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尤其是利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风险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金融风险的重新认识已经成为了当前利率革新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利率而言,需要通过资金供求关系来进行决定,只有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衡时,利率水平才能够成为市场决定的均衡利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 篇1:

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

[内容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频繁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更为突出,对金融风险的再认识已成为利率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研究背景,对近代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图构建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内在机理的宏观框架,从而为国内学者的利率市场化风险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也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资源配置;金融风险;利率理论

一、引言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至此已经历了银行间利率管制放松、贷款利率上限浮动、贷款利率下限浮动和存款利率上限浮动等改革阶段,呈现出“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顺序。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提出,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从2012年开始,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浮动权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对存款利率浮动的权限。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7月6日又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由基准利率的0.8倍再次调整为0.7倍。进入2013年后,市场化改革在贷款利率方面又做出了重大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7月20日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不包括房贷利率)的下限管制。自此,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业务对象开展更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但是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却更加难以忽视。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市场化改革最终能否成功与金融风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利率管制取消后各类金融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预警和控制,则很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难以逆转的巨大冲击,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利率改革。通过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类似的国家比较后发现,美国、日本、德国等均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但是也不乏失败的案例,如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已成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防范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的金融风险,完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风险预警机制,我国正在加快酝酿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条例等政策措施。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在完全信息市场中应由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当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达到均衡时,利率水平即为市场决定的均衡利率。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完善一国金融秩序的重要环节,并且就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持积极态度,但是很多学者却在市场化推进速度等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形成两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加快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例如,Berthelemy和Varoudakis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后发现,政府对一国金融业的严格管制会使国内产生“贫穷陷阱”,因此主张放松金融管制。Ang和McKibbin通过对小型经济体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后,得到了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此外,国内学者安鑫跃认为,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机制。考虑到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黄绍进从汇率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完善等角度出发,认为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利率市场化应以金融秩序的稳定为前提,改革过程整体上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Eichengreen和Arterta利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以利率市场化为代表的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是诱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Bekaert et al.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了经济波动和潜在金融危机的概率。我国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闫素仙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应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由于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会面临极大的利率风险,李颖采用压力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利率敏感性缺口,认为利率市场化应在成熟的条件下稳步推进。虽然不同学者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却再次表明,改革步伐应结合本国国情和内外环境,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改革模式和时间表。例如,日本和德国均取得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但是改革步伐却差别很大,日本从1977年开始到1994年结束共历经了18年,而德国却在1962-1967年的6年时间里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综上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当前取消贷款下限管制后,已进入了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此时金融风险的合理控制关乎当前贷款利率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未来存款利率改革的进程。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过慢会严重制约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过快又会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且不利于金融稳定,当前应在金融秩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改革步伐。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改革进程,在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可能引发的各种金融风险,形成了对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理论的完善,也为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指明了方向。

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利率市场化以利率长期被扭曲和严格管制为理论背景,认为改革的目标是使利率能够成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自发调节工具。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利率理论、马克思利率理论、现代利率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等阶段,其中前三个部分是关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后一个涉及利率改革的内容。

(一)古典利率理论

19世纪80年代,古典经济学家在利率是由资本供求所决定的认识上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经济学家西尼尔、庞巴维克、马歇尔、维克赛尔和费雪等人分别从商品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资本需求和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认为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投资-储蓄的循环”反映了货币的信用关系,这种信用关系本质上是资金使用权的让渡,而利息是对让渡资金的补偿。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如西尼尔的“节欲论”认为利息是对货币供给者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补偿;庞巴维克的“时差论”提出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价值上的时差形成了利息。“节欲论”和“时差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两种观点都无法解释资本不用于借贷且利息不存在时的利率决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以马歇尔、维克赛尔和费雪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对利率的决定提出了新的观点。马歇尔的“均衡利率论”将利率视为生产要素的价格,资本供给是以等待或延期消费所形成的储蓄所构成,资本需求则是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的。维克赛尔在马歇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利率的理论,认为自然利率是独立于物价且等于由实物借贷资本供求决定的利率。由于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市场利率才是自然利率。此外,费雪的“人性不耐论”从心理活动特征来解释利率的本质,认为利率是人性不耐程度的一种反映。由于人们偏好当前消费,却对未来消费没有耐心,故在“不耐等待”差异的情况下,不耐程度高的个体倾向于以借款方式来增加当前消费,不耐程度低的个体则倾向于增加资金借出。当不耐程度下的时间偏好重新达到某个均衡区间时,借贷活动停止,此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二)马克思利率理论

