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少数民族城市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发展中的重大转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的办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 篇1: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5] 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

[6] 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4).

作者:石宏博

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 篇2: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摘要]少数民族城市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发展中的重大转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情况,并指出了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城市化;问题;对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居住于边疆、高原、山地、草原与森林地带,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许多民族尚处于农业或前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告别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而进入城镇发展。少数民族城市化成为民族发展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事件,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鉴于少数民族在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提上了日程。近年来许多民族研究者對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一、少数民族城市化研究的内容

(一)少数民族城市化的意义和战略途径研究

1.少数民族城市化的意义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少数民族城市化对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差距、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永久指出,城市化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稳定增长的前提,是民族地区城市空间扩散与集聚效应作用产生的保证。徐和平认为,加速城市化进程,能从外部导入新的要素,加速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推动其社会现代化进程,带动经济发展。袁仲由认为,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蒋彬认为,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张鸿雁、陈俊峰认为,加快城市化既是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区域社会平衡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的重要选择。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文化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城市多元文化居民是城市建设的创造力。因此,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肯定了城市化对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少数民族城市化战略途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城市化战略途径的研究,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民族地区整体或某个具体区划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城市化的特点,或指出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指出战略途径或给出对策措施。例如刘晖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进程、动力、现状、制约条件的全面分析,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战略;邓正琦论述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所处的阶段,分析了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探讨了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在战略途径上:通过认真深入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西部少数民族城市化道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主张发展小城镇战略,比如张建英,他结合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实际,专文分析了在民族地区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城镇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其城市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有的学者强调发展大城市,他们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小城镇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极为有限,再加上西部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小城镇很难发挥扩大非农就业功能,只有发展大城市,建立大都市区、都市群和都市连绵区,才能发挥规模效益,扩大就业容量,减少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还有人认为应该发展中等城市,因为发展中等城市既可以发挥一定的聚集效应,又可以避免发展小城镇的弊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论点之间并非绝对排斥关系,只是发展的重点、对象有所不同。还有的学者综合了上述观点,提出“城市体系发展论”,他们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应以大城市为依托,积极而有重点地发展中小城市,形成一个有机的城镇网络体系。还有人提出“非均衡型区域城镇结构体系战略”,他们认为,目前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大。需要根据现实发展状况构建不同性质的城镇体系,比较发达地区可以建立高密集度、高聚集度和高度互动关系的城镇群,发展较快的城市则可以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还有人主张“市场主导型多元城镇化战略”,强调用市场化的方式,依靠各个城镇化主体的自主决策、创新和协调推进城镇化,主张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布局、产业定位、近域扩张、人口聚集的多元化,该战略以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市场选择为核心。高永久则认为,民族地区城市化应实行“一中心两重点”的战略,即以中心城市的发展为中心,以旅游城镇和边贸口岸城镇的发展为重点,完善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的中介层次,调节城市的产业结构,以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为龙头,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腾飞。

(二)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

1.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城市流动人口的产生原因、特点、类型、影响、解决措施等内容。高永久教授对沈林、金春子、周竞红、胡令明、郑信哲等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总结,可简单概括如下: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一是城乡差别大;二是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动人口的特点主要为绝对数不大,从业集中,文化素质低,居住大分散、小聚居,流动性大,流向城市形式多样化等;流动人口的类型主要有普通务工型、特色经营型、盲目流动型、迁徙城郊异地型等;流动人口的影响,既有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活等积极影响,也有增加城市管理难度、社会治安管理难度、民族关系协调工作难度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少学者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杨健吾指出,要以“为本地少数民族服务、为外来少数民族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指导思想,加大城市民族工作力度;金春子认为,政府要重视流动人口工作,把其管理服务看成大事;华彦龙认为,统战部门也应有所作为。

2.对城市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研究。随着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多民族化程度加深,城市民族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许多学者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在特点方面,学者们认为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有三个全新特点:民族间直接交往得到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复杂化、民族文化交融加强;在影响因素方面,有人指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民族意识增强问题、落实民族政策问题”是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也有人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国际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还有人以某具体城市为例,强调“单位制”对民族关系的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

