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高校的人才管理和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贯彻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精神,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是一项充满挑战的长远战略任务。本文立足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具体工作实践,简析了突出问题并引发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思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篇1: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全新模式,即利用信息技术,将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这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人事档案管理,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性和准确性。针对当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是进一步推进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推进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建立起高效率、高质量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能够为人才选拔、岗位培训等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并能够极大提高岗位与人员的融合度,激发人才潜力。因此,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要且必要。但在实际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人力资源视角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为各个领域的管理、生产工作都带来极大便利,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增添巨大动力。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极其重要且必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原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纸质档案为主,虽然纸质档案轻便、易于保存,但人力资源的更新给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纸质档案保存时间过长极易出现档案信息缺失的现象,这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增添了不稳定因素。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第二,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教职工、管理人员等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时效性,并能够对教职工和管理人员等进行综合能力分析和判定,从而提高工作人员与工作岗位的契合程度。

第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门制定适合的激励政策,以优化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并吸引更多优质人才。

二、当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管理服务的高效性、准确性。并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但从实际情况看,仍有许多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归类为辅助性工作。致使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究其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时间较长,高校很难始终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导致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另一方面,人事档案工作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并且人事档案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有限,导致高校从领导班组到教师再到学生都没有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另外,虽然我国在2008年就出台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办法,但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经验少,没有可供借鉴的实施细则,各个高校只能在较为宽泛的方向和框架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作出指导。但这种工作指导没有形成标准化、统一化、通用化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等造成负面影响。

2.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综合素养低,管理效率质量差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由于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最终使大部分能力较强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流失。

为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只能不断补充新人,这使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无法有效提升。同时,即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但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手段不了解,接受度也不高,并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性和安全性持有质疑态度。这严重制约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另外,随着高校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综合素养能力强的人员投入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但由于他们缺少实践经验,导致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质量差。

综合来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并且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更多的过渡与融合时间,这也是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的影响因素之一。

3.人事档案信息化服务权限未完全开放,信息安全难保证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有基本查询功能,而且还要能够为相关使用者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服务。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的对象只有人事部门,并没有对高校的教职工开放服务权限。如果教职工想要调取档案信息,需要经过登记、辅助查询等一系列极为繁琐的流程,人事档案信息化服务的优势和意义因此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另外,许多高校在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后,采用了“申请-审核-网络”这一档案信息查阅流程。虽然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为大家提供便捷服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当前,保障信息安全是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高校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信息安全给予高度重视。从当前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安全技术来看,主要依靠系统更新和升级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并且他们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一旦发生网络病毒入侵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对这一情况进行有效处理。这会给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带来损害性的打击,甚至会导致系统瘫痪,给人事档案信息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三、优化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1.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完善管理制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面对当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要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以提高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效率和质量。

首先,高校要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到高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并建立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的监管措施。同时,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支持,因此,高校要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保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并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专项建设资金。

其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为使高校上、下协同一体,提高高校整体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高校和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工作人员能够合理使用人事档案信息,促使他们给予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支持,并提高他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最后,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速率和质量的基础保障。高校要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身上。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和归档,以常态化的检查管理方式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逐级把关,以保证信息化的人事档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利用。这样可以为学校各部门及时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学校规定的制定和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所以高校可以将人事部门和人事档案管理部分的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将人事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使人事部门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并充分发挥出这两个部门的效能。

2.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为提高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提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高校就要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做好新老交替的衔接工作。

首先,高校要定期邀请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可以在每次技能培训后,开展技能知识比赛,以激励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技能知识的学习,并促使他们将所学的技能知识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以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技能素养,从而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能够有效提升。

其次,高校可以定期组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去一些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校进行学习,以吸取他校的经验、创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相关工作的流程模式,以此不断提升本校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

