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法律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我国企业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不仅是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效法律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效法律教育论文 篇1:

浅议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内部完善的思考

摘 要: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形成,大学生个性更加张扬,而高效教育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文章从高效教育管理制度基本现状入手,从人性化角度进行全面论述,期待在高校内部逐步建立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

关键词: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性化;教育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协调和稳定教育秩序、激发和维持教育主体创造性、保证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内在属性要求,更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人才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施用的教育管理制度普遍延续中国文化传统、“五四”新教育和建国后教育实践三种文化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极端的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唯理工教育等狭隘思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充分面向社会需求,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逐渐在一种人性化的思想范畴内,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內部完善。

一、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人的活动,它的开展要有严密的计划和系统的规划,也就是需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制度。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体系,在层次、序列、职能上都有多样性,狭义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广义的高校教育管理是为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和高等教育目的实现服务的所有规章制度法律规定等,它是一个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不断发展更新的系统。

可以说,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育质量评估,以及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育材料和教育场所的选择与创造、学风建设和监督、教师队伍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建设等基本建设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全面研究高等教育过程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保障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改进高等教育工作效果,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并且研究和组织实施教学改革,从这一层面而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即是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的,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本身的形成过程就是高等教育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由许多具体制度所组成,例如,学术评价制度,教师的聘用、聘用和职称评定,研究生制度,教学制度和学籍管理等等,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既有所有制度具有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整体性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具有结构性特点,具有内在统一的思想灵魂,是完整意义的制度统一体。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也具有整体性,它涉及到教学管理、教育质量评价、教育基本建设、教育日常组织和教育研究系统几个方面,各方面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非各部分简单加和的整体系统,而其中的每一点的变化发展都会对其它部分产生一定影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内部的各部门之间的整合,才会让学校整体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动态性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而逐渐改进,具有鲜明地时代特点,它的主要目的是促使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要求,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研究人类高深学问,更加需要全面进行更新和完善,在这其中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在管理中不仅是人物、时空等不断变化,其中包含的信息、能量等也在不断流转、相互转换,因此,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制度,以保证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学术性

高校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是通过学术研究产生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部分,而“教学管理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管理者具备了这种学术素质和精神才能真正把高等教育放在高等、专业的地位,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目标,而不具备学术精祌和学术素质的管理者只能渐渐把高等教育带离其原有和应有的轨道,甚至毁掉高等教育。因此教育管理既是管理,也是学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总结,在管理中研究和总结教育的规律,并逐渐固定为教育管理制度,使教育管理制度实现和彰显学术精祌,从而显示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建立人性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

(一)建立自主办学的高校教育管理政策

制定宽松的政策,确保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可以有效保证高校自主办学能够有序、高效实施的关键。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教育管理中,“要克服泛行政化管理倾向,赋予高校学术自主权,实现高校教育领域的学术权力回归。高校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要进行角色转换,要从发号施令者转换成为教育活动的指导者、服务者和支持者”。高校一线教育者应该被赋予“资源配置权,如各种资金、人力资源的使用权、信息接触的权限等”,保证高校教育活动正常化、人性化运转。同时,学校的领导层也要为高校教育人性化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提供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指导和建议。

(二)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高校教育管理政策

在建立符合人性化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高校教育管理者制定相关柔性政策,建立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得教育脱离一种依附和从属的状态,脱离了被国家统制和垄断、被赋予了极强的国家功利主义的价值状态。以此,来弱化学生的功利思想,深化人性关怀。

(三)制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管理政策

教师对学生实施强制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听话”的人,使得学生缺乏创造性。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外在需求,重视学生的兴趣、才能、爱好,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的教育,使学生的精祌家园得以回归,找到精神归宿。

参考文献:

[1]姚士翠.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教育[J].职业技术,2010(9):93.

[2]李腾.论大学教育教学中的人性化管理[J]科技风.2011(12):255.

