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道主义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具人性化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本文从临终关怀及其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中国临终关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中国临终关怀的社工介入进行探讨,探索在社会工作视角下中国临终关怀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人道主义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人道主义研究论文 篇1:

20世纪80年代我国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研究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展了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汇集了许多学者宝贵的理论观点。本文主要是对20世纪80年代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进行梳理,对当时参与这场讨论的主要人物的观点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以后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研究

一、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的背景及序曲

“文化大革命”之后,学术界对之前侵犯人权贬低人性的残酷现象进行批判与反思,想要寻得人性和尊严的复归,并从那时起关注起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改革开放的进行,学术界也有了一个相对开放活跃的状态,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场热热闹闹的大讨论轰动了全国,一时间可谓是众说纷纭,通过这次讨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影响深远。

这次大讨论的序曲要追溯到1978年,那时朱光潜发表了《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紧接着汝信也发表了《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较早触及人性问题并最先谈及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到1979年,王若水在《关于“异化”的概念——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一文中很清晰地阐释了异化的概念,朱光潜在《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一文中表明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过人道主义并且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体现为人道主义同自然主义的统一。以上四篇文章的问世表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开始映入学者们的眼帘。

二、“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的过程及主要观点

这次大讨论真正发端于1980年8月,王若水发表了一篇名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文章,单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旗帜就非常的鲜明,直接表明了他的立场。他认为之前的一些哲学类的教科书总是不怎么提及人的价值的追求、人的异化问题、人的真正的解放,而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寻求人的解放才创立了唯物史观。他说人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归宿点。这在学术界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一时间众说纷纭。赞成王若水观点的学者主要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它本身就是人道主义或者说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部分。其中周扬非常赞成王若水的观点,他于198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的礼堂作了一份报告,题目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这篇报告的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2.要重视认识论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批判;4.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他对“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观点最明确的也是最惹争议的部分就是第四部分,他认为马克思虽然批判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但并非全盘否定了人道主义,而是发展了自己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二者是相容和相互渗透的,马克思主义是涵盖着人道主义的,这是属于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同时他也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做了分辨,认为想要真正克服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就需要用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他的这些观点轰动一时,在当时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

《有没有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人”学术讨论会部分发言摘要》这里汇集了很多学者的观点,薛德震也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做了一个根本的分辨,他肯定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曾经起到过的积极作用,并认为通过马克思对其的扬弃可以变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他觉得“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一个比较准确和科学的定义。首先,它是具有无产阶级属性的人道主义。其次,它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的根基。他还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分别是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时期的人道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时期的人道主义将会是更加彻底更高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同样在此文中,王守昌也赞成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说法,他同薛德震一样首先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做了一个根本的分辨,他较之新颖的观点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实践的人道主义,这与费尔巴哈的“理论的人道主义”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将人道主义回归了现实。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他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其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尹继佐表示人道主义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他从三个方面反驳了反对者的观点,首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可以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划清界限的;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是一贯有之的。

《略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与黄枬森同志商榷》中,曹天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融合着人道主义。他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着手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首先异化是马克思全面地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工具,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其次,人是异化理论的焦点,那么异化理论中自然不能脱离人道主义的成分;最后,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有机地变成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是融会贯通的。

