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质量评价论文

2022-04-16

[摘要]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甘草质量评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甘草质量评价论文 篇1:

甘肃不同地域乌拉尔甘草质量的化学模式评价

摘要:目的 评价甘肃不同产地乌拉尔甘草的质量,探讨适宜的种植区域。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紫外法测定总黄酮及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甘草的质量。结果 由于甘肃生态条件及种植技术等原因,各地乌拉尔甘草质量存在差异,甘草酸含量范围1.82%~8.25%,甘草苷含量范围0.83%~6.09%,其中2批样品甘草酸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结论 化学模式评价可以较好地评价质量状况,其结果也可用于优选种植适宜区域。

关键词:甘草;甘草酸;甘草苷;化学模式评价;甘肃

甘草是我国主要的资源类植物,由于长期的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严重萎缩,发展人工资源是实现甘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1]。甘肃省是甘草的道地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率先开展人工甘草资源的培育工作,有效缓解了野生资源紧缺。近年,各地结合退耕还林、绿化荒山荒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甘草种植在省内发展较快,目前,在全省13个市(州)中就有11市(州)种植甘草,由于各地在生态环境、引种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2]。

近年的研究发现,甘草所含黄酮类、三萜类为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3],国内对甘草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这两类成分报道[4-7]。本研究依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8]关于甘草的质量指标,结合总黄酮、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对甘肃各地出产的40份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的化学模式评价,系统、全面评价甘肃各地野生与种植甘草的质量,并为今后发展优质甘草、建设甘草GAP基地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甘肃特色药材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美国Waters515型泵,Waters717自动进样器,Waters2487型紫外检测器。超声波清洗器KQ2500(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XDB-C18色谱柱。

甘草酸铵(110731-200409)、甘草苷(111610-2005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余试剂为分析纯。试验材料分别收集于甘肃各产区,共40批,经笔者鉴定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野生品为根或根茎,家种品为根。

2 方法与结果

2.1 甘草酸、甘草苷

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草项目测定[8]。

2.2 浸出物

参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水溶性热浸法测定[8]。

2.3 总黄酮含量测定[9]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草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0.954 mg/mL对照品溶液。

2.3.2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溶液20、40、60、80、100 ?L,各加1 mL甲醇,再加10%KOH溶液1 mL,室温放置10 min,用甲醇定容至10 mL,在400 nm处测定吸收值。以对照品量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得线性回归方程:Y=2.122 6×10-2X+5.100×10-3(r=0.999 9),结果表明甘草苷在19.08~95.40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金塔红皮甘草粉末(总黄酮含量3.98%)5份,分别精密加入甘草苷对照品溶液(0.954 mg/mL) 5 mL,按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测定含量,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95.52%,RSD=2.2%。

2.3.4 样品测定 取甘草粉末(过3号筛)0.3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50 mL甲醇,称重,超声提取2次,每次20 min(第1次提取完后放凉,再第2次提取),补足损失的重量,滤过,收集续滤液,精密量取1 mL,加甲醇1 mL,并加10%KOH溶液1 mL,室温放置10 min,用甲醇定容至10 mL,并测定。结果见表1。

3 讨论

甘肃各地生产的40批甘草中,仅2批甘草酸未达到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不得低于2.0%)的规定,合格率达到95%,最高的达到8.3%,大于3.0%的达到21批;甘草苷均达到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不得低于0.50%)的规定,合格率为100%。甘肃各地的甘草质量优良,印证了本草中关于甘肃是中药甘草主要道地产区的论述。

以往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关中药质量的评价往往出现结论的不一致性,实践证明化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评价甘草的综合质量。主成分分析可知,对主成分1贡献最大的是甘草酸,其次为甘草苷,对主成分2贡献最大的是总黄酮,对主成分3贡献最大的是浸出物。而主成分1对样品信息的贡献达到52%以上,因此甘草酸的含量对甘草质量影响最大,为国内普遍采用甘草酸指标评价甘草质量提供了依据。排序在前5名的样品,产地分布在陇东的庆阳、庄浪(野生品)及河西的民勤、金塔(栽培品),这是甘肃历史上的道地产区,与历史的评价吻合;同时,也提示河西的民勤、金塔适宜种植甘草,这正是甘肃目前人工种植甘草的主要产区。

