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装饰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21世纪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大规模扩招,然而与规模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够清晰、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设计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质量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等。文章基于这些问题,追溯了“包豪斯”教育思想、理念,探索了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学结合装饰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学结合装饰艺术论文 篇1:

基于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化理念下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千城一面”现象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不可避及且老生常谈的问题,地域文化遗产与景观风貌的保护方法备受各界重视。文章提出对影响地域景观的重要因子——建筑装饰艺术建构数据化平台系统进行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探究的大胆假设。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历史阶段的古籍、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分类归纳、纵横向比较,以及装饰艺术数据库建设现状的解析,厘清装饰艺术规范化的理论基础,逆向探究、求证此项研究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突破以往数据化、高技术仅在大尺度上的研究领域,着眼于微,提出基于数据化平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以探究具有广泛利用价值且可视化的建筑装饰艺术的原型数据、活化应用为目的,有效促使文化遗产回归“一面千承”。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 规范化 数据化理念 模式探究

引言

随着“记住乡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等保护与规划浪潮的迭起,当前设计中“千城一面”现象一跃成为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相似的“脸孔”与“一张皮式”乏科学的“穿衣戴帽”带来的破坏不仅仅是表面所呈现出的地域景观风貌单一,更是地域文化的错位与变异,以及人们对待优秀历史文化热情的殆尽。

“干城一面”之所以成为症结所在,特别是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蔓延原因有二:其外因,保护与规划中无谓的“速度追求”加速了持续的错误产生;其二,乏科学的“穿衣戴帽”成为此类规划设计师的思维定式,因而导致问题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海因茨·冯·弗尔斯特(Heinzvon forester)曾提出:建筑语言是认识的催化剂,暗示着建筑的设计实质是一种道德责任,建筑师和从事这类责任事业的任何人都应遵守。而当下“内忧外患”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正是由于設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于传统设计观念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与挖掘力,因而难以找出相适应的设计方法。因此面对当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大好时机,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一种丰富的建筑语言为其寻求更好、更科学、真正高效的方式进行活化式保护与传承设计迫在眉睫。

一、“建筑装饰艺术”概述

(一)文化的载体与缩影——“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泛指艺术的修饰,最早于17-18世纪在西方涌现。作为工艺设计与结构的传统要素,其通常被归类为纯艺术,如绘画、雕塑,观赏性大于功能性。而建筑装饰艺术则是指以建筑为主体进行的装饰艺术设计,以美化建筑及建筑空间为目的。作为建筑物质功能、场地精神与群体文化得以展现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会产生迥异的建筑风格。

虽然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繁琐”、“极简设计”、“少就是多”、“无装饰”等一系列设计理念的转变,但是不可否认装饰艺术作为文化的有效表现载体与缩影,从实质上来说任何建筑都不是无装饰的建筑,而建筑的设计也都离不开建筑装饰艺术的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语言,建筑装饰艺术不仅反映出建筑的文化背景,其同样也是长久以来群体审美与意志的一种集中体现。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内涵与文化特征

1.建筑装饰艺术的审美内涵

国内对于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由于融入了大量的工艺美术,因此研究成果多聚焦于装饰图案与纹样的美学研究。其中在《图案基础》一书中工艺美术家雷圭元先生基于造型和纹样两个方面对建筑装饰图案构成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古代遗留是优秀教材,将其作为母题并逐步掌握其内在规律有助于做好当下设计。

近年来日韩有关装饰艺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出“选择化”的趋势。如《日本传统图案设计》一书中将传统装饰纹样作为设计母版,通过搭配不同色彩得以传统装饰艺术的再现。亦或是汲取传统装饰中的经典配色,仅对纹样进行现代化审美下的调整。此番“选择化”的研究激发出了传统中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可变性,也为传承传统提供了有效启发。

2.建筑装饰艺术的特征演变

作为依附于建筑之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不乏从建筑学角度切入的研究。林徽因先生是我国较早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筑纹样构图、色彩以及源流发展的学者。她认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的规格化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技艺传承、便于保持艺术水准。张驭寰、萧默、刘敦桢先生等编著的一系列综合性著作中也就建筑装饰的性质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在《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一书中作者杨莽华则从营造手法切入指出建筑装饰艺术是一种群体的制度性、规范性的安排,是集体意志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若要“活化”保护必须积极介入,从根本上保护其营造技法。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日本建筑师伊东忠太的《中国古建筑装饰》一书主要探讨了建筑装饰的产生与发展原因、装饰图案应用的原理、装饰细部的特点等。此外,日本对于悬鱼、惹草等传统古建筑装饰性构件也有较为详细的研究,但不足之处在于仅限纹样的分类归纳。