第二种观点反对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认为那样会陷入抽象地谈论人道主义的误区中。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黄楠森教授并不赞同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说法,他认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合理的因素,但并不代表把合理因素汲取过来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那些合理因素被汲取过来之后就已经脱离了过去的母体就不再是人道主义而是全新的东西了。并且人道主义中总是突出个人的地位,而忽略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忽略了群体,这个人就是抽象的人,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人道主义并不合理。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理论问题》中,黄楠森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是什么,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所讲的人是脱离社会关系的人,是孤立的人,并且它的核心思想是个人主义,这种过于强调人性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是唯心的。他还分析了马克思早期和晚期的著作,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确实把自己的共产主义定义为人道主义,但是黄楠森认为那个时候的马克思,他的思想理论体系还不是很成熟的,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面世,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才真正确立,同时也摆脱了唯心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人”学术讨论会部分发言摘要》中也有不少反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声音。靳辉明支持黄楠森的观点,他认为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沾边的两种思想体系,不能够把和人有关的所有理论观点都笼统地归纳为人道主义。他不否认人道主义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讲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王锐生认为不可以把所有只要是讲“人道”的理论都认定是人道主义,这种“凡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于人的理论,就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论断是根本不成立的。要想理解“人道”这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观,而不是盲目地去运用“人道”。而且“人道”这个概念是立足于现实社会从我们所处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而来的,经济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那么“人道”也不是亘古不变的概念,那么这样的话,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对“人道”的理解也就会不同,我们不可以把“人道”作为衡量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标准。所以不能因为是对人的重视,就把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一概而论。

最终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讨论是以一篇胡乔木发表的题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讲话戛然而止。他认为人道主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的人道主义;另一方面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他肯定了前者,认为前者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了后者,认为后者是将人性的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在这篇文章中胡乔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说法,同时这篇文章也为这场大讨论做了一个总结,使这场大讨论落下帷幕。

三、结语

这场争论时至今日过去了将近40年,今天重提这场争论毫无褒贬之意,也不敢妄自评论,只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重新回顾这场争论,概括总结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文艺研究,1979,(3).

[3]汝信.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一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J],哲学研究,1978,(8).

[4]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N].人民日报,1983,(3).

[6]薛德震等.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人”学术讨论会部分发言摘要[J],国内哲学动态,1983,(6).

[7]曹天予.略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与黄枬森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3,(8).

[8]黃楠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问题[J].高教战线,1984,(1).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N].人民日报,1984,(1).

[10]薛晴.1978-1984年我国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争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谭晓影]

作者:王宣珂

我国人道主义研究论文 篇2: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摘 要: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具人性化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本文从临终关怀及其在中国的缘起与发展、中国临终关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中国临终关怀的社工介入进行探讨,探索在社会工作视角下中国临终关怀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临终关怀;社工介入;哀伤辅导

临终关怀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之一,是人类社会最具人性化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临终关怀是由社会各层面(护士、医生、社工、志愿者、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组成的机构为生命处于晚期的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照顾与支持,创造一种安宁、舒适和温暖的临终环境,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价值和质量,让他们有尊严,愉快、安详和不留任何遗憾地离开人世。经过近40年对临终关怀的探索,现代医学一般认为: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支持性和姑息性照顾的医护措施。它关注的是对临终病人照顾的姑息性(Care),而非治疗性(Cure),它不以延长临终病人寿命为宗旨,而以“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减轻临终病人的身心痛楚,同时给予病人家属心理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坦然地接受死亡事实”为目的,从而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让病人能够安详无痛苦地离开人世。目前我国社会关注研究的主要是老年人老年初期生活这个阶段的需求,面对老年人生命历程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临终阶段的关心和研究则十分欠缺。因此,在我国对临终病人进行临终关怀已经是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

一、临终关怀的内涵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人的积极与全面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人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质量;临终关怀以缓解病人其他相关生理症状、控制疼痛,以及减少病人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社工等服务人员为病人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系统性的照护,尽可能地使病人平静安详地带着尊严离开人世。与此同时,给临终者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与丧亲辅导。总而言之,临终关怀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坚强的精神支持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提供照护和支持服务的过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临终者客观看待死亡,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提高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完成最后的生命旅途,并为家属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给予安慰和关怀。简言之,临终关怀就是让患者“善终”、使家属“好生”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

(二)临终关怀的目的和意义

一方面是帮助病人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在人道主义的关怀下,享受良好的医疗消费,使他们能够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超脱于身体的痛苦,安详而无牵挂地离开人世;另一方面是为病人家属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给予安慰和关怀,帮助他们直面亲人的死亡,坦然地接受丧亲之痛和将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临终关怀不仅在生活方面有利于解决临终病人的照护问题,而且在精神层面上减轻临终病人的心理痛苦,排解临终阶段病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恐惧不安,意义更为重大。

