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2022-04-26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大概说明。然后根据大多数高校所实行的推广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几个方案。最后进行总结,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篇1:

从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这一工程,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价值观上的渗透与反渗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普世价值在我国的渗透不容忽视。拟从分析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视角浅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世价值;渗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建设党、提高党的重大举措,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当前,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价值观上的渗透与反渗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国家正利用他们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利用他们在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有近年来争论比较大的普世价值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西方普世价值渗透的角度,来谈谈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一、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现状和实质

所谓普世价值的问题,由来已久。普世价值最早提出的是基督教,讲的最多的也是基督教,真正把宗教的教义看做有普适性的,只有基督教。而近些年来,在我国,有一些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西方更是一直利用普世价值来宣传他们的制度,把他们的政治理念标榜成为普世价值,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观渗透,把西方的民主制度说成是人类的共同制度,是不可超越的,其政治性很明确,霸权性质也很突出。

1.负载着西方核心价值理念的所谓普世价值必然干扰我国改革的方向,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政治民主建设引入歧路。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大谈以普世价值引领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要作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而更多的人实际上是在非意识形态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宣扬,加之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缺乏认识和了解,而把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其所构建这个制度的价值理念,自由、民主、人权、当做人类的终极价值,以一种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出现,慢慢在我们国家蔓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码是对西方普世价值有困惑,有好感。甚至有的人错误地主张,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要向普世价值回归。西方把他们的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从这些年社会上出现的相关观点和社会思潮看,鼓吹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领域尖锐的政治斗争,是在核心价值观念上的一种对立和斗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所警惕。围绕“5·12”汶川地震救助的价值观争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西方媒体一改此前对中国的责难,讲了不少好话,但这个好话背后宣讲的是什么,说中国政府开始接受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就是开始尊重个人的生命权,开始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而且,生命只是属于个人的,证明了个人的权利,个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然后我们国内一些媒体也在遥相呼应,宣扬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的胜利是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对普世价值的一种承诺和实践,把汶川大地震看做是中国向西方普世价值回归的一种证明。事实上,汶川抗震的伟大胜利,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的胜利,而且,抗震救灾的很多的行动都是制度性的安排,而不是什么抽象的人道主义援助。比如,十几万解放军奔赴一线,不是什么抽象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支配那么多官兵的精神是什么,并不是普世价值,贯穿他们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精神,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引申不出牺牲精神的。

2.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2008年12月初,海内外所谓的民主精英,主张中国搞资本主义,共同发表了一个人权的宣言和政治改革的宣言,即《08宪章》,发动了网上签名。这个《08宪章》明确宣告了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共和、宪政、民主是现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任何离开普世价值去搞所谓的政治改革,只能是扭曲人性,侮辱人的尊严。所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就是我们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威权主义体制下进行,还是走人类共同的自由民主主义的道路,也就是说中国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呢,还是结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个08宪章,不是什么学术争论,完全是一种政治宣言,事实是第一批签名的三百多人,都得了西方的奖。近些年来,我们都是在发展经济,搞双赢,搞合作,搞和谐,但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可见,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导致了亡党亡国的结局。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西方普世价值弘扬的民主、自由、人权,如果引进和盲从它们,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相对滞后导致西方普世价值在我国得以渗透

普世价值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什么抽象的普世价值能够起到这样一种思想渗透的作用?关键是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认识不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相对滞后。在实际生活中,常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工作,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一)西方普世价值得以渗透,说明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落

西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否定共产主义的价值性,共产主义理想越失落,普世价值观就越泛滥,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全球化的浪潮,使意识形态的传输力、渗透力、吸引力十分强劲,为西方国家对外争夺外国民众和培植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占领群众的思想,群众就会跟着别的思想走,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走,甚至跟着各种邪教走。一旦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甚至不健康的信仰的局面,科学思想和理论必然受到冲击,群众的向心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削弱。