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外因说”。

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上,有人主张通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措施,建立城市民族关系调整新机制;还有学者提出,要加强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关系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要将民族关系协调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密切关注少数民族人员流出地和流入地间的配合与协作,要坚持对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学者从其它方面对民族關系进行研究。这些成果对城市化环境下我国民族关系新特点、新趋势作了归纳、概括,有助于把握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对政府与司法部门协调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指导意义。

3.民族社区研究。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曾经形成了某一民族集中居住于一地的居住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区。民族社区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到民族社区的变迁、城市民族社区建设等方面。关于社区变迁的概念和内容。有学者认为,社区变迁主要指社区整体结构与各个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不断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与机制基础上运行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人口变迁、空间关系变迁、经济结构变迁、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变迁等各个方面。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对城市中回族社区的研究,有人对回族社区拆迁中回族居住格局的变化问题进行探讨,并强调回族社区城市化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回族群体的文化变迁过程,还要重视少数民族群体及个体在城市化中的作用;还有学者对西北回族穆斯林社区的地缘、社缘变迁进行研究,并指出以文化自觉的方式,实现自身结构的现代化是城市回族穆斯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还有人对网络穆斯林社区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关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有的学者强调,充分照顾人口较少的民族的利益,认真贯彻多元一体文化的政策,认真落实《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深入系统研究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生变化的规律,是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民族问题的主要对策。还有人对城市民族社区建设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民族社区应以历史形成,或自然形成为原则;应在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旗帜下,提倡团结、尊重、了解和友谊;社区服务应作为市政服务机构的一个分支,以便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居民服务,还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居民的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维持社会安定。

4.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为了贯彻实施《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切实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权益,一些民族研究者作了相应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教育问题具有“教育主体的多民族性、学习载体的多元文化传统、教育规律的特殊性”等特点,应从“政策上优惠;提高父母素养,完善家庭教育;更新观念,锐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益。还有人认为,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应通过法律途径给予保障,尤其强调完善立法的重要性。还有学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问题作了研究,并指出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民族多元和文化多样的区域特色,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含量。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遇到巨大困难

目前,一些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物因年代久远而成为危房,有的正在被拆毁。对此,当地政府也提出了保护措施,但由于能力和财力有限,使这一工作呈现出了既想要保护又没有保护好的状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某些族群的某些民俗文化正在消失。如位于渝东南的土家族的一些民俗文化正在或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土家族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打闹”习俗因劳动组合发生重大变化而逐渐消失;狩猎活动及其敬猎神的习俗因对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而消失;秀山石堤酉水一带的渔业习俗正在消失;婚俗中的“哭嫁”及其仪式正在逐渐消失;土老司及其相关习俗已经消失;“舍巴日”与年节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舍巴日”近几十年来已没再举行,酉水河一带的族年已变成以户为单位过,不再去祠堂里敬奉祖先:土家族的服饰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以上情况说明,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的确正在加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与习惯正在发生突变。

(二)社会流动带来的碰撞与冲突

城市化作为一个人口现象,是人口不断地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不可避免,不同民族之间的碰撞、冲突的机会增多。可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处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最活跃、最敏感位置上的群体,也是最具有不稳定性的群体,其问题所波及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能促进文化交流,繁荣城市经济方便市民生活等积极影响,也有增加城市管理难度、社会治安管理难度、民族关系协调工作难度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三)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城市生活的各种力量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总体来看是具有瓦解性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以本民族的现状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对比的现象,更加注重对各项合法权益的维护。城市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城市民族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只有根据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规律来做工作,才能使城市民族关系适应多元复杂的城市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趋势。有的学者认为,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保障人权的需要,应通过法律途径给予保障,尤其强调完善立法的重要性。还有学者在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问题上认为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民族多元和文化多样的区域特色,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化建设中的文化含量。

