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造型载体,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推动人们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价值。本文从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出发,探索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育论文 篇1:

论美术教育哲学视野下“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

【摘要】 美术教育实践是美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下开展研究美术教育哲学研究所不可逃避的命题。以美术教育哲学视点对“美术教育实践”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晰,是美术教育学科完善建构,以及美术教育现实工作的需要。研究认为:美术教育实践是指有美术教育意图的各种行为方式。它是与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重要美术教育学理概念。总之,该研究对意识到美术教育哲学的不可缺失的价值、与提升理解和促进美术教育实践都有积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 美术教育哲学;美术教育实践;概念

对美术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是当下美术教育学科不断建构与完善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更是当下美术教育的现实需要。将“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置于“美术教育哲学”中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一、“美术教育实践”概念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育实践”是美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学理概念,也是我们进行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着以下的现象:第一、业界对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界说。第二、美术教育实践常常被人们模糊性趋同于“美术教学实践”,二者互用了,即把美术教育实践等同于了美术教学实践,欠缺明确的美术教育学理概念辨析的意识与行为。第三、多数人以一种绝对二元互为补充的观点看待美术教育实践与美术教育理论的关系,以美术教育理论脱离美术教育实践或者美术教育实践欠缺美术教育理论依据对二者进行抨击,将二者简单地看成指导与被指导、理性与感性、逻辑与非逻辑、学理与事实的关系。这主要反映在美术教育工作者简单地将自身划分为研究者或实践者的二分对立角色中。比如: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老师对自己实践者身份的笃定,以及对理论者身份的艳羡。再比如:高校美术教师对自己的高校美术教育者身份的排斥与不屑,简单地将他们从事的美术教育实践看成是繁杂、有诸多细节、容易的事情,更有甚者对其采取无足轻重的态度,将美术教育实践看成是他们进行专业学术研究的负担与障碍。我们都知道高校教师承担着学术研究的重任,但与研究者身份同时并存的还有教育者、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所以,可以说,对美术教育实践与美术教育理论采取对立的立场是导致这些人对两种身份持不同态度与倾向的直接原因。

面临这些已成共识的误区事实现象,以及建构完善美术教育学科的重任,适时对其提出反思、质疑是必须的。笔者认为,对美术教育实践的认知与理解,与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重要学理身份之间的偏差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第一、究竟什么是美术教育实践?第二、美术教育实践的范畴、边界到底在哪?第三、美术教育实践与一些相近的概念如“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有何区别与联系?第四、人们对于美术教育实践的理解受到哪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等等。基于上述的认识和判断,笔者尝试从美术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美术教育哲学”学科、对“美术教育实践”理解的关注。

二、“美术教育实践”的概念辨析

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学理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从广义的概念上讲,美术教育实践就是对美术教育的实践,它将美术教育主体作为实践的对象与目的整体对待。如:关于美术教育现实、美术教育理想、美术教育历史、美术教育教学实践,关于宏观美术教育、中观美术教育、微观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外国美术教育的美术教育实践等等。而狭义的美术教育实践通常仅仅指称学校美术教育实践,而学校美术教学实践是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主要方式。可是,美术教育实践仅仅指学校美术教育实践吗?学校美术教育实践能涵盖美术教育实践的全部内涵吗?我们知道,自“终身教育”在196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来,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教育的获取方式、对学习方式的宽容再次成为教育本身的精神支撑。因此,需正确认识学校美术教育实践在人一生所接受美术教育中的阶段性特征,进而在学校美术教育实践阶段确立“美术教育的长远观念”[1]15,保证学生所受美术文化教育在一生中的浸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术教育实践是与美术教育理论对立的一切美术教育活动。这三种观点并不是完全孤立、没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既存在着集合关系也存在着重合与交叉的部分,如广义的美术教育实践包含着狭义的美术教育实践;狭义的学校美术教学实践中的技术路线,如教学的构成、上课的流程、教案的规格、教学评价的目标与要求则与第三种美术教育实践的观点完全重合。虽然这三种不同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层面的解读对我们了解美术教育实践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但这些分析研究,都是将美术教育实践的某一部分、类型作为分析对象,对美术教育实践的本体概念即美术教育实践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进行充分的解读。

