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2022-04-27

摘要: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勾画出了最适合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挥这种根本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明确了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从而正确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导,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1: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06-12-16

作者简介:杜鸿林(1951—),男,天津人,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助理巡视员兼理论处处长,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 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一概拒绝构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呼唤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随着这一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成熟、丰满、系统,形成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品质,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

一、在当今中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对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于构建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态度是极为谨慎而严肃的,他们主张创立具有开放品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的科学体系,这应当是没有疑义的。但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却有着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在相当意义上就是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基本达成共识。而问题在于,有学者认为,不存在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按照恩格斯教导我们的:“一个人如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在利用著作的时候学会按照作者写的原样去阅读这些著作,首先要在阅读时,不把著作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塞进去。”[1]我们在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看到了这样的文字:“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2]“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2]在列宁的许多著作中,确实从广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学说的意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一词语,但也从狭义上论及过,如他所说:“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体系,它服从思想体系的发生、发展和巩固的一般条件,就是说,社会主义以人类知识的一切材料为基础,以科学的高度发展为先决条件,要求科学的工作等等,等等。”[3]再看马恩的著述,同列宁很相像。他们在许多时候,也可以说在多数的时候,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的。但我们也读到了这样的文字:“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4]显然,恩格斯本人也是把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相对应的。如果说这是在广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一词,那么必然会加上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然而没有。可见恩格斯本人是在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列宁的分析和判断是有原著作依据的。这样,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或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成立的,但绝不止这三部分。

搞清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搞清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同时也具备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和低一层次的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适性,它与各国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就产生了具体化形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理论形态属于广义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也直接对应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即我们常说的“老祖宗”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恩的思想体系和列宁的思想体系。相对于马恩的思想体系而言,列宁主义是流,相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言,则又是源,都是我们的“老祖宗”)。与狭义马克思主义相对应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和体系了吗?对此,人们经历了或长或短的认识过程,结果,得出了肯定的答案。

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5]在同一篇讲话中,胡锦涛同志还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5]在2003年7月1日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胡锦涛同志一字不差地再次强调这一判断。这一判断蕴含着大理论体系观,同时又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与马克思主义同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理论形态,应当是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体表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与广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对应,还是与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相对应?笔者认为,与广义与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都具有对应性。作为理论体系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切重要方面,从学科上讲,包括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宗教学、艺术学、军事学、外交学、管理学、政党学等多门学科,这是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所不能完全对应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分别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对应的。

既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分别形成具有相对独立价值的理论体系,那么,由它们

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一个体系呢?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有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就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中国开展革命和建设之时,善于搞“结合”的毛泽东立志搞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艰辛探索得来的正确认识升化为科学的思想理论,融入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端和初始形态。如果将毛泽东思想排除在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空降物。

邓小平理论曾名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者和奠基人,那么邓小平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名为邓小平理论,实际上,它仍然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另一个说法是“发展”。笔者觉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需进一步说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令人一目了然。如果将两者结合,把主题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或许亦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只有邓小平理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仅仅视为党建理论,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少了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就无法构建起来。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体系有了广泛的共识。我们党的三大理论成果,不仅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和体系,而且共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支柱。这三大理论成果缺一不可,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残缺。

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化经历了一个提出、补充、调整、修善的过程。胡锦涛同志2003年4月25日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同年7~8月在江西考察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全称概念。在同年7月28日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他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等。在这里,“以人为本”是作为一个大前提和统领提出来的。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在落实中应贯彻的基本要求。至此,这样的提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规范表述。

科学发展观自2003年提出至今,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观点,但是否构成一个体系了呢?笔者认为,经过几年间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主要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思想确实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并在认识论和实践论方面有的新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就我国发展的主要领域、主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思想理论观点;科学发展观就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诸种条件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科学发展观已具备了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实践性、开放性、前瞻性等特征,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要件已具备;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领作用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大,社会各界对科学发展观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共识。

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思想观点,理清这些理论思想观点的层次、指向、功能,结合实践的要求,对之加以逻辑整合,这样,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体系就随之清晰并显现出来了。按照理论生成的一般规律,应当是先有理论思想观点,当这些理论思想观点成为系列,形成相互联通的整体时,就具备了形成理论体系的基本条件。所以,是理论思想观点在前,理论体系形成在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同样如此。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点和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主要有: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灵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经济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政治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文化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平发展理论;发展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基于上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论观点和主要方面,笔者进而对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体系作进一步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思想路线;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逻辑起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学说;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又快又好;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理论分支——经济发展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文化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平发展理论;科学发展的条件——发展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基于上述,又可再作提升归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体系大致是:

1.总论——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历史逻辑起点、理论逻辑起点、主题、实质和核心、总体要求。

2.分论——包括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经济发展论、政治发展论、文化发展论、社会发展论、和平发展论。

3.条件论——包括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论、科学发展的动力论、科学发展的领导核心论。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提出,要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崭新提法引起了党内外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和理论的思考迅速升温。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此后,学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明显地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体系框架基本确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因为有专门的论域,因而具备了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和理论价值。如,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乃至实践尝试都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材料来源。笔者认为,较之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存在的理论难点要多一些,人们对同一词语、同一概念、同一范畴的认识理解也多有不同,需要加强研究。

例如“和谐”。在西方,从古希腊直至今天,都是一个热门词语,而在我国古代文典中,以笔者的识力,尚未找到“和谐”这个词语,见到的是“和”。中国古代的“和”与西方的“和谐”是同义的吗?好像不完全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和”有平和、中和、和平、合和、和谐之义。古代中国和西方讲的“和谐”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和谐”是对应同一的吗?好像也不是。可见,从“和谐”这一概念出发,不少理论难点需要破解,许多概念需要作适当的限定,否则就很难达成理论上的通达。我们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没有一般的普适性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样式,而不是全部。那么作为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属性是什么,这非常有必要搞清楚。有的同志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思想,在‘老祖宗’们的著作中没有,尽管有其思想因子,但没有这个理念”[6],这样说大有可商榷的余地。

再例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上来就遇到了“本质”与“属性”这两个概念及两者的关系,这涉及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诸多先哲的相关定义和阐释。要说明本质也是一种属性,一事物肯定有不止一个属性,属性又分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本质属性决定该事物的存亡,而偶然属性则不然。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置换一下词语的位置,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全面吗?这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个、还是两个、还是多个的问题,富强、民主、文明是不是?这同样需要说明。

还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从基本内容角度提出了“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荣辱观”四大方面,对之怎么理解、把握、阐释,需要下功夫。在学界,构建某个体系时往往是从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的路径人手,对相关范畴和概念进行提炼,再按其内在逻辑关系予以排序,进而构建体系。按照这种研究路径,以人为本、富强富裕、公平正义、民主、秩序、诚信、友爱、自由以至发展可不可以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成为共识的现在,“自由”可否列入。正如有的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任务,有许多东西还不熟悉”,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构和实践要求,深入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因素”[7]

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已形成框架,这一理论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有着统领的作用。这就出现了两个具有统领作用的理论,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两者是并列的关系,还是孰先孰后的关系,亦或是相互包容、互为表里的关系,这确实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有力的说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离不开“大社会”的视角。以“大社会”的视角构建起的这一理论体系与以“小社会”的视角构建起的体系是有同有异的,没有必要将“大社会”和“小社会”截然分开,搞两套东西。依据“大社会”的宏阔视角,着眼“小社会”的建设问题,建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这是适宜而可行的。实际上,由于有“和谐”这一限定词,无论是从“大社会”视角,还是从“小社会”视角构建体系,不可能具有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一样容量和同样的理论解释张力。假如抽掉“和谐”这一限定词,那么,建立起来的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体系了。尽管“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和谐”既是任务又是目标,是发展的高境界,但“和谐”取代不了“发展”这一关键词和限定词,取代不了“富强社会、民主社会、法治社会、文明社会、德治社会”等关键词和限定词的特定意义。它们之间有互容关系,但又是相对并列的关系,不可彼此取代。

显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框架相比,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的统领作用是第一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加强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对这四大建设均具有统领作用。如果加上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即成为六大建设,科学发展观对六大建设均具有统领的地位和意义。科学发展观不是凌驾于六大建设之上的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源于六大建设的实践,指导六大建设实践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与六大建设首先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性,决定了它对六大建设同时同步地具有统领作用。科学发展观与六大建设的关系亦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考察。一个是理论层面,六大建设分别有着各自相对应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同样具有开放性,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支点和分支。这些理论思想需要提炼提升,成为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贯通六大建设理论的红线。一个是实践层面,发展不是抽象的发展,而是具有不同实践形态的发展。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整体的发展。实践既

