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论文

2022-04-24

【摘要】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中有很多要点和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方法的创新和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分析以及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优化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论文 篇1: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从工程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的各方面入手,主要研究了在建筑工程设计重质量控制、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希望能通过本文引起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视,从质量角度总体把控建筑工程设计评价。

【关键词】建筑设计;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方法研究

0.前言

我国于1925年提出了明确的建筑指导方针,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达到“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兼顾美观”的标准,至今仍然沿用这种宏观建筑设计评价原则,使得建筑的设计评价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放弃了经济型、使用型的建筑设计,将设计美观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设计理念,工程施工不注重与时俱进的策略,与行业内沟通交流甚少,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导致了工程造价与实际不相符合,一味追求建筑的外观高档、造型奇特、设计奢华,造成一些高标准施工的建筑物不具备实用性。随着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现在已经不得不面对国外建筑行业带来的巨大竞争,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要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建筑工程设计系统上存在的不足

1.1投资方面

对投资方而言,总是希望在达到预期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来换取最大的利益;从工程内部结构来说,投资者都希望减少工程造价来获得更大的建筑物使用空间;从工程外部环境来说,投资者为了给业主提供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只好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之,投资者存在上述想法,造成了工程设计上基本的系统问题。

1.2用户群体

对用户群体而言,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费用开支来换取满足所需,高级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用户群体与建筑投资方价值观的背道而驰,难以在二者之间建立平衡的价值评估准则,因此形成了用户群体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系统问题。

1.3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师的职责在于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投资方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华,设计出让施工方、投资方和自身都满意的设计作品,并以此树立起自己良好的设计声誉,使建筑体实现一定的社会实用价值。总之,建筑设计师只有满足投资方、用户群体、施工单位的设计要求,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

1.4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师的职责在于为投资者和用户群体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建筑构造,更好的突出建筑设计感,提高建筑质量,保护投资者和用户群体的安全。所以结构工程师想要保住建筑体的安全可靠,必须要让设计空间和构造空间达到协调一致,由此可见,投资方减少工程造价,施工方降低施工成本,从基本上造成了结构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上的系统问题。

2.如何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2.1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机械配置

想要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施工单位首先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选择,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安全、技术先进的施工机械。同时,要本着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施工原则,全面突出建筑施工和机械相协调的优势,为使建筑设计质量达到良好评价打下坚实基础,在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工程实现机械化的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设计质量。此外,施工位置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也是施工单位应该考虑到的方面,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积极改善施工环境,全面落实建筑设计理念,为设计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2.2优化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过程

要实现建筑体质量达到高标准,并能满足设计标准要求,优化建筑设计质量是主要途径,因此,在进行设计优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认真分工、严格筛选,保证从设计的每个环节中挑出最佳作品。

在设计过程中也要进行全面控制,首先,要对每个部分的控制难点有明确了解并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以便于优化处理各个设计环节;其次,对工作过程进行优化,不仅需要达到设计目标,而且要使整个建筑设计成为精品;最后,要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组织好评价体系,对结果中不足之处予以深刻讨论最终确定可行性方案。建筑设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就必须以整体质量为前提,超越现有的标准。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制定一个超越目标,合理设定范围,从优秀作品中严格筛选出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实现建筑的经济实用性。由于建筑设计工作繁复,耗费精力,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只按照合格标准,受条文规范的制约来设计作品,要在保证建筑安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才华的创新,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发展。

2.3改革施工技术,应用新兴科技

我国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建设施工要从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工艺进步,全面落实建筑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工艺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合理运用新技术不仅能促进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协调发展,而且能增强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大新技术的使用力度和使用范围,逐步提升工艺水准,建立良好的优化设计平台,合力创建精品建筑工程。

2.4加强政府监管,落实评价工作

政府监管部门要明确职能,合理界定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工作范围,促进建筑施工和社会环境协调有序的进行,在日常工作中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政府公信力推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和稳步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和建设部门合理分配好工作,完善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公共投资项目中有效推行;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质量评价工作的监管力度,有效利用好评价结果;最后,政府部门应推动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发挥政府职能将评价工作深入落实到位。

2.5完善奖惩机制,明确设计职责

建筑设计师作为建筑设计的主体,设计单位要建立起相关的奖惩机制来提高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激情,全面主观的促进设计质量提升,可将设计作品的评价结果和设计费挂钩,对优秀的设计师给予较多的设计费,对设计评价低的设计师处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处罚,同时完善风险机制,将建筑设计中的安全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建筑设计师身上,对因设计失误造成的工程出错和投资失控的情况都要负起责任。在设计指标和经济指标上采取优胜劣汰制,促使设计师全身心投入到建筑设计工作中去,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设计师责任心不明确、设计作品不合理、设计质量低的问题。

2.6提高设计质量,客观全面评价

在质量评价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有序的进行持续评价才能有效提高设计质量,设计方对建筑设计质量要有明确深刻的认识,做好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工作,从空间利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设计进行综合思考,优化设计、超越标准、与时俱进,为用户群体提供高标准的设计成果,促进投资方和用户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实现建筑体的社会目标的同时提高设计方的能力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关键部分在于优化设计管理,实现建筑设计整体优化和综合性能的协调发展,通过调动建筑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努力实现超越标准,发挥才华的设计目标,在建筑施工中结合实际,改善环境,提高施工技术,创建出更多的精品建筑。 [科]

【参考文献】

[1]苏永强.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2010,(7):116-118.

