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21

摘要:和谐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人强调“以和为贵”。新形势下,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和谐为视角审视我国的发展,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对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个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搞清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两者相得益彰,辩证统一,对其内在的关系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就能越自觉、越坚定。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的前提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八十五年来,我们党从革命党走到执政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问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主题和核心,就是发展。人类思想史上,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这是坚定不移的。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方向,那就恰恰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同时,又必须十分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科学发展,不重视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对此,邓小平同志曾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角度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小平的话讲得非常之深刻。因此,在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关注财富分配、利益协调、矛盾化解等等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我们与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现有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经济社会中的很多不和谐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发展还不充分有联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离开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就会成为空谈。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同时,更加强调和谐社会建设,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同时借鉴了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有益成果。这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使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刻,发展的内容更加充实,发展的指向更加明确。

二、统一的价值取向

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利益归依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是目的。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它解决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这就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泉问题,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切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才能、力量,作为构想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包含着普遍价值,洋溢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的基本政治立场。它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高价值取向的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执政为民,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坚持不懈做好事。我们应该懂得“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一个以政治语言来表述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刻命题。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正确目标、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使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寻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结合点,始终关系党执政兴国的大局。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而恰恰在于面对多元力量的社会现实,摆平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有矛盾的、有差别的多元化社会,是一个容纳矛盾和差别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等等,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社会大体和谐。无庸置疑,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均衡机制的历史过程,对我们是一个挑战。可以这样说,其底线是社会的稳定,上限是利益的表达,两者之间的领域,就是形成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空间。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利益主体发育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群体争取自己利益的能力是非常不同的,尤其是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热点和难点。如果仅仅从政治领域来讲的话,要实现社会和谐,关键是让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它的渠道来影响国家政策,让各个群体都可以参与立法和决策过程,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不能只让政党集团、政府阶层、工商阶层、知识阶层等几个阶层来影响、主导、垄断国家政策,必须让广大农民和工人有权利选择他们自己的代表来参与政治。如果广大工人和农民没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没有真正的参与权,没有真正的发言权的话,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就不可能有足够而持久的原动力。所以,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融入民主治理理念,并使之上升为制度化机制;而且这种制度化机制的设计,必须以社会各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以充分表达为宗旨。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通过民主的程序,为不同群体之间的博弈提供平台,由此制定出为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才会达到政策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使社会在充满活力和生机中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统一的方法论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这是它的突出特点。“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方针,是党和国家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为导向。同时,在每一个“统筹”中,都还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五个统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此,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个方面,其结果必然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统筹”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的认识,它不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和谐之意。实际上,统筹就是兼顾,兼顾就是和谐。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把握大局,兼顾各方,促进东部、中部、西部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更加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统一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政府、企业和公众之社会结构的全方位管理,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所谓“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涵是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简言之,就是要让下一代人也能以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增长、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坚持发展的全面性,才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只有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环境;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作者:李抒望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

摘要:和谐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古人强调“以和为贵”。新形势下,党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和谐为视角审视我国的发展,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关键词:发展观;和谐社会;路径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做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近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如日中天,令世人惊讶、国人骄傲。然而,在巨大成就的背后,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社会突发事件、群体事件、食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也不断涌现。痛定思痛,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的理论要科学地运用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终极追求。

1.“和谐社会”的多维视角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双方或矛盾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结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使之共同发展。

A.人与自然的和谐

既关心人类、又关心社会,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粗放型高耗资源的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低耗资源的增长方式;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产业结构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乃至无污染的环保型绿色产业结构;从一般的不加节制的生活消费倾向转向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B.人的和谐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人,集体承认人,尊重个人,给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C.社会分工的和谐

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在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也有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义务,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必需的服务,社会根据其劳动的质和量给予合理的报酬。这是一种社会和谐发展的多赢状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应是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

D.内部环境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全面的繁荣和进步,逐步步入和谐社会,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在的和谐只是基本和谐,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政治上少数人的腐败,经济上东西部的贫富差距,思想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邪教等在一些人身上畸形发展,价值观发生错位等,和谐社会要政府加大力度,也要公民自身的努力。

E.外部环境的和谐

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时代,政治上,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不在,美国的地位和势力相对下降,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迅速崛起,成为一支影响世界政治局势的重要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总的来看,各个国家正在跨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全方位的沟通和联系,具体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等方面。各国必须与世界经济达到一种和谐发展的竞争,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必将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也就更需要与世界经济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趋利弊害,既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应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力求自身的和谐发展。