马克思说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统治阶级将采取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形式作为其统治的手段。列宁也指出,抽象的思想价值和语言的统治是资产阶级通过抽象的普遍性话语来进行阶级统治。为什么很多普世价值大家能够接受,这跟个人的抽象化是有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打破了这种抽象个人的抽象思维。在抽象的个人字典里,是没有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创造这样一个概念。自由、民主、人权是不是人类的终极价值?普世价值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能不能超越?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宣言讲的两个必然,是不是历史的,所以今天部分人对西方普世价值的好感和认同,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共产主义的迷茫,失落、所以很容易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人权的这种价值,而且把它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马克思说,民主要真正实现,要通过消灭阶级,通过国家消亡从而民族也消亡,才能够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要抵御西方普世价值渗透,必须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现实,给我们以警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在大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什么还会出现或受到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影响和干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工作滞后了。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问题。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人们释疑解惑,加深了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和认同,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十七届四中全会,更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列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当务之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使科学真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引领作用须臾不可或缺。近年来世界上兴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在欧洲销量成倍增长……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这一重大而艰巨的理论大众化战略,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接受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理论普及宣传的主体,也是接受普及宣传的对象。只有广大党员干部们首先用理论武装起来了,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行之有效,然后才能更好地武装和引领广大群众。要用强化教育武装和潜移默化影响相结合的手段,更加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指导工作、指导实践的力量,并对广大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我们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即使是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其为广大的群众所理解、接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客观地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的人们,都可以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EB/OL].[2010-03-01].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7876.

[2]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0-06].http://www.gov.cn/ jrzg/2009-09/27/content_1428158.htm.

作者:邢振红,郭小卿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篇2:

我国高校教育中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大概说明。然后根据大多数高校所实行的推广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几个方案。最后进行总结,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它是一门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 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广大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参与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就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自觉地转化为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再好的理论如不被群众所掌握,那也是苍白无力的。正如马克思所言: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 所以马克思主义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巨大的价值作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要实现通俗化,就要根据群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需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通俗化并不等于庸俗化,而是要科学、准确、全面、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4]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如今高校的教育普遍采用直接、正面的灌输方式,多采用程式化的语言、居高临下的说教和纯理论的强制灌输,大众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要从这些程式化的语言说教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现实指导意义,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这种日益程式化的教育和宣传,高校学生普遍采取的是疏离态度,主要表现为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应付考试;更有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用,对就业毫无帮助,就产生了一种抵制学习马列理论的情绪,甚至还有反感的态度。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普及过程中所遭遇的这些境遇,直接影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推进。因此寻求一些与之相辅又能发挥作用的方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采用互动式课堂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老师应尽量采用互动性教学,启发学生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加以分析,并阐发自己的观点,逐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老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把理论讲透,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有力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达到理论为学生掌握的大众化目标。

(二)以文化环境为载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文化的覆盖面非常广,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载体的具体表现形式又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美术、舞蹈等形式。每种形式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资源,为利用文化产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勇于探索等特点,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有思想学术性、文体娱乐性、能力综合性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教育内容融入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广大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渗透力。[6]

其次,文化具有稳定性、渗透性。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和深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强文化领域建设,注重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渗透,寓教于文化,充分运用文化手段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今天就显得极其重要。

(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7]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社会实践则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桥梁和重要载体。因此,高校推进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凸现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躬行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既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可以用其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际生活,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加强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作用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接收传递信息、交流传播思想的重要场所和途径。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构筑网络文化阵地,加强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引导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使错误的思想观点难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而又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批判错误思潮,扩大自己的阵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活动状态。[8]

同时,可利用校园网站,构建网络论坛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园地,搭建全方位多渠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大力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以此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收效果。

(五)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与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培养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学术精湛且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既是为大学生传授知识、解疑释惑的“经师”,更要善于做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因而老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既努力具备学识魅力,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亲和力,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和影响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六)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

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熏陶感染和社会实践后这几个阶段后,有必要对自己一段时间内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心得、实践经验和感受加以总结,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学生自我反调整,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可以让学生撰写学习总结或是以组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在总结和交流过程中真正内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成果。

三、总结

高校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师道尊严观念造就了“以师为本”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演变为强制压服和单向灌输,成为客体性教育。如杨叔子所说:“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10]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11]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清晰的认识,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主义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肖蓉.从接受角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1(4).

