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培养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大平台招生模式的实行,随之而来便衍生出大平台学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大平台模式日益的完善,所以,大学生的党支部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模式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本文探讨了大平台的招生模式下学生党支部管理中新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了学生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制度,使大学生党支部在管理上更加的合理、科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工作培养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工作培养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理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关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数量的增多,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用人市场对研究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目前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所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是指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中的各种要素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从宏观上说,我国高校中主要存在三种教育模式:一是院系为主的教育模式,这个主要是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初期、研究生数量还很少的高校,学校没有专门的研究生工作机构,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由所在院系负责;二是集中管理模式,这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研究生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后,学校设立专门的机构(通常是研究生院)来集中对研究生进行培养和管理;三是分级管理模式,这是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学校无法集中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管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再次由院系担起主责,而学校在宏观上制定政策并对院系工作进行指导。这种模式是目前大多数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的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的数量成倍增加,不少重点大学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早已经超过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其培养质量关系到能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日益提高的素质要求,包括其政治素质、科研素质特别是创造力、身体素质等。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对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改进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教育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仅就高校理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关进行探讨。

1 研究生的教育主体

按照“德育为先,全员育人”的原则,学校的每一个部门、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是研究生教育主体。一般来说,研究生的教育主体分为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学校层面主要是研究生院(或类似机构),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就业、培养、学位等;研究生工作部(或类似机构)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公共课部的教师。院系层面主要是导师、以辅导员为代表的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以教学秘书为代表的研究生培养业务工作者等。学校层面的教育主体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直接面对研究生的是院系的教育主体,他们功能发挥得如何和相互之间配合、协作得怎样直接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效果。

自1978年我国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素质。导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管理素质。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理科院系已经建立起了一只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80%的导师具有博士学位,70%的导师具有海外学习的背景,新进导师的门槛越来越高。学院还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实行“零容忍”,对现有导师进行培养等,进一步提高导师素质,发挥导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关键作用。

以研究生辅导员为代表的德育工作者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到具体事务的服务等方面,德育工作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群体能否稳定、能否全面健康成长,和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息息相关。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德育工作者一直受到党和政府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各种文件规范、指导辅导员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各个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如武汉大学辅导员基本上都有硕士以上学位,每个人都是从几十甚至上百人的竞争者中挑选出来的。在工作后学校还继续提供机会让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工作交流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管理干部,以教学秘书为代表的研究生培养业务工作者,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与辅导员入职竞争同样激烈。他们主要从事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有关学籍、培养、答辩等琐碎的工作,平凡、具体,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强调工作效率、奉献精神和亲和力,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研究生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个主体是研究生自身。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这个群体独特的特点。本科生涉世不深,三观正在形成之中,社会化程度较低,心理尚不成熟。而研究生从年龄上大多超过了22岁,他们大多社会化程度较高,知识结构较为完善,身心较为成熟,认识问题较为理性,看问题较为客观。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自立、自信、自强,对社会规则、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有着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研究上,研究生除了导师的指导外还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在道德品质、个人修养上更是需要依靠自己的修炼。

2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目标

我国研究生从学位层次上分为博士和硕士两个层次。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一直是“一般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兼顾其他行业的需要。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通过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硕士研究生教育目标正在从以前以攻读学术型学位为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的转变过程中,从国家政策层面越来越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占研究生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就硕士研究生而言,教育目标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还将继续深化。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理科院系,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变化。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还远远没有形成有其特点的培养管理模式。二是硕士研究生虽然有所谓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之分,但在实际培养管理中这两类研究生的特点没有得到体现。三是即使以学术为主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过多地局限在导师的课题中。

和硕士研究生相比,博士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没有那么显著的变化。但是随着我国教育、科研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对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变化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其主要的就业去向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但现在这些地方对新进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集中在高端人才的争夺上。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要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必须博士后做起,而且竞争激烈。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吸纳博士和博士后从事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大幅萎缩。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基本稳定,对一般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减少。三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外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但现在培养的博士素质不能满足这种需求。除了企业的研发部门,在其他单位、其他岗位的竞争上,博士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理科院系对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并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市场的变化,一个原因是国家和学校层面缺少政策的引导。另一个原因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太片面强调学术性,忽视了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没有主动去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是根据科研的需要来招收、使用、培养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本末倒置。

