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论文

2022-04-26

摘要:音乐欣赏,要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为核心,利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理解,并从中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语言,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能力,完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正确、高雅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论文 篇1:

“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之我见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人为学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担负着实施美育的任务。音乐欣赏并非“听之任之”,“听什么”、“如何听”直接关系到課堂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当代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几年来,在音乐欣赏教学里,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构建课堂民主气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人们一直在呼吁并力图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信任的课堂氛围,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生生合作探究的情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良好欣赏的习惯

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应注意培养,而且要创造一个安静的听音乐的环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听”的习惯是需要老师耐心,逐渐的培养的,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不安静时,就应注意培养这个习惯养成的问题了,否则,学生的听的习惯就会出现恶性循环,也就没有所谓的“欣赏”音乐了。而使学生能认真听,热爱和理解音乐的根本条件之一,是使他们熟悉音乐,学会掌握音乐的分句结构和旋律,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欣赏时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分辨音乐的分句,并且逐渐理解每个作品都是一系列分句组成。有的是重复出现的句子,有的是新的乐句,有的是变化的句子,用这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逐渐形成对音乐曲式的直接感觉,来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力。总之,在欣赏中,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调整和设计,如启发他们对节奏的反应,鼓励他们听音乐时用身体的一些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启发他们从音质、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的联想、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的欣赏音乐,从而养成积极参与的习惯。

三、欣赏教学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烦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欣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四、彰显学生个性,完善主体生命

教育的本质回归意味着尊重与发展个性生命,在激励求异的原则下,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气氛是宽松而民主的,学生敢各抒己见,标新立异,有充分的心理空间和自我意识,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此引导后的效果如下:学生们有用彩色的画笔绘出抽象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或具体形象的实物实景来表达的;也有用朴实或华丽的文字语言——诗歌、散文的形式来表达的;还有跃跃欲试想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展现的……在不脱离音乐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

五、赏识教育,激发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如:以掌声和“真棒”、“高见”、“见解独特”等简短而真诚的表扬,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另一方面,用延迟评价的办法,给学生一个再认识、再理解、再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忽略“结论”重视“过程”。因为对学生做出过早、过急的评价,都会抑制思维、禁锢想象、扼杀创造。对每一问题的研究、每首歌曲的欣赏,我都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发表见解、提出设想,即使是思维偏差、观点歧义甚至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也要给予鼓励、谅解,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宽容的态度处之,使其获得探究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这既符合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又能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自主探究、尝试创新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用激趣求异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自主探究感悟音乐的内涵;在活动中激发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在创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学习音乐的更大兴趣和自我创造的强烈欲望。于是,兴趣——探究——创新——成功形成永不枯竭、永葆激情的良性循环。

六、精选流行音乐,将欣赏进行到底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火爆得让我们不得不感慨音乐真是一个构建人类情感的桥梁,人们对其的迷恋程度大大超过预期想象。学生嘴里议论的是歌星,唱的是流行音乐。想起音乐课堂上学生们无精打采地“欣赏”着乐曲,还有他们强烈的“抗议”:“老师这首乐曲不好听,让我们听听流行歌曲吧!”

后来我在每节课后安排了“流行音乐十分钟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后,聆听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让他们说一说这些明星的成长之路,了解他们艰辛的成长之路。慢慢地学生们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教育。

实践证明,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走出对音乐的漠然,走入轻松、融洽、充满生机的音乐课堂,让每一颗心灵都主动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让每一种情怀都在跳动的音符中自由放飞。

作者:王姗姗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论文 篇2:

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摘 要:音乐欣赏,要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为核心,利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理解,并从中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语言,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能力,完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正确、高雅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方法探析

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专门的音乐艺术人才,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遵循音乐教育“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原则,都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了音乐欣赏课程,旨在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但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不了解专门的音乐知识,因此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程,引导学生从感官的欣赏逐步上升到感情和理智的欣赏,是关系我国大学生教育培养质量的一个大问题。

一、坚持循序渐进,夯实学生音乐欣赏的基础

非音乐专业学生具有如下特点:音乐知识缺乏但普遍热爱音乐艺术,感性体验经常但普遍缺乏对音乐的理性欣赏,音乐体验活动经常但普遍缺乏系统训练。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音乐教育中必须对他们实施“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上,既要照顾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作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进而达到情感共鸣,也要考虑音乐教育的系统性,注重内容的包容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选择乐曲,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

2.引导方法

在引导方法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著名音乐家黄自先生曾说过:“音乐欣赏的过程,是由感知外部音响到开展想象联想,再到情感共鸣,再到理解认识的一个复杂心理反应过程。”这说明,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音乐欣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由低级的直接感官欣赏,展开相关联想,再由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智欣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正确实施,同时也符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心理反应过程。

3.教学进度

在教学进度上,要着眼打牢基础,循序渐进。要从学生的基础乐理知识入手,逐步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和手段,打牢学生理性认识音乐的知识基础。

二、坚持多措并举,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成功事业成就人生的源头活水。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效果更胜于教师的督导和简单说教。音乐欣赏也可以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演唱、演奏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