3.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义

作为一种文化表现手法,建筑装饰艺术极大地承载了地域文化。因此从文化审美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文化内涵、特色变迁、象征意义进行的剖析。如:刘学军与王鲁民从建筑文化与审美的角度,解读象征文化切入,以文化寓意及变迁为研究重点开展研究的《中国古建筑文学意境审美》《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等书为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三)小结

通过解读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中多将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一种纯粹的装饰性构件展开定性研究,多局限于其象征文化以及纹样的图片集锦。不过近几年的研究中可视的量化表达与寻找相似模组初见端倪。如天津大学杨昌鸣先生在《闽南古建筑屋顶的曲线构成——<闽南古建筑系列研究>之一》一文中对闽南建筑屋顶的曲线美进行了可视化的量化分析与表达。台湾逢甲大学杨秀玲在《金门洋楼民居建筑立面构图之研究》中利用黄金分割的审美原理对金门洋楼的立面结构进行了分解式的剖析,并基于量化进行总结,找出了其中的相似模组。其研究成果对金门洋楼的立面修缮,闽南地区洋楼的保护更新提出了一种新思考,对数据化语境下探究建筑装饰艺术具有突破性的启示。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此项基于西方审美理念下所进行的研究极具争议性且由于数据并非海量,其分析方法还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真正的“艺术”是美学与工学的完美结合,而不是随意化、无序化的产物。“装饰”也不仅仅是单一文化的载体,同样也是传统营造技艺的延续。综上所述,仅对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文化、象征表意上的阐释与研究已然不能满足当下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求,若要使得文化遗产得以可持续、创造性的保护与继承,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深入的,规范化、科学的设计研究,探寻其可视化与量化分析极具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

二、古籍启发下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化理念

(一)以史为鉴——中国历代建筑古籍及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与以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相比较的“大木作”,中国古代汉族的传统建筑中将类似于“装饰艺术”这样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称之为小木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将其称为“装修”。相比大木作,古籍中虽着墨较少,但不乏可从中发现古代建造设计师对于装饰艺术等一类小木作在设计制作中规范化的重视,并可从中找出建筑装饰艺术规范数据化的雏形。

1.设计规范化的先例与雏形——《木经》与《园冶》

记载于《梦溪笔谈》中喻皓所著的《木经》对设计规范化有着“三分法”的记载:“自梁以上为上允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几何,以为榱等。”体现出建筑营造中比例与规范化的重要性。

就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而言由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开创了先例。书中的借景六篇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屋宇、装折、栏杆、门窗、墙垣等六个方面的建筑装饰艺术,并附有结构图和装饰图案235幅,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图案库的雏形(见图1)。

2.法式控制设计——《营造法式》

而明确提出将装饰艺术设计进行法式控制的当属北宋《营造法式》一书。书中贯彻“营造”一词,以“材”为标准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视的规范。书中除了记载有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与绘制的彩画图案外,最大的成就在于作者李诫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参阅古代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和经验而写成的《营造法式》是有目的地对北宋的建筑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制度层面。

“或有须于画图可见规矩者,皆别立图样,以明制度。”书中有规有矩的制作图样也被认为是最可贵的部分。《华夏意匠》一书中还提及《营造法式》中所述的宋代时彩画已多半不是自由创作的艺术品,已定型化。此描述更为建筑装饰艺术的数据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除了强调模数思想的制定和运用,《营造法式》也相当关注设计的灵活性。

虽受褒义无数,但梁思成先生在《<营造法式>注释》一书中指出作为—本技术性的书籍其在图样部分由于缺乏科学的绘图技术而导致图样走离原样,精准性上出现偏差,风格也产生了变化,实为遗憾(见图2)。

3.“雕銮作用工”——清《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法原》

到了清代,由清工部所编纂的《工程做法则例》中所述的裝饰艺术内容已然不比《营造法式》详尽,但“雕銮作用工”一卷颇有价值。以“斗口”为设计标准,着重记载了建筑装饰的营造技艺与手法。此外,唯一一部现存记录有江南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营造法原》相比之下在门窗式样上的记载最为详尽,并附有图版。体现出建筑设计中对于小木作的重视度持续增强的趋势。

