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博物馆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设施,具有征集、典藏、陈列研究等功能和分类,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价值,尤其是在科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知识和教育,并提供研究资料。本文从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广泛存在的装饰设计问题、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设设计策略入手,分析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装饰设计的基本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装饰艺术教育价值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装饰艺术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1:

浅谈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摘 要:孔庙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担着祭祀孔子、引导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等不同方面的任务。在我国境内,孔庙分布广泛,各地都建有孔庙。其中,曲阜孔庙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孔庙之一。曲阜孔庙是在孔子故居的原址上建立的,具有极强的象征性意义,是儒家文化的现实载体。曲阜孔庙的建设历史较长,期间不断地修缮、扩建。现存的曲阜孔庙主要建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孔庙规格极高,可以与故宫比肩。在孔庙的建筑群中,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装饰整体的空间,包括雕刻、绘画、匾额等。曲阜孔庙的石雕是孔庙中最为重要的装饰之一,石雕的种类多样,发挥着不同的装饰作用,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彰显着传统的审美认知理念。石雕的艺术表现力需要通过人们的视觉观察进行体验,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理解其中所含有的独特性。文章从视觉审美角度分析曲阜孔庙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关键词:曲阜孔庙;石雕艺术;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

曲阜孔庙历史悠久,位于孔子故里。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对孔庙的营造,现有的孔庙建筑群大致形成于明清时期。清代对曲阜孔庙进行持续的修缮,目前孔庙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清代。理解孔庙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与美学思想,要重点关注清代的艺术审美思想与风向。

1 曲阜孔庙雕刻装饰的概况

在曲阜孔庙中,雕刻装饰具有重要作用。在孔庙的不同区域以及建筑的部位中,雕刻艺术都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从总体上来看,曲阜孔庙中的雕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浮雕和圆雕。圆雕的应用相对较为独立,在具有装饰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进行欣赏。浮雕的装饰性更强,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因此,在孔庙的石雕中浮雕的应用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浮雕内容与孔庙环境的结合,带来了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并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含义。

从整体的角度对曲阜孔庙中的雕刻艺术应用进行思考,可以发现,雕刻形象的选择含有的政治意味较为明显,这与孔庙的组织修建者有关。孔庙的修建主要是由专制政府组织,尤其是明清时期,我国的政治体制中君主权力较为集中,帝王在孔庙的修缮中会间接地提供意见。从社会意义上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孔庙的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是当时人们关注自我精神的重要场所,为了适应于众人的精神关注,孔庙的建筑以及装饰在审美选择上趋向于宏大气象。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展现出宏大气象的同时,孔庙装饰中的精致细腻也是极为明显的,这也是明清时期建筑装饰艺术所具有的特色。石雕的细节内容也需要得到关注,石雕中细节表现出的艺术思维是带有时代特性的,通过对其中细节内容的研究,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曲阜孔庙中石雕的艺术特性。

2 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类型与视觉审美效果

2.1 石雕龙柱与其视觉审美

曲阜孔庙中石雕龙柱(图1)是具代表性的雕刻内容之一。石雕龙柱的形象与故宫中石雕龙柱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采用的雕刻方式也较为接近。故宫在明清时期是皇帝的居住区域,建筑的规制与装饰符合帝王的身份地位,因此石雕龙柱技艺精湛,审美表现力突出。孔庙中的石雕同样如此。石雕构图的功能是要突出中心雕刻龙的形象,这就需要对中心区域周围的图景进行相应的衬托性雕刻。仔细观察现有的龙柱,可以看到石雕龙柱的周围一般会选择山海等较为宏阔的内容作为容纳龙这一形象的背景。山海阔大,龙形石雕在这一背景中气势更为明显,形象更突出。另外,为了使石雕内容向建筑空间完成过渡,在石雕龙柱的底部选择了莲花装饰,这种装饰在带来大气磅礴视觉审美的同时,也能让观众感受到石雕的精致。