作者:王小东

高效法律教育论文 篇2:

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之防范

[摘要]我国企业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不仅是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企业管理层、法律部门、各级员工都要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明确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职责,并提高自身素质,来推动防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同时,要重点建立健全法律风险分析评估、控制管理、监控更新制度,总法律顾问制度,企业重大决策风险防范制度,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制度和企业法律风险年度评估制度。

[关键词]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法律意识;企业法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在机遇增多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如投资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等。在运行市场经济的法治社会中,法律风险是不可忽视的,企业涉及宪法风险、行政违法风险、税法风险、劳工纠纷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刑法风险、不正当竞争风险等。许多企业由于疏忽了法律风险防范,造成了无法挽救的重大损失。如中航油案件,银广厦的摘牌,新疆德隆的破产,中国银行巨资侵占案等等,不仅企业遭到致命重创,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企业法制工作的重点在防范而非补救,所以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企业法律体制的重点。法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经营管理资源,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关系着企业的命运与发展,是通过对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来维护企业财产和交易安全的重要机构。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刻不容缓。

一、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在我国,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了法律工作机构,但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并不强,对法律机构的职能在理解和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某些企业仅把企业法制工作当作一种摆设,只是应国家规定而建立,应付检查而已;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建立专门法律机构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支出,打官司找社会上的律师即可,于是把企业的法律机关变成了社会上的法律服务部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没有一个深入了解企业,适合企业的法律机构;另外,某些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虽然设立法制机构,但对法律风险防范没有足够重视,一旦事发,才去亡羊补牢,把法律部门的工作人员当成“消防员”,使得企业纠纷多,律师繁忙办案,无暇顾及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疏于管理还体现在投入企业法律部门的资金严重不足。美国企业投入企业法律部门的费用占企业总收入的1%,而中国企业投入的费用仅占0.02%,50倍的资金差距。“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上,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吕立山向中国的企业家们提出建议:‘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他认为,随着中国公司的不断国际化,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还将增加。”

(二)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设置及制度问题

首先,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设置问题。由于企业的法律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自己的综合法律机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也就更无从谈起。2007年国资委统计,在159家央企中,有36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法律机构;第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不健全。例如,在53家大型央企中,有16家没有设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第三,企业法律工作人员难以进入决策层。企业法律部门的侧重点在善后而非预防,重点定位错误,法律服务人员难从根本上监测经营运转。并且企业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少,专业素养低。

二、我国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企业内部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企业自身人员因素和制度缺陷造成的。外因是客观环境原因,是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造成的。其中,内因是促使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一)企业自身制度缺陷

企业自身制度缺陷是导致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制度的合理性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成正比。某些企业存在有法律漏洞的、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法的制度,企业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中运营,危机重重。其原因有三:首先,法律审核把关不严,在制定某些制度过程中没有法律人员的参与和审核,法律知识的欠缺使某些不规范甚至是不合法的制度产生;其次,缺乏严格的法律审核程序,工作体制不健全,没有制度保障。在资本投资,重大决策,工商谈判,签订合同等过程中,出现法律漏洞和风险;另外,法律监督缺失,没有行之有效,协调匹配,环环相扣的监督体系。企业运营的效率和风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偏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制定的制度所暗含的法律风险也会必然增加,这就必然要求企业要拥有切合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内部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否则,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缺陷会使市场风险趁虚而入,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

(二)企业自身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也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是由内部人员来完成的,企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思想水平和行动能力是企业的风险因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制定;有些企业人员被眼前的利益诱惑不惜让企业冒巨大的法律风险或者由于法律盲点把企业引入风险之中却浑然不觉;所产生的后果都是可怕的。同时,企业制定出的政策,要靠全体员工去实施,法律风险存在于运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的不足,是即使有着良好制度的企业却仍然陷入法律风险之中的主要原因。法律工作人员不能和谐融入经营决策,数量少,素质也有待提升。

三、我国企业构建高效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设想

(一)提高企业全体人员法律素质并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把法律风险防范融入决策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

1 企业的领导层要提高法律素质并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领导的思想决策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正确先进的法律思想对企业的法制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重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与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不断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以便了解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风险,让法律风险成为制定决策中的考虑因素。湖北省副省长阮成发说:“为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用法的效果,我们注重把好三道关:一是把住企业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关;二是把住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关;三是把住“四五”普法工作总结验收关。”除此之外,企业要使法律防范和谐的融入决策中,还需要专门的法律人员的辅佐,建立经济决策必须经过

企业法律顾问的审核、把关、签字的制度以及经营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可以使企业在决策宣告实施之前认清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 提高法律工作人员地位  企业要重新定位法律工作人员地位,授予法律顾问权力并在程序和方式上对其参与经营决策做出明确规定,使其能够进入企业的决策领域。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从事后处理为主转向事前防范为主。企业法律顾问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具有主导作用,其对本企业生产情况熟悉,能够将企业的有利条件充分运用,对具体的经营管理环节提供法律分析意见,实施法律风险调查,进行法律风险论证,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法律顾问进入到企业的决策领域,协调配合企业管理。企业提高了企业法律顾问的地位,法律顾问们也要提高责任心,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提高自身法律管理效率和水平,对工作全力以赴,参与重大决策、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漏洞,并迅速反馈给总法律顾问,然后再到企业决策层,最大限度地纠正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出现的失误。企业的法律顾问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和道德修养;企业也应明确法律工作者权利、职责和义务,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 加强员工法律培训

