个方面,但要真正理解却不容易,如何把握则更不容易,下面我淡淡这些年我对这三个方面的认识过程。

风险投资之与技术

2000年前后,中国本土的风险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而负责这些公司运营的主要是来自证券界的人士。受当时国内极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影响,在当时,普遍把风险投资与高科技或者互联网等同起来,因此对投资项目的选择目标非常明确,看项目首先是技术评估。在2000年左右,任何一个概念的技术,在资本市场都会被热炒一番,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对纳米技术的热炒。只要有纳米技术的股票会疯涨,同时纳米技术相关的投资项目受到哄抢,如果不是关系好,一般无法参与到这样的投资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时以比较高的价格投资了一个纳米材料生产的公司,并马上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一心盼着上创业板后赚钱推出。而此后随着创业板的无限期搁浅,以及纳米技术和材料本身的不成熟,项目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直到现在过去近10年了,当年被热炒且被广泛看好的纳米技术及其应用仍然还停留在概念的阶段,当初一大批与纳米技术相关的项目,生存至今的少之又少。

本土风险投资在最初的市场狂热过程中,以技术概念为主要投资目标的投资行为被市场和现实狠狠惩罚了一番后,大家开始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将投资理念得到提升,开始从理想进入到现实,认为投资项目的市场成熟是第一位的,于是开始进入到市场导向的阶段。

风险投资与市场

市场对于一个成功的项目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如何评估出投资项目市场的成熟度却又是个难题。因为非常成熟的市场通常会面临进入壁垒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而风险投资通常从其定位来说不愿进入到这样的项目,因此一般会选择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和进入壁垒的项目。

2002年中国创业板搁浅后,风险投资开始进入到相对的理性阶段,开始把项目的市场作为投资的首要标准,这期间,我参与了三个项目,第一个是从事现代农业的,第二个是从事现代花卉种植的,第三个是从事生物农药的。

应该说三个项目面临的市场都是巨大的,而且也是有潜在需求的。但在投资后的一段时间里,却都面临着投资失败——第一个项目和第二个项目的老板都是利用项目在套取投资者的钱,不做实业而逐渐把公司掏干;第三个项目则是无法将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销路打开。

现在总结三个项目的失败,我认为很明显在管理和团队的考察上出现了问题,但这在当时却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我熟悉的多个风险投资公司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投资后不但项目没有做好,最后连人都找不着了。于是经过多年的惨痛教训后大家进一步觉悟到,风险投资选择项目的标准关键在于团队和管理,并逐渐开始理解了西方风险投资遵循多年的法则:管理和团队是第一位的。

风险投资之与团队和管理

为什么团队和管理对一个项目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呢?

我认为团队意味着人,而管理则意味着制度,只有人在一个公司或者组织里才是最活跃的因素,技术再好,市场再广阔,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技术也只能在实验室里躺着睡大觉,市场也永远是潜在的市场,而不会变成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人是投资项目最关键的因素,也是首要因素。

其次是管理,有了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从而让企业的经营行为理性化,可以有效控制系统风险,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会犯致命的错误,这样才会保证企业尽量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近几年本土风险投资公司在比较漫长的摸索中,也开始真正理解了团队和管理在投资项目中的作用,甚至出现了直接冲着某一个信赖的人进行投资的案例,认为只要这个团队可靠,哪怕他们是完全重新开始做一个项目也是看好的。

但是,看重团队,并不是忽略了技术和市场。团队、技术和市场对于一个投资项目来说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只是对一个创业项目来说,各自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三者的关系:市场好比土地,技术好比耕田机,而团队则是耕种者,要想获得好的收成,土地是最基本,就别谈收获;但有了肥沃的土地,没有好的耕作工具,效率不会高,收成也不会好;有了土地,也有了工具,但没有勤劳的耕种人,也不会有收获。

今天我们所说的看重团队,实际上是已经有了两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市场和技术都还过得去。正是相对于静态的市场和技术,活跃的人才显得至关重要,这是我国本土风险投资经过了长期的成长烦恼,并交付了大量学费才意识到的。

作者:吴章华

本土风险投资论文 篇2:

我们需要本土的风险投资

据报道,中国正为首批本土风险资本基金提供资金,拟在天津滨海新区设立的基金将多达10只,投资总额逾200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证监会关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规划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准,这一消息意味着,筹划近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即将登陆内地市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普遍回暖,风险投资项目总额节节攀升,2006年,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突破320亿美元,这其中,中国的表现尤其抢眼。去年一年,中国风险投资总额增长50%-60%,中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风险投资目的国。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恰与境外资本蜂涌而入的势头相反,中国本土风投行业正面临边缘化的尴尬。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博士曾坦言,“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情况不是在好转,而是在恶化。”咨询公司安永的研究报告亦认为,“除非具备了维持活跃的风险资本行业的必要条件,否则中国的风险投资速度可能会减速,甚至出现倒退。”

合乎规范的创业板正是活跃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主要因为,创业板是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中的核心环节,但中国的情况是,由于迟迟未能推出我们自己的创业板,400多家本土风投机构80%的资金粘滞在投资项目上,剩余20%的资金也只能通过协议转让、回购或者借助外资等方式实行变现,由此导致本土风投行业平均收益非常低下,投资人信心与热情难以提振。

相当规模的资金量也是活跃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受种种条件制约,目前中国本土非政府背景的风投机构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资本,连支撑一个大型科技项目都不够。更有甚者,由于风险投资一般需要过3至7年后才能取得较高回报,一些投资人为了弥补后续资金不足,不得不采用高成本融资的办法,而这样操作所带来的还款压力,最终迫使其偏离风险投资路线而转向房产和证券炒作。