石雕中龙的形象是整个雕刻的主体,龙的形象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要与孔庙的地位相符合。儒家文化作为一种被官方肯定同时被民间认同的社会主流文化,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孔庙作为一个具有神圣意味的宗教文化空间,是极为严肃的,雕刻出的形象也要能够符合严肃这一特点。观察龙柱中龙的整体形象,可以发现龙目炯炯有神,配合龙身的张扬形态,形成一种庄重中带有威严气息的装饰效果,与孔庙建筑空间的整体氛围相呼应。

另外,除了龙形雕塑之外,孔庙还有凤凰形象的雕塑。龙凤形象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均有祥瑞的文化内涵。受到森严等级制度的影响,龙凤形象的使用受到嚴格的限制,只有在规格较高的建筑中才能够应用。分析现有的建筑遗存以及文献资料,可以得知曲阜孔庙中凤形象的石雕集中出现于清雍正时期,说明当时统治者对于孔庙建筑修缮的重视。相对于龙柱而言,凤刻属于一种细节装饰,虽然没有夺人眼球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可以显示出曲阜孔庙建筑整体的精工细雕,精致的审美意象明显,带有清代康雍乾时期独特的时代文化气息。

2.2 石雕龙首与其视觉审美

在孔庙中,龙这一形象反复地出现,在孔庙建筑周围区域的装饰性建筑中,除了龙柱与相应的绘画之外,还有石雕龙首。相较于石雕龙柱,石雕龙首所处的区域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石雕龙首在数量上相较于石雕龙柱更多,在体量上较小。

同样,在视觉效果上,石雕龙首也要体现出一种威严效果。因此,龙首表情肃穆、姿态昂扬,虽然其所具有的体量较小,给人带来的感受仍旧庄严肃穆,龙首形象与曲阜孔庙中总体的建筑环境氛围相符。

2.3 人像石雕与其视觉审美

在曲阜孔庙中,人像石雕也非常具有特色。人像石雕对于保存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为有限,因此其中一部分的人像石雕的时代较久,其雕刻的方式以及整体的装饰作用与明清时期的雕刻有所区别。早期的人像石雕多属于两汉时期的雕刻,石雕的体量较大,形象能够表现出当时的艺术文化特质。这些早期石雕作为先导空间中重要的形象,森严地竖立在孔庙的道路两旁,给人带来肃穆的审美感受。

孔庙中也有其他年代的人像石雕,这些雕像的整体艺术水平相较于龙柱的精雕细刻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其所具有的特点是人像的时代是丰富的。从整体的视觉效果来看,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人像石雕的特点是有明显差异的,因此人像石雕形态各异,能够给人们带来多样性的审美感受,丰富孔庙的历史层次感。

2.4 石雕栏杆与其视觉审美

在传统的建筑中,高等级的建筑需要建设在台阶之上,因此相应的建筑周围区域需要应用栏杆构件,保证建筑在应用中的安全。为了使整体的建筑区域构成更为美观,栏杆中也需要应用石雕的形式,装饰的范围包括栏杆中的地柱、栏板以及柱头。

石雕的整体造型要符合孔庙的整体空间氛围,营造出一种厚重的装饰感,突出孔庙建筑的文化韵味。因此,栏杆的雕刻内容选择了简洁的花卉造型,突出整体大气磅礴的特点。在栏杆石雕的细节部分,雕刻极为精美。仔细观察石雕栏杆,能够发现到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栏杆石雕的主题极为明显,采用疏密错落有致的方式突出石雕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观察与欣赏的过程中,人们的目光能够被石雕表现的中心形象所吸引;其次,石雕细节部分经得起审美的推敲,线条流畅,刻纹有力。石雕线条所包含的审美意蕴也从侧面展示出石雕栏杆建设年代普遍的社会审美特点。

2.5 浮雕与其视觉审美

浮雕的雕刻表现内容较为丰富,浮雕在建筑中可以应用的范围较广,因此,相应的浮雕内容也根据区域范围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采用的形象主要分为人物形象、龙凤形象、阴阳八卦以及佛教形象。这些形象在孔庙这一空间中的融合,给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审美感受。

