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2022-04-1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精神与信仰教育的热门话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关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和资源,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鉴于此,我国应该努力加大理论研究,从内容上不断整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篇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机理及其实践路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任务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真信、明辨、立志、笃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遵循面向广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客观规律,精准把握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接受、实践体悟、价值认同以及教学要素耦合等方面的内在机理。高校应通过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活教学对象、锤炼教学队伍、优化教学管理等途径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攻坚,真正彰显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机理;实践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聚焦并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就必须深入探究利用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及广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剖析现状、寻找差距,有的放矢做好教学方法改革,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度和获得感。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存在着根本区别。就功能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歪曲利用人的某种本质力量,使之畸形发展,而是促进人的诸种本质力量健康和谐地发展”[1]。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架构以及富有生机活力的发展潜质,呈现出科学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就形态而言,其既体现在精神感知和价值认同层面,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体验与实践创造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抓手,其教学活动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要求,并契合时代发展主题与受众代际特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目标明晰化、具体化,最终实现受众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实践秉持高度一致性。

1教育引导学生“真信”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使学生真信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等科学社会主义奠基者所阐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深信不疑,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光明前景深信不疑。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论断的战略价值、现实境遇和未来图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从科学理论与历史格局的视角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治理国家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社情民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教育引导学生“明辨”

当今世界整体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等趋向,加之建立在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各类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助推,导致人们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认知出现盲从、焦虑甚至怀疑等倾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成型期,相对于一般群体而言更易受到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责任教育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准确辨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明晰主流与支流,不被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以及“普世价值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蒙蔽和误导。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充分发挥理论阐释和实证剖析优势,使学生在对待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原则问题上秉持正确立场,成为社会主流舆论的倡导者与传播者。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优势、经济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较为系统和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内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满自信。

3教育引导学生“立志”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个人成才志向的确立与开启阶段,“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大学生们必须面对且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整体上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代际特征,通过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立自身的人生志向。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使之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奉献智慧与力量的成才目标。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强化价值导向与精神激励功能,将中国梦的目标追求、丰富内涵及对当代青年提出的时代要求进行生动阐释,帮学生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剖析清楚“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帮学生确立“为人民学习”“为国家成才”“为中国梦奋斗”的价值取向,努力将个人对学业、职业、家业等的追求融入到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大格局中,切实解决好个人成长进步的思想总开关问题。

4教育引导学生“笃行”

任何有意义的思想教育,最终都应较好地指导和促进受众的实践行为。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式、評价等都主要体现为“第一课堂”,但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讲授不同,其关注点与落脚点主要聚焦于学生的具体实践过程,重在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笃行报国。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为高位追求,在讲透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地延长教学链,继续在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世界中发挥育人功能。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走出教室”,承担起一定的课后“答疑解惑”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审思世界、国家、社会与个人,指导学生的生存与实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担负相应地“指导实践”功能,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其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认知与甄别判断,同时将自身的实践体悟转化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认同,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必须遵循学生接受教学内容、认同价值内核、投身实践环节并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逻辑,把准学生在思想认识、理论武装、道德养成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确保教学理念、主体、内容、方式和条件都服从和服务于信仰教育目标。

1.知识接受的主动与融洽: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要基础

知识传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其向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实践起点。第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被动转向主动。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强调受众对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主动接受。由于受应试教育、功利思想等影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身成长发展的关联度认识不足,甚至在课程尚未启动前就已经对其抱有某种偏见,错误地认为其是空洞地说教与思想意识的灌输,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看成是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为此,只有将学好这类课程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客观需求,学生在其中的知识接受才会是主动和有效的,才能在其中享受知识并确立信仰。第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接受要从生涩转向融洽。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知识要做到“真信”,必须以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觀点和逻辑体系为基础。学生应当做到融会贯通,掌握理论发展的完整脉络、基本观点的深刻内涵以及重大政策的宏观趋向。

