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21

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多年,可回顾小学课堂教学仍有不少问题。很多老师习惯走教学老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概念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新课标修订小组召集人温儒敏在一次课程改革专题讲学中说:新课程实施已六年多了,但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的老路上去,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靠课后“磨”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引起笔者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概括起来,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五假六不够”。

“五假”:一是提出假问题。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自问自答,旁若无人;有的随意提问,胡拉乱扯;有的问题无需思考,学生张口就答;有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让学生想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二是假讨论。有的目的不明,学生交头接耳看似热闹,实际上东拉西扯,说一些与教学无关的话题;有的要求不清,学生凑在一块看似合作学习,实际上你推我让,群龙无首;有的不给足够时间,讨论还没开始,活动已经结束。三是假引导。教师无引无导,学生一味地机械读书。四是假激励。有的滥用激励,不管学生说什么都是一味地表扬;有的表扬言不由衷,想的一套,说的另一套,评价流于形式。五是假用教具设备。有的教具虽制作精美,但对帮助学生学习效果不大,形同摆设;有的课件,远离课题,莫名其妙。

“六不够”:一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不够。二是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够。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琅琅书声,范文讲解支离破碎。三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不够。四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不够。一些教师以为把教科书的知识教会了就完成教学目标了,未能超越教材。五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有的老师教学中喜欢场面热热闹闹,忽视学生潜心会文,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六是及时反馈做得不够。

思考之二: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目的是总结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所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思考之三: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因素是什么?

笔者认为,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有六个。一是课堂教学设计因素,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资源、教案设计。其中,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教案设计是教与学的结合点。二是课堂教学环节因素,包括教学导入、新知探究、强化巩固、总结提高。其中,教学导人沟通联系,新知探究质疑创新,强化巩固由浅入深、总结提高画龙点睛。三是课堂教学行为因素,包括讲授、对话、演示、指导。讲授不越位,学要到位;对话轻松,思维积极;演示重视感知。建立表象;指导关注差异,合理有效。四是课堂管理行为因素,包括小组合作、个别教学、课堂评价。小组合作要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个别教学要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课堂评价要真诚尊重,促进发展。五是课堂教学类型因素,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新授课导放结合,授人以渔;练习课主体参与,个性张扬;复习课沟通联系,编织网络:活动课应用教学,走进生活。六是课堂教学策略因素。包括任务驱动、问题切入、最近发展区。其中,任务驱动是学习的“催化剂”,问题切入要顺其自然,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思考之四: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是什么?

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重点,以“教师有效地教”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

1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心里有学生;二是“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其次,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是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发展。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学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要给学生创设表现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平台。

2 课前认真准备

一是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二是注重课前预习的指导,使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效率差,畏难情绪重,主要是因为课前预习不到位,对学习内容比较陌生,不能适应老师上课的正常节奏,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师所教的知识,从而导致听课效果差。因此,要重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降低课堂听课难度,增加课堂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3 有效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实践中首先要用好教材,在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的同时,应迈向更广阔的课外课程资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充分利用好教学中生成的课程资源,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不要走教案。要立足课程的主教材,充分开发、利用课内外生成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4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学生在轻松、和谐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最理想。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把小游戏纳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玩中学;多用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性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不要以权威自居;尊重学生的看法,容纳不同的见解。要自觉改进教法、学法,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内容与目标,选择能引发学生思维或情感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向纵深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课堂的生成实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5 加强课堂管理

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在时间管理上,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把握最佳时机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化,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在问题行为管理上,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人的大脑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兴奋——抑制——兴奋相交替的。因此,课堂的节奏也应该是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安排内容要错落有致,分配时间要大体适当,平缓中偶有高潮,准确定位教学各环节,把握好活动的“度”。教学中,务实、务本的东西要多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要少一些。

6 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要求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灵活变动,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学生讨论前,教师应该给每组指定中心发言人,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要突出知识重点,增强学生的感知。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学生感知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反复强调、重复这些重点和难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面面俱到,防止感知对象淹没在背景之中被淡化,这样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7 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8 及时评价反思

主要是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对于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来说,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做不同的理解和解答。要把反馈集中于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包括课始反馈、整体反馈、感悟反馈、总结反馈等。教师要用不同的反馈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系统地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努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作者:莫 彬

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多年,可回顾小学课堂教学仍有不少问题。很多老师习惯走教学老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概念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表现上,由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情感表现上,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爱到热爱。有效课堂应以学生发展为基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样,有效的课堂更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较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改变的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的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因素

影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两者不能偏废。有些老师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有的老师课上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学生间交流互动的精髓。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不当也是很多老师容易犯的错误,老师喜欢借助多样的媒体来粉饰课堂,整个课堂看似热闹,但只是走过场,没有实质的意义;二是教师自身对文本解读不够准确。一堂语文课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素养,一堂语文课也是教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渗透。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进行深入体会,对文章进行深度剖析。但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三是教师没能准确估计学情。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段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问题。没有把握学情就会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四是教师课堂评价不够深入。不少教师评价语语言单一,甚至缺失;有的评价言过其实。评价语应有指导作用,有针对性,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评价语更应有引导作用,能通过评价语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的途径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现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探讨有效教学“五步法”。

1.深入文本,确定目标。《清平乐·村居》是一首田园词,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确定如下:①知识目标:理解文中“相媚好、无赖、锄豆、中儿”等词语的意思;②能力目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读出词的韵味;③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对眼前景色的“喜”和对国之爱。很多老师只是关注辛弃疾对眼前之景的喜爱,没有深入钻研在特殊时代背景下词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导致文本解读的误读。