马克思利率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古典学派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分析框架是以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研究起点。马克思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基础。借贷资本实际上同时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种属性,借贷资本家在借贷活动中出让的仅仅是资本的使用权,职能资本家通过支付利息的方式来获得资本的使用权。第二,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家出让的资本金投入到生产领域,资本运动在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后,获得商品利润并进而支付利息,利息在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第三,利率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反映了不同部门利润率的总体水平。由于利息源于利润,故利率一般不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否则职能资本家会放弃资本借入。利率的下限取决于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博弈,但最终结果都会大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会停止资本借出。

(三)现代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以实物市场为研究对象,强调了投资和储蓄等实物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决定,认为均衡利率是投资和储蓄相等的结果。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则是从剩余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且不能高于平均利润率。但是,上述分析均忽视了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在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经济环境下,货币因素对利率变动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此时需要新的理论来分析利率决定问题,于是以凯恩斯、罗柏森、俄林、林达尔、伦纳、希克斯、汉森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形成了以下理论观点。

1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的核心在于抛弃了之前古典学派以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思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共同决定,经济不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由于货币具有最强的流动性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相比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因此经济主体会产生一种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偏好。凯恩斯认为,一国的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不随经济变量而变化,出于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则受到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的影响。关于“流动性陷阱”的分析表明,当利率低到某一程度时,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使利率降低,由于货币政策的失效,政府应主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

2 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提出,改变了古典学派仅仅从实物因素角度分析的传统,但是其强调通过货币因素来分析利率的观点不免又陷入了局部均衡的分析范畴。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的决定既有实物因素也有货币因素,应该由这两种因素构成的可贷资金需求与可贷资金供给同时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实物因素)和货币窖藏(货币因素),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储蓄(实物因素)和货币供给增加额(货币因素)。虽然可贷资金供求理论同时考察了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当可贷资金需求和可贷资金供给相等时所决定的均衡利率却不是稳定的,并不能保证该利率水平下的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3 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率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在充分借鉴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和新剑桥学派的观点后,对各派观点的合理部分进行了综合,并在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引入国民收入作为利率决定的重要因素,最终形成了IS-LM模型。首先在实物市场上,通过考察投资等于储蓄时利率与收入的关系,得到了反映实物市场均衡的IS曲线。然后在货币市场上,考察流动偏好与货币供给相等时利率与收入的关系,得到反映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当这两条曲线相交时,均衡点决定了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新古典综合派解决了之前利率理论无法同时确定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的缺陷,这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点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IS-LM分析法逐渐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利率决定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

(四)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研究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后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阻碍了金融经济的发展,应将金融深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方向。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和经济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阻碍,金融深化特指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金融业过分管制的市场环境中,存在着市场利率被政策性压低、信贷资金被指令性投放的现象,造成了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由于资金使用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无法准确、合理地流向经济增长最需要的部门和领域,最终制约了经济增长,并在金融经济反馈机制的作用下进一步阻碍金融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就必须消除金融管制,引导社会资金合理地流向高产出、高效率的部门。麦金农和肖关于金融深化的观点,为很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摆脱贫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利率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问题

在社会经济中,利率是经济领域重要的调控工具,也是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价格指标。关于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对利率杠杆问题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利率调整后会改变市场资金的流向,进而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现代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也反映出利率已成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微观主体与宏观经济间相互连接的纽带。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在不同主体间的多个市场形成各种类型的金融风险,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金融风险都离不开资金内在的流动性、经济主体间的信用关系和开放经济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故本文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作为整体研究框架展开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庞大的资金规模使其成为流动性风险的潜在主体,流动性风险源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所提供的资金借贷服务,这种服务实际上是货币流动性实现转换的关键。当商业银行将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高的金融负债时,由于金融负债的变现能力远远强于金融资产,导致了商业银行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1 基于存贷款利差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商业银行获得了存贷款利率的定价权,其在资金借贷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价格竞争的结果是存款利率的上升和贷款利率的下降。而此时,商业银行会同时出现债务成本上升和资产收益下降的困境,流动性风险得到强化。除了利差缩小会使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之外,客户提前还贷和支取存款都会使利率期限结构管理更为困难,当利率频繁波动时,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面临更大的压力。由于“大而不倒”现象的普遍存在,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爆发后对经济的冲击作用越大,政府一般会在严重危机发生之前就对其实施救助。因此,小规模银行在取得定价自主权之后,会倾向于制定更高的存款利率来追求资金规模,致使流动性风险问题更为突出。