2.实践体悟的内省与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关键环节

主体在已经初步了解某种信仰,即完成信仰知识体系的认知后,必须对该信仰知识体系及其呈现的相关形态进行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才有可能走向对其的价值认同。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从一个校门走入另一个校门,普遍缺乏充分的社会认知与社会历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内容涉及的时代背景、现实状况、实践案例等缺少较为系统的考察和一定深度的体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还要引导学生“悟”。“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必备环节,学生对原理、概念、逻辑等的思索不能仅停留在“冥想”状态,而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走出教室、走进现实世界,在精彩纷呈的社会图景中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内省,通过实时实地接触反映课堂教学相关的人物、事件、实物等具体形态,感受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及其价值,进而产生相应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体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升华,通过沉浸于客观外部世界并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成长经历进行体验和感悟,渐进式地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题旨与内容的“真谛”,在深化对教学知识点认知的同时明晰现实与理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将课堂教学要求转化为自身追求人生理想的内在诉求。

3.价值认同的自觉与自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核心意蕴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从知识接受、实践体悟走向价值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应然要求。学生在较为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以及进行必要的实践体悟的基础上,对课程蕴含的辩证思维、政治立场、伦理取向等形成价值认同,并以自觉和自为两种形式呈现。一方面,学生经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学习达到理论自觉,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逐渐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价值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学生在科学理解教学知识点和相应实践感受的基础上做到准确辨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真伪、善恶、优劣等价值取向,实现能动式的理论自为。具体来说,一是认同历史积淀,对中国近代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历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民立场、发展主张、共享理念等基本价值取向高度认同。二是认同当代主流,对自身所处时代、所处社会孕育并呈现出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予以高度认同,并在与各种非主流文化的辨别比较中确立文化自信。三是认同未来走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充满认同和向往,成为自身成长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

4.环境要素的联动与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重要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效果与教师、学生及教学理念、教材、教法、环境等要素密切相关,要达到信仰教育目的必须做到全要素联动与多系统耦合,实现多主体协同和全方位浸润。全要素联动,强调一切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实施与目标达成的要素能够围绕共同目的进行正向发力、同频共振,持续强化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指向和呈现力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共同体。多系统耦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信仰教育系统与其他信仰教育系统共同构成的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既静态相似又动态互补的耦合关系,在外力的引导和强化下相互激荡并共同释放出信仰教育潜能,进而形成高校信仰教育的大格局。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小生境”。教学理念、教材使用、教师行为、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教学元素共同组成严密的信仰教育体系,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信仰教育进而认同信仰、生成信仰提供全周期、全要素的条件支撑。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以及校园环境、组织文化、网络传播等构成了信仰教育的“大生态”。其他相关要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物境、情境、语境、意境等进行正向耦合而非逆向消解,不断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展信仰教育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持续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增添正能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实践路径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聚焦于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遵循信仰教育的实现机理,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提升,彰显在高校办学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1.变革教学理念,凸显信仰教育的导向性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凸显信仰教育功能,首先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要求,在教学理念上实现深度变革。一是坚持“政治为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思想属性和主流引领功能,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指向,切实提高课程的政治站位。二是坚持“信仰为魂”。紧紧围绕信仰教育这一核心使命,按照信仰教育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知识教育的逻辑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定位与具体呈现。尤其要摒弃教师“挣工分”、学生“挣学分”的功利主义倾向,将教师传播信仰和学生生成信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最高目标,努力使其不仅成为大学阶段“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学业必修课,更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人生必修课。三是坚持“学生为本”。将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诉求来谋划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全力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与成长环境,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自身生活的现实世界,学会合理阐释社会现象、辨识社会矛盾,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到新时代的大格局中。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信仰教育的悦纳感

