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024-04-10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通用8篇)

篇1: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今天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损害并存的两难境遇,这对我们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期,一直以来,工业化走了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高损害的路子。改革开放几十年,尽管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种经济发展高速路上伴随着的也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益恶化。因此,解决生存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它是在对机械论自然观与德国自然哲学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扬弃”,它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状况现实把握和对自然科学认识的哲学概括。

其一,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其二,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普遍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其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自然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能量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问世,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自然界中的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诊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其四,强调了人类的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及其社会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人类及其社会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可以离开自然界来获得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进化的高级阶段,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自然界为基础和前提,它必须遵循自然界发展的客观“尺度",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不断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将其“呐化"为人的主观构成,即“自然人化";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的特殊部分,人类不但能利用自然界,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尺度”,在自然界打上人的本质烙印,营造“人化自然"。

二.构建生态文明具体措施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适应全球发展的的全球化时代,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显著的民族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上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制度安排、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采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1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三者之间,只有人类是主动的,能动性最强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因为人类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而公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道德理性,不断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大家对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予以高度的认识,充分认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复杂性及相互性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生态道德意识。2发展循环经济

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唯一方法,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促进资源的节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及构建境的改善,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在今天,既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发展,也不能以牺牲社会经济的发展来保护环境。为此,人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生态产业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特征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一”的原则。也就是说,首先是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尽量不生产、不消费一次性产品和过度包装物品;其次是不断重复使用消费品,尽量延长消费品的使用寿命;再次是将使用过的物品变成再生资源,制造新的产品,而不是作为废物随意排放掉。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率很低。现在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重大。

3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制定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共同保护生态。当前,我国出台了不少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都在环保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现行的很多法律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中国现在的政治制度很难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与修订,要尽快推进区域环境立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行政处罚的上限,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落实第一责任领导人,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等问题。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停滞多年的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可问责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生态意义上的自然观,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分析了人和自然的本真关系及实现形式,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理论的理解。传统自然观由于把人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因而都具有其固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由“人化自然”、“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是对现代系统论的不自觉的运用,对当代解决环境问题与走出异化困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2: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学号:S130403005

学院:光电学院

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它的不当使用和负面效应也使人类因此陷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产生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的人与自然理论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利避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最有效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篇3: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关于生态文明的提出, 我们首先要先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说起, 这里面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即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演化的新的形态。如今,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新的文化形态, 其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已经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原始时期, 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很少, 并且当时人类的生存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 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有限, 于是在原始时期, 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到了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增多, 对其需求也不断增加, 于是人们开始更多地开垦土地, 但是由于这个时期人类的活动范围比较小, 所以虽然局部生态环境被某种程度的破坏, 但人类对自然界整体的破坏不是很大,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相协调的、和谐的。到了工业文明时代, 依靠的是环境资源,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蒸汽机以及电气的应用给予了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与崭新的生活方式, 于是, 人们开始了更进一步的对自然的改造, 不仅加大了力度, 同时也愈发肆意妄为起来,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 这种改变意味着人类已经成为了自然的主宰者。然而, 在这种改造的过程中, 人类确实获取了短暂的利益, 但从本质上却也造成了能源的过渡消耗、人口膨胀、不可再生资源的迅速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致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全球生态遭到破坏, 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紧迫的、严重的挑战。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类与自然的冲突愈发激烈,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威胁。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 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 工业时代的文明并不能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 也无法从本质上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不仅仅因为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它还有着根本性的弊端, 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文明来纠正之前文明带来的错误与危机, 于是, 生态文明形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关系到人类文明良好正确发展, 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系到人类后代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我们要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

1.2.1 生态文明的起源

说到生态文明的起源, 就要理解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与生态文明的起源密切相关的。文明的涵义是,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财富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状态。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文明也随之发展, 文明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联系,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生态的保护问题, 在一些学者逐渐提出关于生态、生态系统等问题的认识后, 逐步演变成一个相对充实的体系, 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也随之而生。生态文明的起源必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了解了起源问题,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可以更加深入和透彻, 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将更加正确、更加可行。

1.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提到生态文明, 就要说说文化价值观。生态文明是一种文化价值观, 而文化价值观是一群人认为有益的, 正确的, 有价值的信条, 和时代性紧密联系。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体现的一种价值观, 这种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承认自然界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人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这种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 也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反应了生态环境的本质, 体现人类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作为存在于人们的内心的一种信念, 指导和制约人们的行为。可以说, 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类在继承古代优秀传统生态观, 反思人类不文明工业行为的基础上, 形成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