聚类分析表明,当欧氏距离为18.5时,样品分为两大类,样品2、3、6、7、9、13、14、15、16、24号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排序在前9名,可见对应的是优质品,但样品15号除外(所含甘草苷明显高),其他为一类。当欧氏距离为16.5时,样品分为四大类,样品2、3、24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前3名,属优质品;样品6、7、9、13、14、16号聚为一类,结合主成分分析属优良品;样品15号为一类;其他样品聚为一类,从主成分排序可知为一般质量样品(个别除外),其中在主成分排序最靠后的样品12、21、25、32、35聚为一类。聚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差异,产于甘肃中部的样品(32~40号)质量一般,聚为一类,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道地产区(民勤、金塔)部分样品主成分排序靠后,其原因可能是种植加工和样品均匀性所造成。

关于栽培年限与含量、采挖时间文献有不同报道[5-6],我们认为采挖年限的确定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综合产量以及规格等因素考虑。本研究以金塔县(沙地,9月份采集)为例,甘草酸、甘草苷2年生的含量达到最高,3年产量较高,应以3年生采收为宜。民勤县大坝乡与昌宁乡的年限与含量一致性出现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试验所用的甘草规格和采收时间差别造成,大坝乡为11月份采收,3、4年生的样品平均直径分别为0.8、1.3 cm;昌宁乡为10月份采收,2、3、4年生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1.4、1.7 cm。

数据分析表明,一般野生品中的含量高于家种品;从区域来看,省内河西(金塔、敦煌、民勤、景泰)、陇东(环县、庄浪)所产的药材含量相对高于其他产地,中南部一般偏低,但积石山、宕昌有所提高。我们认为,这主要受到生境、种植技术、采集年限的影响。种植年限对质量的影响,一般呈1年生<2年生<3生生<4年生的递增趋势。

参考文献:

[1] 魏胜利,王文全,王海.我国中西部地区甘草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3):203.

[2] 李成义,李硕.甘肃民勤栽培甘草的品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7(7):59.

[3] 李英和,陈建华.甘草属植物化学药理学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1):61.

[4] 冯毓秀,高光跃.中药甘草的质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1,11(5):269.

[5] 曾路,楼之岑,张如意.国产甘草的质量评价[J].药学学报,1991,26(10):788.

[6] 王树瑞,刘雁清,宋爱萍.栽培品甘草的质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 1994,14(3):49.

[7] 黄明进,王文全,魏胜利.我国甘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8):947.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0.

[9] 阎永红,王文全,杨娜.栽培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2):1021.

[10] 卢颖,刘仁权,王文全,等.应用因子分析探讨影响甘草地理分布的环境因素[J].中草药,2011,42(9):1822.

[11] 马斌荣.SPSS(PASW)17.0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84.

(收稿日期:2012-01-06,编辑:华强)

作者:宋平顺 卫玉玲 赵建邦等

甘草质量评价论文 篇2:

基于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该文尝试将多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和生物效价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的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黄配方颗粒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在复方地芬诺酯片致小鼠便秘模型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在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模型基础上,测定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的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致泻、活血生物效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多指标化学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化学表征差异较大,与此同时,致泻、活血生物效价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强弱和其含有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其含有的游离型蒽醌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综上,采用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的模式可以客观量化、更全面的反映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差异。

[关键词]大黄配方颗粒; 质量评价; 生物效价; 多组分化学表征; 相关性分析

[Key words]rhubarb dispensing granules; quality evaluation; biopotency; multicomponent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中藥配方颗粒是按照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的方式,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单味中药产品,具有不需煎煮、服用方便等优点[1]。但由于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质量标准与临床疗效脱节等问题[23],导致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保障临床疗效,所以国家目前对中药配方颗粒仅实行试点生产,究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些可全面有效地评控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的评价方法[45]。现有文献显示[67],化学指纹图谱法是目前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评控方法,但是越来越多的药学研究者意识到仅仅通过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或化学指纹图谱方法无法全面表征其整体质量,也无法关联其临床疗效。

近年来,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15年FDA发布的《植物药研发行业指南》对植物药及制剂的质量评控明确提出[8]:在只靠化学检验不足以确保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情况下,应在植物药原料药和/或药品放行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方案中纳入生物检定,并以反映药物已知或预期作用机制的生物检定为首选。肖小河等指出[910],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联合多组分化学表征将是中药及中药相关产品质量评控的重要发展方向。

