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新课程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美术手段,感染培养受教者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美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滞后的,加上美术科是一门长期受冷落的“非升学考试科目”,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学生自身也缺乏压力和动力,这样不喜欢美术课的学生比例呈增加的倾向。再加上不少教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的将教材内容读一遍,就是找几张示范画挂在黑板上任学生自由评价。教学模式僵化。久而久之,将一门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教得索然无味。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失去兴趣,即使你的课上得再好也是无效的。在美术课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就必须强化多媒体教学在美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的愿望。

那如何强化多媒体教学在美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将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 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生动形象的导入,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开发海洋·畅想未来》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未来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洋,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能全身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为图案设计课开方便之门

中学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图案课、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图案与设计属于实用美术的范畴,而实用美术恰恰是电脑美术的强项。 实用美术教学包括了图案与设计的基础教学及应用设计教学。在图案与设计基础教育中,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图案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掌握理解,而且教师的演示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看到绘制的过程,影响到教学效果。但使用多媒体在电脑中生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形都是较容易的事情,学生可以从大屏幕或电脑上同时直接看到,了解绘制的过程便容易理解掌握。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等一系列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显示,学生可以通过上机操作完成课堂作业。

在中学美术中实施多媒体强化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1、教学观念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做法。3、有利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动手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环境。4、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在中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无论对学校、对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观念新,二是要加大美术教育硬件建设的投入,三是要加强师资培训,对美术教师的电脑操作水平方面都有一个新的要求。

三、创新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兴趣。

以前,总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但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是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欧美等国的学生学习美术,教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自由的表现。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得到满足,这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加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野外写生课等,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鲜,从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贺卡制作》一课中,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在两个班作了一次实验。一个班按部就班,布置学生照老师提供的几张展示作品选择了一张制作贺卡,结果由于内容狭窄,绘画性太强,难度较大,学生提不起兴趣作业千篇一律,根本没有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另一个班结合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创意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电化进行教学。首先是“欣赏”,我把平时收集到的各种形式的贺卡向学生展示:有国内的、国外的、纯绘画的、剪纸的、折叠式的,让学生从贺卡的形状、材料、设计形式上得到一种新感受,使学生对贺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对自己即将设计有了启发;二是“构思”,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考虑做什么内容的贺卡,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如何创造一种新颖的贺卡形式;三是“制作”,有了感受,经过构思,接下来就可以设计、制作了;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这种把材料的开拓與设计、构思与制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发现了新的可以利用的材料,学生有的用颜料在色彩卡上描绘出精美贺卡;有的用毛线粘贴成富有立体感的贺卡;有的用有色卡纸折成立体贺卡再进行描绘;有的则利用沙子、贝壳巧妙粘贴,再配上各种漂亮的变体字,使贺卡更富有创意。当我进行作业讲评时,学生们把所绘贺卡有挂在一起,就像一个小型展览。所以,只有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更可把各种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出媒体特长,突破教学中的难关,化整为零、化繁为易,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创造性人才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这样,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才会有更快的飞跃。

作者:李志伟

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2:

美术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学探讨

摘要:新课程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美术手段,感染培养受教者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美术

素质教育

创新教学

特别现在的社会对教育非常重视,尤其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激情,使整个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这就是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多花心思考虑的问题。

新课程创新教育思想是人类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新课标提出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还要重要。培养和发展想像力是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活就是艺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他们的心扉是敞开的,他们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用拘束现实,只要能充分体现自我,他们就觉得开心。有些学生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例如《我在空中飞》一课中,我结合神舟七号引导学生想像,说出如何才能飞到空中。他们有的说坐在飞船上,有的说像电影《阿凡达》里坐在恐龙背上飞上天,还有的说像天使一样长上翅膀飞上天……看,学生的想象多丰富啊!这也是我在教学中乐于见到的。

二、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瑞士着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学生新奇古怪的想法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他们乐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思维由此而萌发。

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许多教育实践也证明了: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水平,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对其它科目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成为一种需要和追求。他们会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探索,主动研究和主动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美术教师不止教给学生美的创造,还应该教会学生在其它科目中寻找美的发现,科科相结合。例如:学生特别富有爱心,他们对小动物兴趣甚浓,根据他们这种心理特点,我教学《小动物》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课前找一些有关动物的资料(培养学生找资料的能力),上课时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学间交流动物有什么特点(培养学生互动交流能力),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出示范画,可以画上背景,也可以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并为图片配上对话,培养学生用线条绘画的能力)。绘画时,我还配上他们熟悉的卡通音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美、创造美。尤其画连环画部分,他们越画越多,越写越丰富。在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中也指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的并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书呆子,而是需要标新立异、敢于创新的栋梁之才。

三、科学评价,赏识教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受到别人的肯定,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肯定尤为重要。有些学生也许艺术潜能还未被挖掘出来,但我们老师只要多鼓励他们,终有一天,艺术细胞一定会显露出来的。一句赏识的批语,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声轻微的夸奖,一丝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的确,每个学生都是艺术家,我们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也能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进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的发展。以往我在美术教学的学生作品评价中,通常用“像不像”、

