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

2022-04-20

陶瓷装饰是指从设计角度,根据大众的艺术需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装饰材料和各种工艺技术对陶瓷制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总称。它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既可在施釉前对坯体进行,也能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常用的装饰方法有单色釉、杂色釉(窑变釉、花釉)、结晶釉、裂纹釉、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金银彩、斗彩、贴花、喷花、印花、刷花、刻花、划花、剔花、雕塑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 篇1:

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摘要 唐代长沙窑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且也是世界釉下彩陶瓷的发源地。虽然,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其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唐代长沙窑的制瓷理念、装饰艺术、工艺技法等方面都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在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分析唐代长沙窑瓷器是如何影响与推动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唐代 长沙窑瓷器 现代 陶瓷艺术 影响

自古以来,中国的瓷器业一直是独树一帜,有着令人惊叹的发展历史。而唐代长沙窑瓷器就是其中的一种,该古窑所生产的瓷器造型各异,尤其是在装饰艺术上非常优秀,不仅新颖独特、包罗万象、内涵丰富,而且还实现了将文化与艺术相融合。尽管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程相对短暂,但是唐代长沙窑瓷器在发展过程中所探索与创造下来的宝贵经验及技法对后世陶瓷艺术发展极为有利,时至今日仍旧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积极借鉴唐代长沙窑瓷器的经验与技法上不断进行着新的突破与创新,陶瓷艺术家依托新时代环境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探索现代陶瓷艺术的新发展。

一 唐代长沙窑瓷器及其装饰艺术

1 发展历程

兴建于唐代的长沙窑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铜官窑遗址上,具体位于现在的望城县丁字镇到石诸湖一带。从长沙窑的历史贡献意义上来说,其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而且也是世界釉下彩陶瓷发源地,并且开创了铜红釉彩的先河,这为之后几个朝代有关铜红釉产品(如宋朝的钧窑、元明清期间的釉里红、豇豆红、郎窑红等)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唐代长沙窑瓷器还有一个卓越的艺术成就,那就是瓷器着色装饰艺术的创举,陶瓷艺术家们采用独特的釉下彩绘、多彩釉工艺、铜元素为瓷器着色装饰,这一艺术成就成功打破了陶瓷只有青、白两种单一色调的局限,从而推动着釉下多彩陶瓷的发展。然而,纵观唐代长沙窑的发展历史不过是昙花一现,在短短两百年之间就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大起大落。

虽然,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但却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其凭借着自身新奇独特的器型、五彩缤纷的釉色、丰富多样的彩绘纹样、绝妙的釉下彩工艺等优势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新焕发生机。现代陶器艺术家运用新时代制陶理念赋予长沙窑瓷器新的发展活力,从而令长沙瓷器艺术作品重获大众的青睐,影响与推动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2 装饰艺术

深究原因,唐代长沙窑瓷器之所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源于其在装饰艺术上的独树一帜,它的装饰艺术不仅表现在艺术形式、工艺手法的丰富多样,而且其装饰艺术同样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唐代长沙窑瓷器是真正称得上将工艺技术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的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家们运用出色的釉下装饰技法与独特的釉下彩绘工艺塑造瓷器外形,同时艺术家们还创造性的将山水花鸟绘画、诗文书法、雕塑、谚语等融入到陶瓷造型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长沙瓷器的观赏性与文化性。

唐代不同时期的长沙瓷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与纹样装饰,而其也正是因为这些新颖独特、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令长沙瓷器闻名于世。如公元618-684年是初唐时期,也是长沙窑瓷器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长沙窑瓷器以抽象性特征为主,因而其纹样装饰也大多是抽象纹样,运用简洁的点、线勾勒出抽象的艺术效果。到了公元684-756年长沙窑瓷器已进入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瓷器装饰艺术更加娴熟、自由,不仅仍沿用抽象纹样,而且还创新使用花草、山水、动物、人物等纹样,进而丰富着长沙瓷器的装饰形式。在公元756-840年成熟期的长沙窑瓷器在装饰艺术上更加的独特且富有创新,层次分明的纹样组合为人们营造出不同的艺术审美效果。而这些装饰艺术也一直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视觉语言与感染力。