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大黄配方颗粒的原药材有3个基原: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11],具有泻下通便、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等多种功效。作为典型的多基原、多功效中药,如何全面、有效地评价大黄配方颗粒在不同功效用途中的品质优劣,将关乎其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1214],本研究尝试将多组分化学表征和生物效价检测联用模式示范性应用于大黄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一种参考研究模式和分析方法。

1材料

11仪器

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USA),配备自动进样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 2色谱工作站;XS205电子天平(Mettler Toldeo,Switzerland),AL204电子天平(Mettler Toldeo,Switzerland),超声仪(南京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 W,40 KHz),MilliQ超纯水制备系统(Millipore,USA);Aggram血小板聚集分析仪(Helena,USA);配备镭射光学系统,四通道,镀硅的硼硅玻璃比色管(767 mm×60 mm);台式低速大容量离心机(L550,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27 mL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含有0109 mol·L-1枸橼酸钠,美国BD公司);采血针(批号150809,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12动物

ICR雄性小鼠,SPF级,体重19~22 g;SD雄性大鼠,SPF级,体重240~260 g,动物许可证号:SCXK(军)20120004,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试药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纯度9861%),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纯度9835%),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纯度9842%),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纯度9845%),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纯度9841%),芦荟大黄素(纯度9849%),大黄酸(纯度9908%),大黄素(纯度9911%),大黄酚(纯度9987%),大黄素甲醚(纯度9920%),番泻苷A(纯度9901%),均由成都普菲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色谱级甲醇、色谱级磷酸(85%,Thermo Fisher Scientific,USA),ACS级Dimethyl sulfoxide (DMSO,AMRESCO)。苯巴比妥钠(Sigma公司),腺苷二磷酸(ADP,购买于美国Helena Lab,批号215551189)。复方地芬诺酯片(批号1406001,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10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由北京康仁堂提供,具体信息见表1。

2方法与结果

21大黄配方颗粒中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12]

211色谱条件

Waters BEH C18色谱柱 (21 mm×100 mm,17 μm),以甲醇(A)和01%磷酸水溶液(B)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00~500 min,39%~42% A;501~700 min,42%~51% A;701~1200 min,51%~56% A;1201~1500 min,56%~70% A;1501~1700 min,70%~77% A;1701~2100 min,77%~78% A;2101~2500 min,78%~88% A);体积流量为020 mL·min-1,检测波

长410 nm,进樣量2 μL,柱温30 ℃,柱平衡时间 5

min,理论塔板数以大黄素峰计算不得低于7 000。

2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对照品适量,置于50 mL棕色量瓶中,先用40 mL DMSO溶解,再用色谱级甲醇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700~3500 mg·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4 ℃储存备用。

21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大黄配方颗粒细粉(过4号筛)050 g,置于50 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甲醇30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60 min,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失重,摇匀,用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14方法学验证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关于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和国际药品技术要求协调组织的指导方针(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aman Use,ICH Q2B)进行方法学考察[1516]。

2141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02,04,08,10,20,40 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μg)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10个化学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较好,结果见表2。

表2线性关系和灵敏度分析

Table 2Linear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UPLC analysis

化学成分线性方程R2线性范围/mg·L-1检测限/mg·L-1定量限/mg·L-1

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y=53×106x-24 0650999 2400~8000050200

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y=54×106x-30 7720999 1480~12000060240

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y=49×106x-2 9840999 3672~8400084336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y=48×106x-5 6930999 4600~4000100300

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y=55×106x-4 0190999 1400~4000080200

芦荟大黄素y=99×106x-9 9730999 6400~4000080200

大黄酸y=89×106x-9 2440999 5400~4000080200

大黄素y=75×106x-5 7120999 4600~7200100300

大黄酚y=10×107x+4091000600~6400103300

大黄素甲醚y=92×106x-1 4371000540~3000090270

2142检测限和定量限考察检测限和定量限用来评估方法的灵敏性,本实验中采用直观法。用上述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不断稀释,直至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和定量检测的最低浓度,结果见表2。

