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2024-04-13

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精选8篇)

篇1: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凯恩斯主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源起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危机往往是由于供给不足导致的;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人类社会第一次面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而导致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了。193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面对新型的经济危机时,国家应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凯恩斯之前,主导的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因此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而凯恩斯则认为:就业率取决于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会引起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则会引起投资需求不足,总需求的不足将产生大量失业,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战胜危机的最好办法是由政府干预经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从而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匹配,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凯恩斯的理论开创了以总量分析为特征的宏观经济学,其政策建议被后世称为凯恩斯主义。

二、凯恩斯的继承者和批评者们

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前者坚

三、需求管理:中国的经验与教训

当代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府形式,因此西方经济学的诸多理论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年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三,共有21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经济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产生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即如此强大的工业产能是面对整个国际市场的,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因此一旦出口面临困境,我国就将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危机,扩大内需也就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政府一方面采取了包括增发国债、降低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开展了与民生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的市场化改革。前者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危机管理措施,毋庸臵疑;而后者饱受诟病,其遗害残留至今。主要在于:教育、医疗和住房本在福利保障范围之内,将其完全推向社会不仅造成了大量社会问题,更损害了消费者对国家的信任和对未来的预期,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长期居高不下,反而影响了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使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始终未得到解决。

十年轮回,2008年的次贷危机使我国同样面临了国际市场萎缩的不利局面,但这一次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此次财政投资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显现了政府力促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良苦用心。我对此次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有以下认识:

(一)随着政府财力对民生工程的不断倾斜,一个覆盖城乡、符

篇2: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背景:

1997年,刚刚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的中国经济,却遭遇了至今仍令许多人记忆犹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发端于东南亚并迅速波及刚刚回归中国的香港的金融**,使中国经济很快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作为一项紧急应对之策,中国政府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策,同时采取包括增发国债、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定义: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分析:

从IS-LM图形上看,降低存款利率导致LM曲线下移,表明银行存款减少,市场上用于投资的货币增多;同时,随着出口退税率的提高,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的进行,对外出口的必然加大,进口必然减少。通过发行国债,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降低物价,导致商品的需求加大。因此IS曲线向右边移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另外一个点。在新的平衡点上,产出(Y)加大,利率降低,货币需求减少。

1、消费量(C)

由于利率的下降,通货膨胀的控制,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减少,用于购买物品的货币增多,消费量加大。

2、投资量(I)

由于政府增发了债券,导致市场上大量的闲散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市场上的流通资金减少。政府将募集到的资金的资金用于重点行业的投资,实现了经济平衡发展。同时,由于利率的下降,消费的增长,出口的加大,必然导致投资的加大。

3、居民储蓄和货币存量

由于利率下降,居民用于储蓄的货币必然增多,导致居民储蓄下降。同时,由于银行储蓄的减少,货币存量必然增加(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4、失业率 由于消费增加、出口增大导致产出加大,在短期无法改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劳动人数必然提升,导致失业率下降。

5、通货膨胀率

由于市场的流通资金减少,产出加大,必然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通货膨胀减少。

6、汇率

由于外汇的流入增多,国内对货币的需求因为投资的增加而加大,导致出口企业将外汇兑换成本国货币的需求加大,从而导致汇率加大。

7、对GDP的影响

从GDP=C+I+G+X-IM公式来看,C、I、G、X加大,IM减少,故GDP增大。这和99年、01年、02年GDP实际数值比较吻合。

题目2:结合自己的行业谈谈98年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

本人目前就职的中国银联为银行卡联合组织,本企业的主要职责为促进银行卡的消费,减少现金在市场上的流通。银行信用卡就是其中的重要工具。

篇3: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1. 经济背景:

在经济上, 由于连年的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1920年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战前的1/7。经济的破坏造成工人阶级队伍的涣散, 一些著名的大工厂的工人数量锐减, 许多工人失业, 或失去经营小摊点, 或向农村倒流。农业的状况也十分严峻, 耕地面积缩小, 粮食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广大工人、农民生活状况艰苦异常。