二 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陶瓷艺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持续发展着,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层次,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纷纷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唐代长沙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显著成就,其制瓷理念、装饰元素与技法、制瓷材料与功能、制瓷工艺技术对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 遵循原有制瓷理念,发展作品意境美的新内涵

纵观那些唐代长沙窑瓷器艺术作品会发现,长沙窑的瓷器艺术家们秉持追求意境美的制瓷理念,他们制作任何一个瓷器艺术作品都极力强调意境与传神,因而他们才会独具匠心地将山水画、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融入到陶瓷的创作中。于是乎,唐代长沙窑所推出的瓷器作品都会给人一种神形兼备与充满无限意境美的审美感受。

追求意境美是唐代长沙窑瓷器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之一,这种制瓷理念符合现代艺术创作的规律与审美要求,所以现代陶瓷艺术家接受与认同了长沙窑瓷器艺术家强调意境与传神的制瓷理念。因此,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是在遵循唐代长沙窑瓷器原有意境美制瓷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发展,并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来进行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只见,现代陶瓷艺术家运用具象、抽象、隐喻等艺术手法来构建陶瓷的艺术形式,通过各种造型元素(如点线面、色彩、光线等)来塑造陶瓷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此同时,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开始注重发展陶瓷艺术作品中意境美的新内涵,以此来丰富陶瓷艺术作品的意境美,从而令现代陶瓷艺术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正是由于现代陶瓷艺术遵循唐代长沙窑瓷器意境美的制瓷理念,并不断丰富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意境内涵,于是现代陶瓷艺术逐渐活跃在大众的生活中。

2 借鉴原有艺术手法,探索新的装饰元素和装饰语言

唐代为长沙窑瓷器提供了一个宽松、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这一期间唐代与中亚、西亚来往交流密切,因而长沙窑瓷器的创作吸收了大量的佛教、伊斯兰教、中西亚的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长沙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与装饰元素。原本,唐代长沙窑瓷器艺术家大多从生活中发现美,提取生活中具有审美性的装饰元素,而为了能够让长沙窑瓷器获得中、西亚这些异国人们的喜爱,所以瓷器艺术家们还会创作具有异域风情的装饰元素(如金色卷发女郎、异国植物等),进而增添了长沙窑瓷器的异国风格,开创了长沙窑瓷器装饰艺术的新天地。

长沙窑瓷器在发展过程中所创作与总结的装饰元素、装饰技法同样深深影响着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长沙窑瓷器艺术家们在创作中用笔简练、大胆取舍与艺术变形,从而令瓷器艺术作品呈现出自然洒脱、雅拙生动、逼真夸张的审美效果。而在现代的陶瓷艺术发展环境中,唐代长沙窑瓷器原有的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已成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积极提炼与借鉴着长沙窑瓷器作品中的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不过,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还会将个人的、全新的创作理念融入到陶瓷作品创作中,从而探索陶瓷艺术新的装饰元素,以丰富现代陶瓷艺术的装饰语言,赋予陶瓷艺术作品新时代的韵味。

3 沿用原有制瓷材料,挖掘材料新功能

泥料与釉料是制作长沙窑瓷器不可或缺的两种材料,这两种制瓷材料是塑造陶瓷艺术作品形象的物质基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与材质美感,陶瓷艺术家只需要合理选择与发挥这些材料的功能就可以制作出具有不同审美效果的陶瓷艺术作品。关于唐代长沙窑瓷器的制瓷材料以及材料功能至今保留了一些文献记载,这对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极为有帮助。

于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不仅沿用了长沙窑的制瓷材料,而且他们还积极学习与掌握着文献记载中关于泥料与釉料这两种制瓷材料的功能。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能够更轻易获知不同泥料与釉料的特质、质地、光洁度、肌理美、透明度、滋润度等信息,瓷器的装饰色彩也不再单一性,而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而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家们正是在这些理论的支持下开始挖掘制瓷材料的新功能,以此来丰富现代陶瓷作品的艺术表现。例如,色泥、色釉的创新发明与使用,陶瓷艺术家巧妙地将颜料融入到泥料当中,从而丰富泥料的色彩,减少施釉的复杂工序;而色釉的创新运用能够让陶瓷艺术家更加有意识地控制颜色,从而发挥釉料丰富多彩的艺术装饰功能,进而令陶瓷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境得到升华。当然,现代陶瓷艺术对这一切材料新功能的挖掘正得益于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贡献。

