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建立机制教育心理学论文

2022-04-29

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成功的核心要素,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教育是锻造孩子思维的工程,更是铸造孩子灵魂的工程,而学生思维和灵魂的成长沃土恰恰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必然会沦落为机械地传授应试知识。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丛生的关键时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社会转型期教育的社会责任,也是教育自我完善的首要选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仰建立机制教育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信仰建立机制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高校12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结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信仰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信仰,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種精神现象,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有盲目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之分。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在调查前,我们不断的遇到信仰问题这就是由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受到信仰思想的广泛影响,其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同时并存。盲目信仰不仅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关乎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所以了解大学生信仰的个体心理成因,引导他们科学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引导科学的信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新疆高等院校115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772名,女生384名。生源地来自城市的学生392名,来自农村的764名。

(二)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入学前居住地、民族、年级专业,信仰,政治面貌,生源地,信仰的看法,原因,心理认识等方面。

(三)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式,针对新疆 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56 份,回收 1156份,回收率95.2%。剔除错漏较多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128份,有效率为 97.6%当场收卷。

除了调查问卷外,本研究还辅之半开放甚至开放式的访谈,以获得有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心理状况更为鲜活的资料,弥补问卷的不足。对于访谈所获文字资料进行编码、归类、整理、分析等。

二、结果

(一)不同大学生人群评分比较

不同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学生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信仰、入学前户籍地的学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校大学生中维吾尔族,回族,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573人(77.4%)存在差异(P>0.05)结果见表1。

(二)不同大学生人群信仰评分比较

表2可以看到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负性影响6个高校有无信仰的大学生结果显示,无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高于有信仰的大学生。

三、原因分析

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虽然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种种的原因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也存在部分信仰心理问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盲目信仰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就影响力和影响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家庭也将人与人联系在了一起,而且这种联系是独一无二的。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依恋通常会持续一生,并成为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如社区,学校和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范围本,在家庭中,孩子学会了本土文化中的语言、技能,以及社会和道德价值观[3]

家庭原因在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85%。而进一步的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访谈表明,这其中又有70%以上有信仰大学生是从小就家庭开始信仰。15%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也“不清楚”当然,家庭成员中有信仰者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大学生信仰,但是为他们接近信仰提供了一条捷径,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困扰或压力时更容易选择科学信仰。

(二)社区和学校

学校是复杂的 社会系统影响到大学生的多方面,每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同,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不同,老师学养、执教水平等方面不同,并且,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信仰都开始走向网络化,这使得因受网络信仰文化影响而信教的人数呈现出一种逐年上升的趋势。调查显现,信仰生成影响最大因素家庭占45%,社会环境占25%,校园教育占20%,个人因素占5%。5%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也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信仰知识了解并不深刻,甚至对自己的信仰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科学信仰知识。

(三)多元文化状况

少数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色,信仰与民族本来是分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的关系,给人一种信仰与民族总是不相分离的感觉,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历史与现状的了解,许多大学生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4]。

通过调查得知80%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信仰,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己不清楚是否有信仰,其中70%少数民族大学生坚持自己的信仰,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会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16%无法分清楚哪个是风俗习惯,哪个是信仰,这表明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并不坚定,因此需要被引导。

(四)大学生缺乏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在调查中27%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信仰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缺乏对科学信仰的认识,他们忙于专业课学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学信仰相关的知识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四、对策思考

本次调查提示我们: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心理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在采用筛查的基础上对筛查阳性者应作进一步评估与辅导。使他们增强对心理、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与方式看待与处理问题。

1. 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信仰观念问题。通过教育讲座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信仰、法律与政策,从而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错误,使学生能够以平常心接纳科学信仰、教育,以及个别学生心理咨询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咨询专业老师。在全面贯彻党的科学信仰政策的同时,我们应当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2.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在条件。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报等宣传媒体,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调查显示表明,高校大学生盲目的信仰问题在一定程度内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班主任、辅导员正常沟通好每个学生,让班主任、辅导员知道哪些学生有问题,让这些学生的管理工作者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原则对学生各种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充分利用预警机制进行干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信仰问题。

4. 积极引导,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提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治意識,是现代法治的真正精神意识,法制的进程也就是公民法治意识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培育起法治意识,才能激发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只有通过教育,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才能使执法者严格执法,以自己的行动带头守法,才能使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最终使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体现法的价值。

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关心与帮助,并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和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建立校园心理辅导网络,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常心理行为,对有心理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太平.论信仰教育[J].教育评论,2001(1).

[2]韩学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6-187.

[3]吴庆麟,桑标.儿童和青少年[M].第五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88-89.

[4]吕大吉.宗教学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7.

[5]吴庆麟,桑标.研究设计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413-414.