在环境日益开放、网络愈加便捷、思想更为多元的现实空间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紧密按照信仰教育目標及机理推进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学生接受信仰教育的悦纳感。一方面,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可知度、可感度和可信度,如开发在线课程,同时引入校外优质课程资源,整体提升课程质量;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将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场景还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情境中强化体验,提升情境式教学的吸引力、生动性和感染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浸润式、专题式、在线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以此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信仰教育的实施成效。例如,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3];以“名家精讲”“名篇精讲”等为载体开展专题式教学,邀请厂矿、企业、部队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先锋代表走进教室现身说法,切实提高重点教学内容的阐释力和说服力;探索“小班教学+课后辅导”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学业发展等及时进行跟踪解疑,做到思想理论教育“不断线”。

3.激活教学对象,增强信仰教育的内生力

主体的信仰生成主要靠其内心的认同以及实践的自为,而不是外力的驱动与胁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信仰教育应注重激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分享中彰显教学活动的内生力,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是通过平等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高校的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仍然处于被老师灌输的状态,而老师依然占据绝对主体的地位”[4]。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不应该以说教者身份“居高临下”地传递课程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组成信仰教育共同体,平等地探讨教学重点和社会现象,在教学互动中利用主题辩论、案例剖析等形式做好知识纠偏、方向引导、情感调动、氛围营造等工作,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入脑入心。二是通过创设语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投入。语境是师生双方实现对话并进而产生共鸣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在人类发展、世界演进、社会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疑惑,并从学生面对的现实环境、攻读的专业背景、个人的成长愿景等方面选择教学热点话题,从而形成学生熟悉的语境,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围绕共同创设的话题交流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并在其中实现引导课堂、答疑解惑的目的。

4.锤炼教学队伍,造就信仰教育的主心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坚定的信仰者和笃行者,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主心骨”作用,而学生在他们身上就能感受到信仰真实而具体的存在。总体而言,就是要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基准,打造一支能够胜任信仰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是严格教师选聘。按照政治素质、专业学历、业务能力三者均过硬的原则选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建立可行的任职资格制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把好人才选用关。二是狠抓思想教育。探索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职宣誓制度,专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制定师德规范,为其增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职业信仰提供制度依据和环境氛围。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化和常态化,逐步提升其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为。三是鼓励教学研修。完善集体备课、上公开课、集体评课等教学制度,整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和挂职锻炼,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认知,丰富教学素材,为实现课程教学的信仰教育持续地“加餐补钙”。四是强化纪律约束。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讲授、学术交流、社团指导等过程中的政治纪律教育和监督检查,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忠诚度、胜任力和纯洁性。

5.优化教学管理,确保信仰教育的协畅度

优质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信仰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在制订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精准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内在机制和师生诉求,调动一切有利要素来共同支撑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党的领导。高校党委应当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中发挥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确保有利于实现信仰教育目标的诸多要素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序汇聚、有机呈现。同时,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准入管理,做到政治方向过硬、教学准备过硬、组织实施过硬。二是促进课程衔接。高校在授课规模、教学地点、课堂环境、技术支撑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量身定制”的基础上,应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体现价值导向,确保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共同引导和激励学生成才报国。三是改进教学评价。按照学生“立信仰”而不是“挣学分”的理念,重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听讲、实践教学、交流分享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辅之以辅导员、专业教师等联动式评价为参考,不断增强课程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四是推动多方协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做好校内外各类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5]。高校应与社会、家庭等加强沟通与对接,协同推进实践育人、科创育人、文化育人和家庭育人,促进多种正能量向信仰教育目标汇聚,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育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季卫兵,刘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及其呈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5-28.

[4]贾丽民,徐盈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56-60.

[5]张红霞,葛连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常态化论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41-45.