在《关于<营造法原>中建筑立面主要构成比例研究》一文中作者刘叶桂以此古籍为引,通过对古籍中建筑立面主要构成比例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江南传统建筑立面的主要构成部分的比例尺度关系。蔡军则在《<营造法原>的“窗”的形制与装饰艺术”》中则以《营造法原》中“装折一章中“窗”的部分为突破口进行了形制与装饰艺术两个角度的比较。希望通过解读为固件的维修、保护提供详实有效的理论参考,杜绝肤浅、粗制的仿古建筑产生,并为现代建筑如何吸收、运用传统建筑元素提供了启示。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人体美学”与理性的“数”

在国外的相关资料与建筑古籍中,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书中记录有各类罗马柱式的比例尺寸、纹样及图案。作者还对建筑整体、局部及各个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都做出了特别强调。此外,西方传统审美观中的黄金分割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反映出西方对于比例与美的特殊审美追求(见图3、图4)。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中以数的和谐为基础与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体美为依据的,根据男女人体比例解读建筑美中也不难看出设计规范与比例尺度对于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小结

从《园冶》中建筑装饰艺术图案库的雏形初现,再到强调以法式控制设计的《营造法式》,多提及“法式”、“规范”等专业术语的《工程做法则例》与《营造法原》《建筑十书》等的研究内容均涉及到装饰题材、部位、材料、色彩、比例等。且以“材”、“斗口”为设计标准也可充分证实中国传统设计中早已重视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并存在量化的源头。通过整理阅读,并对相关学术论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设计规范化对于看似主观、随意的建筑装饰艺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古籍研究的基础能够有利于学习古建筑设计经验,为古建筑内在的智慧传承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数字化”助力下规范设计发展模式探究

以中国传统建筑中“踏道”的分级为例,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通过描述步辇与人真实的行为感受区分出“平、峻、慢”三种陡缓状态。而李约瑟则通过数字化比率更为清晰精准地表述出踏道的实际坡度,自此展现出数字化的显著优势。可以说上文是通过对古籍中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解析为探索其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而精准的“数字化”却能够为基于数据化平台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数字化”释疑

1.从二维图解到LIM三维可视信息化模型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1998年最早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不久后数字化的研究风潮延续到景观领域,形成了“数字景观”。在数据化语境下的设计也由传统手绘的图解表现时代转变为由明确参数控制设计的三维设计时代。而在“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还发引申出BIM、HIM以及LIM理念,而当前基于LIM理念的CAD、SU、Reviet等精确量化软件技术正是设计的中坚力量,极大推动、加速着景观规划行业的发展趋势(见图5)。

除了不断新生、发展的相关研究与理念,2013年与2015年两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的举办更加速推动了数字技术在景观行业中的研究。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具象的聚落街巷格局等开展的研究外,也不乏对于所谓“感性”、抽象的研究实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丁绍刚通过数据化对传统江南园林提出了驻点的概念并以此进行假设性研究,从空间路径量化的角度探究并证实了园林之中存在的内在规律性。

2.解读“数字化”

不可否认数字化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动态记录”、“优化性”、“多角度参与性”等众多应用优势虽显而易见,但其在設计领域的应用从提出至今却始终争议不断。且基于数字化技术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这一问题聚焦可能有二:其一,数字化研究建筑装饰艺术是否具有意义?其二,“抽象”的建筑装饰艺术是否适宜基于理性的数字化平台进行研究?

针对前者香港大学高岩在《质疑数字化(建筑)设计——浅谈数字化“与”(建筑)设计》一文中指出当前如火如荼仅关注设计结果的参数化、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并非数字化设计的初衷,而基于数字化平台进行“原型化”的探索才是“数字化”的重要活动之一。此外借助哲学理念中的“四方维度模型”,高岩还揭示出数字化在设计互动中所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见图6)。而针对后者,彭一刚先生早前就曾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对感性且难以解释的中国传统园林视角美进行了数据化的理性分析(见图7)。这一实例也从侧面印证了对于感性的问题研究,数字化同样具备可操作性与价值意义。