1.3 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自然观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一种继承和体现,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有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它的基本要求是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目标的实现, 是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探索与指导, 是对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一, 表达了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符合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需求、完善和利益, 可以说,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是现代人类社会不可避免并需要认真面对、谋求发展的重要、崭新课题, 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新趋势与新阶段。

2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

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涵义

在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究与理解中我们可以知道, 马克思认为, 哲学变革的基础是自然观的变革, 正是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中, 特别是从人对自然能动的实践关系中, 马克思将他的唯物史观全部贯彻到他的自然观之中, 赋予了自然新的内涵,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为自然观创造了崭新的、划时代的变革。从马克思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重要观点中, 我们可以发现, 尽管马克思没有给自然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他对自然的概念的把握。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然, 是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的自然, 是作为人的环境的自然, 是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 是作为生成演变或消逝的现象和过程的自然。而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中, 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 马克思认为, 自然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 人是自然界在发展中达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产生的一种产物, 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人离不开自然界。其次, 劳动是自然与社会统一的机制, 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统一是通过劳动作为基础的。再次, 违背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对抗的认识论根源。最后,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受自然形态制约的。

2.2 生态文明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

生态文明的提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就我国而言, 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结合是十分必要与贴切的。要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除了要对目前的这种高消费、高污染的不良生产方式进行改变以外, 还要建立一系列新型的生态产业, 比如农业生态产业、工业生态产业旅游生态产业等。而且要改变那种人与自然的不平等的主从关系, 提倡人们爱护和珍惜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目标, 重点在于在建设过程中, 遵循客观规律, 努力实现由必然王国像自由王国的转变。可以说,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断地、坚定地努力, 需要从价值观、发展观等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变革。我们不仅要转变价值观念, 同时还要改变发展观、消费观、与科技观, 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还要在经济、消费方式、科技发展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3 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念

3.1 提升道德意识, 加强道德培养

建设生态文明一定要与建设精神文明相结合, 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革新, 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征服意识, 均阻碍生态文明的发展。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的社会氛围, 尊重和善待自然。生态保护, 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每一个公民, 每一个社会团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是完善环保教育体系。对国民的环保教育, 必须从最基本的教育体系抓起。再次是对群众的生态自觉性的加强。要加强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 就要提升他们的个人自觉性, 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最后应该使公民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提倡并引导更多群众的参与。

3.2 倡导文明消费, 弘扬优良风尚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国民的消费方式, 以及生活方式, 应该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 提倡生态消费。只有在社会中树立优良的理念和风尚, 构建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 才能更好的“尊重自然, 善待自然”, 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积极有效地运用到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在当今世界, 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责任也越来越重, 以这种正确的消费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来提高道德建设、加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我们需要倡导和弘扬的。在新的时期, 我们不仅要提升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更要通过这种方式将良好的习惯融入到生活中, 从小事上积聚力量, 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为我们的后代做应有的贡献,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具有优良的风尚。

3.3 建立有效政策, 构建法律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 全面了解与思考, 再总结经验进行更好的实践。社会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体是生态社会主义, 它是一个民主、公正、和谐的社会, 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这种理念符合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首先, 在思想认识上, 各级领导应该将施政重点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体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其次,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上, 要根据各地生态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 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最后, 在政策发展上, 应重点完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财税, 金融, 土地等配套政策, 构成体系, 形成合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 全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 使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局上更加有序、合理。

4 结语

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进行了认识, 并对二者间的联系进行了思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作为指导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 体现了其理论价值,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理论基础的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 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完善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达到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统一。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具有深刻意蕴的内容,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类似全球气候变暖、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警示着我们必须对环境问题给予重视, 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也变得愈发重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此来更进一步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00.

[4]黄楠森, 庄福龄, 林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2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5]陈坚.生态文明的含义、要求与实现途径[J].城市问题, 2005 (9) .

[6]刘经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7.

[7]张汉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10.

[8]宋言奇.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及其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4 (4) :28-32.