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理论需求,又为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所进行的实践,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六大建设为一体的实践,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六大建设实践的科学发展观。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领域中的展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后者是前者的统领和主线,两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我们党的党章和我们国家的宪法的与时俱进具有重大意义,它们为党章和宪法提供了新理念、新内容。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鉴于本文的主要话题,此处不再作展开分析。

三、构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对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有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是肯定的。在哪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里,具体地说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和标志性突破,他们同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有无必要和可能建立一个具有整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笔者认为,有必要亦有可能。这样一个理论体系,既要有纵向的关照,把每一次理论飞跃都讲到讲足,又要有对每一次理论飞跃成果的学理上的整合归纳,形成一个既具动态性,又具相对稳定性的理论形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应实践的要求,肯定还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对这些成果形式中新的思想观点,应当适时地整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去。

怎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呢?一是按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样历史的连续性去构建。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予以整合,构建起一个开放性、科学性、整合性皆备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应当有科学的哲学基础,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应当有贯通整个体系的主体和主线,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有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范畴和观点,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主体论、军队和国防建设论、“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论、和谐世界建设论、执政党建设论等,还要形成自己的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愈是得以丰富发展和创新。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愈是得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般讲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七方面,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而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8月15日召开的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概括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里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这启示我们要把“以人为本”或称之为“社会主义人本论”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摆到重要位置。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8]。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其自身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上述的“理论品质”,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要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现实途径;既坚持我们党的所有实践和理论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及时地满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教学体系建设,都要恪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上述原则。

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程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影响广泛而深远,这一影响积极面和消极面同在,其中的教训值得记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其他重要文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始文本。忠实于原著,尊重原著,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遵循,切不可陷入把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化”、“绝对真理化”的泥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长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长期的,与之相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将愈加丰盈。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到一定历史节点之际,人们蓦然回首,惊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壮丽的日出”,为拥有了一个经过归纳整合和实践验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骄傲。构建这样一个科学的、开放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石仲泉.构建和谐社会: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N].文汇报,2006-10-16(5).

[7]雒树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王欣 E-mail:xbbjb88@163.com]

作者:杜鸿林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在当代社会主义中的地位

摘要: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勾画出了最适合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挥这种根本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明确了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从而正确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导,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当代社会主义

文献标识码:A

自从18世纪40年代以来,一代接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着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期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不但没有阻挡住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的脚步,反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深化社会主义问题认识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答了当代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进入21世纪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更加深入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当代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遭受严重挫折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面前: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对此,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在实践中探索答案。中国共产党也在探索答案,并且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提出来的。但它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具有世界眼光,也给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当代社会主义应该在和平条件下科学发展。它包括和平条件和科学发展两个方面的内涵。

当代社会主义要在和平条件下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判断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当今世界这种发展趋势下,中国共产党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只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在作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同时,也指明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当代社会主义也应该在和平条件下发展。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选择。存在于当今世界中的社会主义,必然受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支配,必须顺应世界潮流、顺应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顺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发展。如果社会主义背离时代主题,违背世界潮流、趋势,违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将遭到失败。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应该也必须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作出这种选择,包括如下相互关联的内涵:当代社会主义需要和平发展的环境;当代社会主义要努力争取在和平条件下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在自身和平发展中将进一步创造和平的条件。

当代社会主义要科学发展,这是中国共广:党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加快了经济增长,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后果。有的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发展质量不高,缺乏后劲。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财富增多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导致贫富悬殊,社会矛盾激化。有的国家不得不先发展后治理,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的国家经济社会严重倒退,政局长期动荡。在社会主义历史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没有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曾经一度快速发展的步伐最后不得不慢了下来,最终导致停滞、倒退、失败。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有由于单纯追求速度而造成比例失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未能全面发展,从而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教训。

世界发展经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中国发展经验都证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公平随着社会财富增加得到更好实现的发展,一句话,应该是科学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自然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真理。