[责任编辑:张学玲]

作者:季卫兵 刘魁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篇2: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探析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精神与信仰教育的热门话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具有非常特殊的关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和资源,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鉴于此,我国应该努力加大理论研究,从内容上不断整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践行培育与构建是我国思想政治领域内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的时代课题和任务,也是一个牵涉到很多因素和层面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思想文化大背景和土壤 。因此,研究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紧要的思想意义和现实紧迫的文化价值。

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实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头羊,在各行各业政治思想工作成为热门话题和重要的时代任务。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民族共同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础、思想世界、风俗习惯与信仰理念,这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了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相通的因子,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诸多的有益成分,但是不排除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存在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一致的地方,甚至有些是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将如何取舍、如何将之作为发展的平台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文化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单纯是一项思想文化领域的事情,更多的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来支撑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发展现状,存在一些不利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顺利运行的因素。由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将面对各种复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多重关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体系特点,一方面是具有一些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包括诸少数民族本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践行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行进的,这种文化大背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内容、模式方式、机制和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思想资源,同时也包含一些不利的思想文化成分。

(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背景

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阐释有很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比如,当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处、仁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构建和拓展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提倡的;爱国优良的政治文化、民本的治国理念、务实创新的人生进取理念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非常多的关于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方法资源,比如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模式,科举制度的推行将国民价值观的构建与国民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挂钩;重视家庭教育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少数民族还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培育与日常的信仰活动、日常礼仪活动相结合,这些价值观构建的方式和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当前核心价值构建学习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与不利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挑战。从纵向来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的东西。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属于传统时代的东西,难免会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存在一些不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消极因素,比如中国的家文化、男尊女卑、男性文化、等级文化等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各个不入。

二是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国家,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很多处于非现代化的状态,包含很多不文明的因素和成分。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这些不利因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面临着如何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扬长避短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诸多的机遇、挑战与问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加坡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做法,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性、思想和文化性的价值取向;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当代阐释力;多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与践行,将灌输与引导相结合,推动生活化和大众化的道德建设模式;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顶层设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一)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和文化性们,建构以文化性和思想性为主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性和思想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抓住当前各种文化和思潮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力求各个环节突出文化性的价值走向,突出其思想的教育性。

二是构建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务必要遵循文化思想发展的规律、遵循国民价值观养成的规律、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力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科学化;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包含构建主体、客体、环体、载体等等要素,对这些要素要进行需要系统化统筹安排。

(二)加大理论研究,凝练和整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

一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打破常规,对核心价值观构建进行纵向考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将之仅仅当做一个逻辑命题来处理,更应该当做一个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来思考,努力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关照当下中国的历史定位。

二是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断吸收其有益成分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容体系。

三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操作性[4]。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要建设好国家层面的主导价值观,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好社会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认同力和生命活力;建设好公民主体的基本价值观,增强其现实性和实用性。

四是面对多样的文化思想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建务必要处理好分化与整合、继承与创新、开拓与实践等关系,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保持吐故纳新的态势。

(三)吸收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建构显形与隐形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立体化运行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教育,做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认知性基础。鉴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形教育过多,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相结合[5],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化模式发展,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

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发展,努力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生活世界的各种困境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过程主要有理论的长远性和现实生活的短期性、理论体系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的经验习惯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与现实生活的场景性等三大困境和冲突需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圈子中,才能够真正让国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针对这三个困境,充分发挥利用好家庭、社会和学校和网络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结合国民的日常诉求来进行,从现实生活诉求角度来解读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要遵循国民日常生活的认知图谱和认知图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郭国民化大众化,从形式到内容尽量实现从哲理学术性向日常生活性的转换;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还有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的情感世界中,提高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国民日常生活每一件事情的参与过程,从大的国家大事到小范围的私人圈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从这里开始展现和落实,

三是加大文化的引领教育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发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此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四)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与机制,设计和建设好符合当今实际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工作的常态化和制度化运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需要现代性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刚性保障,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平台。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务必要作好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机制、政治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完善工作,做好制度的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步性与互动互补性,以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各项制度保障。

总之,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供给和动力支撑。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建构一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并用到实践中去,注重文化引领对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4-6.

[2]胡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之探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5):62-65.