2. 政治背景:

从1920年下半年开始, 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紧张。在坦波夫省、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暴动;参加暴动的不仅有富农, 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农。中部各省、俄国北部和白俄罗斯地区的农民也日益表示了不满情绪。他们向各级苏维埃政府申诉, 表现了对余粮征集制和余粮征集队的严重不满。喀琅施塔德的兵变就是农民这种不满情绪的集中反映。1921年2月底至3月中旬, 苏俄发生了历时20天的震动全社会的喀琅施塔德叛乱。此外, 影响1920年底到1921年初苏维埃俄国政治形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托洛茨基挑起的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 这场争论严重影响到政局的安定和团结。列宁和俄共 (布) 中央从喀琅施塔德兵变中吸取了重大的教训, 认识到必须消除农民的严重不满情绪, 才能巩固工农联盟, 必须改变现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 农业方面:

取消余粮征集制, 实行粮食税, 粮食税以实物税为主这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法令, 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 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征集制大为减少, 1921至1922年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 政府通过《土地法大纲》, 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 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 国家把一小部分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借和租让企业由私人经营, 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 遵守苏维埃法令, 按期缴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 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给苏维埃国家。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

1. 国际背景:

苏联在实施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后, 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 经济也发展较快。但是, 好景不长, 列宁逝世以后, 斯大林并没有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 在经济改革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至此, 造成经济效益不高,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使苏联经济从总体上开始滑坡。

2. 国内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如何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走自己道路的问题上,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正是在承续这一探索的基础上, 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进一步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并在改革的实践中, 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与政策主张。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1. 所有制结构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主张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主张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实现形式都可以而且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所采用。另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用“两个毫不动摇”,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

2. 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主张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了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共同决定的。

三、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和区别

(一)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联系

1. 两者都是在国家经济和政治形势不大乐观的情况下实施的经济改革方案。

对新经济政策而言, 当时苏俄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农民和工人都表现出不满情绪, 迫使列宁不得不采取迂回的过渡方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同样当时在中国, 因为在经济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持续滑坡, 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提高, 社会极度不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建立起来的。

2. 两者都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列宁领导的苏俄十月革命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创新, 理所当然, 苏俄新经济政策更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样,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 打破了传统的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关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二)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1. 实施的具体方式不同:

当时在苏俄, 列宁及时认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由“直接过渡”变为“迂回过渡”, 他本人认为这是一种退却。其实相对当时的情况来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一种“激进式”的改革。然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却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 由“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和商业方面, 在范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基本上涉及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之下,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涉及的内容比新经济政策更为广泛。

四、几点启示

(一)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无论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都是坚持贯彻实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我们要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不仅是在经济领域, 在政治和文化等其他方面也都要坚持这一原理。坚决反对本本主义,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这才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正确的方法。

(二) 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其中要处理好的一种很重要的关系就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邓小平曾经就反复强调过这一点, 只有充分理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刘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篇4: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关键词:有效需求;凯恩斯;马克思

一.引言

1825年,第一次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从此开启了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史。经济学家们力图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其中凯恩斯开创的有效需求理论被当做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正宗。对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凯恩斯在通论中侧重于将其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马克思侧重于表述为生产过剩,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两者有效需求理论及其对策的对比研究,对当前扩大内需政策作出评析。

二.凯恩斯与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的比较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有效需求就是能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的需求,也是能够获取最高额利润的需求。凯恩斯认为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危机,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第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当收入增加得越多,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其增加的幅度渐低于收入,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这会导致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第二,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当消费方面出现不足时,可以通过投资的增加来拉高总体上的有效需求。并且投资的增加还具有乘数效用,进而引起消费的增加。但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需求量上升,会导致其价格上涨,从而使预期利润率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进而会抑制投资的积极性,投资减少,整体上有效需求不足。第三,流动性偏好规律。凯恩斯指出人们会基于三大动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影响人们持有货币量多少的是利息的高低,而影响利息的利息率是在货币市场上由货币量的供求状况所决定。当流动性偏好较强时,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利息率的上升,会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預期收益率下降。当预期收益率等于或小于利息率时,投资就不会发生。