“好看吗”等单一化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这种过去的评价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原本趣味生动的美术课都失去了兴趣,自信心和积极性受挫,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画画的材料,总比不上别人。现在我学了新的课程理念,知道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运用激励性的言语进行教学和评价,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潜力、表现和发展趋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有个学生,因为父母的离异,她跟着爸爸,成绩总是跟不上。放学回家后她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现在对主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到了美术课,她精神抖擞,每次她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甚至还乐于与同学共同分享她的材料。她告诉我,她觉得自己画画不漂亮,希望同学能帮助她,所以她也乐于帮助同学。我看了她的作品,她喜欢画大的图案,其实这正是她的优点。正好,我用她的画作范例,激励其他同学也能向她学习,把图案画饱满些。同时,我的鼓励也激励了她对绘画的兴趣。下课了,她常常拿着一些作品给我看,她对绘画越来越感兴趣了,绘画的技能也越来越好了。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也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到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才能快活地接受知识。因此,我觉得在美术课堂中,赏识学生是培养学生无限创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学生要学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不止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还教给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探索积极的人生。

作者:李现平

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初中美术教学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教育时,他把创新放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上。他主张,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而美术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對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突出学科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习惯,不断优化学生创造心理结构,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中学美术教育旨在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审视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很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对美术教育价值作用的认识严重不足,这影响与制约了美术教育。笔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与思考。

一、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透析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很多学校把素质教育作为“门面装潢”的教育现状面前,美术教育更是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点:

一是应试教育使美术成为被“遗忘”的科目。片面性的教育评价把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定在了单纯的升学率上,学校教育教学的焦点和轴心就是升学考试。因此,教和学的双方都把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作为“头号工程”,无论是教师的配备,还是课时的安排都向必考科目倾斜。如此情况下,作为非考试科目的美术被学校、教师、学生“遗忘”。

二是对美术教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学生与家长在对美术教育价值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美术就是画几幅画,美术教育就是教师教会学生画画。从中反映了他们对美术认识的严重不足与片面,他们对美术的构成要素知之甚少,对美术的教育价值更是浑然不知,因此他们轻视美术,轻视美术教育。殊不知,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二、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作用

要重视美术教育关键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在充分认识美术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来提高对美术教育作用的认识。

1.美术教育能有效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提高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核心。一个人对于美的认识、发现和鉴赏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获取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培养和训练。中学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使他们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得到良好陶冶。因此,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需要有美的教育、美的陶冶、美的体验、美的积累和美的升华。美术其特点是直观和形象的视觉艺术,其造型生动鲜明、色彩情趣盎然、艺术形象感人,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地凸显在学生欣赏体验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由此艺术素养得到提高。此外,学生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也会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提高,促进了健康心理和乐观向上精神的形成。人类生活有诸多的需要,美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美需要人们去发现,去追求,去创造,要创造美必须要有审美的“火眼金睛”。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能够发现美,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在美的世界中生活,在美的世界中徜徉,在美的世界中享受,在美的世界中陶冶,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美术教育还应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和主动地去创造美,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绚丽多姿,美丽无比。

2.美术教育能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师不能做“模具工”,把学生铸造成“一模一样的人”,而应成为“锻造师”,把学生“打造”成为特长各异,个性鲜明的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和拥有独特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在初中的语数外、政史地课程,都非常突出知识的积累,而且学生在答题的时候必须运用积累的(一种答案)知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是再现性的思维。这种再现性思维的作用是堆积理性知识,而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却作用甚微。然而美术却不同,创造是美术的生命,美术教育更突出了培养与运用创造性思维。例如用易拉罐设计制作精致的摆设品,尽管都是一样的材料,然而由于学生爱好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因此制作的摆设品形色不一,各具特色,而且都符合制作要求。教师要使学生摆脱单一训练的桎梏,广开学生训练的途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3.美术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最能反映出其对书本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真实情况。智慧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其实质也是对书本中知识的科学运用。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上。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家长百般呵护、学业负担过重、社交圈子狭小等,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而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难以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培养,学生实践的内容和空间被缩小和限制,这些都是导致当前中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除了欣赏之外,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与实践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对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很有意义。

4.美术教育能促进中学生心理情感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始终是充满了快乐,洒满了阳光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愉悦、快乐、自信和探索。学生的情感可以通过美术来酣畅淋漓地抒发,让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付诸笔端,跃然纸上,尽情地宣泄,从而陶冶情操,平衡心理,怡情养性。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美术教育对他们审美情趣、审美素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以及更好地促进心理和情感健康的提升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灵活转换师生的角色,适时地把学生作为“主体”,注意合理地设立教学环节,适当补充新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刘爱欣

上一篇:关于医院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当代展示空间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