篇4: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教育公平 马克思主义 教育公平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06-02

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使教育公平问题逐步变为全世界的教育关注焦点。发展教育的核心前提就是教育的公平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又为解决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视角,探讨我国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解读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究社会平等和教育公平等问题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平等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首要内容

马克思在1866年提出,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及“真正利益”。马克思所主张的“教育公平”包含这样两点:首先,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受教育这一平等权利;第二,这种平等表现为每个人智力发展和能力发挥上的平等。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是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走得不稳,更不用说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强烈谴责和批判社会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由此产生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只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第一步,而教育公平的最终归宿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硬件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而空谈教育公平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首先,教育权利的平等依赖于政治上的平等,而教育公平发展的物质保证则取决于经济上的平等状况。其次,包括设定教育目标、分配教育资源、选择教育内容等的整个教育活动,都制约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二、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表征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但教育公平的普及程度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仍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要想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首先就要考虑教育的机会公平,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发展的首要问题。2005年开始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教育事业获得重大发展的标志,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机会。但是,由于农村落后地区经济的不发达,一些地方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学生仍然自动或是被迫放弃入学的机会,更不用提高中阶段的入学机会。高等学校收费现象、高校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分数线的地域性差别造成了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在教育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忽视其正常成长规律,用错误的教育教学方式,差别性地对待不同学生,便是一种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动地位,便导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具主观随意性和选择性,教师愿意花在“优等生”身上的精力往往比“差等生”多,部分教师更是为追求私利,对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不公平。加之教师往往更重视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而多忽视其他学生的实际情况,又造成了教学定位目标的不公平。

(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指的是每个人在受教育后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个性得到发扬和完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能力修为等与其智力水平相匹配,从教育中收获自身发展。因为受到客观地理条件和国家法规政策的双重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的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而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却发展迟滞,这种不平衡是导致我国教育结果不公平的重要原因。城市进入大学的学生比农村要多得多,城市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往往也优于农村学生,所以不难看出,教育结果的不公平也是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

三、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笔者对造成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够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提出,教育公平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经济条件的支撑,经济基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虽然近年来我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在西部和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尚处在小康建设阶段,还无暇顾及包括教育在内的其他方面。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对教育的投入不够,从某种层面上促使了教育的不公平。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首先是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分配不均。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人民带来了福祉,但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却逐渐导致一种忽视农村发展、以城市为发展重点的价值观念,而教育作为一种大众公共产品也因此逐步倾向于“城市优先”的原则。贫困地区的教育因为缺乏资金而导致硬件设备跟不上需求,发展愈发滞后,在起点上就已经形成一种不公平。其次是师资队伍的分配不均。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不愿意投身于农村,而农村本地的教师团队本身的受教育水平也并不高,且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和定期深造及学术交流,其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加之流动性大,造成了农村师资队伍的不稳定。

(三)教育体制不完善

影响教育公平的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政治,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理论。由此可知,教育政策的不完备,也是造成教育不公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人性发展相悖,存在一定的误区,马克思主义者在其教育公平观中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教学中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突出。第二,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资助的力度不够,导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依然居高不下,同时也无明确的标准,且缺少专门的助学金监管部门。第三,高等教育制度尚未成熟,地区差异、高考移民导致高等教育区域性不公平,在资金分配上又偏重于重点大学,进一步拉大了高校间的差距。

四、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导我国教育公平发展

(一)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出,要想真正在普适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社会生产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教育物质资源。教育的大发展离不开教育公平的普及,教育公平的实现更是需要充足的教育资金投入来支撑。第一,提高教学硬件条件,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借助各方力量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从而努力缩小学校和学校之间基础设施的差距,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在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以及学校文化体育设施之余,其住房条件也应得到完善。第二,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满足其物质及精神需求,为教育的公平发展奠定师资基础。我们必须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保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而使其安心工作,努力为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育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现实保障

第一,分配教育经费时,必须避免“一刀切”,在兼顾整体发展的同时,首先应考虑将教育经费倾斜于薄弱学校,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城市中心”的不公平倾向,达到总体合理,促进教育公平。第二,努力建设农村的师资队伍,促进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交流及学习,并加强农村教师的再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水平。在农村教师待遇上,对偏远落后地区的教师给予倾斜性补贴。

(三)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政策保证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中总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发展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教育体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第一,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教育公平的规范化发展。我们应树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机制,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明确化和合理化,并不断完善“奖助贷”制度,实现对人才培养的人文关怀。第二,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从法制角度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硬件之一就是政治条件,教育公平的政治保障就是有完善的教育法规。应促进教育公平法律体系的完善,使其有法可依,并强调其权威性,从严执法,且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政治保障。

五、结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正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教育公平已逐渐成为我国学者讨论的焦点问题,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笔者站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视角下,结合科学的理论和我国的现实,对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由此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大蓉.中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陈曦.试析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改进[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7)

[4]杨帆.教育公平的理念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1999(3)