对美术教育学科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澄清是美术教育哲学的基本功能。我们只有确定了美术教育实践到底为何物,才能进一步思考与美术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但是,当面对美术教育学科还没有成长起来、美术教育实践还没有得到充分界定的时候,借鉴其它成熟学科,尤其是普通教育学科中对教育实践的充分探讨,或许是一条促进美术教育学科成长的路径。从普通教育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中来看,对教育实践概念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教育实践定义为“人类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2]773郭元祥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人们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为基础展开的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的各种行为和活动方式”。[3]39石中英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有教育意图的实践行为,或者行为人以教育的名义开展的实践行为”。[4]2叶澜教授认为“教育实践,是对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5]在这些基础上,笔者将美术教育实践定义为“有美术教育意图的各种行为方式”。

具体来说,美术教育实践有以下几个质的规定性:第一、美术教育实践是在美术教育意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美术教育意图是指导致行为人主观自觉引发美术教育行为的原因。它既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无意识思维,也不是明确的意识,而是一种内在的、直接的美术教育思维模式。第二、美术教育实践是按照美术教育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的。强调美术教育实践与其他学科教育实践之间的内在区分度,即美术教育实践是以有美术教育意味来与其他学科相区分的。第三、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学理组成部分,其核心诉求与美术教育诉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人类美术文化。第四、美术教育实践是自成系统的。这是说美术教育实践既不能是单一的美术教育实践要素,也不能是单向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而是由自身丰富的逻辑结构体系构成的整体系统。如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美术教学实践,必定是师生双边围绕着美术文化进行的教学。缺少任何教学环节中的任一部分都不能称之为美术教学。因此,尽管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从概念关系上隶属于美术教育实践,但是它并不简单等同于全部的美术教育实践,只是部分的美术教育实践,而不能代表所有的美术教育实践。这种对于美术教育实践与学校美术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是实用化教学盛行的重要原因,更是曲解美术教育实践,导致目前出现诸多美术教育问题的关键。

对于美术教育理论与美术教育实践这一组复杂关系,可以通过反问——是否存在与美术教育实践完全脱离的美术教育理论?是否存在与美术教育理论完全脱离的美术教育实践?——而引起人们对二者关系的再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二者的关系在终极上其实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仅体现在美术教育理论的实践意识上,还体现在美术教育实践的理论意识上。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者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角色,在很多方面他还可能是一个角色丛。因为人的角色都是多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以教师来说,除了教育者的身份以外,还承担着学习者、促进者、观察者、研究者等多个身份,所以在美术教师这个社会角色丛身份上,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糅杂结合是反思实践性与理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无论是美术教育实践还是美术教育理论,其最终的诉求都是为了教育。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实践是独立于美术教学实践、美术教育理论之外的美术教育学理,是包含美术教学实践并且与美术教育理论相互作用的复合整体,它是由自身自成体系的逻辑结构组成的。为了避免陷入美术教育实践盲区并摆脱美术教育实践之无知,在对待美术教育实践的态度上,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分,更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是理解、认知美术教育实践的关键,更是帮助完善与丰厚美术教育学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玖.确立“美术教育哲学”的必要性[J].艺苑,2013(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

[4]石中英.教育哲学的责任与追求[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作者:薛琳

美术教育论文 篇2: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摘  要]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造型载体,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推动人们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价值。本文从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出发,探索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唐宋  美术教育  启示

 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记录着中华文明,也承载了民族智慧。中国的美术教育历史悠久,美术教育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载了民族历史文化。

美术教育的雏形

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造型载体,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其发展演变与同期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历代的美术教育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不同时期的美术教育不仅推动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还反映出了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价值。

原始人类在劳动工具的制作过程中,逐步萌发了造型意识,把握了一定的造型技能,由此产生和发展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的创造能力。从几根简单的线条到形象生动的人面纹、鱼纹、鹿纹,均展现了原始社会的美术技艺和基本审美形态。美术教育在人类制造劳动工具中诞生,原始社会人们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传承是美术教育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美术教育也脱离了原始状态。我国古代教育以“六艺”教育为主,“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礼”“乐”“书”与美术教育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美术教育。到西周时期,“六艺”教育已日臻完善,为秦汉的美术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秦汉时期,由于社会风俗、习惯的改变,绘画已由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漆器装饰性绘画,逐渐发展为建筑壁画、丝织帛画等,其题材与表现形式均有了极大提高,为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在“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下,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从宫殿墙壁上的忠臣良将到民间祠堂里的孝子,甚至是陵墓里的神仙瑞兽,都在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随着绘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们对绘画作品的大量需求,秦汉时期以绘画为专门职业的画工日益增多,被罗致到宫廷的专门画工被称为“黄门画者”或“尚方画工”。画工们可以在一起交流经验,传承技艺,教授学徒,这也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教育及唐宋时期画院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

