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营养健康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小幼陪餐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从陪餐制度设计入手,依据制度合理性理论分析,陪餐制度的制度框架、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制度内与制度外的和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理营养健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理营养健康管理论文 篇1:

国家三部委出台《规定》关停校园小卖部

“小卖部就是我们的‘充电站’。”2019年3月19日,四川省绵阳市第十一中学一名初三女生芦羽(化名)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吃不到辣条感到很空虚。”大约4天前,她发现学校小卖部里只剩下面包、矿泉水等食品,她最爱的“重口味”辣条已难觅踪影。

一场针对中小学校园小卖部的“围剿”正在全国多地掀起。按照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最新公布的《學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也就是说,从2019年4月1日起,校园小卖部正在不少地方逐渐告别中小学校。而校园小卖部“原罪”的背后,是中国陌生而又落后的学校营养环境研究。
从各地规定到国家部委出手

记者查询发现,在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规定》之前,全国各地针对校园小卖部的管理规定不一。早在2008年,安徽、上海就要求中小学校园内不允许开设出售食品的小卖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原则上不设超市(小卖部)等。2013年,北京规定中小学校园小卖部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不利于健康的食品饮料。

经过多轮打击整治,部分城市已经叫停了校园小卖部,但仍有不少地方摊贩众多,售卖各种“三无”食品(一般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无生产厂名称的食品)。国家三部委的《规定》认为,这些食品存在高油、高盐、高脂等不健康指标。

以往,相关禁令散见于各地方教育部门提出的行政法规当中,管理标准参差不齐。此次,由三部委联合提出规范要求,还属第一次。
农健(插画)

“以前,学校通常认为出了安全事故才是我的责任,营养好像没有那么重要。这个规定的出台,体现出管理部门把营养问题纳入到自己责任当中来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

据记者查阅,在《规定》出台前后,至少有昆明、重庆、温州、广州、海口等多地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表示将开展针对校园小卖部的管理和排查工作。

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虾扯蛋”辣条生产车间恶劣的卫生环境,甘肃、青海发布了“学校和周边200米范围内禁售辣条”的公告,这些再次引发公众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关注。

一刀切的“禁令”是否合规、合理?为何只禁200米?禁售辣条了,那炸翅、薯条、柴油桶烤地瓜、烧烤的该如何管?这些都成了舆论热议的话题。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认为,通过限制销售的方式,减少学生对这些食物的可及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学生饮食,但这种管控仅限于校园。“加强健康教育是根本,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校园周边‘三无’食品要打击,但‘三高’食品不能妖魔化,前提是要教会大家自我控制和科学选择。”


“三高”食品导致“三高”儿童增多

尽管已有多地关停了校园小卖部,但《规定》亦非一刀切。有特殊需求如寄宿制学校等,可以在监管部门批准后开设小卖部,但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规定》中并未明确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的界定。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长袁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确保《规定》的顺利实施。如明确规定、限制学校小卖部可销售的食品种类,并有明确的惩戒规定。

儿童“三高”食品,已经成为一条“红线”。

有多位中小学教师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学校数年前就陆续关闭了小卖部。“以前我们会反复跟学生说,要少喝可乐,吃薯片或干脆面不健康。”天津一所重点中学一名初二老师说。但也有老师提到,小卖部确实提供了便利。“比如买文具,或者牛奶、面包等早餐,总比学生们去校外的摊贩上买更安心些。”

一位家在北京的80后父亲告诉记者,儿子所在的小学不仅没有小卖部,连自带零食和饮料都不允许,要喝学校里统一供应的饮用水。

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主任医师黄磊告诉记者,引导学生少喝甜饮料,还应辅以识读营养标签等教育课程。以一瓶350ml的乳酸菌果汁饮料为例,含糖量在34克左右(可乐等碳酸饮料更高),约等于7.5块方糖。为了消耗这些能量,需要行走2.3公里,约半小时。

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制定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建议, 对于幼儿、儿童而言,从预防肥胖、龋齿等疾病考虑,每天摄入的游离糖(食品中的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不宜超过25克。“一瓶饮料就超标了,而且现在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父辈,运动量少了太多,很容易造成肥胖。”黄磊说。

数据也正在揭示健康危机。2017年5月11日,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不断攀升。1985年至2014年,中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