(二)地理信息系统与聚落形态现状解析

截至当前,我国“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和建设浪潮已然发展了近30年,研究的领域与尺度主要囊括了宏观与中观两个层面。如宏观视角下的数字南海、长城的数字化研究与中观层面的聚落格局形态等的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从地理信息领域的角度以及空间营造两个方向。

其中地理信息学的数字化研究主要采取3S的研究技术,通过多学科的高度集成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与应用。较早采用此技术进行研究的数字南海和数字长城的建立为相似尺度的数字化研究起到了标杆作用,同时也为国家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提供了积极介入的手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中观层面的研究角度出发,利用模数与参数化理念进行的建筑平面以及聚落结构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其中有刘沛林教授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规划首提的数字化“构建景观基因图谱”,并发表了《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的应用研究》等相关学术论文,为聚落科学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三)探索建筑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新思路

基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规范化”理念与“数字化”技术的大背景下,在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多尺度数据化平台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当前数字化技术直接应用于装饰艺术之上且制成数据库虽有实例,但研究局限于家具之上的传统装饰艺术纹样研究。这类实例往往通过前期资料搜集、借助数据化平台进行图形录入,最终仅能实现纹样分类、图案查询与简单应用,显然并未充分发挥数字化分析技术的优势。此外通过解析可以得出在相对较小尺度以及微观的设计领域中数字化研究仍存有较大的深入空间,依旧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数字化应用更大的可能性。且综上可初步奠定此研究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建筑装饰艺术现状数据化资料库的建立、技术分析探寻相似模组以及基于基础原型变幻后的设计应用。

1.资料量化构建研究基础

研究需要基于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海量基础资料的搜集。搜集途径主要有实地调研测绘以及对已有相关资料的归总,并在清晰研究所涉及到的变量对象后进行系统的层级化分类。如按照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建造年代、建筑风格、所属区位、营造技艺等进行分类归总。之后利用数字化基础软件进行资料初步的数字化转换,形成图像与表格数据并存的资料数据化表现形式。最后将量化的海量数据录入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以GIS为分析平台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库(见图8)。

2.技术分析探寻原型模组

基于已构建的建筑装饰艺术数据库,借助Arc GIS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功能进行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中不同图层的叠合与联合等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的数据量化分析。最终对分析后产生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与归纳,印证一定条件下建筑装饰艺术是否所存在内部的关联性与规律性,并探寻与总结内在的规制与相关的设计原型模组。

3.原型变幻育以延续方向

研究中的第三大部分是此次以数据化平台为依托对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最直接、有关的价值体现,即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利用这些从代表性建筑装饰艺术中所归纳出的原型数据与模组,为当下如何恰当实施保护提供了有效、坚实的量化设计依据。并对这些有根有底的原型模组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变幻更能为传统建筑的更新,地域文化的重塑与强化提供设计的准绳。

结语

对于建筑装饰艺术而言缺乏理性的引导,单纯感性的认知是无力的。而仅有理性的评断却没有融入感性的润色,装饰艺术又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对此类的矛盾与冲突,华中科技大学的邬峻教授在其《数字景观,昨日的乌托邦还是今天的敌托邦》中也表达了对于完全依赖数据进行设计的忧虑与思考,并在文末提出“混血景观”的应对之法,即数字景观与真实景观的完美结合。

无论如何,将“建筑装饰艺术”置于数据化语境下展开研究一定会产生感性与理性的激烈博弈。且建筑装饰艺术作为地域、时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深藏匠人心中的设计形制是否存在共通性,即内在规律性,笔者慎思。因此当前对于依附于建筑之上的装饰艺术实质存在内在关联性与规律性仍是一个大胆的理论假说。此项研究除了借助于大量的文献与理论进行参考外,最大程度上还需借助高技术,通过数据化平台进行逆向验证。

综上所述,借助数据化平台研究小尺度视角下的“建筑装饰艺术”,其分析过程与结果应用能够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更新设计产生一定程度上科学且积极的引导意义,因此也给予了作者继续研究的动力。总而言之,对于建筑装饰艺术的理性化、规范化的探究是一项大胆且具有前瞻性与挑战性的研究。需要做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促使研究的严谨开展。而此外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学习、研究、探索技术的可操作性也是重中之重。

作者:陈维安 张杰

工学结合装饰艺术论文 篇2:

从“包豪斯”教育思想看我国设计人才培养

[摘要]21世纪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大规模扩招,然而与规模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设计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够清晰、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设计教育资源短缺、人才培养质量不完全符合市场的需求等。文章基于这些问题,追溯了“包豪斯”教育思想、理念,探索了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

[关键词]包豪斯设计教育设计实践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陆晓云(1971-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设计。(江苏南通226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08/01/158)

1919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百年历程的界定,基本是以“国立包豪斯学院”的成立为代表的。“国立包豪斯学院”从一个设计教育基地成为欧洲乃至于整个世界的设计思想交汇中心,这给我们当今的设计教育留下了许多深思。

一、追溯“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对于现代工业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

1.设计教育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同时又是以人为本的。“国立包豪斯学院”第一任院长格罗皮乌斯提出设计不仅仅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而应该面向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他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设计作品没有过多的装饰,以降低造价。他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建筑、产品,使人人都能享受设计。这种思想是现代主义设计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特征①。

2.技术艺术相统一的设计教育。格罗皮乌斯的核心思想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上实施艺术与技术并行发展的作坊式“双轨制”教学体系,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造型教师负责教授形式、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使学生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教育。

“国立包豪斯学院”知名的教师有伊顿、克利、康定斯基等人,他们都是当时极富原创性与实验性的前卫艺术家。伊顿在课上分析绘画的结构、韵律及自然界材料的特性;克利则专注于形式构成与功能的探索;康定斯基以严谨、科学的方式处理色彩、图形与线条。这些对于几何形体与色彩的精妙分析后来成为包豪斯设计的精髓,也使艺术与工业设计的结合成为可能。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教育。格罗皮乌斯强调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并进。因此,他认为不应该只是教授绘画,还应该在工作室或车间教给学生手工艺技术,强调设计为工业生产服务,顺应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让学生在这种课程内容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包豪斯”魏玛时期创建了各种与设计教学相关的实习车间,像编织、陶瓷、木工、装订等,每个车间都有艺术教师和技术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两类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习,从而使学生有了艺术与技术的双重体验。在这种教育方法指引下培养出来一批既掌握技术知识,又能处理艺术造型问题的设计人才。并且,在教学的基础上尝试与社会企业界建立广泛联系,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成果,吸引企业前来寻求合作。

4.紧随时代发展的教育方向。“包豪斯”教育的先进理念体现在它始终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思考设计教育的问题,并且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格罗皮乌斯敏锐地发现手工艺教育模式再也无法满足设计教育所处的工业时代的生产要求,因此,他极力将“包豪斯”设计教育引导到工业生产上,并在与企业的合作和生产实践中进一步确定和完善了这一发展方向,从而使“包豪斯”真正融入了工业社会的价值系统中,奠定了其作为现代设计学校发展的基础。

“包豪斯”还在设计教育中提倡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设计的特征,大力开展国际、国内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文化性格,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集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这些对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二、我国设计教育的误区

“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我国现代设计教育开始形成并发展。当前,我国设计教育还存在一些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误区。

1.规模扩大,专业递增。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国家制定了扩大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政策。设计行业成为20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设计专业也成为我国高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动画学院等二级学院相继在高校成立,其发展趋势之猛、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此外,艺术设计专业在一些综合大学、工科和师范院校中也纷纷开设,目前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一些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动画艺术、多媒体艺术、编辑编导等。

据有关资料显示,原来一年招生几十人的设计院校,现在的规模已达到上千人,形成了具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不同层次的设计专业教育。以中国著名的8所艺术设计院校为例,在校生总量已达到了近38000名,仅2007年招收的本科新生即达9510名,平均每校1189名②。

2.生产实践教学缺乏。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学生没有条件参加社会实践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或者“闭门造车”,只注重表面的形式,而没有接受生产和消费的环节考验,与社会的需求相差甚远。随着工业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设计教育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必须兼顾从产品生产、销售、消费到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甚至包括人的需求变化、社会发展的变化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

3.培养方向定位不够清晰。许多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科系。虽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近二十多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师资不足、学科定位不准、人才培养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课程设置忽视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强调基础教育和技能为主的训练手法,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较欠缺,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4.忽视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哲学、文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都是必须具备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75%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学生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知识结构所限,形成了表现能力较弱、创造力不足的现象。