从远古陶器的技艺传承到秦汉时期国家“画工”的确立,美术教育的早期雏形已经出现,基本形态的初步建立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规模化发展却是在唐宋。

在西晋的短暂统一时期,官方设置了“立书博士、置子弟教习”的书法教育机构,与此同时,绘画的师徒相授也因为佛教的流行而广泛存在。这一时期,佛教大规模流行,宫观寺院大量建立,需要大批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工匠相互合作,并带领学徒一起完成相关创作,从而使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教育开始快速发展,为隋唐的美术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唐代繁荣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宫廷美术机构广招人才,并授予其相应官职,绘画技艺在师承中发展,并不断分科,出现了独擅一科的专门画家。唐朝时期,中央各相应机构设立“直官”,形成独特的直官美术教育机制,与美术相关的有图画直、拓书直等,主要由文化、艺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担任。画直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指导者和教授者。在画直的带领下大批画工进行学习、临摹和创作,并以师徒相授的方式完成了美术教育过程。唐代画家在培养学徒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美术作品与大自然的融合,还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美术人才辈出,美术发展日趋昌盛。

在官方美术教育大力发展的同时,民间的美术学习主要是粉本和画样的临摹研习,曹仲达、张僧繇、吴道子等人都是绘画爱好者学习的榜样。此外,由于教育程度的差异,民间画工的教育多以画稿为媒介,大型壁画的绘制常常是师徒相互合作,由师傅亲传绘画技艺,这样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经历了隋唐时期师徒相授的美术教育阶段后,宋代官方创办的画院为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宋代画院是在西蜀、南唐画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宋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画院画家主要承担装饰美化宫廷及寺观等各种绘画任务,此外,还受皇帝命令或替皇帝代笔进行绘画创作,最有影響力的是宋徽宗主持的宣和画院。宋代著名的画院还有熙宁画院、绍兴画院及加泰画院。公元1104年,宋徽宗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所皇家美术学院——画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学院,用来培养美术人才。在宋徽宗的倡导下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如课程计划、教学方法、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等,系统化制度的确立使得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结合成为可能。画学的绘画专业主要分为六个科目,即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还开设有必修的文化课。画学不仅考验学生的绘画技艺水平,还重视他们的文化修养及用绘画形象表现文学的艺术创造能力。

画院制度随着元代的建立而逐渐衰落。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开始了元朝对中国近百年的统治,画院制度也在这一时期中断。但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元代设立了“梵像提举司”,这一机构的职责类似画院机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美术教育功能。

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1.教育理念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即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而在于艺术家内心的情思与构设。这一理论要求画家将学习、模仿大自然及尊崇自己内心的感悟与创造相结合,并进一步明确了现实是艺术的根源,但不能拘泥于对自然的一味模仿,更加强调艺术家应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这一重要论断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山水画、花鸟画、士大夫文人画等,各自形成体系又相互影响。宋代绘画多反映现实生活,既注重写实,又追求意境情趣的表达,优美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学院化的美术教育从临摹到写生,再到艺术创作,往往只重视对艺术表现和艺术规律的学习,而对艺术的感悟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并不重视。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学校是美术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一整套基本的教学体系,重视规模化和集体化,而个人的艺术感受和表达往往因受制于教育模式而难以实现。因此,应当从“师造化”到“得心源”中得到启发,给现代美术的学习者以充分尊重,并鼓励其表达个人感受,尊重艺术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这样现代美术教育才能不拘一格地培养艺术人才。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传统