按照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以一个6岁的学龄儿童为例,男生体重指数超过16.4即为超重,超过17.7即为肥胖;女孩则分别为16.2和17.5。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指数=体重(单位:公斤)/身高的平方(单位:米)。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8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6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6%,而且发生率还在明显增加。青少年肥胖的危害不仅仅在成年以后慢性病风险增加,随着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人数增多,儿童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也呈上升趋势。


目前国内针对中小学的营养环境研究还比较落后

在不少家长看来,孩子喜欢甜食、爱喝饮料,是天性使然,他们在营养教育、健康管理方面,时常感到束手无策。范志红认为,儿童饮食习惯是环境作用的结果。从10多年前起,她一直在推动、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以前有老百姓很抵抗,政府还要管我想吃什么东西?但是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尤其是孩子的健康体质,是应该纳入政府政策管理的。”

范志红介绍,早在2004年,法国就禁止在学校销售可乐、巧克力甜点和高脂肪、高盐分的零食。2005年,美国饮料(行业)协会宣布限制可乐产品在中小学销售,得克萨斯州和康涅狄格州禁止向中小学生出售碳酸饮料和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中国台湾地区也规定,小学和初中全面禁售甜饮料和高糖、高盐、高脂肪零食点心。2007年,瑞典要求停止用玩具作为诱饵吸引孩子吃洋快餐。英国也出台规定,晚9点之前的电视节目中,不得播放任何低营养价值食品的广告。

在欧洲,“学校营养环境研究”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欧洲儿童肥胖问题的监测研究,针对17个欧洲国家约两千所小学有没有含糖冷饮、甜食和腌制小吃等18个与营养和体育活动方面的环境特征资料进行调研并打分。该研究提出,在校园内提供健康的选择(例如有新鲜水果和牛奶,没有含糖的冷饮、甜食和腌制小吃),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而在国内,针对中小学的学校营养环境研究比较落后。“这个概念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了,但在我们国家大众对此缺乏关注。我们是国内最早关注营养环境研究的,目前只针对餐馆、大学食堂做了一些研究,进入中小学校园的研究条件有限,还需要相关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范志红说。
四川成都武侯区合力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专项工作,检查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清理校园周边“三无”“过期”“五毛”等有害食品。

在“营养”之外,国人更操心的是“食品安全”。以2019年3月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爆发的校园食品安全舆情事件为例,从舆情爆发到最后联合调查组确定为造假,不难看出社会各界对于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的底线。3月1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部门针对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食品质量问题、“3·15”曝光的辣条问题,召开了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会上强调,“学校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保障学校食品安全要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校园及周边的流动摊贩还存在,5毛食品屡禁不止,高盐高油高糖的食品存在学校周围,这些食品不符合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要求,必须坚决取缔。”
营养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对于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多位专家也忧心忡忡。

儿童、青少年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在对这一群体进行营养和健康管理时,需有别于成年人,既要防控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也要预防营养不良包括营养素的缺乏。

《规定》中提到: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聘请营养专业人员,对膳食营养均衡等进行咨询指导,推广科学配餐、膳食营养等理念。

就当前情況来看,大部分学校的营养健康管理人员由校医兼任,校园营养教育也非常不足。

看到有学校的供餐用肉肠代替肉类,薯条等油炸类食品偏多,黄磊也感到非常忧心。“我女儿回家跟我吐槽说学校的菜不好,我问她原因,她说菜漂在油上。”

“从1998年北京市政府推广学生营养午餐,到现在有21年了,我们非常希望推动校园的营养供餐更上一个台阶,对减油减盐、营养搭配加强干预。另外,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老师告诉孩子的话,可能比他爸妈说的更管用。”黄磊说。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提出:食育要从娃娃抓起,从营养入手。“小学生对食品的认知还比较空白,没有错误的观念先入为主,把健康营养教育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从小学抓起比较容易。而且成功的食育,是要通过小学生来教育家长、影响家长。”

范志红副教授建议,营养教育的力量还要靠反复的提醒与引导来实现,“有些小朋友爱吃面包、爱吃肉,不是说不能吃,而是每一顿饭里有没有吃到足够的蔬菜,有没有五谷杂粮的均衡。”

显然,一纸禁令是最快速且显著的叫停方式,但长久的观念改变,还需不断完善监管细则和惩处方式。“有些学校在监管部门检查、健康食堂评比时,就关闭小卖部,之后再重新开张;也有些学校就在居民楼旁边,孩子们隔着围栏伸个手,小贩的东西就递了进来。”黄磊说。