2.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如今学生获取信息有了更多更快捷的渠道,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应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资料的搜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前先让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查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有些不理解的句子也要查,并做好相应的笔记。这样,课堂上无需教师用很多时间去机械教学词语意思,学生学起来也不会觉得无趣。作者辛弃疾也需要学生了解,了解词人的生平背景,才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对课文会理解得更深刻。

3.互动研究,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以学生发展为基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值得探讨的问题,并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第一个板块是“读一首词”。这一环节中第一个小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词”这种文体。因为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词这样的文体是第一次出现,因而可从高鼎的《村居》入手,让学生比较学习,这样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过渡语:在清代诗人高鼎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诗,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笔下《村居》是一首词,请大家比较诗与词在形式上有何不同?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发现词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梳理得出词的三大特点:①每行字数不等;②除了题目,还有词牌名;③一般分为上下两段(上阕、下阕)。学生在合作中发现、探索,能力得以真正提高。教学设计第二个板块是“赏一幅画”。为了让学生将词中的画面说得具体生动,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所查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对课前学习的反馈,也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弥补。如此学生能很快了解未知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不需要老师再一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4.探索质疑,升华教学。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探寻质疑,善于探究解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清平乐·村居》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第三个板块是“悟一份情”。在品对景之“喜”时,教师让学生抓住这个“喜”字,让学生开展小组自学:思考讨论辛弃疾喜的是什么,想想他为什么会喜欢。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归纳出作者喜的四个方面:环境宁静、生活和美、两儿勤劳、小儿无赖。在品对国之“爱”时,为了让学生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教师让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辛弃疾的资料及当时的背景,并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主动质疑。有的学生有了这样的质疑:辛弃疾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为什么此时的他不去赞美战场上的奋力拼杀,而赞美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了这一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历史大背景后,更深入地了解了词人的内心。因此,学生便会很自然地了解到辛弃疾热爱祖国,向往人民都能过上这种安定的生活。教师顺势总结:这才是真正的忧国忧民,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如这户农家一样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愧是爱国词人!在这首词中不光渗透出作者的“喜”,更流露出作者的这份爱国情啊!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感受到这首词中藏着的深深的情感,水到渠成,升华情感。

5.评价反思,促进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着这几个目标,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应该以这三点进行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评估。根据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教师可适当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或练习,以此来反馈学生学习的结果,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可以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如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对于评价主体的老师而言需要及时评价、反思。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教师对于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用不同的反馈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努力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构建有效课堂。

(编辑:易继斌)

作者:徐玉

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 篇3:

基于范本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本文在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和分析过程中,注重将范本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以发挥范本教学的优势及作用,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理解,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

【关键词】范本教学;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前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范本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让小学生利用范本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强化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在范本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通过发挥范本教学的优势及作用,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范本教学的概念解读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范本教学与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结合,注重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主动建构起语文知识体系,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范本教学注重利用可模仿的样本指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并通过范本的熏陶和学习,指引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理解。范本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以课文作为范例,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联系范本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

范本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范本教学具有示范性。这种示范性主要表现为利用范本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通过发挥范本的指引作用,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理解,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范本教学具有伸展性。在范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于一篇又一篇不同功能的范本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小学生在对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3)范本教学具有完整性。通过范本教学,能够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语文教学的新发展、新特点,开展完整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及理解,改变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二、范本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分析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以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关于范本教学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结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突出案例式教学,把握范本教学示范性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以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特点做好把握,对范本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应用,以范本为指引,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通过联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学习范本,从而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性的学科知识。对此,教师要注重对范本做好选择,以范本进行引导,突出语文教学的深度而不是广度,使小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例如,在执教统编版教材二年语文上册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时,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小鸟与青蛙的两次争论,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观点呢”,学生在思辨中悟出这则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随后教师延伸拓展同类寓言故事《河伯观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讨论“河伯和青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样是“观”,河伯和青蛙有什么相同之处?通过阅读对比,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河伯观海》寓言故事的引入,使学生对坐井观天这个故事主旨的寓意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突出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好范本教学有效延伸

在范本教学视角下,联系统编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促进语文知识的内化的同时,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范本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将其作为范本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生提供学习范例,以此作为引导。教师通过为小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使小学生明确知识学习的目标,充分地发挥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加有效地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例如,联系统编版低年级教学的情况来看,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度较大。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景阳冈》课文的时候,对范本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视频资料,选择《水浒传》的视频资料,突出动态化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景阳冈》一课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及理解。接下来,注重联系范本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指引小学生阅读《水浒传》,开阔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習能力。范本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结合“个”的阶段进行有效引导,使小学生探索“类”的阶段,并且由“个”和“类”对知识学习的规律做好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统编版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融入范本教学理念后,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突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以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结合范本教学的理论内涵来看,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既要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授,又要对小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将教学与教育工作紧密地结合,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工作得到创新和发展。通过践行范本教学理念,使教学和教育工作进行结合,并使之贯穿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始终,以促进低年级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例如,在开展统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问题解决和系统化学习进行有效的统一,对小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组织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合作探究思考,从而对语文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学习及思考,把握语文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结合语文统编版教材内容来看,在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本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内容,在识字教学时,把握单元内包含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内容,从而指引小学生有效地识字、写字,并将其在朗读中进行应用,开阔小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及思考。通过突出范本教学的全面性,使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语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做好学习和思考,实现教学与教育的有效统一。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利用范本教学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范本教学的内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突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强化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通过发挥范本教学的功能及作用,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此外,联系范本教学,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精华和重点进行学习和理解,使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小芬.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7).

[2]刘叶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

[3]张丽丽.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J].成才之路,2020(14).

[4]陈群.小学语文引子范本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20(5).

[5]孟晓夫.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

[6]张丽丽.范本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推进深度阅读摭探[J].成才之路,2020(11).

作者简介:马麗娟,女,1981年生,福建福鼎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马丽娟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下一篇:欧盟区域发展不平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