3 研究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

研究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途径是指各研究生教育主体在研究生教育中功能的发挥以及他们配合的形式。在高校理科院系中,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是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研究生导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过于决定于其导师,导致同一个院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学术素养上差别很大,也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学术潜能。这既与研究生自身有关,也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导师所带研究生增多,导师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包括申请课题、争取科研经费的压力等。越是科研能力强、名气大的导师越忙,很难对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指导。二是导师之间差异很大,导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态度、对研究生是否尽责、是否有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和足够的科研经费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培养。三是目前对研究生学术的培养过多局限在导师现有的课题,很难根据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特长进行培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科研素质和能力:一是加强研究生专业课建设。与本科生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目前普遍不受重视,研究生专业课不成体系、不能适应研究生在系统的本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素质的要求。二是加强相同专业研究生和导师间的交流,如果可能,建立导师组对研究生提供整体指导。三是鼓励导师之间在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之间加强协作,既发挥不同导师的特长,又为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在这方面,既要导师改变观念和加强配合,也需要学校和院系加强宣传和组织管理。

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方面,研究生的全面成长更为重要。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从长远来说,德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发展。

提高研究生的德育素质和身体素质,需要研究生导师、以研究生辅导员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和研究生自身三者密切配合。

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第一点是是导师的德育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研究生的科研进行指导理所当然是导师的责任,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人生教育、心理教育等,导师无疑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需要做实验的理科院系来说,由于研究生与导师在实验室朝夕相处,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更是特别大,一个好的导师的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生发展上对研究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个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导师认为研究生的德育是专职德育教师或工作人员的责任,导师应该只负责研究生的科研。二是精力有限。随着研究生的增多,导师只能把重点放在研究生的科研上。三是自身知识面问题,一些导师虽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专家,但是对研究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规律、心身发展规律了解甚少,容易忽视他们在人生发展、情感上的需求。

第二点是以辅导员为代表的专门从事研究生德育的专职干部,在整合各种资源,更好地实现研究生的教育目标方面需要更加创造性地工作。作为研究生德育主体,研究生德育干部除了直接面向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外,更主要的是要和导师配合,并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对于理科院系特别是实验性学科的研究生来说,由于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这点更加重要。一是要和导师配合,发挥各自的专长,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科研中更多地用自己的无形魅力影响研究生,专职干部利用自己在教育、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知识优势引导研究生。专职干部和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共同做好工作。二是要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把研究生建成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研究生会等研究生骨干的作用。三是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导师和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导师和研究生、研究生和研究生的交流,寓教于乐,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艾天军

德育工作培养管理论文 篇2:

大平台招生模式下大学生党支部管理新模式解析

【摘 要】随着大平台招生模式的实行,随之而来便衍生出大平台学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大平台模式日益的完善,所以,大学生的党支部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新模式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因此,本文探讨了大平台的招生模式下学生党支部管理中新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了学生在党支部工作中的制度,使大学生党支部在管理上更加的合理、科学。

【关键词】大平台 招生 大学生党支部 管理新模式

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院校在招生上的增加,使各大院校学生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管理上的难度。中央同时又提出,在各大院校内,应该提高党员的数量,并努力的实现在本科院校内,低年级有党员同时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这样给了高校在学生的党建工作增加了难度。那么如何合理、科学的进行党支部的建设,成为了各大院校学生探讨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大平台的学生党建所面临的问题

在大平台的教育模式下,在大学生入校后,前几个学期没有进行专业的划分,实行统一的教育,到后期才实行对口专业的教育。这样培养人才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学科选择,为学生在行为、需求等方面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给大学生党建工作也造成了许多新问题的产生。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党支部的模式上设置得过于简析。