作者:崔慧莹 唐一鑫

合理营养健康管理论文 篇2:

中小学、幼儿园陪餐制度合理性透视与制度完善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小幼陪餐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从陪餐制度设计入手,依据制度合理性理论分析,陪餐制度的制度框架、功能定位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其制度内与制度外的和谐。陪餐制度的完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明晰制度规则,完善陪餐制度设计;(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陪餐制;制度设计;制度合理性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陪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但是,在陪餐制度出台后,发生的各类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如营养餐被倾倒,牛奶过期,大米镉超标等,让人对这项制度的有效性不得不产生质疑。校园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必须夯实制度建设以守护校园食品安全。但学界对此项制度的研究重在描述,缺乏学理化的研究。本文试图从陪餐制的制度设计入手,对现有陪餐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陪餐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对陪餐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供新的视角。

二、 陪餐制度设计

(一) 制度框架

陪餐制度的制度框架是回答“是什么”与“怎么样”的。根据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第二条规定,陪餐制度是服务于学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的一项制度。集中用餐是指学校通过食堂供餐或者外购食品(包括从供餐单位订餐)等形式,集中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食品的行为。根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对陪餐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和反馈。

现行陪餐制度主要机制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相关人员陪同就餐,制定陪餐记录。二是发现问题研究反馈。但是,从官方发布的制度文本可知,这项制度还是比较模糊,对相关执行人员、作用机制、操作规范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各省和各学校等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解释。比如,《上海市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中规定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市监食经〔2019〕68号)要求,制定陪餐制度和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要求,做好陪餐记录。

(二) 功能定位

陪餐制度的功能定位是回答“为什么”的,制约着陪餐制度的实施成效。《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就指出制度目标,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加强监督管理”,可以看出陪餐制度的第一种功能就是保障功能,发现校园食品安全存在的弊端,讨论和解决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中的问题。因此,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是实施陪餐制度的首要因素。其次,陪餐制度还具有服务性,所谓服务性就是服务于学生和家长,为学生营造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提供营养健康的饭菜;对于家长及时反映的关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问题及时研究和反馈,使学生家长了解学校食品安全情况,保障家长的知情权。

三、陪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一)制度的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分析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重要理论之一。马克思在阐释这一理论时,将合理性分成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将这一逻辑移植到制度研究上,制度的合理性便可划分为两个维度:第一,制度的工具合理性可理解为制度作为工具在处理实际社会问题上的效力,即制度效力实现;第二,制度的价值合理性是指制度本身的价值取向,即制度价值正当。这两种合理性成分在不同制度中有不同的表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諾斯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约束和正式的法规组成的”。据此,柯武刚和史漫飞的界说更为清晰,他们依据规则的起源将制度划分为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被国家权力或者公共权威组织等设计的,具有明确社会目标,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些行为规范,如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陪餐制度是国家为了解决现存的学校食品安全问题而设计出来的,规范学校餐饮相关人员的行为规则,是一项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正式制度。

在审视制度的合理性时,因为正式制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而被设计出来的,所以其工具合理性成分要大于价值理性,因而审视制度的合理性就是审视制度设计是否满足实现制度目标的要求。一些学者在如何审视正式制度的合理性的问题上提出很多理论,总结下来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是制度内和谐,制度实现预期功能要依靠具体的制度设计,应保证制度设计满足实现制度的预期功能的需求,如制度的实施主体,作用机制,操作规范等。二是制度外和谐,即制度与制度环境的契合程度,所谓制度环境有两个方面:首先,一项制度是不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它需要与其他相关制度相互配合形成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起作用,因此,应保证其与既有的制度可以相容,保证它们之间的和谐。其次,制度总是处在一定范围的环境中,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特点,因此制度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与其所处于的环境相契合。以下我们从这两个维度分析陪餐制度的合理性。

(二)陪餐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1.制度内和谐

激励相容原则最早是由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维兹提出的。所谓激励相容原则,简单来说,是指管理制度设计可以使制度执行者的个人利益需求与制度的社会利益需求保持一致。