[5]郭彩琴.教育公平论: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哲学考察[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6]任中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饶 为(1990— ),女,湖北荆州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篇5: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其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调控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步入21世纪,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亦在人们的活动中发生了改变,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频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我国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生态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人类解放的极大关切,同时包含着有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因此,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两者之间表现为内在的统一关系,同时两者及时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对于自然有着依赖性,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及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人类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同时是社会的产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属性,其表现形式为理性、道德和劳动生产能力,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界的能力,同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理念。

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有关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了劳动对象在自然界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备的生存空间以及生产资料,人类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人类离不开自然界,正如马克思引威廉?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2、自然创造人,人也创造自然

马克思肯定自然界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人对于自然界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但同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尤其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在不断加强,自然界被人化的速度加快,范围亦在不断扩大。因此说,自然创造人类的同时,人亦在创造自然。

3、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人的这两种关系之间及时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的脱离、独立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两者之间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的社会性关系,并凭借这种社会形式实现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的恶化时人类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所产生人类与自然互相伤害的结果,欲解决这种恶性循环,需对人类的物质生产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控制,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生产目的,保证人类的短期与长期利益为基础,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自然的疏离关系,自然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

4、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实质上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必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营造崭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节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更大的成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是 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质特征。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同时过度的自然开发导致资源出现匮乏、生态失衡等问题出现,危机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摆脱环境危机困境指明了方向: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这种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除生态环境危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指出虽然人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却最终不能脱离自然、超出自然,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自然,开发自然,这样会打破自然自身的平衡关系,使自然本身的循环能力丧失,最终会波及到生活在其中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类在内。因此,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重新开创新的生态文明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将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分割开来看,即更多的是看眼前的利益,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不能够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导致当前一些地区环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点强调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亦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前提,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如果人类的不合理使用资源、任意开发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将导致自然界的反补现象出现,危机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共生的局面被打破,尤其像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领我国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一历程中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正是人类对于以往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形态中的个体行为,并调整和控制,坚持自然主义和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为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处于自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揭示了这两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马克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有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启示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

参考文献:

篇6: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篇7: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的范畴,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时代。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角色与地位是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水平及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的。

原始文明大约经历了400万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人与自然之间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的主宰。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创造力非常有限,即使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环境从总体上也能较快的恢复平衡。社会发展到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初步对抗,出现了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局面。随着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和“原始经验”的积累,人类组建以栽培作物和驯养动物取代采集和渔猎的部门,于是农业和畜牧业就发展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完全依赖、顺从自然的状况。但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整个社会中,人类的生活方式主要以农牧为主,活动范围较小,而且该时期人口密度不大,所以人对自然的破坏和冲击力较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未超出环境容量,生态系统仍可维持大体上的平衡,人类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00多年前,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时代。尤其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界进行强力征服和探索,以至于在短短的300多年间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人们不再盲目崇拜自然,而是把自然当做被征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中心论”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导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以至于全球出现极其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人口膨胀、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森林锐减、垃圾成灾、水污染等等,这些事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类想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则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必须转换人类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制约自身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时代。

从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人类已处于主导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人类要想实现文明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自始至终都应保持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而不应相互对抗。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念、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人们自觉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观。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以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后期越发显得乏力,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生态文明”。他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至此,生态文明的理念在中国逐渐普及起来。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必将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8: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灿烂千阳》,女性,自然,生态女性主义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 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灿烂千阳》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2007) 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出版商周刊》的评论称:“……胡塞尼让我们看到, 女人对家庭的爱竟能够让他们投入不可思议的英雄般的自我救赎, 而依凭对爱的回忆, 就能让苦难中的女性活过沧桑。”阿富汗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对于全球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 往昔每日的新闻报道中, 那战火连绵的昏暗场景至今还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阿富汗, 这个硝烟弥漫的国家也因此给人们留下了模糊和阴暗的印象。出生在阿富汗喀布尔的卡勒德·胡塞尼通过《灿烂千阳》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 让我们透过连绵的战火, 看到那个年代下, 那个环境中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同样, 这也是一扇洒满阳光和充满生机的窗, 让我们回到那个混乱的年代, 感受到因两位女性的坚持与挣扎而带给我们的微弱的希望之光。