当前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小城镇建设相对分散;乡镇产业构成低;资金严重短缺;乡镇干部素质低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然阻碍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三、解决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在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针对上述某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少数民族都主动地融入主流文化,在主流文化面前,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则属于弱势文化,容易被主流文化所摒弃或涵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将逐渐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与生活习惯,既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又通过文化选择淘汰某些不适应现代文明的文化。某些传统文化也会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生存土壤而逐渐消失。对此,各级政府须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相反,对有些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我们也应有所斟酌。例如纳西族、彝族、傈僳族和独龙族等民族的支系中,盛行垛木房和木楞房,连墙体在内的整座房屋要

由上百棵树木构成,过量的砍伐森林对生态平衡危害极大,其继续存在的价值也值得商榷。

(二)认真解决社会流动所带来的文化冲突

不少学者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杨健吾指出,要以“为本地少数民族服务、为外来少数民族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指导思想,加大城市民族工作力度。民族流动人口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低、遵纪守法的意识差、组织纪律性不强等产生的不良习气,无法适应城市相对有序的生活方式,无法接收城市相关部门的管理,结果会引起一些冲突。在处理流动人口问题上应充分意识到流动人口所带来问题的多样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关系的复杂化。要解决好不同民族成员间的一般摩擦,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使各民族在频繁而直接的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认识、了解、尊重、认可,并在此前提下,构建出一种相互协调的民族关系。

(三)保障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

要在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制度。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以身份证为合法证件,让人口在乡村和小城镇间自由合理流动。鉴于民族地区农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为使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可以保留农民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自己也可以雇帮工种植,即可有偿转让承包地,使分散的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四)结合民族文化需求推进城市化进程

民族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镇的规划设计上应该注重民族特色,在建筑上亦应建一些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群,以适应少数民族的审美需求和人文需求。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区县,随着人口老龄化,为满足少数民族老年人的信仰与饮食的需求,建议设立少数民族敬老院或在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敬老院设置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食谱。除此之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这也是可能带动民族地区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还要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和干部的水平,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基础教育,让年轻的一代接受现代生活,带动整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

四、结语

城市化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个动态的過程,不仅是经济的过程,也是文化等社会性过程。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永久,城市化与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7~131。

[2]徐和平,城市化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现代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3):39~43。

[3]袁仲由,关于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4~28。

[4]蒋彬,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2):47~53。

[5]张鸿雁,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与对策创新[J].社会科学,2004(6):64~74。

[6]刘晖,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2(4):104~110。

作者:范新

经济发展城市化论文 篇3:

县域经济发展要顺应城市化大势

势比人强,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认清大势。现在的大势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彻底颠覆了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而且这个进程还在进一步加快。最近,大城市纷纷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甚至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落户,人口争夺战日趋激烈。可以预料,今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镇流向大中城市,大多数县域的人口会不断减少。

人口流失,首先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只有这些人,才能在城市的市場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一个县里的青年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找到工作,或者进城打工的青年稳定下来,就要考虑买房子,把父母家人接过来。这意味着人口流失的同时,县域的资金等经济发展资源也会流向城市。人口少了,购买力就自然下降,县域的消费市场会逐渐萎缩。人口、人才、资源流失及市场相对萎缩,这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只有认清这一大势,顺应这一大势,才能找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途。

人口减少,那么,城乡建设规划就不能盲目贪大。现在一些县的城乡建了很多房子,将来会闲置很多。县域产业发展,要紧紧盯着周边的大城市,主动融入大城市,在都市圈产业链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上项目,建产业,都要高高兴兴地当配角。人才流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可以向大城市要人才,借外脑。现在交通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周末下乡是完全可以的,短期在县里工作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为远程智力服务创造了条件。县里要与大城市的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咨询,帮助项目研发等。

在城市化背景下,要重新认识当地的资源特点,紧盯城市的产业、市场变化和需求,为城市的企业、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广汉唯一的一个丘区乡,过去是最穷的,现在山地树林成了面向城市居民发展休闲旅游的宝贵资源,很快富了起来。县域的资金流向了大城市,转变观念也可从大城市再找回来。例如,农村人口减少却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可以引进城里资本,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总之,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顺应这一大势,向城市要人才、资金、产业和市场。

作者:侯水平

上一篇:网络化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电影翻译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