在不同的雕刻中,应用的雕刻构图方式以及雕刻的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对于雕刻具体的处理需要与雕刻内容相符合,同时也要能够与区域中的环境氛围达成呼應。

在曲阜孔庙的台阶等较为隐秘的部位中,精致的石雕装饰仍旧在发挥着独特的魅力。由此可见,曲阜孔庙在石雕应用上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是一种整体性与细节性相结合的感受,每一种石雕都不是孤立的,都具有符合建筑群韵味的应用价值以及审美表现力。

3 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美学思想

对于建筑中包含的美学思想进行分析,要充分地考虑建筑的实际作用以及建筑的修建者。曲阜孔庙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价值,这种社会中出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当时的统治意识形态相吻合,统治者需要应用社会文化观念验证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因此,孔庙中的雕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政治服务。在孔庙雕刻的内容选择上,龙形象以及凤凰的形象就是明显的标志。

另外,整体的雕刻构图有严谨大气且不失精致的特点,这说明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符合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重视秩序,雕刻内容的严谨安排暗合了强调秩序的思想。同时,儒家思想面向的人群较为广阔,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物化代表,曲阜孔庙中的石雕艺术含有的美学思想也要能够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因此,雕刻的构图有精致的特点,这也是我国明清时期艺术的普遍特点,说明在审美的要求上孔庙的建设能够与社会思想相应和。在研究中,要重视建筑建设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审美的倾向,并且根据这一背景与倾向展开沉浸式的审美理解。

4 结束语

对于曲阜孔庙的建筑石雕来说,精湛的雕刻技术、完美的光影呈现让人们在欣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曲阜孔庙的建筑石雕是中国传统艺术在建筑中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建筑上的呈现。现代石雕艺术的审美变化,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进步,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不断演变。对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进行解读,是对传统建筑的一次探究,更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温。要结合现代的审美研究理论,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复原,应用两种时空中不同的文化关怀,理解曲阜孔庙所具有的整体文化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焦爱龙.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解读及其美学思想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47.

[2]唐玮.曲阜孔庙建筑石雕艺术的视觉审美解读及其美学思想探析[J].美术观察,2017(11):118-119.

[3]司继琳.从曲阜孔庙的建筑与石刻艺术看传统美术资源的理解和运用[J].艺术教育,2010(2):114-115.

[4]王文灏.曲阜孔庙建筑装饰制式的民间审美体现[J].民俗研究,2012(6):102-106.

[5]杜林东.先声与困惑—两份曲阜孔庙修葺计划映射的近代中国历史建筑修复观念转变[J].新建筑,2020(1):123-127.

作者:吴峰

装饰艺术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2: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饰设计

摘要:博物馆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设施,具有征集、典藏、陈列研究等功能和分类,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价值,尤其是在科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知识和教育,并提供研究资料。本文从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广泛存在的装饰设计问题、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设设计策略入手,分析发展博物馆陈列展览装饰设计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装饰设计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饰设计问题

(一)装饰设计艺术性不足

当前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普遍存在装饰设计艺术性不足的情况。我国广泛的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群众的艺术欣赏和教育水平长久以来得不到发展,随着近年经济文化的长足进步,当前群众对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博物馆的装饰设计相对滞后,继续从艺术性角度加强博物馆建设。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并不一定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更多的是建立在设计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奇思妙想之上,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装饰设计时需要兼顾成本问题。

(二)人体工程性考虑不足

在许多博物馆的装设设计中,许多参观动线以及基础的服务设施重点满足观赏性需求,却脱离了群众使用的实际效用和体验感。尤其是博物馆中具有实用性的装饰设计,例如博物馆中的座椅设计、扶手设计、参观动线设计等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在考虑其装饰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忽略了在实际使用当中的实用性,尤其忽视了人体力学的装饰设计原则,降低了参观者的体验感。