5.师资队伍难以胜任教学需求。2000年我国各艺术院校的师生比达1∶6.3,2006年上升到1∶15.7,已远远超出国外院校的平均水平1∶7.5③。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师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培养自己院校的学生留校任教;一部分是引进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职称偏低,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受限;一部分则是美术专业教师短期进修、培训或自学后转入艺术设计教学,这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很难胜任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师超工作量,有的还在各类民办学校兼职,这些都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6.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短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专业升温,各地艺术设计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开设,而艺术设计教学条件却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多数院校没有足够的画室、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和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尤其是新升格的院校,办学的硬件条件比起老院校差距较大。盲目扩招使原本捉襟见肘的资源配置纷纷告急,教学资源的紧缺成为高校办学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设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我国设计教育改革需要健全而实际的理论指导,否则与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形势极不相适。“包豪斯”对我国当今设计教育具有启发意义的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确立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模式。据此,笔者提出以下我国设计教育改革方向:

1.招生培养回归社会需求。在今后的五年中,设计教育招生整体规模要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以艺术设计专业为重点的“艺考热”,由于大量的新办院校专业不能提供合格的教育和师资将会“退烧”。金融危机给全世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压力日趋严重,我们的设计教育招生也到了调整与改革的时机。根据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中国大学里有三十万左右的设计类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这意味着应有半数的学校需要退出设计教育市场,或者大家集体减少50%的招生规模④。

2.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特殊使命,设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是建立在工艺美术教育和现代工业生产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内涵基础之上,以创造力培养为主线的⑤。因此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要重点从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及独创性方面培养学生,针对设计创作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组织、安排和规划。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运用设计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的设计创造力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教师自身也努力发挥创造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寻找新的思路、方法,令设计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3.合理建构文化知识体系。现代设计属人文范畴,一切设计活动与设计教育均基于文化层面,发展设计及其教育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强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传统文化的挖掘。合理建构知识体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传承,并赋予其新鲜血液与元素,使其成为学生灵感的鲜活源泉。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艺术设计教育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去,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2)多种学科的滋养。合理建构知识体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多种学科的滋养,良好的综合知识是保证设计创造的基础。艺术设计教学应有选择地开设哲学、文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相关课程。总之,设计教育应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关系,综合各专业所长,合理建构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结构,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型设计人才。

4.建构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模式。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现实,现代设计教育应形成产学研一体良性循环的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生产服务;研究为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同时与企业和市场紧密接触。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专业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认识的过程。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模式的建立,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美好的市场前景。

5.完善规范设计教学体系。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设计教育基本上按照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专业美术院校和师范院校;另一种是在各种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前者偏重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训练,后者偏重不同专业的工艺与专业技术训练。两种教育模式互相借鉴、补充,不受教育管理体制所限制,如综合性大学隶属于教育部门,专业美术院校隶属于文化部门,工科院校隶属于各产业主管部门⑥。在具体教学课程的设置上,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要开设相关的工艺课程,工科院校的设计专业也要开设更多的美术基础课程,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

6.合理利用建设师资队伍。高校要从企业、行业及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管理和教学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部分高校可借助社会与企业的力量来补充教师资源的不足,如采用外聘教师上课,聘请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师傅来任教等。这样,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又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

四、结语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思想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和准则,使现代设计思想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包豪斯”教育思想对于认识我国设计教育的本质、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人才培养等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在吸收“包豪斯”设计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我国设计教育中具体的问题,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让设计教育体现民族和地方特色,为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注释]

①刘烈辉.“包豪斯”教育理念与设计人才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2):104.

②④童慧明.膨胀与退化——中国设计教育的当代危机[J].装饰,2008(4):162,167.

③王振先.“艺考热”与“高扩招”彰显艺术院校诸多问题[EB/OL].http://www.studa.net/yishu/090123/14124759-2.html,2009-01-23.

⑤许平.走向21世纪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J].装饰,1997(3):112.

⑥田颖拓.重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EB/OL].http://www.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paper_311/pgen_3119/2003-03/1047114599.html,2003-03-08.