(一)高校内一个院或一个系仅设立一个学生党支部。在我国现在许多的高校,在一个院、系内仅设立一个学生党支部,在支部内成立多个党小组。这样传统的模式,适合存在党员数较少的院、系中。然后一旦党员数有所增加,在党支部内的工作便会受到阻碍,例如通知开会工作,也会因为学生在时间上不协调,而产生问题。

(二)各年级成立党支部。在各年级成立党支部,即为在大一到大四成立各自的党支部,由各年级的辅导员进行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己成为党员的学生进行支委委员的工作,各个年级组成适合本年级的党支部。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方便党支部内工作的进行,学生的工作有党员带动,充分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但是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党员的数量较少,不能够完成党支部的建立,然而在大三、大四年级中,党员数量较多,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使程序复杂化。这样,便使党支部中的工作过于复杂,造成党支部内政治学习以及生活的质量变差。

(三)各个班级成立党支部。在各个班级成立党支部,可以解决传统党支部在时间上不协调的问题,同时可以有效地对团支部以及班级内的工作进行指导,有效地进行党员的发展、培养、观察以及教育管理的工作。但是在各个班级内成立党支部也会由于支部的数量过多,不便于最终的管理。

(四)各专业建立党支部。在每个专业建立自己的党支部,适用范围较窄,仅适合于辅导员按照专业划分的院系,否则会造成党支部在管理上处于混乱的现象。

二、大平台的招生模式下学生党支部管理的优化设置

(一)党支部管理新模式的构想。为了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党支部的构建工作,并遵循党支部设置的原则,可以在院系中建立混合型党支部。

(二)混合型党支部具有的优势

1. 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党支部的工作。

2. 在班级中成立党支部,可以促进班风,并做好党建的工作。

3. 在党员人数少的班级,建立专业党支部可以解决党员不够的班级,同一专业在上课及宿舍都会在一起,那么彼此之间比较了解,可以充分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解。

三、混合型党支部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班级内党员数量的控制。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录取新生党员的占有率很低,许多高中学校在学生党建的工作上意识薄弱,甚至一些高中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为一片空白。因此,在对党员的发展中,需要严格的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进行。

(二)党支部书记选配的问题。从年级党支部的建立模式到班级党支部、专业党支部模式的发展时,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选配的党支部书记合适,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但是如果选配的党支部书记不合适,便会影响党支部内工作的进行及党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处理班级与团支部之间的工作联系。在班级内开展党支部的工作,那么如何的处理班团的工作,成为了党建工作中重要的问题。党支部以及团支部可以顺利地开展工作,其中共青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党的后备军,为党支部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班团有机的配合,可以为班级内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生环境。

(四)党支部开展工作经费的问题。在党支部成立后,需要积极的开展工作,那么工作的开展就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持,所以,为了支持班级内党支部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上级的党组织需要适当的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另外,党支部存在的院系,行政管理上应对培养人才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等方面具有高度的认识。充分的认识到,班级内的党支部在党建的工作上,可以促进班级内班风以及学风的建立,同时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达到推动班级党建工作以及班风建设的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混合型党支部的建立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平台的学生党建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党支部的建立需要院系内各个组织的支持,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建立起学生党支部。

【参考文献】

[1]周宇,李文涛,李金元,刘飞.新时期继续教育德育工作运行机制初探[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S1).

[2]敖山,耿密,何莹.学分制下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创新——以政法类高校为中心的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2011(5).

作者:孙玲

德育工作培养管理论文 篇3:

百年中师德育传统经验对当代高师教育的启示

摘 要:百年中师,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始终把德育摆在了各项工作之首,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有益做法,对巩固和加强中师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百年中师德育的传统经验和有益做法,对加强当代高师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品学兼优的教师队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百年中师;德育;传统经验;启示

中圖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以1902年爱国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为发轫,我国的中等师范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百年中师,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优质教师资源,对巩固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尽管中师教育早已风光不再,并将逐渐淡出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历史舞台,但“中师教育传统资源是一笔丰富的教育财富,她不应也不会随着中师教育的完结而消亡。积极、辩证地对待中师教育办学传统,撷取其重要的价值元素,促进当代教师教育发展,提高师范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突出的时代意义。”[1]回顾百年中师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有益经验,对加强当代高师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品学兼优的教师队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百年中师德育的优良传统经验与价值