陪餐制度设计遵循了这一原则,陪餐制度的行动主体是学校相关负责人,制度逻辑是将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的利益捆绑起来,倒逼学校高度重视食堂饭菜的质量和安全,从而达到制度的自运行,通过制度设计激励行为主体实现制度预期目标,即保障食品卫生安全。陪餐制度将学校校长或者相关人员与该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联系起来,“激励相容”的条件因此得以满足,进而形成学校相关负责人如果要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要尽力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的结果。所以陪餐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备合理性的,其制度设计与制度预期效果是相匹配的。但是,合理的制度设计还不能保障制度目标的实现,制度想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能够保障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陪餐制度设计在制度逻辑上是自我监督。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以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为前提,认为个人效用最大化是个体的基本动机,个人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选择执行与否。因此,陪餐制度还必须设计保障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以弥补陪餐制度自己监督自己的缺漏。

2.制度外和谐

陪餐制度的制度目标是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卫生,而既有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也同样负有监管校园食品卫生的功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二章规定了管理体制,包括地方教育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机构都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中负有责任。与之相比,陪餐制度的制度效力不足,不足以独立保障校园食品卫生安全,这是因为,第一,陪餐制度执行的阶段是学校食品供应这条链上的“最后一公里”,而食品安全问题根本来源于食材本身,食品生产过程的问题,在没有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仅从餐桌上来杜绝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第二,陪餐制度蕴含的专业度不够,食品卫生安全不仅仅是餐桌上,包括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负责陪餐的领导大多都是学校负责管理工作、行政工作的人员,对于食品安全很大程度上了解不深;第三,我国大部分学校与其食堂并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学校和食堂的关系则倾向于合作,甚至存在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很多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从《规定》看,负责所属地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的是政府相关机构,陪餐制度发挥的效力有限。总而言之,陪餐制度只是一种补充和辅助,它确实能在既有的制度体系中充分保障学校食堂基本的食物安全,但是同时也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挥效力,不是整治食堂的根本之策。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还需要完善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根本整治食品安全大环境。

四、制度反思与建议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建立的正式制度,陪餐制度虽然符合制度合理性的一些要求,如激励相容原则的运用等,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成分。从制度内和谐的维度上讲,陪餐制度存在监管机制的缺失问题;从制度外和谐的维度上讲,陪餐制在与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配合上、与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的大环境的契合程度上存在效力不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这项制度出台后,校园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此,本文就陪餐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完善陪餐制度,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晰制度规则,完善陪餐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具有明确性,含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制度执行中的制度变形现象。各学校为了减少制度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规定可能会过于笼统,大而化之,这样执行者就可以随意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制度的预期效果。陪餐并不是让校领导和学生“吃顿饭”这样简单,而是要求其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校园监管主体责任。因此,各省市和学校在建立陪餐制度时需要细化制度规则,使之具备可操作性。一是明确行为主体,即学校相关负责人,可以建立一个由学校相关负责人组成的陪餐团队;要赋权于家长,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比任何人都更加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健康状况,只有为家长赋权,发挥他们对学校、食堂的监督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饮食的安全隐患,打造干净放心的就餐环境。二是明确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即如何衡量一顿饭的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健康质量,使之明确化。三是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管机制,学校自身要建立起保障陪餐制度长久有效实施的监管措施。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首先,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是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来规范我国食品安全大环境,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依据法律制度去管控供货商,去管理食堂经营者,让违法成本足够高,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其次,要保证陪餐制度不打折扣地施行。校园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不仅需要学校的自我监督,还需要上级监督及外部监督体制发挥及时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方面,监督责任的落实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共同履行和联动,建立起多方协调的监督制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比如,现有的相关微信APP便给多方主体提供了监管平台,有效促进信息的公开和监管的透明。

(三)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

陪餐制度是一项需要长久实施才能达到成效的制度。但是,食品卫生的自身性质决定解决其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日三餐,一年365天,如果天天都进行陪餐,顿顿都进行陪餐,这必然要消耗时间、人力和制度等成本,在实施中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被中断。而且,学校食堂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制度执行力和执行过程不断细化、严格化和标准化,既要保证制度的层层落实,又要保证完整的责任追溯机制。这些现实原因要求要建立一系列有关的配套措施,包括陪餐时间、人员、机制、规范等,也需要监管机制的完善,刚性考核机制、问责机制等配套措施的健全。如此才能保障陪餐制度的长久有效实施,做好校园食品安全的“守门员”,守住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7).

[2]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

[3]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4.

[4] 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7.

[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7.

[6] 叶麒麟.制度设计的理性———当前中国信访制度的一种审视[J].宁夏党校学报,2009(4).

[7] 冯务中.制度有效性理论论纲[J].理论与改革,2005(5).

[8] 李怀,赵万里.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J].经济学家2010(4).