这种教学方法是将主题相同、但表演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欣赏讲学。比如,以独唱为主的音乐欣赏,我们可以将“独唱”和“分声部唱”,“男声”和“女声”等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分开再组合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作品特点,从中体会和理解音乐家的音乐表现手段,达到拓宽学生音乐视野的目的。再如,关于中国民间山歌,不同类型有不同特点,黄土高原地区的山歌高亢粗犷,北方草原地区的山歌辽阔舒展,江南地区的山歌流畅秀丽。以演唱、演奏为基本载体的音乐欣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以曲式、体裁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

这种教学方法是将同一曲式结构或者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比如,以“一段体”“两段体”为中心,或者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掌握曲式结构和体裁形式等有关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形式美。

三、坚持结合渗透,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课堂音乐教学与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必须有机结合。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最好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必修课侧重综合性,应当将音乐基础知识、乐感训练、音乐表现手段及实际应用融为一体,以此作为突破口,为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奠定基础。音乐选修课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即适合自己又贴近社会的多种选择,诸如声乐、合唱、乐器、指挥等培养和提高个人技能的课程;各类音乐作品欣赏课程;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等跨学科课程。课外音乐教育活动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持之以恒,建立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使音乐素质教育成为覆盖整个大学校园的开发性的系统工程。课外音乐教育活动,要着眼群众性的音乐普及,不断丰富载体,拓展途径。

1.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比赛活动

普通高等学校至少应该每年组织一次具有普遍群众性、广泛参与性的歌咏活动,演唱应主要以合唱、重唱为主,使学生在准备与参与比赛阶段进一步加强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音乐表现形式的认同感。

2.开展音乐艺术沙龙活动

可以使音乐专业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相结合或者音乐教师与非音乐专业学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专业人员为主导,以非专业学生为主体,每月开展著名乐曲鉴赏、音乐作品创作、音乐理论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非音乐专业学生在各种主题音乐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3.组建音乐社团

高校应充分按照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兴趣爱好,组织如器乐队、合唱队、创作队等音乐兴趣小组,以音乐文化骨干带动,以经常性的教学演出为基本形式,抓两头促中间,整体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开展音乐节或综艺文艺汇演

音乐节与大型综艺文艺汇演是大型的校际音乐活动,宗旨是“普及音乐文化”,而不是培养个别天才。高校可以结合“五四”、“国庆”等纪念日,以调动每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主,开展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影响面积大的综艺文艺活动,使学生在各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的良好氛围中陶冶情操、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5.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工程

引进高雅艺术,既是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综合修养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高校应每学期有计划地引进至少一台高水平的演出,比如邀请著名的交响乐团、民族歌舞团到高校交流演出,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热爱音乐艺术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音乐欣赏知识的普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以非音乐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必将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于伟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美育园地,2007(5).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5.

[3]徐枫,张国廷.音乐欣赏.大象出版社,2007-08.

(作者单位 湖南省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作者:曾甜

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论文 篇3: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

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音乐课程的具体开展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要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關键词:小学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在音乐课程中,如果教师想提高学生的鉴赏技能,他们不仅必须着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必须扩大学生的视野,以便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的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听音乐可以帮助减轻人们的压力和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因此,音乐教育应侧重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技能。

一、调动学生想象,激发学生鉴赏兴趣

小学生对新事物更感兴趣,并且想象力也很丰富。因此,在小学阶段下的音乐课上,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小学阶段下的音乐课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音乐,使学生可以听音乐,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并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音乐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结合,把握学生的兴趣感,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树立音乐艺术鉴赏观念。音乐对人们来说很有价值,可以带给学生想象力的升华。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鉴赏态度欣赏音乐,净化心灵,使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

例如,当老师引导学生欣赏《水上音乐》时,首先可以将音乐相关的知识自己的作用。您可以进行陈述,例如音乐创作的背景,演奏内容和表达方式,并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音乐想像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想象下面的音乐场景。在一座座船舶在夜间的伦敦泰晤士河上航行,河边灯火辉煌。此时,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兴趣,而且可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所代表的自然风光,从而引起情感共鸣。

二、引导学生实践,推动学生实际体验

小学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您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欣赏内容,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掌握,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旋律的主题。在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唱歌,以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有效性和质量。但是,大多数小学音乐老师仍然使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被动地接受老师描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且无法调动学生对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其发展。这时,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奥芬巴赫的《船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鉴赏音乐,从而使他们受到音乐的影响,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且可以逐渐发展对学习音乐的热情。老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老师弹钢琴所表达的旋律进行歌唱,学生会感受到节奏的魅力,并促使他们欣赏音乐。唱歌可以通过加深学生对音乐含义的理解和掌握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直观呈现歌曲,完善学生思维能力

大多数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相对欠缺的。他们主要使用具体思维模式来理解事物。从图像中的具体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有逐渐的变化,但是这些逻辑思维大多是不相容的。知识与直接理解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注重使用画笔直观地表达情感。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执行实际学习任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春》这一节课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心中所想象的歌曲场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以及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绘画示范,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即兴绘画以及绘制自己理想的春天风景。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想提高学生的鉴赏技能,他们不仅必须着重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必须扩大学生的视野,以便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萍. 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北方音乐,2018,38(23):210+212.

[2] 王丽樱. 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初探[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47-48.

作者:方正丽

上一篇:提高自尊改善人际关系论文下一篇: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