中师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小学”的师资队伍,一般来说,绝大多数中师生毕业后都被分配到了农村小学校和幼儿园任教,尽管农村的办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活环境艰苦,但他们都能“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并能自觉安心的长期扎根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前沿阵地,默默地为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华。中师毕业生更因其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综合素质较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中师教育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获得良好声誉,这无疑与中师德育的传统经验和成功做法分不开。概括百年中师德育工作所积累和形成起来的优良传统和有益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师德育工作的鲜明主题和光荣传统。我们知道,爱国主义与中师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爱国主义是助推中师教育创办的初始动力。近代以来,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救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2]“师范教育可以兴帮,也可以促国之亡”。[3]甲午战争的失败,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喊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口号,清末新科状元张謇,提出要走“父实业、母教育”的救国之路,他弃官回乡,在家乡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从此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中师德育工作的突出主题和传统特色,通过爱国意识的認知、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养成,使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在广大中师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于心,外化为高度自觉的行为习惯。中师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的传统做法和特色主要包括:一是国旗教育系列,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奏唱国歌、行注目礼、国旗下的讲话,国旗前的成人宣誓仪式等等,让学生了解国家标识和象征,懂得国旗、国歌、国徽的内涵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二是国情教育系列,以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苦难史和奋斗史为主要内容,对比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才等发展现状,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振兴中华的使命感、献身教育事业的光荣感。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报告会和社会实践体验等有效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是革命传统教育系列,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观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请老红军老八路和革命烈士后代作宣讲报告,利用国家重大节日、重大历史纪念日、伟人英烈诞辰日开展纪念活动,加深学生的爱国感情。四是主题比赛系列,以某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征文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文体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等,做到寓教于乐,养成学生的爱国行为和习惯。

(二)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4]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曾经说过:“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5]中师德育在创办之初就秉持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准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模式。其一,先入为主的专业思想与实践教育。中师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周,是既定的入学宣传教育周,学校组织全体新生参加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学习班,邀请校内外名师授课,尤其是特邀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名师校友回校作报告,以现身说法,提高新生的专业认知、激发专业情感、滋养职业道德。中师生在校期间的中后期,依次有序开展见习周、说课周、试讲周、实习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小学跟班听课与见习、做助理班主任,在获得一定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接着又在老师指导下开展说课、试讲活动,邀请学校教学名师和任课教师听课与评教。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实习,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讲台上课,完成规定的课时量,结束时进行总结与评定,实习成绩作为毕业评优和分配的重要指标。其二,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究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生活的榜样。”由于中师生的年龄偏小,可塑性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很多中师生毕业后,在他们身上都传承了老师的某种风格或习惯。中师学校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和技能要求特别高。“师范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通过开展“教学能手”、“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书法能手”、“优秀教案”等系列比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师德修养,从而充分发挥了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学者赵金坡通过对中师毕业生的考察发现,“为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中师学校的师资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不少中师学校中都有同学们广为人知的名师,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他们或在书法,或在讲演,或在教学设计,或在个人爱好上有特别的引人之处,这些教师往往成为学生的楷模。”[6]其三,师范性校园文化环境的浸润熏陶。百年来的中师校园,尽管面积不大,但处处都洋溢着师范性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和风格,凸显了师范性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中师人都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对师范生的陶冶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中师校园的墙壁上、教室内、走廊里都被精心创设为“会说话的地方”,校园建筑物的外墙上都贴着或挂着各种具有导向性、针对性的名言誓句、伟人与教育家肖像,如:“一进师范门,便成教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明日教师,今日做起”、“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师”、“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等格言,挂着孔子、鲁迅、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名人画像。这些具有导向性的精神文化,无不规范、暗示、熏陶和渗透到广大中师生身心之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價值观、职业理想和情感的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每一块砖头,每一棵花草上的精神照耀,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含,是笼罩了整个校园的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浓浓气韵、淡淡情调和似有若无的融融氛围。”