唐宋时期注重对前代美术理论的学习和整理,并不断提出了新观念和新方法。这一时期的理论著述较多,画史、画论、画谱等都超越了前代,这些成果成为美术发展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唐宋时期,绘画理论、画谱的普及使得美术教育在画院以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理论到教材都是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对实践的重视,即自然是师法,再到对自己内心感悟的尊崇,基于传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唐宋时期美术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美术教育往往多以学院美术教育为主要阵地,不同层次的美术教育虽有差异,但都无一例外地重视艺术实践,而忽略了对美术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得美术作品多流于形式,仅是以技术层面传承,缺乏丰富的精神内涵。现代美术教育应培养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创造者,从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中吸取经验,理论和实践并重,并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探索新途径,使现代美术教育进一步变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

回顾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可以发现,古代美术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师徒相授,从以“六艺”教育为导向的秦汉美术教育,到宋代美术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中国美术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唐宋是古代美术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培养了大批优秀而杰出的画家。这一时期,无论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理念,还是对实践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都给了现代美术教育很多启示,从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中汲取精華、变革维新,才是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11。

 [2]陈师曾:《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

[3]章利国:《中国绘画和中国文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7。

[4]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

[5]徐伟:《探析王子云与我国美术史学的发展轨迹》,《西北美术》2015年第4期。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咸阳

作者:徐伟

美术教育论文 篇3:

丰子恺美术教育理论与学前美术教育

摘要:丰子恺先生是现代著名美术家、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及翻译家,他不仅致力于美术、文学、书法等艺术创作,同时也热爱并积极投身艺术教育工作。而且,在丰子恺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美术教育思想理论,这些理论可以有力地指导教师进行美术教学工作。目前,学术界研究其漫画作品更多,对其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学前美术教育思想方面涉足较少。丰子恺自称为“儿童的崇拜者”,强调尊重和欣赏儿童个体的差异性,本文将结合丰子恺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与学前美术教育展开研究。

关键词:丰子恺  学前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理论

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力倡美育,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蓬勃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教育思想基础。其中,丰子恺一直是蔡元培的追随者,他对美术教育理论和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其众多著述中提到自己为“儿童的崇拜者”,这体现出他对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丰子恺关注儿童个体的差异性,以儿童为第一性的把握作为建造儿童美术想像空间教育的基础。他尊重儿童,将童心的培养视为儿童教育,甚至是艺术教育之上的要点。他认为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提倡儿童趣味本位生活,强调趣味的“艺术教育”。在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美术专业教师缺乏,大家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儿童时期的孩子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同时在学前儿童时期孩子的学业压力小,可以更好的感知美、欣赏美和享受美。本文将结合丰子恺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一、丰子恺美术教育理论概述

丰子恺一生中有长达十五年的教育经历,在教育生涯里他总结出大量的艺术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是实践和时代的产物,在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实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童心說”

丰子恺宣称:儿童是他心灵的占据者,同时自称是儿童最忠实的崇拜者,在他看来儿童是最天真、真实的。由于他对儿童的独特感觉,形成的“童心说”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审美无功利的“绝缘”观;二是一种同情观,也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三是培养孩子创造潜力的艺术心。

审美无功利的“绝缘”观是指超越功利,需要的是一颗“赤字之心”。在丰子恺看来,“‘赤子之心’,其实就是孩童般的艺术心和宗教心,即赤子心、艺术心和宗教心是三位一体的,即‘童心’”。对儿童而言,他们没有经历世俗的污染,他们眼里充满了美好,所描绘、表达出的都是自己最单纯的所思、所想、所见,他们将世界的美好都停留在记忆中。这些美好不会像“大人”所认为的好那样复杂,是无关乎功利的、发自内心让他们愉悦的事物。丰子恺说:“‘绝缘的眼’可以看出事物本身的美,可以发现奇妙的比拟”。丰子恺的这种“绝缘”观,在艺术上的表达就是自由天真的象征。他提倡保护童心,尊重童心,认为儿童的随意涂鸦就是在用一种审美无功利的“绝缘”眼光描绘出来的图像,亦或者说审美无功利的“绝缘”观便是天真和自由的一种境界。

儿童没有遭受磨难及世间沧桑,他们内心都是非常善良、可爱、富有同情心的。他们的这种同情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同情心不局限于对人类,还对花草、猫犬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甚至是对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也是充满了同情心的,比如他们会和自己的玩具对话玩耍,在这个“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也会有悲伤、难过的情绪存在。作为成人,应该去理解和肯定孩子的这种同情观,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充满爱的人。丰子恺从小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中,被家人的温情感染,让他总能以一颗温柔且富有同情的心去对待事物,在他的世界里也是充满爱的,或许,这也影响了丰子恺的美术教育中“同情观”的形成。他认为,保护好儿童独特的同情观,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关键,也是提高孩子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

