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培养管理论文

2022-04-20

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训活动,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特色、课时安排不合理、忽视学生就业技能训练等方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学观念培养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论文 篇1: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创新人才发展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在课程改革中的首要选择。当前,产交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创新内容以及措施保障进行简单浅析。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素质;产教融合;课程模块

进行产教融合实践学习以及交流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产教融合教育的学习,一直都延续以前传统的教学实践过程,不利于学习者对产教融合课程课堂的理解以及创新,为适应国家号召,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本文主要从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型的研究。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过于重视工程课程知识的教育。

所谓“产教融合”,“产”指的是产业,“教”指的是教育,产教融合就是需要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统一融合。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产教融合背景下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企业共同参与进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当前,企业对于人才要求更加严格,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来说,不仅需要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而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育人思路,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抓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又要兼顾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各大高校中,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上,仍旧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在人才培养中会受到发展失衡的影响,进而在改革过程中,一直都强调在教学形式上的发展,但是却不注重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创新,造成工程课程人才培养学习的两级分化制度。过分注重课程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就业生往往不具备创新能力,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这种知识型的人才不仅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会制约人才全面均衡的发展。

不能够营造良好的工程课程学习氛围。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人才培养中,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学习者对工程管理课程知识进行归纳以及吸收,愉快的课堂氛围的养成,对于工程管理课程知识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工程管理课程的学习都处于一个枯燥、无聊的学习氛围中,这样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对创新型课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愉悦的工程课程学习氛围不仅仅能够激发工程课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性,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不仅使得学习者在学习工程课程中的兴致不高,还会导致人才培养方针中,学生厌烦心理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构建多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维互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在师生、学习者与学习者、小组之间的互动等等,多层次的产教融合课程互动学习的方法,促进学习者在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加深学习者对于产教融合课程综合能力以及群体合作意识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模式改革目标中,通过广泛收集工程管理师生意见,讨论交流,对各个阶段的目标进行详细的制定,对具体目标人员进行阶段落实;其次,做好教学监督及追踪。院系主任、高校领导要对课程检查进行情况落实,根据不同阶段教学目标检查教学进度是否与既定计划相符,并积极收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问题类别进行原因分析,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对反馈出问题进行方案解决;最后,对管理措施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测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每一教学阶段完成后及时总结,进行教

学反思,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水平。同时,高校领导也需要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测评估,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有效的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改革中的有效保障。

通过构建多维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知识传输过程中的良好互动,为学生提供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工程管理氛围能够帮助学习者发散自身的联想能力,在对产教融合课程知识学习以及爱国教育的工程管理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而有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

转变传统人才培养的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要求更加凸显。高校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创新人才培养。第一,在工程管理课程的实践过程中,高校要积极的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在院校进行讲课,毕业设计指导等等。通过让学生与专业人才近距离接触,听取专业人才的建议指导,结合自身学习进一步明确个人发展方向;第二,要对长效八团队伍的建设机制加强重视,提高高校在实践中的育人能力,切实解决高效在团队建设中的薄弱方面;第三,改变教学评价机制。应该对自身传统性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化,树立合理性的教学实践课堂,不再将成绩作为评判学习的唯一教学标准,这样才能够在积极有效的工程管理氛围中促进产教融合课程教学互动模式的有效开展;第四,重构课程内容。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对工程管理课程进行重构改革优化,将教学内容进行拆分重组,并对专业课程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定,指定过程中,要充分的对教师所在的学科优势进行考虑,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为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授课教师要通过研究小组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能否满足工作需求进行评估,不断的对授课效果进行总结,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加强校企合作。高校要以提高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在教学课程改革中,发展合作机制,不断的提高教师在团队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精神;第六,提升师资水平。努力建设具有创新开拓精神、整体建设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建筑产业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三、结语

在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中,确定人才培养在高校教育中的首要核心位置,重点培养品德优良、知识储备丰富、技术高超的创新拔尖人才。为适应国家号召,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创新培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进行高校的产教融合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各个学校应该注重工程管理人才创新能力上的培养,促进工程管理人才在高校教學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对多维思维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在当今产教融合的大趋势下,培养出一批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梁海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79-82.

王芳.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9):227-228.

蔡玫.产教融合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8(09):38-39.

作者:史小岗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论文 篇2: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训活动,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特色、课时安排不合理、忽视学生就业技能训练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并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但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今后在教学中需要改变这种情况,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不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域不足,并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还提出了相应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内学习活动

第一,课堂训练活动。该训练一般是单项训练,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就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第二,专业练活动。该模式是指在规定场所,根据授课的进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进行单项训练或者是综合训练。训练中的硬件设备应该模拟成仿真,根据实训任务,对各项工作进行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来掌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工作技能。比如:接待计划制定、接待礼仪,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要求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学会接待礼仪、动作、技巧、从而强化技能技巧。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实训的场景录制下来,然后进行分析与讲解,指出学生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更正意见,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改正,提高技能。

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活动

校外实训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旅游管理工作岗位阶段性实习、旅游管理理论与实务综合实习、专业方向顶岗实习等。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能够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工作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奠定基础。

二、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长远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尽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及实践取中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特色,不能满足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需要。基础课程太少,显得单调贫乏,这就使得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显得不够。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不够,且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不够。此外,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很好的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难以体现该专业课程教学的鲜明特色。