(二)马克思有效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和危机理论体现了他对有效需求或生产过剩的理解。马克思将经济系统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产出值必须相等,并且产生这种交换的需求也相等。为此马克思假设在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在扩大再生产时,工人工资仍用于消费,而资本家则是将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消费,部分用于投资。并且马克思假定第一部类资本家的支出行为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第二部类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则取决于第一部类能为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提供的资本品的数量。

由上来看,有效需求的大小似乎单纯由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的规模决定,与工人无关。然而马克思却未如此认为,他指出社会需求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也就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以及剩余价值的不同部分的比率决定的。均衡的实现需要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一致协调性,而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要求不同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比例。但是,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难以保持适当的比例。当资本家无限追求高额利润而扩大生产时,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大批工人失业,需求相对于扩大的生产明显减少。若是资本家保持原有的生产规模甚至进一步扩大,生产过剩就显而易见了。

三.凯恩斯与马克思的政策主张比较

既然存在上述的心理规律,凯恩斯认为就应该打破它们,设法提高消费的边际效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使其即使递减也处于较高水平。凯恩斯具有突破性的是他认为解决危机问题,不能如先前一样只是是依赖市场机制,政府要加入其中,他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在解决危机和经济运行中的巨大作用,具体表现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国家直接进行消费或投资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从而降低利息率,增加投资需求。此外他提倡经济运行中有温和的通货膨胀,从而可以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利润,增强投资者投资的信心。

马克思认为增加投资只能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复苏经济,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经济危机仍然会爆发,并且在上一次经济危机中扩大的资本规模可能成为下一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并不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或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因此,马克思主张破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按照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调节。他还主张推翻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改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对劳动产品按照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四.对扩大内需政策的评述

自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各国纷纷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其中,资本主义极具代表性的美国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回升。对美国这样一个以借贷消费为主的国家来说,量化宽松政策使其利息率降低,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能够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也就是说,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凯恩斯所提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还是较为有效的,这也与他们本身以借贷消费为主的消费状况息息相关。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扩张性政策并没有造成美国经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这一定程度上与其经济特征以及美国在世界经济体制中的强势地位有关。

而在中国,这样的生产过剩,很大部分是由于低收入者购买力不足导致的。马克思在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政策中提出了对社会生产部门进行计划调控,但这这需要计划部门能够准确的掌握社会经济运行的完全信息,先进科学的计划手段和相对一致的社会全体利。而这在现实经济中都不具备,并且盲目进行计划经济的后果与代价在历史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马克思提出的对分配关系的改革,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对现实经济则有很大借鉴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程度而言,扩大内需更有效的政策不应是凯恩斯的扩张性政策,因为它一方面会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扩张性政策更多是影响投资需求,从而会加大生产过剩的局面。因而,扩大内需应该按照马克思的思路,调整收入再分配,提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和农民的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从而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马克思的有效需求理论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1,(01).

[2] 傅李琦.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辩证分析[J].今日南国,2010,(08)。

篇5: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政策。本文对所颁布相应政策的经济背景、此政策的关注重点以及此政策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进行了浅层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分析。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拉动消费 IS—LM模型

始于次贷危机的美国金融危机像恶性传染病一般,从2008年9月开始向外传播.并迅速蔓延至日本及欧盟各国家。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并没有幸免于难。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出经济衰退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投资率下降、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尤其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CPI和PPI等经济指标显著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政府根据市场情况于2008年11月5日,果断出台了符合时局的经济刺激的方案——《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

该项经济刺激方案一经出台便吸引了多方的广泛关注。经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需向此经济刺激方案投资约4万亿元。多方将此项政策亲切的简称为4万亿救市,面对如此大额的经济刺激方案,它是在何具体的经济大背景下被推向市场的?为何此项经济刺激方案以拉动消费取代了之前的鼓励投资?隐藏在它背后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又是什么?