最后,由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信息安全要求、保密性要求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沉稳的性格、高度的安全意识等综合素养。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人事档案信息安全座谈会等活动,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和信息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在必要时,对管理工作人员和信息使用人员进行反面教材警示,以提醒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和信息使用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从而提升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聘用复合型人才,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进行优化,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胜任此项工作。同时,高校要注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队伍的新老交替工作,实行以“老”经验带“新”技能的队伍建设机制,从而保障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稳定、有序、高质量地进行。

3.优化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权限,提高信息安全

在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所不同,它对信息资料的保密性要求极高。所以,高校在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给予人事档案信息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不斷优化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权限,提高人事档案信息资料使用安全。

首先,高校要不断优化服务权限,提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以此促进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例如,高校可以为教职工开通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服务权限,并为他们创建平等、透明的平台,以此为教职工提供便捷、优质的信息查阅服务。

其次,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实现高效人事档案信息安全的根本途径。第一,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登录设置方面,高校要充分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应用状况,采用密码验证、权限卡验证等身份验证方式,对系统的识别模式进行设定,以提高用户登录的安全性。第二,在管理系统的权限设置方面,高校要对人事档案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并针对不同的身份信息设置不同的查询权限,以达到对重要人事档案信息加密的目的。第三,在信息资源保护方面,高校要积极利用版权保护技术,避免人事档案信息资料被篡改,为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第四,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日志记录管理方面,高校要利用系统追踪和记录功能,对用户的访问、读取、下载等行为进行追踪,并在系统中自动形成日志记录。一旦发现用户有违规操作等情况,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管理人员也可以及时对此情况进行处置,以免造成人事档案信息资料丢失等严重后果。同时,日志记录还可以使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资料损坏或丢失情况的发生。

总之,高校要不断优化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权限,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并建立起人事档案信息资料安全管理机制,对人事档案使用过程进行全面、实时追踪,以保证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安全。

结语

作为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项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视角下,高校要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安全,以推动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资源优化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舒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J].办公室业务,2020

[2]张慧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数字通信世界,2020

[3]刘晓丽.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其优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

[4]杨晓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探究[J].档案时空,2019

[5]林 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困境及其对策[J].兰台内外,2019

[6]李 英.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9

[7]王志丽.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才智,2019

[8]赵 亮.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其优化[J].内江科技,2019

[9]钱艳艳.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J].管理观察,2019

[10]张丽娜,夏庆利.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基于大数据思维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学术论坛,2016

(作者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韩超

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摘 要: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高校的人才管理和科学发展至关重要,贯彻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精神,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是一项充满挑战的长远战略任务。本文立足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具体工作实践,简析了突出问题并引发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思考。

关键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

引言: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办公厅于2018年11月最新发布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第10版,为新时期全国各级各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有力解决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1]

《条例》全面突出从严治党要求,新增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坚持干部人事档案“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强调“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应在审核档案基本内容之上,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二历一身份”,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以及干部身份这些重要信息。[2]

高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其各类专业人才的管理,尤其是作为管理人员的高校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对于高校自身的良性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而长远来说,对于整个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也随之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上,成为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干部人事檔案,记载了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学历背景、政治思想、成绩荣誉、工作历程,乃至薪资待遇等方方面面,体现着教师干部的整个人生历程,是学校对干部队伍进行人才管理的关键参考依据,尤其是在从“德能勤绩”全方位深度考察选拔干部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干部人事档案为依据,通过查阅其学历专业背景和科研工作经历等内容,能够快速了解教师的专业特长,确保“人岗匹配”,从而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根据《条例》可知,高校的干部人事档案,是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和评鉴教师干部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开展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严把 “用人关”,更加全面、历史、客观、公正地考察和选拔干部,能够为学校真正选拔出忠诚、有担当的好干部提供强大助力,能够切实将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更能够提升高校教师干部的整体公信力,促进学校健康良性发展。因此,高校应当认真贯彻《条例》精神,积极完成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为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干部队伍,从而为学校实现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来,按照《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中组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高校亦不例外。工作要求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二历一身份”,即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以及干部身份这些重要信息,仔细核查档案材料前后记载是否一致,内容是否真实,以往的组织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并针对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问题一一进行补充排查,并详细记录。通过此次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发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诸多缺陷,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一)档案材料缺失或不规范

