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仰教育法律论文

2022-04-18

摘要:加强法律信仰教育抑制青少年重新犯罪心理的产生,增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行为。中国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要完善法律信仰教育内容、改善法律信仰教育方法、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和完善家庭法律信仰教育功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法律信仰教育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律信仰教育法律论文 篇1:

从法律信仰的培养谈法律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尤其是非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学习多少法律知识,记住多少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这种手段让受教育者能够有效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即切实承担应尽义务,并且能够真正享有权利,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但在社会现实中,违法乱纪和不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事件大量存在,甚至是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律师等竟然藐视法律,以身试法,也就是说法律不能被受教育者所普遍服从,转化为内心的一种观念,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信仰。而这与我们法律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切实加强法律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培养受教育者内心对法律的真正信仰。

[关键词]法律教育;法律信仰;培养

法治国家的真正确立,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转,不仅仅要制定出法律,更重要的是已经制定的法律能够得到有效的遵守,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惩处,对侵犯的利益进行有效的救济和保护。真正的法律不是我们外化的法律条文,而是我们内化的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本文从法律本身因素、法律外部环境、社会公众内在条件等三个方面谈一下如何进行法律信仰的培养。

一、法律本身因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对法治做了这样的阐述,他说:“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所以,法律若要得到自觉的遵守和服从,形成人们内心的信仰,那么法律本身必须是良法,而不能是恶法。恶法一经颁布实施,就如同在源头把整个河流给污染了,这样的法律越是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就越会给社会公众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收容遣送制度使一个叫孙志刚的青年非正常夭亡;没有修改的拆迁条例与“唐福珍”、“自焚”等词汇高度相关;现有的国家赔偿法使一个无端认定有卖淫行为而饱受屈辱地关押数日之后的姑娘仅获得七十多元的赔偿,同命不同价的规定使在同一交通事故中丧失的生命得到了相差数倍的赔偿……所有这些情况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让社会公众对整体的法律产生怀疑,影响到法律的有效运转.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通过立法过程和法律内容两个方面来保证良好法律制度的确立。

立法过程要坚持民主立法,要反映出不同身份、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就是利益多元时代的特有名词,是对多种声音、多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平衡和界定。在社会急剧发展和转型时代,当民众的价值期望与相关利益集团出现矛盾时,希望自由地公开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唤起社会理性的关注和决断,这本来就是现代社会实现治理的一种方式。公民正是通过这一方式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各级政府应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这种表达权利,使得他们的诉求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得以伸张,这种积极的互动能让民众感受到国家和社会机制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所以,法律不应只维护少数人的利益,甚至也不能只维护多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是在协商、妥协基础上体现了双方甚至是多方意愿的共同利益。因此,和谐社会至少应该包含三重境界,首先是相容、共存。不能一看到矛盾、纷争,就认为必须“你死我活”。在现代社会,利益纷争是常态,由此产生的不同立场、观点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宽厚和容忍,就没有和谐可言。其次是协调。在相互容忍的基础上,才能通过协商、谈判、妥协、退让等柔性方式化解矛盾和冲突。只有经过充分的协商与调和后,最后在不同利益、不同声音之间,才能充分磨合,求同存异,形成1+1>2的局面。

法律内容应当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和自由、平等的基本法律精神。这就要求:首先,法律以保障人权为主旨。法律的制定、实施应该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主旨,并使社会公众充分享有自由与平等。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权,就不能实现自我价值,而最有效的保障人权的方式就是运用法律的手段。给予人权肯定和保障的法为善法,而践踏人权的法是恶法,对于这种恶法我们应坚决抵制。法律的善恶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善法是法治形成的要素之一,而只有保障人权的善法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与拥护,并自觉遵守。这样,在整个社会就形成了对善法的法律信仰。而恶法必然被社会抛弃。“真正的法治主义并不在于一定要遵守制定出来的法律,一部践踏人的权利的法越被严格遵守,离法治主义就越远。法的内容而不是法的形式才是法治主义的精髓”。[3]其次,法律能给社会公众带来确实利益。能否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问题,而现有法律的有效实施确实可以给社会公众带来利益,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是产生法律信仰的物质基础.而如果当前的法律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甚至有损于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这样的法律怎么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拥护呢?更不要谈对法律产生信仰了。所以,只有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并使得其利益最大化的法律才是社会公众所信仰的对象。 最后,法律应具有保障和救济功能。法律的制定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社会公众的权利和义务平衡。保障功能即防止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他人的侵害,而救济功能则是在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所给予的补偿。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和救济作用,否则社会公众会丧失对法律的信任,法律信仰则无从谈起。