[参考文献]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作者:陆晓云

工学结合装饰艺术论文 篇3:

工作室教学环境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为视角,探究工作室教学环境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文章首先论述工作室教学环境,其次对室内设计基础所采用工作室的教学环境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工作室教学环境在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 室内设计 职业学院

文献标识码:A

一 工作室教学环境

工作室教学环境,主要是指以工作室为教学的地方场所,引入相关的社会真实设计项目为任务载体,给学生进行模拟或者创造职业工作岗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岗位相结合,缩小人才培养脱离社会的需求,增加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进行打造校内工作室实训基地时,就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使工作室的实训基地与艺术设计的专业群相结合的建设,进行其对应的职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相统一结合,并且将行业的企业文化和社会实践项目融入到其中,积极地促进工学结合。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是装饰艺术设计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能够取得室内装饰设计员、制图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工作室的教学环境中,依据学生不同的实施阶段,分配于社会工作职业角色,实施安排不同的设计项目,在进行每个执行任务时赋予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其设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评价考核基准,达到课程设计职业化,能力训练岗位化效果。

二 室内设计基础为何要采用工作室的教学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室内设计装饰人才需求增加,传统教学形式比较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弱,与市场环境脱节等问题。因此,室内设计基础课程采用工作室的教学,坚持要以对接就业职业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达到艺术与工作技术相统一,促使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操作技术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在新的社会市场要求下更好地使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就是要学生用实践操作能力来衡量其所学知识标准,通过以实践教学的作品成果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与表现形式。室内设计基础课程除了要具备一定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外,同时,能够体现更多的是需要软件运用技术和操作实践技能。由于此种课程的特征,采用在工作室进行教学的环境有利于提升和帮助学生掌握实践设计项目技术,促使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确专业技能方向,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

三 工作室教学环境在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中如何发挥作用

1行业的构成要素与分工——技术工种和社会行业角色划分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行业:房地产行业、建筑设计行业、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装饰施工、生产、营销、服务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一般来说,对于室内装饰公司,会配有室内设计师、室内装饰设计员、绘图员、模型设计师、装饰工程管理、客户业务员、室内陈设设计师等。室内设计师,主要进行担任户型室内装饰的方案设计和能够具备良好的装饰施工图设计。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讲,室内设计基础的设计语言就是理论知识,计算机软件(或者手绘)是他的辅助工具。目前制作软件很多,如AutoCAD/天正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3Dsmax/sketchup等软件,不同的软件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可以用来进行编辑图文设计,都存在其共通性,对于设计师来讲,通常情况下能够会使用2~3项软件即可。室内装饰设计员,主要进行负责装饰施工图及效果图的绘制。也就是通过运用AutoCAD、Photoshop、3Dsmax等软件,进行室内装饰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图等及效果图的制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员,运用计算机技术,配合室内设计师或单独进行室内空间的设计和表现。软件技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使用AutoCAD、Photoshop软件。模型设计师,主要负责室内装饰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三维空间制作操作能力。装饰工程管理,主要担任负责室内装饰施工现场管理分配或监理,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要有一定的全面掌控能力。客户业务员,主要负责能够良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相关服务,需要学生能有一定的洽谈技法,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锻炼学生的敬业精神。室内陈设设计师,主要是进行负责室内空间软装饰配套产品的开发设计、营销和售后服务。

2室内设计基础工作室的纵向划分

上面讲的是横向的技术分工,以下就从纵向来说,学生主要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外围见习轮岗。

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需求,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实践,必须达到让学生在每个岗位上轮岗一次,以企业的框架结构为基础,同济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让校外的企业兼职设计师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协作和指导,参与不同的设计内容的实践过程。学生经过学校一年级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工作室的轮岗过程,让学生在参与当中认识到整个的设计流程方式,掌握设计规范,发挥个人的优势,明确各岗位间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操作。以学生为中心,让其进行全程跟踪。无论是担任室内设计师或是绘图员职位,学生都可在工作室中熟悉并掌握室内装饰的工艺与构造。这一层次阶段学生可以加入到正式工作项目组,进行外围见习接触设计,体验正式工作组的状态,并且辅助团队小组成员进行工作。学生通过工作室的模式,对装饰行业的设计流程、材料、工艺有一定的深入了解与掌握,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夯实专业基础,从而达到理实一体化,也为下一个阶段实施做好准备。