[6]陶爱萍.对公民法治意识及其现状的再认识[J].行政与法,2009(1).

[7]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

[8]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

作者:夏依旦·艾山 居来提·斯提瓦力地

信仰建立机制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成功的核心要素,自古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教育是锻造孩子思维的工程,更是铸造孩子灵魂的工程,而学生思维和灵魂的成长沃土恰恰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必然会沦落为机械地传授应试知识。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丛生的关键时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社会转型期教育的社会责任,也是教育自我完善的首要选择。作为教师,有义务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立教育信仰,用爱面对学生

信仰作为人类世界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一个人的基本人生态度,是对一定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信奉和遵循,会映射到对未来的理解和寄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目标。教育信仰作为信仰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教育本真价值的追求。教师的教育信仰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信仰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以及对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自身信仰和教育信仰的统一。爱是教育信仰的生命,教师教育信仰的爱就是相信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教师,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也就是说,要用爱的教育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严格的要求指导他的行动。拥有爱的教育信仰,才会始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

二、提升教学能力,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教学影响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对教学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机制等)、教学评价能力等。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变革不断进行更新和重组。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强,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的要求,那么他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赢得学生的尊敬,有益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一些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好教师是有热情、善于组织教材,并且能激励学生学习的教师。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知识结构,能拓展与学生的交往以及影响学生的范围,可以积极影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最终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提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现在认为,学生之间存在通过努力可以缩短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是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速度要求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能够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独特的教学方案,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善于辩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和其学习行为上的缺点、错误给予积极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因材施教,善待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

四、携手家长,共创和谐师生关系

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教师与家长相处融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和谐。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因为家长和学生之间有骨肉之情、亲子之爱,家长的行为与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利用家长会或者家访等机会多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于教育的期望和想法,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家长是尊敬教师的,并能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来赢得学生的好感,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白燕荣 王鹏程

信仰建立机制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

【摘 要】新时期,教师应建构共同的教育信仰——“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这是教育变革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诉求,是师生成长的企盼。建立这一教育信仰的策略是:认真学习经典,全面架构教育,积极实践信仰,努力反思实践。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仰;学校;共同学习;地方

【作者简介】李建成,江苏省洪泽中学(江苏洪泽,2231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下,教师最缺乏的不是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而是缺乏应有的教育信仰——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应该说,现在很多教师只将教育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并没有能够把其作为自己的事业,作为生命发展的重要方式。新时期,要想推进教育更好发展,必须引导教师改变传统教育观点,重塑自己的教育价值,建构共同的教育信仰——“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

一、“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的价值内涵

1.学校对象意义的重构。

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教育对象。这种对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应该说决定了学生很难或无法成为教育的主体,始终只是一个客体,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我们将“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教育信仰,使得学校对象的意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由“受教育者”变为“学习者”,教师由“教育者”也变为“学习者”,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应该说,学校对象意义的这种变化必将促进教育本质的变化——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

2.学校自身功能的变革。

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学校的功能定位为“传递文化知识”,把学校作为教育场所。这种对学校功能的定位应该说决定了这里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传递文化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我们将“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教育信仰,使得学校自身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教育目的由“教育学生”变为“师生共学”,教育目标由“传递知识”变为“共构课程”,引导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说,学校自身功能的这种变化必将促进教育本质的变化——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

3.学校教育价值的厘定。

多年来,人们一直将学校教育价值定位为“传承社会文化”“学生能够考上重点大学”。这种对学校教育价值的定位必然把学生作为传承文化的机器,使教育成为应试的工具,缺乏人性;同时,也忽视教育对教师生命的影响。我们将“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教育信仰,其内涵是:学校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的场所,共同发展社会文化的场所,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也是共同享受自己和他人成长的场所。应该说,学校教育价值的厘定必将促进教育本质的变化——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

二、为什么把“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作为一种教育信仰

1.教育变革的需要。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便要求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在学生发展方面不是仅关注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更要关注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成长。“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要靠师生自己去学习,要靠自己去实践。基于此,我们应建立这样的教育信仰:学校不只是教育的场所,更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是历炼和成就自己的地方。

2.学校发展的诉求。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但从学校发展需要来看,学校发展的最佳境界是让在这里的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应该这样说,学校是一片土壤,每个人都是生长其上的植物,作为学校这片土壤应该能够提供适合每种植物生长的条件。基于此,我们应建立这样的教育信仰:学校不只是教育的场所,更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是滋养和发展自己的地方。