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创造潜力艺术心的关键时期,大师毕加索也说过他永远都无法像孩子一样绘画。可见,儿童时期对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在儿童时期,孩子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有着天马行空、千奇百怪的小点子,这些点子需要被家长或老师肯定,让他们敢去想、敢去做。丰子恺提出的“艺术心”其实就是“童心”,这样的“艺术心”是儿童审美无功利的“绝缘”眼光和“同情观”的总概括。儿童的“艺术心”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被现实的利益、荣誉等埋没,所以丰子恺提倡呵护童心要从儿童开始,倡导大家回归童心,培养出创造潜力的“艺术心”。

(二)“重兴味,轻写实”

丰子恺认为“儿童画是思想感情特殊而画技未练的人所作的画,是‘重兴味’而‘轻理法’的绘画”。儿童因为年龄特征的原因,不会去细看事物各部分,如形、色、线等,他们只会非常简单痛快的将对象描述出来。这是儿童的发展特点,他们体现的“兴味”可以说是成人眼中的“趣味”。所以往往我们面对儿童作品的时候,似乎不知道其描绘的具体是何物,但这些随意的线条、块面却能给观者带来一种童真的享受。这些作品确实没有如艺术家理解的绘画技巧、固定法则,但都是纯天然的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儿童所描绘出的对象不可能像成人绘画那样理性和讲究,但细看孩子们的作品都含有“神似”味道。因此,在品味儿童绘画作品时勿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要推翻“画的像”就是好的错误认知,这也印证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著名论断。

(三)“儿童绘画必须是生活的反映”

儿童对世界充满着幻想,世界在孩子眼里是多彩的,虽然他们还没有总结自己人生经验的能力,学前儿童甚至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具有体验生活的能力。可以说,儿童对生活的体验一点不亚于成人,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用心的成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儿童具有上述特点,可以说在儿童阶段他们也仅具有感悟生活的能力,倘若绘画作品离开其真实生活就没有办法被理解。现在校外的诸多学前美术培训机构,有些能够从这一教育观出发,将课程内容结合孩子的真实生活。但是结合生活的教学不是名义上教学素材的结合那么简单,现在太多由模式化的图像、图片进行绘画的现象,孩子描绘的确实是生活中的元素,但是固定的传授模式(如简笔画)阻碍了孩子对真实生活的表达。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感受,这是与我们成人不一样的地方。丰子恺认为,判断一副儿童画的好坏,就是看作品是否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反映。换句话说,只要是从儿童的生活感情出发,真正出自儿童之手,且具有一定美术形式的,都是良好的儿童画作品。

二、丰子恺美术教育理论在学前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教育家德廖莫夫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有写诗和唱歌的能力,但所有的儿童都具备画画的能力。可见,绘画是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的天生“超能力”。幼儿在学前美术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对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丰子恺强调保护童心,勿忘初衷,在学前美术教育中贯彻丰子恺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生活大于作品

如上文提到,“儿童绘画必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在学前教育中巧妙得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有利于启发孩子的联想力,同时可以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儿童创作的作品更富有真实情感和生命力。简单的来说,学前美术教学中授课元素最好是孩子普遍见过且听过的物体,这样孩子对该物体就有一个先前体验,在绘画过程中就能更好的将意象具体化,将意象进行想象力的发挥。另外,将学前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完美结合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老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孩子进入学校教育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尽可能多得进行社会实践、接触大自然。大自然是感受美的最佳地方,小孩在大自然中经历的美好都会深深烙印在孩子记忆中。社会实践包括参观博物馆、登山、旅行、参加手工活动等等。研究表明,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孩子,思维会更加的活跃,活跃的思维无论是在美术学习还是日后的文化学习上,都非常有意义。

