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人们不仅喜爱观看国内电影,也逐渐将视野扩展到国外电影。国外电影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电影在我国的市场和观众的反应。因而电影翻译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 篇1: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摘要: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能及时有效地吸引广大观众。而对文化意象作恰如其分的修润,能使译文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于观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若采用直译手法,会使观众难以认同。

关键词: 电影翻译 文化意象 重构 修润 转换

随着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电影不仅让中国观众领略、了解到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给人带来的无穷魅力。许多优秀影片的精彩对白已成为中国观众争相传诵的佳句。如《乱世佳人》中的“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电影作为大众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同时也对电影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

一、语言与文化意象

语言(Language)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在有声电影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声画同步的视听艺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地模拟现实,创造出酷似“真实”的艺术时空。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简爱》、《王子复仇记》等优秀译制片中那颇具异国风情的语言,逼真、随意,充满了生活气息。因而这些精彩的对白、片段令人百听不厌,留给观众余韵不尽的美的享受。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物象(Physical Image)与寓意(Connotation)是意象(Image)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象是信息意义的载体,是形成意象的客观事实;寓意是物象在一定语言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意义。意象的功能即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以具体来表现抽象,以已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用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昆虫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人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又如:英语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意为“骆驼负载过重时,再加上一根稻草也会把它压死”。谚语中意象词语“the last straw”(最后一根稻草),生动形象地寓意为“某事或某物使人到了忍无可忍的极点”。

二、重构文化意象

一些国外优秀的影片必须通过翻译才能为中国观众所接受,所以才有译制片的出现。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区别于其它翻译,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著名翻译家Nida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义都直接或是间接地反映一个相应的文化,词语意义最终也只能在其相应的文化中找到。”

汉语是象形文字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分属两大不同的语系。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间进行成功切换,也是对电影翻译工作的挑战。80年代初英国电影“Red Shoes”播放时被译成“红舞鞋”,讲述了英国一名芭蕾舞女演员面对爱情与事业而不能做出正确抉择,最终走向断崖的凄婉故事。尽管“红舞鞋”正确无误地译出了英文原意,也紧扣剧情,但平铺直叙,没有深意。观众如果光看片名,确实难以激起任何联想的波澜。80年代后期,“Red Shoes”曾被译成“红菱艳”,译者把那双纤巧的红舞鞋比作了中国观众皆知的红菱。它寓意红菱出淤泥而不染,特别是那两只弯弯的红菱角,犹如中国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虽然小巧,但凝聚了多少女子的血泪,有的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红菱艳”隐含舞女艳丽却薄命的意思。译者把这一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红菱”注入其翻译中,从而成功地重构了一幅为广大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崭新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建造滑铁卢桥是用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这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了一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女。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在中国也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蓝桥相会”等。译者把“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记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三、文化意象的修润

由于中外观众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电影翻译应尽可能地帮助观众去理解那些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习俗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电影翻译中如果对某些特定文化意象不作任何修润(Modification of Cultural Image)处理,就事论事地直译,会造成文化意象的缺损,文化涵义支离破碎。英国电影《魂断蓝桥》一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Announceer’s Voice:At 11:15 this morning,the Prime Ministe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 Downing Street,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不知其所云。“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被观众理解,这里适合进行增补修润,如: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其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这一典型的地域文化地名的全部文化内涵。修润增强了语言文字在语境中的透明度,增强了文化意象在观众认识理解中的清晰度。

四、文化意象的转换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会给它“刷上不同的颜色”。所以,文化意象的错位(Nonequivalence of Culture Image)会具体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文化意象上的差异。换言之,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ar,to introduce his siste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完全相反的。在英语中,“dragon”是“魔鬼”的意思。提到它,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显然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不适合。因为当中国观众听到“龙骑兵”一词,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但依莎贝拉的回答却又使观众迷惑了: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家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因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头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张可怕的绿眉毛、红胡子嘴脸。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电影翻译中许多英语词语若直接硬译,会令中国观众无法接受和认同。此外,电影翻译文本受电影画面切换时间的限制,不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在一些晦涩难懂之处作些注释,所以对白译文一定要让观众一听、一看即能明了。译者应从观众领略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意象来进行电影翻译。

作者:望 丽

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 篇2: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