4 传承传统工艺手法,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与表现形式

陶器制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工艺手法(如绘、刻、填、镂等)来塑造陶瓷的泥胎,而后当泥胎成型之时又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法对其进行施釉及烧制,最后陶瓷艺术家还需要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修复、弥补作品在烧制期间造成的裂痕与缺陷。由此可见,陶瓷艺术家在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事业需要掌握一套完整、科学的传统工艺手法与技术方法,这样他才能够制作出令人满意且富有深意的陶瓷艺术作品。

唐代长沙窑瓷器所遗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手法与技术方法无疑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但是现代陶瓷艺术家并没有满足于已掌握的制陶工艺技术,而是大胆尝试与创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现代陶瓷的艺术设计与制造,研发现代化的陶瓷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来开拓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创造新的工艺技术与表现形式,以进一步推动现代陶瓷艺术的前进。陶瓷艺术家们通过电脑辅助进行作品的设计,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来进行模拟尝试,如造型变形、曲面过滤、质感变化等,电脑能够逼真地模拟艺术家想要尝试的效果,从而达到精工细雕的视觉效果。因此,当传统工艺手法与新的技术相融合时,现代陶瓷艺术更加炉火纯青,同时也更能创作出令广大民众喜爱的陶瓷艺术作品。

三 结语

在艺术设计领域,传承与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发展理念,这对于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时代与科技在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在设计方面也是尽可能地满足广大现代人的审美追求,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之路。我们了解了唐代通过上述分析长沙窑瓷器的相关信息,尽管它的发展历史相对较为短暂,但其给后世留下来的制瓷理念、装饰艺术、工艺技法等都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辅助现代陶瓷艺术实现传承与创新。因此,现代陶瓷艺术以传统民族陶瓷艺术文化为发展基础,在创新中为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力:《浅谈唐代长沙窑瓷器的装饰特点》,《云梦学刊》,2005年第5期。

[2] 余莺姿、黄海红:《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人文背景》,《江苏陶瓷》,2010年第2期。

[3] 李小贵:《传统装饰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体现》,《景德镇陶瓷》,2012年第4期。

[4] 程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第4期。

(扈亚改,太原理工大学2011级设计艺术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作者:扈亚改

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 篇2:

浅谈古今陶瓷装饰

陶瓷装饰是指从设计角度,根据大众的艺术需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装饰材料和各种工艺技术对陶瓷制品进行艺术处理的总称。它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既可在施釉前对坯体进行,也能在釉上、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常用的装饰方法有单色釉、杂色釉(窑变釉、花釉)、结晶釉、裂纹釉、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金银彩、斗彩、贴花、喷花、印花、刷花、刻花、划花、剔花、雕塑等。其中可以单项运用,也可综合运用。

追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陶瓷产品,陶瓷装饰有两大特点:一类是以适合陶瓷器皿的图案纹样装饰形式;另一类是中国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皿上进行的工艺转换表现形式。

陶瓷装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开始,由于青铜器的出现,青釉硬陶也随之产生。装饰也由模印、刻花所代替。东汉到三国是我国陶瓷才完成从无釉到有釉,釉层由薄增厚,实行通体施釉、釉层光润似玉的重要阶段。

入唐以来北方的白瓷与南方青瓷相呼应,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陶瓷业布局。造型以丰满庄重、浓厚有力为特点。装饰纹样饱满而富有变化。

宋代是中国瓷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产品的单色釉彩划花、纹片釉与堆雕影青与釉上加彩等技法的运用,透明的影青釉一举博得帝王喜爱,跻身于宋代名窑行列,为以后景瓷突飞猛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元代朝廷在景德镇设立了专烧官府用瓷的浮梁瓷局,集合了各种能工巧匠给景德镇陶瓷装饰带来了青花、釉里红和卵白釉的崭新时代。