(三)注重行为规范养成训练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思想的母亲”,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1903年南通师范学校开学之初,张蹇就以“言有坛宇,行有坊表,学成师范;正其瞻视,堂修礼容”为目标对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出了严格要求。百年中师德育始终都把养成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特别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一方面,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根据中师德育大纲、行为规范条例、中师生守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不得违反。如学生的学习、考勤、请假制度,文明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寝室、文明学生评比细则,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学生个人思想品德考核细则、值周制度等等。这些细则对学生每一天的起床、早操、早读、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晚自修、劳动值日等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检查评比,严真细实、做到“奖优罚劣”。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为了把制度落实到位,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队伍,检查、监督和记载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量化评分,坚持每日通报、每周检评、每月小结、每学期总评,鼓励先进,鞭笞落后。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管理措施,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了自觉守纪意识和集体观念,使中师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四)强化德育管理团队建设

加强德育管理团队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列宁曾经指出:“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分子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8]百年中师德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趣,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引导中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确立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第一,注重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团队合作精神。长期以来,中师德育形成了由多支队伍构成的网格状管理模式,一支由校主要领导、政教处、教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把握方向,总揽大局;一支由分管校长、政教处管理人员、班主任构成的管理实施队伍,具体负责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一支由校团委、校学生会、班干部组成的自我管理服务队伍,负责监督、记载、总结、汇报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三支队伍构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织密了管理纲络,形成了强大合力,发挥了齐抓共管的同频共振效应。正如美國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所说:“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9]第二,狠抓制度落实,建立和健全管理责任制。中师德育特别重视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强化管理责任制,实施管理人员轮流值周制,指定专人负责带队对学生每天的两操、早读、上课、晚修等各项日常行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求值周老师必须住校,方便管理与服务;强化班主任工作责任制,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则,起好表率作用,坚持做到升旗到位、值日到位、两操到位、班会到位、集体活动到位、劳动到位、各种检查到位等等;加强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自治管理模块,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第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重视德育工作者能力和水平建设。德育工作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示范者、促进者,中师德育很重视管理干部、班主任、学生会和班干部的综合素质,这是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10]因此,学校精心挑选那些思想品行好、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育人水平高、身心健康、热爱学生、具有丰富情感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德育管理者、班任任和辅导员,同时还采取培育、培训、进修、激励等方式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而从充分发挥了德育工作者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作用。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教师教育转型中的德育弱化问题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了所有的“三级师范”都要逐步过渡到“二级师范”的具体要求。从此以后,中等师范学校就纷纷陷入了撤、并、挂、升的改制命运,并陆续退出了培养农村小学师资的历史舞台。但是,面对如今教师教育转型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和问题,顾明远先生早已说过:“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11]但现实情况却是,尽管师范教育的转型提升了教师的学历层次,而教师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技能水平并未有多大提高,“说得极端一些、激进一些是削弱了师范教育体系,降低了教师专业化水平,其中损失最大的是小学教师。”“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12]“不少大学本科的师范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敬业精神和教学技能都欠缺。他们非常怀念以前的中师毕业生,师德好、技能好,有上进心,还非常稳定。”[13]

(一)高师院校办学方向与目标的偏离

师范教育转型改革,实现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从封闭型培养向开放型培养转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大多数中师学校、师专、高师院校相继完成了自身的转型,综合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向综合性院校方向发展,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建设,热衷于开设社会需求率旺、就业形势好、回报率高的热门专业,不断扩大非师范专业招生规模,挤占甚至有意压缩师范专业招生规模,同时,这些院校也越来越对“一流专业”、“一流学科”、“申博”、“申硕”、“流动站”、“研究基地”等等建设怀有浓厚的兴趣,对文化旅游、金融、财会、播音主持、法律等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这样以来,高师院校就偏离了提高师范教育综合性水平的方向和目标。他们在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不但没有重视师范教育的综合性发展,“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教育,而是抽调师范专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就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12]再者,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又分散在各二级院系之中,散兵游勇,没有形成整体性师范教育模块。在这种背景下,谁还会把主要力量和时间花在师范教育上,对高师生的教育与管理就不可能像中师学校那样作为一个教育整体去教去管,以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路为主要特色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和系统难以形成。