二、法律外部环境

法律外部环境包括很多方面,如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政权组织形式、公权力运行方式、社会制度、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意识等等,但我们这里重点谈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意识这一因素对培养法律信仰的培养。因为国家公职人员直接的违法行为会给国家、社会及民众带来极大的危害,而间接的不作为或失职渎职行为会使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和救济。无论哪一种行为都会使法律运行缺乏保障,法律权威及易丧失,社会公众对法律的神圣性和作用产生怀疑。即使有国家的强制规定,社会公众也不一定会服从,法律信仰更是无从谈起。反之,国家公职人员知法守法,执法护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提高法律的权威,促使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而若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意识,除了依靠道德教育手段外,更应该依靠制度的硬性约束,具体如下:

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依法执政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坚持在宪法和法律内活动,带头执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法制化、规范化。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首先要严格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的运行效率。我们要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行政执法中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提供依法行政的外部动力。依法行政靠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自律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真正强大有效的监督体系去制止行政主体的权力扩张和滥用,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时刻处于各种各类的外部监督之中。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多次对司法改革做出了重要指示和部署。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5]2004年底,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涉及诉讼制度、检察监督、司法鉴定、司法经费保障等10个方面、35项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三、法律主体的内在条件

信仰作为主体对象即公民的心理信念,只有主体自身有相应的感知和体认,方能实现。因此,主体自身必须具备符合信仰要求的条件才能形成对法律的心理信念乃至信仰。

主体的权利意识逐步增强。社会主体没有对权利的要求,也无法产生对法律的渴望。可见,权利意识与法律信仰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主体权利意识的增强导致对法律的认识与对其价值的认同,有利于人们法律信仰的萌发和生长;反之,对法律的信仰也必将推动人们权利意识的扩张,从而又推动法律意识的增强。主体对权利意识的主张是近代自觉的主体者人格的呐喊,如果缺乏权利意识,法律规定的权利只能是一纸文书,而不会有任何现实意义。而权利意识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主体者自主意识的觉醒。首先,人要认识自己作为人的价值是独立的,是不隶属于任何人而独立存在的;其次,人们互相将他人也作为这种主体人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这是构成近代法律意识的因素。然而,在现实中“社会正义以主张群体权利为核心,以至压制并替代个人权利。如果群体的权利高于一切,那么,对社会正义的谋求非但不会导致法律的遵循,而且会导致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因为宪法所宣载的权利和自由绝大多数是以个人为主体的。”[6]因此中国的法治建设必须由注重群体如国家、集体、组织等权利的保护转到对个体如自然人、法人等私权利的保护轨道上来,倡导和确立以权利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以此不断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权威信念,以内心的原动力撑起法律信仰的道德基础。

主体对法律价值趋于认同。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存在对美好价值的追求,人类把这些美好价值通过主观意志——法律体现出来,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价值的认同感。人类往往把诸如正义、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人权等这些最美好的价值追求赋予法,试图运用法律的规范性、权威性、普遍性、稳定性等特性体现并最大程度的实现人类的美好追求。从法律的规范性方面看,法律明确了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并通过法律的效力确保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实施,塑造全社会共同的价值标准。因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所体现和追求的价值也具有稳定持久的特征。虽然法律在不断改进,但法的良好精神是会得到传承和发扬的,体现在其中的主体价值也就被长久的继承了下来。主体首先要感受什么是法律价值,然后辨别法律价值的善恶,最后认同良好的法律价值。先产生对法律价值的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当这种价值的理性认识得到普遍共识后,法律中就必然体现了对良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西塞罗在《论法律》中说,罗马人自儿提时便受到如此教育:“一个人要求求助于正义,就去诉诸法律。”因为体现和保障正义实施的法才可以称之为良法,从而得到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进而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所以,只有肯定、体现并保障主体的价值追求的法律才会得到社会主体自发的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由此产生法律的权威性,最终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参考文献:

[1]伯尔曼(美国).《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8页.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9页.