2143精密度考察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进样量为2 μL,记录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计算RSD。结果显示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化学成分峰面积的RSD为14%,16%,19%,19%,30%,21%,12%,24%,10%,1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144稳定性考察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8,16,24 h时进样测定,记录各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显示,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等10个化学成分在24 h内色谱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0%,24%,19%,25%,19%,14%,20%,25%,24%,17%,表明在24 h内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良好。

2145重复性考察取同一批次(批号14009802)的大黄配方颗粒粉末,共称取6份,每份050 g,精密称定,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确吸取6份供试品溶液各20 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平行测定2次,记录目标化合物色谱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显示6份供试品中10个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09,025,326,025,036,022,019,013,049,011 mg·g-1,表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46准确度考察取同一批次(批号14009802)已知含量的大黄配方颗粒样品粉末025 g,置于50 mL棕色量瓶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对照品物质(以各化合物的对照品单标溶液形式加入),最后加入一定量甲醇溶液至总量为25 mL,按照上述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含量和回收率,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10个化学成分的回收率在9613%~1049%;表明方法的准确性较好。

215供试品溶液的分析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按照外标法计算各目标化学成分的含量。典型UPLCUV见图1,测定结果见表4。

22大黄配方颗粒致泻效价的测定[1213]

221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番泻苷A对照品130 mg,准确加入温度为37 ℃的01%NaHCO3热水52 mL溶解备用,保持药液温度37 ℃,给药时摇匀。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各批次大黄配方颗粒10 g,用50 mL 37 ℃热水溶解,超声处理5 min,按照剂间比08进行稀释,得到4个不同给药浓度。

223供试品致泻效价的测定

取复方地芬诺酯片60片置于研钵研为细粉,加37 ℃热水90 mL溶解,超声20 min,备用,给药时摇匀。ICR雄性小鼠130只,体重(20±3)g,分为13组,每组10只,实验前12 h禁食不禁水。其中第1组作为正常组,不給与任何造模和给药;第2组作为模型对照组,仅仅给与复方地酚诺酯片造成便秘模型;第3组作为阳性对照组,给与复方地酚诺酯片混悬液造成便秘模型,再给与番泻苷A水溶液灌胃;其余10组分别对应10批次配方颗粒水溶液给药。先用复方地酚诺酯片混悬液(剂量60 mg·kg-1)灌胃进行造模,造模1 h后灌胃给药,给药量04 mL/只,给药后禁食不禁水,8 h后收集粪便质量,置于干燥洁净EP管内,准确称定质量。根据简化概率

单位法原理计算致泻效价[17]。将给药剂量和粪便质量输入生物效价量反应计算软件,计算致泻效价和效价的可信限率(FL),结果见表5。

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在371~1301 U·g-1,后者是前者的35倍,表明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致泻生物效价差异较大。

23大黄配方颗粒活血效价的测定[18]

231乏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

取体重为240~260 g的SD雄性大鼠,先用苯巴比妥钠(60 mg·kg-1)麻醉,再用真空采血管从腹主动脉取血。采血管立即置于离心机内,在转速为800 r·min-1、温度为20 ℃模式下离心15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置于洁净的5 mL EP管内;剩余血液重复操作1次,小心吸取上清液置于前述EP管内,得到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剩余血液在转速为3 000 r·min-1、温度为20 ℃模式下离心30 min,小心吸取上清液置于另一支5 mL EP管内,得到乏血小板血浆(plateletpoor plasma,PPP),备用。PRP和PPP需要保持在18~25 ℃,并尽量不要扰动。

232诱导剂的制备

每瓶含有200 μmol·L-1的腺苷二磷酸(ADP),准确加入去离子水1 mL溶解,轻轻摇匀,作为诱导剂储备液。吸取适量储备液用生理盐水按照1∶3的比例稀释储备液,作为诱导剂工作液。复溶后的储备液保存在2~6 ℃可稳定一周或在-80 ℃下可保存3个月。工作液应在制备后2 h内使用。

233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编号为yp8的大黄配方颗粒10 g,分別用50 mL 37 ℃热水溶解,超声处理5 min,作为对照品溶液备用。同法制备其他批次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234血小板聚集率的测定