(二)“师范性”教育教学特色的淡化

突出“师范性”是百年中师教育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贯穿中师德育工作始终的优良传统。在教师教育转型升级过程中,高师院校由于突出了“综合性”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性”教学与研究目标,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专业性”方向与目标的优势地位被弱化,凸显“师范性”教育教学特色的优良传统未能得到发扬光大,教师教育转型中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身教示范等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未能得到真正转变和发挥。高师院校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思想、职业道德和教师规范养成的教育环节,高师生对专业思想和教师职业缺乏正确认识,对高师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不再像中师那样规范和严格,教师的身教示范影响明显淡化,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关系,教师“往往沉浸于自己的学科专业化,追求的是学术人生、专业语言、科学思维方式;而较少把自己的身心转化为教学‘工具’,进行自我职业化的程度较低。”[14]教师的“师范性”专业认识、师德修养、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等综合素质不再为学校和教师本人所重视,有的教师的专业思想、职业操守、“三笔字”、普通话、板书、教态等等都未能达到基本要求,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高师院校普遍强调教育教学的“学术性”、“学理性”,编写、选用的教材过于讲究理论性、学科性、抽象性、深刻性,从而偏离了具有师范教材特色的情趣性、艺术性、灵活性,简易性;课程开设注重的是系统性、结构性、支撐性,忽视了师范教育的应用性、针对性、复合性。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小学教师教育在转型的进程里没有扎根小学教师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完全被原来的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所同化”。[15]此话不无道理。

(三)高师生职业取向的错位

高师生的职业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方位本应是要成为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一生的最大价值追求。可今天的高师生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高师院校走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路线,师范专业仅仅是一门大专或本科专业而已,并不意味着读了师范专业就得一定要去农村中小学当教师。只要获得一张大学文凭,职业选择的范围和机会就会变得很广很多。事实也证明读了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过去到现在,真正一直留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人就不多,而真正站在中小学讲台上直接为学生上课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他们眼里,只要争取到一个读大学的机会,那怕是读师范专业,总会有机会改变命运。同时,国家取消了给师范毕业生发放教师资格证的规定,要求师范专业毕业生同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一样,都要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来获得从教资格,读师范专业的重要优势消失了,這就也给高师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多高师生一进校门,就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顶层设计,有的同学立志考研,把考研当主业来抓,平时上课与考试应付了事,只要能过关拿文凭就行。而有的同学则把一门心思和大量时间放在了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上去了,不愿意或无暇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中国教育报曾报道,四川某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大约只有70%在教育系统内工作,真正走上讲台的则更少。[13]2016年1月,江西省教育厅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督促部分免费师毕业生办理解约手续的公告》,督促59名2011-2015届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回省履约,并“建议部属师范大学强化日常教育和管理,让这些学生不忘初心,坚定毕业后从教的理想信念。”[16]

三、百年中师德育传统经验的当代启示

面对如今教师教育转型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高师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从教信念不牢、敬业精神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反思和重构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总结和借鉴中师在培养农村小学师资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管理模式,不断强化专业思想、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和综合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术、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新型人民教师。

(一)坚持“开放性”与“独立性”的有机结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承担培养师资的重要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母机”作用。随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升级,师资培养模式实现了从封闭型培养向开放型培养的突破与创新,一批批中师学校纷纷被撤销、升格、合并或改制,一批批师专、师院、教育学院为了提高办学层次,纷纷转型升格为综合性高校,师范教育因不再强调其独具自身特色的单独建制和体系,而变成了一个并不显眼的学科专业而已。这样以来,师范教育的地位在“综合性”趋势导向下不断被降低和矮化,甚至被边缘化。由于我国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小学师资队伍仍然存着数量不足、年龄老化、结构失衡、流失严重等问题,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工作条件等仍处于较低水平,教师职业还未能成为一种令人羡慕和向往的理想职业。因此,我国仍然需要保留师范教育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实行独立建制,单独建立培养与管理机制,并通过制定一些诸如定向分配、减免学费、经济补偿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优质生源。有条件的院校成立独立的师范学院,优化配置优质教师资源,构建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专业化、个性化教师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未设独立校区的高师院校,在校本部应成立相对独立的教师教育学院(部、系),实行单独或弹性管理,采取与非师范专业相区别的管理体制机制,把所有师范专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确定教学目标与任务,统一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实习制度、考查与考核办法,使用统一规范的专业教材,汇集有师范专业背景、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和技能强的教师担任教师或管理者,汲取和借鉴中师教育的传统经验和做法,严格按照教师专业化综合发展目标与要求,进行专业性、技能性、应用性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包括专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等在内的整体德育工作系统,这是做好高师生德育工作的前提性条件。这不仅有利保护和传承中师的优质教育文化遗产,而且还盘活了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对高师生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打造师范专业命運共同体,形成浓厚的师范氛围与气息,激活比学赶超的学习动力,培养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优质教师。