[3]徐显明.《公民权利义务通论》.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6]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注:该文为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教学基金资助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闫国明 张雪萍

法律信仰教育法律论文 篇2:

法律信仰教育对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性

摘要:加强法律信仰教育抑制青少年重新犯罪心理的产生,增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行为。中国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要完善法律信仰教育内容、改善法律信仰教育方法、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和完善家庭法律信仰教育功能。

关键词:预防;重新犯罪;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重新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调研中发现,法律意识淡薄是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法律信仰教育对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性

贝卡利亚说过:“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艰难的措施是:完善教育。” [1] 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可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

1.法律信仰教育可以抑制青少年的重新犯罪心理。犯罪学理论认为,行为人之所以犯罪是基于追求在犯罪时获得快乐的感性冲动,并对犯罪行为会受到惩罚存在着侥幸心理。通过开展法律信仰教育,向青少年宣讲重新犯罪行为的类型及其法律责任,使其明确知悉因实施重新犯罪行为而受到惩罚的痛苦远远大于重新犯罪所得到的快乐。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部分企图重新犯罪的青少年就可能因畏惧法律的惩罚而悬崖勒马,放弃重新犯罪的意图。因此,青少年法律教育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青少年重新犯罪心理的产生。

2.法律信仰教育可以有效地引导青少年自觉守法。在法律信仰教育中,通过向青少年讲授法律知识,可以使青少年明确法律所规定的行为标准。法律规范所设定的行为标准是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宣告,青少年可以从这种宣告中确立是非善恶标准,从而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促使其自觉遵守法律,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行为。

3.法律信仰教育可以增加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法律规范的设置具有深刻的道德根基,对青少年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法制讲座、旁听法庭审判等形式的法律信仰教育,可以充分诠释法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使青少年直观地、深切地感受到法律所倡导的正义、公平等价值理念,增加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例如,组织青少年旁听抢劫犯罪案件的法庭审判,通过对犯罪原因、犯罪手段、被害情况、判处的刑罚等方面的直接感知,可以使青少年深刻地认识到抢劫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认识到犯罪行为与刑罚处罚的必然联系,感受到法律对抢劫行为的否定性评价所体现的正义,从而增加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行为。

二、中国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法律信仰教育在不同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得不均衡。目前,中国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在校学生,针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相对薄弱。然而,调查研究发现,这几类青少年群体的犯罪率相对较高。另外,与城区相比,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相对薄弱。

2.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方法有待改善。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法律信仰教育中,部分学校的教师侧重于法律知识的灌输,机械地、简单地讲授法律条文,枯燥无味。法律实践活动少,法律知识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践的结合程度不高,法制观念没有完全深入到青少年的内心。

3.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内容不全面。目前,中国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侧重于法律知识的传授,对培养法制观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法律知识的讲授中,侧重于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教育,欠缺维护合法权益、被害预防等教育内容,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制教育。

4.家庭法律信仰教育功能被忽视,部分父母对法律信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家庭教育中,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重智不重德、重德不重法等情况,在法律信仰教育方面放任自流,甚至在子女出现不良行为或者重新犯罪的迹象时也不加以管教,致使子女最终走向重新犯罪道路。

三、加强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内容,注重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完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的内容,要注重法律信仰教育内容的保护性和层次性。青少年法律教育内容的保护性,是指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要有利于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法律信仰教育内容要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为主要内容,涵括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等内容,并且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青少年法律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是指法律信仰教育要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按照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规定难度逐渐递增的法律信仰教育具体内容,并且环环相扣。