大黄配方颗粒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剂间比08用空白PPP进行稀释,得到4个不同给药浓度。按照(4,4)法分别测定对照品组和供试品组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x),每组平行测定2次。具体操作如下:血小板聚集仪提前开机预热30 min,待预热完成后,先用PPP样本400 μL进行透光度调零,每根玻璃比色管分别加入PRP 125 μL和含药PPP 100 μL混匀(空白组加入不含药的PPP),加入一粒搅拌子,把比色管放入预热通道内37 ℃环境下预热3 min,再将玻璃比色管放入经过调零后的检测通道内,准确加入ADP诱导剂工作液25 μL,迅速按下检测按钮进行检测,记录聚集波形和最大聚集率。检测时限应在血液采集后2 h内完成,检测室温环境应保持在18~25 ℃。

235大黄配方颗粒活血效价的计算

由于有拮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存在,相对于空白组而言,含药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会降低,由此可以计算得到测试药物对血小板聚集过程的最大抑制程度,即抑制率。抑制率=(空白组最大聚集率-给药组最大聚集率)/空白组最大聚集率×100%。

根据简化概率单位法原理计算活血效价[17]。由于目前尚无用于活血生物效价检测的大黄配方颗粒对照品,实验中对大黄配方颗粒标准参照物(yp1)进行原始效价赋值,定义其效价为1万 U·g-1,计算不同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效价和效价的可信限率(FL),结果见表6。

测定结果显示,10个批次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在6 329~13 928 U·g-1,后者是前者的22倍,表明不同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活血生物效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24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究大黄配方颗粒中10个蒽醌类化学成分与实际测得泻下、活血效价强弱的相关性,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测得的10个化学成分含量和大黄配方颗粒的实际测得泻下、活血效价作相关性分析,以相关系数(r)作为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2。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配方颗粒中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的含量多寡与泻下生物效价的高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3),而总游离蒽醌的含量与泻下生物效价的高低几乎没有相关性(r=007);与之相反,大黄配方颗粒中游离蒽醌的含量多寡与活血生物效价的高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8),而总蒽醌糖苷的含量与活血生物效价高低的相关性较小(r=018)。结果表明了结合型蒽醌糖苷类成分对大黄配方颗粒的泻下通便作用贡献较大,而游离蒽醌类成分对活血化瘀作用的贡献较大,这与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相符合[18]。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利用多指标化学表征方法评控大黄配方颗粒的质量,应选择与功效相关(以临床功效为导向)的药效物质作为评价指标。

3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主要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过程发挥其活血化瘀作用[19]。不可否认,拮抗血小板聚集只是药物发挥活血化瘀功效的一部分作用机制,不能完全代表活血化瘀的整体作用,但血小板聚集功能是线性拟合曲线;95%置信区间;预测区间。

影响机体止血/活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血小板聚集性是反应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比浊法作为一种体外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检测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被认可为检测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金标准”[2021]。利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已经应用于川芎、赤芍、三七、舒络胶囊等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活血化瘀作用的评价[2223]。本实验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质反应计算软件,定量计算拮抗活血效价值,可更加直观的表征不同药物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强弱。

由于大黄配方颗粒的原材料来源各异,对其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对于临床用药的疗效一致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实验中,从多组分化学定量测定结果来看,化学表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生物效价测定结果来看,不同批次间大黄配方颗粒的致泻生物效价和活血生物效价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表明了,化学定量测定仅仅只是对大黄配方颗粒在某一特定紫外吸收波段下的化学表征,并不能全面表征其质量差异,而致泻生物效价和活血生物效价从2个不同的功效作用强度反映其质量差异,是对大黄配方颗粒质量直接关联临床功效的整体表征。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致泻生物效价的强弱和大黄配方颗粒中的结合型蒽醌糖苷的含量多寡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活血生物效价的强弱和游离型蒽醌的含量多寡有显著相关性(P<001),这表明了在现阶段以化学成分定量测定为主要评控手段和模式下,尽可能多的定量测定配方颗粒中关联功效的活性成分对其质量一致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配方颗粒由于已经经过提取、浓缩、制粒、干燥等加工工艺,其本身与原药材已有很大差异,传统的显微鉴别、性状鉴别等质量评控方法已经无法对其进行质量评控。化学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质量的波动,但这也仅仅是在某一紫外吸收波段下的化学表征,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劣势,也不能直接、客观量化的表征其整体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既能关联临床功效,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在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控中具有独特的优势。2015年1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四条中明确指出“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标准的制定,加强专属性鉴别和多成份、整体质量控制,充分反映现阶段药品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和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本文首次尝试将多指标化学成分定量测定和关联临床功效的生物效价检测联用模式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并以大黄配方颗粒为模式药进行了示范性研究,对其他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评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源源,施萍借助中药配方颗粒推进中药国际化的对策研究[J] 中草药,2013,44 (8):929