2 基于资产收益率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利率的经济杠杆职能有利于加速资金流转,实现货币资金向生产资金的快速转化,利率市场化后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也会引发流动性风险。以利率风险的概率分布作为量化基础,对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率的灵敏性分析后发现,利率风险和股票超额收益率的灵敏性存在非线性关系,并通过数据测算后发现超额股票收益变动水平反映了利率敏感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其股票超额收益率必将随市场利率波动,进而改变其资金流向,出现流动性风险。同时,基于资产流动性差异的货币经济模型认为,不同资产的报酬差异率正好反映了资产流动性的不同,资产流动性的冲击又会影响到资产价格。总之,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通过资产业务流向了不同收益率的各种资产,这些资产的流动性随市场利率不断变化,最终形成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 基于金融管理视角的流动性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银行管理者同时要面临诸多风险因素的冲击,且不能完全消除流动性风险。作为微观经济体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商业银行无法直接控制存款者资金供给和贷款者资金需求的心理变化,故常常在业务规模的管理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的频繁波动及金融资源的竞争都会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直接暴露于风险之中。流动性风险对经营业务的冲击,要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流动性缺口的管理,使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在后危机时代下,我国经济在短暂调整之后得以恢复,但是,危机留下的隐患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整体上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强化,此时如果完全放开利率管制会加剧国内经济的脆弱性并引发流动性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引发的信用风险

以BSM模型为基础的信用监测模型的提出,为信用风险的度量提供了技术手段,后经由Longstaff和Schwarz、Dsa和Zhou等学者的修正得以改进。但是,信用监测模型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随后KMV公司与J.P.摩根共同推出了信用度量术(Credit Metries),此后该理论模型经过了Nyfeler、Forest和Marwick、Jones和Mingo等学者的拓展而不断完善。现有研究成果多以上述测量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来研究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信用风险问题。利率市场化作为宏观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其影响范围涉及每一个经济主体,利率波动改变了企业、商业银行和居民个人的交易策略,最终形成了市场中的信用风险。

1 基于企业视角的信用风险。企业在利率市场化之前面临的贷款利率往往不高,造成了生产经营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且较为稳定,长期以来企业间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但是,利率市场化之后,企业融资成本增大的压力立即显现出来,当债务规模无法得以彻底解决时,债务人开始出现违约现象,形成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效率不同的企业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影响。高效率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是商业银行放贷的重点客户,并伴随着银行间资产业务的激烈竞争获得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而低效率的企业则为了取得借贷资金,必定要以高于市场化之前的利率水平完成融资活动,客观上增加了债务成本和未来的违约风险。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不够成熟,很多国有企业存在资产产权虚置、委托代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经济转型期内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很可能在企业间引发大规模的道德风险,增加企业在债务清偿中的违约概率。

2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信用风险。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表明,利率变动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从而改变银行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定价和贷款策略。通过运用时变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刻画利率市场化后由利率变动所引发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实证研究表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对于风险偏好者而言,为了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即使利率上涨也不会改变其融资行为,并且由于自身资信水平较低,其融资活动往往对应着较高的贷款利率。信息不对称使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区分风险爱好者与风险规避者,只能从整体上将资金需求者全部视为较高风险的经济个体而实施“逆向选择”,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又加重了经济个体的“道德风险”,最终增加了信贷资金的违约风险。

3 基于居民个人视角的信用风险。市场化改革对居民个人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利率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上个体资金借贷者的信用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印证了利率增加后,次级抵押贷款者大规模违约的连锁反应。在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采用KMV模型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中房价、房价波动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后发现,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与信用风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融市场套利机制的存在使得利率上升后,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率同向上升,作为投资品的房地产价格也会相应上升,造成抵押率的提高及违约率的下降。房价的升高在短期内掩盖了潜在的投资风险,甚至出现了抵押物价值高于房贷资金总额的错配现象,资产价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胀被投资者一再地忽视。从长期来看,利率上升使得债务人被要求支付更多资金以清偿债务,而较为稳定的个人现金流收入和不断增加的偿债资金支出如果无法平衡时,潜在的信用违约行为会即刻演变为现实。