[2]马树然,主宝皆.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具体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4,(4):68-68,70.

[3]张翠勤.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管理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35-38.

作者:牛云华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论文 篇2:

阐述建筑钢筋结构混凝土设计

【摘 要】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中有很多要点和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本文介绍了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方法的创新和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分析以及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分析; 措施

1 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设计方法的创新

目前,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分析计算已不再使用传统的手工计算,取而代之的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一般说来都采用三维空间结构分析计算程序。有些程序可考虑楼板变形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能更真实反映复杂结构的受力特点, 从而可以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的程序已相当成熟,一般以层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可输入各种类型的地震波,求得结构的位移与内力。弹塑性分析计算近几年已开始进行,已初步开发出一些可应用于工程设计的程序,包括弹塑性静力分析、层模型动力分析、杆模型平面结构动力分析等程序。

从1974年开始对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了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为适应高层住宅底部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等要求,从1980 年开始进行了底层大空间,上层为大开间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对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如带有转换层、刚性层的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等进行了一批模型振动台试验。为了解钢- 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带有转换层、刚性层的钢筋混凝土内筒、周边为钢框架的模型试验。另外对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进行了风洞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并做为规范条文修订的依据。

2 结构计算与分析问题

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由于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因此,结构工程师也应该相当地对这一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

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否则,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2.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

振型数目是否足够。在新规范中增加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

2.3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总之,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在这过程中的遗漏或错误都有可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或使设计结果存在不安全因素。

3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材料方面。

1)在掺合料选择方面上。选择一些增加混凝土强度性能的一些掺合料。2)沙、沙石、水泥的配合比上面,优化三者配合比。3)在水泥的选择方面上。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相对应的水泥。4)在钢筋的选型上面。比如,用U型钢、工字钢代替圆形钢。

3.2 结构体系的选型方面。

由于大开间剪力墙结构体系,可以做到房间不露出梁柱,有效空间大、隔音效果较好,当采用钢制模板时,墙面和楼板表面平整并且不需要在湿作业的情况下抹灰。另外该结构体系不但用钢量少、施工周期短、造价低,还具有整体性强、侧向刚度大等优点,有利于抗风抗震,所以自九十年代起建筑结构体系基本上都采用大开间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建筑造价,近几年来部分地区越来越多地采用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组成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体系也属于剪力墙结构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更具灵活性,并且又能节省钢筋和混凝土用量,減轻建筑的总重量,从而降低地基基础造价。

3.3 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方面。

为满足结构承载力的需求,通常在结构设计中柱与梁板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柱的施工缝宜留设在梁底标高以下20mm~30mm处,其原则是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时,为方便柱身混凝土的下料与振捣,在梁内钢筋未绑扎之前进行浇注。按施工规范的要求,当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处应按“弱梁强柱”的原则。在实际施工中,施工班组制定合理的节点保证措施,监理人员加强对浇注质量的监管和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十分重要。

3.4 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方面。

抗震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重点设计内容,首先必须选择有利的抗震场地,另外重视建筑平面的布置的规则性,最后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等,以上是作者根据实际的经验总结,适用于各类建筑的防震设计,以协助工程师在施工时更加顺利的进行。在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时, 要注意:首先平面要简单、对称,符合规则, 减少偏心,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第二,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尽量重合。第三,质量大的跨间不适合布置在结构单元的边缘,应布置在距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第四,尽量少采用大悬挑的结构。第五,围护结构应该采用轻质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越少。在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布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以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另外结构方案还应该结合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4 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验收

保证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质量,离不开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初步完成后的验收阶段。在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验收阶段中,必须对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质量进行客观、有力的检查和评价。对施工中所涉及的各个地方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验收。验收工作的重要性不低于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准备阶段和运行阶段,好的验收工作是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质量的保障。实事求是是验收工作的重要精神。所进行的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是要应用于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如果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出了问题,质量不合格,那么必将引起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事故。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验收阶段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验收体系,严格的验收标准,实事求是并且认真地贯彻执行。

5 结束语

本文就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设计要点进行浅谈,要将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对理论不断地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跟好的完善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技术。

参考文献:

[1]崔晓强,胡玉银,吴欣之.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措施[J].建筑机械化,2013.