[2]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 中草药,2009,40 (增刊):1

[3]鹿岩,李妮,宋毅斐 2010—2013 年357 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分析[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 (9):1050

[4]刘晖晖,詹若挺,陈蔚文,等 中药配方颗拉发展现状与临床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 (1):9

[5]涂瑶生,毕晓黎,罗文汇 中药配方颗拉的质量控制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 (1):41

[6]张彦东,卢莹莹,郑晓英,等 罗汉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5,26 (5):695

[7]郑江萍,梁俊,黄良永甘草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药师,2015,18 (12):2053

[8]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DER).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 (draft guidance) [S] 2015

[9]肖小河 中医药转化医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与控制[J] 中药与临床,2010,1 (4):1

[10]肖小河,王伽伯,鄢丹 生物评价在中药质量标准化中的研究与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 (3):514

[11]中国药典一部 [S] 2015:23

[12]王伽伯 中药品质生物评价与控制的示例(大黄)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

[13]谭鹏 基于效应成分指数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和方法研究:以大黄为例[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14]Tan P, Xiao X H, Wang J B, et al A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welve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in rhubarb by a singlemarkerbased on ultra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and chemometric analysis[J] Anal Method, 2016, 8:3927

[15]中国药典四部[S]2015:374

[16]ICH Topic Q2B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methodology (CPMP/ICH/281/95) Step4 Consensus guideline[S] Geneva: the 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1996

[17]周海钧药品生物检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7

[18]张海珠,谭鹏,肖小河,等基于活血生物效价和化学指纹图谱的大黄品质评价研究[J] 药学学报,2017,52 (3): 436

[19]刘杰文,齐淑玲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3,2 (1):2

[20]Gurbel P A, Becker R C, Mann K G, et al Platelet function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J Am Coll Cardiol,2007, 50(19):1822

[21]Harrison P Platelet function analysis[J] Blood Rev, 2005, 19(2): 111

[22]項耀祖,商洪才,张伯礼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8,39(2):290

[23]王凤琴,陈岑,夏之宁,等 血小板在活血化瘀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290

[责任编辑孔晶晶]

作者:谭鹏 张海珠 张定堃 伍珊娜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甘草质量评价论文 篇3:

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划分黄柏饮片等级研究

[摘要]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又优于传统的综合性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方法,该文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了黄柏饮片等级划分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5批不同质量的黄柏饮片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为0.41~0.96。如果把黄柏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二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且≥0.48;三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48。该研究表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黄柏饮片等级,同时为皮类药材或饮片的等级划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黄柏饮片; 相对质量常数; 等级评价

Grades evaluation of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pieces

based on quality constant

DENG Zhe1,2, JIAO Mengjiao1, ZHANG Jun1, ZHANG Qing1, CUI Wenjin1, SHEN Li1,2,

Cheng Jintang1, LIU An1*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Key words] Phellodendri chinensis pieces; relative quality constant; grade evaluation

黃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其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等作用[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柏有抗炎[24]、抗肿瘤[56]、神经保护[78]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慢性糖尿病等症[9]。作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黄柏在市场流通和临床应用均很广泛。但对于黄柏的质量评价,传统上是从性状方面着手的,认为“肉厚色黄者为佳”。这种评价方法直观明了,但缺乏现代的科学内涵。也有学者基于化学成分研究,则认为盐酸黄柏碱和盐酸小檗碱含量越高质量越好[10],但是缺乏传统评价依据。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黄柏饮片等级划分的文献报道较少,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黄柏饮片等级标准。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好的黄柏饮片等级评价方法,为规范中药饮片市场、实现优质优价、保障临床用药的良好疗效提供有力支撑。