一、政策颁布的相关内容

面对之前的经济时局,我国政府经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研究,于2008年11月10日果断出台了适应时局的经济刺激方案即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该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包括各方各面的十项具体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1】

从这具体的十项政府政策中可以看出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重点在于民生工程,涉及到 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卫生、文化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同时也将部分重心放在了大力发展居民消费,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从而达到扩大我国内需的最终目的。

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面对此项救市的经济刺激方案,如何利用二者来扩大内需,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陈南岳、安树伟(2003)认为:消费需求决定着投资需求,投资难以扩大内需,投资需求引发的消费需求比例低,从而消费需求应是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2】。裴春霞(2000)分析得出: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消费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正相关不仅不明显,有时甚至还表现出反方向,主张扩大内需应放在投资【3】需求上。任巍、陈安国(1999)认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十分重要,扩大内需应同时【4】注重。

我国首次提出“扩大内需”是在1998年,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但与98年的通过刺激投资扩大内需不同,此次的经济刺激方案重点在于通过拉动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终极目标。我认为此次之所以改变10年前刺激投资来达到扩大内需的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所谓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即出口贸易、消费和投资。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二者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消费这一较为稳定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在促使经济增长方面贡献甚微。我国的投资率自1978年以来都保持在30%以上,1980

【5】年为34.9%,1995年为40.8%此后几年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大大高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等20%左右。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从规模到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据统计表明,从1980-2001,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5%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65%,已远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但我国的消费率特别是私人消费率却逐年呈下降趋势。2007年,我国最终的居民消费率仅为35.4%。因此,通过政府的政策调节,拉动消费,特别是拉动居民的消费,不仅仅可以达到扩大我国内需使经济得以发展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不太稳定的“两轮”带动完善到相对稳定的“三轮”均衡带动的模式,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趋于稳定。

其次,之所以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消费上,是因为从长期来看消费不会增加新的过剩,比投资更具优势。投资虽然可以减少当期过剩,但日后将形成更大的供给,对原来过剩的经济会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拉动消费便可以很好的避免由刺激投资所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

二、此项经济刺激政策中的宏观经济学原理 首先,此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核心以及最终目标是扩大我国的内需。但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呢?其必要性又在哪里?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入手分析,便可了解到政府对经济下滑迅速实行调控是有其必要性的。因处于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实体经济出现衰退,使得我国的总需求曲线较原有水平发生了下降,产出与就业均下降到原有水平之下。若政府并不对该一经济现象进行调控,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低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会导致工资与物价水平的下降。虽然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进,经济仍会在一个新的水平达到再次的均衡,但此水平相对于之前的水平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且在此段时间较长且经济一直处于衰退的期间之中,会使得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不理想,导致生活水平受到影响。由此看来,我国政府果断且迅速的出台这一以扩大内需为根本目标的稳定政策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在如此经济大背景之下,我国政府颁布的4万亿救市计划又是根据何宏观经济学原理使得需求曲线提高到与原有水平相差无几的水平上呢?