明代装饰纹样以人物故事、花鸟虫草、回纹、吉祥图案、适合纹样见多。宣德的甜白釉瓷,成化的孔雀绿、娇黄釉瓷,弘冶的珐花彩、素三彩,嘉靖万历的五彩、矾红描金彩瓷等等都风靡于此世。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是景德镇制瓷历史上的高峰。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粉彩多采用工笔画、山水画以黑货蓝色画成,朴素清逸。墨彩为雍正时期首创,乾隆时期色釉品种齐全,其中以青花装饰形式多样,方法除双勾分水外,还有“月影”、“白描”、刻花堆青釉加描青花等,料分五色,色泽娇脆欲滴,成为青花史上一朵奇葩。

在现代陶瓷装饰中,有许多艺术家并不遵循这一固有的装饰艺术形式,在陶瓷上开展了各种形式语言的艺术装饰探讨。一致认为有下列因素改变了陶瓷装饰的艺术语言形式:

1、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导致了人们越来越要求消费产品潮流的快速变化,服装、建筑、电子等一切物质产品都在日新月异地变更风貌,而和人们家居装饰紧密相关的陶瓷艺术品,必须要改变传统习俗,随之和时代同步,创造新的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装饰艺术风格。

2、陶瓷造型风格的改变。由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变化,现代陶瓷器皿的设计必须要摒弃传统固有的造型规律,使陶瓷器皿随现代社会简化、直观、快节奏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简练、美观、大方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形式,陶瓷器皿造型风格的改变,无疑要击破原有的装饰艺术形式。

3、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使陶瓷工艺方面有更多的发展,出现了泥釉料和颜料,窑炉、工具、设备的变革,使艺术家们能利用更多的工艺装饰手段来创造陶瓷艺术作品,产生出不尽相同风貌的艺术陶瓷。

4、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艺术语言是相通的,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人们对美的认识是共同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产生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西方陶瓷的现代艺术风格、西方艺术的油画、水彩、摄影等艺术形式,都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当代的陶瓷艺术装饰形式将是多元化的、新老装饰艺术形式并存的时代。中西文化的交叉,新工艺新材料的利用,必然会产生新的艺术语言。但怀旧的、创新的审美观念仍然共同存在,也会使新、老装饰艺术形式各显风采。保持装饰纹样和器皿的水乳交融这一特定的形式要求,进行各种风格和装饰形式的陶瓷艺术作品创作,只会推进陶瓷艺术装饰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反对仅把陶瓷承载体作为一张宣纸、一张画布、一张照片的形式进行装饰创作,而忽视陶瓷产品乃是一件占有空间的立体形体,绘画装饰只有在和它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才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进行欣赏,从而能得到不同视觉效果的艺术品。任何一种工艺美术作品,必受它特定的材料、制作工艺与使用目的所制约形成各不相同的品种状貌,有它自己的艺术语言。古代那些不知名的陶瓷艺人,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装饰设计的典范。

作者:胡敏

陶瓷装饰艺术探讨论文 篇3:

论分形技术在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分形技术为描述一些不能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描述的自然界和非线性系统中不光滑和不规则的几何形体提供了方法。本文在分析分形艺术图形的形态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分形艺术应用于陶瓷装饰纹样创新设计的方法和优势,最后深入探讨了生成分形图形进行纹样创作的方法。

关键词:分形技术;陶瓷装饰纹样;应用

1 分形理论概述及基本概念

1.1概述

“分形”(Fracatl)一词的普及与曼德尔布罗特的《分形:形状、机遇和维数》一书有关。在书中,曼德尔布罗特将其定义为“描述一类递归定义的、可产生现实和超现实图像的曲线。”自分形理论建立后,在应用学科和可视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分形的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巨大成功。正如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Wheeler)曾说过,在将来,一个人如果不能熟悉分形,他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

1.2分形的定义

原则来说:分形是在一些简单空间上,如Rd、C上的一些“复杂”的点的集合,这种集合具有某些特殊性质,首先它是所在空间的紧子集,并且具有下面列出的典型的几何性质:

(1) 分形集都具有任意小尺度下的比例细节,或者说它具有精细的结构。

(2) 分形集不能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它既不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也不是某些简单方程的解。