前期研究[1112]表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又优于传统的综合性中药饮片质量评价方法。而对于不同类的中药饮片,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能有效地结合该类中药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等级评价思路、划分合理等级。如根及根茎类中药饮片大多是规则形的饮片,因此可以视为标准圆柱体模型开展等级划分研究。而对于皮类饮片,标准圆柱体模型不合适,因此,需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模型来探讨皮类饮片等级划分。本文以黄柏为例,以期说明皮类饮片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建立黄柏饮片等级标准,为皮类饮片的等级划分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1 材料

1.1 样品

从7个厂家购买了15批不同品质的黄柏饮片,其信息见表1,图1。

1.2 仪器与试剂

岛津LC20A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DGC20 A型在线脱气系统,SIL20 A型自动进样系统,CTO20 A型柱温箱,SPDM20 A型二极管阵列检测),BS224S型1/10万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KQ250D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ous BS 210 S型电子天平;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为86.8%,批号110713200911),盐酸黄柏碱对照品(中药固体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纯度≥98%,批号Y05140210),水为娃哈哈纯净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质量常数

中药饮片质量常数是由本课题组提出的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新方法[1112],其定义为单位成分质量与其厚度平方的比,其形式是广泛的、多样的,根据中药饮片的不同特点形成不同的方程。对于皮类饮片,一般认为其厚度越厚,宽越小越好。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皮类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模型:将皮类饮片视为标准长方体,见图2,饮片的厚度为h,宽度(切制宽度)为w,长度为L。因饮片的质量与L无关,为了简化研究,采用单位长度的饮片用于等级评价。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得出公式(1)。2015年版《中国药典》黄柏饮片有2个指标成分,所以根据公式(2)计算黄柏饮片的相对质量常数。

其中,ρ是饮片密度;h是饮片厚度;w是饮片宽度;L是饮片长度;Ai是质量常数; c是指标成分含量;C′n是药典限量值;A′z是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i=1,2,3……n)。

2.2 黄柏饮片形态参数的测定

从每批黄柏饮片中随机抽取饮片,每批平行3次,分别记录重量和总宽度,求出1 cm长度质量、平均宽度。

2.3 黄柏饮片内在成分指标的测定[1]

2.3.1 色谱条件

2.3.1.1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为流动相;柱温30 ℃;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不低于4 000。

2.3.1.2 盐酸黄柏碱含量测定 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2 g)(36∶64)为流动相;柱温30 ℃;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理论板数按盐酸黄柏碱峰计算不低于6 000。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和盐酸黄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各自流动相制成每1 mL分别为含143.2,84.7 μg的溶液。

2.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3.1 测盐酸小檗碱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黄柏饮片粉末(过3号筛)约0.1 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80 mL,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40 min,放冷,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3.2 测盐酸黄柏碱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黄柏饮片粉末(过4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25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4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流动相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3.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 μL和供试品溶液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4 相对质量常数的计算

将每批黄柏饮片的外观参数和内在成分指标相结合,根据公式(1)计算各指标的质量常数,根据公式(2)计算每批黄柏饮片的相对质量常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柏饮片形态参数数据

块、丝、片、段等是中药饮片常见形式,皮类饮片一般均以丝的形式流通于市场。从15批黄柏饮片测得的宽度来看,各厂家切丝均为宽丝片,丝宽范围为0.48~0.95 cm。

3.2 黄柏饮片内在成分指标含量

按照2.3.1色谱条件,其色谱图见图3。分别测定黄柏饮片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黄柏碱的含量。测定了16批黄柏饮片,其中有1批饮片指标含量不符合药典限量要求,其他15批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不得少于3.0%和盐酸黄柏碱不得少于0.34%的标准。其盐酸小檗碱质量分数是3.60%~6.08%,盐酸黄柏碱质量分数是0.360%~0.594%,见表2。

3.3 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

质量常数通过公式(1)求得,将所得的质量常数通过公式(2)计算出相对质量常数。从表2中可知,此15批黄柏饮片的相对质量常数是0.41~0.96。结合厂家给定的黄柏饮片等级与计算出的相对质量常数结果分析,发现相对质量常数评价方法与厂家基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基本一致。如HB01~HB03等。同时,也并非厚度越厚,黄柏饮片质量越好。如HB12的厚度几乎是HB10的2倍,但HB12的内在指标成分含量均低于HB10。因此,相对质量常数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的结合外观参数和内在多指标成分科学、合理的划分中药饮片等级。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15批黄柏饮片等级差异,将其作图,见图4。假设以所测样品最大相对质量常数定为100%,其80%以上为一等饮片,其50%~80%为二等饮片,其下为三等,则:一级黄柏飲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二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且≥0.48,三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48。