摘要: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人们不仅喜爱观看国内电影,也逐渐将视野扩展到国外电影。国外电影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电影在我国的市场和观众的反应。因而电影翻译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为主题研究,探讨电影翻译中应遵循的文化意象异化原则,既要保持电影所在国的文化原貌,又要符合翻译国观众的接受程度,希望对电影翻译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影翻译 文化意象 要求 异化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人们的物质生活已基本无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的享受,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在随之改变,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们不仅需要物质保障,也需要精神的寄托来调节自我。电影近年来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放松自我的一个常选项。最近几年,电影业突飞猛进,这与国家的扶持密切相关,也与观众的生活观念的改变密切联系。电影业作为娱乐业的一个重要支柱,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号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指引与投入,使得电影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生活不是只剩下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电影成为了人们消遣娱乐的首要选择。这些都促进了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国内电影,国外电影也越来越受追捧。电影看得多了,自然在观众的心中有了一个对比与评价的标准。特别是对于国外电影,翻译得如何直接会影响到影片的效果和观众的反应。

1 语言与文化意象

何为语言?语言是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在现代社会,语言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语言人们将生存困难。语言还是文化的载体,起着传播文化的桥梁作用。通过语言,一方面可以反映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了解不同国家的状况,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吸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各自有其特色,语言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与电影的联系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无声电影时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白电影。电影里面有画面,但没有声音,观众主要是通过演员的动作、表情来理解影片,并不是那时候没有语言,只是当时是电影的起步阶段,电影还在摸索之中,技术也不算发达,还没有掌握将语言翻译表现出来的技术。不过在那时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大家有电影可看。将翻译融入电影,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是电影业的一次进步。

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存在文化意象问题,那么何为文化意象呢?文化意象是指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是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以是成语、谚语或者典故,也可以是一个数字,一般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在同一文化地域的人们中,只要一提到某个物象,人们彼此间就会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不过,即便是相同的客观物象,其含义也不一定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同一物象会被寄托以不同的主观情思,因此,只有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理解的才会是一个意思,其沟通才是同一平面上的。文化意象是“象”与“意”的结合,即物象与寓意。物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寓意的存在形式与载体,而寓意则是物象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引申含义。

2 电影翻译的要求

电影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是传递不同国家文化信息的途径。电影翻译的好与不好,对电影的发展影响很大,也会影响到观众的接受效果。要将电影翻译好,就必须了解电影翻译的要求。

2.1 电影翻译要简单明了

电影翻译与文学翻译有相似之处,均是将他国的东西翻译给本国人们。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文学翻译的文字可以深奥、细腻一点,但电影翻译却要求简明扼要。因为文学翻译是以纸为载体,语言略微深奥一点,长一点,读者可以慢慢品位,细细思考,反复品读,直至心领神会,文字的东西不会消失。而电影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屏幕上一次显示的时间有限,通常为几秒钟,而且屏幕上一次的字数也是有限定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要让观众明白电影中演员表达的含义,就必须要翻译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2.2 电影翻译要通俗易懂

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这是它与音乐剧、歌舞剧的最大不同。音乐剧、歌舞剧是针对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特定的爱好的人,不是所有人或者说一般人选择的消遣方式,不具有大众化。而电影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的对象或者说观众是普通民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观看者。而且电影的宣传与发展也有赖于民众的支持,因此国外电影如何吸引普通民众的支持,就要看电影翻译得是否符合国内大多数民众的认知水平了。所以,电影翻译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兼顾到普通观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做到通熟易懂。

2.3 电影翻译要与电影的声音、画面良好对接

电影翻译不是单纯的翻译,而是要注意与电影声音、画面的配合。这也是电影翻译与文学翻译的一大不同点。文学翻译作品,人们只看文字即可,而电影作品具有视听效应,同时调动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有时我们看到电影中演员的话已经说完了,而文字还没出来,或者文字先于演员、画面出现,会感觉有点别扭,对电影的理解也有点吃力,这就是没有翻译好的一个表现,会影响电影的效果。好的电影翻译需要文字、画面与声音同步。笔者这里要求电影翻译与电影的声音与画面的良好对接而不是无缝对接,是因为这三者的配合有一定难度,配合得好,电影就更能贴近生活,更好得表达其中的寓意,会受到观众的好评,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反之,则会无法实现电影预期的效果。追求无缝对接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电影翻译做得越来越好,但目前阶段,要求电影翻译与电影的声音、画面良好对接才是切合实际的。

3 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

了解电影翻译的要求是做好电影翻译的基础,电影翻译还需要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由于翻译是将一国的文化转化为另一个国家人们可以理解的文化,因此翻译中必然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和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所以,在翻译时如何处理被翻译国家文本中特有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表现为两种原则。一是归化原则,二是异化原则。所谓归化原则,是指以翻译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为归宿,翻译的目的是使翻译国家的观众能够理解,能够适应翻译国家普通民众的认知水平。所谓异化原则,则刚好与归化原则相反,是指以被翻译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为归宿,也就是尽量保留源语中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在译文中突显出源语的“异国情调”。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异化原则。