2.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发展的新指向

A.全面、协调发展

社会发展,是人类理想实现的一个过程,是各个国家立足于现状、实行社会变迁的高度自觉,是多领域、多重目标的综合体系,它的最终指向是国民的生活质量。发展的最高尺度就是发展的人民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人口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这些一系列的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各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的有机联系,当这些社会要素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的时候,该社会则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如果这种和谐和依赖的关系被打破,内部冲突和纷争不断,甚至引发极端性的对抗,则这个社会便陷入了危机和灾难之中。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匮乏、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上,不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其它社会矛盾便无法缓解。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在这种背景下,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人们用主要精力去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是符合实际的正确选择。这时在社会和谐方面不是不存在矛盾和问题,而是因为处于从属地位,大多又是作为经济问题的派生物而存在。因此,用抓经济增长的方式来间接解决社会和谐方面的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也是有效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短缺经济已被相对过剩的经济所取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物质匮乏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减少,而其他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增多,社会和谐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如果再仅仅依靠经济增长这一条办法去解决众多的社会矛盾,势必不再那么有效。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阶层分化、矛盾纠葛,应当跳出经济增长包医百病的思维局限,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把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B.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人类片面追求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地球的负荷能力,从而导致了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为此,“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口号被提出来。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升华为一种发展战略,并且成为众多国家的一种战略选择。然而,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导致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三十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要想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和谐原则。这种和谐要求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必须遵循自然和谐原则,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遵循社会公正原则,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的基本内涵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证人类的世代繁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对矛盾,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应该仅考虑到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不平等性,却不去深入思考这种矛盾和这一不平等性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更不能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来实现人与自然生物的平等。建立“和谐社会”便为这两对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3.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A.把社会和谐作为重点政策目标加以确立和坚持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政策导向对社会和谐问题关注不够。有些政策用语虽然也涉及社会和谐问题,但不能涵盖社会和谐的广泛内容。比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的“公平”一词,其内涵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中的收入分配方面。经常被特别强调和推崇的“团结”、“稳定”等词汇,更多的是作为政治用语来加以使用的,而社会和谐范畴,其内涵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内容,其得以确立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跨度都更为扎实和长远。无论从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方面考虑问题,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方面考虑,更新观念,把社会和谐范畴作为国家政策体系中的重点政策加以确立和推行,是完全必要的。

B.不能以牺牲和谐为代价来追求只惠及少数地区和个人的经济增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这些论断没有错,非常正确,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但是,这并不是说经济是万能的,用经济手段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市场规则和一些经济手段可以使财富涌流,但它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证这些财富被合理分配和使用。弄得不好,财富的增长与社会矛盾的增长携手共进。当社会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时,经济增长也就被打断了,现在我们就应未雨绸缪,防止这种不幸局面的发生。

C.应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被动局面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理论中的经典论断之一,也是我们党曾经做出的郑重承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否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目前还没有充足根据能够对此做出明确判断。但近几年来国家统计部门、权威调查和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公布和发表的大量数据及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过大,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问题,即使社会财富总量迅速增长,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当然,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并不是要搞杀富济贫,重新回到平均主义,而是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改进税收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比重,以及推出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一些针对社会的群体事件自然不会出现。

D.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目标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

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比如失业问题、城市贫困群体问题、少数官员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建立和谐社会的愿望就难成正果。但是,如果把这些问题与“三农”问题相比较,“三农”问题则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与棘手的“三农”问题纠缠在一起。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中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其中包括社会和谐问题,都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中国历史上的兴衰治乱,离开了对当时农民状况的科学考证,就无法破解其中的缘由和奥秘。推进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盲中徘徊,大大迟滞其过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够夺取政权,重要的一点在于制定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土地革命纲领,赢得了众多农民的拥护和支持。面对中国农村的现实,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和谐与繁荣的未来。

E.长效治本之策重于临时控制措施

由于社会矛盾的长时间积累,各地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为了维护社会生产、生活和工作的正常秩序不被打乱,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局面,化解矛盾,把这些事件及时平息下去,而不使其扩大蔓延开来,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是,这种应急措施的功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扬汤止沸,而不能釜底抽薪,当着火点有所增加并反复发生时,控制力量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在如何解决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的问题上,应有战略眼光,探求长效治本之策。把这些事件简单地看作治安问题和少数人闹事是不恰当的,仅仅依靠公安、保卫、信访等部门做工作也是不全面的。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种社会原因造成的。我们应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从经济工作、社会工作、思想工作、改进执政方式和工作作风等多个方面,消除产生这类事件的土壤和条件。这种基础性的建设性的工作做好了,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就会大量减少。有关部门也不用疲于应付了。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学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2]钱俊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古维娟