[9] 陳朝宗.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完美性——兼谈我国制度设计的缺陷[J].中国行政管理,2007(4).

[10] 杜威.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0.

[11] 宋梅.幼儿园陪餐制度:定位、内容与策略——基于园长视角[J].早期教育,2021(5).

[12] 陈思,罗云波,江树人.激励相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选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周圆圆(2000—),女,汉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单位为内蒙古大学,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行政学。

(责任编辑:易衡)

作者:周圆圆

合理营养健康管理论文 篇3:

“园长妈妈”来陪餐

2019年4月,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指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幼儿饮食管理关乎幼儿安全与健康,一直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园长,每日巡视,定期检查,监督保健老师制定科学的菜谱,食堂人员制作营养美味的餐食,班级教师、保育员管理好每日餐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确保幼儿在园吃饱吃好,是一项常规工作。《规定》出台后,我园立即行动,将原有的巡视、检查与现有的文件要求相结合,建立了我园的“陪餐制”,缩短家园距离,融洽师幼关系,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进一步完善升级,真正打造“舌尖上的安全与美味”。
1.谁来陪?

《规定》出台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很多人把它解读为校长、园长陪餐制。事实上,每个园区、每一餐都让校长、园长陪是不现实,也无法实现的。因此,对照文件要求的“相关负责人”,我们确定陪餐人员为园长、主管后勤的副园长、园区主任、后勤主任、保健老师。这些人员或全面负责幼儿园、园区工作,或主管幼儿伙食、食品安全、食堂工作等,他们加入陪餐有利于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同时,在家长自愿,并能提供相应健康证明的前提下,我们也定期邀请家长参与陪餐,共同监督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
2.怎么陪?

经过商讨,我们确定陪餐的主要流程为:10∶30~10∶40,食堂烧好饭菜后,陪餐人员进入食堂品餐,首先确认食品安全(主要关注是否煮熟)、营养搭配、菜品口味等,同时关注食堂卫生状况,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等。在确认没有问题后,餐食开始分发到各个班级。随后,陪餐人员巡视各班分餐、用餐情况,听取班级教师、保育员、幼儿关于菜品质量与份量的意见。11∶10左右,陪餐人员进入其中一个班级和幼儿共同进餐,要求吃完一份饭菜,关注班级午餐管理情况、幼儿用餐习惯,观察当天幼儿用餐情况,听取大部分幼儿对当天伙食的意见。11∶50左右,陪餐人员再次进入食堂,关注各班的剩菜量,了解全园各班幼儿当天用餐的大致情况,结束后做好记录及评价,有问题及时反馈给保健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
3.陪什么?

“园长妈妈(行政老师、保健老师等)来陪餐了!”孩子们感到很新鲜,很开心,但是对于陪餐人员来说,“陪餐制”不仅仅是一起吃那么简单,还要重点关注:

(1)安全与规范。“陪餐制”的实施,是继“统一采购、定点配送”“专人验收”“阳光廚房”之后,幼儿食品安全的又一道保障,也是食品入口前的最后一道保障。作为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它的实施意义在于能倒逼前面一系列环节的规范化。因此,园长要高度重视,要求陪餐人员对可能疏忽的“土豆发芽”“豆类不熟”“大块肉类里面不熟”等问题进行再一次排查,在安全上确保万无一失。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食品配送、验收、储存,食物制作、留样,分餐和管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进一步进行监督。

2.营养与美味。在陪餐过程中,陪餐人员还要关注餐食的“色、形、味、营养”,色彩搭配是否能激发幼儿食欲,形状有没有太大不利于幼儿咀嚼,味道是否可口让幼儿喜欢,营养搭配是否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可以辅助开展“家长品伙食”“我喜爱的美食推荐”“厨师技能比武”等活动,虚心听取孩子、家长、教师、保育员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菜谱制定、餐食制作的水平。

3.习惯与修养。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是保证幼儿合理摄入营养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班级幼儿的饮食习惯与班级教师、保育员的用餐管理密切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班陪餐是对班级教师、保育员规范管理的无形督促,能有效促进班级餐食管理水平的提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也是最好的示范,它有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用餐礼仪与修养的培养。如餐前洗手餐后漱口、不挑食不偏食、坐姿正确、细嚼慢咽、不高声谈论、不浪费食物、自觉整理用餐器具,等等,这些习惯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者:吴舞

上一篇:会计成本制度管理论文下一篇:独立学院学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