(二)倡导“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相互促进

过去的师范院校特别是中师尤为重视对师范生的“师范性”专业培养和训练,师范毕业生无论是专业思想、教师道德、敬业精神还是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等等都受到了严格教育与训练,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很受学校和家长们的欢迎。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校长们普遍反映,面对新招进来的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敬业精神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缺乏上进心等等问题,他们还是非常怀念过去的中师毕业生,以前的中师毕业生不仅能够进得来、留得住,而且还能处处用得上、教得非常好。因此,教师教育,一方面,要突出“师范性”教育,加强对高师生进行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师职业情感培养,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加大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技巧训练力度,提高专业认知,培养专业情感,激发爱岗敬业热情,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掌握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育人艺术,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术性”思想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培养出来的师范毕业生也存在不适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如专业知识不精深、理性认知能力不强、学术视野不开阔、研究与思考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师存在的教育短板。这就需要加强“学术性”思想的培养和训练,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研究与思考教育教学的理论兴趣和创新能力,把高师生培养成为实践应用性和理论研究性两者均强的新型教育人才。这是高师院校大德育的应有境界。

(三)强化“示范性”与“自主性”的双轮驱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过去的中师毕业生,通过学习与模仿,往往在他们身上都保留了老师的某些行为、习惯、个性、兴趣等特征。这就足以证明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和深刻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自己越是热忱,他的学生便会显得热心。”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因此,教师特别是担任师范专业课的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特别注重示范性引领的作用和影响,坚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灵魂唤醒灵魂,以品德陶冶品德,以情感耕耘情感。荀子日:“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当下,由于盲目追求综合性、学术性,有些高师院校和教师并未真正重视“身教示范”的引领作用。学校忙于追求那些高大上的学科和项目,教师也正在热恋于自己的学术情怀,专注于报课题、拿项目、写论文,为了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和评上职称而使出浑身解数,而对教师本身应具备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等素质要求并未真正得到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效应作用明显被弱化了。为此,学校要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不断强化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狠抓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勿以科研成果论英雄,要加大教师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培训考核力度,提高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内外因的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作用,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加强高师生的自我师德培育和行为规范养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师范生就要有师范生的样子,师范生就要有师范生的特长”,与非师范生同校可不能被非师范生所同化。这是做好高师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

总之,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百年中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这些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对当下的教师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培养和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术、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满意教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论中师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6(4):56.

[2]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A].饮冰室合集.文集(卷一)[C].见李华.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15.

[3]陶行知.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致石民佣、费锡胤等[A].华中师范学院教科所.陶行知全集(5)[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61.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開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9.

[6]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生的毕业考察(1970-2009)[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8]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352.

[9][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1.

[10][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师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177.

[11]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2.

[12]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4.

[13]李益众,蒋玲.高师毕业生为什么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5-21:(2).

[14]白中军.基于实践视角:中师教育特色的孕育凝聚与彰显[J].临沂大学学报,2012(2):115.

[15]李玉华,林崇德.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3):13-17.

[16]李菁莹.江西:公布违约免费师范生名单冻结其人事档案[N].中国青年报,2016-7-19:(1).

作者:程水栋

上一篇:创新高职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证券公司上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