3.1 保留文化意象,还原异国风貌

施莱尔马赫把“异化”解释为尽可能不去打扰原作,让讀者向原作靠拢,使原作中的“异质成分”得以保存,实现文化传真的目的。异化强调的是尊崇原作。在电影翻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留原影片有关文化意象的物象和寓意,让影片所在国家的文化尽可能真实地传递给他国观众,使翻译国观众能够最真实地了解影片所在国家的风土文化,异国风情,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3.2 增补文化意象,补充电影内容

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差异。我们主张保留电影所在国家的风土人情的原味,但由于文化差异,有些事物在不同的国家不一定都有,即使相同的事物在不同国家也可能意义不同,因此,要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原影片,需要在保留电影所在国家文化意象的同时,对该文化意象进行一定的补充,使得翻译国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譬如,原电影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名称、地点名称,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隐含在这些名称背后的文化意象信息补充出来,以避免出现翻译国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知所云的尴尬场面。

3.3 完善文化意象,丰富电影内容

喜欢看英国电影的人们会发现一个问题,英国电影习惯用影片中主人翁的名字或者事故发生的地点名称,又或者是出现较多的事物名称来作为影片的名字,如果这些名字或者名称是翻译国观众所熟悉的,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翻译国观众所不熟悉的,那么将其直译成翻译国语言就可能出现翻译国观众不能理解的现象。所以,在翻译这类电影时,常常需要根据影片的故事情节、主人翁的人物特点或者影片的风格等对简单的名称进行文化意象信息的丰满和完善,以更好地传达和概括影片的主要信息,使得翻译国观众能够从影片名中对该影片基本内容有一定了解,以便更好地选择观看的影片。例如,电影《seven》,我们如果仅仅单纯的看这个单词,知道它的含义是数字七的意思,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想法,根据这个数字无法理解影片要表达的内容,甚至连影片属于什么类型都无从所知,其实电影用seven来命名是因为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七”,如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结局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等,影片讲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逐条实施杀人阴谋的故事。但是,根据中国人的理解将其直译为“七”,有点不能表达电影的主题,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其译为《七宗罪》,便很好地填补了西方电影文化意象与中国观众理解之间的缺口。所以,在类似的电影翻译上,也应像《七宗罪》这部影片一样,完善原电影的文化意象,充实和丰富电影的主题内涵,以便在保留电影原文化意象的同时,让观众更好地接受。

4 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注定为读者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电影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应该以观众作为目标,以观众的吸收、接纳、评判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国电影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保持电影所在国家的风土原貌,也要兼顾翻译国观众的认知水平和风俗习惯,两者的协调才能促进外国电影在国内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翻译电影时要了解电影翻译的要求,遵循电影翻译的文化意象异化处理原则。这样,既可以使国内观众在电影中了解异国风情,增长见识,更多地将看电影当作一种享受,消遣娱乐的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内电影的水平,使国内电影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gene A. Nida. Culture &Translation Research [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64.

[2]望丽.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文化艺术研究,2008,(32).

[3]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4).

[4]张瑞.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

[5]黄慧.外文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电影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宁晓洁(1978-),女,云南楚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呈贡 650500

作者:宁晓洁

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 篇3:

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探索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科学。”[1]人类社会信息的交流,实质上就是信源操纵可选的符号系统,实现对信宿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信源得到了传播,从而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就电影传播而言,如果受众是异国文化和语言背景,要实现有效传播,就必须借助翻译,翻译是实现有效传播的桥梁。电影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有别于一般信息的传播,电影翻译传播的信息是跨语言、跨文化的。