首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齐全的现象绝大部分出现在第四类的学历材料中。对于高校教师干部而言,普遍学历较高,因此个人档案材料中的学历材料也相应较多。包含从高中到大学、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期间形成一系列材料。

表1 各阶段学历学位所需具备的档案材料表

干部人事档案有很明确的归档要求:本(专)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都必须有相应的报考登记表、入学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登记表、授予学士(或硕士、博士)学位决定,博士还须有专家推荐书(详见表1)。但是,有很多高校因为对学生档案管理的疏漏,没有将学历材料核查齐全再放入毕业生的档案袋中,导致档案不齐全。比较常见的是缺少“授予学位的决定”以及“入学登记表”。

其次,年度考核表、工资及合同的缺失也存在不少。有些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前,曾经有企业就职的经历,个别企业尤其是一些外企、私企没有系统的年度考核体系,或未将年度考核、工资、合同类资料放入员工档案中。时间越久的缺失情况越多,由于材料的不完整,给工作经历的认定也带来困难。

第三,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材料不齐全。如有的教师档案材料里缺少关键的副教授、教授职称评审表,这都是相关人事部门管理不善的结果。相应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的缺少,则属于个人未及时提交归档。

此外,党团材料方面,主要表现为缺少入团志愿书。个别军转干部的档案材料里还存在缺少入党申请书或入党转正申请书的情况。

最后,干部任免材料也存在不齐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任免审批表》缺少相应的考察材料,这属于相关组织部门整理材料不规范导致的。

(二)档案材料信息存在填写不一致和涂改现象

1.信息内容前后不一致

在专项审核中发现,档案材料信息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出生时间”及“参加工作时间”这两项上。

(1)出生时间记载不一致。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档案材料中记载的出生日期前后差一两个月,多半是阴阳历换算问题。因为最早形成的资料一般是入团志愿书或高中生毕业登记表,当时填写的可能是农历日期,但并未注明是农历(或古历)。而换发身份证之后大家普遍使用公历日期了,因而存在时间偏差。但小部分干部档案材料里记载的出生日期,除了入团志愿书上记载的时间明显较大以外,其它绝大部分材料都是较小的年龄,有的甚至差1年以上。这种属于明显虚填改大年龄的情况,因为入学、入团、参军入伍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而后期又将年龄改回较小的真实年龄,从而导致档案中的出生时间记载前后不一致。

(2)参加工作时间记载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干部履历表、劳动合同、工资表、派遣证等材料里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略有偏差。多数原因是因为个人记不清楚准确时间而导致。有些教师有国外博士后的工作经历,但并未提交相关材料佐证,导致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不一致。还有些老教师的档案,早期参加工作后又重新读书的,最早的工作经历材料有缺失,若仅依据再读书后的报到证来确定参加工作时间,会造成干部工作经历的遗漏。

2.重要信息有涂改现象

干部档案材料中的涂改现象集中体现在“出生时间”上,有些是因为笔误导致的涂改,但还有少部分属于主观上故意涂改造假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想获得个人利益,比如提前入学、入团、参军等。这种情况就是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关键要核查的问题,往往需要调查取证再由学校组织部门统一认定。

(三)多部门协作不畅,导致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

干部人事档案是具有其独特的动态性,比如每年都会有大量新增的年度考核表、工资表、职称评审表以及干部任免材料等,因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但受传统档案观念的影响,许多高校一直沿用“你交我收”、“你要我找”的被动管理模式,缺乏主动收集、主动提交的意识,材料形成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双方未能建立协作顺畅的归档渠道。加之有些材料在形成过程中跨度时间大,经手部门多,甚至由于数量庞大等原因,还会导致缺失。[3]