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主体都是人。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人本理念是非常明确的。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对人的管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把这种管理行为升华,同时更要注重资源的科学合理运用,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本文针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资源;信任与合作

【中图号】K02【文献标示码】A

和谐社会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但是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社会形态上来说,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都提到了人的人本性,资源的财富性包括社会层面的多个协调同一,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1和谐社会是创造有机财富的社会

社会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为赶超英美而举国进行的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运动,还有在改革开放中,局部地区和个别领导人心目中所形成的GDP崇拜,无一不是离开了人的现实需要,而为某种虚幻的目标服务。当人们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时,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这种离开人的具体需要而创造的财富,很难表现为可供社会支配的有机形态,它所耗费的大量有限资源,其产出的结果成为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毫无用处的负支出,甚至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这种情况在过去以增长为主要目的的发展观中,多有表现。它们往往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出现了大量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由此而形成的一个个半拉子工程、烂尾楼工程等,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与以往的不同,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和谐社会财富的有机性有多种表现,一是社会财富构成要素的有机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财富不仅在构成要素之间是多元统一的,既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有机结构的协调统一,更表现为财富最终形态的协调统一,它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满足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因而,社会有机财富必然要体现出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把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坚持加快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的同时,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三是表现为人们财富支配方式的有机性。社会有机财富的极大丰富不仅与创造财富的过程及财富最终形态相关,同时也与人们支配财富的方式有关。和谐社会有机财富的增长,与物质文明的提高是相伴生的,社会的有机财富既可以直接指向人们的眼前的消费,也可能表现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转换的形态与社会各阶段相适应。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创造社会有机财富开辟道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2和谐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共同发展的社会

坚持以经济建设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创造更富于人性、更适合于人类居住与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总是有一定风险与代价的。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若只注重扩张财富无限增殖的本性,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被少数人拿走,而与此相伴的各种代价,比如空气、生态、水资源的恶化、从事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的精神与肉体的无限透支,就会被大多数人承担,这种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就有可能破坏社会的整体和谐。我们所力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政策取向,归根到底是重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社会发展成本的分摊机制。坚持“五个统筹”,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的分摊。在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城乡政策中,作为区域的广大乡村、,与作为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居民身份的农民,始终扮演着为我国城市兴旺发展单向作贡献的角色,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保障等方面,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加快我国居民户籍制度改革,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这是符合世界进步潮流并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其次,统筹区域发展同样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整合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分之一世纪中,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利益比较机制的作用,顺利地吸纳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从这个意义上看,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也为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培养了适合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基地,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通过东西互动、尤其是东部对中西部的智力、技术的反哺,减少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不必要的代价,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再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他还有自身的政治诉求,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诉求,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尤其是无论人的物质生活被提得多高,始终也无法代替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诉求。因而,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形成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以及表达各个利益群体愿望的政治协调机制,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让人民心和气顺,生活殷实。再还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人均资源有限,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质是在代际之间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最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使之与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因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理顺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3和谐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如城市居民對农民工的接纳,不能仅仅停留在接纳的农民工所提供的廉价服务上,更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与我们每个人具有同等的尊严与平等的人格的人来接纳,他们既有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需要,同样,也具有人的精神需求,他们是应该享受他们为之贡献的文明成果的人,而不是一个未能泽被文明的异类。这种接纳与认同,既依赖于我们的道德勇气与宽广的胸怀,更依赖于全社会成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他人看作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信任一般来说是个体基于对他者行为的反应。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是一项政策的效应、一个轻率的行为、或一个不负责的承诺,都可能摧毁人们多年间形成的信任关系。在当代社会,政府与个人之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人与人之间,由于信任的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大多数民众对发展的参与,助长了国民无责任化倾向,破坏了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危害。因而,加大对信任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契约的强制履行,对组织机构或个人信任档案的建立,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信任,没有对他人承诺的履行,一切都听任眼前利益的驱使,人们就只会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缺少信任而腐化自己,使自己难以成为一个有良知的、正直的人,从而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相反,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信任与合作使我们更容易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不是每个人相互为敌的共同体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各不同群体的利益都应该受到尊重,否则,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会受到不可预见的损害。总之,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的建构,就必须以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实现稳定有序、和谐协调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参考文献

1付永发.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4)

2李宗植.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姚昌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J].社科纵横,2006,(4)

4刘军.邓小平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荣开明.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鄂州大学学报,2006,(5)

作者:喻昌林

上一篇: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宏观经济学教学研究论文