一、 传播学视角下电影翻译的特征及文化意象

从传播学视角来看,电影翻译的传播过程需要两次编码,第一次编码是原始信息转化为适合一般受众的加工信息,第二次编码是跨文化、跨语言的编码,即在前一次编码的基础上,将信息转化为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可以接受的信息。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各国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频繁。中外电影的传播,即是中外思想、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和交流。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在地球村的时代,已经跨越了国界,但要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受众中有效传播,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在一般的文本翻译和现场口译中,翻译的核心任务就是将源语译成目的语。诚然,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为了实现跨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将源语译成目的语,但这只是电影翻译的基本任务,关键的任务则是文化意象的处理。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体现了创作团队的主体意识,同时经由相关部门的审查、电影批评与评论者的学术洗礼以及受众的观影回馈,共同楔入了所在群体的社会心理,从而体现了该群体的文化意象。[2]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3]作为一种符号,文化意象包括互相依存的能指和所指两方面。文化意象的能指是物象,即信息意义之载体,所指是寓意,即作为载体的物象所传达的信息意义。文化意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飞禽、走兽、成语等。语言是文化意象的表现方式之一。例如,“龙”是中国人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物象是“龙”这个传说中的动物,其寓意是“吉祥”“成功”“高贵”等。“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已经渗入到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中国语言中有很多包含“龙”的成语,是中国龙文化的反映,如:卧虎藏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文化里,“龙”是邪恶的化身,体现在英語中,如She’s a bit a dragon around place,指“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存在不同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还具有“语境依赖性”。[4]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意象。跨文化跨语言的电影传播,涉及到文化意象的处理。文化意象的处理,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前所言,文化意象表现为植物、飞禽、成语。作为已经成型的电影,其中的植物、飞禽、走兽等非语言文化意象不可能重新塑造,也没有重新塑造的理由。为了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我们唯有通过翻译处理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电影中语言反映的文化意象处理有三种策略:顺应、转换、增补。

二、 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中文化意象的顺应传播

电影《卧虎藏龙》,其片名直截了当,点出了“龙”这一文化意象。该影片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卧虎藏龙”一词来自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其英文译名是“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该译名采取直译的方式,将中国“龙”的文化意象直接输向世界,这种处理策略适应了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作为一部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能在西方世界取得巨大成功,与其文化意象的处理有莫大的关系。

该部影片有两对主角及两条线索。一对主角是李慕白和于秀莲,二人之间存在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对白是西方知识分子推崇的“莎士比亚式”,让人觉得浪漫、高贵。另一对主角是罗小虎和玉娇龙,二人敢爱敢恨,敢打敢杀,与前一对主角构成鲜明对比,虽然不受西方知识分子待见,但是深得美国普通观众之心。影片片名“卧虎藏龙”中的“虎”和“龙”有多重喻义,“虎”暗指“罗小虎”,“龙”暗指“玉娇龙”,但“虎”和“龙”的深层含义是其体现出的文化符号意义,即“吉祥”“成功”“高贵”, “卧虎藏龙”即指深藏不露的成功、尊贵的人才。而在西方世界,“龙”的文化意象大相径庭,指口中喷火的邪恶怪物。

译者将“卧虎藏龙”直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没有迎合西方的文化意象,而是直接体现中国的文化意象,与影片的内容和思想溶为一体,用恰当的方式将中国元素展示出来,让西方人获得共鸣,因而接受并理解了影片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这是在翻译中通过顺应源文化意象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三、 西方电影《魂断蓝桥》中文化意象的转换传播

《魂断蓝桥》是一部久负盛名的英文电影,其片名是“Waterloo 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其在英语世界中的文化意象是“失败”,因为该地是拿破仑战败的地方。该电影讲述的故事当然不是“滑铁卢桥”这个文化意象的“物象”本身,而是其体现的寓意“失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官与女演员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军官罗伊与女演员玛拉在一次休假中偶遇,接下来是传统的老套情节,一见钟情,私订终生,奔赴婚姻……但传统情节在此嘎然而止。婚礼前夕,罗伊接到火速奔赴前线的命令,被迫撇下爱人玛拉赶往战场。时光荏苒,玛拉没有收到罗伊的任何消息,以为其战死沙场,后因生活所迫,强忍悲痛沦落风尘。造化弄人,玛拉意外与战争结束归来的罗伊相遇,但玛拉身处风月场,自感形秽,虽然仍然深爱着罗伊,但觉得两人之间已然出现身份的巨大鸿沟,爱情无法继续,她悔恨、伤心之余,回到两人最初邂逅的“Waterloo Bridge”,怀着对爱人罗伊的眷恋而自杀。

英语电影“Waterloo Bridge”译为汉语并没有取其直译“滑铁卢桥”,因为中国普通观众,如果不懂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就不知道“滑铁卢桥”的文化意象是“失败”,所以“滑铁卢桥”这一译名寡然无味,甚至有可能让中国观众和“卢沟桥”联系起来,产生和影片内容完全无关的联想,无法得到审美享受。因此,为了顺应中国观众的思想和文化,实现该电影的有效跨文化传播和交流,译者对“Waterloo Bridge”体现的文化意象采取了转换策略,翻译为“魂断蓝桥”。该翻译既保留了西方文化意象“滑铁卢桥”中的“桥”,又顺应了中国文化意象“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的“桥”。“桥”在中国传统爱情神话故事中占据重要地位,和江南水乡密不可分,是悲剧喜剧都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除了鹊桥相会,还有西湖断桥,陕西蓝桥等。陕西蓝桥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爱情故事。因此,《魂断蓝桥》这一译名成功地对西方的文化意象实现了中国文化意象的转换。

