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2022-09-11

在之前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 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这段论述涉及一个由来已久的观念讨论: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

所谓文化艺术的“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 走向世界获得文化的认同。说白了, 就是文化艺术领域的“请进来、走出去”。

文化艺术的“本土化”, 是指各个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根源于自身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系重新得到薄崇。简而言之, 就是“以我为主”。

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和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浪潮相伴而生的。随着近年来科技领域的长足进步, 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世界变小了”, 地域和文化的隔阻越来越被交流融合所打破, 因此全球化大有席卷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趋势。在一些人看来, 文化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消亡, 而文化本土化则会造成对文化全球化的阻碍。然而, 这是对两者关系的一种误解。

全球化和本土化是一对共生物, 其实自从人类文明发展以来, 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相互对立和促进从未停止, 它们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可以说, 没有本土化就没有全球化, 本土化实质上是全球化的动因。正是因为本土化的发展造成了全球化的不均衡, 产生了优势资源和相对竞争力, 才引起了全球性的资源转移和分工、共享, 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因此, 本土化既是全球化的动因, 也是推动全球化的动力。

从文化艺术的角度看, 正是因为世界各地人们不同的历史、风俗、价值观, 才产生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风格特征的文化艺术分类, 这种百花齐放的多样性是人类文艺发展的重要资源, 也是文艺全球化的立足点。丢掉了这个立足点, 片面强调全球化, 实际上是对全球化本身的消解和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 在文艺全球化的过程中, 文化传播的效果并非单独取决于文化本身的水准和魅力, 更多的时候因为文化传播者国力、影响力的不同, 形成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当今一些文化全球化的鼓吹者中, 就有一种论调认为文化艺术的全球化就是“普世价值”的大一统, 而这个“普世价值”, 则是美国文化或者欧洲文化。

本质上, 这就是披着全球化外衣的“西方文化优越论”。对此, 我们要有高度的警惕。

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不是西方文化统一全球, 而是全世界各地各种文化艺术之间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有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我们顺应全球化的潮流, 借鉴全世界的文明成果, 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 同时, 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文化根基和命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美学精神, 这样才能根深叶茂, 真正成为文化大国。立足本土化、面向全球化, “以我为主、请进来走出去”, 这才是我们文化兴国的康庄大道。

上一篇:浅析新常态下的农垦文化创新下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几个问题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