企业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使其具有法律风险防范常识,只有依靠全体的力量才能及时发现所有潜在风险。企业要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重视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建立和健全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对企业职工进行法律培训和普法教育,并加强对有关部门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力度,加大合同法、公司法、财税法、担保法、金融法等经济法律知识的培训,强化法律风险意识,从而推进法律风险防范有效高效实施。

(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规章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要依照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来运行,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风险防范体系的运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是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运转的纲领,完备可行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进行高效法律风险防范的保障。

1 通过风险分析评估、控制管理、监控更新制度构建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运转是法律风险分析评估,法律风险控制管理,法律风险监督三环节共同协调运作的结果。要对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就要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具体措施,然后监督执行。首先,风险分析评估包括: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法律风险评估,企业外部法律环境评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程序评估,以及对企业具体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法律风险评估。经过层层分析评估对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准确定位法律风险源。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影响,根据法律管理工作的不同方面,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等方面,从经营涉及的法律主体和业务出发,对法律风险和法律风险领域进行分类划分。分别列出风险种类、级别清单,全面识别和评估,以便分别制定下一阶段进行风险控制管理的方案;第二,法律风险控制管理是企业处理法律风险的总体指导政策,结合企业风险控制原则和企业可承受度,对第一阶段风险分级再调整,针对不同级别的法律风险,制定出具体的法律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和时间表。进一步建立各类法律风险的化解措施或补救方案,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实施防范,并将相应的法律风险处理措施和程序规范化,传达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去执行。保证程序规章切实可行,落实到位,切实做到有效防范、高效执行;第三,法律风险监督是控制法律风险的必要手段,有助于保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企业定期对实施过程和结果监督、评价,有助于督促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也有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一阶段新的更有效的设想。“不断拓展法律管理思路,开拓法律工作模式,创新理念,使法律工作从传统的事务性工作转变为管理性与操作性并重的工作。构建风险分析评估、风险控制管理、分析监控更新等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流程,提高法律风险管理的执行效率。”

2 设立总法律顾问制度。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总法律顾问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本企业的法律事务,领导本企业法律顾问机构,依法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意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负责做好企业合同管理、商务谈判、知识产权、工商管理、招标投标、改制重组、诉讼、仲裁等方面的法律工作;协助董事长抓好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负责组织本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机构;主管企业的法制宣传和培训下属单位法律事务工作;对本企业及被投资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并负责或者协助企业主要领导指导、监督整改工作。总法律顾问在企业中的地位应该相当于副董事长或副总裁,董事长或总裁外出洽谈业务,其左右臂膀是总法律顾问和财务总监,有利于有效预防重大决策中的法律风险。“早在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厂长工作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企业总法律顾问与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并列,都是企业厂长、经理的参谋和助手。”实际却名存实亡,许多企业法律顾问的地位远远低于“三总师”。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是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依法进行经营决策,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和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企业应明确总法律顾问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职责和地位,以总法律顾问为核心,以全体企业法律顾问为主导,使企业总法律顾问职责到位,实现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健全的法律体系,从而全面提升企业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我国加入WTO后,国务院法制办、中组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国家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我国企业与国际惯例接轨。2007年初,国资委明确要求企业在年底以前要全面建立该制度。国资委明确表明:“到2010年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力争全部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

3 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重大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致命的影响,企业应该重点对重大经营决策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来预防和减少经营决策风险。企业法制部门的法律工作者要全面介入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企业的重点项目在进行的每个环节中,都面临风险,这就要求既要从整体上控制,更要把握重中之重。既要将所有的经营管理行为都纳入法律风险控制体系,更要严格审查,监控重点环节,使企业合同交易,环境拓展,劳动用工,财务运转等都法制化、规范化。企业要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对重大决策全面管理,全程跟踪,重点监控。从而有效掌控、防范重大法律风险。