除了片名文化意象的处理,电影台词体现的文化意象也需要根据传播规律采取恰当的转换方式。比如,“Waterloo Bridge”中Kitty有一句台词:Oh, take no notice. The old dragon made her write that. 可见,在电影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中,对文化意象进行翻译转换是实现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 电影中文化意象的增补或完善

除了顺应和转换处理,文化意象在电影跨文化传播中还可以采用增补或完善策略。不同民族文化意象存在差异,如果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可能使人费解,在不适用顺应和转换策略的情况下,就需要增补或完善相关信息,让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变得明朗,从而实现电影的有效传播。

如,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的文化意象是英国首相府邸,在英国人尽皆知,但一般的中国观众并不了解这一文化意象,只是把它当成普通的一条街。在电影“Waterloo Bridge”中,就有包含这一英国文化意象的旁白:At 11:15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r, 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 announced that Great 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对不熟悉英国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听到电影中的这句话,他们只是觉得英国首相在一条普通的街道上发表演说,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文化意象,因而体会不到英国首相演讲的象征意义。该台词在跨文化、跨语言传播中,就需要对文化意象加以增补或完善,所以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不能简单按字面直译为“唐宁街10号”,而应增补注解“英国首相府邸”,即译为“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邸”,唯有如此,中国观众在观影时,通过字幕翻译,才能认识到Numbeer. Ten. Downing. Street的文化意象。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西方人对圣经故事都耳熟能详,在英美电影台词中,有不少台词来自于圣经故事。大部分中国观众不熟悉圣经故事,因而对有关的文化意象视而不见,造成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如,1934年美国首映的喜剧电影《一夜风流》中主人公Perter Warne有这样一段台词:Prying eyes annoy me Behold the walls of Jerichho! Err, maybe not as thick as the ones that Joshua blew down with his trumpet. I just show you my heart’s? in the right place, I’ll give you my best pair of pajamas. Do you mind joining the Israelites?台词中有三个词来自《圣经》故事,即“the walls of Jerichho”“Joshua”和“the Israelites”, 表面看来,它们只是普通的专有名词,指地或人,但实质上带有强烈的文化意象。它们都来自于约书亚(Joshua)的故事:The walls of Jericho had fallen flat! The soldiers of Israel did immediately what Joshua had instructed. With swords flashing, they ran straight into the city and destroyed everything. 可见,“the walls of Jerichho”(耶利哥城墙)、“Joshua”(约书亚)和“the Israelites”(以色列人)在本段台词中同时出现,已不复是普通的专有名词,而是存在和《约书亚的故事》有关的特定文化意象。因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忠实翻译,不懂该圣经故事的观众就会觉得莫名其妙,故为了达成该段电影对白的有效跨文化传播,译者需要增补并完善这3个词的文化意象。这段台词翻译如下:有人偷窥我会很生气。请看这城墙,也许还没有《圣经》里以色列人的军長约书亚用号角就能吹倒的耶利哥城墙厚,却比它安全多了。你看,我没有号角,为了表示我的公正无私,我把我那套最好的睡衣交给你用吧。你不想做以色列人吗? 该台词的原作没有出现任何《圣经》的有关信息,但由于圣经文化已经沉淀到受其影响的人的思想中,故可以做到“无圣经”胜似“有圣经”,台词的字幕翻译增加了《圣经》的相关文化信息,让非圣经文化圈的观众理解了这3个词的文化意象。

结语

在娱乐文化越来越成为主导的今天,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影体现了民族的文化意象。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为了让观众理解原剧的文化意象,在片名和台词翻译中需要对文化意象进行顺应、转换和增补等操作。目前,中国仍然是文化输入大于输出。大量的西方电影传播到中国,国人对西方的文化意象日渐熟悉,而中国电影的输出还大有潜力可挖。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大有可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尤其需要借鉴经验,在片名和台词等翻译中,采取恰当策略,以输出中国的文化意象,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2]陈开举,陈伟球.文化意象、艺术镜像与自我确认[J].哲学研究,2014(7):119-125.

[3]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3):135-140.

作者:吴先泽

上一篇: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下一篇:食用菌营养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