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领导干部法律信仰势在必行

2022-10-29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鼓越擂越响越急, 但领导干部法律信仰不足与这种形势存在明显不适应,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 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广泛存在, 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不满强烈, 这是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 “良序不足以自转”。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领导干部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对树立法律权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讲: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一、培育领导干部法律信仰的必要性紧迫性

“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就形同虚设”,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法律信仰的重要性。而只有信仰法律, 领导干部才会自觉主动践行法律。因为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目前部分领导干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 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明显说明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 法律信仰严重缺失, 这种缺失对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任务, 培树全国人民的法律信仰都有巨大的妨碍和伤害。

二、领导干部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

前述现象之所以频发、多发, 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封建法制思想流毒

中国境内自商鞅变法就开始了依法治国的实践, 自此以来, 秦汉唐宋明清等都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建立和实施适应本朝代的法律, 但由于皇权至上, 直到清朝灭亡我国并未实现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纵观中国法治史, 君王以言代法、以言废法、法外施恩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这种行为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意识经过一代代人的强化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潜移默化地渗透于社会各个阶层, 顽强地发挥作用。比如由皇权至上衍生出来的权力至上观, 各级官员运用权力干预司法可以说是法外施恩形成的示范效应。中国人拉关系、找关系、信关系, 因为关系几乎无所不能, 当然找、拉的都是有实权的人。此种行为历史渊源久远, 直到今天还普遍存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法制史而无法律信仰, 原因概源于此。

( 二) 权利意识的欠缺

法治最终要体现在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上。如对公民权利保护不利, 甚至践踏法律侵犯公民权利, 无论付出多大努力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法律信仰都不可能树立。近年来各地政府此起彼伏的强拆现象, 城管执法过程中暴力执法、不文明执法问题, 无不昭示着官员权利意识的缺失。

( 三) 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法治理念长期以来深深打上了法律工具主义论的烙印。法律工具主义论者认为, 法律只是一种工具, 是统治者用手中权力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工具。既然是工具, 就存在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可不用;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即随意用的问题, 文革中砸烂公检法是弃之不用的极端表现。对此,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从而实现了从“工具”到“依靠”的历史性转折。

( 四) 司法体制的弊端

我国司法体制还不完善, 司法独立性还不足, 法院的独立审判权还受一些因素的影响, 行政干扰司法的情况还时有发生。特别是行政法律效率还较低, 许多官司成了马拉松式长跑。同样的案子在不同法院和地方审、由不同人判, 结果往往会不同。选择性执法还大量存在。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了领导干部法律信仰的缺失, 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消解了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

( 五) 立法的完善与法律践行的不足

众所周知,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体系已建立,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法治实践上,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法律面前不人人平等问题十分突出, 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毫无疑问, 这“四不”既是手中有权的领导干部所为, 同时领导干部对此也十分不满, 在这种现象广泛存在情况下树立法律信仰就成为一句空谈。

三、培育领导干部法律信仰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重、时间紧, 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培树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 从而提高各级干部践行依法治国的自觉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干部法律信仰对形成全民法律信仰的引领作用。

( 一) 清除封建专制思想流毒

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的“五四”运动, 对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怎么评价也不过分。但仅靠一次运动就期望实现中国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显然不现实, 虽然十年文革也有反封建成分, 但不在法治背景下的反封建, 不仅不会彻底, 还往往会偏离反封建的方向。对此, 历史已经给出了充分证明。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契机, 集中清理封建思想的流毒, 以扫清思想心理障碍就显得尤为迫切。

( 二) 弘扬权利意识、保障人权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动, 决定人的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折, 为适应这个转折, 必须实现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必须达到“权利意识高扬”、“人权意识”深入人心。

虽然早在199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就写入十五大报告, 2002年“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目标再次写入十六大报告, 2004年又把它写入了“宪法”, 并根据“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原则规定了20多项基本权利和自由, 但我们并未与之相对应地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弘扬权利意识、保障人权”的思想大宣传活动, 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 人权曾被认为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被否定, 导致至今“人权观念和权利意识”普遍不强, 必须进行一次这样的大活动进行补课。

( 三) 改革司法体制, 实现公正司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这种致命作用也表现在对法律信仰的破坏与消解上。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性工作。为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省以下司法机关人财物独立的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司法体制, 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 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 这些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一旦得到严格落实, 必将在行为上确保领导干部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同时, 在思想上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 四) 加强法治考核监督, 保障依法用权

考核监督对于规范引导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象一个指挥棒, 干部的思想行为会随指挥棒舞动起舞。所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 “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重要内容, 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在相同条件下, 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 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可以说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的过程必将是领导干部倡树法律信仰的过程。自然这种考核监督对保障领导干部 依法用权将发挥实实在在 的作用。

总之, 培育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势在必行。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培育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 有了这种法律信仰做基础, 才能培树起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如此, 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提供组织保障。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伟大目标。

摘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而领导干部法律信仰不足与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任务存在严重冲突, 不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人民群众对法律“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无以树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亦无法如期完成。培育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势在必行。

关键词:培育,领导干部,法律信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2]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下一篇:巧用“错误”创高效——初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