[3]黎昕,林建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炼[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9): 37-39.

[4]马建军,周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37-41

[5]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11-16.

作者:朱乐怡

信仰教育网络传播论文 篇3:

“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摘 要]大学生的信仰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复兴。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的猛烈碰撞和冲击下,一些“90 后”大学生出现了信仰迷茫和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缺乏等情况。本文从“90 后”大学生信仰现状入手,分析了信仰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强化信仰教育的对策思考,希望对进一步增强信仰教育的有效性起到作用。

[关键词]信仰教育;“90后”大学生;困境;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着巨大且深刻的变化,人们的心理、思想、观念会面临激荡和选择,最终会触及到信仰问题。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理想信仰不陷入向物质“屈服”的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破解信仰教育的困境,重构大学生信仰的精神家园,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关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信仰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1]但在多元文化激蕩碰撞下,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的信仰状况也体现了鲜明的特征。

(一)主导信仰受冲击,信仰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各种思想观念混杂在一起,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容易迷失方向,从而怀疑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多元化的信仰。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中国社会主流信仰的地位并没改变,但同时“90后”大学生的信仰选择是主导信仰与其他信仰多元并存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信仰,也有非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有理性信仰,也有非理性信仰。[2]

(二)个体意识增强,信仰功利化。“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不强,欠缺团队精神与合作,忽视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实际,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比较少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比较重视学习成绩的高低,重视付出与回报的比例,缺乏理想信念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早熟、张扬,喜欢用时尚个性的生活方式来炫耀精神追求,面对快节奏、高效率、重压力的社会现象,更愿“活在当下”。

(三)迷恋虚拟生活,信仰非科学化。在新媒体盛行的大学校园里,“90后”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甚至课堂时间是被虚拟生活占据。面对现实困惑,部分大学生对政治信仰、国家主义、民族情感等正逐步走向冷漠。一些学生的荣辱观念淡薄,心理敏感脆弱,一旦遇到较大的挫折则或狂躁或萎靡或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一些学生的信仰盲从现象突出,信仰行为失范;还有一些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难以适应,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开始迷信星座、宗教或鬼神邪说,并通过“面试看星座”、“出门占卦”等方式来寻求庇护。

(一)社会环境的矛盾与冲击。多元文化格局为“90后”大学生的信仰形成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性空间,但他们对鱼龙混杂的各种文化和现象又缺乏足够的分辨和识别能力,很容易成为它们的接受者、崇尚者和传播者,这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产生了冲击。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动摇了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主导性。这使得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前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从而淡漠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阴暗面和丑恶现象,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理性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迷失了方向,从而导致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契合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特点,在使用这些信息媒介时,感性化和感官化的理论会潜移默化的被接受,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性化和系统化的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

(二)学校信仰教育的偏差与误区。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还停留在灌输的层面上,很少向学生讲明白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比其他信仰好在哪里,先进在哪里。第一,观念误区。当前的高校信仰教育仍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忽视了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现实需求,忽视大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更忽视了信仰作为精神支柱的能力。特别在当前就业压力空前加重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将“德”让位于“才”,大大弱化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第二,内容单调脱离社会现实。传统的信仰教育主要涉及政治、道德、法律信仰的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信仰、职业信仰较少关注。当信仰教育脱离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就难以获得其认可并扎根于内心深处。第三,方法陈旧呆板缺少多样性。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通过“两课”的方式展开,仍然是以传统的理论灌输为主,一些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授课内容枯燥、联系实际不够,学生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被动接受的效果往往不佳,甚至出现逆反心理。第四,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信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但当前高校的信仰教育仍然较多流于形式,更多是作为一门课程出现,成为学生应试教育和谋取职业的工具。第五,教育队伍的自身问题。行政干部、相关课程教师和辅导员都是信仰教育的主体,同时,高校教师也必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各主体之间缺乏相应沟通和协调,无法形成合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如何,教师队伍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实情况中的一些现象确实让人担忧。比如有的思政课教师只是把职业看作谋生手段,存在不学习、不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象,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说服力;[3]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时势和个人遭遇的不满进行言语发泄,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对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产生动摇,无法做到高度的理论自信。