(三)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

临终关怀实际上是运用多种形式对临终者给予生活上的照护、情感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满足和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维护。临终关怀用温情和爱,让死亡变得不再狰狞和恐怖。

1、理解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的首要内容。

2、减轻恐惧和不安是临终关怀的基本内容。

3、控制并减轻疼痛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

4、实现临终者的愿望是临终关怀的具体内容。

5、对临终家属的慰藉与关怀是临终关怀工作至关重要的内容。

二、中国临终关怀的缘起和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88年7月15日。该中心是全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首家临终关怀专业研究中心,标志着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开端。而同年10月创立的中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则拉开了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序幕。与此同时,香港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在大陆捐建了20多家慈善性质的宁养院,每年拨款2 000多万元,为关爱生命、造福人民、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4月16日,由李家熙教授发起与倡导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正式成立,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

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老年化的严峻考验,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但近年来中国对于临终关怀的探索从未停止,探索中国本土的临终关怀模式,推进中国临终关怀本土化进程。已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李义庭的PDS模式,让医院、社区和家庭相结合进行临终服务,旨在解除病人病痛。二是施榕的“施氏模式”,即“中国乡村临终照护”模式,主要是家庭照护,致力于发展中国农村的临终关怀事业,适应我国已经步入的老龄化社会。他认为21世纪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在乡村将大有发展。三是家庭、社区和专业医护人员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家庭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部或部分医疗费用,创建满意的临终环境,并对病人进行生活照护、精神抚慰及其他帮助;社区帮助安排志愿者作为临终团队成员进行筹资;由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的临终关怀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其他相关的临终关怀医护服务。尽管上述三者都力求将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作为临终关怀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仍面临着各种现实性的挑战。

三、中国临终关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死亡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伦理教育是我国社会文化教育的薄弱环节。我国民众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谈死色变,对死亡充满恐惧,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而科学的死亡观是:死亡是人类世界的自然规律,面临死亡时,应以减轻身心痛苦为目的,而非以延长生命为宗旨,实际上就是为死亡寻找心理适应,这种良好的心理适应对于临终者及其家属均有必要。大部分家属面对亲人的死亡,精神上会痛苦许久,甚至长时间影响自己的生活,不利于临终病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因此,在我国加强死亡教育和生命伦理教育很有必要。

(二)临终关怀的规范和制度不健全

我国尚未出台针对临终关怀的配套性行业标准、专门性政策以及相关规范,临终关怀医院被视为普通的一级综合医院,政策不健全,缺乏法律的支撑和界定,使得我国各临终关怀(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同时,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一些临终关怀机构还出现了收费无标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此外,临终关怀并没有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临终关怀的服务提供严重不足

我国每年需要临终关怀服务的人数高达几十万,而目前我国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还很少,缺口巨大,供需极不平衡。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增至51.6万,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4。而在这些高龄老年人当中,大多数人都已经多病缠身,需要专人照护。但目前北京市临终关怀医院和机构却屈指可数,如北京万明医院、北京松堂关怀医院等,还远满足不了这几十万老年人的需求。此外,从医护服务人员供给上,临终关怀需要全科医生和医务社会工作中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国内全科医生和医务社工却严重短缺且水平有限,这进一步制约了临终关怀服务的供给。

(四)社会资源整合力度的欠缺

在国外的临终关怀机构中,很多工作都是由社会工作者来承担的,甚至在英国的某些临终关怀机构,它的所有的照护工作和日常事务全部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来义务承担。而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我国社会工作面临起步晚、发展慢、人数少、专业化程度低等特点,很多社会工作者被迫转行,导致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有限。除社会工作者外,我国临终关怀社会志愿者也极为缺乏,现在多为临终者的家属及高校大学生,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