[5] 孙凯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J].社科纵横,2011(26).

[6] 李游.论隐性教育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39,640.

[8] 焦绍鑫,刘传本.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2).

[9]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10] 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N].人民日报,1998-6-20.

[11] 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7.

作者:胡梦帆

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启示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是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人民群众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宣传普及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方法,让人民群众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基本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等方面的学习,并使之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接受和掌握转化为实践行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三个层次

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何怀远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是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通俗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程度,其实质就是要提升人们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王桂泉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解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变为通俗易懂,并使它转化为人们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深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同时在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的《划清“四个界限”学习读本》中强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们大众所接受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论体系,包含着认知、认同和践行三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1)认知是马克主义大众化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和前提就是获得大众的认知,只有人民群众知道何为马克思主义后,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现实需要及价值追求加以认同,最后才能予以践行。认知马克思主义,就是通過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宣传和普及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了解和运用,以到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2)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认同是指大众发自内心、真诚的自觉认可、赞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那些符合自己情感体验、利益需要及其价值追求之趋同的思想来自内心的选择,相对于认知而言,认同是更具有实质性、深层次的内容,是大众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比较、筛选得出的真诚的认可和赞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不是通过外力强加于人的结果,是大众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因而具有主动性、稳定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认知或情感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趋同一致,并自觉遵从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同的过程不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空喊口号,而是提高效率,嵌入人心不断增强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征服力的过程。

(3)践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只有通过大众的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理论,从而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认同和践行本质上分别是内化于心与外化与行的不同过程,但是这两个行为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看待,认同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而践行是认同的外显和表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践行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并身体力行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思想指导转化为大众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这样我们才能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最高层次。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我国高校教育的意义

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层次的基础上,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也是塑造高校大学生理想和信念,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在此进程中发生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在所难免,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的重要标志,而社会意识形态是考察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如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拜金主义盛行、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集体主义荣誉感淡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反映了大学生个人的问题,而且说明了整个社会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这个环节的缺陷,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具有极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高校中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及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培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抵御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能力,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实现的途径

(1)深化高校课堂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学习是当代高校的出发点,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措施,同时从安排充足的时间和实践经费以保障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转变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动性”,使大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思想认识的境界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我们的理论课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不能生搬硬套、死念课本,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语言转化为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生动的、通俗的教学语言,这样教师讲解的越通俗明白,越风趣幽默,就会受大学生的欢迎和接受,这样就增强了教与学的课堂效果。另外要发挥课堂讨论学习的作用,就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理解的问题,应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讨论,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善变的能力,以便更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2)完善高校党校建设。高校党校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广大学生党员接受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要课堂。高校党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党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如定期的党校培训班、各党支部的学习小组、学生干部培训班等,通过不同的学习的途径,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潜移默化的学生的各个层面,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广大党员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理论培训活动和实践活动,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保证高校党校建设的质量,相关部门要定期深入进行调研和考察,组织各种党校知识竞赛,来发现和解决党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推动高校党校建设和党员培训机制的完善。

(3)重视高校网络平台建设。目前高校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积极引导校园网上舆论,及时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创办网上电子刊物,通过搜集大量的图片信息,编制成生动活泼的形象展示给同学们,这样就摆脱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严肃性和机械性。重视构建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开辟名师讲坛等交流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跟老师交流的途径,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网络教育的内容,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桂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8(5).

[3]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4]唐莉.大众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理论视野,2009(2).

[5]王增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作者简介:李钦,女,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师。)

作者:李钦

上一篇:石油院校海洋石油工程论文下一篇:网络时代德育教育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