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15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全面开展,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工程建设时间长、施工技术要求高、参与主体机构多,因此财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单位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篇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的思考

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转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若干参考。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很多事业单位逐步开始模仿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尚未形成统一、与实际需求相符的财务管理办法,也未实现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模式的转轨。鉴于此,作者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转轨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的可行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创新,现多数事业单位正努力向市场化、企业化方向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事业单位经济命脉的财务管理,其管理理念、会计核算等也需不断改变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具一定可行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会计体系具趋同性。伴随社会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及财政改革不断深入,预算会计的职能不断拓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也逐步加强。事业单位虽属非盈利性独立特殊体系,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会计体系的不断改变,其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与企业会计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两者正慢慢朝趋同方向发展。

第二,两大体系存在圹多不谋而合之面。两大体系于会计核算方面均遵循真实性、可比性和相关性等原则;两大体系会计构成均包括收支、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两大体系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相应的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相同性;两大体系均是以加强业务活动作为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改进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导向,也是衡量财务活动效率的标准。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的转轨,首先就必须改进财务制度。一方面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加快适应企业化的会计体系及方法。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行收付实现制,但此制度并不适应企业化财务管理需求。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转变,就有必要将现有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只要业务发生,不管是否存在实际收、支,即纳入收支核算当中,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经营成果,但针对政府拨款应依原事业财务准则实施核算。基于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应严格区分經营性与财政性收入。另因财务人员在转轨的过程当中需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财务核算及管理方面问题,为此,还应不断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2.改进支出管理

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并严格遵守减耗节约原则。事业单位的支出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成长和发展,尽量减少支出可使事业单位获取更大市场竞争优势。为减少支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提高劳动效率。事业单位应打破传统经营理念的禁锢,逐步转向企业化管理理念,加强对内部的控制与管理。于企业而言,员工的素质是影响劳动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企业劳动效率,就必须加强员工素质。基于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想实现企业化的转轨,就必须提高财务部门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在此可通过内部培训、后续教育等方面不断提高单位财务部门员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不断加大财务部门科技投入,以提高财务部门科技含量,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再者,还应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严格依国家相关法规行事,做好审计工作,切勿随意扩大开支标准。

3.改进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资产管理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无形资产,多数事业单位比较重视对于资金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这与企业化财务管理要求不符。为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转轨还必须重视资产管理的改进。首先,采取有效资金管理方法。于单位内部成立专门的资金管理结算中心,以解决传统资金分散及库存资金被占用的问题,尽量加大单位内部资金数额;加强市场调研,获取更多价值较高信息,以选择效益较好项目进行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位内部资金的作用,提高单位经济效益;加强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以免资金被大量分流至非业务投资区。其次,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部门应严格设置固定资产相关账目明细,使用部门则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卡,以保证固定资产记录的一致性;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所拥有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年终时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注重实物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固定资产方面支出;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应行计提折旧,依折旧费用科学设置专项资金的划拨;年终时应分析固定资产增减情况,并依分析结果向上申请相应折旧资金。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财务管理转轨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属非盈利性的独立特殊机构,其财务管理在向企业化转轨的过程当中,既要吸取企业化财管管理的优势,同时又要注重分析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改进财务制度、支出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措施,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企业化的成功转轨。(作者单位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作者:胡波

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篇2:

水利工程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会计控制——评《水利工程单位财务工作实务》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全面开展,国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工程建设时间长、施工技术要求高、参与主体机构多,因此财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水利工程单位财务工作实务》根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作者多年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将涉及财务管理的部门预算、国有资产与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账务检查、内部控制、财务会计监督、企业设立与解散、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投资、工程项目成本、企业收入与利润、企业全面预算、企业财务报告、企业绩效评价、财务信息、会计道德与规章制度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水利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水利工程单位财务工作实务》一书提出,水利工程单位的财务管理就是对水利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财务决策性、招投标、主体工程建设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财务预算、核算、分析、监督的工作,力求实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科学管理,最大程度提升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水利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十分重要,一是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通過准确的预算、规划与管理来对水利工程工期、投入成本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管理;二是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妥善解决水利工程法入主体与建设企业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委托代理问题,显著降低代理成本,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三是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是水利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在建成后能够持续运营的重要保障。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会计控制是重中之重,也是提升水利工程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内部会计控制即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对水利工程单位内部物资与相关财物进行记录与报告,以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资产进行保护,以保证财务管理账目与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水利工程单位财务工作实务》认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会计控制作为核心内容之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始终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对水利工程单位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做好工程预算。在水利工程项目初期准备阶段,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十分明显。水利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前往往会对项目进行大规模的严格财务分析,对水利工程经济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而内部会计控制则主要对水利工程项目初期准备时期的资金预算、经济可行性报告,包括对水利工程造价、工程量以及整体费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行核查。内部会计控制的审核能够有效降低水利工程的投资风险,减少财务弄虚作假的可能性。第二,内部会计控制强化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内部会计控制能够在多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水利工程专项资金使用方面,财务会计人员要在专款专用的原则下审核资金账户,避免挪用专款的违规行为,强化对水利工程成本的控制;二是在水利工程合同的履行方面,财务会计人员会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对款项支付、审批意见等进行最终复核,并确定是否进行资金结算。这一过程不仅仅能够保证工程费用的合理性,还可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监督。第三,内部会计控制强化了工程审核。在水利工程验收阶段,内部会计控制需要对工程竣工书进行审核,并对项目的效益进行初步审计,具体工作包括对水利工程量、总造价与工程款进行审核。同时,对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判断,并且对项目决算编制的数据进行核查。竣工验收时期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能够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结合《水利工程单位财务工作实务》一书以及水利工程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必须强化财务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第一,完善水利工程会计制度。一是创新资金与财务管理体系,通过建设集中制度的形式设立专用资金账户,通过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减少会计管理工作的环节,以提升内部会计控制质量与效率,同时建立集中审核体系,利用集中审核的优势来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更加严密的控制;二是健全现有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提升内部会计控制实效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实际开展情况来进行,以岗位责任制的形式来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财务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监督管理,实行独立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如分离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决策的岗位、财务预算计划与预算审核的岗位等,让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