四、中国临终关怀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死亡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美国从1960年开始,死亡教育在大中小学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医院、社会服务机构亦均有死亡座谈会或死亡教育课程等。目前我国只有极少部分学校开展了生命伦理教育和死亡教育课程,离普及还很遥远。加强死亡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正确面对死亡,使临终病人在面对死亡时,坦然接受死亡的到来,这样既可维护病人的生命尊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又易于病人及其家属接受,帮助临终者及其家属理解死亡的不可抗拒性,正确面对死亡。同时,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教育也必须大力推广。所谓死亡教育,简单而言就是将有关死亡的知识传达给人们,让他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

(二)建立健全的临终关怀的规范和制度

我国负责老年人工作的政府部门,主要有老龄工作委员会、卫生部门和社保部门。当前我们应合理整合这些部门的职责,比如老龄委负责临终关怀的心理慰藉工作,卫生部门提供给临终关怀有效的医疗保障和支持,社保部门则为临终关怀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和保障,唯有这样才能推进临终关怀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卫生法规规定临终关怀的收治对象、临终关怀医院或机构的设置标准和硬件设施、临终关怀实施关怀的标准、从业人员的职责、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我国也可以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改变人们传统的死亡观,扩展临终关怀的覆盖面,使更多临终病人享受这一“生命福利”。

(三)增加和扩展临终关怀的服务供给

面对目前我国临终关怀机构数量严重匮乏的现状,一是要增加临终关怀机构的数量,加快对临终关怀医院及病房、社工站的建设;二是积极探索社会慈善组织参与、临终关怀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三是加强医学院校对全科医生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并开设“死亡社会工作”、“临终关怀”、“心理学”等课程,逐渐组建起专业的高素质的临终关怀医护服务队伍;四是对现有的在职医生进行临终关怀服务的培训和教育,让医护人员树立起临终关怀服务理念,在临床工作中为临终者提供优质服务。

(四)吸纳更多社会资源来发展临终关怀

社工是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我国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工作者这种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此外,鉴于我国的国情,应当鼓励普通民众积极做志愿者,提高志愿者数量并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弥补社会工作者的缺口,而且普通民众参与到临终关怀工作中来,有利于临终病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也有利于增进人们对临终关怀的认识和了解。大众传媒和社会组织的宣传,也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和理念在全社会的推广。

五、中国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介入

社工在介入临终关怀服务时主要以社会工作方法中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主,同时也结合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做到灵活运用。在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指导下,社工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

(一)个案工作介入

1、为临终者提供情感支持,疏导情绪是个案服务的首要任务。在社工介入过程中,社工对于临终者的生理疼痛通常无能为力,因而对临终者情感需求的关注成为个案介入重点。在日常探访中,社工应结合死亡经历五阶段理论,通过交谈和观察评估案主情感状况,提供陪伴、倾听等服务。此外,部分临终者情绪较不稳定,这就需要社工随时关注其情绪的起伏,必要时进行危机干预。2、链接和调动各方资源是社工为临终者及家属提供的重要服务。临终关怀工作中涉及到资源链接和调动的服务内容主要有四项,分别是链接义工资源照顾和探访临终者、协助困难临终者申请相关救助基金、为有意愿器官捐献的临终者联络红十字会、链接民政的丧葬服务。3、向临终者及其家属推广死亡教育是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的关键内容。帮助临终者及其家属理解生死的不可抗拒性,增进对死亡意义的理解,协助他们坦然接受死亡的现实。4、生命回顾和哀伤辅导是个案介入的具体内容。生命回顾是针对临终者,社工在介入过程中会以倾听、询问和引导等方式为临终者提供生命回顾的服务。当案主情绪低落、否定自己的生命的时候,社工通过生命回顾可以让临终者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建完整的自我,从而肯定生命的价值。哀伤辅导主要是针对临终者家属,前哀伤辅导可以让临终者和家属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完成想做的事,尽量减少遗憾,社工在这块做得比较多。当死亡来临时,帮助家属承受住丧亲之痛,舒缓悲伤情绪,处理后事和恢复正常生活。