[2]杨恒峰.南京新百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技术[J].江苏建筑,2013.

作者:王国来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评价论文 篇3: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的评价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工地的发展是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为评价的标准;二是要全面审视教学中相应的举措是否有利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评价重点的三个环节是:评价教学方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成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必须有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三方人员参加。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为例,分析分析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新道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工地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教育建设中,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在企业把工地建设成为专业性的课堂;在校内把课堂建设成为生产性的工地,使课堂和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这种基地——教学工地,作为教学的载体而建设和发展,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的成果。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如何评价教学质量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的探索从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特点切入,而以我校的实践为例进行分析,与读者交流我们的体会。

一、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特点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的发展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它最大的特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要求教学从偏重书本转变到工学结合、从学科本位转变到能力本位,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调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落到实处。实践结果显示,以教学工地为载体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前景广阔,成效显著,这是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实践是典型的案例,我们高度重视把主要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算量与计价”“主体工程结构施工”等安排在教学工地实施教学,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例如,在“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对建筑结构空间的立体感,教师如果仍然采用“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再增加挂图、影像,学生对平法钢筋识图、钢筋节点结构及连接等还是很难理解,看不懂施工图,无法形成按图施工的能力。我们依托教学工地改革教学方法的实践是:把教学内容整合成8~10个项目,全部在“钢筋工法楼”教学工地按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在项目工作页(指导书)的指引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钢筋工法楼”实体,认识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梁板柱受压区、受拉区的位置、钢筋加密区的结构、钢筋工程节点的结构和连接,等等,使学生首先能够理解施工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在“钢筋工法楼”旁的训练场地,按钢筋工作页任务书的要求,对照钢筋工程的实体结构,完成从钢筋下料计算、钢筋裁剪加工到钢筋绑扎等一系列钢筋工程技能的实训,结果成效显著。自我校“钢筋工法楼”教学工地建成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学工地对促进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二、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为评价标准的工作;二是要全面审视教学中相应的举措是否有利于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把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概括为三个环节:

(一)评价教学方案

评价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工学结合、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是否符合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要求,是否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等等。

(二)评价教学过程

评价教学过程,我们一看教案,评价教案是否符合教学改革总的要求,特别关注教案所计划的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得到认真执行;二看教学的规范性,评价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校对教学规范性的要求;三看教学活动设计,评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符合教学规律,特别关注设计是否能充分运用和发挥教学工地的优势;四看教师的创新性,评价教师的创新精神及其创新举措的价值,特别关注创造性发挥教学工地的作用所得到的成果。

(三)评价教学成效

评价教学成效,一是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二是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情况;三是看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等。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相互印证,力求做出符合实际的总体评价。

三、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实施

基于教学工地是校企合作深化的成果和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评价的队伍应该由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三方人员组成。校企合作企业大都是最重要的用人单位,因此来自校企合作企业的代表兼而是代表用人单位的人员,具有两种身份。我校的做法大致如下:

(一)成立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本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全校各系成立系本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两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均由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三方人员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中,学校两级领导、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合作共事,沟通交流,强化质量意识,研讨切磋,解决评价中的重大具体问题。

(二)开展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

学校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全员关注教学质量,全员参与教学质量检查,在经常性检查的基础上开展制度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学校规定教室、教学工地开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条件下,随时可以接受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人员进入,随时欢迎观摩教学进行情况。学校规定各级领导进入教室、教学工地观摩教学时数的下限。学校教学监控中心联网到教室、教学工地,教学进行情况随时可以通过屏幕切换获得实时信息。学校规定两级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教师、教学团队,反馈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的制度性安排。学校高度重视自治区教育厅安排的“精彩一课”教学观摩活动,邀请知名教学专家对活动中涌现的优质课进行讲评,把教学质量评价引向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三)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质量评价

我们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参加教学质量评价,以他们的切身体会表达意见。学校明确表态学生在评价中可以说“不”,教师应以平常心态对待。对在教学工地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特别关注学生就两个“是否更加有利于”做出的评价: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否更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是否更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条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战略性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强化质量意识,对以教学工地为载体实施的教学活动,开展学校、企业,用人单位三方人员参加的教学质量评价,加强质量管理,这是推进教学工地内涵发展所必由之路,意义重大。我们开展这一项工作的初期,有些企业不够热心,经过实际工作的磨合和沟通协调,现在情况已经大有不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现仍然有些企业表示对这一项工作不熟悉、不愿参加,甚至认为这对企业而言是多余的负担。我们深感只有做好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开创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胡亚学.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3卷第2期

[3]伦洪山,梁辉.“教、学、做”统一的“教学工地”[J].中国培训,2013(5).

[4]赖永辉.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3(24).

[5]李红卫,封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J].电子科技,2010(6).

作者:伦洪山 黄天明

上一篇: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学论文下一篇:商业建筑空调节能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