此次的经济刺激政策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IS-LM模型便可以很好地解释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IS-LM模型是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所表示的是能使计划 2 支出等于收入的利率与产出水平的各个不同组合情况。

对于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中所涉及的各种措施包括了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减税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为例分析其对需求增加的影响。

在未进行政策调整之前,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E点均达到均衡。此时的均衡利率为i0,收入为Y0。根据IS曲线表达式

YA1c(1t)b1c(1t)i,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G)

增加,使得表达式中的A增加,使得原有水平的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曲线)向右发生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IS1曲线)。此时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分别为i1和Y1。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发生了增加,此时收入水平增加了Y1-Y0。但若利率水平不发生改变,则对应的收入增加量则应该为Y2-Y0。因此利率的上升导致了一部分收入的减少,即发生了挤出效应。也就是由于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使得利率上涨,增加了企业投资的成本,使得企业减少投资,从而使得投资的这种减少抵消了一部分的政府购买。最后,由于IS曲线的移动是针对给定的物价水平而言的。这说明在任意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1-Y0,即总需求增加。

现实中,政府在出台财政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来讨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效果。

在未进行任何调整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均在A点达到均衡。此时的利率水平为i0,收入为Y0。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于是货币的供给M增加。因为在短期物价水平P是固定的,M的增加使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导致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曲线)向右移动到达新的水平LM1上。此时的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B,对应的利率水平为i1,收入水平为Y1。与E点相比,收入Y增加了Y1-Y0。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同样也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虽然,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是总需求扩大,但二者的效果却并不相同。这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所造就的特有的IS、LM曲线斜率有关。任太增(2000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但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敏感等原因,使得中国的IS曲线虽然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IS曲线的一般特征,即向右下方倾斜。但在目前,它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更陡。在经济萧条时期,由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无限膨胀,投机性货币需求在整个货币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这时LM曲线的斜率主要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函数决定是一条相当平坦的曲线【6】。

因此,在相同的政策力度的条件下,我国采用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要更有效。

三、非理论分析

从以上涉及到相关理论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此项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其自身的正确性。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与最初的设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光有理论上的正确性对于达到政策的现实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认为,在理论上得到了正确的肯定,在现实实践中还需要有其他的一些关键性因素的辅佐。例如,要大力保证转向资金的使用时合理的、专门的。要尽量杜绝或减少滥用、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的发生,确保相应的民生政策或与经济刺激政策相关的项目的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的廉洁自律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刺激计划能否顺利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因素。同时,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可以使得我国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

总而言之,一项政府政策,在理论上具有其争取性,在实行中可以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那么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ttp:///ztzl/kdnx/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陈南岳,安树伟.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3(4). 【3】裴春霞.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J].学习与探索,2000(6).

篇6: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姓名 专业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为此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内需 内需 消费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始料不及的某些外部因素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性财政政策举措,并非是一种政策类型。

二、扩大内需

1、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市场风险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

2、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未来发展,潜力都十分巨大;

3、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4、有力贯彻实施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英明决策需要遵循的五大原则,即慎选项目、注重平衡、加强监督、关注民生。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扩大内需最直接的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近几年来,面对内需不足、出口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价格和收入分配等经济杠杆,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带动了投资和消费,扩大了内需,推动了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导我国经济向着快速稳定健康方向发展。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在两大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提高财政占GDP的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科学合理的调整财政支出范围,适当压缩一般性和“越位”性支出,投入缺位领域,加大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支出

1,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支持“三农”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要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防活”,加强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水利电网、自来水等方面的建设最能生产力赶紧影的效果。因其规模小,物资投入以国内产品为主,可以直接刺激国内需求。而且劳动密集程度高,使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活产品的消费需求。(3)稳定农资和粮食市场价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4)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民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努力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推进科技技术进步与成果的转化。使农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不断释放消费需求。

2,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要从过分强调重工业化的投资,转向以最终消费作为支持的投资。(1)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水利、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2)加大对城镇廉租方的投入力度,推进经济适用住房进行货币化改革,努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3)重点转向直接投资和参与投资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运用,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信息化、环保化。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优化供给和创造需求,有效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

3,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免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社会保障的“雪中送炭”必须要有公共财政政策来调节,建设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左右,在中央财政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监督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地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实个人帐户;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要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切实做到应保尽保。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起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提高农村的医疗保障水平,建设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框架。