(周琳媛: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作者:周琳媛

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篇3: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单位的具体实施探析

【摘要】财务管理制度在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上级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单位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以差旅费为例,在分析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遇到的问题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在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的原则,并提出了实施细则制定与执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制度 差旅费

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竞争力取决于单位的管理水平,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核心之一,贯穿于单位管理的始终,财务管理的良好运行需要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支持、作保障。差旅费是最经常发生的日常开支之一,大多数的科研项目都有不低于10%的差旅费预算。此外,由于业务发生的地域不同、发生的事项不同,差旅费相关的票据一般比较杂乱,同时,遇到的特殊情况也比较多,国家制度有相关指导原则,但实际工作中缺乏明确的依据,常常使管理人员陷入困境,因此,单位制定差旅领域的具体实施细则势在必行。

一、差旅费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一)基层单位对上级管理办法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国家出台的管理办法面向全社会,如: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全体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所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因此,管理办法中的一些概念都比较笼统,难以详细罗列所有的适用对象。当基层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一些模棱两可、非常规的情况做出判断时,因没有明确的依据,经常陷入疑惑,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办法》中第三条差旅费概念中所述的“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包括单位名册中的在职职工,但科学事业单位还经常遇到其他人员出差的情况,包括学生、科研项目成员但非本单位职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差旅,以及科研项目开展工作需要邀请的专家来访差旅等。又如:《办法》中差旅费概念所述的“常驻地以外地区”,如何划分也是基层科研单位讨论的焦点,是否简单的以市内市外为界限划分常驻地以内以外?其他人员的差旅费,市内远郊地区的差旅费应如何管理,相关开支是否可以报销,成为盲区,使差旅审核审批人员处于尴尬的局面。

(二)基层单位难以落实个别条款

国家管理办法规定的个别条款有时会遇上基层科学事业单位的特殊情况,如果生硬的强制执行,难免造成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打击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影响科学事业的发展。比如:《办法》中第二十五條规定,无住宿费发票的不得报销住宿以及其他与差旅相关的费用。在2014年9月15日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对住在自己家里或到边远地区出差的两种情况做出了补充说明,规定得到所在部门领导批准的可以报销除住宿费以外的其他差旅费用。但是,基层科学事业单位还存在着各种其他情况,如:科研人员到企业调研,企业承担其住宿费,或者科研人员到船厂调试设备,船厂建有宿舍可免费提供科研人员使用,但交通费、伙食费等需要科研人员自行解决。这些情况都不适用《解答》中情形,但确实发生了除住宿费以外的其他差旅费,应如何完善相关规范,使真实发生的差旅费在良好的管理流程下得以顺利报销。

(三)基层单位特有情况无适用条款

由于每个基层单位所处的行业不同,涉及的具体业务也各有特点,都会碰到单位存在的但《办法》中没有规范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单位在财务审核工作、内审工作中发现了各种与差旅费相关的问题,如:使用虚假机票或者票面价格与官网查验價格不相符的机票报销差旅费;参加组织方统一安排食宿的会议、培训仍重复报销伙食补助及市内交通补助;差旅期间进行招待业务的出差人员,既报销招待费用,又报销伙食补助等。针对自身特有的问题,基层单位是否能通过有效的固定方式,并将其制定成相应的具体条款,以防范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鉴于差旅费财务管理制度在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具体化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二、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制定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化

制定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最重要的前提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部门及地方政府规章、主管单位的相关管理办法,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单位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用的实施细则。例如,单位制定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必须遵循财政部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以及主管部门发布的差旅费管理办法。