(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整体力量薄弱

干部人事档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档案材料的鉴别、收集、分类、归档,均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熟悉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对档案有高度的安全保密意识,对复杂繁冗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有踏实耐心的精神,对查档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热心态度,这些都是想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配备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达标,甚至还有兼职其它工作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带来的新思考

(一)提高重视度,强化档案意识,推进档案审核工作常态化,加强监督机制

新时期,随着国家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越来越强。高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必然要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转变理念,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要点之一。高校领导应当带动全校教职工和档案管理人员充分重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并给予人、财、物方面的相应支持。

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常态化,新接收的档案首先第一时间严格审核,按照专项审核的标准,把好“入库关”,不合规或者缺失材料的档案暂不入库,待补齐之后再正式入库。这样一步到位,避免后续遗忘或问题积聚。同时,定期抽调人手,集中成立专项审核小组,有计划、分批次地开展全校教职工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及时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查纠错,逐步實现全体教职工人事档案的完备合规。此外,严格按照“凡提必审”的规定,加强对待提拔候选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专项审核,把好“人才关”,确保学校选拔出高素质高水平、清正廉洁、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好干部。[4]

(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重视收集工作,确保科学规范化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具有独特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管理工作必然要求遵循严格的制度和流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格贯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结合本校实际,科学规划人事管理工作,协助校领导完成好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细化档案具体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实际工作流程,提高档案利用效率。重视档案收集工作,加强各类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同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根据常规的档案形成时间,合理安排收集计划和提交归档期限,责任到人,有效避免档案转递滞后现象。同时在档案材料交接时,严格按规程操作,逐项仔细档案材料,严防档案遗失,遇到不规范的档案材料,及时退还更正,查缺补漏,保障好档案材料信息的准确。[5]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人是决定一切事情成败的决定因素,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过硬,则是保障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全面良好运转的先决条件。从管理理念、政策法规、制度条例、知识储备,到服务心态、责任意识、安全保密意识,乃至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水平,都需要通过踏实工作实践和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深入强化。只有切实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才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增添助力。

四、结语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随着新时代的要求,将成为高校人事管理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持续性工作。新时期高校的发展伴随着改革与创新,离不开学校领导的科学管理,更离不开领导管理下各级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团结努力。只有完成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才能全面提升整体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学校选拔领导干部和人才队伍提供真实助力。

参考文献:

[1]努力做好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中组部负责人就制定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答记者问[EB/OL].共产党网.http://www.12371.cn/2018/11/29/ArTi1543447368128658.html,2018-11-2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EB/OL].

共产党网.http://www.12371.cn/2018/11/29/ArTi1543396830661437.html,2018-11-28.

[3]亢云洁,孔爱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启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6).

[4]冯琨.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给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7(14):52-53.

[5]范晔.档案专项审核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启示[J].兰台世界,2016(17).

作者简介:

周蕾(1983-),女,汉族,硕士,青岛科技大学人事档案科。

作者:周蕾

高校合理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篇3:

试论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摘 要:高校人事档案,涵盖学历、履历以及品德等多个方面,是重要的文件资料和个人信息库,是组织提拔与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及整个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央对干部的从严管理,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已然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日常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借助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促进和保障档案管理的科学性,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体的档案管理质量,可以说现实价值较为显著。对此,本文着重围绕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包括理论概述、实施要点以及有效策略,意在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益借鉴和有效参考,能够为高校的人才储备与干部队伍而提供有效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意义;策略

在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人事档案工作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形势之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更是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人事档案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收集、整理与展示现有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为高校有序、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优化配置做出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还能够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丰富而宝贵的基础资料,能够涉及教学、科研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这些来源于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料,能够为整个高校的建设发展而提供多元而有效的服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精细化的一些理念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还得不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由此也就直接影响了高校人事档案应有价值的发挥。对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和突显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就必须探究和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尤其是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实施。