(三)利率市场化引发的汇率风险

开放经济下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研究内外均衡的重要途径,市场化下利率水平的变动,通过经济主体间一系列的传导作用,最终可能造成汇率的频繁波动。利率一汇率联动机制的M-F-D模型在分析人民币和中美实际利差的关系后,发现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实际利差和本国实际汇率水平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在直接标价法下,当外币实际利率不变时,本币实际利率增大,会促使本国实际汇率升值。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汇率风险,可以从货币市场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和商品市场上的个体财富变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基于国际资本流动视角的汇率风险。货币的价值可以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其中,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作为反映货币对内价值的利率指标和作为反映货币对外价值的汇率指标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根据利率平价关系,国际资本会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造成一国金融市场上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产生汇率风险。具体而言,当利率市场化后,国内利率水平出现升高,此时国际资本流入增加,本国汇率出现升值。为了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央行采取买入外币、投放本币的干预措施,增加了本国金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通过采用VEC模型研究人民币利率和人民币汇率之间的联动效应后发现,联动机制的长期效应远远大于短期效应,人民币利率变动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前受到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多采取了积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愈发严重,短期国际资本正以更大的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套利机会,一旦套利机会被发现,国际“热钱”会迅速地进入一国市场,待本国利率下降后再大规模流出,最终使本国汇率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现大幅度波动,汇率风险更加难以防范。

2 基于个体财富效应视角的汇率风险。财富效应首先由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他认为货币存量变化后个体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会使消费者产生财富增加的心理变化,进而增加消费支出。现代社会经济中,财富效应已不再局限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单一形式,以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值变动均会引发财富效应。通过研究消费和不同形式财富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后发现,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实物财富效应较证券为代表的金融财富效应更为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种效应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金融财富效应受制于暂时性外部冲击的影响,实物财富效应则由于住房财富具有永久性的特征,故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效应水平。将美国各州数据应用于消息扩散模型后发现,实物财富增加会显著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论证了实物财富效应较金融财富效应更为明显的结论。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利率的变动会改变经济个体财富规模,最终影响个体的消费决策。此外,利率和可支配收入之间往往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当利率上升时,可支配收入往往出现下降的趋势,引发消费水平的下降。如果一国消费水平出现了整体性下降,假设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此时进口规模会随之下降,进口规模的变动又会改变货币市场上的外币需求,使汇率出现波动,产生了汇率风险。

四、简评与展望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表明,利率管制政策被逐步取消后,金融对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由金融市场,以市场均衡利率来替代原有的管制利率,最终实现资金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后,其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都会增加,导致市场主体现有资产负债的变化和未来经济决策的调整,这种影响作用无论从商品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故本文以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为基础,构建了金融风险问题的分析框架,通过存贷款利差、资产收益率和金融管理三个视角分析了流动性风险;同时又以企业、商业银行、居民个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利率变动引发的信用风险;最后通过货币市场上的资本流动和商品市场上的个体财富效应探讨了汇率风险。

虽然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关于此问题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仍需完善。利率市场化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处于改革进程中的国家还是尚未实施改革的国家,都多以金融深化论作为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使得各国在放松利率管制的同时,不得不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客观上需要有更为完善的利率理论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第二,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的研究手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关于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货币金融理论的宏观分析和以此为基础的数据测算,但是不难发现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检验都建立在一系列假定的基础上,其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受到了削弱。随着众多新兴学科的兴起,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因此对利率市场化下金融风险的研究还需要与其他学科形成相互交叉以得到更贴近现实的理论解释。

责任编辑:单丽莎

作者:吴炳辉 何建敏

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 篇2:

我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尤其是利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风险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金融风险的重新认识已经成为了当前利率革新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利率而言,需要通过资金供求关系来进行决定,只有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衡时,利率水平才能够成为市场决定的均衡利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在全新改革机制影响下,我国的利率市场的到了极快的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风险,其中我国的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汇率机制缺陷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已经被掩盖,银行体系中存在的利率风险将会为日后的金融发展稳定性形成巨大的威胁。而该种潜在性因素受到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关于中长期固定利率管理权限的放开,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但是该种变化使得利率变化更加频繁,而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后期的银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效控制利率所带来的风险将会成为保证金融行业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利率市场化并不代表利率完全自由化