4,增加财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扩大就业

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来说,真正想要的是就业岗位而不是保障资金。因此财政因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现金补助失业者的做法,而是采取促进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相应建立促进就业基金专项培训基金,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向劳动者提供专门的就业培训、指导和介绍、给予创业融资、开业注册等方面的优惠,开发就业岗位。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4050”群体,政府和社会应负起责任,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要通过改革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度,调整产业结构iu,增大服务比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增加对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减轻具名负担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中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纯”公共产品,真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具有正外部效应,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供给。因此财政应为义务教育提供资金保证,尤其是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是立国之本。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供给,既能减轻居民教育经费的负担,拉动消费需求,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解决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和城乡医疗水平失衡问题。各级政府应增加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财政出资比例,加强中央财政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合理确定中央财政在东、中、西部医疗卫生制度的补贴额,形成东、中、西部不同意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

(二)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完善税制,撬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启动消费 1,改革消费税。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适当调减现行消费税的部分税率,以正确领导消费,调节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悬殊和社会分配不公。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并加强征管,增强其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将分类课税模式改为综合分类课税模式;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差距;完善税前扣除范围;加大对偷快速能够个人所得税的惩处力度。

3,对营业税进行改革。适当降低第三产业营业税税率,以降低成本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体现对社会消费热点的支持。

4,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允许企业敌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金。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使增值税务链条环节的税负的公平,还可以刺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新技术、升级产品结构的积极性,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协调。

总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指导观,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税制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与消费政策;为社会提供公平的公共产品,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要。同时要注重给低收入群体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并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此外,还应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居民消费升级,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充分发挥城乡消费增长潜能,以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篇7: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监察审计部: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重要战略决策,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资金安全管理,有效规避投资项目管理风险,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核电转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关于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情况开展检查的通知》精神,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并及时组织开展了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有关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工作,现将本次专项预算内资金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承担项目的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工期:2007年7月~2009年6月

4、项目资金总额:项目总投资71,954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6,000万元

5、项目建设单位: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6、项目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7、项目监理单位:山东德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8、项目主要施工单位:中国核工业第23建设公司第六工程公司

9、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了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自主化,从而形成先进核电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决定开展建设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是专业从事AP1000核电站安全壳、设备模块、结构模块等核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专业化公司;是依托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两个三代核电站建设工程、采用引进美国西屋AP1000核电技术制造核电设备的第一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转化基地和核电设备制造基地。

二、承担项目的进展情况

1、项目资金来源

注册资本金12,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5,500万元,银行贷款49,000万元,企业自筹5,454万元,合计71,954万元。

2、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2009年4月30日,资金到位情况为:注册资本金12,0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5,500万元,银行贷款49,000万元,企业自筹5,454万元,合计71,954万元。

3、项目施工进度

2007年7月3日,公司举行揭牌成立暨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2007年11月30日,公司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署三门核电1#机组CV钢壳采购框价协议;同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国核工程公司签 署三门核电2#、3#、4#机组CV钢壳采购框价协议;

2007年12月14日,与宝钢集团签订CV钢板采购第一单合同; 2008年5月10日,各车间地面全部完成,厂区道路硬化完成; 2008年5月30日,历时近11个月,项目主体工程按期建成,是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项目的按期建成,对于保障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的工程建设进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专业化管理,自主化建设”的新一代核电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8月28日,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主体工程通过地方政府验收。

2009年5月6日,浙江三门核电站1#机组安全壳压力容器底封头首批钢板出厂。

2009年5月12日,浙江三门核电站1#机组CA20结构模块72个子模块全部制造完成并出厂。

2009年6月2日,公司收到美国ASME协会颁发的N、NPT核级证书,2009年9月3日,三门现场通过ASME协会NA、NPT、NS认证评审,10月26日,公司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证,成为我国第一家取得ASME综合认证的企业