《灿烂千阳》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共51章。第一部分以女主角之一的玛丽雅姆的视角叙述她前半生的悲惨遭遇, 影射了在阿富汗这样一个男尊女卑的国家里, 女性惨不忍睹的生活和绝望的命运。第二个部分以莱拉的视角讲述了无情的战火将原本完整幸福的家庭残忍地摧毁并带走了她身边的所有亲人。莱拉的两个哥哥先在对抗前苏联的战争中丧生, 她的父母随后也在阿富汗的战火中离开人世, 连莱拉一生最想依靠的塔里克也在混乱中杳无音讯。玛丽雅姆和莱拉, 这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女人, 不同的性格, 不同的身份背景, 不同的理想, 却因为在阿富汗这个战乱弥漫的国家里, 被命运无情地紧紧连在了一起。第三部分则是胡塞尼在文学写作上的创新之处, 他并未选择玛丽雅姆和莱拉任何一个人的视角或一种思维进行叙述, 而是以她们两人共同的视角讲述了她们和阿富汗一生的命运和发展。第四个部分重新回到莱拉的视角, 因为在连年的战争中, 玛丽雅姆和千千万万的阿富汗难民一样已经离开人世。阿富汗人民苦苦等待的“和平”终于在三十年后悄然而至。战后的阿富汗让受尽磨难和阴暗一生的阿富汗人民终于看到了灿烂的阳光。

然而, 《灿烂千阳》并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战争中人们苦苦挣扎并同命运做斗争的简单故事, 阅读过此书的读者们都不难发现, 在书中作者不计其数地描述着阿富汗妇女们低下的地位和惨不忍睹的生活状态。这种积尘已久的女性歧视主义并不仅仅是战争的恶果。在阿富汗, 对女性的压迫与支配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心态。持久深刻的男权主义思想在阿富汗这个硝烟弥漫的国家只是更加深了一层阴暗的色彩而已。还有另一个方面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在战争中的阿富汗硝烟弥漫, 人们视觉中的景象只有灰色, 听觉中回荡的只有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 当人们连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全的时候, 怎会有时间顾及生态的平衡和发展。生态的破坏和恶化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愈演愈烈。因此, 在《灿烂千阳》中, 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深刻的关系:正如生态女性主义所认为的, 对女性的压迫与自然的退化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应透过弥漫在阿富汗上空的连绵战火感受在那个时代下女性和自然在挣扎中的生存和崛起。

一、自然与女性的共通之处

“自然与女性互为隐喻, 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斗争与女性在人类社会进行的生存斗争遥相呼应” (南宫梅芳, 2011) 。在人类长达几千年的统治中,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自然环境成了人类发展和牟取利益的最大牺牲品。人类为争夺利益和地位而导致的战争轮番上演着;众多的土地和植遭到无情的破坏和砍伐, 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工业的迅速蓬勃发展促使二氧化碳和污水的大量排放和扩散, 继而造成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些人类对环境如饥似渴的索取和侵占, 使得这个曾经充满绿色和甜美气息的完美家园正渐渐地衰落和暗淡。当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女性压迫联系起来的时候, 我们就能清楚地领会到她们之间存在的共通之处。男权主义者通过将土地、水和森林等资源从女性的掌握和控制中拿走, 毁掉了女性维持生存的生产活动而成为男性的依附, 同时也毁掉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斯娃·德·奥波妮指出:对妇女的压迫与对自然的压迫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灿烂千阳》中, 年幼时的玛丽雅姆和妈妈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丘上, 正是因为没有人类纷乱和焦躁的足迹, 这座僻静的山丘俨然成为自然和女性的和谐相依的家园。“人们若要到这个地方来, 得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向山上走, 这条路是赫拉特到古尔德曼村的主干道的分岔路, 两旁长满了膝盖那么高的杂草, 点缀着白色和鲜黄色的白杨树和胡杨树, 还有一簇簇的野生灌木。……山路的末端和一条宽阔的溪流垂直相交;这条山溪从环绕古尔德曼村的沙菲德山脉奔流而下, 生长着很多鲑鱼。朝着群峰的方向, 再往上游两百米, 有一圈围城圆形的垂柳”。这段风景是战争前的阿富汗自然环境的一个写照, 也正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那段时间的缩影, 在这里, 玛丽雅姆和她的母亲是女性的代表, 她们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正是影射了一个没有男权统治的美好的生活环境。当然, 生态女性主义所主张的正是按照女性主义原则和生态学原则重新构建人类社会, 但是并不意味着片面地强调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想要建构一个多样化的如自然界般平等、和谐的生态网络。并且它强调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 这是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女性主义回应, 主张积极改善女性与环境的状况, 并且认为这两项任务是息息相关的。“挽救地球的生态环境, 要从消除两性之间的压迫关系开始” (南宫梅芳, 2011) 。