4 讨论

黄柏,又称“檗木”,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三木药材”之一,在我国有着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文献多有关评价黄柏质量优劣的记载[13],如《本草经集注》强调“轻薄色深为胜”,从质地和色泽角度评价;《蜀本草》有“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之说,在质地、色泽基础上增加了皮的厚度,且给出了具体的皮厚数值;《本草图经》则采用产地评价模式,曰“以蜀中为佳。”现代对黄柏质量的评价依然沿袭传统评价模式。如《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主要从形状、色泽、皮厚将黄柏药材划分2等级。四川为黄柏药材的道地产区,一般认为川产黄柏质量最优。以上主要是针对黄柏药材质量优劣的评价,而对于黄柏饮片的等级划分(质量优劣)研究较少并且缺乏统一的等级划分标准。本研究采用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进行了黄柏饮片等级评价,综合了外观和含量指标,建立了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

依据市场和文献,皮厚是黄柏饮片等级划分外观性状中最关键的指标。如周建理等[14]调查亳州药材市场发现市场上流通的黄柏饮片有去皮和带粗皮2种规格,每规格下又依据皮平均厚度划分一、二等级。高源等[15]的根据皮厚并结合一些现代的物理化学指标将黄柏饮片分为优级、一级、统货3等级。由于指标成分含量与皮厚无正相关性,传统的根据皮厚来划分黄柏饮片等级进而评判其质量优劣明显存在不足。所以,有必要将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综合考虑,评价饮片质量优劣。

对于皮类饮片,并不能像根及根茎类饮片一样视为圆柱体模型,但是可以视为长方体。依据质量常数方程,可以推导出皮类饮片的质量常数计算方法。对于皮类饮片,饮片的厚度和宽度是2个重要且显著的指标,传统等级评价中厚度是饮片等级评价的关键指标,而宽度代表饮片的切制工艺。

从15批黄柏飲片分级结果可以看出,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能获得一个具体的量化数值,能客观明确的划分黄柏饮片的等级。本研究以80%和50%为界限将黄柏饮片划分成3等级,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等级。本研究样品批次相对有限,还需测定更多的黄柏饮片来不断的完善和丰富等级范围。本研究为黄柏饮片的优质优价提供理论基础,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黄柏饮片的等级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皮类饮片的等级划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 一部[S].2015:305.

[2] Xian Y F,Mao Q Q,Lp S P,et at. Comparision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Cort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 and Cortex Phellodendri Amurensis in 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induced ear edema in mice[J]. J Ethnopharmacol,2011,137:1425.

[3] 欧丽兰,余昕,朱烨,等. 川黄柏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15,30(1):46.

[4] 欧丽兰,余昕,张椿,等. 川黄柏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2015,30(3):308.

[5] Park S D, Lai Y S, Kim C H. Immunopontentiating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purified polysaccharides from 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J]. Life Sci,2004,75:2621.

[6] 闫玉鑫.川黄柏的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75.

[7] Xian Y F, Lin Z X, Lp S P, et al. Comparison the neuroproective effect of Cort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 and Cortex Phellodendri Amurensis against betaamyloid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pc12 cells[J]. Phytomedicine,2013,20:187.

[8] 陶晓倩,张新庄,李娜,等. 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赤芍和黄柏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J]. 中草药,2015,46(11):1634.

[9] 李丹丹,江培,杨书美,等. 黄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药,2014,27(3):602.

[10] 吴珊珊,胡麟,龚晓猛,等.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等级黄柏饮片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6,27(15):2135.

[11] 邓哲,章军,焦梦姣,等. 以质量常数为核心的黄芩饮片等级评价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9):1673.

[12] 邓哲,焦梦姣,章军,等. 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492.

[13] 张倩. 关黄柏与川黄柏质量标准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4] 周建理. 安徽省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手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6.

[15] 高源.黄柏及饮片分级及其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孔晶晶]

作者:邓哲 焦梦姣 章军 张庆 崔文金 沈立 程锦堂 刘安

上一篇:投资理念分析论文下一篇:中国佛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