(3) 分形集具有某种自相似的形式,可能是近似的自相似或者统计的自相似。

(4) 分形在某种方式下定义的“分形维数”通常大于它的拓扑维数。

(5) 在大多数令人感兴趣的情形下,分形集由非常简单的方法定义,可能以变换的迭代产生。

对于各种不同的分形,有的可能同时具有上述的全部性质,有的可能只有其中大部分性质,即使某个性质有例外,也并不影响我们把这个集合称为分形。

2 分形理论在艺术领域应用的现状

分形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已显示出其独有的魅力。艺术设计需要与科学需要相互作用,促进分形艺术设计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科学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支持,而艺术正是科技成果通向市场,转化为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设计艺术的进步有赖于设计艺术手段的革新,而科学恰好为设计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手段。

目前分形理论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包括分形艺术内涵、将分形图形贴在三维物体表面的算法、分形图形在时装艺术、纺织设计、园林设计、包装、装饰设计和影视作品中的应用、基于分形理论的陶瓷装饰图案设计CAD软件和动感雕塑辅助造型设计系统、分形图案的构图艺术及其计算机模拟实现等。

与其它学科相比,目前对分形艺术在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甚少,而陶瓷装饰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却对陶瓷装饰纹样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分形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可以直接对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把分形理论与陶瓷装饰纹样设计相结合,有利于引导陶瓷装饰纹样设计创新的研究,从而带给陶瓷装饰纹样设计者更多的灵感,拓展设计者的思维。

3 利用分形技术生成陶瓷装饰纹样的特点

随着分形艺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分形图形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己经开始注意到分形的图形特点与陶瓷装饰纹样的相似之处。但目前对分形技术生成陶瓷装饰纹样的特点仍没有比较详细的分析。

首先,分形图形是包含统一于自相似的分叉、缠绕、不规整的边缘和丰富的变换中,其最大特点是无限嵌套与细分,体现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既是人们对自然结构的新认识,又是数学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实现。分形艺术图形的美体现了混乱中的简单,有序中的混乱,是一种随机中的秩序,统一中的丰富。分形不同于欧氏几何形态中对称给人带来的呆板感觉,增强了大范围局部与整体的对称,是由简单公式通过迭代生成的复杂图形,分形用其独特的手段解决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次,分形图形体现了许多如平衡、和谐、对称与对比等传统美学的标准,但更多的是超越这些传统标准的新的展现。它“是一种动态平衡,一种画面各个部分在变化过程中相互制约的平衡;分形图形的和谐是一种数学上的和谐,每一个形状的变化,每一块颜色的过渡都是一种自然的流动,毫无生硬之感;而最特别的是分对称,它既不是左右对称也不是上下对称,而是画面的局部与更大范围的局部的对称或者说是局部与整体的对称。它表现出一种纯真的追求野性的美感,一种未开化的,未驯养过的自然情趣。”图1与图2分别为分形图形。

4 应用分形技术进行陶瓷纹样创新设计

4.1分形图形风格与陶瓷造型风格的统一

造型决定陶瓷器物的基本形态,而装饰则加强整体的形式美感。分形图形表现出的韵律感、梦幻感和纯真的野性之美如果用于装饰传统陶瓷造型则显得矛盾不谐调,反之将它与设计前卫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陶瓷造型结合就会显得相得益彰。

4.2图形的偶然性、丰富性与陶瓷装饰色彩的可控性相结合

分形图形具有偶然性的特征。分形艺术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性,较小的扰动都将导致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设计之前并不完全知道将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因此分形图形有时呈现一定的偶然性。应用分形软件创作分形图形的过程又可以不断地激发想象,可以在运算结果中调出能表达自己思想的形象,漂亮的分形图形就是通过不断地调试而产生的。这也说明分形可以产生出人们所意想不到的结果来。正如中国画法中的泼墨就是即兴的、浑然天成的,分形图形就能达到这种效果。如图3就是通过分形软件所调试出来的分形图形。