(二)明确化

基层单位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应将《办法》中的相关概念更明确化,最好能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涉及的范围或对象一一清晰罗列出来。以差旅费为例,基层科研单位实施细则应清晰列明差旅费适用于在职职工,单位的学生、项目成员、人才派遣工作人员、劳务人员、邀请来访的专家等,并同时详细规定上述人员的出差审批流程,如出差前需要填写出差申请表并经部门负责人及人事部门审批。再如,单位可依据差旅经常发生的市内远郊地区的距离判断并决定是否应将其纳入差旅的范围,因为一些市内远郊地区往往比毗邻的城市更远,若单纯以市内市外区分,会大大打击科研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另外,单位应将纳入差旅范围的市内远郊地区清楚列示在实施细则中,既有助于管理人员执行,也方便科研人员查询,减少矛盾,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人性化

在保证经济业务真实性、合法性的前提下,基层单位应充分考虑业务中遇到的特殊情形,并梳理出具体的处理办法,使实施细则操作性更强,同时更体现人性化。对于无住宿发票的差旅,实施细则可规定附合理说明的无住宿差旅费也允许报销其他差旅相关费用,同时规定无住宿说明应由第三方出具,若无第三方说明时,也可由本人做出说明但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实施细则还应详细写明对应的审批流程及审批责任人。再以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为例,工作人员因接到紧急任务且对应等级的机票已订满等原因,只能购买高一等级的机票,实施细则可明确上述情况的审批责任人及审批流程,审批过的票据可实报实销。此外,具体的实施细则大大减少领导“特批”的情形,防范领导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更好的贯彻以制度管理单位的理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四)个别化

根据基层单位的个别化管理需要,制定相关具体化条款。比如,根据单位具体业务情况,增加对业务真实性控制的细则。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应规定机票购买的途径为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航空公司直销机构、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公布的具备机票销售资质的代理机构,还应规定报销机票时需附盖有安检章的登机牌或附包含已乘机状态的航空公司官网查验依据。对于参加会议、培训差旅,实施细则应规定报销时需附会议通知、议程,使审核人员可据此判断是否可以报销伙食补助以及市内交通补助。

三、基层科学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制定需注意的问题

(一)广泛调查,收集问题

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常常需要实地调研、参加各种研讨会议、与其他项目合作单位交流等,这些业务活动都与差旅费管理密不可分,因此,科研人员最了解一些与差旅费相关的特殊问题,以及一些亟待解决的切身问题。基层科研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前,管理部门应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收集科研人员的问题及建议,如:组织举办座谈会、参加研究室的例会,提供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差旅管理与报销问题的机会;提供邮箱、电话、微信等各种方便的渠道让科研人员提交问题及建议;设计差旅费调查表并广泛发放给各研究室,充分收集科研人员的问题及建议。而且通过鼓励科研人员与管理层对话,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单位实施细则的制定,也让科研人员更了解新制度的必要性,从而更好的接受新制度。相反,压制科研人员发表意见,只会变成抵制、敌对的情绪,妨碍新制度的推广。收集工作完成后,相关管理人员应认真对待科研人员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问題的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条款,编入单位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此外,科研业务、科研环境都在不断变化,问题与建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管理部门应把调查收集工作常态化,如每年做一次,遇到新问题,或发现已过时条款,都应对具体实施细则进行完善,使具体实施细则与时俱进。

(二)充分沟通,明确责任

一般的制度实施细则都与多个管理部门相关,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前,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做充分的交流沟通,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制定部门,提出自己部门的管理问题,并一同深入分解业务环节和步骤,理顺各部门责任,以确保部门负责人与经办人都了解自己具体的责任,保證实施细则制定后能顺利运行。若相关部门不重视,在实施细则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参与,也不了解实施细则的细节,则很可能出现制定后相关的管理部门都不了解其责任以及具体有关条款的情形,或者出现制定后相关管理部门才提出执行有问题的尴尬局面。以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为例,一般由单位的财务处负责制定,但绝对不是单靠财务处就能完成制定工作的,差旅申请管理、差旅报销管理与研究室负责人、人事处、科技处、主管所领导息息相关,各部门负责人都有各自对应的审核审批责任,以一基层科学事业单位为例,差旅费主要风险关键控制责任对照表如下所示:

只有各部门做好充分协调,分配好各家责任,保证差旅管理的主要风险均有部门进行把关,具体实施细则才能有效运行。

(三)领导支持,构建文化

最高领导层的支持是具体实施细则制定与执行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严格按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办事,不符合要求的事坚决不办,领导的示范作用必定能提高全单位职工的思想意识,极大地推进单位制度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单位应组织举办多样化的宣传、培训、交流活动,领导带头参加,使大家更深入了解制定实施细则具体条款的原因、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慢慢消除之前大家对差旅管理的不理解和抵触,让差旅管理的理念被科研人员熟悉并接受,促进单位良好制度环境、管理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浅泽.差旅费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J].中国人大,2014(02):54.

[2]陈粤.加强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引发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6(7):180-181.

[3]厉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分析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16):93-94.

作者:张璐璐

上一篇:门诊医疗保险论文下一篇:中职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