国际经验表明,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具体而言,这种帮助主要表现在:

其一,风险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就业增长较快的主要行业,几乎全部得到过风险投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其二,风险投资拉动销售收入的增长。2000年到2003年,美国软件行业销售增长率为5%,而由风险投资支持的软件企业增长高达31%;其三,风险投资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高风险性等特性,高技术产业很难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资金,风险投资则可以起到至为关键的孵化作用。

中国正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在较短时间内使中国经济向创新型转型,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体系。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80%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开办和扩张,90%以上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其主要的所有者、合伙发起人和家庭,这种明显落后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现状,恰恰反证出本土风险投资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恐怕直到今天也还没有铁路。所幸的是,中国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此并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两项举措,正是加快发展本土风投之恰当铺排。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本土风险投资论文 篇3:

本土人才主导风险投资

这次风险投资热潮中,绝大部分要看到盈利模式,或团队要有相当好的记录才能拿到投资。

“你们公司拿到多少钱投资?”“几百万美金吧。”“不多,我们有两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正在谈呢。”

在各种场合碰到CFO们,时不时会冒出如上对话。激发起这股热潮的,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2003年以来,随着携程、中星微电子、盛大、百度、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记录”。全程参与了这些公司培育的创投基金,也获得了动辙10倍以上的回报。

共同掀起了新一轮风险资本的“中国淘金热”。据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统计,2005年活跃在中国的中外创投机构共募集40亿美元新基金,是2004年的近三倍。这成为中国创投历史上募资最多的年份。

之所以这么多投资基金进入中国,是因为中美两国投资环境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首先,美国做创业投资的资金门槛已经很高,在中国做一个创业投资或培育一家公司需要的钱要少得多;其次,在美国要找到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已经很困难,每个领域都有成熟公司,而中国还有很多空白;第三,中国市场很大,创业公司一年可以增长100%,这在美国不太可能。

不出意外,2006年的资金会更多。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转入“天使投资”业,他说,美国现在至少有30个打着“中国概念”的基金在筹资,每家要筹一、两亿美元;也就是说,下半年,至少还有30亿美元的基金进入中国。不少人称2006年为VC业的分水岭,之前代表VC1.0时代,从此将进入VC2.0时代。所谓的VC2.0含有两样元素,其一,资金来自硅谷;其二,管理团队本土化。

“最近一、两年,最大变化就是太多境外创投公司进入中国,这一个现象是从来没有的。”陈友忠表示。这些传统上以美国国内投资为主的老牌VC,素以“做投资不做开车距离自己家1个小时以上的企业”为投资理念。因为他们传统上认为,只有和被投资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便于监督、管理和提供增值服务。但令人惊奇的是,自2003年底以来,这些VC竟然不约而同地跨越太平洋来频繁造访万里之遥的中国,有的还已经开始了真金白银的投资。

规模较大的外国创业投资基金,则选择与中国本土化基金或人才合作的战略。安永《2006年创业投资深度报告》的作者马丁·汉明总结了外国创业投资进入中国的四种模式:一是合资基金。由美国基金和在中国本土的基金共同建立,中国本土基金的团队负责运作和投资,美国的队伍带来技术和经验。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2.5亿美元就是一例。IDG虽然是美国基金,但在中国的时间已超过10年。二是外国创投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中国本土基金,但不参与管理。DCM/联想投资、3i/鼎辉投资均是比较有名的案例。三是独立存在于中国的基金,由一群本土投资团队管理。如红杉中国。红杉基金与携程创始人沈南鹏等人合伙创办红杉中国,红杉中国是独立的基金,做决策不需要向美国总部汇报。四是直接在中国设立办公室。如NEA、Bessemer,Apax Partner、Blue Run和DCM。

无论是哪种模式,外资在排兵布阵时,通常会考虑由有中国本土背景的创业人或投资人来管理。这为中国本土人才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在这些新创的大批基金中有两个明显的变化,首先是不少基金的管理人同时自己也将钱放进去,成为基金的LP之一;而另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变化则是“中国人自己说了算”的时代已经来临。“现在就是几个人一商量行不行,行就募钱干了。以前最后还要通过老外做决策的规矩已经不灵了,电话会议也终于用不着了。”一位VC总结道。

其中刚成立半年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无疑是VC2.0的代表。例如美国著名投资基金红杉资本专门成立中国基金,创始人是原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董事张帆,另一位创始合伙人是携程网及如家连锁酒店的创始人、原携程网总裁兼CFO沈南鹏。

两位合伙人被称为梦幻组合,虽成立不久,已是动作频频,且出手不凡,其一举一动更是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然而,在这个竞争加剧的VC2.0时代,要得到好的项目是多么困难。鼎辉投资合伙人黄炎直言:“真正能投的公司还是非常少。”由于好项目竞争激烈,进入门槛已被翻着倍炒了上去。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说,“新创企业面朝南坐,好企业常常受十几个创投基金追捧。上市前企业往往要求投资者以高达15倍的市盈率来买。这在三年前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鼎辉投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这次风险投资热潮虽有点过热,但与世纪之交的那次“泡沫期”不同的是,当时没有商业模式也有可能拿到投资,而这次绝大部分要看到盈利模式,或团队要有相当好的记录。此外,经过多年洗礼,中国也开始出现较好的“系列创业者”,即不断地创建新企业并取得成功的创业者。

收藏本文,请发0520到958868306(移动)/92190906(联通)。

作者:亦 名

上一篇:高校美术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