二、硝烟中女性的崛起

“性别统治和男权是最古老的压迫形式, 在发展的规划中, 它以新的和更加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灿烂千阳》中, 这种对女性极端压迫的男权主义思想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并渗透在阿富汗漫长战争中的每一缕硝烟中。当玛丽雅姆还是孩子的时候, 她的母亲娜娜就对她说过: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 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当然, 年幼的她当时根本不能理解娜娜的意思, 背负着被称为“哈拉米” (私生子) 的重担, 天真和无知的好奇心促使她选择离开这个只有她们母女的世外桃源, 从此踏上了她悲惨一生的不归之路。

范达娜·席瓦侧重于研究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妇女和自然界遭受的剥削与压迫。她认为:“第三世界的妇女是在创作和维持生命反面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的。自然过程遵循的是女性原则。女性原则的内涵是能动的创造性、多样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和生命的神圣性。” (关春玲, 1996) 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莱拉跟玛丽雅姆有着完全不同的家庭的背景, 她有着一个完整的家, 从小就有着母亲的疼爱, 爸爸的教导, 哥哥的陪伴, 却因为这个残酷的男权统治的战争毁灭了她们的梦想并让她们人生的旅途从此交织在了一起。当然, 她们的悲剧并不仅仅只是命运的玩笑和巧合, 玛丽雅姆被父亲无情地遗弃和莱拉被塔里克无奈地遗弃都向我们诉说着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争取才能获得生存的地位和选择的权利, 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一生的发展轨迹。同病相怜的两个悲惨命运的女人———玛丽雅姆和莱拉———在遭受她们丈夫拉希德的残酷虐待下, 在阿富汗无情战火的轰鸣下, 为了寻找到通向和平和幸福的那扇洒满阳光的窗付出了整个人生巨大的代价。在玛丽雅姆被行刑前的那一刻, 她是欣慰的, 她没有懊悔, 而是充满了一种安宁的感觉。“她想到她进入世界的身份, 一个低贱的乡下人所生的哈拉米, 一件人们不想要的东西, 一次可怜的、后悔莫及的事故。一颗杂草。然而, 当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了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玛丽雅姆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觉悟正是女性从男性的压迫中崛起的象征和前进的开端。

三、自然与人类的对立与共存

生态女性主义者苏珊·格里芬认为:“我们不再感到我们是这个地球的一部分。我们把其他造物视为仇敌。森林消失, 空气污染, 水污染……很久以前, 我们就已经放弃了自我。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毁掉我们的环境, 我们的肉体, 甚至我们的遗传基因。”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总是认为自然是服务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人类应该统治自然, 自然理所应当为人类的向前发展做出应有的牺牲。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人对自然的支配是理所应当的。然而随着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的全球变暖等问题, 尝到恶果的人们渐渐意识到不是人类统治自然, 恰恰相反, 是自然生态牵制住人类继续发展的步伐, 如果我们不及时地调整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必定是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在《灿烂千阳》的结尾部分, 人类之间的战争暂时得到平息, 饱经战争摧残的阿富汗人在喀布尔久违的泥泞中发出心底的声音:“我们想要喀布尔恢复绿色。”这是深埋在阿富汗人们心中长达三十年的一句话, 也是全人类应当引以为鉴的一个还算为时不晚的启示。当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在这条通往毁灭之路的迷途上徘徊并不知所措时, 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地从自我中心意识中醒悟过来, 朝着生态和谐发展的方向移动, 真正与自然相互依附和平等共存。

卡洛琳·麦茜特说过, 对于自然界的支配与压迫和对于女性的支配与压迫在思维框架上是同源的。范达娜·席瓦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就是恢复女性原则, 而女性原则的恢复就是视自然和妇女为生命和财富的源泉, 创造和保持生命的主题力量, 向妇女和自然界学习生态智慧, 重建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公正和谐的关系。当全人类把我们本身看成是一种生态存在, 在发展的同时重视并致力于保护生态系统, 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时候, 相伴我们的才是和谐和美好的大家园。

有阳光雨露, 万物才能生存, 生态才能达到一种可持续的平衡;当阿富汗的女性们真正站起来脱下布卡并开始崭新人生的时候, 她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人世间灿烂千阳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综述.国外社会科学, 1996, (2) .

[3]南宫梅芳, 朱红梅等.生态女性主义——性别、文化与自然的文学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4]苏珊.格里芬著.张民生, 范代忠译.自然女性.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上一篇:挑马兰作文600字下一篇:电脑如何输入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