在和平条件下发展与科学发展,缺一不可,二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指向的完整内涵。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应该在和平条件下科学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这一理论不再同于此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只能通过与资本主义国家对立、对抗、斗争才能开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观点,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理念,即:社会主义可以在和平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中,力争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最终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和感召力。没有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力量,也应该在和平条件下选择发展自己力量的正确方针和策略,才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总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下,走和平条件下科学发展的道路,是当代社会主义顺应世界大势的选择,因而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这一理论包含着社会主义必须融千世界之中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都必然要融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能例外,因此,当代社会主义必须在融于世界的过程中求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新贺词中所说的:“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是世界全国人

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际形势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努力,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段话虽然定位于中国,但其具有普遍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今世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任何国家,如果不加强国际合作,不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就小可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当然,世界仍小安宁,仍然存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同霸权主义作斗争,必须防止和平演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只有顺应世界大势,融于世界总体格局,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真理。

这一理论把和平条件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世界和平稳定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在和平条件下的利:会主义国家又必须科学发展。如果当代社会主义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能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就不能真正实现发展,就会丧失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这一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价值。当代社会主义在和平条件下实现科学发展,通过和平条件下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而求发展,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由此确立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地位对维护、发展世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使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上的价值体现于造福全人类的伟业之上。

科学发展观所指出的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处于低潮时,为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其价值尤为可贵。

二、科学发展观勾画出了最适合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创造出一些社会主义模式。在许多模式已经成为历史陈迹的情况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最适合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模式?对此,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正确回答: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和谐社会,就是最适合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答案包括社会主义原则与和谐社会两个方面。

这种社会模式,首先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如果放弃社会主义原则,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再是社会主义了,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模式了。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这种社会模式,又是和谐的。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样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它具有不断完善的民主法治机制,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能够不断发展人民民主,同时又努力使全民具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社会法律意识。这样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它具有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能够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样的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它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有牢固的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这样的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它鼓励人们发明创新,注重科技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局面。这样的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它具有不断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能够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保障国家稳定安全,使人民群众具有安全感。这样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始终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每个企业都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模式的勾画。这种模式,最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能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是最适合当代世界从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模式。

科学发展观所勾画的这一社会主义模式,发掘并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重要本质属性之一。然而,过去此点却被人们所忽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且阐述了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发展观所勾画的这一社会主义模式,把社会主义社会解决矛盾的目的和解决矛盾的手段统一起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然存在矛盾,但我们解决矛盾的目的是创建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为达此目的,我们解决矛盾的手段,主要应该是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这就摈弃了过去一切矛盾都必须通过斗争并且使一方战胜另一方来解决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所建立的这一社会主义模式,把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和谐统一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主义原则决定社会和谐、保证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而社会主义原则也通过社会和谐体现出来。

科学发展观所勾画的这一社会主义模式,指明了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世界进步的途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建设自身的和谐社会,必然对世界各国产生良好影响,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科学发展观所勾画的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且以此创新理论,为当代利:会主义事业提供了一个适合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典型范式,树立了切实的榜样,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挥这种动力作用的根

本方法

以往社会主义历史上出现过阶级斗争说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各种解读。社会主义实践结果已经对这些解读作了验证。如今,这些解读的对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是探讨什么是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和什么是发挥这种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的问题。对此,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正确解答。这就是: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_本动力。发挥这种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是以人为本。

最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但是,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仅仅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把这种根本动力的作用发挥出来。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发展的持久、强劲、不断增大、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进。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发挥这种根本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这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健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一理论回归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原有观点,并将这一观点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联系起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之本源。

这一理论首次把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挥根本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统一起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社会主义动力结构。过去人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群众,但缺乏对如何发挥根本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的深入探讨。所提的一些原则未能切入最本质的层面。这不能不使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陷入片面和静止的状态。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发展根本动力和发挥动力作用的根本方法统一起来,切入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最本质的层面,由此形成了完整、动态的社会主义动力结构,找到了使社会主义永远强劲发展的现实途径。

这一理论把搞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依靠对象和目标统一起来。它明确了我们搞社会主义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群众,搞社会主义要依靠人民群众,搞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把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的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出现的结果移到了当今社会主义现实实践中来,作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是在“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出现的。科学发展观则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任务范畴,把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联系在一起,通过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推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又通过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由此形成当代社会主义的良性、动态发展状态。