1.金融抑制和深化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垄断并不一定会使利率产生抑制作用。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居民整体收入较少,资源分配不均现象较为明显,社会上的绝大多数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个体和部门受众,其已经在资金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作用。该部分掌握社会绝大多数资源的个体和部门往往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在以私有制为主的经济体系下,垄断者成为投资方,其属于买方垄断,其所形成的利率抑制更容易被理解。但是在公有制经济体系下,垄断方属于卖方垄断,此时的盈利方主要是私人,而斥资机构则主要是国家政府部门。当盈利方进行自身产权扩张的意识较为强烈时,其产生的利益冲动变化较为强烈;反之,作为斥资方的公有产权所进行的扩张意识较差时,其所形成的利益约束力将会不断降低,进而使得利率变化难以产生及时反映。基于此,可以发现利率理论能够有效的揭示买方垄断利率运行的基本方式,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卖方垄断经济体制下的利率运行情况。二是过分重视自我融资的相关理论,但是该种观点却和促进金融深化改革的主张产生矛盾。相关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当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制尚不完善,资本的实际流动性较差,在投资时必须同时持有货币和实物资产。此时的货币和实物资产之间的性质属于互补性,与发达市场机制下的替代性存在较大差别。基于此,可以发现较高的实际利率水准能够有效增加货币的实际需求,从而扩大现金积累量,使得自给资金的机会进一步增加,市场投资量也会进一步增加。该种方式将会极大地夸张自我融资的重要性,但是和促进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发展的深化改革相矛盾。其实,国民资金储蓄并不是全部流向银行,更包括诸如股票、债券等多种储蓄模式。随着金融机构和资产种类的不断增多,金融活动对于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作用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实际融资成本越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越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金融资产的多样化发展,其能够通过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主体存在的多种储蓄动机,从而有效提升储蓄率;(2)随着股票和债券以及基金比重的增加,储蓄和投资转化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对利率的合理控制,才能够促进储蓄形式的丰富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但并一定会造成金融抑制。三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利率弹性和投资机会所能发挥的作用过分高估。相关专家认为,在实现利率自由化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利率,从而较大幅度的提升储蓄率和投资率。其实,由于发展中国家所能够提供的信用极为有限,因此储蓄利率弹性所能够发挥的效能极小。另外,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准较低,投资所能够产生的回报较少,因此市场投资数量也会较少。在该种机制下形成的投资场所容量较小,储蓄资金向投资转化的限制较多,即便有较大的资金用于投资,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投资场所容纳。

2.利率自由化所产生的危害

相关金融专家提出的利率自由化是利率变化不会受到政府部门政策影响,使之成为完全自由的利率。而该种理论产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率自由化并不能提升金融效率。银行业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极为相似,相应市场所具有的弹性也较差,银行业更不可能模仿其他行业通过不断更新的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因此,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在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进行分割。该种竞争的核心在于银行存在的价格优势。因此,当利率管理完全开放将会使得该种筹资成本极具上升,从而造成银行实际经营出现苦难,最终使得企业生产成本极具上升。因此,完全自由的利率并不能保证金融效率的提升。二是完全自由利率并不能保证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当前的信贷市场上,受到银行自身获取信息和判断能力的限制,更受到借款方刻意隐瞒信息的影响,作为借款方的金融机构并不能清晰掌握贷款方的实际信息。由于当前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而在此背景下,随着利率的上升,社会上愿意接受高风险借款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而实际具有良好信用条件的借款人将会放弃申请借款,进而使得借款群体的风险结构出现变化。另外,随着利率的上涨,所有借款人都会倾向于改变项目性质,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但是此时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加。上述两种变化都会使银行的借贷风险进一步增加,从而使资产结构产生变化,对银行的正常运转体系和经济秩序稳定性产生威胁,最终使社会资源配置恶化。三是利率的完全自由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分配失衡。利率作为一种特定价格,必须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另外,利率具有其他价格所没有的直接分配功能,即在按本取息规则下将会使富裕者更加富有,而贫穷者则变得更加贫穷。

二、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避免金融风险提出下列建议

1.促使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建成

当利率限制取消之后,利率水平变化将主要收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保证银行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稳定性,保证市场利率的稳定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行为束缚,降低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当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差时,利率完全自由将会在银行中形成道德风险,进而对银行的体系和资金运行稳定性产生巨大威胁。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利率市场化的正常发展,必须保证宏观经济环境和物价水平的稳定性,推动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2.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

通过大量实践可以发现,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作为保证。根据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利率市场化机制还在不断完善。当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商业银行,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性质尚难判定,中央银行所形成的宏观调控机制还存在较多缺陷。倘若在该种背景下推行利率市场化将会引发金融危机。

3.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意识

借助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能够极大的提升利率风险分析和预测以及防范能力。(1)建立起以效益为核心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2)形成以市场利率为目标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管理体系;(3)形成严格的分级授权和监管机制,避免道德风险的形成。

三、结语

由于我国当前的市场体系还有待完善,各种经济体制低档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加强宏观经济监管力度迫在眉睫。在我国的外汇机制改革过程中,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在资本项目逐渐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和国际经济接轨。基于此,我国应当加强社会经济的宏观监管和微观基础建设,从而为我国的资本项目开放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颖.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及其压力测试[J].金融论坛,2012,(02).