完善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内容,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意识。要教育青少年知悉信息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虚拟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培养青少年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能够掌握和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完善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内容,要注重对青少年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信仰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养成守法的品质和信仰法律。首先,“知法”即法律知识的多少是守法品质的基础和前提,法律知识的多少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通过法律教育,要使青少年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禁止做的,知道这些行为的意义和法律后果,并依法做出相应的法律行为。其次,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是守法品质的核心和思想基础,通过法律信仰教育,要使青少年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2]。最后,通过长期有效的法律信仰教育,促使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3]。

2.改善法律信仰教育的手段,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信仰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要开展案例教学、法制讲座、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在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中,单纯的法律理论、法律条文的解释会比较枯燥,过分强调理论的灌输,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情景式教育,提高法律信仰教育的效果。要举办法制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邀请警察、检察官、法官以及有关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运用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知法、守法、用法的道理。另外,要组织青少年到未成年犯管教所等场所参观,进行警示教育。

要在学校的法律信仰教育中开展渗透式教育。渗透式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突出行为养成教育和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长期影响。在学校的法律信仰教育中,除了教学计划中要求的法制课程教育以外,其他课程学习中也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将法律信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法律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法律信仰教育。要创办、建设青少年法律信仰教育网站,在网站的版面、内容的设置上要符合青少年的特点,通过法制动漫、普法影视、在线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法律信仰教育,为学生提供各种法律案件的模拟场景和法律信息。

青少年的法律信仰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青少年法律教育中,所列举的重新犯罪案例,内容要适当,不可渲染暴力、恐怖、淫秽等信息。要善于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加以正确引导,不要把某些不良行为与重新犯罪行为相混淆,使青少年产生认知上的误区或者偏差。

3.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完善家庭法律信仰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侧重点地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等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针对社会闲散青少年,重点进行重新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惩罚的必然性等方面的法律信仰教育,预防社会闲散青少年实施重新犯罪行为。针对流动青少年,重点进行权利意识、维权途径和被害预防等方面的法律教育,维护流动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预防重新犯罪。要完善家庭法律信仰教育的功能。通过家长学校、媒体宣传等途径,提高家长对家庭法律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家长的法律知识水平,使家长掌握传授法律知识的经验和方法,以身作则,教育子女遵纪守法,从而为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128.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91-292.

[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64.

[责任编辑 陈鹤]

作者:王学梅,贺志明

法律信仰教育法律论文 篇3:

基于多元化平台的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探究

摘要:法律信仰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在法律信仰方面还存在着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法律的尊重和敬畏不足等诸多问题,其法治理念还有待加强,离法律信仰还相差甚远。在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元化的解决对策,力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养成,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多元化平台;法律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张大方(1967-),男,湖南益阳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统计师;吴佳云(1981-),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从众多法律信仰研究的文献比较来看,对于法律信仰的表述基本上都认同于: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信任、信服和敬畏,是信仰主体主观的内心状态和客观行为的统一。这些观点和论述从客观上确立了信仰法律者的基本素质特征。他们将自己的身心与法律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相统一,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习惯于用法律自觉约束一切行动,甘愿接受法律的统治,成为法治国家坚定的护卫者。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强则中国强”。在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注定是其中坚力量。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加强其法律信仰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国家法律的认识,相信法律,依赖法律,敬畏法律,增强遵纪守法行为,崇尚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而且有助于他们塑造完整的人格和全面健康成长,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信仰取向关系我国法治建设的成败。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现就调查中显示的有关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基于多元化平台的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的一些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模糊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我国的司法体系建设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家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法律的传播和教育却明显滞后,在我们的课题调查中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淡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法律信仰迷茫问题,如对法律文献的无知。在我们针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知晓率随机抽样调研中,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没有看过完整的阅读过一部法律,对民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的了解更少,只有少数的大学生知道或大概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调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较低,对法律不关心,法律意识模糊。又如社会上有很多人通过不法途径发财致富,但却很少有人受到法律的制裁,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价值评判标准的选择上感到困惑,对法律应不应该信仰和建立法律信仰造成困难。