科学发展观的上述理论创新,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指出了强劲动力之源和发挥动力作用的途径,因此,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上世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发展本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进入新世纪后,世界主要国家经历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产生了新的发展理念。在这种理念引导下,形成了新的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在此情况下,一个重要任务摆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这就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要对过去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吸收当代世界新的发展理念中的优秀成果,顺应当代世界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担起了这一重任。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科学发展观中,实际上已经明确提出: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发展当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无疑,科学发展观中的上述两个理论观点,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问题提出来的。但是它也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这种发展的根本方法应该是统筹兼顾。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和共产党具有很强执政能力的体现,从一个方面凸显出社会主义的特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诉求之一。科学发展观把这一基本诉求纳入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把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具体化、细化为各项指导方针政策原则,从而突出了这些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的可操作性。

这一理论架通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桥梁,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特色,突出了这一理论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的强大力量。

科学发展观中所阐述的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包含着普遍真理,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提供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指导,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 刘龙伏)

作者:陈立旭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篇3:

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40年。实践创新一方面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又得益于理论创新,锻就了实践中的创新思维。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俱进等特征,构成了其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紧密结合并提供指导的内在根据,而广大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40年,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40年。改革开放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并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又通过植根于实践的土壤、汲取鲜活的实践经验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同样,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交互作用、交相辉映,在中国大地上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改革开放的过程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展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的最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内在品质;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三是创新主体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其内在联系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实践的创新必然导致理论的创新,这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一般而言,实践的本质特点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常青的生活之树,它具有一切理论都不具备的现实权威性,一切理论最终都要接受它的检验,实践的发展促进或带动理论的发展。实践的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乃至飞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创新的实践锻就了创新的思维,改革开放实践催生了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精神准备;改革开放实践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现实课题,创造了许多富有探索性的经验,明确了许多富有挑战性的迫切要求,从而成为推动理论创新的直接动力。

改革开放实践得益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而改革开放的浪潮又为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扫清了现实障碍和思想藩篱。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等社会实践不仅提出了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而且直接为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对外开放扩大了人们的世界交往范围,拓展了人们的全球视野,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的视界,有助于人们站在前所未有的廣度和高度上理解人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比较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的优劣长短。没有改革开放的鲜活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有今天包含了丰富而深刻创新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理论创新成果反过来又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其主要路径体现在三点:一是作为指导思想提供宏观工作上的指导;二通过指导或影响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产生具体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来影响决策,进而影响实践;三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体实践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发展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实践在开创了中国模式的同时,也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构成理论不断创新的内在根据

从总体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总特征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取得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因为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且还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特点和与时俱进的品格。

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它始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它的这些内在特性要求理论自身要反映历史潮流、顺应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魅力,这源于它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源于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源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源于它反映和顺应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和愿望,源于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及其途径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向度,源于它充分吸收并融合了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源于它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

创新主体的科学态度、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实现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在于实践,关键在于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社会主体主要有三个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实践主体,在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提供智慧和创造经验的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广大理论工作者对改革开放实践的规律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直接或间接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三是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和概括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充分吸收了哲学社会科学者科学理论研究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体来看,创新主体的科学态度、实践精神和创新思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关键。

科学态度体现在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其核心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实践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贯大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并以此为指导推动理论创新。

实践精神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中,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尊重实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把实践放在第一位,用实践说话,通过实践纠正错误的观念、清除教条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和检验真理。

创新思维体现在我们党始终以适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为基础来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时代问题为中心,紧扣时代课题,破解当代难题。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理论的创新也同样始于问题。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时代课题,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些时代课题都作了系统而科学的回答,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在坚持和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首要在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识和分析实践和认识中的问题,根据中国与世界现实发展,充分吸收国内外科学理论新成果,敢于根据时代的变化而突破旧学说,提出新的理论。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自信”、新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都是我们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进行的理论创新。

在“结合”上下功夫,在“结合”中实现创新。首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力显中国特色,创立了带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话语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注重把国情与世情结合起来,不局限于一国一域,在立足国情、本土的同时,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意义和世界意义;再次,注重把科学认识与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了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坚持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停留在单纯的道德判断、道义批判和理想诉求上,而是力图通过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人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来阐释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

新时代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它全面总结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回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这一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飞跃。

它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问题导向、创新取向、人民立场、民族特色,即坚持了以时代为坐标的问题导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思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民族为特色的话语体系。

它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时代课题,即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标志;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等。

它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例如,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等等。这些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继续。我们相信,新时代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必将继续有力推动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北京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 曹 晶

作者:郝立新

上一篇:基于能力培养的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