(三)家庭信仰教育的影响与缺失。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老师,对其信仰的建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一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不良的习惯、方式传递给子女,使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自己的信仰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有些家长自身信仰缺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的信仰宗教,求神拜佛;有的崇洋媚外,其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此外,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不仅平时做事为孩子留下不好印象,而且沒有培养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缺乏正能量的灌输。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90后”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作用。

(一)以人为本,确立信仰教育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的信仰教育中,必须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要抛开“信仰即归类于宗教信仰”的错误观念,重视作为信仰的马克思主义,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应对全球化对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4]但这是总体性目标,是国家信仰、政治信仰,还应该有社会信仰、民间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等。因此,在信仰教育中要让“90后”大学生感受到“终极关怀”和“意义支撑”,要以人为本,能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给予精神支持和关照。“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群体的一部分,理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在信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事例和时事热点问题的研讨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并坚定地践行下去。

(二)创新精神,重构信仰教育的教育体系。第一,构建开放式全方位的信仰教育模式。信仰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和网络四位一体的体系,号召“90后”大学生不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果,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引导家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隐性教育,关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教育;此外,要改进网络传播方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网络虚拟阵地,积极开设内容有趣、形式各异的网络宣传平台。第二,教育内容要不断创新。对“90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一定要根据其身心特点和生活阅历逐步展开,不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才能使其逐步形成独立人格和坚定信仰。例如,许多大学生感到沉重的就业压力,学校在进行一系列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以信仰教育为先导,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职业期望,树立在为社会奉献中发挥自己能力和专长的职业价值观。第三,教育载体要丰富多样化。除了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大众传播、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育平台。“90后”大学生成长在信息化时代,信仰教育要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当前,新媒体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报等新媒体手段,增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第四,完善教育监督考评机制。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进行常规化的教学效果督导与评估,从而不断督促教师提升教学效果,促使我国高校的信仰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三)立足实践,营造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加强宏观环境建设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加强正面舆论的宣传力度。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主流媒体的宣传专栏和相关视频,通过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微观环境方面,学校更是要用心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多层次建设,结合课程教育,通过社会调研、征文比赛、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多方位参与,增加感性认识;任课教师、政工干部和辅导员全部要联动起来,统一安排教育计划,避免重复、各自为政,形成思想育人的合力。同时,学生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要开展健康、高尚的活动,起到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作用;在校园文化方面一定要不断创新,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弘扬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此外,要鼓励学生大胆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性活动和公益性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信仰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四)敬业修德,建设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教师应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信念,提高理论修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时随地用正确的理论解释当今社会,用自己的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师培育人才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觉性,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切实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传授学科知识与信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校管理层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仰教育队伍。要重视师德的建设,加强师德信仰教育,建立师德奉献与师德回报的相关机制,要把健全和落实教师的岗位责任制、整顿教风、评估教学质量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师德建设水平。这支队伍以行政干部、相关课程教师和辅导员为主,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效果。思政课教学的核心是信仰教育,教学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要始终如一、旗帜鲜明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辅导员工作是高校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良好平台。除上课以外,辅导员教师是和学生走得最近的人,对学生也最了解,信仰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关心家庭困难或是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指导人际交往有困难的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改进方法,将严格管理和人性化说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信仰的选择并建立科学信仰。同时,辅导员应积极通过培育良好班风和学风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通过评优评奖等环节营造公平的环境,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万美容,吴倩.21 世纪初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

[2]吴锦波,唐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3]张长虹,马福运.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04).

[4]杨汉国,王莉.转型时期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刘 捷

作者:胡政莲

上一篇:新课程与师德研究论文下一篇: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