(三)地域性文化表现不足

由于各地旅游行业的带动和发展,各地的博物馆建设和发展进程加快,由于缺少相关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计经验,各地博物馆的装饰设计往往借鉴其他地区已有的博物馆装饰,使得博物馆的装饰设计没有突出特色,具有同质化倾向,千篇一律,既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使命,也无法在审美纬度为群众带来审美体验和审美教育,更无法从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内涵来引导参观者进行文化思考,限制了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实现。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饰设计策略

(一)装饰设计重视艺术性表达

基于博物馆的公众文化艺术教育功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务必需要重视其中的艺术性表达,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装饰设计涉及到灯光设计、展柜设计、动线设计、色彩搭配、装饰品设计以及背景音乐等多方面的设计内容,从展览陈列的艺术需求出发,紧贴博物馆主要展览内容进行设计。例如在展览宋朝相关工艺品和服饰文物时,陈列展览相关设计者可以结合宋朝经典名畫以及工艺品配色鲜艳典雅的特点,来设计博物馆各个场馆的灯光和色彩搭配,在考虑装饰设计艺术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参观者参观工艺品文物时的光线需求,不可使展品在管线下过度失真,失去参展物品的自身特色,造成参观者观察中的误会。相关背景音乐的设置则可以参考参展物品具体年代特色。

例如可以参考借鉴宋朝雅乐复古的倾向,使用编钟演奏的音乐,以及传统文人乐器演奏的乐曲进行背景音乐的设置。为了拉近博物馆文化教育与公众的距离,在进行博物馆背景音乐设置时,可以优先选择当前传统乐器新编乐曲,如民乐器合奏《但愿人长久》,箫演奏《良宵引》,古琴演奏《修禊吟》等等,在保证与展出内容高度相符的前提下,增强背景音乐的古典性、现代性和通俗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相关装设设计者,在展览内容的基础考量之上,还需要考虑博物馆的展览目的以及装设设计成本。具有较高艺术性的装饰设计往往并不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此外艺术性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博物馆相关展览的艺术教育目的,艺术性内容的设置需要贴合大众的审美能力,起到恰当的教养和熏陶作用。切不可不顾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能力,一味拔高艺术性特质,使得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艺术品位曲高和寡,又或者片面追求大而全缺乏设计艺术素养,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在注重装饰设计的艺术性表达的同时,注重经济性的追求,使得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装饰设计艺术性与经济性并存。

(二)装饰设计考虑人体工程学原则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装饰设计需要建立在审美性和实用性的考量之上,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装饰设计都是围绕具体的服务功能进行创作和设计的,部分装饰设计即使没有实用价值,也具有观赏和把玩价值,这样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装饰设计内容也是实用性的一种体现。实用性的设计就是要加强装饰设计的直接使用价值过着观赏性价值。博物馆的装饰设计服务对象就是参观者,是大众,是人,所以在对装饰设计进行考虑时,需要结合人的使用体验和审美体验,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

例如借助立体的艺术形象,或者符合人的实现规律的提示设置和展示内容布局,引导观众毫不费力地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展览物品和信息上。设计者需要从展览内容出发,分析不同参观群体的身高、常用视线范围、欣赏习惯等等,根据展览内容和目的,吸引和引导参观者的注意力,把握布局高低和节奏,提高参观者欣赏的便捷性、舒适性,从人体工程学角度放大展览物品和内容的社会教化作用。

从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动线设计还需要结合每次不同的展览内容以及各个展览区域和具体内容之间的逻辑、不同参观群体的动线习惯,进行设计和更改,从参观者的体验角度出发,使参观动线自然、便捷、高效,结合人群停留和疏散目的,通过动线设计对人群进行参观引导。展览陈列装饰设计者以在最短时间内,将陈列展览相关内容,

(三)装饰设计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

当前大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装饰设计都较为同质化,一方面进行贴合展览内容的陈列展览装饰设计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时间,另一方面许多博物馆陈列展览装设设计相关负责人不愿为了新的设计方案耗费太多的程序,最简单有效的设计和执行方案即是已有的同类博物馆装饰设计方案,于是就出现了当前许多博物馆的同质化现象。