4、完成的实物总量

《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00亩,新建建筑面积约88360平方米,包括新建六座生产厂房:下料车间、安全壳车间、模块车间、管道焊接车间、酸洗车间、涂装车间厂房。并新建仓库(室 内及室外)、综合办公楼、变电站及各种动力站房等建筑、构筑物。根据核电设备AP1000安全壳、结构模块、设备模块的生产需要,新增焊接、油压机、卷板机、坡口切割加工等生产设备,并根据材料及产品检测、试验要求,新增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试验设备。根据生产纲领要求,新增各种主要生产设备共计341台套。根据生产需要和环保、职业安全卫生、消防等需要,厂区工程项目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厂区变电站、给排水和采暖通风等系统设施;锅炉房、制氧站、空压站等动力站房。按环保要求建设酸洗废水处理站,按防火要求配置消防系统设施等。为了满足生活需要,新建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和职工活动中心。

5、项目招投标管理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并逐步完善了《招投标、评标和决标控制程序》、《物项采购管理程序》、《招投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相关程序和制度。整个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遵守了招投标管理规定,严格招投标流程控制,加强招投标活动的监督。各招投标工作的实施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规范、高效地组织及实施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6、项目监理情况

本项目的工程监理单位为,山东德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监理公司完整履行了其监理义务,较好的 控制了项目进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确保了2008年8月28日主体工程验收的顺利完成。

7、质量安全管理

在整个项目的建设期间,质量和安全始终是项目建设的重点控制目标。在管理上严格按相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进行监控和管理。在整个项目的建设期间通过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主体工程验收中质量评为合格。

三、开展监察检查的情况

根据《关于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国核计发[2008]330号)的要求,2008年12月16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5500万元下达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但专项资金尚未及时到账。为了落实国家能源局要求,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于12月19日上午垫付资金5,500万元,拨付到我公司。公司在支付中央预算内投资前,聘请中介机构对工程结算款进行了审计,12月19日开始对外支付。截至2009年4月底,专项预算内资金5,500万使用完毕。

公司对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管理相当严格。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专项资金使用的用途和时效,保证专款专用、重点突出,管理规范,及时拨付、保证中央扩大内需投资效果的要求。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预算内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本项目的设备采购和土建安装工程。2008年12月19日至31日,用于土建及安装方向的预算内资金3,859万元,占本次拨付专用资金的70%,用于设备采购方向的资金560万元,占本次拨付专用资金的10%;2009年用于土建及安装方向的资金910万元, 占本次拨付专用资金的17%,用于设备采购方向的资金176万元,占本次拨付专用资金的3%。

经检查,核电设备制造工程项目专项资金支出符合国家核电《关于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通知》的实施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扩大内需投资方向,根据工程进度和设备生产进展情况,依据合同规定付款。特别是公司重大资金支出,均经过联签批准,保证核电设备工程项目建设透明、高效、干部廉洁,不存在滞留、挤压、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科学合理的使用了国家5,500万专项预算内资金。

篇8:凯恩斯主义与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1921年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提出的,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与俄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是分不开的。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 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战胜了国内的白匪叛乱;但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人民 (尤其是农民) 的切身利益, 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俄国经济濒临于崩溃的边缘, 国内出现不稳定现象, 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如乌克兰、顿河流域、西伯利亚的农村, 部分农民进行骚动和暴动;在大中城市, 部分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活动;部分水兵发起的喀琅施塔得叛乱。[1]这表明苏俄国内政局不稳定,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人民矛盾与冲突, 将直接威胁着苏维埃政权。

在经济方面, 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有资料显示:1920年煤炭开采量为870万吨, 只比1899年稍多一点;生铁冶炼量为11.6万吨, 比1860年减少1/2;棉织品产量只相当于1857年水平。1920年国内的工业生产比1913年减少6/7。许多铁路和桥梁被破坏, 大部分机车和约占1/4的车厢不能使用, 导致运输业陷于困境。1920年的农业总产量, 只等于战前到2/3。金属、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和面包、肉类、鞋类、衣服等日用品也极为匮乏。[2]这种情况迫使苏维埃领导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进行分析和总结。列宁曾评价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这经济破坏的小农国家内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 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方法”。[3]旧政策的不足导致苏俄1921年春的严峻的局面, 新经济政策即为弥补其不足而提出。