(二)小组工作介入

1、由于临终病人的身体状况的原因,只能对身体状况允许的临终者提供小组服务。如针对癌症病人的“风雨同舟”癌症病人互助小组,帮助癌友影响自身心理的不良情绪,介绍抗癌经验,增强其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并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一个长期的自助互助小组。2、针对临终者家属开展家属支持小组工作。通过小组活动,让组员分享照护的压力和经验,发泄不良情绪,相互鼓励,并在组员间建立一个牢固的支持体系。如针对癌症病人家属的“你我同心”家属支持小组。

(三)社区工作介入

社工通过与社区工作者的对接,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如慢性病照料技巧和器官捐献的外展宣传活动、生命教育的主题讲座、社区医院的对接。

六、结语

临终关怀尊重生命,让临终者有尊严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意义重大。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发展任重道远,应该集合家庭、社区和医院等多方力量来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积极实践和探索,努力形成中国本土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发扬社会工作“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服务精神,综合运用社工三大专业方法介入临终关怀服务,以人为本,积极负责、合乎伦理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努力使临终关怀事业成为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标志。(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阎安.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科学经济社会,2010(03).

[2] 李君,张大勇,菅林鲜.老龄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问题[J].理论探索,2011(03).

[3] 岳林,张雷.我国临终关怀的特点及其发展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1(02).

[4] 钱俊华.临终关怀的伦理研究[D].2013.

作者:李成

我国人道主义研究论文 篇3:

我国监狱制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探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于人道主义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监狱犯罪学中的相关研究与在实际司法的实现上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与认识是不同的,在实际的人权保护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持续这样就会使人权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很多因素都在影响着对犯人关于人道主义的贯彻和深化,从而出现了对人道主义的不支持和不理解,影响了社会的进步。监狱的管理制度将直接的影响到我国人道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本文对我国监狱制度中关于人道主义的精神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监狱 制度 人道主义 精神 分析

人权是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结果,如今各个国家已经将人权规定为在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生活需要才要拥有人权,而是更加尊严的生活才需要人权。对于服刑的人来说,他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以及社会中的我们对其有比较复杂的感情,这让他们成为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此,本文针对监狱制度中有关人道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给并予分析。

一、在监狱制度中有关人道主义精神贯彻的积极意义

对于人道理论来说曾经是理论研究上的禁区,在改革开放以后,人道主义的研究就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在监狱中的刑事司法过程中,对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人道精神有很强的意义。对于一个受过法律处分的对象来说,尽管自身受到了法律的剥夺和限制,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还具有不被法律限制的权利,对于这部分的权利是依然受到法律的相关保护的。所以,犯罪和犯罪嫌疑人并不是一点权利都没有了,只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只是少了,例如在健康和生命权以及相应的健康等权利是还存在的,对罪犯与犯罪嫌疑人的所以权利不全部被剥夺就是我们主要贯彻的道德主义。

二、关于人道主义的实例探究

在被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王志平,曾被公安机关13次从死神手枪中抢救出来,根据这个案例就可以充分说明,我国人道主义的精神贯彻是我国法制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一个公民权利性的保护对一个法治型的社会来说,是需要有法律干预和参与的,如果没有法律的保护和干预,这样的保护就是海市蜃楼。因此,对于一个公民来说,其权利是需要法律的保护。我国相关的先发就明确的规定了要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基本原则,部门法就在该指导下,对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细化了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可以使罪犯和嫌疑人在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的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援助。这就是我国法律在不断完事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三、有关监狱制度下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对于监狱来说,其根本的任务就是执行相应的刑法,将罪犯积极的改造成对社会有用的公民并且回归社会,所以,在实际的监狱制度中只有很好的贯彻人道精神才可以从本质上去调动有关犯罪改造的积极性,最终将罪犯改造成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在监狱的管理过程中,要实行依法管理和狱务公开的模式。与此同时,在监狱的政治管理中要对监狱的罪犯要实施比较任性化的管理。在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同时,要组织相应的罪犯去生产劳动中制定相应的人道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可以贯彻于整个罪犯参与劳动的生产中,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对犯罪从事劳动改造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相应的劳动时间和保护方面也给了相应的补助。要积极体现中国的人道主义建设。