(二)个性大于共性

美术教学具有特定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具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精讲善练和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孩子在未进入学校教育前,个性特点可以说是最明显的,素质教育下也明确说明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那么在学前美术教育阶段对孩子个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孩子从出生就具备绘画能力,绘画可以说是孩子本能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都喜欢“乱涂乱画”的原因。当家长看见孩子在墙上肆意涂鸦时,切忌责骂孩子,这是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在“说话”。作为教师也应该熟知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和绘画特点,在讲授教学内容前对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有所了解。若是学前美术教育中一个班孩子的作品虽出自不同之手,却有着如同一个模子刻出的画面,那是多可怕的一个现象,这是对孩子思维的禁锢,也是对孩子个性发展的阻碍。

(三)过程大于结果

过程大于结果即是丰子恺先生提到的体验过程重于终极作品这一观点。体验过程是孩子在艺术表达过程中的参与,这就需要孩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堂学前美术课程下来,幼儿能掌握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对终极作品的期望值不宜太高。幼儿只有参与到课堂中,对其作品才有感情,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内驱力。丰子恺提到发展美育的途径有:写生、白描、比较、平铺叙事,这些途径都能够很好的让孩子有体验过程。如写生这个途径,教师及家长不应该要求孩子在学前低龄阶段绘出具象的写生对象,孩子体验过程的价值远大于其终极作品的价值。在写生体验中,孩子收获的是快乐,是对美的享受。或许他们的一条直线就代表了一棵树,两个圆圈就代表了他们看见的人儿,他们可以尽情的、欢快的用画笔在纸上留下痕迹,这个过程会使他们产生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能会持续很久,在今后,孩子们依然会拿起画笔欢快的描绘他眼中见到的物体。这些绘画作品是儿童的一种情感交流方式,也是对社会、自然的一种情感表达,尤其是在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儿童美术更是起着这种媒介的重要能力。

三、学前美术教育中丰子恺美术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学习研究丰子恺的美术教育理论,有利于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更多的了解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丰子恺美术教育理论对美术教育工作依然有着重要启迪。

(一)启发幼儿的艺术思维,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

丰子恺的美术教育理论是根据其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先进理念,是能切实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理论。他的教育理论以孩子出发,将孩子放在第一位,保护童心、回归童心,倡导“绘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提倡“重兴味,轻理法”,这些都是提高美术教学趣味性的体现。趣味性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实现,因为儿童既是艺术家也是游戏家。著名学者刘晓东教授说过儿童的游戏是自发的,是会在潜意识中自主发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看见漂亮的花朵会开心、看见风车转动心情会很愉悦,也乐于手工折纸、看动画。有趣味的学前美术教学可以使孩子接受良好的美术启蒙,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启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孩子艺术思维的大门打开,他们会有更敏捷的审美感知力、更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二)为学前美术教师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丰子恺美术教育观念里的诸多实用理论与现代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观念存在某些契合之处。丰子恺自称为儿童的崇拜者,认为艺术家的眼光就是儿童的眼光。他的言语观念里都是将儿童位居首位,这与课程改革里学生为主体有着同样的含义。教师传道解惑者也,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规定孩子这样可以那样不可以。丰子恺美术教育观念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差异性。他的目的不是将每一位孩子都培养成大师,但是每一位孩子都应该是艺术家,能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态度去生活。同时,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他提出的美术教育理论有助于美术教师更好的理解当下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只有掌握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才能打造师资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四、结语

丰子恺的美术教育思想不是为了说明孩子学习美术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是更多的强调美术启蒙的重要性。而美术启蒙这一环节容易被忽视,家长乃至社会的认知层面决定了美术启蒙认知的高低。丰子恺提倡尊重儿童的天性,回归童心、勿忘初衷,从而实现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他认为:“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美术,离不开美,美术为生活增添情趣,为生活带来便利。丰子恺的美术教育理论在美术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时刻提醒着大家,如何顺应时代的开展美术教育工作?如何实现美术教育培养人才的价值?“没必要使每一个孩子成为艺术家,但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艺术的眼光”,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向明月.丰子恺儿童美术教育方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2]丰子恺.谈自己的画 丰子恺文集文学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赵迁.丰子恺“童心说”教育思想对当下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4]余连详.丰子恺的审美世界[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丰子恺.丰子恺文集 卷二[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6]向明月.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丰华瞻,戚志蓉.丰子恺论艺术[M].上海:复旦大學出版社,2002:202.

[8]赵迁.丰子恺“童心说”教育思想对当下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9]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0]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6.

作者:萧秋叶 赵湘学

上一篇:残疾人就业论文下一篇:建筑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