2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特点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为领导的苏共对新经济政策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1921年4月21日,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只有经过这种办法才能做到既改善工人生活状况, 又巩固工农联盟,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4]年12月, 他在《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中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 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5]1922年, 列宁指出“其实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找到了我们花很大力量所建立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6]上述论述体现了列宁想通过粮食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维护人民利益, 同时达到保护苏维埃政权的思想。在全俄政治教育局第三次代表大会上, 列宁指出:“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 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的时候, 让我们实行退却, 重新安排一切, 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7]在此, 列宁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只是战略上的一种退却, 至于如何退, 采取何种方式退, 却未展开论述。在第七次党代会上, 列宁在《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指出:“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不是实行强攻, 而是进行极其艰苦、困难和不愉快的长期围攻, 伴以一连串的退却。”[8]这里, 列宁表达了新经济政策就是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此后, 列宁又提出了要允许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和发展的思想。他指出:“要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9]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战略退却, 在它的指引下,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活跃了市场经济, 带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保障了社会稳定, 有力地缓解了俄国的危机。

具体说来, 新经济政策具有两大特点:一是迂回过渡性。列宁指出,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0“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 或者即使不占优势, 但是十分发达, 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 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 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11]事实证明, 俄国要维护苏维埃政权, 进入社会主义, 必须经小农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的过程。二是适度性。俄国是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 有着千百万小生产者。在这种国情下, 不如“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人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12]列宁曾指出“和社会主义比较, 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 资本主义则是幸福。”[13]“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4]这里, 列宁表达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利用资本主义提高俄国生产力, 促进俄国经济发展的思想。

3 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为领导的俄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它为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3.1 立足我国国情,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是以列宁为领导的俄共对俄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为前提的。对此, 列宁在俄共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小农占大多数、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我们俄国无产阶级在政治制度方面, 在工人政权的力量方面, 比英国或德国都要先进, 但在组织像样的国家资本主义方面, 在文明程度方面, 在从物质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方面, 却比西欧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15]

俄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俄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只能采取一系列“中间环节”或“过渡形式”, 而不能采用直接过渡的办法。

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也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对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要有清醒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要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

3.2 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新经济政策能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在俄国成功实施,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新经济政策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把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体现在农民问题上, 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重视农民的利益,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巩固了工农联盟。在商品和货币问题上, 允许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通过市场调节满足农民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的需要, 化解了与国家直接干预之间的矛盾。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减轻了农民生活困苦, 改善了农民生活状况, 缓解了苏维埃政权同农民的紧张关系, 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的实现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参与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样必须解决好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 把握好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性和适度性的特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视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必须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和冲突必须把握好“市场经济”这一经济手段, 在执行的过程中掌握好“度”。如必须明确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性, 摒弃那种发展市场经济就意味着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思维模式, 要吸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阶段和建设阶段所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正确处理和利用市场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必须提高控制和驾驭非公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能力, 必须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把好市场经济的方向盘, 维护人民民主政权。

正如胡锦涛所说,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 把握好“度”是关键。

摘要: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给俄国造成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严重局面而采取的一种新政策, 其实质就在于通过粮食税维护农民利益,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和国家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 探寻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我国国情, 把握好市场经济, 在不断解决人民利益关切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俞良早.东方视域中的列宁学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318.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第2卷) [M].三联书店, 1980:6-7.

[3][5][6][7][8][9]列宁论新经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4]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10][11][12]列宁全集 (第2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

上一篇:PLC实训室安全规章制度下一篇:芹洋乡政府班子五年任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