第二层次:模拟形式状态下的定岗定职。

通过外围见习轮岗之后,学生对每个职业岗位技术都具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自己的优劣及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方向,在选择确定岗位后,接下来一周的时间内不能进行更换,直到将岗位规定的项目任务完成。在这个层次阶段中,学生根据不同的指导教师对已完成的项目方案进行演练,将真实的项目引入到课堂中,真刀真枪地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场景,达到突破“纸上谈兵”的形式,提炼学生做中学设计,做中学材料,做中学素养,达到学习情境的职业化,学习过程岗位化,缩短学生跟社会市场的距离,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小组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弹性掌控能力,提供给学生自己更多选择的机遇。同济学院以设计竞赛为依托,鼓励装饰艺术设计学生参与院级技能竞赛,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比赛,高等院校大学生艺术设计比赛等,学生可以在室内设计基础工作室中进行沟通和创意活动项目。学生在比赛中也荣获了不少成绩,通过比赛获得的此种成绩也激发了学生对设计创意的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层次:真实职业岗位演练

在经过模拟形式状态下定岗定职的合格学生,就要进行真实职业的岗位演练了,可在工作室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接触真实的企业项目,学生当面和客户进行沟通。在这个层次阶段,学生不仅要熟悉掌握从设计项目的前期调研、手绘草图方案等各种技术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达到客户的要求。同济学院依托浙江地区产业,与浙江中天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圣都装饰有限公司、杭州清致商业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装饰设计企业构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并签订合作协议,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指导学生参与优势项目,并且有偿地参与服务于社会企业中,达到学员与企业职员的相互统一。这也是对学生整体综合设计能力的考验与锻炼。能够完成实施第三层次的学生,已经成长为能从事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的工作人员了。

第四层次:项目的策划和创新

从长远来看,学校课堂进行的工作室教学,不但要满足社会目前状态形式的需求,而且更要考虑如何重视塑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对设计作品创意不断挖掘与创新,为将来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在这个层次阶段,学生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引导路线,进行项目的策划和创新。这时的项目可采用真实的大户型室内住宅设计项目,也可以是创意概念快题式项目的创作,此时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3室内设计基础工作室构架

依据以上几个层次的学习,对于工作室的构架也就相应提出了实施要求。工作室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真实项目案例库,以提供给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而这些项目要有一定的覆盖面信息,能给学生训练带来一定的技能实操性,提升其实践操作与动手性。不仅要有普通性的项目,也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创新性项目,发挥学生的所长。项目案例库的建设主要来源依据学校和企业长期积累的成果。

模拟训练团队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项目,在室内设计基础工作室进行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引领学生亲身参与进行方案设计,掌握设计流程,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真实项目演练团队组:通过模拟项目合格后的学生,可以加入到真实项目的演练团队小组中,并以正式的身份进行设计过程。通常以对接社会市场的行业规范来进行考核标准。

项目创作团队组:通过模拟训练团队组与真实项目演练团队组达标的同学,由此可以顺利地进入到项目创作团队组,进行项目的创意开发。在这里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积累在进行实施中的相应社会市场经验。

为了保证以上情况得到实施,工作室必须每年都具备一定的真实设计项目,达到与社会职业市场产业链的衔接。除此之外,每年工作室还要具备开发概念创新的设计创作,促使保持积极向上的探索观的精神面貌,形成不完全被社会所牵引,确保创意形式的独立性。

4室内设计基础工作室教师构建

主任教师一名:主任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还应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密切关注行业动态,能够引领工作室的良性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师一名:能够熟练精通装饰艺术设计的三维空间有关软件,实践操作能力强,能够作为辅导学生进行空间效果操作软件的需求。

图文后期处理教师一名:能够熟练精通装饰艺术设计二维平面的有关软件,进行后期作品的深化,能够辅导学生进行操作软件的需求。

室内空间设计教师:具备丰富的设计方案经验,设计功底扎实,能指导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

管理员:具备良好的责任心,主要担当管理学生的日常工作。

工作室的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是一个精英的团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有利于提升“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既能指导校内学生,又能在校外担任行业角色,促使为推动设计行业出一份力量。

工作室教学环境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坚持艺工结合,以对接的职业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本位,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将职业技能融合到学业之中去,学业呈现出职业化。将室内设计基础的工作过程转化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其教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保持与设计行业的接轨,熏陶学生的职业文化修养,促进艺术专业的职业化教育。

作者:李燕

上一篇:财务指标特征研究论文下一篇:考古雕塑艺术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