一、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的不断攀升,外聘人员不断增加,人才流动越发频繁等等,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此,新时期高校应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着力于构建与推进精细化管理,以更好地为高效管理、教学管理以及人事决策等提供服务。然而,反观传统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陈旧且单一,管理上也比较粗放,缺乏灵活性的同时,也制约其有效性的提升。相对应来讲,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旨在通过强调和突出精细化来达到精确化实施并提供精准化服务,现实意义也比较明显。

1.有助于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性

对于当代高校而言,正如上文所述,所面临着的工作量及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而借助传统管理模式和办法,难以克服现实不足,同时也无法收获应有成效。相对应来讲,基于精细化管理,能够在全新而精准化的视角规范之下,进一步优化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每一个工作步骤和环节,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各个工作阶段及任务加以科学规划与详细分工,不断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流程,继而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及特长做以最大化发挥的同时,使其更为科学与规范,即更具科学性。

2.有助于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比如在资料搜集与整理过程当中,资料不全、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而且整理分析也不够规范等,由于整体上的规范性缺失,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信息不够完整也不够全面,参考价值明显不足。而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针对资料收集整理过程当中的规范性缺失问题加以有效解决,尤其是能够根据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及时有效地构建管理流程,并做好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对每个工作环节详细规定的说明等,最终能够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有制度和有流程规定可依的同时,能够在这样规范化的框架下开展工作,这就有效避免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基于这种规范性的存在,也为其有效性得以实现与提升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或者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保障。

3.有助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

结合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很多高校目前仍然采用较为原始、传统的方法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虽然说某些传统优秀可借鉴的管理工作经验有所传承和保留,但是某些管理办法已经不符合新时期新情况以及新需求,尤其是达不到新时期管理效率的要求,这些管理方式是亟需改进或淘汰的。举例来讲,一人多角、一人多责的情况仍有较为普遍,即在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过程当中,既扮演着保管者的角色,而且也担负着检索、储存等职责,这种完全由管理人员亲力亲为的工作模式,缺乏分工与协作,继而也势必影响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而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则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各工作的流程及职责等等,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强调以信息化为基础来促进和保障精细化,通过引进信息化设备与方式,推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终也就使整个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及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与可靠保障。

二、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在实施与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准确把握其要点,而这里所讲的要点,我们也可以将其看成是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或功能。总体来讲,结合笔者对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其要点有四个,即:完整收集、准确鉴别、有序整理、安全保管。

1.完整收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具系统性、复杂性的庞大工程,这一方面来源于人事档案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的多维度与多内容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对于高校建设与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所以说,为了能够切实实现与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使高校人事档案能够较为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全貌,尽可能地做到“见档如见人”,就离不开准确、及时、全面、完整收集檔案信息环节。换言之,只有在强大、准确而及时的数据信息收集的支持之下,才能够实现与提升数据信息背后的价值,也才能够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应有的作用。而这,完整收集,也正是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第一个要点。当然,为实现完整收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进行多方合作,联合督导、教务、科研及各学科系部等管理部门,在明确归档材料收集范围的基础之上,将科研项目与教学成果为着力点,尽可能地多掌握、了解形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最终实现对信息材料的完整收集。与此同时,某些高校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收集过程当中的一些优秀经验也值得借鉴与参考,其中就比如“内部+外部”收集、“横向+纵向”收集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收集的效率,还能够增强收集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2.准确鉴别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所接触到的信息数据数量庞大,而且存在动态变化,需要及时跟进与改正,另外还有真伪。所以说,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能够进行准确鉴别,这是工作的内在要义之一。而通过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则有助于实现对档案信息材料的准确鉴别。换言之,借助精细化管理,可以帮助和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更好地实现取材有据、舍材有理、去伪存真等。由此来看,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更加精准、细致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而这种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值得每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继承和发扬。