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装饰设计相关负责人甚至对与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使得最终的装饰设计成品无法彰显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既无法增加陈列展览的文化内涵,也无法从审美和实用的角度增强博物馆的功能,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博物馆的文化教育目的。

例如在地方性博物馆陈列展览该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相关文物时,设计者可以从当地的文化特色出发开发装饰设计方案,例如在展柜设计、装饰品设计以及色彩搭配时,可以考虑结合当地具有特色的纹样,如具有特色的人物、植物、瑞兽纹样,或者具有寓意的吉祥纹样。此外还需要结合展览主题和内容进行纹样颜色的选择和搭配,尤其是当地有多民族聚居特点的地区,可以结合多民族传统审美特点进行博物馆相关颜色搭配和纹样选择。

1.1纹样示例,从左至右,云雷纹、忍冬纹、垂鳞纹

部分地区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传统,在进行相关内容陈列展览设计时,可以考虑结合道教文化中的典型图样和故事元素来进行装饰,例如八仙故事题材,融入到动线的指引设置、休息区的座椅设置、护栏扶手的设置中去。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结构也可以用于博物馆内部的装饰设计当中,等等。在增强装饰设计的艺术性特征的同时,还注重文化内涵的赋予和传承,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高涨,各地的博物馆建设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各地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活动日渐频繁,更有不少博物馆频繁与海外文化相关人士和组织合作展开文化交流展览,各地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各地博物馆的装设设计除了需要考虑艺术性、技术性需求还需要考虑地域性特色的表达,以期提高博物馆文化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琳琳. 浅谈装饰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作用[J].  2021(2013-3):85-85.

[2]张蔓. 对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趣味性的思考[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8):2.

[3]陈建. 对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趣味性的思考[J]. 信息周刊, 2019(30):1.

[4]苏晓春. 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工作探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6):1.

[5]朱敏. 浅析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陈列设计的应用[J]. 明日风尚, 2020(06):21-22+38.

作者:郭菁

装饰艺术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篇3:

版画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提高的模式探讨

[摘要] 版画创作教学有助于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意识建立和想象创作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作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应从多方面的能力去考虑,把动手、想象、表现能力整合起来训练。本文根据目前学生的特点和状况,特意将版画与艺术设计课程的结合教学作为一个契机,来探索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更为有益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版画制作 艺术审美 装饰效果 艺术设计

一、由版画创作的技术特性求证版画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辅助模式

版画,通常是指经过特定技术手段,在特定材质(木版、铜版、石版、胶版、丝、布、纸等)上经过绘、刻、漏、腐蚀等手段,能够印刷出两张以上相同的作品即为版画。在所有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版画是最依赖技法手段制作的画种。也就是说,版画强调他的动手实践性和想象能力表现性。版画既具有造型艺术的艺术设计鉴赏共性,又具有“版”与“印”的艺术设计鉴赏的特殊性,因此在艺术教育价值方面比其他画种更有优势。版画创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重心,版画创作教学正好能体现这一点。作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应从多方面的能力去考虑,把动手、想象、表现能力整合起来训练。因此,我们根据目前学生的特点和状况,特意将版画与艺术设计课程的结合教学作为一个契机,来探索对设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更为有益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版画创作教学是整个教学环境中的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版画是艺术设计类大专院校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它是在专业基础知识,如:素描、构图、色彩等课程等之后才开设的,从这门课程之后,学生们才真正跨入了艺术设计创作的门槛。另外,版画创作教学也是增强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关于艺术设计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职业大专院校三年的教育工作是针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阶段,而把培养高层次人才放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版画创作教学正是符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

版画制作过程中有更多的技术、技法工作的要求,而成为有别于国画、油画的二次创作,版画是从“画”到“版”,再从“版”到“画”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制版、印刷,并且在过程中承载了大量的技术、技法因素。版画制作是依靠印痕之美这种手段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并与读者交流。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版画创作这一特殊语言形势来实现想象设计的蓝图,并且版画创作生活更注重这种创作加劳作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能在纸面上留下学生想象设计的思想印痕并且加以努力表现的最终效果。这一过程的磨练,不仅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把学生创意想象的效果得到不可思议的最终艺术作品的形式实现,艺术作品也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感,从而提高设计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浓厚兴趣!