[2]闫素仙.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深层次思考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9,(06).

[3]郭宗曦,张杰.利率市场化对企业的影响[J].前沿,2008,(09).

作者:顾龑

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论文 篇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金融风险的预防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良好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重要杠杆,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利率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进入稳定时期的情况下,利率会完全放开,将随着市场化的需求而变动。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规避和预防金融风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风险;预防措施

一、利率在金融调控中的重要地位

安全稳定的金融活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狭义的金融调控就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必要的手段对货币的供应量进行调控,以此达到金融活动的供需平衡。通常来说,金融调控采用的手段包括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利率、再贷款等。金融调控在国家的经济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主要实现的手段就是资金货币的流通。货币的流通和组合自然离不开银行,银行作为集中和分配生产建设资金的主渠道和全国资金活动的总枢纽,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起到了闸门的作用。同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需要对国内的总供需做出调控,而国内总需求的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货币在市场上的购买力,银行通过对市场上的货币总流通量进行调控就可以实现对商品价格的控制。中央银行在金融调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央行通过国家政策的导向,制定相应的金融调控策略,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市场的货币流通量进行控制,以此实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从这个角度上讲,金融调控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占据中心的地位。

而利率作为一个有力的杠杆,在金融调控的过程中是主要的调控手段。绝大多数国内外的经济学家都将利率看作是宏观和微观经济实体的连接桥梁。在现代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利率已经逐步替代了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整目标和手段。正如我国著名教授黄达先生所说:“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不管从微观的角度还是从宏观的角度,利率都是一个有力的杠杆,它在微观直接影响了个人或企业的消费投资意愿及存款需求,在宏观上对物价水平、国际汇率、人民收入及就业都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或企业来说,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和共识,而利率直接关系到个人或企业的利益,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个人、企业消费或投资者的意愿。在这种利益最大化的共识下,利率对全社会的利益分配和货币资金的流动就起到了看不到的调节作用。因此,利率是金融调控过程中是主要的调控手段。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间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整个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虽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利率(存贷款利率除外)都已经逐步放开,但是这种相对的放开还远远不能达到市场化的需求。

严格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将决定权完全交给市场控制,由社会上的货币供需关系得出相应的利率。在这样的情况的下,不同的市场主体就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调整利率,而政府在整个利率市场化调整过程中都不起主导作用,政府只可以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实现对利率的间接控制。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整健全的市场化经济体制,还是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金融风险的预防

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如果操作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金融风险,严重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和安全。一些可以预见的风险就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利率的持续偏高会导致银行不断产生不良资产;利率的放开很容易滋生经济腐败问题;大量资金聚集到证券股票市场引起金融泡沫;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也会导致利率失衡,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因此,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尽量避免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或将金融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

具体来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维持和建设稳定的宏观经济生态环境

利率市场化调整后,全社会的整体宏观经济势必会影响利率的波动。因此,应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当宏观经济稳定时,利率的波动幅度就会降低,从而有助于维持个人或企业与银行间的平衡,实现信息对等。但是,一旦宏观经济处于波动的状态,利率就会受市场化影响产生波动,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管,就会出现一些投机倒把的行为。银行为追求利益而会相应地提高利率,从而导致借款人做出错误的判断,贷款的风险变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从保持物价水平、提升就业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角度不断推进并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生态环境。

(二)适当监管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失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金融监管。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市场化经济建设尚不完全,且我国的大多数银行还是国家控股,没有实现向商业银行的转变,而中央银行的监管也不尽完善。因此,在这一阶段,为了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必须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要以建立市场利率体制为契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金融监管体系;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大力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数据模型,计算分析利率敏感度和风险程度,形成预警机制,结合专项稽核等传统手段,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实施全方位监管;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大大提升我国金融监管水平。

(三)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意识。在定价的过程中,要尽快建立合理科学的金融产品评估体系。从收益、信用、风险等各种角度对金融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同时要结合市场因素对价格进行调整,借助内部利率调节的手段避免与市场价格产生过大的偏差。此外,还应建立和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手段,避免由于利率浮动权利造成下级管理者和经办者利用职权以权谋私,给予客户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和计息方式,将银行的道德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万解秋.货币银行学通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下的金融风险防范[J].华北金融,2007(01).

作者:佘佳霖

上一篇:初中生数学兴趣培养论文下一篇:有效教学下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