同时,分形图形又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在分形图形中蕴含着无穷的自相似性嵌套结构,一张分形图在无限度的放大过程中总是可以发现分形图的不同局部有不同的意味,但又统一在同一个装饰风格中。在陶瓷艺术设计中,有时存在为同一个陶瓷造型设计不同的装饰纹样的的情况。在这样的作品中,装饰纹样作为表现的主体元素既互相区别,又统一在一个主题下。此时,一般的方法就是用一种陶瓷装饰纹样通过变形等手段衍生出变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分形图形的天然优势在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中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色彩是装饰的内容之一。分形技术对于色彩的可控性也是它参与陶瓷装饰纹样设计的另一大优势。因此,将偶然得到的丰富图形结合变幻的色彩运用在陶瓷装饰纹样上,是分形技术应用于陶瓷装饰纹样设计的重要方式。

4.3陶瓷装饰纹样分形设计软件的使用

分形图形的复杂性来自于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进行反复的迭代。目前生成分形图形的方法有很多,如L一SystemS算法(简称LS算法)、IFS函数迭代系统、复动力系统分形集等常用方法。但使用这些方法需要较扎实的数学功底与一定的编程技巧,然而对广大艺术工作者来说(不排除少数精通者),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使了解其基本算法,也不能熟练应用。这就造成了设计师使用编程等方法创作适用的分形艺术图形十分困难的局面。

笔者在做理论研究的同时,通过vc++同样开发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分形陶瓷装饰纹样生成软件。它可以满足一般设计师进行陶瓷装饰纹样的设计,而且也可以用于教学与设计实践。同样,现在国内外也出现了很多功能非常强大的分形软件。如FracInt、Iteration MFC、Application和Fractel Designer 2.0等,这样就弥补了设计师在编程、数学方面的缺陷,使他们的艺术才能得以展示。

5 分形艺术应用在陶瓷装饰纹样上存在的局限

5.1观念上存在的局限

由于在分形理论初创时期,学术界对分形图形的美的感受与分析源自于数形表现。基于当时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分形图形只能由少数精通数学及编程的专业学者生成。这就造成分形艺术图形的产生及其应用不可避免地将多数的艺术设计工作尤其是陶瓷装饰纹样的设计排除在外,这一现象到现在也同样存在。就像许多做陶瓷装饰纹样的设计者就认为分形艺术只是属于数学公式派,并认为创作者都要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如矩阵变换、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的知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种理论能否被社会接受,关键在于它对社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分形理论在陶瓷装饰纹样中的应用使人们对陶瓷装饰纹样创作的认识更深一步,对整个陶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2创新设计应用不足

现有的对陶瓷装饰纹样分形艺术图形的应用往往局限于直接应用常见的分形图形对陶瓷艺术品进行整体贴图,使得分形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变为“分形艺术贴图”。如将分形图形应用于陶瓷装饰纹样设计中的做法是,选择不同的分形图形与不同的陶瓷造型进行直接的拼贴组合,将生成的分形图形应用三维软件直接拼贴于器物之上,而很少考虑一些基本的纹样构成法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形艺术在陶瓷设计中的可行性,但创作方式单一的弊端显而易见。分形艺术在陶瓷装饰纹样中的应用在发展初期作为一种应用探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分形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作为方法论的分形理论在陶瓷装饰纹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就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直接附加,而是与其它学科研究一样,要求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与创作。

参考文献

[1] H.Tamrua,S.Mori and Yamawaki.Texture feature corresponding to

visual perception,IEEE trans,onSMC,vol.SMC-8,No.6,Jane1978,pp4

60-473.

[2] 谢和平.分形一岩石力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 胡瑞安,胡纪阳,徐树公.分形的计算机图象及其应用[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4] 刘代俊.分形理论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

[5] 徐龙军,刘成伦.突出区一煤分形结构与性质[M].重庆:重庆大学

出版社,2004.

[6] 曾文曲,王向阳.分形理论与分形的计算机模拟[M].沈阳:东北大

学出版社,1993.

[7] Mark Finlay et al.用C十十设计二维、三维分形图形程序[M]. 科

学出版社龙门书局, 1995.

[8] 李水根.分形[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胡瑞安,徐树公.分形的计算机图案及其应用[M]. 中国铁道出版

社,1995.

[10] 余翔林.科学的未来[M].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徐艳丽 张悦

上一篇:商代音乐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乡镇电力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