二、版画创作的艺术要求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审美标准的一致性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外化,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主观的客观化是表现性的和具有审美性的。艺术的审美与表达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版画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对于审美的传达、艺术规律的表现是一致的。版画创作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枝,当然也不能背离艺术的精神。

随着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版画也随之趋于多元的、综合形式的发展。版画的装饰性是其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美,高度概括现实世界,是对自然美的意想化、理想化,又能充分地体现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它具有艺术的一切品质和所有特征,不同的是它常常以特有的相辅相成的语言形式,即富有张力的构图、变形夸张的造型、具有装饰意味的象征性色彩及装饰性肌理等,讲述着人类对美的诠释。版画的装饰性突出了理性与情绪相谐调的语言融合,凸现了新的美学意义。它是用表现情感的造型、色彩、肌理等,按照版画装饰性法则组织画面,来表现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版画艺术创作的装饰性的本质含义完全适合艺术设计的审美要求,这也应证了版画教学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帮辅作用。

三、从构图、造型、肌理等方面阐述版画艺术的装饰性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审美意识的一致性

在黑白版画艺术构图表现中,许多作品完全放弃透视法,而是强调作品内容表现上的平面性。这种构图方法具有单纯、明了而变化丰富的效果,可以在一个平面上,较自由地运用版画艺术的刀法,组织多种表现语言,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装饰艺术效果,具有艺术表现上高度的概括性、含蓄性、现代性。这种构图法,主要研究、强调绘画艺术基本要素中的点、线、面、块在不同构图中由线构成画面时所形成的装饰效果。而这一要求也正是艺术设计审美中,对点、线、面、体等设计基础元素的基本审美表现要求。画面中的节奏、韵律、调性和协调性,在设计元素有规则,有秩序的排列中,彰显艺术设计的美感。并且,这些艺术特性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多门构成教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相辅相成。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换一种表现语言形式,不仅加深对构成艺术的深刻理解,而且强化动手实践表现艺术设想的创意能力。从而使版画创作教学真正为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版画由于其制作性和造型要求,不可能像写实油画艺术那样具有非常逼真的效果。它需要对客观对象进行最本质的概括和归纳,在印刷过程中,往往将许多丰富的中间层次省略掉、概括掉,才使得版画具有了最本质意义上的强烈对比,而对比的艺术效果往往是艺术设计的最有效的表现形势。另外,无论版画怎么富有印刷肌理变化,版画制作中所具有的平面、平整性、工艺性以及天然所具有的制作装饰协调性,这些是其他画种很难与之相比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接受版画创作教学中,可从版画艺术的简洁造型中体会到对形象的概括和精简,用强有力的艺术对比效果,凸显艺术视觉的冲击,这对于平面设计的艺术感染力的体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为学生的个性化艺术创造提供有力的教学模式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价值与意义,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就当下形式而言,我国高等教育自扩招以来,艺术院系纷纷建立,但艺术设计类学生普遍绘画基础较差,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弱,设计创意思维僵化、设计品位普通。所以,加强版画创作课程的教学,突出其系统性、示范性、严谨性、探索性、欢愉性等原则,同时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而培养更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设计人才。版画创作艺术之所以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审美品格,独特的制作、印刷技术,单纯、丰富而强烈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感人心灵的艺术境界。所有这些版画特性,都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龚颖冰,刘小伍.版画与版式设计课程结合式教学初探[J].

[2]刘承川.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版画教学的基本原则[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 (6).

作者:牛晋萍

上一篇: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自主管理有关问题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