3.师生成长的企盼。

人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内在需求,同时也需要外在的“生长素”。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激活促进生命从现实基础走向发展可能。从人生命成长需要看,无论是内在的“驱动力”,还是外在“激活力”都需要自身加强学习。应该说,每个师生都企盼通过自身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发展,企盼自己生活的地方成为大家共同学习的场所。基于此,我们应建立这样的教育信仰:学校不只是教育的场所,更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是探寻和激活自己“生长力”的地方。

三、怎么样建立“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这一教育信仰

1.认真学习经典——在经典中寻找“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理论依据。

教育信仰来源于教育信念。教育信念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形成:即教育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形成——教育信念的树立。基于此,建立教育信仰首先必须广泛学习教育经典。当下,虽然国内教育专著较多,但是很多教育专著的内容并未进行过实证研究,其内容缺乏科学性。哲学家贺麟在谈及信仰与知识的关系时说:“盲目的信仰依于愚昧的知识。知识空洞者,其信仰必渺茫;知识混淆矛盾,必与信仰的杂乱反复相依随;知识系统,则信仰必集中;知识高尚,则信仰亦必随之高尚。”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了解教育基本规律,厘清教育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受教育家思想的深邃,内化并接受教育家的理念,领悟教育实践的本质,解开自己教育活动中的种种困惑,看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逐步形成对教育价值和人性本质的认识。在阅读名著过程中尤其要研究一些教育名家是如何阐述和实践“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的。同时,在研读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虽然教育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实施,但是学校仍永远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她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

2.全面架构教育——在教育中探究“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思想基础。

教育信仰是教育观念慢慢积淀而形成的,经过“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超越”的演化实现的。教师自身对教育的认知、情感和外部教育环境构成教育信仰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构机制。当下,虽然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书籍,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未能够真正理解教育,也不能全面把握和架构教育,更没有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架构成自己的体系。因此,新时期,我们应引导教师用全面、深刻和发展观点理解与建构教育。其一,建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虽然现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但是从家庭到国家都已逐步改变观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说,“立德树人”告诉我们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让人得到完美发展”,学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发展人”。其二,形成大爱无痕的教育情怀。爱是教育情感的本质。教师的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教育过程的爱。这种爱的教育情感一经产生,与教育认知相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教育力量,激励教师超越现实,勇敢、坚定地追寻教育理想。应该说,教师的大爱不只是在情感上如何爱学生,更为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会自己学习——为他们搭建终身发展的路径。其三,架构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不同的教育文化对人的影响差异很大。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强化知识的掌握,以应试为本的教育强化应试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未来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教育方式是让人自主发展。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把学校建构成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能够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3.积极实践信仰——在实践中建构“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教育方式。

教育信仰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教育信仰的坚定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教师教育信仰的实践和形成应有适合的教育方式,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从事着教育,但是有的教育方式能帮助人实现教育信仰,有的教育方式却会让我们距离教育信仰越来越远。目前,我们的教育距离“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甚远。当下,从师生生命发展需要和实现可能来看,我们应架构以下教育方式:其一,环境:让师生共同建构。学校环境建设既要体现校本教育哲学,也要体现教育的本质,应该说“共同学习的地方”就是教育的本质。建构环境时,内容上,应是学生自己需要学习的;方式上,应是学生自己应该发展的。因而,这便需要让学生去规划、设计、寻找、建设,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建构环境。其二,课程:让师生共同建构。课程是师生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建构方式促进人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建构课程时,科目应让学生参与选择;实施应让学生参与探究;评价应让学生参与评议。因而,这便需要让学生参与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其三,教学:让师生共同建构。教学是师生实施课程的重要方式,不同的课程实施方式对人的生命影响不同。建构课堂时,内容,应让学生参与选择;方法,应让学生参与设计;过程,应让学生参与建构,尤其应让学生将自己作为课程,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让师生共同建构课程。应该说,以上三条路径可以引导和促进师生将学校作为学习的场所。

4.努力反思实践——在反思中形成“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在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实践的反思中慢慢形成的,反思可以促进实践的升华和发展,提升教育的境界。当下,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所教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很少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反思。应该说,这样的反思并不能够改善师生的教和学的行为。就追求“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的教育信仰而言,应该引导师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反思:其一,让师生反思在这里是否真正进行学习。平时,要让师生经常反思自己在这里获得哪些知识,形成怎样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靠什么方式形成的?以此促进师生把学校作为学习的场所。其二,让师生反思在这里是否真正提升境界。平时,要让师生经常反思在这里生命得到怎样的发展,是否成为最好的自己,个体的精神是否得到应有的成长?以此引领和促进学校育人价值的更好实现。

教师的教育信仰是个性化的,但“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应成为新时期每个教师的基本信条。教育信仰的形成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架构、实践和反思,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践行“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将会带来一场教育的革命——学校成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

作者:李建成

上一篇:关于个案分析的常规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管理专业计算机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