3.有序整理

在经过以上两点工作之后,则开始进入到对信息数据的整理阶段。而这种阶段,也正是通过整理最终形成科学的人事档案资料库的重要过程。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跟本要求或者是目的来看,都是为了能够将这些所收集信息更为规范化、条理化以及系统化。然而,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粗放,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和目的。相对应来讲,基于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依据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有序整理,有助于做到分类准备、目录清楚以及编排有序等。

4.安全保管

在对数据材料进行完整收集、准确鉴别以及有序整理之后,也就基本完整高校人事档案汇总工作了。接下来,则是要对这些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安全保管。当然,在保管的过程当中,相关管理者要自觉而严格地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之各项规定,遵从校内各项规章制度,以此来开展工作,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科学、安全而周密的保管。另外,在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当中,一方面要有序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但另一方面也要跟进相关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防止安全漏洞等,以始终保障人事档案信息处于安全的环境之中。

三、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粗放,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但是一些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出现,又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与思路。其中,精细化管理,则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个不可逆的潮流和趋势。

1.加强制度与管理标准化建设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物质条件不足且短时期难以得到全面改善、有效提升,那么我们必须将寻求突破与发展的目光更多的着眼于相关非物质条件之上,即着力于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软实力,更进一步来讲则是要加强制度与管理标准化建设,为档案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指导的同时,严格规范各项工作及各环节流程,基于精准化管理来降低工作随意性与盲目性的同时,更好引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具体来讲,比如可以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保密制度以及材料收集制度等等。同时,还可以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者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来进行责任划分,以此来保障和促进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在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的基础之上,合理、有序而有效地开展自身工作。另外,要制定和实施对应负责制,基于环环相扣的方法与精准化的流程设计,来明确岗位职责的同时,能够准确追查。比如,教职工对本人所填报的档案信息负有职责、人事管理部门对人事材料鉴别、转送、收集、归档负有职责;人事档案管理者对人事材料的保存、整理、保管等负有职责。基于以上设计,可以使各环节人员都能够成为高校人事档案的建设者、管理者以及贡献者,可大幅激发与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反过来更好地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

2.加強宣传以提升全员档案管理精细化意识

在新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从严管理人事档案的新形势之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应率先做好表率与带头作用,提高自身政治站位,不断解放思想,立足深化改革,开辟管理新载体,创新管理新方式,大力宣传以提升全员档案管理精细化意识,特别要让学校教职工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及精细化管理的价值与作用,让他们了解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个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同时,能够加以重视,积极配合高校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者自身而言,要对精细化管理意识与理念进行深入分析与充分理解,要将精细化管理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即能够在充分理解精细化精神理念的基础之上,能够将其贯彻落实于工作实践。另外,对于高校相关领导而言,也要对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而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使每位教师工都能够认真而积极地参与其中,为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更多的人力与智力支持。

3.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开展,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水平有着直接联系。换言之,为了构建与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构建一支专业型、复合型的管理队伍,只有既懂得档案学理论、方法与技术,还能够具备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推动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好开展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讲,要配备政治过硬、坚持原则以及服务意识强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同时还应该具备不断学习档案管理标准和更新的条例、有计划实施专业化与科学化的培训、努力掌握较高水平专业理论和能力素养的强烈意识和良好能力。为此,高校应当加强培训投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以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当然,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要从技术和专业化教学方面来加强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者的培训,还要注重对其进行精神方面的培训,即使其养成并保持爱岗敬业精神,具备高尚的品格,能够坐得住身、静下心来,并且具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职业观,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开展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有效、高质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和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除了本文所提到的要加强制度与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以提升全员档案管理精细化意识、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外,对于每位管理者甚至是对于全体教职工而言,都应该为高校人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而建言献策,而努力付出,不断开创新时期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许 秀.网络发展给高校人事档案带来的改变[J].办公室业务,2020

[2]李 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创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

[3]万淑君.大数据思维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启示[J].档案管理,2020

[4]尚红玉.新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改革[J].中国民族博览,2020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作者:杨立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高校商科专业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