2.法律意识不强,法律信仰功利化

法治建设的内在基础在于法律意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思想、观点、心理等法律现象的总称。大学生有没有法律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强弱程度决定着法律信仰是否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影响着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仅仅与自己的生活“有点关系”,还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法律“不太相信”。还有不少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治大于法律的权威,尤其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权威至高无上。较少一部分学生认为我国的法治国家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而大部分的人则认为时间将会很漫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为法律信仰的形成设置了重重的障碍,阻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制约了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观念的培育。

3.认知能力有限,法律信仰不稳定

虽然大学生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规范教育,但毕竟还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存在较大的可塑性,正是各种思想交锋的年龄段。面对外力的诱惑,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时不时出现认知的盲区,或存在明知故犯的行为。虽然在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现象面前,能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判,但在自身存在违法行为时,又期望能够逃避法律的惩罚,缺乏对法律的足够敬畏,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法律信仰不够坚定,缺乏对法律信仰的崇拜。既不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使自己难逃法律的制裁。知行不一,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各方面的教育都有待加强,对其进行法律信仰的教育和培育更是如此。然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他们对于说教式的教育尤其反感。因此,笔者在法律信仰研究课题的调查分析中,提出把法律信仰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渗透其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变换教育形式和途径,从多元化的平台着手,让学生切实感受法律的崇高地位和神圣感。让法律成为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最强有力的武器,使其在信仰法律的过程中不断受益,从而开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新局面,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犯罪。

1.加强法律信仰教育,明确教育主体和目标

在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法律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把法律知识教育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法律常识教育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既强调学生的个人价值,又要培养其履行社会责任,既要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法律制度,又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法律武器,融入现代社会,这是与未来法治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逐步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起法律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进而自觉地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自觉成为遵守法律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在“知”的基础上实现“信”和“行”的统一,有效地强化法律信仰教育,实现法律信仰教育目的。

2.促进教育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为法律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法律信仰教育的全方位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作为法律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外,要积极拓展新媒体、模拟法庭等的辅助教育功能,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有机介入。在微博、微信等广播中,编辑优秀的法治教育专栏节目,传播优秀的典型法治事件,全方位扩展法的影响范围,多采取“间接性”、“隐蔽性”的方式,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间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社会媒体和校园文化在法律信仰教育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全员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在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工作中,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各种有效资源。一是聘请律师或司法机关有关工作人员担任学校的法制辅导员,不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课,讲授其工作领域的典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讲教育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给学生直观性的开放体验式教育。以案说法,运用真实的法律事实教育学生,让其知法、守法、用法,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提高法制意识。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法律信仰教育。四是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法律信仰教育。通过形成教育合力,达到加强法律信仰的教育目的。

4.打造法制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律信仰环境

法律信仰教育必须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中营造一个与主流法律信仰教育相对应的良好环境是加强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我国的法律是科学合理的,是切切实实维护着自己的利益的,是社会安定团结的秩序之源,是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的必要保障,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思想中和内心深处牢固树立“法律公正”的信仰。尤其是要推行依法治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依法治校,实现学生的法治化管理,让学生不断受到法律理念的熏陶,才能在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

5.针对大学生特点,培养法律信仰的情感和意志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法律信仰素质的培养虽然重要,但在其培育的过程一定要注意方式与方法,一定要针对其敢想、敢拼、敢于挑战的时代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法律信仰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让大学生从情感和意志上接纳了法律信仰,那么在未来立法的过程中法的定制才能科学,在执法的过程中才能科学而严格,司法的程序才能公平公正,矛盾纠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才能让国家的法制建设后继有人。大学生只有树立了法律信仰,社会才能更加安定和团结,管理才能更加科学和规范,权益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三、小结

总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培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它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积极探索更具多元化的教育,加大对法律常识的宣传,让大学生消除对法律的不信任,培养对法律的认同情感,当代大学生一定能够从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思考法律、相信法律、敬畏法律走向信仰法律。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刘思斯:对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2,(12).

[3]周薇.法律信仰的生成与培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

[4]郭夏蕙.论我国法律信仰的缺失及养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张大方 吴佳云

上一篇:写作能力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设计专业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