2.教学的课时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课时安排不合理。主要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考核内容单一,考试内容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见习时间安排不够,与专业教学难以同步进行。

3.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技能训练

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缺乏,见习、实习课时十分有限。并且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些有限的课时也难以得到保证。这样一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到位,不能很好的适应整个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学中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人才的能力培养。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在教学中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1.明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课程体系中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实践能力等。第二,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知识,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理论包括旅游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务包括文书写作、公共关系学、管理学、营销学;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外语、办公自动化、汽车驾驶;素质修养包括写作、演讲、礼仪等等。只有建立起了健全与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为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优化和整合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方面,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由于学习时间与能力所限,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和掌握那些精炼的内容,获取最基本、最有效、最实用的知识。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用最精炼的内容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优化整合原有课程体系。将有关联的基本课程按照它们内在的联系对其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利用现代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得到优化,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适应整个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3.注重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将任选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相互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要开展校外实习,模拟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合理安排教学与考试,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重视评价与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旅游管理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学生也要转变思想认识,加强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针对在角色扮演中出现流于形式、难以获得真实感受的情况,可以实施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走进课堂的计划。比如:邀请优秀的旅游管理工作者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综合采用多种方式,比如:讲座、现场展示、现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对旅游管理工作有真实的感受,提高实训教学环节的效果。

4.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

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教学的各项工作,促进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为校企合作、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保障。比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学时,完善考核评估体系等等。完善实践教学考评方法,加强对实训效果的评价。针对实训量化评价困难的问题,有必要制定实训项目考评方法,加强对实训效果的评价。根据专业教学的安排,在教学课程中设置实训项目,并设置相应的技术技能指标和学生综合表现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对学生进行考察。比如:在演讲口才课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考察指标,包括演讲主题、流利程度、态度语言、演讲效果等,通过这些指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考察,以解决评价困难的问题。

5.重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不言而喻,学校必须对此重视。要重视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修,充实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还要完善相关政策,对教师在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注重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领域,关注整个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为更好的培养人才做好准备。此外,教学中还要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实际工作情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与学相互进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6.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

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指引下,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聘请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来学校讲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向学生传授更多的关于旅游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校和企业还可以联合开发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为今后更好的从事工作做好准备。学校还要重视拓展实训基地,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密切双方的合作,不断扩大实训基地的种类与数量的同时,与实训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可以派遣老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也可以让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志愿服务,邀请旅游管理专家对学生进行讲课,通过多种方式密切与实训基地的联系拓展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的开展、密切校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后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的各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整个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作者:张薇

教学观念培养管理论文 篇3:

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摘要:良好的班级纪律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班级制度,提升自身约束能力,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管理观念,积极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有正确的主观意识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民主化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进行学生自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促进师生之间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自主管理

引言:班级集体就是一个大的家庭,班主任是“家长”,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和思想教育。班主任除了管理和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还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所以要做的工作比较的繁重,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地方,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存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状况和生活现状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改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方便更好开展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促进积极健康的班级建设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

如果班主任在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情况进行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就很难做出真正的管理效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不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1]。部分班主任没有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走出来,采用“胡子头发一把抓”的管理模式,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作为支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问题时,不能进行合理分析和处理对待,对待学生犯错问题上只是一味责罚,考虑不到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感受,难以开展学生自主管理。

2.不能合理制定管理制度

在小学高年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成为“独裁者”,还是班级管理的引导和参与者。但是,部分班主任在规范管理制度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在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就设立一些班干部并盲目放权,或者是没有把班干部和学生应有的权利落实到位,在进行班干部调整时不能通过合理考核进行相应的调整,班主任在引领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做的还有欠缺,所以班主任要正视自身问题,积极探索管理方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策略

1.教师做到正确引导和评价,激励学生自主管理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赞美和肯定格外敏感,在学习中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而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称赞和学习上的表现,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起到不错的引导效果。基于这个情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要多给予学生帮助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信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身素养[2]。例如:班主任可以创设主题班会,开展“成长之星”“找寻班级中的文明之星或学习之星”等活动,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学习态度以及结合其他学生的反馈等,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评价,并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有时候“攀比心”用对地方也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在互相学习、交流之间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用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成长中的挑战。

2.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参与感

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设立班干部辅助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在通过一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民主投票选出优秀的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引领班干部进行责任意識的培养,在班级生活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不定期更换班干部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里,对班级有更好的亲近感和归属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能力认知和班级荣誉感,增加小学高年级的班级凝聚力,激发出学生的管理积极性和主体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探究,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3.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把班主任教师当成榜样,班主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日常的学习中影响着学生。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强烈的感染力,学生们就会把班主任作为主要模仿对象,感染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可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努力的意义,积极配合班级管理,树立自主管理意识[3]。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原则、做到教学工作的耐心细致、精益求精,做到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等,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严于律己、谨言慎行,以自身为例,培养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且积极、自主地辅助班主任开展各项管理和教学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学生管理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主观意识,在处理生活和学习问题中增强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时,班主任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和班级规则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癿艳芳.浅议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J].考试周刊,2020(50):157-158.

[2]徐小洁.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上旬,2019(11):82.

[3]靳梦,吴延萌.浅议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能力[J].好家长,2017(11).

作者:韦春花

上一篇:新外资银行法完善论文下一篇:企业青年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