4 建立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第一,合同管理不仅是对合同文本的管理,而且合同洽谈、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都纳入其中。一个企业项目的发生要牵扯很多合同关系,各种签证、确认书、保函、验收证明和结算书等等,都在这个项目的合同圈内,组成一个“合同群”。而要制定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与是必不可缺少的,所以每个经营中的合同都要配备相应的专门法律人员管理。对于重大的项目,配备法律工作组,进行特别管理。分别负责,统一领导,共同形成合同管理网络体系,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第二,建立合同审查机制。合同审查包括相对人资格审查和对合同文本审查。审查合同相对人的法人资格、经营权限、履约能力其资信情况,对于重大合同要进行实地考察,防止合同诈骗。审查合同文本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可行性。确保合同内容,订立程序合法有效,条款齐全,权利义务明确。正确预测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风险责任,并加以全面衡量,再做定夺。合同开始履行后,要进行动态监控,跟踪监督,预防风险,避免损失;第三,实行合同签约人负责制和重大合同履行报告制。合同负责单位,合同承办人要对合同的前期调查、谈判、签约、履行、验收、结算等全程负责;对履行周期长、标的额大、复杂的重大合同实行计划履行,定期报告制,以便及时解决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建立企业法律风险年度评估制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监督和考核是缺一不可的。制度靠执行来实现,执行靠监督来把关,而最后对此制度的效果、作用、可行性等经验教训的总结就归于考核。及时的评估效果,查找原因,去除旧的不适宜的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条例,可以使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永葆生机。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逐步与国际接轨,更新的环境,更大的市场,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依法治国,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是,由于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企业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企业要建立高效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就要从思想上加强防范意识,从制度上完善防范措施,从而实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全体总动员。企业全体人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并推进其实施力度,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就会成熟起来。但是,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制不可能完备无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的新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变化,新的事物的出现,新的法律的产生等等,都必须要求我们有新的对策。法律风险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对应,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也就必然要动态发展,企业要与时俱进,弃旧立新,从而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准确性;反之,不仅会失去实施的意义,还会适得其反。企业要以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法律环境变化为依据,在兼顾原则的前提下推陈出新,从而形成一个长期和谐有效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作者:刘 光

高效法律教育论文 篇3:

中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对比分析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效运行对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比分析了美国的“校企契约”实践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模式、日本的“企业访学”实践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实践模式,并从中学习各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探索出适应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中外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对比分析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的高度,培养新时代的技能人才,还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纵观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运行模式以及办学经验,可以发现,国外职业院校都将校企合作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并且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可以从中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到适合我国特点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从而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新型的社会技能型人才。

一、国外职业教育典型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

1.美国的“校企契约”实践模式。美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契约模式是美国最为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由政府各个教育部门牵头,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各个组织协会协助的校企合作模式。合作的主体签订公平的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双方的互利共惠。其中针对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高职教育,和企业签订订单培养技能型的技术人才和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各领域人才。可以说,美国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契约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将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各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建立适应型的人才培养战略,能够准确预测和紧紧跟随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从而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课程衔接。

2.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被认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助推器,在强调学生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保障了德国企业劳动者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德国的双元制也是由政府牵头,由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方面在院校学习学科理论,培养其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参与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培养其实践技能。通过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在企业和院校双方的保障下,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完成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实现社会、行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

3.日本的“企业访学”实践模式。日本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适应本国国情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即企业访学模式。在该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校园接受理论知识和教育之前,先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一定的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的流程以及各实操环节,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完成初步的职业规划,确定最初的职业定位和岗位方向。待学生回校接受理论专业教育后,院校根据学生最初的职业定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另外,学生在院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到企业中进行阶段性的实操学习和技能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日本的企业访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职业教育和学生就业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的连续性、高效性。

4.英国的“工学交替”实践模式。英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沿用的是工读交替模式,首先在学校接受2年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技能方面的教育,然后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最后一年回到学校进行再学习、考试以及考证等,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时间随着学制的不同而弹性变化。另外,学生的工学交替模式一种是以学校为依托,在实践期间,企业给学生发放一定的工资;还有一种是以企业为依托,企业承担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中所有的费用。英国的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表现得比较细致和周全,由于学生在企业的时间比较长,很容易让学生、院校、企业融为一家,让学生优先处于就业状态,实现院校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各国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快速发展的经验借鉴

1.相应制度的完善保障了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从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相关制度以及法律的保障是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高效运行的主要前提。德国在1969年颁布《联邦职业教育法》,以确保双元制的顺利进行;于1981年颁布《职业教育促进法》,确立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05年颁布的新《联邦职业教育法》,确保了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在日本,1958年颁布了《职业训练法》,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内教育培训的高度重视,为以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的相应法规制度等为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相应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不仅为职业教育高效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还强制性地推动了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的长远合作。