四、有关监狱制度下的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在一个患有死刑犯的实例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死刑犯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但是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他相应的医疗费用就由其相应地方家庭所承担,但是他因为犯了刑法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成为了犯人,但是此时他的医疗费用就由国家来支出负责。这就严重的显示了这个社会的存在的另一个不公平的性质。所以,在人道精神的贯彻上受到了社会的质疑。由此来说,人道主义的精神受到一定环境和条件以及情况的影响,对于监狱制度下的人道主义限制并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只有和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和相应的物质文明建设相关联,才会受到民众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五、有关监狱制度下的人道精神的探讨

犯罪研究中人道主义的精神贯彻和当地的水平是互相适应的。从实践和理论上来说,对于犯罪外遇的水平来说是不可能高于当地的生活水平,对于人道主义的贯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而这个物质基础就要和整个民众的生活水平相联系。对于人道主义的精神来说既不能超过当地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落后在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从实际的经济水平来说,在司法的成本上也比较高,社会相应的负担会比较重,这样会促使财政的开支比较大。从法律上来说,犯罪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实际的追究上没有了从前的震慑力,因此,犯罪的生活待遇就会超过以前的生活水平。而从政治上来说,社会上的一些人总是想不劳而获,以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状态,从而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相同的是人道主义的精神在实际的贯彻上也会落后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主要因为人道主义所要求的是对于人道精神的一种人权的保障,其中就有对生活质量的保障。所以说,对于人道精神的贯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吻合相适应。

对于犯罪的研究和有关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是完全需要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以及人文的心理素质相吻合的。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是需要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大众心理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互相支撑的,在物质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让社会感情以及实际心理去努力接受人道主义的精神贯彻,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让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取得飞跃的进步,才可以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是需要和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是完全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的,在整个犯罪的人道主义精神贯彻上要法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依照人道主义精神来说是要完全的依靠法律来办事的,千万不可以依靠人道主义而对犯人网开一面,而对人道主义的全面贯彻进行无限制,这样不仅只是影响到了相应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与此同时,也不利于对于人道主义的贯彻。

六、思考

在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贯彻时,我国各级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要严格依法办事,千万不能将其无限的绝对和美化,不能将人道置于法规和法律之上,以人道的主义为借口而违法操作,从而违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完整性。首先,在进行人道主义的精神贯彻时,不可以比较随意的将宪法引为相应的注脚,来对自己错误的法律行为进行辩护。其次,在进行人道主义精神贯彻时,要相应的学习法律法规,这是严重的对法律不尊重,对我国法制的不尊重,只有依据法律法规来办事,来对法律的框架来贯彻人道主义的精神才是比较科学和合理。如果一旦离开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就不会被社会所认可。与此同时,也要杜绝对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的权利以及义务的履行。

对于我国监狱制度下的人权来说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业,对于一个服刑人权的保障是对于人权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通过本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我国的监狱管理制度我们要更加的注重和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监狱服刑的人道主义精神将会直接的伴随着整个人权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希望本文的探讨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可参考性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周国强.对我国刑罚适用模式的反思与调整[J].社会科学, 2005(11).

[2]孙正聿.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评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若干哲学论文[J].中国社会科学, 2007(02).

[3]甘绍平.当代伦理学前沿探索中的人权边界[J].中国社会科学,2006(05).

[4]高鸿钧.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上)—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政法论坛, 2008(05).

[5]张晚林.论人文主义的成立及其内涵(上)——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为中心的基础性理解[J].重庆社会科学, 2005(08).

[6]刘好香.试论享乐主义人生观与人类的现代危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7]甘阳,邓正来,汪晖,杨立华,舒炜,罗岗,耿传明,赵晓力,彭国翔,谢茂松,张志强,毛丹武.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J].开放时代, 2006(02).

作者:王玉永

上一篇:企业人才管理探析论文下一篇:作文教学定格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