2.企业利益的保障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是否愿意参与校企合作主要取决于企业利益是否得到保障。纵观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中大多数都形成了一定的激励制度。在美国,政府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了经济方面的优惠和法律方面的支持,如给予企业减免税务或按照参与学生的人数给予一定的补贴等。在企业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促进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德国,政府为保障双元制的顺利实施,成立了专门的教育基金,对于为校企合作有着一定贡献的企业给予资金的支持和相应的补贴。 由此可见,对企业利益的保障是保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激发了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的积极性,双方的共赢促进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行业协会参与引导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对比分析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发现,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依托于行业协会,在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德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组织,并负责适应型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既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者,又是监督者和评价者。在美国,很多的行业协会和组织都有专门的学生技能培训基地,根据职业群体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基础性的实训,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日本的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企业、政府、职业院校三者的平衡,同时为企业、院校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总之,行业协会的参与以及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于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师资队伍的优化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效率。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案例表明,引入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保持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比例,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德国,兼职教师的聘任比较普遍,专任教师占教师队伍的40%,兼职教师占60%,有的甚至高达80%。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因其企业的实战经历,能够把企业前沿的工艺、先进技术、企业文化与学生的学习内容融合起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学以致用,实现入校入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学校专任教师的培训也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的行业、企业单位提供关键岗位,鼓励教师顶岗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将技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因此,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引入兼职教师,让专任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这样一来,能够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新发展的启示

1.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制度仍处于建设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健全的法规制度体系,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也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相关制度的欠缺严重制约着校企合作的快速开展。因此,为更有效地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国家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相关制度的建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和院校的职责和义务,并加大各部门的协调和监管力度、管理和组织水平,积极引导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2.维护企业自身利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主动性。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积极性的调动主要取决于所得利益的多少。一般来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初衷都是获得短期廉价的劳动力,并且在履行社会职责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社会形象。因此,为更好地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首先应该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从法律法规方面来保障企业的利益。另外,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根据接纳学生的数量给予财政支持。在制度的约束、资金的支持以及政策的激励下,才能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调动团体组织力量,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建立由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宗旨,切实推动校企合作的快速发展。社会团体组织力量的引入不仅有利于校企深度融合的进行,还能有效实现院校与社会的对接,人才与市场的对接,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行业协会应该起到桥梁作用。首先,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的关系网,积极寻找校企合作的意向企业,并推荐给职业院校;其次,行业协会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市场动向进行调研和预测,向院校提供行业发展的信息;最后,行业协会应参与校企合作相关协议制度的制定,协调合作双方的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氛围。

4.加大企业办学力度,实现校企合作以及企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对比国外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办学是一条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之前我国也有着相当一部分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办学中来,成为职业教育的母体,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改革,致使许多职业院校归为政府所有,限制了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应该结合我国特色,积极提倡并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组织等,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参与办学,一方面可以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各种冲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长远发展。

四、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界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思路。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表现,通过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合传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期,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种适应性人才升级培养的战略,也是决定加快产业调整、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以国际的眼光,立足于我国特色,打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高度和新起点。

1.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宗旨。围绕一个共同的标准,签署两份双方协议,利用三种资金渠道,解决四个实际问题为现代学徒制的宗旨。职业院校成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企业成为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基地和就业去向。在开展过程中,企业为“订单班”的学生发放工资及奖助学金等,政府为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另外,企业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传带”,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学习岗位的技术能力。

2.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模式。(1)招生即招工。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学生培养和就业的两份合同,按照协议进行“订单班”培养。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按照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到合作企业进行带薪学徒。(2)招工即招生。企业的新员工在上岗之前,要到合作的职业院校进行文化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员工只有通过所学科目之后方能到企业上岗,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多元合作。(3)上课即上岗。高职院校根据学制、学生的学分、企业的用人需求等随时开展现代学徒制模式。建立教学课堂、实习岗位和合作企业三位一体化的运行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打造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4)毕业即就业。学生在企业学徒期间,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双方互评,最后通过双选,可以直接签订用人合同,实现学生毕业以后的录用,解决了学生就业难、企业培养人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比分析国外典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模式,有助于从中探究适合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即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企业积极性的调动、行业协会的引导以及企业办学的吸引,推动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翠玲,孔巧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国际比较及理性检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2]郝志强.美国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1(15).

[3]蔡跃,王继平.从《联邦职业教育法》看德国行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4]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3).

[5]周晓平.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8).

作者:周秀芝 李中晶

上一篇:国际私法立法论文下一篇:通信电子电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